国防军事用纺织品
- 格式:ppt
- 大小:7.45 MB
- 文档页数:34
军事用非织造布产品(652)
发达国家将最先进的技术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并已经把军工高技术产业作为主导和支柱产业。
随着我国国防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军工科技产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军工高技术向民用领域的扩散、转移和产业化,对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非织造布的性能和工艺条件,同纤维原料的选择等因素有关。
经过适当的选择和加工,可以生产一些有特殊用途的非织造布,例如防化学武器的透气放毒服、防核辐射服、宇航服内层夹布,以及军用帐篷等。
这些产品能满足国防和一些尖端领域的要求,是非织造布不可缺少的一个市场。
由中纺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与东华大学联合承担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冻胶纺丝新技术及工业化项目日前通过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组织的专家鉴定,该项目的主要材料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是以超高分子量PE为原料,经冻胶纺丝工艺制成的特种纤维,具有质轻、柔软、高强、高模、耐紫外线、耐冲击、耐海水腐蚀等优良性能,其比强度是钢材的8倍。
由于其出色的机械性能,该纤维可广泛地用于防弹,装甲,盾牌等军事用途,产品供不应求,利润丰厚。
东华大学近5年承担了高性能纤维、特种玻璃搪瓷材料、纤维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军工科研项目40余项;天津工业大学在承担和完成大量的纵横向科研任务的同时,复合材料研究所、功能纤维研究所和材料化工学院还承担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件和预制件,防辐射、蓄热调温等功能纤维材料及纺织染整助剂等70多项应用研究、技改等军工协作配套任务。
尤其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特种纺织品,在我国的“两弹一星”、重大武器装备和“神舟”载人航天工程等高技术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
纤 维FIBER 060中国纺织2023一 线推动纺织行业与国防军工深度融合军民融合是国家发展战略,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是一项富国强军的重大举措。
多年来一大批纺织新材料、新产品应用到国防军工领域,既促进了国防现代化建设,也催生了纺织行业一批颠覆性、引领性的技术、工艺和产品,成为纺织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工作。
发展纺织军民两用技术也得到了政府、军队、纺织行业的高度重视。
2023中国纺织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大会日前在北京召开。
推动科技成果“民参军”与“军转民”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会上致辞,他指出,国防现代化需要中国纺织力量,纺织行业发挥制造优势、创新优势、组织优势,在实现富国强军相统一、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保障了军装被服供应,而且在单兵系统、核生化防护、伪装屏蔽、航空航天装备方面提供关键配套服务。
加速推进纺织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对推进军民融合,服务国家安全发展意义重大,孙瑞哲对此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高水平创新,提升供给能力。
聚焦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加强前瞻技术发展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二是高效率对接,完善合作机制。
健全完善信息发布和共享制度,建立纺织行业与军方相关需求单位的对接交流平台,展示纺织行业最新的科技成果和产品创新。
三是高质量协同,打造融合生态。
推动科技成果“民参军”与“军转民”,完善军民两用纺织品应用评估及检测体系,加强军用纺织品标准化建设。
际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夏前军在致辞中提到,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大会搭建了纺织行业与军队需求单位的高层次交流协作平台,对推动纺织行业与国防军工的深度融合,加强纺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广纺织行业军民两用先进技术和产品,提升纺织行业战略科技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际华集团是军需被装保障的主力军,也一直是军民两用技术的积极实践者,希望借此大会契机,与各方共同探讨纺织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未来和方向,为纺织行业和国防军工的深度融合贡献际华力量。
纺织品在军事装备中的功能性设计与应用军事装备的发展一直是国家安全和军事实力的重要体现,而纺织品在军事装备中的功能性设计与应用,正是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纺织品作为一种重要材料,在军事装备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士兵的战斗力和生存能力,还可以保护士兵免受外界环境和伤害。
本文将从纺织品在军事装备中的功能性设计与应用方面展开研究。
第一章纺织品在防护装备中的应用1.1 防弹材料防弹材料是现代战争中保护士兵安全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纺织品作为防弹材料之一,在防护装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采用高强度纤维材料和特殊编制工艺,可以制造出轻便而又具有出色防弹性能的防弹衣、头盔等装备。
1.2 阻烧材料战争环境往往伴随着高温和火灾的威胁,因此阻烧材料在军事装备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纺织品可以通过添加阻燃剂和特殊纤维材料,使其具备良好的阻烧性能。
这种材料可以用于制作防火服、防火帘等装备,有效保护士兵免受火灾伤害。
1.3 防化材料在现代战争中,化学战剂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常见威胁。
纺织品可以通过添加特殊化学物质和纤维材料,制作出具有良好防护性能的防化服、面具等装备。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隔离和吸附有害物质,保护士兵免受化学战剂侵害。
第二章纺织品在便携式设备中的应用2.1 便携式能源设备现代战争中,士兵往往需要长时间执行任务,在没有电力供应的环境下工作。
纺织品可以通过添加太阳能电池板等技术,在军事装备中制造出便携式能源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为士兵提供电力供应,满足他们在野外作战中的电力需求。
2.2 便携式通信设备战场上的通信对于指挥和协调作战至关重要。
纺织品可以通过添加导电纤维和天线等技术,制造出具有通信功能的便携式设备,如便携式无线对讲机、智能手表等。
这些设备可以为士兵提供可靠的通信手段,提高作战效率。
2.3 便携式医疗设备在战场上,士兵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伤害和疾病威胁。
纺织品可以通过添加医疗材料和传感器等技术,制造出具有医疗功能的便携式设备,如便携式急救包、智能救护衣等。
军用纺织品是什么?作者:来源:《纺织服装周刊》2013年第27期军用纺织品可不仅仅是当兵的所穿的军装和所盖的被子。
“目前军用纺织品种类很多,品种可达上千种,但是要分类的话,大概可以分为四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所长张建春介绍说,军用纺织品包括常服、礼服、工作服和防护类服装。
常服主要是平时工作时穿着,外穿常服与常服上配备的各种服饰;礼服主要是重大礼仪场合和外交场合穿着,与常服最大的区别在于加戴了授带。
而工作服主要是各种特殊工作场合穿着,这类服装所用材料通常都有功能性,如油库的防静电服,舰船上的防火服。
防护类服装,主要是针对战场士兵可能遇到的伤害研制的服装,以防弹、救生为主要功能,如防弹衣、救生衣、阻燃作战服等。
军装发展五阶段目前,军用纺织品已经发展到第五个阶段精良化阶段。
第一阶段是统一着装阶段,第二阶段是统一单一着装阶段,第三阶段是统一多制式着装阶段,第四阶段是较精良阶段。
当然,上述的种类只是当下的分类。
张建春对《纺织服装周刊》记者介绍,我国的军用纺织品已经发展了好几代,目前已发展到第五个阶段。
他说,解放战争前,我国的纺织工业集中在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军队完全靠缴获衣物和自己动手解决着装问题,衣服谈不上规整,款式差别很大,属于不正规阶段。
建国后,人民军队有了真正统一的军装。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兴建了不少纺织工业基地,但仍然不能满足军队日益增长的军服需求。
而这个时期,则属于统一单一着装阶段。
1955年军衔制的实行,首次打破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只有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标志着军服正规化的开始,但当时部分礼服的面料还要从苏联进口。
这个阶段是统一多制式着装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工业领域有了根本性的进步和发展,成为世界瞩目的纺织品生产大国,在产业链的系统性、完整性、先进性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
这时的军用纺织品则为较精良化阶段。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纺织大国地位逐渐稳固,新的军用纺织品研究和开发处于高峰段,新的军用纺织品装备跟国外差距进一步缩小,同时还根据我国实情逐步开发一些新的,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纺织服装产品。
军用特种纺织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军用特种纺织品是军队装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在保护士兵、提供特殊功能和提高战斗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军用特种纺织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主要应用领域、材料和技术创新、市场趋势等。
主要应用领域1. 作战服装一件优质的作战服装不仅能保护士兵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还能提供舒适度和便捷性。
军用特种纺织品能够提供防水、防尘、防弹、防火等多种功能,极大地增强了作战服装的性能和效果。
2. 防护装备军事行动中,士兵们往往面临各种威胁,如化学品、生物武器、放射性污染等。
军用特种纺织品能够提供防化、防生物、防辐射等防护功能,有效保护士兵的安全。
3. 通信设备在现代战争中,通信设备的可靠性和保密性非常重要。
军用特种纺织品可以用于制造抗干扰的通信电缆、抗磁性纺织品等,保证通信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的正常运作。
4. 医疗救护军事行动中,士兵很容易受伤,因此医疗救护设备至关重要。
军用特种纺织品可以用于制造止血带、敷料和抗菌织物等,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护支持。
材料和技术创新军用特种纺织品的材料和技术创新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创新领域:1. 高性能纤维高性能纤维是军用特种纺织品中的核心材料之一,具有优异的强度、耐磨损性和轻量化的特点。
如今,石墨烯纤维、碳纤维和陶瓷纤维等高性能纤维的应用逐渐增多,使得军用特种纺织品的性能大幅提升。
2. 涂层技术涂层技术可以赋予纺织品更多的功能性。
例如,纳米颗粒的涂层可以增强织物的抗菌性能和防水性能,使其更适合在恶劣环境下使用。
3. 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出复杂的纺织品结构和个性化的产品。
这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纺织品的透气性、舒适性和美观度。
4. 智能纺织品智能纺织品是指集成了传感器、电池和电子器件等智能元件的纺织品。
这种纺织品可以实现自我监测、温度调节和数据传输等功能,为军事行动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支持。
市场趋势军用特种纺织品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纺织品在军事装备中的功能性设计与应用纺织品在军事装备中的功能性设计与应用引言:纺织品在军事装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仅是给军人提供保护、舒适和便利,更能增强军事装备的隐蔽性、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本文将探讨纺织品在军事装备中的功能性设计与应用,并介绍相关的技术创新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纺织品的保护功能设计与应用1. 防弹纺织品防弹纺织品是军事装备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能够防止弹片、弹药碎片等射弹物体的穿透。
该类纺织品通常采用高强度纤维材料制成,如聚乙烯纤维、芳纶纤维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编织和层叠不同的纤维材料来提高防弹性能。
2. 防火纺织品军事装备常常面临爆炸、火灾等危险,因此需要具备防火功能的纺织品来保护士兵。
防火纺织品通常采用防火涂层、阻燃材料等技术,在面临火源时能够有效地减缓火势蔓延和热量传递。
3. 防化纺织品纺织品还可以应用于防化领域,保护士兵免受化学、生物等有害物质的侵害。
采用纳米技术,可以将防化材料运用到纺织品中,从而提供保护性能。
二、纺织品的舒适性设计与应用1. 透气性与吸湿排汗功能军事行动中,士兵的身体易于出汗,而透气性和吸湿排汗功能的纺织品可以帮助士兵保持干爽、舒适。
通过纳米涂层或微米孔结构的设计,可以提供透气性和湿气调节功能。
2. 轻便与柔软性军事装备需要保证士兵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因此纺织品的轻便与柔软性设计非常重要。
采用轻量化纤维材料和特殊织造工艺,可以在士兵不受限制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保护。
三、纺织品的隐蔽性设计与应用纺织品在军事装备中的隐蔽性设计是为了保护士兵不被敌方识别和侦测。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1. 伪装纺织品伪装纺织品可以通过模仿环境的颜色、纹理和形态,在军事活动中提供有效的伪装。
采用纳米技术和数字化印刷技术,可以实现更精确和逼真的伪装效果。
2. 红外隐身纺织品红外隐身纺织品可以有效地减少红外辐射,使得士兵在夜间或红外检测装置下不易被发现。
利用纳米纤维或纳米涂层技术,可以实现对红外波段的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