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储集砂岩特征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7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成岩相及微观孔隙结构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是一个油气资源丰富的区域,延长组是其中重要的沉积岩层之一。
在石油开发工作中,对储层进行详细的成岩相和微观孔隙结构研究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的成岩相和微观孔隙结构。
成岩相分析表明,延长组长6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解再沉积等成岩过程。
压实作用使沉积物颗粒间紧密堆积,胶结作用使颗粒间胶结物充填孔隙,溶解再沉积作用则使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溶解后重新沉积形成新的胶结物,填充孔隙。
其中,以方解石、白云石和膜脂石为主要的胶结物。
而在成岩相发育的过程中,其微观孔隙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延长组长6储层的孔隙类型主要包括晶间孔、溶孔、胶结孔和裂缝等。
其中,晶间孔主要指矿物颗粒之间的孔隙;溶孔则是在成岩过程中,由矿物溶解而形成的孔隙;胶结孔是由胶结物挤压出的孔隙;裂缝是由岩石内部应力引起的裂缝。
延长组长6储层的孔隙度很低,平均孔隙度不到5%。
而且,孔隙大小和分布也非常不均匀。
其中,溶孔和胶结孔主要分布在岩石的中上部分,而裂缝则主要分布在岩石的下部分。
由于胶结物的形成和孔隙度的低下,使得延长组长6储层的渗透性很差,这增加了油气勘探开发的难度。
总之,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的成岩相和微观孔隙结构研究表明,该储层经历了多次成岩过程,并且孔隙度很低、渗透性很差,这对于该区域的油气勘探开发工作而言是一个较大的挑
战。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需要针对性地开展措施,提高勘探和开发的成功率。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6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郭伟;史丹妮;何顺利【摘要】基于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X一衍射分析,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华庆油田白豹地区长6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认为长6储层处于中成岩B期阶段.压实作用和碳酸盐胶结作用对砂岩的原生孔隙结构破坏强烈,使物性变差;粘土矿物的胶结作用,使得渗透性变差,但由于绿泥石薄膜的发育,使得孔隙度有变好的趋势;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则有效地改善了砂岩的孔隙结构,对物性的改善起到建设性作用.【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10(032)003【总页数】6页(P227-232)【关键词】成岩作用;储层;孔隙结构;延长组;白豹地区;鄂尔多斯盆地【作者】郭伟;史丹妮;何顺利【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北京,100249;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北京,100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对鄂尔多斯盆地30多年的石油勘探[1-2],已经确立了上三叠统延长组第6油层组(以下简称长6)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重要的含油层位之一,探明的原油储量和产量均占该盆地70%以上[3]。
白豹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中西部(图1),该地区自20世纪末于长6钻获工业油流以来,随着油田勘探开发速度的加快,已成为鄂尔多斯盆地增产的重要地区之一。
前人研究表明[4-5],白豹地区上三叠统长6油层组三角洲前缘湖底滑塌浊积扇发育。
因此,对该地区长6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及其与储层发育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已成为深入认识长6岩性油藏的成藏特征和进行合理开发的核心地质问题之一[6]。
1 长6储层岩石学特征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灰色和灰褐色的粉细粒长石质岩屑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
长6段砂岩中的石英含量约为19%~25%;长石碎屑含量约29%~38%;岩屑含量约为22%~30%,主要为云母碎片,其次为变质岩岩屑、沉积岩岩屑和绿泥石,以少量的火山岩岩屑。
华庆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8油藏成藏主控因素分析X张庭姣1,刘宏义2,崔争攀2,郝玉伦2(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2.长庆油田公司超低渗透油藏第二项目部,甘肃庆城 745100) 摘 要:本文在对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油藏成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油源、沉积、储层及圈闭等方面对其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华庆地区长6、8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圈闭油藏,其成藏主要受油源、沉积及储层等因素控制;油藏主要位于主砂带上,主砂体带侧向泥岩相变形成的致密遮挡带或砂体物性变差均能形成良好的封盖和遮挡条件,构成有利聚油圈闭。
根据这一规律,指出了华庆地区长6、8油藏建产有利区。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成藏主控因素; 中图分类号:P618.1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06—0126—05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地台的西部,是一个稳定沉降、凹陷迁移、扭动明显的多旋回内陆克拉通盆地[1],是我国陆上第二大盆地。
依据其构造演化史和现今的构造形态,鄂尔多斯盆地可划分为伊盟隆起、渭北隆起、西缘冲断带、天环坳陷带、伊陕斜坡带、晋西挠褶带6个一级构造单元。
从总体上看,盆地构造性质以长期稳定为特征,具有整体抬升、持续沉降、坡度宽缓、低隆起的特点[2-4]。
华庆地区总体上处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构造单元,区内地层展布平缓,构造相对简单。
华庆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地层基本以内陆湖泊沉积为主,沉积格局和沉积体系的分布受长期继承性整体升降运动下形成的广阔斜坡构造背景的控制,主要属于北边靖边-吴旗三角洲体系和安边三角洲体系向南延伸部分。
本区延长期的湖盆演化经过了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其中长8为湖进期,这一时期受湖盆底床坡降偏大及湖泊水体对河流明显的顶托作用,所形成的三角洲沉积体系不仅有分流河道,而且发育河口坝、远砂坝及前三角洲的沉积单元,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为本区最有利的含油储集相带之一;长7为湖盆发育的全盛时期,长6为湖盆深水沉积期。
文章编号:1673-8217(2012)06-0049-03华庆地区长6储层孔隙结构研究陈 冲1,朱 悦1,巩彬鹏2,袁 鹏3(1.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2.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钻探工程公司;3.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公司)摘要:应用岩矿分析技术、高压压汞技术,对华庆地区长6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砂岩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层岩石成分成熟度低,岩屑成分、填隙物成分都很复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长石溶孔和岩屑溶孔为主,面孔率较大;储层为典型的低孔、低渗、超低渗储层,分选中等-较差;储层孔隙结构总体具有细微孔喉的特点,孔隙形状较规则。
关键词:华庆地区;低渗储层;岩矿分析;高压压汞;孔隙结构中图分类号:TE112.23 文献标识码:A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盆地内部的陕北斜坡构造相对简单,地层倾角一般不足1°。
华庆地区构造上位于陕北斜坡西南部,地理位置上处于甘肃省华池县、庆阳县境内,具体范围为:西起白马,东到马家砭,北自长官庙,南抵城壕-悦乐一带,范围约为5 500 km2。
该区发育侏罗系及长3、长4+5、长6、长7等多套含油层系,其中长6油层组是砂体最发育、含油性最好的一个油层组[1]。
华庆油田长6储层是长庆低渗油气勘探与开发的重点地区和代表层位。
该区延长期处于湖盆中心,长6储层主要沉积亚相类型为湖泊三角洲前缘,浊积扇沉积体系较发育,沉积条件特别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低渗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认识不到位,描述不够精细,储层微观结构变化和物性之间的关系没有厘清。
本文研究了华庆地区长6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对加深储层认识、开发和利用低渗透油藏具有重要意义[2-5]。
1 岩石学特征华庆地区长6储层砂岩薄片鉴定结果表明,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含少量长石砂岩(如图1)。
砂岩成分中陆源碎屑含量平均为86.1%,其中石英25.5%,长石45.52%,岩屑11.92%,表明岩石成分成熟度低。
华庆油田长6超低渗透储层岩石学特征于均民;周洪瑞;周晓峰;杨双【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2(000)017【摘要】华庆油田长6超低渗透储层砂岩类型可划分为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具有低成分成熟度和中等结构成熟度特点.在研究区范围内,自东北向西南方向岩石类型从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过渡为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砂岩.岩石学特征与储集空间类型反物性分析的结果表明,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中云母碎屑含量较低,胶结类型以绿泥石薄膜胶结为主,原生粒间孔和溶蚀孔发育,孔隙度和渗透率高,为优质储层;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的长石含量低,云母碎屑含量高,绿泥石薄膜胶结少,原生粒间孔和溶蚀孔均不发育,孔隙度和渗透率低,为差储层.因此,华庆油田的大规模高效开发应主要集中在研究区的北部和中部地区.【总页数】3页(P1-3)【作者】于均民;周洪瑞;周晓峰;杨双【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北京 102249;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2+1【相关文献】1.储层改造工艺在华庆油田长6超低渗透油藏精细开发中的应用 [J], 张飞;;;2.华庆油田Y284井区长6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实践 [J], 杨子清;张庆洲;杨军侠;王石头;杨承伟;3.华庆油田长6超低渗透油层测井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J], 李高仁;石玉江;周金昱;赵海华;汤宏平4.超低渗透储层浊积水道识别及油气地质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华庆油田白153开发区长63储层为例 [J], 杨金龙;廖建波;孙栋;屈亚龙;张建武5.致密砂岩储层可动流体赋存规律及制约因素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华庆油田长6段储层为例 [J], 谢升洪;李伟;冷福;王学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砂岩储层特征及其对油气勘探的影响砂岩是一种常见的沉积岩类型,广泛分布于地球表面。
在油气勘探中,砂岩储层具有重要的作用。
砂岩储层是天然油气的主要富集层位,其特征对于油气勘探具有重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砂岩储层的形成过程、特征以及对油气勘探的影响。
一、砂岩储层的形成过程砂岩是由岩屑、矿物颗粒、贝壳碎屑等形成的,是由风、水等力量搬运、沉积而成。
岩屑、矿物颗粒在运动过程中,由于重力或其他力量的作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砂岩。
在形成过程中,多种因素会影响砂岩储层的特征。
沉积环境、物源条件、沉积作用等都会对砂岩的特征产生影响。
不同的沉积环境下,砂岩的特征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河流、湖泊等环境中形成的砂岩具有明显的水动力特征,颗粒之间粘结较弱,孔隙度较高。
而在滨海环境中形成的砂岩则可能含有较高的含油气饱和度。
二、砂岩储层的特征1. 孔隙度和孔径分布砂岩储层的孔隙度是指储层中孔隙体积占储层总体积的比例。
一般来说,砂岩储层的孔隙度较高,显示出良好的孔隙连接性。
而孔径分布则决定了储层对流体流动的影响。
孔径较小的砂岩对流体的储存和流动影响较大。
2. 孔隙结构和储层类型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对储层的物性和储层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孔隙结构包括粗孔、细孔、溶腔等。
不同孔隙结构的砂岩储层表现出不同的渗透性和孔隙度。
根据不同的孔隙结构,砂岩储层可以分为均质储层、均质-非均质复合储层和非均质储层等。
3. 渗透性渗透性是指储层中流体通过孔隙中的能力。
砂岩储层的渗透性与孔隙度、孔径分布、孔隙结构等因素有关。
渗透性对储层中油气的储存和运移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砂岩储层对油气勘探的影响砂岩储层作为天然油气的主要富集层位,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影响。
砂岩储层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性,能够有效地储存和运移油气。
此外,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和孔隙连接性良好,利于油气的富集和储存。
在油气勘探中,砂岩储层的特征对于勘探策略的确定具有指导作用。
通过分析储层的孔隙度、渗透性以及孔隙结构等特征,可以评价储层的储存潜力和勘探风险。
华庆油田长6_3储层评价鄂尔多斯盆地是国内致密油开发的主要盆地之一,华庆油田长63段是该区重要的开发层位。
近年来,在勘探开发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矛盾:储层内部非均质性强;油水分布规律复杂;储层相对高渗透率区域分布特征差异性显著。
因此有必要对研究区开展储层评价研究。
本次研究应用岩心物性分析、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三维CT扫描、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油水相渗、真实砂岩水驱油等实验资料,从基础地质研究入手,在阐明研究区储层沉积、成岩、岩性及物性发育特征之后,开展测井评价工作,并对储层微观特征进行定性、定量表征。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对储层层内、层间及平面三个方面综合研究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特征,最终通过开展典型样品水驱油实验,分析不同微观特征储层流体渗流规律,并推导出适合于研究区的新型水驱曲线,从而为最终的储层综合评价提供全方位的参考。
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华庆油田长63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平均孔隙度为9.68%,平均渗透率为0.33m D,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
(2)华庆油田长63储层成岩作用导致孔隙度测井曲线对储层的分辨能力下降,建立的物性参数回归模型整体进行校正后使储层物性空间定量描述更加可靠;岩心分析法确定华庆油田长63储层孔隙度下限为5%,渗透率下限为0.04×10-3μm2;易动用储层实际产能可能不如一些相对难动用储层,孔隙度不是控制含油性的唯一因素。
(3)华庆油田长63储层粒间孔占1.38%,溶蚀孔占0.92%,晶间微孔占0.07%,微细喉道发育是导致目的层变得致密的原因之一;喉道半径的大小是影响储层渗流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其离散评价必须以喉道半径区间近似为前提;可动流体孔隙度的大小主要取与孔隙大小、喉道半径与孔喉分布特征,当喉道半径小且孔喉比较大,石油易发生卡断;粒间孔发育情况是可动流体饱和度高低的重要指示参数。
(4)华庆长631小层层内、层间非均质性最强,单一层段间隔夹层稳定发育导致砂体在纵向上不连通;研究区东北部非均质性较弱,西南部较强,东北和西南两大物源体系的差异也是造成平面非均质性差异的原因之一。
浅谈延长油田的地质特性摘要: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延长石油油田的勘查目的油层,主要石油地质特点为:沉积微相控制储层岩性;成岩作用的控制物性,以及缺乏局部构造等。
本文基于储层沉积相研究,对研究区域的储层砂体的岩石特征与成岩作用以及孔隙结构特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延长油田;地质特征;岩性油藏延长油田是我国开发较早的大型油田之一,从开发到现在已经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随着地质探测技术飞速发展以及探油技术的进步,油田勘测开发速度也随之大幅度的增长,并进入历史发展新阶段,原油产量逐年走高,时至2003年,年产能量突破250万吨.一、延长油田的地质条件延长油田坐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部,该盆地在三叠纪晚期是大陆型湖泊,晚三叠纪中早期是该湖泊发育最盛时期,并沉积了大量的油页岩,并成为了该盆地内的主要生油岩质,为中生界石油形成与储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再晚三叠纪中晚期时,湖泊面积不断缩小湖泊外围逐渐变为河流与三角洲交界沉积,东北部斜坡上的分布形式以河控三角洲为主体。
平面上想带分布十分明显,由东北向西南方向依次表现为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相与半深湖泊。
三角洲平原与前缘相带内砂的同时发育为油气储藏提供了必然条件。
二、延长油田的储存岩层特征本区域的储藏层为上三叠统延长组灰黑色细粒长石砂岩为主,主要为中细粒,中粒等,长6岩层主要具备以下几点特征:1、矿物成熟度较低。
砂岩矿物的主要成分及比例有:长石,其平均比例为44%-56%,石英22%-27%,岩屑7.0%-9.0%,黑云母5.4% 。
岩屑主要为变质岩石,火成岩石以及微量的沉积岩组成。
砂岩中重矿物质含量为0.8%,其中成分十分复杂,既有稳定性较差的磷灰石、榍石、绿帘石又有稳定性较强的锆石、石榴子石等等。
缝隙填充物质以自生矿物为主要组成部分,品均含量在8.5%左右。
2、结构成熟度较高。
砂岩颗粒是比较均一的细颗粒,其分选性质量良好,主要粒级的比例在80%以上,平均直径在0.2到0.25毫米之间,极少数粒径能够得到0.3毫米,主要形状为次棱状,从而形成了稳定的沉积环境。
华庆油田长6油藏储层特征研究吴晓明;白诗筠;王超逸【摘要】华庆地区位于陕西省吴旗县白豹乡和甘肃省华池县乔河乡境内,面积约1 670 km2,属黄土塬地貌.白153~白155井区位于华庆油田东部,构造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的南部,总体为一西倾单斜,倾角不足1°.本区自上而下钻遇地层有第四系,第三系,下白垩统志丹组,侏罗系安定组、直罗组、延安组和富县组,三叠系延长组.主要含油层系为三叠系延长组长4+5、长6、长8等,其中长6油藏为目前华庆油田主要开采的产油层位之一.本文从沉积特征,岩矿特征,物性特征,非均质特征等方面综合研究了本区的储层特征.【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年(卷),期】2013(032)003【总页数】4页(P47-50)【关键词】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作者】吴晓明;白诗筠;王超逸【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华庆地区位于陕西省吴旗县白豹乡和甘肃省华池县乔河乡境内,面积约1 670 km2,属黄土塬地貌。
白153~白155井区为于华庆油田东部,构造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的南部,总体为一西倾单斜,倾角不足1°。
该研究区是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延安组两个含油层组的叠合发育区。
晚三叠世延长期盆地内存在东北、西南两大主要物源区,受盆地底部形态西南陡、东北缓的影响,东北部主要发育河流-冲积平原-曲流河三角洲相沉积;西南部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体系。
在盆地发展、演化过程中,这两大沉积体系此强彼弱、互有消长,共同构成了三叠系横向油藏序列。
1 沉积特征华庆油田长6期主要受东北沉积体系控制,物源供给充足,沉积规模大,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湖泊重力流沉积,纵向上多期砂体叠加复合,发育厚层状砂岩,砂体厚度达到20~40 m。
沉积物中层理发育且类型丰富多样,常见槽状交错层理、波状层理、水平层理和平行层理、包卷层理以及块状层理,可见滑动变形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