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的常见蛀干害虫
- 格式:ppt
- 大小:8.56 MB
- 文档页数:11
绿化树木蛀干害虫发生规律及生态控制技术绿化树木是城市中重要的景观要素,能够美化环境、调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等功效,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绿化树木也面临着各种危害,其中蛀干害虫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蛀干害虫主要通过对树木干部的蛀食活动导致树木凋亡,严重影响城市绿化的质量。
了解蛀干害虫的发生规律,掌握相应的生态控制技术,对于有效防治蛀干害虫具有重要意义。
一、蛀干害虫发生规律1. 环境影响蛀干害虫主要生活在树木的干部内部,受到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通常来说,温暖潮湿的环境更有利于蛀干害虫的生存和繁殖。
春夏季是蛀干害虫活动的高发期,这一时期需要加强对蛀干害虫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2. 树木类型不同种类的树木对蛀干害虫的抵抗能力不同。
一般来说,树木生长健壮的新树种容易受到蛀干害虫的侵害,而老旧树木由于树干木质部分较为坚硬,蛀干害虫的危害相对较小。
3. 蛀干害虫种类常见的蛀干害虫主要包括蓟马、天牛、蠹虫等,它们的发生规律也有所不同。
蓟马一般在春季主要通过幼虫在树木的疏松部分蛀食活动,而天牛则主要在夏秋季通过成虫钻蛀进入树木内部进行生活繁殖。
二、生态控制技术针对蛀干害虫的发生规律,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生态控制技术进行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防治源头有效防治蛀干害虫,关键在于加强源头管理。
在树木的种植和管理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树种,提高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
对于一些易受到蛀干害虫侵害的树木,可以在树干表面涂抹防治蛀干害虫的药剂或进行树皮清洗等措施,预防蛀干害虫的滋生。
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等自然界中的生物资源来防治害虫。
通过引入一些天敌昆虫或者放养一些天敌昆虫,如寄生蜂、天敌蛀木虫等,来控制蛀干害虫的数量,起到生物防治的效果。
一些植物本身具有一定的防治蛀干害虫的作用,可以通过在绿化树木周围种植一些具有驱虫作用的植物,如马鞭草、艾草等,来减少蛀干害虫的侵袭。
4. 合理修剪合理的修剪可以增强绿化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通过适当的修剪去除老弱枝、病虫枝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蛀干害虫的滋生环境。
绿化树木蛀干害虫发生规律及生态控制技术绿化树木蛀干害虫是指以树干为食物和生活环境的各类昆虫,它们会给绿化树木带来很大的危害,甚至导致树木死亡。
了解蛀干害虫的发生规律和掌握生态控制技术,对于科学管理绿化树木和保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详细介绍蛀干害虫的发生规律以及常用的生态控制技术来阐述这一问题。
一、蛀干害虫的发生规律1. 引发因素:蛀干害虫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例如温度、湿度、树木的类型和健康状况等。
一般而言,蛀干害虫对于温暖潮湿的环境更为适应,老化、受损或者病虫害侵袭的树木也更容易受蛀干害虫的攻击。
2. 季节性变化:蛀干害虫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在春季和夏季,温度上升,树木新陈代谢加快,蛀干害虫的数量和活动都会增加。
而在秋季,天气转凉,蛀干害虫的数量和活动会逐渐减少。
3. 害虫种类:蛀干害虫的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柏木蠹虫、楸蛀虫、杨树蛀虫等。
不同的害虫对不同类型的树木有不同的偏好,了解害虫的种类和对应的树种对于蛀干害虫的防治非常重要。
二、生态控制技术1. 树木健康管理:保持树木的健康状态是防治蛀干害虫的首要措施。
通过合理施肥、修剪、护树等措施,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和抗虫能力,减少害虫的发生。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寄生虫来控制蛀干害虫的繁殖和发生。
例如引入天敌黄蜂来防治柏木蠹虫,或者利用某些昆虫寄生虫来寄生蛀害幼虫,从而降低害虫的数量。
3. 化学防治:在严重威胁树木健康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但是要注意选择低毒、高效、环保的农药,并且合理使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机械防治:通过物理手段,如用刷子刷洗、用水龙头冲洗、用捕虫板吸附等,将树木表面的害虫清除或固定在一定的区域内,减少其对树木的危害。
对于绿化树木蛀干害虫的发生规律和生态控制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能够帮助科学管理树木和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绿色环境的健康发展。
还应注意加强对蛀干害虫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避免害虫危害的扩大。
栾树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栾树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具有较高的经济和观赏价值。
然而,在栾树的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了栾树的生长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栾树常见的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病害1. 栾树炭疽病:栾树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病害发生后,树叶、树枝和果实上会出现黑色的病斑,严重时会导致树枝干枯死。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病斑部分,喷洒草铵膦等药剂。
2. 栾树霜霉病:栾树霜霉病主要是由霜霉菌引起的,病害发生后叶片上会出现灰白色的霉斑,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变黄脱落。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病叶,增强通风透光,喷洒苯醚甲环唑等药剂。
3. 栾树疫病:栾树疫病是由疫病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病害发生后,树木表面会出现黑色的病斑,严重时会导致树木枯死。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病斑,喷洒多菌灵等药剂。
二、虫害1. 栾树蛀干虫:栾树蛀干虫是栾树的主要害虫之一,成虫会在树干上产卵并孵化成幼虫,幼虫会在树干内部取食,导致树干变薄甚至破裂。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检查树干,及时清除被感染的树枝,喷洒杀虫剂等。
2. 栾树毛虫:栾树毛虫是栾树的另一种害虫,幼虫会在树叶上取食,导致叶片呈现骨架化现象,严重时会导致树叶凋落。
防治方法包括人工捕捉毛虫,喷洒杀虫剂等。
3. 栾树蚜虫:栾树蚜虫主要以吸食树汁为生,严重时会导致树叶发黄、卷曲,叶片变小。
防治方法包括喷洒杀虫剂,增加天敌蚜虫的数量等。
三、防治措施1. 加强树木管理:保持树木的良好生长状态,及时清除病虫害的树枝和病叶,保持树冠通风透光,提高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
2. 合理施肥:根据栾树的营养需求,合理施肥,增强树木的免疫力,抵抗病虫害的侵袭。
3. 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利用天敌、寄生虫等生物防治病虫害,减少对农药的依赖,保护环境。
4. 喷洒药剂:对于已经发生病虫害的栾树,可以采用喷洒药剂的方式进行防治。
但是要注意药剂的使用方法和浓度,以免对树木造成伤害。
栾树常见的病虫害包括炭疽病、霜霉病、疫病、蛀干虫、毛虫和蚜虫等。
绿化树木蛀干害虫发生规律及生态控制技术绿化树木是城市中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线,而树木蛀干害虫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树木蛀干害虫是指以木材为食,从内部破坏树木的害虫,主要包括木虱、铁角质壳、平头小蠹、猴头小蠹等。
这些害虫不仅会破坏树木,还会对树木周围的环境和城市形象带来不良影响。
如何了解树木蛀干害虫的发生规律,并采取科学的控制措施是保护城市绿化的必需品。
1.气候因素:温暖湿润的气候为树木蛀干害虫的生长繁殖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般来说,当一定温度下的空气相对湿度超过80%时,树木蛀干害虫的危害会迅速增加。
同时,暴雨和洪水等气候灾害也会对树木的健康造成损害,破坏树木的外部结构,为蛀干害虫提供侵入的方便。
2.树种和树龄:不同树种的抵抗力不同,一些弱势树种如梧桐树易受到树木蛀干害虫的侵害;年幼的树木抗病能力较差,容易成为树木蛀干害虫的目标。
3.树木健康程度:树木健康度较低的树木容易受到树木蛀干害虫的侵害。
树木受到污染和其他损害,如施用过量化学肥料和农药等,都会降低树木的健康状况。
二、生态控制技术为了有效控制树木蛀干害虫的危害,采取生态控制技术是可行的解决方式。
1.物理控制:采用物理控制方法是比较简单有效的一种方式。
例如利用胶带缠绕受害枝干和树干,锁死树龄蛀虫的进出口。
此外,在树木上覆盖网罩,就能有效避免树木蛀干害虫的进入。
2.植物控制:使用多种具防范作用的树种,如黄樟、肉桂和龙柏等。
这些树种散发的气味能够起到防范树木蛀干害虫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在种植时将其与天敌类植物相混种,以增加天敌对蛀干害虫的捕食力度。
3.综合防治:根据树木蛀干害虫生态习性和发生规律,采用的综合防治措施能够有效避免树木蛀干害虫的危害。
例如定期对树木进行巡检和打药,控制树木蛀干害虫数量;合理施肥和浇水,增强树木的免疫力;在树干和枝条上涂刷防虫漆等。
综上所述,树木蛀干害虫虽然具有不可小视的危害,但是透过科学地了解其生态习性和发生规律,采取科学的生态控制技术,就能预防和控制其危害,为城市绿化和人们的生活环境保驾护航。
9种林木蛀干害虫防治技术1、双条杉天牛⑴加强杉、柏木调运管理,严格检疫。
对伐除的枯死木采取主干剥皮后水中浸泡的处理方法,浸泡时间最少 1个月以上。
同时,烧毁 截下的树干树枝,或将砍伐下的被害木归垛,集中用澳甲烷、硫酰氟或56%磷化铝片剂熏蒸处理,用药量分别为每立方米 20~30克和 12~15克,分别熏蒸24小时和72小时。
⑵加强营林措施。
定期施肥、浇水,及时排涝,除草、松土,复 壮树势,提高自身抗病抗虫力。
⑶涂白。
在冬春季节用涂白剂将树干3米以下部位涂刷1遍,阻 止成虫产卵。
⑷喷干。
每年4~5月份,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树干,杀 灭初孵幼虫。
⑸诱集。
3月份在树冠下堆放柏树枝及柏树皮,引诱成虫在此产卵,于4月中旬以后移走堆放物,集中烧毁,消灭虫卵。
厘米宽,然后涂40%氧化乐果5倍液,涂后用塑料薄膜包扎, 揭开再涂1次,杀灭初孵幼虫。
⑺注药。
6月份幼虫蛀入木质部内,用注射器向虫孔内注 敌畏2~5倍液,注后用棉球塞虫孔。
2、柏肤小蠹⑴加强检疫,严禁调运虫害木,发现虫害木要及时进行处理,以防止蔓延扩散。
⑵及时清除风倒木、风折木、枯立木。
⑹涂干。
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将树干下部的老粗翘皮刮20 ~30 半月后 40%敌⑶伐除严重虫害木,熏蒸处理,压低虫口密度。
⑷幼虫期,采用内氧化乐果乳剂与柴油混配涂干。
⑸成虫扬飞侵入盛期,树干喷洒扑杀净乳剂。
3、光肩星天牛⑴对林分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树木对害虫的抵抗力。
⑵林地周围适当栽植露伊莎杨或复叶槭作引诱树,引诱成虫前来取食和产卵,然后集中捕杀或喷洒农药杀死成虫。
⑶当年第一批天牛羽化出孔时,用8%绿色成雷300~400倍液,喷洒在地面以上树干、大枝和其他天牛成虫喜出没之处,以树皮微湿为宜,忌阴雨天喷雾,若施药6小时内遇雨应补喷。
⑷幼虫期,用50%杀螟松乳剂2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剂200倍液喷树干杀死初龄幼虫;用上述农药或久效磷100倍液注入虫孔,或用磷化锌毒签插虫孔等,均可杀死大龄幼虫。
蛀干害虫全年防治攻略--轻轻松松防蛀干害虫--蛀干害虫最高效的防治药剂透翠蛀干害虫套装在山东济南及周边区域,蛀干害虫危害时间为3-11月。
成虫危害期主要集中在夏季,5月中旬开始一直持续到9月份。
幼虫危害一直存在,从3月开始,10月以后逐步进入越冬状态。
常见蛀干害虫有天牛、吉丁虫、木蠹蛾、小蠹虫,还有松梢螟、杨干象、茎蜂等其他蛀虫。
危害严重的就属天牛,危害范围广,危害严重。
天牛主要危害树种:杨树、柳树、榆树、槐树、苦楝、悬铃木、无花果、樱花、海棠、大叶黄杨、紫薇、红枫、核桃、苹果、元宝枫、栾树、柑橘、、白蜡、枫杨、桃树、梨、樱桃、雪松、油松、黑松、柏类等多种植物。
吉丁虫主要危害:柑橘、松、杉木、海棠、苹果、红叶李、樱桃等。
木蠹蛾主要危害:杨树、柳树、榆树、国槐、白蜡、银杏、元宝枫、海棠、樱桃等。
小蠹虫主要危害:侧柏、圆柏、杉木、白蜡、栾树、刺槐、国槐等。
简单高效方法:每年3月和6月份,根施两次禾林道药肥和攻钻。
5月和7月喷施2次攻牛,整体喷雾。
发现幼虫在树体危害时喷施透翠杀虫套装。
蛀干害虫关键时间节点喷药:天牛:最佳时间防治成虫第一次掌握在5月上中旬,第二次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
此时可以防治大部分成虫,减少产卵和幼虫几率,大大降低天牛后期危害数量。
幼虫发现及时用药,因为成本较高,不建议定期喷雾。
可以使用禾林道药肥+攻钻,每年3-4月和7-8月使用两次。
吉丁虫:5月下旬喷一次攻牛,树干涂白防产卵,树体有危害时,喷施透翠杀虫套装。
小蠹虫:5月份注意观察,有发现危害迹象,喷施透翠杀虫套装。
可在3月、5月、7月三次喷施攻牛。
使用禾林道药肥和攻钻在3月和6月施两次。
杨干象:4月中旬注意观察,有危害及时喷施透翠杀虫套装。
6月中旬喷施攻牛一次。
松梢螟:4月份和6月份危害时,喷施透翠套装,5月份整体喷施攻牛一次。
有条件的可以3月份根施禾林道药肥+攻钻一次。
木蠹蛾:4月和7月注意防治幼虫危害。
6月上旬喷施攻牛一次。
小蠹虫对松柏类树木的危害
小蠹虫是危害松柏类树木的主要蛀干害虫,可造成树木成片枯死,桧柏移植后成活率低的原因80%是由小蠹虫危害引起的。
小蠹虫属鞘翅目小蠹科,为小型甲虫,主要种类有松纵坑切梢小蠹、松横坑切梢小蠹、柏肤小蠹等。
主要危害衰弱树木,为次期害虫,一般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
南方在枝梢内越冬,北方(辽宁、吉林、山东)大多数成虫从被害梢转到被害木干基周围土内越冬。
坑很短,外方残留木屑。
在辽宁、山东越冬成虫于3月下旬至4月中旬出蛰飞至新梢上补充营养,然后再侵入衰弱木、风倒木、风折木等。
幼虫于5月下旬至6月中旬开始化蛹。
5~7月出现成虫,再侵入新梢蛀食,成虫有转梢危害习性,一头成虫能钻蛀几个新梢。
10月上、中旬开始越冬。
松纵坑切梢小蠹:主要危害马尾松、华山松、油松、赤松、樟子松等松类。
成虫
坑道
虫孔
柏肤小蠹:又名侧柏小蠹,主要危害侧柏、桧柏、柳杉等。
成虫
危害状
◆◆ ◆
防治方案
喷药防治法:
蛀虫净+奇强,对着虫害发生部位喷施,防治速度快,成本低。
根部灌药法:
根灌蛀虫净或药肥撒虫胺灌根,长久彻底杀虫,环保无污染。
该虫害只能危害弱树,加强树势的管理很重要,对衰弱树进行复壮,提高抗虫力。
另外,及时发现虫害,及时防治。
剪掉中基部枯死枝,并对已经死亡的树木及时挖除,并集中烧毁,防止虫害扩大蔓延。
《樱花蛀干性害虫防治》2023-10-27CATALOGUE目录•樱花蛀干性害虫概述•樱花蛀干性害虫种类与识别•樱花蛀干性害虫防治方法•樱花蛀干性害虫防治实例•结论与展望01樱花蛀干性害虫概述定义与特点蛀干性害虫是一种常见的樱花病虫害,主要指对樱花树干造成危害的害虫。
这类害虫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严重性的特点,对樱花的生长和景观效果产生严重影响。
常见的蛀干性害虫包括天牛、蠹虫、小蠹虫等。
蛀干性害虫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对樱花树干的木质部和韧皮部进行破坏,导致树木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甚至死亡。
在城市公园、街道、庭院等公共区域,蛀干性害虫对景观效果和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分布与危害蛀干性害虫对樱花的危害蛀干性害虫对樱花树的生长和开花产生严重影响,导致树木生长缓慢、枝叶枯黄、花朵减少或畸形。
这类害虫的危害往往不被轻易察觉,因为它们通常隐藏在树干内部,难以防治。
随着时间的推移,蛀干性害虫会对樱花树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甚至导致树木死亡。
02樱花蛀干性害虫种类与识别天牛科昆虫,幼虫在树干内部蛀食,成虫则以花蜜和树汁为食。
天牛吉丁虫木蠹蛾吉丁虫科昆虫,以幼虫在树皮内部蛀食,成虫则以花蜜和树汁为食。
木蠹蛾科昆虫,以幼虫在树干内部蛀食,成虫则以花蜜和树汁为食。
03主要种类及特性0201在树干上寻找虫粪是识别蛀干性害虫的重要方法,不同种类的蛀干性害虫产生的虫粪也有所不同。
蛀干性害虫的识别方法观察虫粪蛀干性害虫在树干上会留下明显的蛀孔,通过寻找蛀孔可以判断出害虫的种类。
寻找蛀孔某些蛀干性害虫如天牛、吉丁虫等成虫会暴露在树皮外,通过观察成虫的外形可以判断出害虫的种类。
观察成虫产卵与孵化蛀干性害虫的卵通常产在树皮缝隙或枯枝中,孵化后的幼虫会钻入树干内部蛀食。
传播途径蛀干性害虫的幼虫和成虫通常靠自然界的流动风、雨水、动物携带等方式传播。
蛀干性害虫的繁殖及传播途径03樱花蛀干性害虫防治方法诱杀成虫利用蛀干性害虫的趋光性,在夜晚使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解决木蠹蛾危害,推荐这两种防治方案!蛀干害虫木蠹蛾的危害正在逐年加剧,它们群集发生,大量蛀食,单株树木皮层内可多达几百只幼虫同时危害,造成树木皮层剥落,整株枯死,带来毁灭性灾害;并且它们世代极不整齐,常常各种虫龄、幼虫、成虫混合发生,给防治工作带来不小难度。
木蠹蛾属鳞翅目木蠹蛾科,分布广泛,以幼虫在树木皮层和木质部间蛀食,危害多种园林树木,如白蜡、杨、柳、榆、槐树、丁香、海棠、苹果树、梨树、元宝枫、银杏、悬铃木、栾树等。
在我国常见的木蠹蛾有:芳香木蠹蛾、蒙古木蠹蛾、榆木蠹蛾、东方木蠹蛾、中华木蠹蛾、小线角木蠹等。
木蠹蛾的危害特点1、危害阔叶树种的主干或根部,从伤口处侵,初期蛀食皮下韧皮部,逐渐蛀食边材,然后分散钻蛀,进入干内,皮层易剥落。
白蜡树受小线角木蠹蛾危害状2、初龄幼虫喜集中危害,常聚集数十头乃至数百头于树干内,干内形成较大的空心。
3、虫孔排出的排泄物,呈木屑状并混合着黏液,如丝状粘连在一起。
4、危害上部枝干和下部主干、根部,蛀道相通,形成上下相连的孔道,延伸较长,区别于其他蛀干害虫。
5、被害树木输导功能被破坏,轻则枝干枯萎干枯,遇风折断,重则树木逐渐衰弱、死亡。
6、成虫繁殖量大,每只可产卵数十粒至千粒以上,新一代幼虫随之大量发生。
木蠹蛾的发生规律木蠹蛾发生世代因虫种和地域而异,多为2年1代、3年1代或1年1代,世代不整齐,常常各种虫龄的幼虫同时存在,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幼虫活跃期:3~10月幼虫陆续危害中。
成虫羽化期:4~7月成虫羽化。
木蠹蛾以幼虫在树干内越冬,3月份开始复苏活动,4月份进入危害盛期;同时4月份也是成虫的羽化期,成虫昼伏夜出,具有较强趋光性。
木蠹蛾的防除方案每年3月份幼虫开始危害,4月份既有幼虫大量发生,又有羽化后成虫出现,交配产卵,繁衍下一代。
因此,在三四月份做好木蠹蛾的防除至关重要,事半功倍控制全年虫口基数,大幅度降低和减少危害。
1一、长效杀幼虫早春,采用根部灌药法,将长效杀虫剂“一贯杆翠”或杀虫药肥“撒虫胺”施于树木根部,之后浇透水淋溶即可。
蛀干害虫杨干象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杨干象属鞘翅目象虫科。
一、危害发生规律:寄主为杨、柳、桤木和桦树。
幼虫先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蛀食,后蛀成圆形坑道,切断树木的输导组织,轻者造成枝、干枯梢,重者使树木死亡。
蛀孔处的树皮常裂开呈刀砍状,部分掉落而形成伤疤。
1年发生1代,以卵及初龄幼虫越冬。
翌年4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卵也相继孵化。
5月下旬钻入木质部化蛹。
成虫发生于6月中旬到10月,8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交尾和产卵。
9月中旬为盛期,10月底为末期。
二、识别特点:成虫:体长8~10毫米,长椭圆形,黑褐色;喙、触角及跗节赤褐色。
全体密被灰褐色鳞片,其间散生白色鳞片,形成不规则的横带,前胸背板两侧和鞘翅后端1/3处及腿节上的白色鳞片较密,并混杂直立的黑色毛束。
喙基部着生3个横列的黑色毛束,鞘翅上各着生6个黑色的毛束,分别排列于第二及第四刻点沟的列间。
喙弯曲,表面密布刻点,中央具有1条纵隆线。
复眼圆形、黑色。
触角膝状,暗红褐色,9节。
前胸背板宽大于长,两侧近圆形,前端极窄,中央具1条细纵隆线。
鞘翅宽大于前胸背板,后端的1/3处向后倾斜,并逐渐缢缩,形成1个三角形斜面。
雌虫臀板末端尖形,雄虫臀板末端圆形。
卵:长1.3毫米,宽0.8毫米椭圆形,乳白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9.0毫米左右,乳白色,全休疏生黄色短毛,胸、腹部弯曲,略呈马蹄形。
头部黄褐色,上颚黑褐色,下颚及下唇须黄褐色。
头颅缝明显,前头上方有1条纵缝与头颅相连。
唇基梯形,表面光滑,上唇横椭圆形,前缘中央具2对刚毛;侧缘各具3个粗刚毛,背面有3对刺毛。
下颚叶片细长带圆形,先端内侧有粗刺并列。
下颚须及下唇须均为2节。
前胸具1对黄色硬皮板。
中、后胸各由2小节组成。
腹部1~7节由3小节组成,胸部侧板及腹部隆起,胸足退化,在足痕处生有数根黄毛,气门黄褐色。
蛹:乳白色,长8.0~9.0毫米。
乳白色。
腹部背面散生许多小刺,在前胸背板上有数个突出的刺。
腹部末端具1对向内弯曲的褐色几丁质小钩。
蛀干害虫——吉丁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一、吉丁虫的危害:吉丁虫主要以幼虫在树木的枝干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蛀食,被害枝干的皮层有突出裂口,所以也被称之为“爆皮虫”。
吉丁虫轻微危害后,虫孔流出油点状褐色胶质,为害严重时,树皮爆裂,主枝或整株枯死。
二、发生规律:吉丁虫1年发生1代,从4月上旬开始活动(部分地区2月下旬已经能见到幼虫活动)中下旬达盛期,4月下旬到6月下旬为化蛹盛期,5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成虫出洞及产卵盛期,6月下旬到8月上旬进入幼虫孵化盛期,幼虫期达10个月以上。
吉丁虫成虫:成虫的大小﹑形状因种类而异,小的不足1厘米,大的超过8厘米,头较小,触角和足都很短。
成虫主要是咬食叶片造成叶片缺刻。
吉丁虫幼虫:幼虫体长而扁,乳白色,幼虫蛀食枝干皮层,被害处有流胶,为害严重时树皮爆裂,故名“爆皮虫”,甚至造成整株枯死。
吉丁虫危害后造成枝条干枯死亡:幼虫蛀食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综合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及时检查林园,发现有叶片发黄、萎蔫、枝干有新虫孔,需及时人工掏灭幼虫。
(2)发现危害严重,枝干破损严重的树,需及时清理并集中烧毁或深埋。
(3)6月左右成虫出树时节,多观察树干,及时捕杀成虫。
成虫发生期,于早晨人工震树捕捉成虫效果最佳。
(4)及时除草、合理修剪,以增强树势,创造不利于害虫活动的生态环境。
2、药剂防治(1)在吉丁虫活动较频繁的2-7月,使用有机磷类、菊酯类药剂混合涂刷树干进行防治。
(2)开花树种谢花后,用45%丙溴·辛硫磷300-500倍+有机硅喷树干至流水。
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喷药时不能接触幼嫩枝叶,防止高浓度药液导致幼嫩枝叶干枯。
(3)成虫羽化出洞之前,可用80%敌敌畏乳剂1份加泥浆20份混和涂刷树体,将成虫堵死在树体内。
另外,抓住幼虫在皮层危害阶段用80%敌敌表乳剂1份加煤油10份混合后涂刷被害部,毒杀幼虫。
或用小刀刺死幼虫。
(4)也可在树体根部埋施二嗪磷、毒死蜱、辛硫磷颗粒,让树体通过吸收使树木整体带毒,从而杀死蛀干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