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03.08 KB
- 文档页数:5
初中化学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考试题考试卷及答案Word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1.在装有水的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少量牛奶、食盐、菜油和面粉,充分搅拌后可形成溶液的是()A.牛奶B.食盐C.菜油D.面粉【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盖上盖玻片C.测溶液pH评卷人得分D.使用测电笔【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3.小明家的芹菜茎秆细弱,施钾肥可免其倒伏,他应施加的化肥是()A.KOHB.Ca3(PO4)2C.K2CO3D.CO(NH2)2【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4.在科学研究中,常常用到“对照”的科学方法,下列实验与这一科学方法不符合的是() A.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B.研究蒸发快慢影响的因素C.研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各地中考5.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乙既能与甲反应又能与丙反应的是()选项物质甲物质乙物质丙AHClZnAgClBH2SO4Fe2O3NaClCBa(OH)2Na2CO3CaCl2DH2SO4Ba(OH)2NaClA.AB.BC.CD.D【答案】 C难度:中等知识点:各地中考二、填空题(共7题)1.酒精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能使细菌的蛋白质脱水、凝固、变性,这种变化属于____________难度:中等知识点:各地中考6.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1)如图,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2)现有0.8克硫与氧气充分反应,理论上需要分解高锰酸钾多少克?(2KMnO4K2MnO4+MnO2+O2↑)(3)二氧化硫气体对人体有毒,会污染大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写出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7.“五水共治”指的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绍兴市近几年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工业废水排污达标率100%,生活用水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理.(1)人畜的代谢废物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是人体内肾单位的工作模型,最终排出人体外尿液的成分与图中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内的液体一致.(2)尿液在马桶内若不及时冲洗,会形成污垢,人们常用“洁厕灵”清除,为了证明“洁厕灵”呈酸性,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证明实验方案酸性方案一:取少量稀释液,加入金属锌方案二:取少量稀释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方案三:取少量稀释液,加入碳酸钠溶液①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②下列对生活污水的处理,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A.洗脸水、厨房用水等可以用来冲洗马桶B.用“洁厕灵”清洗洁具后的冲刷液不能用来直接灌溉农田C.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进行区域性综合治理.【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度:中等知识点:各地中考三、综合题(共1题)1.图甲中A是一种常见的酸,它能与黑色固体B反应,B质量为8克,将NaOH溶液渐渐加入到C中,生成蓝色沉淀E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在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1)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2)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3)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4)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是多少?【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偏难知识点:各地中考。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A.作燃料B.医疗抢救C.作气体肥料D.作保护气【答案】B【解析】A. 氧气不具可燃性,不能作燃料,不属于氧气的用途;B. 氧气可以供给动植物呼吸,可用于医疗抢救,属于氧气的用途;C. 氧元素不属于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不能作气体肥料,不属于氧气的用途;D. 氧气化学性质活泼,不宜作为保护气,不属于氧气的用途;故选:B。
2.做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得剩余固体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5,则已反应的氧化铜与剩余氧化铜的质量比是A.1:1 B.2:5 C.5:2 D.3:2【答案】B【解析】测得剩余固体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5,设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为5a,则剩余固体中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5a,剩余固体中铜元素的物质的量为7a,所以原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7a;则已分解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7a-5a=2a所以已分解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与原氧化铜的物质的量比为2a:5a=2:5;即已反应的氧化铜与原氧化铜的质量比是2:5;故选:B。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石油属于可再生资源B.开发核能和核废料不需要特殊处理C.卫生导航系统主要靠超声波来传递信息D.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答案】D【解析】A.石油、煤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错误;B.核电站的核废料仍然具有放射性,必须进行专门的处理,错误;C.卫生导航系统主要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错误;D.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正确。
故选D。
4.榴莲被誉为“果中之王”,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这说明()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质量很小C.分子体积很小D.分子间有间隔【答案】A【解析】我们能闻到榴莲散发出来的特殊香味,是因为榴莲中含有特殊香味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运动到了我们的鼻子中,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点睛: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是指利用分子与原子的“质量小,体积小,总是在不停的运动,彼此之间有间隔;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 。
2.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捡拾垃圾是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简单方法。
以下是小敏在江边捡拾的垃圾,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塑料瓶B.泡沫饭盒C.易拉罐D.垃圾袋5.从试剂瓶中取用NaCl固体、AgNO3溶液,需要用到的器材是A.甲—①,乙—①B.甲—①,乙—②C.甲—②,乙—②D.甲—②,乙—①8.国际上有铟等7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采用了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测的数据。
由图可知铟元素A.是非金属元素B.质子数为49C.相对原子质量是114.8克D.与其他元素根本区别是中子数不同10.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14.如图所示,围棋棋盘上有五枚棋子,代表铁、稀盐酸、氢氧化钡、碳酸钙、硝酸银五种物质,相邻棋子间的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反应。
已知与戊的反应中:甲——戊的反应类型不同于其它几个反应;丙——戊反应能产生一种气体,且该气体还能与丁反应生成沉淀。
则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17.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如果忘记了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______。
21.小敏对妈妈说:“你说菠菜中富含铁,为什么我用磁铁无法把菠菜吸起来呢?”(1)小敏认为的“铁”是指______ (选填“铁元素”或“铁单质”)。
(2)通过Fe2O3+3CO高温2Fe+3CO2可以把铁矿石中的铁元素转变成铁单质,此反应利用了CO的______性。
23.有一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钾、硝酸铵、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现需要对此物质成分进行检测。
甲同学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水,形成无色溶液;乙同学向固体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放出刺激性气体。
(1)该气体为________ (写化学式)。
(2)根据两同学的实验现象可推定此物质的组成是______。
25.小敏研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快慢的因素。
(1)图甲中A、B仪器可以组装一套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利用该装置时A中的_____管接c。
(2)他选用2克完全相同的锌片分别和同体积5%、15%的稀盐酸进行实验。
绍兴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A.CuSO4、BaCl2、H2SO4B.Na2CO3、Ca(NO3)2、HClC.Na2SO4、KNO3、HClD.FeCl3、NaOH、 KMnO42.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加适量稀硫酸B除去CaO中的CaCO3加水溶解,过滤C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将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D除去KNO3溶液中的KCl加适量的AgNO3溶液,过滤A.A B.B C.C D.D3.图1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符合图2所示变化关系的是()A.甲B.乙C.丙D.丁4.如图所示,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③④⑤X稀盐酸水水双氧水水Y铁粉氢氧化钠氯化钠二氧化锰硝酸铵A.①②⑤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⑤5.某实验小组将Ba(OH)2溶液逐滴滴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溶液为酸性B.b点恰好完全反应C.c点溶液的溶质为硫酸D.b、c两点沉淀质量相等6.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均正确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和操作A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B CaCl2溶液(稀盐酸)加入过量碳酸钙、过滤C HCl气体(水蒸气)通过足量生石灰D C(CuO)通入氢气并加热A.A B.B C.C D.D7.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蓝色溶液B中阳离子只有Cu2+B.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C.原固体粉末一定有NaCl D.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NaNO3、CuCl2和Ca(NO3)28.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I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CaCO3、NaOH、CuCl2、Ca(NO3)2B.蓝色溶液B的溶质有2种C.无色溶液A呈中性D.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CI可能含有NaNO39.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错误的是A.A B.B C.C D.D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图①是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B.图②是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C.图③是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D.图④是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11.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中,合理的是A.测碱溶液的pH结果偏小——直接把试纸伸入待测液中B.用KMnO4制氧气时试管炸裂——在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C.粗盐提纯实验后所得产率偏低——蒸发时有一些液体、固体溅出D.用6%NaCl溶液加水配制3%NaCl溶液结果偏小——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1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没,仅通过观察和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不能将其逐一鉴别出来的是()A.NaOH Ca(OH)2HCl Na2CO3B.KCl Ba(NO3)2CuSO4NaOH C.AgNO3HCl Na2CO3CaCl2D.Ba(OH)2KCl Na2SO4Na2CO3 13.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浙江省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绍兴市化学试卷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0-16 C1-35.5 Na-23 Ca-40 Ni-59试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
每小题4分。
共80分。
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5.2018年3月25日,浙江省环保厅开始试报的一项新空气污染指数工程是( >A.二氧化硫B.可吸入颗粒物C. PM2.5D.一氧化碳9.由图可知,大气中CO2浓度大约从1800年起急剧增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大量火山的喷发B.气候的自然波动C.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D.人类大量使用燃料10.下列模型能表示化合反应的是( >11.由图可知,从0℃升温到50℃,一定量的水中能溶解的质量变化最大的物质是( >A.甲B.乙C.丙D.丁12.小敏的午餐食谱是M饭、红烧肉、麻辣豆腐。
要使食谱的营养更合理、均衡,应当添加的食物是( >A.炒青菜B.牛奶C.清蒸鲫鱼D.炒鸡蛋13.如图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甲图中,浸入浓硫酸的火柴梗变黑B.乙图中,浸入硫酸铜溶液部分的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C.丙图中,铁钉水面处部分生锈D.丁图中,试纸变蓝色15.用能被感知的现象来表现难以感知或度量的事物、现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实验研究与其余三个方法不同的是( >2hZxfoSBHf16.对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内镍氢电池的总反应式H2+2NiO(0H>=2Ni(OH>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2hZxfoSBHfA.H2是单质B.Ni0(0H>是氧化物C.Ni(OH>2中Ni化合价为+2价D.参加反应的H2、NiO(OH>的质量比为1∶9218.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NaOH溶液[Ca(OH>2溶试卷Ⅱ(非选择题>二、简答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3分,共60分>23.一氧化碳气体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018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捡拾垃圾是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简单方法,以下是小敏在江边捡拾的垃圾,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塑料瓶B.泡沫饭盒C.易拉罐 D.垃圾袋【答案】C【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A.塑料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属于有机物,故A错;B.泡沫饭盒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属于有机物,故B错;C.易拉罐属于金属材料,由金属单质构成或合金组成,不属于有机物,故C正确;D.垃圾袋属于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属于有机物,故D错。
故选C。
2. 从试剂瓶中取用NaCl固体、AgNO3溶液,需要用到的器材是()A.甲-①,乙-①B.甲-①,乙-②C.甲-②,乙-②D.甲-②,乙-①【答案】D【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解析】根据固体粉末状药品、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从试剂瓶中取用NaCl固体,可使用药匙;从试剂瓶中取用AgNO3溶液,可使用胶头滴管。
故需要用到的器材是甲-②,乙-①。
3. 国际上有铟等7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采用了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测的数据。
由如图可知铟元素()A.是非金属元素B.质子数为49C.相对原子质量是114.8克D.与其他元素根本区别是中子数不同【答案】B【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解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解答】A、铟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铟元素质子数是49,该选项说法正确;C、铟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114.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铟元素与其他元素根本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4.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答案】B【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性质【解析】A、根据分子间存在作用力进行解答;B、根据分子在不断运动进行解答;C、根据分子在不断运动进行解答;D、根据分子间存在作用力进行解答。
4.下图为自米水生产过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清水池中的水是溶液B.过滤池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C.消毒用的液氯是化合物D.供水系统流出的水是纯净物7.电脑芯片的制作要用到高纯度的硅。
目前广泛采用石英砂(主娶成分是SiO2)为原料制取,其中一步反应为:SiO2+2C高温Si+2CO↑。
对该反应分析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碳发生了还原反应C.碳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4价D.该反应利用了CO的还原性12.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某同学利用动物肝脏研究酶的某些特点,实验记录如下表:试管实验材料及处理产生气泡快慢1 5毫升5%H2O2溶液+2滴蒸馏水,常温最慢2 5毫升5%H2O2溶液+2滴3.5%FeCl3溶液,常温较快3 5毫升5%H2O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常温最快4 5毫升5%H2O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70℃水浴加热较慢分析实验结果,无法得出过氧化氢酶A.具有专一性B.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C.具有高效性D.活性受温度影响13.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Fe Fe2O3Fe(OH)3B.CuO CuSO4CuCl2C.S SO2H2SO4D.CO2Na2CO3NaOH15.某固体由Ba2+、Cu2+、Na+、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后得到5克白色沉淀。
②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3克白色沉淀。
③在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A.Na+、CO32-、SO42-B.Cu2+、CO32-、SO42-C.Cl-、CO32-、SO42-D.Na+、Ba2+、Cl-18.图甲是一个“火山爆发”模型。
将碳酸氢钠干粉和柠檬酸(C6H8O7)干粉倒入火山模型内,火山模型内没有动静,慢慢注入水,两者就会剧烈反应(3NaHCO3+C6H8O7=C6H5O7Na3+3H2O+3CO2↑),“火山”就会爆发出来。
浙江省绍兴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从试剂瓶中取用NaCl 固体、AgNO 3溶液,需要用到的器材是( )A .甲—①,乙—①B .甲—①,乙—②C .甲—②,乙—②D .甲—②,乙—①【答案】D 【考点】实验室药品的取用【解析】取用块状固态药品使用镊子,取用粉末状的固态药品要使用药匙;取用流体药品时要用滴管。
所以,取用NaCl 固体使用②药匙,取用AgNO3溶液要用①滴管。
故选:D 。
2.科学研究常常采用转换、模拟等研究方法,下列课本实验中与其他三个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是( )【答案】B【考点】转换法 模型法【解析】所谓“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不准的科学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科学量的方法。
所谓“模拟法”,是在实验室里先设计出某被研究现象或过程(即原型)相似的模型,通过模型 ,间接的研究原型规律性的实验方法。
A.研究潜水艇的沉浮是模拟潜水艇如何沉浮的,故A 是模拟实验。
B.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因为水与二氧化碳反应没有任何现象,为了能够观察实验,通过瓶子的变形与否来判断是否发生反应,故B 是转化法。
C.研究板块张裂,通过模拟来展示板块张裂的后果,故C 是模拟实验。
D.研究膈的升降与呼吸的关系,是通过模拟来直接体现出来,故D 是模拟实验。
故选:B 。
3.国际上有铟等7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采用了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测的数据。
由图可知铟元素( )A .是非金属元素B .质子数为49C .相对原子质量是114.8克D .与其他元素根本区别是中子数不同【答案】B【考点】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 元素周期表 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间的本质区别【解析】从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绍兴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和解释)
浙江省绍兴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
1.
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B.氮气可以制造化肥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氮气可以制造化肥,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2.A.有可燃物B.有助燃剂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可燃物与火焰直接接触
【分析】根据燃烧的条分析,燃烧的条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答】解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所以装置中火柴头燃烧,是因为与空气接触,并达到着火点;火柴梗是可燃物,与空气接触,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所。
以往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往•绍兴)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向试管加固体B.稀释浓硫酸C.倾倒液体D.加热固体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将块状固体加入试管内,可根据一横,二放,三竖的步骤分析;B、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且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C、倾倒液体药品时:取下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标签要靠向手心,瓶口紧贴试管口;D、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解答:解:A、将块状固体加入试管内,先横放试管,再用镊子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最后慢慢竖起试管,故A错误;B、图示的浓硫酸稀释的操作,严格按照实验室的规定进行操作,故B正确;C、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在试验台上,瓶口与管口要紧靠,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C错误;D、试管口向上倾斜了,故D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一些正确的基本操作的知识,对于此类错误的操作方法的判断是很关键的.2.(以往•绍兴)以往年3月25日,浙江省环保厅开始试报的一项新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是()A.二氧化硫B.可吸入颗粒物C.PM2.5 D.一氧化碳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浙江省环保厅开始试报.解答:解:A、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原来就是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故选项错误;B、可吸入颗粒物也是原来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故选项错误;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浙江省环保厅开始试报的一项新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故选项正确;D、一氧化碳有毒,也是原来空气质量报告的内容,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属于粉尘污染,空气污染指数的大小与空气质量的关系是: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差;指数越小,空气的质量越好.3.(以往•绍兴)由图可知,大气中CO2浓度大约从1800年起急剧增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大量火山的喷发B.气候的自然波动C.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D.人类大量使用燃料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绍兴市区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招生考试
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4.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2.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捡拾垃圾是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简单方法。
以下是小敏在
江边捡拾的垃圾,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塑料瓶
B.泡沫饭盒
C.易拉罐
D.垃圾袋
5.从试剂瓶中取用NaCl固体、AgNO3溶液,需要用到的器材是
A.甲—①,乙—①
B.甲—①,乙—②
C.甲—②,乙—②
D.甲—②,乙—①
8.国际上有铟等7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采用了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测的数据。
由图可知铟元
素
A.是非金属元素
B.质子数为49
C.相对原子质量是114.8克
D.与其他元素根本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10.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14.如图所示,围棋棋盘上有五枚棋子,代表铁、稀盐酸、氢氧化钡、碳酸钙、硝酸银五种物质,
相邻棋子间的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反应。
已知与戊的反应中:甲——戊的反应类型不同于其它几个反应;丙——戊反应能产生一种气体,且该气体还能与丁反应生成沉淀。
则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17.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如果忘记了加入
二氧化锰,其结果是______。
21.小敏对妈妈说:“你说菠菜中富含铁,为什么我用磁铁无法把菠菜吸起来呢?”
(1)小敏认为的“铁”是指______ (选填“铁元素”或“铁单质”)。
高温
(2)通过Fe2O3+3CO2Fe+3CO2可以把铁矿石中的铁元素转变成铁单质,此反应利
用了CO的______性。
23.有一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钾、硝酸铵、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现需要对此物质
成分进行检测。
甲同学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水,形成无色溶液;乙同学向固体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放出刺激性气体。
(1)该气体为________ (写化学式)。
(2)根据两同学的实验现象可推定此物质的组成是______。
25.小敏研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快慢的因素。
(1)图甲中A、B仪器可以组装一套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利用该装置时A中的_____管接
c。
(2)他选用2克完全相同的锌片分别和同体积5%、15%的稀盐酸进行实验。
获得表格数
据。
由此推断实验是通过______来体现反应快慢的。
(3)小敏分析数据得到如下结论:锌与盐酸反应快慢与盐酸浓度有关,盐酸浓度越大反应
越快。
其他同学认为结论不可靠,他们的依据是:________。
(4)实验中小敏发现锌与盐酸反应时,一开始产生氢气速度并没有随盐酸浓度的减少而
减慢,查阅资料得知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着能量变化。
由此作出猜想:锌与盐酸反应快慢还与_______有关。
31.实验室有甲乙两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其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
实验: (电子秤示数单位为克)
(1)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为红色,说明反应后溶液呈____性。
(2)上述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______克。
(3)计算甲瓶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4)某同学另取10克乙瓶中的固体样品,用100克15%的稀硫酸铵同样方法进行实验,他
认为不管固体样品变质程度如何,稀硫酸加入后,都不需要使用石蕊试液,请计算说明他做出此判断的原因。
35.2018年2月《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加工木材的方法(如图),
把天然木材放在NaOH 和Na 2SO 3的混合液中煮沸以除去部分木质素,接着在100℃以上的高温中进行机械压缩制成致密木材。
(1)致密木材是由天然木材加工而成的,其密度为天然木材的3倍。
①加工致密木材的材料主要取自于植物的_______ (填植物器官名称)。
②充分压缩后木材的厚度减小到原天然木材的20%,这一过程主要是____变化。
若在压缩过程中底面积保持不变,则说明处理过程中木材的质量减少了____(用百分数表示)。
(2)致密木材的硬度、拉伸强度都很大,为天然木材的10倍左右,甚至超过了部分金属。
①致密木材的拉伸强度和纤维素有关。
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12H10O5)n ,则其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C:H:O=______。
②拉伸强度=材料厚度
材料宽度最大负荷力 ,它用来表示材料的坚韧程度。
拉伸强度与我们所学的科学量_____的单位是相同的。
(3)与其他材料相比,致密木材的优点是______。
A.加工过程中没有任何污染
B.可代替部分金属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C.原料来源丰富,能通过无限制砍伐树木加工制成
2.C 5.D 10.B 14.A
17.+4 反应速度较慢
21.(1)铁单质 (2)还原
23.(1)NH3 (2)硫酸钾、硝酸铵
25.(1)b (2)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多少
(3)没有换用不同浓度盐酸多次实验等(4)温度
31.(1)酸 (2)2.2 (3)53%
(4)用100g15%的稀硫酸进行实验,稀硫酸一定过量,故稀硫酸加入后不需要加石蕊试
液。
35.(1) ①茎②物理40% (2)①72:5:40 ②压强(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