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才发:吉林长白山风景名胜区的自然遗产景观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2.88 MB
- 文档页数:7
长白山的地质遗产保护如何开展长白山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座著名山脉,拥有丰富而独特的地质遗产。
这些地质遗产不仅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也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宝藏。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和环境变化的影响,长白山的地质遗产面临着诸多威胁。
因此,如何开展有效的保护工作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深入了解长白山地质遗产的特点和价值。
长白山是一座典型的火山地貌,拥有壮观的火山口、天池、温泉、峡谷等地质景观。
这些地质遗迹记录了地球漫长的演化历史,对于研究火山活动、地质构造、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长白山的地质遗产还具有美学价值,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为了保护长白山的地质遗产,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应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明确地质遗产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违法责任。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破坏地质遗迹的行为。
通过法律的约束,确保地质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
加强科学研究也是保护长白山地质遗产的重要手段。
科研人员可以通过对地质遗迹的深入研究,了解其形成机制、演化过程和生态环境,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通过对火山活动的监测和研究,可以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减少对地质遗产的破坏。
此外,科研成果还可以用于指导旅游开发,在保护地质遗产的前提下,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活动,让游客更好地欣赏和了解地质遗迹。
在保护工作中,合理的规划和管理至关重要。
长白山管理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明确不同区域的保护级别和利用方式。
对于核心保护区,应严格限制人类活动,采取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对于缓冲区和实验区,可以在不影响地质遗产保护的前提下,适当开展旅游、科研等活动。
同时,加强对游客的管理,通过设置标识牌、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引导游客文明旅游,不随意破坏地质遗迹。
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也是保护长白山地质遗产的关键。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让公众了解地质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增强保护意识。
长白山的自然景观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五岳之一,同时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
长白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拥有壮丽的山川、神奇的火山地貌和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
下面将介绍长白山的自然景观。
一、山川壮丽长白山主要由长白主峰、天池、长白山口、风水洞、松花江等组成。
长白主峰海拔2744米,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最高峰,因其山势险峻而被人们誉为“雪山王”,山巅常年积雪,被称为“长白雪峰”。
长白山的天池是由一座巨大的火山口形成的,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群山环绕,给人一种如仙境般的感觉。
长白山口以其险峻的山势而著名,是许多登山爱好者的圣地。
长白山的风水洞景区是一个地下溶洞体系,洞内奇特的石钟乳石和地下河流给人带来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长白山脚下的松花江汹涌澎湃,长江流域第二大支流,蜿蜒流过长白山的脚下,给这片土地带来了丰饶的水源。
二、神奇的火山地貌长白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瑶琳火山群之一,火山景观丰富多样。
其中最著名的有北岳长白山、四方屏障、天天火山等。
北岳长白山是一座活火山,是中国少有的几座活火山之一,其险峻的山势和火山口的烟雾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
四方屏障是长白山内最宽的熔岩四方矩形岩石,形成了特殊的地貌景观。
天天火山是一个巨大的火山喷发遗迹,火山灰堆积成浅山丘陵,给人一种旷世奇观的感觉。
三、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长白山是一个生物多样性极高的地方,拥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
长白山的植被覆盖率高达90%以上,是中国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
这里有茂密的针叶林、落叶林、高山草甸等多种植被类型,形成了独特的山地生态系统。
长白山还是中国东北地区多种珍稀濒危动物的栖息地,如梅花鹿、山鸡、东北豹等,给人们提供了极好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四、长白山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长白山的自然景观得到了广泛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长白山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享有国家级和省级双重保护,为游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设施。
同时,在保护长白山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各级政府还积极开展旅游业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和服务,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旅游体验。
长白山火山冰川的震撼与壮丽长白山是我国最早的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位于吉林省和辽宁省交界处。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长白山以其独特的火山冰川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在这片神秘而壮丽的土地上,火山和冰川的结合形成了鬼斧神工般的地貌,带给观者们前所未有的震撼体验。
长白山融合的地质遗迹使其成为火山冰川的绝佳之地。
长白山地处于贝加尔山地构造带,其火山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经历了亿万年的地壳运动和环境变化,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貌景观。
著名的火山岩柱群是长白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之一,它们峻峭而陡峭,仿佛刺入云霄,使人不禁为之倾倒。
在这些火山岩柱间,嵌入着密集的冰川,使得景色更加壮丽。
山顶飞流直下的瀑布也是长白山火山冰川景观的独特之处,水流冲刷出的山洞和深潭构成了一幅恍如仙境的画卷。
长白山火山冰川的景观融汇了火山的雄伟和冰川的威严,给人一种震撼和壮丽之感。
在火山喷发时,岩浆与冰雪相遇形成冰岛,宛如一朵巨大的冰花;冰川在山体间流淌,形成雪峰,给人以高远的感觉。
长白山的火山冰川景观不仅饱含着自然的力量,也体现了时间的魅力。
每一块火山石都经过了亿万年的演化,冰川也是在岁月中悄然形成。
在这里,时间如同流沙般流转,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长白山火山冰川景观之所以令人惊叹,还在于其独特的生态环境。
长白山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相当完整的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
这里生活着一大批珍稀植物和动物,其中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东北虎、豹猫等。
长白山的火山冰川景观为这些物种提供了独特的生存环境,也给人们提供了观赏和研究它们的宝贵机会。
更重要的是,长白山的生态系统承载着丰富的水资源,为周边地区的农业和居民生活提供了保障。
长白山火山冰川景观的神奇和壮丽之处,吸引着众多游客的慕名而来。
游览长白山,除了欣赏壮观的景色外,还可以体验各种户外活动。
登顶长白山,近距离接触那些挺拔的火山岩柱和飞流直下的瀑布;穿越冰川,感受那冷冰冰的气息和瑰丽的冰川风光;探寻丛山峻岭中的野生动植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长白山的奇特地质景观有哪些长白山,这座神秘而壮丽的山脉,位于中国吉林省东南部,是中朝两国的界山。
它不仅拥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还蕴藏着丰富多样、奇特迷人的地质景观。
首先要说的是长白山的火山地貌。
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历史上有过多次喷发,留下了众多壮观的火山遗迹。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天池周围的十六座山峰。
这些山峰形态各异,有的陡峭险峻,有的圆润平缓,它们环绕着天池,仿佛是一群忠诚的卫士。
而天池本身,就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口湖。
湖水清澈湛蓝,宛如一面巨大的宝镜镶嵌在群山之中。
站在天池边,望着那平静的湖面和周围雄伟的山峰,不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长白山的峡谷地貌也是一大特色。
锦江大峡谷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峡谷长达 70 多公里,最宽处约 300 米,最深处达 160 多米。
峡谷两侧的森林郁郁葱葱,谷中怪石嶙峋,溪流潺潺。
行走在峡谷中,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世界。
有的石头形似各种动物,有的则像古老的城堡,让人浮想联翩。
温泉也是长白山独特的地质景观之一。
在长白山北坡,分布着众多的温泉群。
这些温泉水温高达 60 多摄氏度,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温泉水从地下涌出,热气腾腾,周围的地面被热气熏染得五彩斑斓。
在寒冷的冬天,来到温泉边,感受着温暖的泉水和寒冷的空气形成的鲜明对比,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长白山还有壮观的瀑布景观。
长白瀑布位于天池北侧,乘槎河尽头。
瀑布落差达 68 米,水势汹涌,如银河落九天。
瀑布下方水花四溅,水雾弥漫,在阳光的照耀下常常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远远望去,瀑布如一条白色的巨龙,从悬崖上奔腾而下,气势磅礴。
地下森林也是长白山不可错过的地质景观。
这是一片由于火山喷发后地壳下陷而形成的森林。
走入地下森林,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绿色世界。
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
地面上铺满了厚厚的苔藓和落叶,走在上面软软的,发出沙沙的声响。
此外,长白山的高山苔原景观也别具一格。
长白山天池欣赏长白山的秀丽山水和自然奇观长白山天池:欣赏长白山的秀丽山水和自然奇观长白山是中国东北地区著名的旅游胜地,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其中,长白山天池作为长白山的一大自然奇观,以其壮丽的山水和神秘的特色而享有盛名。
本文将带您一同探索长白山天池的魅力。
长白山天池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吉林市宽城区交界处的长白山脉中,是长白山山脉的主峰之一。
天池是由冰川湖泊形成的,其呈椭圆形状,被周围群山环绕,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山间。
天池的水质清澈见底,碧绿如翡翠,给人一种清凉宜人的感觉。
长白山天池的山水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山脉绵延起伏,苍翠欲滴,山川交错之间,形成了壮丽的景观画卷。
天池周围的群山高耸入云,峰峦叠嶂,给人以无边的遐想和美的享受。
在天池的四周,还散布着数不尽的瀑布和溪流,声音悦耳动人,水势汹涌澎湃,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尤其是在夏季,蓝天白云映衬着碧绿的天池,犹如仙境一般,美不胜收。
除了秀丽的山水之外,长白山天池还有独特的自然奇观。
天池四周的群山被白雪覆盖,壮观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特别是在冬季,长白山天池的周围被冰雪包围,形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
漫步在天池的周围,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般,景色美不胜收。
此外,长白山天池还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
天池周围的原始森林茂密繁盛,各种珍稀的动植物栖息其中。
来到天池,您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山水风景,还可以近距离观察野生动物的生态环境和行为习性。
这对于喜欢探索自然的游客而言,无疑是一大乐趣。
长白山天池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是一处旅游观光的绝佳目的地。
然而,在您前往长白山天池的时候,也请您注意保护环境,不要乱丢垃圾或破坏植被,保持山水的原始美丽。
同时,要遵守相关的旅游规定,确保自身的安全。
总之,长白山天池以其秀丽的山水和自然奇观而吸引着广大游客。
前往天池观光,您将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长白山东坡风景区原始森林与山间溪流的美景长白山位于中国吉林省和朝鲜的边境交界处,是中国最北的一座火山岛,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地。
在长白山东坡风景区内,拥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原始森林和清澈见底的山间溪流。
本文将为您展示这片美景,探索其自然奇观和独特魅力。
第一章:原始森林长白山东坡风景区的原始森林被誉为中国北方最为完好的生态系统之一。
这里拥有丰富的植被和动植物资源,是众多珍稀动物和植物的栖息地。
1.1 植被原始森林内生长着茂密的针叶林和阔叶林,其中不乏世界稀有的植物品种。
长白山冷杉是这里最具代表性的植物之一,被誉为“东北之王”,其高大挺拔的身姿给森林增添了壮丽的景致。
此外,还有秀美的松树、冷杉、榆树等等;这些丰富多样的植被构成了长白山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
1.2 动物长白山东坡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内栖息着众多珍稀的野生动物。
其中,东北虎是这里的重要代表性动物,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此外,还有长白山黑麂、雪豹、林麝等。
这些动物与丰富的鸟类一起,构成了长白山东坡风景区独特的野生动植物生态圈。
第二章:山间溪流长白山东坡风景区的山间溪流纵横交错,给这片原始森林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
这些溪流来自山上的冰川和山泉,水质清澈透明,让游客仿佛置身于天然的绿色洗礼之中。
2.1 飞瀑流泉在长白山东坡风景区,有许多飞瀑流泉令人叹为观止。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天池瀑布,它位于长白山的中央火山口上,是一个规模宏大的瀑布群。
瀑布水势汹涌,水流直泻数十米,宛如天池倾泻而出,景象壮观。
2.2 溪流景观除了飞瀑流泉,长白山东坡风景区中还有许多幽静的溪流,它们曲折蜿蜒,流经原始森林,形成了一道道迷人的山间景观。
溪流的水清凉透明,清澈见底,岸边的石头和枯木构成天然的乐观设计。
第三章:人文与自然的融合除了自然景观,长白山东坡风景区还融合了人文元素,使其更具魅力和特色。
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漫长的历史和浓厚的民俗文化。
3.1 历史建筑沿途的景点中,分布着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如长白山护国寺,是由明朝维新名将袁崇焘修建的,代表着长白山的历史与文化。
自然奇观探秘长白山的火山地貌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是一座蕴藏丰富火山地貌的自然奇观。
这里有着壮丽的火山口、火山岩和火山喷发造成的奇特地貌,吸引着众多游客和科学家前来探秘。
本文将带您一起深入了解长白山的火山地貌,揭示这个神秘世界的奥秘。
一、长白山火山地貌的形成长白山火山地貌的形成源于地壳运动和地球内部岩浆的喷发。
长白山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形成了众多的火山口和火山岩。
长白山主要由玄武岩火山和火山岩构成。
玄武岩火山是一种喷发速度较快的火山,其喷发物质富含硅、镁、铁等元素,形成了黑色的岩石。
而火山岩则是指火山喷发物在喷发后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具有多样的颜色和质地。
二、长白山火山地貌的特点长白山火山地貌的特点在于其多样性和壮丽景观。
这里有座座大小不一的火山口,形状各异,有圆锥形、碗状和破口形等。
火山口内部常常有如湖泊般清澈的火山湖,给人一种神秘的美感。
除了火山口,长白山的火山地貌还包括火山喷发组成的火山岩地貌。
这些火山岩遍布整个山区,形成了陡峭的山峰和奔腾的岩石瀑布。
在阳光的照射下,火山岩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犹如一片片明亮的宝石。
三、长白山火山地貌的发展历史长白山火山地貌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前。
在漫长的地质变迁过程中,长白山经历了多次火山喷发和地壳运动,形成了今天的独特景观。
长白山曾经是繁华的热火山期,那时的火山频繁喷发,喷发物质不断堆积,逐渐形成了火山岩地貌。
随着火山活动的减弱,长白山逐渐进入了休眠期,火山喷发减少,地壳开始平缓下沉。
如今的长白山已经成为了一座地质遗迹,记录着地球亿万年来的变迁和演化。
火山地貌是长白山宝贵的地质资源,也是了解地球演化历史的窗口。
四、长白山火山地貌的意义与保护长白山火山地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壮丽景观,更在于其科学价值和生态意义。
火山地貌是地球地质和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火山地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和自然生态的运行规律。
长白山天池湿地保护区观赏高山湖泊和珍稀植物长白山天池湿地保护区位于中国吉林省,是长白山脉的一部分。
这个美丽的保护区以其壮观的高山湖泊和珍稀植物而闻名于世。
长白山天池湿地保护区是当地生态系统的珍贵遗产,吸引了许多游客和自然爱好者。
保护区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广阔的湿地和壮丽的高山湖泊。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是天池湖泊,这是一个由冰川遗迹形成的高山湖泊。
天池湖泊被丘陵、山脉和森林所环绕,给人一种宁静和神秘的感觉。
在湖泊的边缘,有茂密的湿地植被,包括许多珍稀植物。
长白山天池湿地保护区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其中包括许多珍稀濒危的植物品种。
这些植物在这个区域得到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以及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其中一些珍稀植物包括长白山梅花草、长白山银莲花和长白山红豆杉等。
这些植物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保护价值,吸引了许多植物学家和自然保护者前来研究和保护。
除了壮丽的湖泊和珍稀植物,长白山天池湿地保护区还有许多其他的自然景观。
保护区内有大片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这些森林给予了整个区域丰富的生态系统,包括各种野生动物和鸟类。
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黑熊、鹿、豹猫等。
在保护区内,游客可以欣赏到丰富的自然生态,近距离观察野生动植物的生活。
长白山天池湿地保护区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旅游景点,也是一个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为了保护这片宝贵的湿地和珍稀植物资源,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他们加强了对保护区的巡逻和监测,加强了对非法砍伐和狩猎行为的打击。
保护区还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限制了游客的数量,并设立了游客中心,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和教育。
对于游客来说,探索长白山天池湿地保护区是一次难忘的旅行经历。
游客可以徒步穿越郁郁葱葱的森林,沿着湖泊的边缘漫步,欣赏到美不胜收的风景。
在保护区的游客中心,游客还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保护区的信息,参加生态保护活动和自然教育课程。
总之,长白山天池湿地保护区是一个集高山湖泊和珍稀植物于一体的自然宝地。
长白山的自然风光有何独特力长白山,这座位于中国东北的神秘山脉,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地之上,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长白山的自然风光,首先在于其雄伟壮观的山脉。
远远望去,长白山连绵起伏,山峰高耸入云,仿佛是大地与天空的连接点。
主峰白云峰更是气势磅礴,在阳光的照耀下,皑皑白雪闪耀着金色的光芒,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这些山峰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岁月沉淀的见证,它们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变迁,才形成了如今这般雄伟的姿态。
长白山的森林景观也是独具特色。
走进长白山的森林,仿佛进入了一个绿色的童话世界。
这里树种繁多,有挺拔的红松、修长的白桦、婀娜的柳树等等。
不同的树种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森林中的空气清新宜人,富含着丰富的负氧离子,让人深深呼吸一口,便能感受到身心的舒畅。
在这片森林里,还栖息着许多珍稀的动物,如东北虎、梅花鹿、紫貂等,它们在这片宁静的家园中繁衍生息,为长白山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长白山的湖泊,是其自然风光中的一大亮点。
最著名的当属天池,它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镶嵌在长白山的主峰之巅。
天池的湖水清澈湛蓝,平静如镜,四周环绕着十六座山峰,倒映在湖中,形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
天池的神秘之处在于,它的形成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且湖水的来源和去向至今仍是一个谜。
除了天池,长白山还有许多其他美丽的湖泊,如绿渊潭、小天池等。
绿渊潭的水碧绿如玉,瀑布飞泻而下,溅起层层水花;小天池则宁静清幽,宛如一颗隐藏在山林中的宝石。
长白山的温泉也是一大特色。
在寒冷的冬季,当周围的一切都被冰雪覆盖时,温泉水却依然热气腾腾。
温泉水中富含多种矿物质,对人体有着很好的保健作用。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泡温泉,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温暖与恩赐。
温泉周围的景色也十分迷人,热气升腾,与周围的冰雪形成鲜明的对比,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长白山的气候也是其独特之处。
由于其高海拔和特殊的地理位置,长白山的气候多变,四季分明。
长白山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境内最为著名的自然风景名胜区之一。
长白山不仅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同时也积淀了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长白山这片土地上,自然景观与人文元素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幅令人惊叹的景观画卷。
长白山地处高纬度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系统。
首先,长白山以其壮丽的山水景观而备受赞誉。
山峰耸立,峡谷纵横,瀑布悬挂,湖泊荡漾,构成了山水画卷的主题。
其中,长白山主峰白云峰高达2691米,云雾缭绕,似白云飘飞,被誉为“东方阿尔卑斯”。
其次,长白山还拥有众多的温泉资源,如长白山天池温泉、火山温泉等,游人可以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亲身享受温泉泡汤的乐趣。
此外,长白山还拥有独特的冰雪资源,每年冬季都会举办各类滑雪和冰雪运动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除了自然景观,长白山还承载了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底蕴。
首先,长白山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土地上生活着多个少数民族,如朝鲜族、满族、鄂温克族等。
这些少数民族以其独特的传统乐器、歌舞和服饰风格,丰富了长白山地区的文化内涵。
其次,长白山还有悠久的历史背景。
在这片土地上,曾经修建过龙云寺、玄天村等无数古建筑,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工艺,见证了长白山古代文明的繁荣与辉煌。
同时,长白山还保存了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游人可以欣赏到细腻的刺绣、精美的工艺品等独特的手工艺品。
长白山自然和人文的完美融合,使得这片土地上的景观更具魅力。
在长白山的自然景观中,人文元素融入其中,使得人们在饱览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例如,游人可以在登山过程中欣赏到边鼓、边舞等传统艺术表演,更能感受到当地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在探访古建筑时,人们还可以了解到相关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承,加深对长白山文化的理解与认知。
长白山自然和人文的完美融合,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机遇。
长白山不只是中国境内旅行者的热门目的地,也吸引了众多的国际游客。
宋才发:吉林长白山风景名胜区的自然遗产景观探讨吉林长白山风景名胜区的自然遗产景观探讨宋才发*(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北京100081)一长白山是与我国“五岳”齐名的关东第一山。
因其主峰“白头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积雪为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①的美誉。
长白山是中朝两国的界山,位于欧亚大陆东端,吉林省东南部,地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和白山市抚松县境内,总面积8000余平方公里。
它以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高峰环抱的高山湖泊,磅礴的长白瀑布,奇异的火山地貌,珍贵的动植物令人叹服。
长白山是中国东北最高的山地,主峰海拔2691米,山体纵横,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座。
长白山又是一座“休眠火山”,据史料记载,从16世纪以来,曾有过3次火山喷发。
第一次是1597年8月,第二次是1648年4月,第三次是1702年4月14日。
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物质则堆积在火山口周围,形成了屹立在四周的16座山峰,其中7座在朝鲜境内,9座在我国境内。
这9座山峰各具特点,形成奇异的景观。
当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火山口处形成盆状,时间一长积水成湖,便成了举世瞩目的天池。
受长白山地形垂直变化的影响,长白山从山脚到山顶,随着高度的增加形成了由温带到寒带的4个景观带,这种自然多彩的垂直景观带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在中国人眼里“长白山就像一条巨龙”,蜿蜒于中国东北边陲,自古以来就以那鬼斧神工般的奇观、神奇迷人的传说、博大丰厚的物产资源自立于名山之林,引起人们的遐思和神往。
长白山是一座厚重的历史名山。
在长白山的紫霞峰下,矗立着因沧海钓鳌的豪迈举止和远大抱负而得名的“钓鳌台”。
李白曾在《赠薛校书》诗中曰:“未夸观涛作,空郁钓鳌心。
”②钓鳌台上有用各色巨石砌成1米高、4米见方的“女真祭台”,相传女真国王完颜阿骨打(1068—1123年),就是从这里登长白山祭天池的。
据清史《东华录》载:“我朝先世发祥于长白山一带”③;《安图县志》亦记有“安图为女真”之旧址,可见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实历史上的长白山一直是关东人民生息劳作的场所,朝鲜族的圣山,也是满族的发祥地。
所以,在清代长白山便有“圣地”之誉。
长白山人文历史悠久,名称在历史上也有过多次变化。
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因。
”④也就是说,在秦以前长白山被称作“不咸山”,意为“有神的山”;汉朝称为“单单大岭”;魏称为“盖马大山”,后魏称“徒太山”;南北朝称为“从太山”、“太皇山”;唐朝称为“太白山”;金朝始称“长白山”。
史籍中关于勿吉与太皇山的记载,说明自古以来满族的祖先就同长白山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到了金代,封建统治者认为“长白山在兴王之地,礼合尊崇议封爵,建庙宇”⑤。
因此,金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年)十二月,封长白山为“兴*作者简介宋才发(1953—),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馆长,原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院长、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①李小翠:《十月叹世界·自游篇》,《南方都市报》2005年9月19日。
②见《长白山天池》,《中国旅游指北》2006年11月16日。
③见《长白山天池》,《中国旅游指北》2006年11月16日。
④周艺文等主编:《冰雪之旅》,第75页,湖南地图出版社,2001年版。
⑤马洪:《长白山名称由来》,《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5月14日,第6版。
国灵应王”,当时还在山的北侧兴建了庙宇。
大定十五年三月奏定封册仪式,每年春秋两季择日致祭。
明昌四年(公元1193年)十月,金章宗又封长白山为“开天弘圣帝”。
在短短的21年里,对长白山又是封“王”又是封“帝”,历史上这一时期的长白山可谓“风光”至极。
到了清代,康熙认为大清千秋帝业的好运气是由长白山而来的,理当享受皇帝朝拜的典仪。
因此便在吉林市小白山修建了“望祭殿”,每年春秋两季由吉林将军、副都统率领官员在小白山望祭殿代表皇帝对长白山举行望祭。
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八月初七日,乾隆东巡到吉林,第二天一大早便亲临小白山望祭殿对长白山举行望祭。
这一次望祭与康熙望祭时隔72年,和祖父一样,乾隆也留下一首《望祭长白山》:“诘旦升柴温德亨,高山望祭展精诚。
椒馨次第申三现,乐具铿锵叶六英。
五岳真形空紫府,万年天作佑皇清。
风来西北东南去,吹送膻芗达玉京。
”①爱新觉罗·弘历高宗皇帝,是亲临到吉林望祭满族发祥圣地东巡的第一位清朝皇帝。
据《永吉县志》记载,此次望祭“祀典弥隆”,体现了清王朝对长白山的崇拜。
“望祭长白山”这种仪式一直延续了200余年。
同时清王朝把长白山视为祖宗发祥地,又封山、又祭神并封为“禁地”,不许俗人进入,这里从此便成了人迹罕至之处,故而直到今天长白山仍然保持着原始的状态。
长白山罕见的自然风光粗犷而俊秀。
长白山由于高度较高,气候多变,风狂、雨暴、雪多是它的突出特点。
长白山每年有长达10个月的冬季,湖水冻结的时间为6个月。
当风力达到5级时,长白山天池中的浪可高达1米以上。
如同任性的少女发怒,平静的湖面霎时狂风呼啸,砂石飞腾,甚至暴雨倾盆,冰雪骤落。
绰约多姿的奇峰危崖,立即罩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
这雾霭风雨瞬息万变,虚无缥缈的白山风云,既绘出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绝妙美景,又为长白山增添了无限的神秘感,它塑造了长白山的“独特个性”。
尽管气候寒冷,但是生长在有限范围内的茵茵芳草和鲜花,以其蓬勃的生命力,使长白山及天池跃然生辉。
雍容华贵的长白杜鹃,第一个把春天带到皑皑白雪上,它们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苔原扎根,铺翠叠锦。
婀娜多姿的高山罂粟花朵洁白,它与杜鹃一起被誉为长白山的两大圣花。
胜似红衣仙女的高山百合、叶茎由地下蜷曲向上的稀有的倒根草、宛如金色耳环的高山菊、小巧玲珑的长白龙胆和遍布各个角落的高山桧,还有第四纪冰川时期由北极推移过来的长白越桔、松毛翠等,匍伏着矮小身躯,以坚毅而顽强的生命力,共同编织着锦绣的长白山的自然风光。
长白山“美人松”的学名叫“长白松”,属长绿乔木,高25—30米,直径25—40厘米。
树冠椭圆形或者扁卵状三角形或者伞形等。
树干下部树皮棕褐色、深龟裂,裂片呈不规则长方形,上部棕黄色至红黄色,薄片状剥离,微反曲。
美人松因形若美女而得名,是长白山独有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长白山天池被巍峨陡峻的16峰环抱着,其中,海拔在26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5座。
长白山顶与天池天水相连,云山相映,云中有山,水中有云,倒映在湖水中的岚姿云影是一幅绝妙的泼墨丹青,令人叹为观止。
1983年邓小平攀登长白山看日出时就曾发出感叹:“人生不上长白山,实为一大憾事!”②长白山的自然景观令人流连忘返。
凡到过长白山的人都为那宏伟壮观、奔腾不息的长白瀑布所迷恋。
那银流似从天而降,落地如雷声贯耳。
天池的水从一个小缺口上溢出来,从悬崖上往下直泻,就成了著名的长白山大瀑布。
长白瀑布位于天池北侧的“乘槎河”③,又称“通天河”尽头,乘槎河流到1250米后,飞流直泻便形成高达68米的长白瀑布。
因系长白①见关纪新:《清代满族作家文学中的“长白山情结”》,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数据库,2006年10月31 日。
②见周艺文等主编:《冰雪之旅》,湖南地图出版社2001年版,第75页。
③乘槎河系天池北端龙门峰与天豁峰之间缺口有一地势低下之处,称为闼门,是池水出流的唯一缺口,宽约二三十米,形成一条天然水道。
乘槎河是一条罕见的河流,是连接天池与长白瀑布的“白色纽带”,全长1250米,也是目前世界上最短的河流。
《长白山江冈志略》记载:“水自天池泻出,天豁、龙门二峰之间,波浪汩汩,形同白练。
严冬不冻,下流五里,飞泉挂壁,宛成瀑布,声闻十里外……实为松花江之正源。
”“乘槎”二字乃神话乘木排上天之意。
在古籍和古诗词中有许多有关的描述。
《博物志》卷三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乘槎而去。
”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海客》诗中有“海客乘搓上紫氛,星娥罢织一相闻”之句。
杜甫《奉赠萧二十使君》诗中也有“起草鸣先路,乘槎动要津”等诗句。
山名胜佳景故名“长白瀑布”。
由于山大坡陡,水势湍急,一眼望去像一架斜立的天梯。
瀑布口有一巨石名曰“牛郎渡”,将瀑布分为两股。
两条玉龙似的水柱勇猛地扑向突起的石滩,冲向深深的谷底溅起几丈高的飞浪,犹如天女散花,水气弥漫如雾,仿佛“银河落下千堆雪,瀑布飞流万缕烟”①。
它纬地经天、云翻雨倾,200米外就可闻见它的咆哮声,势如万马奔腾的景象十分壮观。
游人经过这里无不驻足仰望,感慨万千。
瀑布状如白练从天而降,雷霆万钧如玉龙扑向谷底,其景象蔚为壮观。
急流跌水千百年之后,瀑布底下逐渐形成了深约20米的水潭,大瀑布流下的水汇入松花江,成为松花江的一个源头。
长白瀑布以下3公里河谷西侧,有两个圆形水池(称“小天池”)。
二池一南一北相隔200米左右,北面水池面积5382平方米,南侧的水池面积与北侧的相近,都地处密林之中,景观绚丽动人,亦称“对环湖”。
小天池水面如镜,宛若绿海中的美玉,近年来游人日渐增多。
在黑风口滚滚黑石下面有几十处地热,大如碗口、小有指粗,这就是分布在1000平方米地面上的温泉群,共有13眼向外涌水。
它距离震耳欲聋的长白瀑布不到2里,与奔腾咆哮的白河擦边而过。
它以绚丽的色彩把周围的岩石、沙砾染成金黄、碧蓝、殷红、翠绿,闪烁着五光十色,散发着蒸腾热气,格外愉悦游人的眼目。
特别是冬季周围是一片银装素裹,到处冰天雪地,而这里却热气腾腾,烟雾袅袅,实在是别有一番景致。
再如锦江大峡谷,又名“长白山大峡谷”,位于吉林省抚松县境地内,长白山麓西南方向,全长70多公里,宽100—200米,深100多米,是由火山灰和泥土多年冲刷而成的。
峡谷距长白山天池有10多公里。
峡谷内自然景观最美的地段约7.5公里。
有的像黑熊长啸,有的似犀牛望月,有的似大象汲水,有的如鳄鱼吞食,实在是美不胜收。
饱含神秘色彩的长白天池衬托着长白山俊美的面容。
自古以来人们对长白山顶礼膜拜,并不只是因为他们崇仰长白山,而是为了一睹这哺育大地万物之乳的源头“长白天池”。
天池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湖的北部在吉林省境内。
长白山气势恢宏,资源丰富,景色非常美丽。
长白山最著名的景点是1702年火山喷发后火口积水而成的天池,由于它高踞于长白山主峰白头山之巅,故又称之为“白头山天池”。
民间传说天池原是太白金星的一面宝镜。
西王母娘娘有两个花容月貌的女儿,谁也难辨姐妹俩究竟谁更美丽。
在一次蟠桃盛会上,太白金星掏出宝镜说,只要用它一照就能看到谁更美。
小女儿先接过镜子一照,便羞涩地递给了姐姐。
姐姐对着镜子左顾右盼,越看越觉得自己漂亮。
这时宝镜说话了:“我看还是妹妹更漂亮。
”姐姐一气之下当即将宝镜抛下瑶池,落到人间变成了天池②。
动人的神话传说,为天池平添了神秘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