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缝制方法分为缝底袋、缝边底袋、插口袋、粘合袋
- 格式:doc
- 大小:502.00 KB
- 文档页数:40
一、印刷纸行业术语解释二、常用印刷专业术语免得以后开展业务时,客户要求的纸张、印刷的方法你都不清楚。
希望这些材料在你工作的领域里有所帮助。
更多的专业技巧只有你在亲身工作中慢慢积累了。
一、印刷纸行业术语解释带包括双面压敏胶0带、压敏胶带、高级双面胶粘带、封箱胶带、胶粘带、纸质不干胶带。
芯包括纸芯、瓦楞芯纸、纸筒芯、螺旋式纸筒芯。
纸板纸板:一般将厚度大于0.1毫米的纸称为纸板。
大体分为包装用纸板、工业用纸板、建筑纸板及印刷与装饰用纸板四大类。
一般定量小于225克/平方米被认为是纸,定量225克/平方米或以上的被认为是纸板。
纸桶包括纸方桶、纸管、纸筒芯、螺旋纸管。
板纸又称纸板。
纸杯是一种杯状液体包装容器,有冷热饮杯、快餐食品杯。
纸袋按照袋边,底部及封底方式不同,有开口缝底袋、开口粘合角底袋、阀式缝合袋、阀式扁平六角形端底粘合袋等四种纸袋型式。
使用四层以上牛皮纸制袋,包装水泥、化肥等产品。
根据被包装物的性能,采用不同的纸袋型式。
其他纸袋:包括水泥袋、饲料袋、蜡纸袋、化肥袋、复膜纸袋、四层纸袋、药袋。
纸盒纸盒包装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其精美造型和装潢来宣传美化商品,提高商品的竞争性。
由于纸盒的造型和结构设计往往要由被包装商品的形状特点来确定,故其式样和类型很多,有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型、异型纸盒、园筒形等,但其制造工艺过程基本相同,即选择材料——设计图标——制造模板——冲压——接合成盒。
包装纸用于包装的纸,要求强度高、含水率低、透气性小、无腐蚀作用。
用于食品包装的纸还要求卫生、无菌、无污染杂质等。
包装用纸有牛皮纸、鸡皮纸、纸袋纸、羊皮纸、玻璃纸、柏油纸、防潮纸、火药包装纸、中性包装纸、半透明纸、防锈纸、防油纸、食品包装纸、石蜡纸、茶叶袋纸、红电光炮纸、真空镀铝纸等。
铜版纸将颜料、粘合剂和辅助材料制成涂料,经专用设备涂布在纸板表面,经干燥、压光后在纸面形成一层光洁,致密的涂层,获得表面性能和印刷性能良好的铜版纸。
..塑料编织袋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以聚丙烯(PP)、聚乙烯树(PE)脂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再经织造而成的塑料编织袋。
塑料编织袋适用于包装化肥、合成材料、炸药、粮食、盐、矿砂等粉状或粒状的固体物料。
但不适用于坚硬棱角的块状物料。
凡包装食品时,需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
包装温度不宜超过80℃。
1 产品品种、型号、规格1.1 品种1.1.1 按主要构成材料分为聚丙烯编织袋、聚乙烯编织袋。
1.1.2 按缝制方法分为缝底袋、缝边底袋、织底袋。
a-有效长度b-有效宽度图11.2 型号编织袋型号和允许装载质量应符合表1规定。
表1型号A型B型C型50~6020~3025~50允许装载质量kg1.3 规格700mm。
,,,,,按袋的有效宽度分为450500550600650 凡有效宽度不符合上述规格的,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
袋的有效长度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
3.3.22 技术要求2.1 2外观质量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2项目说明要求不符合表3稀档经、纬密度要求不允许根丝不允许同处经、纬之和断3断粘连二层错织在一起不允许2油造成的明显污点10mm 清洁小于允许三处(1)勒边;袋边凹陷袋边5mm不允许超过100mm 内允许一根3mm(2)纬丝松出袋边以缝边、底的针线脱针、断线、未缝住卷折不允2.2 袋的允许偏差应符表3的规定。
表315 长mm10宽度mm10-10经密,根/100mm -1-1 纬密,根/100mm+%8 单位面积质量,-72.3 编织袋单位面积质量按下式计算:G = (S·Pis+K·pik)×10×(1+C)1000g/m 平方米质量式中:G——/100mm S ——径向密度根/100mm 根——K纬向密度kg/m径向线密度Pis——;...Pik——纬向线密度kg/mC——织缩率根据各厂设备而定为0~0.32.4 编织袋的性能应符合表4规定。
表4单经平单经平单经平111线密tes 11111148404836经纬根10cmm3640800550650拉断800650550 400 350300N/50mm350向250300)当线密度、经密、纬密改变时,各向的拉断力必须达到同型号产品的指标。
塑料编织袋工艺指标全文塑料编织袋工艺指标塑料扁丝,塑编行业简称:扁丝,也有称为切割纤维,它是生产塑料编织物的基本材料,扁丝由特定品种的聚丙烯,聚乙烯树脂经熔融挤出成膜,然后,纵向分切成条,诸条同时加热牵伸取向后定型,最终卷绕成扁丝纱锭,供织造编织物扁丝工艺包括:原料改性,共混,着色,填充,配制,防老化,防降解问题,挤出过程的温度,压力,流量调节控制及挤出过程的流变行为,功耗,产率问题,牵伸过程的牵引比,吹胀比,牵伸比,结晶冷却,取向,热处理定型问题,卷绕过程中的成型及纱锭的质量检测等技术问题.扁丝工艺,又称造纱工艺,它是塑料编织物生产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 扁丝生产工艺方法按成膜方法分有两种,管膜和平膜,按成膜后冷却方式分有,空冷,水冷和间冷,按牵伸加热方式有热板,热辊,热风,按纱锭卷绕成型分有,集中摆线卷绕,单锭力矩电机卷绕,磁力矩卷绕.3-1.扁丝生产工艺技术指标主要分四类:3-1-1.是物化改性指标,主要有共混改性,混配比,功能助剂添加比,废旧再生料掺混比3-1-2.是物性流变指标,主要有牵伸比,吹胀比,牵伸比,回缩比3-1-3.是机械性能指标,主要有拉断力,相对拉断力,断裂伸长率,线速度,线密度偏差3-1-4.是公差尺寸指标,主要有扁丝厚,扁丝宽等.3-1-1.改性混料比及百分率: 扁丝生产工艺方法按成膜方法分有两种,管膜和平膜,按成膜后冷却方式分有,空冷,水冷和间冷,按牵伸加热方式有热板,热辊,热风,按纱锭卷绕成型分有,集中摆线卷绕,单锭力矩电机卷绕,磁力矩卷绕.扁丝原料中常添加一些改性剂或是功能母料及废旧再生料等,可用两种指标.3-1-1-1.混料比,某添加组分和主要原料的重量比例称混料重量比3-1-1-2.添加百分率,某添加组占总体各组的重量百分数,称添加重量百分率.3-1-2.流变牵引比,吹胀比,牵伸比,回缩比:3-1-2-1.牵引比是挤出膜牵引速度与从膜口挤出速度之比,它不仅用于平膜,也用于管膜,通过控制牵引比,使膜在牵引方向上略有取向作用.牵引比的控制是控制挤出膜冷却后的厚度唯一有效的手段.因为一台挤出机的模口间隙基本固定,调节量较小,一般情况下,牵引比保持在4-8为宜.3-1-2-2.吹胀比,吹塑时,管膜吹出的膜泡直径和原来的模口直径的比,叫吹胀比.显然平膜没有吹胀比问题.从理论上看,吹胀比越大,则薄膜的横向拉伸定向作用越好,拉伸强度越好,但实际上产中不能太高,以免引起蛇形摆动,均匀程度下降,膜厚不等,出现皱褶等.一般情况下吹胀比控制在2.0-3.5之间,最大不超过8位宜.3-1-2-3.牵伸比,扁丝牵伸时,单位长度分割丝坯丝所牵伸的长度倍数,或者描述为牵伸二牵速度与牵引一牵速度的比值为牵伸比.牵伸比是扁丝生产中最重要的工艺指标.牵伸比也称牵伸倍数,拉伸比.扁丝的牵伸是在熔点温度以下进行的单向拉伸,拉伸过程是取向过程,以便扁丝获得高强度和其他物理机械性能.一般情况下,牵伸比控制在4-7倍,特殊需要的扁丝,牵涉比柯达11倍.3-1-2-4.回缩比,是指扁丝牵出速度和牵引速度的比值.从生产工艺需要上看,牵出速度要低于牵引速度,给边丝二次加热定型一个回缩量,使扁丝内应力消除,获得较强的拉力和优良的伸长率.回缩比,又称定型比.一般情况下,回缩比在0.96-0.99之间.3-1-3.扁丝线密度,相对拉伸负荷,断裂伸长率:3-1-3-1.扁丝线密度,是表征线性物体单位长度的质量.线密度越大,拉断力越大.在塑编中,扁丝的线密度是衡量塑料编织物总体强度的基本要素.按GB/T8946中附录A的规定,用纱框测长仪去100M扁丝,称重精确到0.1克.3-1-3-2.相对拉伸负荷,又称相对拉断力,是指每tex的扁丝的拉断力,对于每根扁丝,由于它的密度和厚薄各不相同,因而拉断力不同.但是相对拉伸负荷大小基本上趋于相近.因为相对拉伸负荷是与扁丝宽度和厚度无关的物理强度指标.它的大小取决于原料的温度,牵伸比,定型,冷却,结晶等因素.国标中规定相对拉断力大于等于0.32N/tex.3-1-3-3.断裂伸长率,是指扁丝拉伸时有效标线部分两夹具间拉断时长度增加量与初始有效标线部分两夹具间长度的百分比,断裂伸长率是衡量扁丝韧性弹性指标.具有较大的断裂伸长率,表征扁丝抗冲击时有一定的单性伸长,不会立即脆断.因而断裂伸长率大,在同等拉断力条件下,其跌落试验次数可能较多.国标中要求断裂伸长率为15-30%.3-1-4.扁丝宽与厚:3-1-4-1.扁丝宽度,是指分割丝经过牵伸后的宽度,它决定了编织物的编织密度.对于塑料编织袋和复合塑料编织袋,国标中推荐了三种常用编织密度径密*纬密,即36*36,40*40,48*48根/10cm.这三种编织密度也适用其他编织物,按这三种编织密度,扁丝的宽度理论计算为:2.78mm,2.5mm,2.08mm.在生产扁丝过程中要按客户要求的编织密度控制扁丝的宽度3-1-4-2.扁丝厚度,是指分割丝牵伸后的厚度.厚度决定了编织布单位面积重量.同时,如果扁丝宽度已经确定,扁丝的厚薄就是扁丝线密度的决定因素.3-2.编织袋编织工艺指标:3-2-1.编织密度及编织密度公差.3-2-1-1.编织密度是指100mm×100mm编织物内,经纬纱的根数.国家标准GB/T8946-1998中规定,"将袋摊平,在袋子的上,下两个对角处圈定100mm×100mm两方块,方块外边与袋边线相距100mm,目测方块的经,纬根数,取平均值,计数时当讫点最后不足一根时,按一根计."国家标准中规定了编织密度的同时,规定了密度公差.编织密度主要取决于包装产品,由用户决定常用的编织布密度是36×36根/10cm,40×40根/10cm,48×48根/10cm3-2-1-2.编织密度公差编织密度公差是指比给定标准编织密度多处或减少扁丝的根数.3-2-2.编织布单位面积质量编织布的单位面积重量是以平方米克重数来表示的,是编织布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平方米克重数主要取决于经纬密度和扁丝的厚度,平方米克重数影响编织布的拉伸强度,载荷能力,平方米克重数是生产企业控制成本的一个主要环节3-2-3.编织布拉伸负荷拉伸负荷也称抗拉强度,拉伸强度.对于编织布克承受经向和纬向两个方向的拉伸负荷,故称经向,纬向拉伸负荷3-2-4.幅宽各种编织布幅宽直接影响制袋工序.对于筒布用折经表示幅宽,折经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幅宽回缩率,所有编织布织造卷取后的宽度,在展卷切割,印刷,缝合后,制成袋子的宽度都要略小于卷取时的宽度,我们称幅宽回缩3-2-5.手感PP扁丝编织物手感较厚实,挺阔,粗硬些HDPE扁丝编织物手感较软,润滑,不致密在PP扁丝料中添加钙质母料,手感挺阔,PP中少加HDPE会使其柔软些扁丝窄,编织的平,手感柔软,扁丝宽,编织布时折叠丝多,手感粗糙.3. 塑料编织工艺指标:3-3.编织袋涂复工艺指标GB/T8947-98和GB10803-89分别规定了涂复袋和涂复布的技术质量标准.它们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原因是对编织袋和编织布的应用要求不同,指标也略有不同.1998年修改为推荐标准后,比原来的GB8947-88更科学,更完善3-3-1.尺寸系列及公差3-3-1-1.复合塑料编织袋复合塑料编织袋的有效宽度系列是450-700mm,每50mm为一个档,宽度公差为±15至-10mm.袋的有效长度供需双方决定,公差为±15至-10mm,复膜厚度公差为±0.005mm3-3-1-2.复合塑料编织布编织布的宽度在2m以下每匹布为100m或是200m,宽度公差为0至+10mm,长度公差不允许负偏差.宽度2m以上每匹布为50m 或是100m,宽度公差为0-20mm,长度公差不允许负偏差3-3-1-3.单位面积质量及机械强度编织布涂复后的单位面积质量和拉伸负荷,剥离强度.编织袋剥离强度为3.0N/3cm,编织布剥离强度为2.5N/3cm.有一种实验剥离力的方法,那就是用胶粘带贴于涂复的膜上,然后撕拉胶粘带,不能把编织布和膜分开为合格,即达到了剥离强度.这种方法非法定检测效力3-4.编织袋制袋工艺指标: 编织袋制袋工艺是塑编的最后一道工序,它包括,印刷,切割,缝合,打包等几个主要环节3-4-1.缝制工艺指标3-4-1-1.缝合强度指标这项指标是制袋的最重要,最关键指标.在塑料编织袋GB/T8946和复合塑料编织袋GB/T8947国家标准中,明确了缝边向和缝底向,的拉伸负荷.影响缝合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缝合线的种类和型号,针距大小,线迹,卷边或折边缝合线到袋边的尺寸,热切和冷切方式等.塑编企业应当制定这些影响因素的内控指标.对于集装袋,国家标准中规定,主体连接部的抗拉强度必须达到基本强度的67%以上,底部连接部的抗拉强度必须达到基本强度的42%以上.对于插口水泥袋的上封口,建议视同缝底向强度处理,对于纸袋缝底向的强度,一般是达不到指标的,故建议改为糊底袋.对于复膜冷切割袋,建议采用卷边处理,因为冷切边缘的缝线可能从经丝中连同纬丝撕出.对于无强度要求的编织袋上口锁边一周,针距可密,线可细3-4-1-2.尺寸公差对于塑料编织袋和复合塑料编织袋的长度和宽度公差同样是+15mm和-10mm.对于不符合宽度公差的筒布,在制袋工序中筛出,等待处理.对于粘中缝袋,长度公差是指缝合后的有效长度,剪切时留做缝.做缝量的大小由卷边,折边,上口内折边的具体情况确定.集装袋的尺寸公差是: 1m以下为20mm,1m以上是30mm3-4-1-3.印刷图文塑编印刷主要是凸版印刷,印刷图文位置公差,印刷图文清晰度,印刷图文色彩等.塑料产品国家标准中没有明确规定,有的标准中仅要求印刷清晰.因而塑编企业要根据用户要求制定企业印刷标准.制定企业标准时,要考虑自己印刷设备种类,印刷油墨种类,印刷能力等.BOPP凹版印刷有待标准规范3-4-1-4.外观质量塑料编织袋,复合塑料编织袋,集装袋,水泥袋,所有外观质量欠缺并非都是制袋工序造成的.但是,制袋工序是最后一道工序,也是质量把关的最后一道工序3-4-2.粘合工艺指标3-4-2-1.粘合强度指标塑编产品的国家标准中没有明确规定粘合强度指标.因而塑编企业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和相关标准来制定企业标准.我们推荐按国家标准GB/T8947中的粘合向拉伸强度来制定企业标准.它不仅适用于各种粘接剂,也适用于各种粘接剂粘接中缝.影响粘接力的主要因素是粘接物的粘接力,搭接宽度,基材对粘接物的亲和力等3-4-2-2.搭接宽度用熔融树脂粘接,如果原料的温度选择适当,粘接后的强度应达到基材强度的80%左右3-4-2-3.熔融树脂的选择对于聚乙烯为基材的涂膜布可以用涂膜级聚乙烯,因为它们的相容性比较好.对于聚丙烯为基材的涂膜布,可以用涂复级聚丙烯或是专用聚丙烯中缝料,它们的熔融指数为:16-20g/10min.我们希望中缝粘合PP料比扁丝PP料的熔点温度低10℃左右,防止编织布热氧老化3-4-2-4.适用PP中缝粘接料时.挤出机的挤出温度可控制在260-280℃之间,适用PE中缝粘接料时.挤出机的挤出温度可控制在255-265℃,不同树脂,不同设备,可作适当调整.挤出流量控制依粘合速度而定,挤出膜厚0.05-0.12mm即可3-4-2-5.粘结剂的配制粘接剂用于中缝较少,主要用于糊底.粘接剂的配方,配制工艺,配制设备.应用方法都影响它的质量和粘接力.配方的主剂和固化剂是分别提供给用户的,用户现场配制.主剂和固化剂混合后产生交联固化,这个化学反应过程在常温下进行的比较缓慢,升温快速固化.因而配制量不要超过用量太多,配制后低温储存,储存时间不要太长,储存时密封.例如某配方:200L乙酸乙酯和25kgUlite3076粒子搅拌8h,配成母液,然后添加凝固剂和增稠剂,再搅拌5min,配成粘接剂,用于粘接中缝或糊底3-4-3.热封焊接与方阀底口工艺指标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制袋工艺不是缝制,也不是粘合,而是热封焊接3-4-3-1.热封焊接工艺方法热封焊接的设备类似于纸袋的糊底机,只是把糊底部分改为热封焊接,热封设备首先把涂膜筒布印刷切割,再把它的上下口折叠.用400℃左右的热风焊接阀和加强片.这个技术关键是焊接加强片3-4-3-2.影响热封性的因素涂膜和基材的充分粘合是前提,如果剥离强度不足,热封焊接后,会产生布膜分离现象.这就要求涂膜表面必须进行适度的氧化,提高剥离强度.过度的氧化也会产生不良后果.加热加压的树脂表面是相互融合性减弱3-4-3-3.方地阀口袋的质量标准方底阀口袋的质量要求要比一般复合袋高,它是一种国际流行的高强度包装袋.目前,尚无统一,适用于各种物料包装的国家标准.GB9774-1998中,仅规定了适用于水泥包装的纸袋糊底或纸/塑袋糊底的一些质量指标3-4-3-4.各种封口强度比较编织布/纸复合缝口袋,无论是折边,卷边,包边,其强度都是最低的,它的拉伸强度只有50N-150N/5cm编织布/膜缝口袋,这其中包边袋强度最低,折边袋其次,卷边袋最好.GB/T8946/8947要求缝底向强度,TA型袋250N/5cm,A型袋300N/5cm,B型袋300N/5cm,C型袋350N/5cm.它的强度比编织布/纸复合缝口袋高方底阀口糊口袋,它的强度可按GB/T8947的粘合向强度执行,即TA型袋300N/5cm,A型袋350N/5cm,B型袋400N/5cm,C型袋400N/5cm.它的强度略高于编织布,编织布/膜缝口袋方底阀口热封焊接袋,它的强度最高.足够的搭接量,其强度可和基材相同.它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强度最高的袋型3-4-4.缝纫线的技术指标3-4-4-1.塑编用棉线和涤纶线技术指标塑编缝合用的棉缝纫线按国家标准GB/T6835-1997和涤纶缝纫线国家标准GB/T6834-19973-4-4-2.线密度tex和英制支数Ne的选择线密度是衡量细长物单位长度上的质量标准.对于缝纫线可视为线的粗细.对于涤纶线和棉线而言,由于涤纶比棉线质重,故等同线密度时.同等股线和黏度前提下,涤纶线比棉线细些.这样选择涤纶线为29.9tex20Ne时,改用棉线时,最好先用线密度小一点的18tex32Ne防止线通过针孔困难衡量线密度的方法有:特克斯tex:1000米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重数旦尼尔D:9000米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重数公制支数Nm:在公定回潮率时一克重的纱所具有的长度米数英制支数Ne:在公定回潮率时一磅重的纱所具有的长度米数.每绞长等于840码回潮率是指纱线:烘前重量-干燥重量/干燥重量比值的百分数.烘干温度在105-110℃以内,烘至恒重目前,有的缝纫线供应商仍沿用英制指数Ne表示线密度如:20s/2*3,表示英制20支纱共6股3-4-4-3.股数,单线断裂强度,捻度,捻向股数:每条线由几股捻成,一般由2-12股捻成单线断裂强度:按GB2543-81测试单线的拉断力,用牛顿N表示捻度:每10cm长线的单股拧劲圈数初捻:没有合股前的单股捻度复捻:合股的捻度捻向:线拧劲方向,顺时针为S,反时针为Z3-4-4-4.线的外观质量及长度公差:塑编用棉缝纫线和涤纶缝纫线国家标准GB/T6835-1997和GB/T6834-1997中规定了它的外观质量及公差塑编企业用边丝或是裂膜丝生产的缝纫线,线密度150tex以上,外观无毛刺,纱锭无掉套4.编织袋质量标准:4-1.塑料编织产品质量检测及标准:塑料编织质量检测不应该简单的为产品质量的检测和把关,应该是全过程的质量检测,包括原料检测4-1-1.塑料编织袋的检测项目,方法及标准GB/T8946-1998规范了塑料编织袋的检测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要求.这个标准适用于聚丙烯,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再经织造,制袋而成的用于包装粉状或颗粒固体物料及柔性物品的塑料编织袋,4-1-1-1.产品分类品种:按主要构成材料分为聚丙烯编织袋,聚乙烯编织袋.按缝制方法分为缝底袋,缝边底袋型号:编织袋的型号,允许装载质量,线密度,经纬密度规格:按编织袋的有效宽度分为,450,500,550,600,650,700mm4-1-1-2.耐热性从编织袋上取经向,纬向试样两块,长300mm,宽20mm.将其表面重叠起来,在上面施加9.8N的负荷,放入80℃的烘箱内1h,取出后立即将两块重叠试样分开,检查表面有无粘着,溶痕等异常情况4-1-1-3.卫生性能指标: 直接接触食品,医药的编织袋应符合GB9687和GB9688规定的各项指标4-1-2.复合塑料编织袋的检测项目,方法及标准GB/T8947-1998规范了以编织布为基材的复合塑料编织袋的检测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这个标准适用于以聚丙烯,聚乙烯树脂为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再经编织成的塑料编织布为基材,经流延法复合后制成的用于包装粉状或粒状固体物料及柔性物品的复合塑料编织袋布/膜复合二合一,布/膜/纸复合为三合一,经缝制或粘合缝制成袋,分别称为二合一袋和三合一袋4-1-2-1.产品分类品种:按主要材料构成分为聚丙烯二合一编织袋,聚丙烯三和一编织袋,聚乙烯二合一编织袋,聚乙烯三合一编织袋.按缝制方法分为缝底袋,缝边底袋,插口袋,粘合缝制袋型号:允许装载质量,TA型10-20kg,A型21-30kg,B型31-50kg,C型51-60kg规格:按编织袋的有效宽度分为,450,500,550,600,650,700mm4-1-2-2.剥离强度的测试按GB/T8088规定进行在式样的一端用手或胶粘带将膜和布分开50mm,分别夹在试验机家具上,家具间距100mm,试验速度:200min/min±20mm/min,试验结果以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N4-1-3.复合塑料编织布的检测项目,方法及标准GB10803-89规范了复合塑料编织布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测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这个标准适用于以高密度聚乙烯或是聚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经济出拉伸制成各种颜色的扁丝,再经编织和流延法复合聚乙烯或聚丙烯而制成的单经平纹复合塑料编织布.该产品可做为各种篷布,露天建筑用遮阳布及缝制成手提袋等4-1-3-1.产品分类:品种;聚乙烯或聚丙烯双面复合布膜/布/膜和单面复合布膜/布。
尊敬的先生/女士,我写这封信是为了向您强烈推荐我们的饲料编织袋。
作为一家专业的饲料包装供应商,我们深知饲料包装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可靠和高效的饲料编织袋。
首先,我想向您介绍我们的编织袋的特点。
我们的编织袋是以聚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经过挤出、拉伸成扁丝,再经织造和制袋而成。
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耐候性,可以确保饲料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
此外,我们的编织袋具有良好的防潮、防霉性能,可以有效防止饲料受潮和发霉。
除了优秀的材料性能,我们的编织袋还具有多种缝制方法,包括缝底袋、缝边底袋、插口袋和粘合缝制袋。
这使得我们的编织袋可以适应不同客户的需求。
此外,我们的编织袋还有多种有效宽度可供选择,包括250、300、350、400、450、500、550、600、650、700、750、800、850、900、950、1000、1050、1100、1150、1200、1250、1300、1350、1400、1450、1500mm等,特殊规格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
同时,我们的编织袋色彩鲜艳、颜色齐全,牢固度强,可以满足客户各种规格尺寸要求,并且可进行普通印刷和彩色印刷。
我们的编织袋不仅具有优秀的性能和多样化的选择,还具有优良的经济效益。
它们价格低廉,可以降低您的包装成本。
此外,我们的编织袋可反复使用多次,具有良好的环保性,可以为您的企业减少浪费和减少环境负担。
我们的饲料编织袋广泛应用于水泥、饲料、肥料、化工产品、工程塑料等行业,以及蔬菜等农业产品、食品包装、岩土工程、旅游运输、日常生活用品、抗洪物资等广泛领域。
它们适应各种包装和运输物流货运等行业。
如果您对我们的饲料编织袋感兴趣,我建议您与我们联系,以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我们的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我相信,我们的饲料编织袋将成为您企业的理想选择。
谢谢。
塑料编织袋工艺流程1、塑料编织袋它的生产工艺流程是:编织布通过印刷,切割,缝制,成为编织袋.依据所用的设备不同,可先切割后印刷,也可先印刷后切割.自动切割缝纫可连续完成印刷,切割,缝纫等工序,也可制成阀口袋,放底袋等,对于平织布可进行中缝粘合后制袋.塑料编织袋制袋工艺指标主要是外型公差尺寸,缝底向和缝边向的拉断力,印刷油墨的清晰度和印刷后其他部位的清洁度,版面位置准确度,缝合线迹,针距,及缝合脱针,断线等缺欠的要求。
2、复合塑料编织袋二合一复合塑料编织袋的生产工艺流程是将编织布,涂复料和纸或膜,进行复合或涂复。
得到的筒布或片布,筒布可以进行切割、印刷、缝合、制成普通的缝底袋,也可以打孔、折边、切割、印刷、缝合,制成水泥袋,得到的片布,可以中缝粘合,印刷,切割,糊底,制成糊底袋。
也可以焊接,卷取,制成篷布、土工布复合制袋工艺关键是复合。
涂复的原理是把树脂在熔融状态下涂于基材编织布上。
仅把熔融树脂涂覆到编织布上并立即冷却,得到二合一编织布。
如果复合时,熔融树脂膜夹在编织布和纸或是塑料膜中间时,然后冷却得到三合一编织布涂复可以对平织物单面涂复得到片布,也可以对筒布双面涂复,得到涂复筒布。
涂复后的编织布可以印刷、切割、缝合制成各种袋型,宽幅涂复布也可卷取作为篷布出厂。
塑料扁丝一、扁丝拉伸流程简述原料进入挤出机后,经190—250℃的外部加热和螺杆与机筒的互相剪切下,物料在几乎全部塑化完毕后,被定量、定压挤出.经过膜头成型,成为熔融状的薄膜进入冷却水中。
经冷却后,薄膜被刀片切割成胚丝。
胚丝在温度较高的烘箱中被高倍拉伸直至形成扁丝。
然后扁丝在热辊上热定型,在低牵引速度的情况下予收缩,并被冷辊在低温下进行处理,最后经磁盘差动式张力收卷系统收卷成型。
生产的主要工艺指标●扁丝生产工艺技术指标主要分四类:●1、是物化改性指标,主要有共混改性,混配比,功能助剂添加比,废旧再生料掺混比;2、是物性流变指标,主要有牵伸比,吹胀比,牵伸比,回缩比;3、是机械性能指标,主要有拉断力,相对拉断力,断裂伸长率,线速度,线密度偏差;4、是公差尺寸指标,主要有扁丝厚度,扁丝宽度等。
纸塑袋,复合编织袋,纸塑袋复合袋的定义纸塑袋又称三合一复合纸袋,是由塑胶与牛皮纸复合而成,通常塑胶层采用pp聚丙烯(pp)为基材的pp扃丝编织布,牛皮纸则采用精制复合专用牛皮纸,二者通过熔融塑料热复膜粘合而成,牛皮纸淋膜布经制袋成型,再加工缝制成三合一纸塑袋。
定义说明纸塑袋又称三合一复合纸袋,是一种小型的散装容器,主要以人力或叉车实现单元化运输,它便于装运小宗散装粉粒状物料,具有强度高防水性好,外型高丽,便于装卸等特性,是一种目前最流行和实用的普通包装材料。
随着工艺的改进和发展,纸塑袋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工业包装,食品包装,电子,航天,科技、军工等各个领域都可纸塑复合袋纸塑复合袋-复合塑料编织袋是以塑料编织袋(简称布)为基材,经流延法复合后制成的(布/膜复合为二合一,布/膜/纸复合为三合一)。
它们主要用于包装化肥、合成材料、炸药、粮食、盐、矿物质等粉状或粒状的固体物料及柔性物品。
复合编织袋:按主要材料分为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二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按缝制方法分为缝底袋、缝边底袋、插口袋、粘合缝制袋;按袋的有效宽度分为450、500、550、600、650、700mm,凡有效宽度不符合上述规格的。
纸塑复合袋: 俗称:三合一袋(1)定义说明纸塑复合袋:又称三合一复合纸袋,是一种小型的散装容器,主要以人力或叉车实现单元化运输,它便于装运小宗散装粉粒状物料,具有强度高防水性好,外型高丽,便于装卸等特性,是一种目前最流行和实用的普通包装材料。
(2)工艺说明外面采用精制白牛皮纸或黄牛皮纸,里面采用塑料编织布,通过高温高压使塑料粒子PP 融化,把牛皮纸和塑料编织布复合在一起. 可另加内膜袋。
纸塑复合袋形式等同于缝底开口袋.具有强度好,防水防潮等优越的特点。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516534.8(22)申请日 2019.04.17(73)专利权人 江西华盛塑业有限公司地址 344000 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丰厚工业园区(72)发明人 徐象锋 (51)Int.Cl.B01J 4/00(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改进型塑料编织袋生产用进料装置(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塑料编织袋生产用进料装置,包括底座和圆柱箱,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所述反应釜的外壁上焊接连接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把塑料编织袋原料通过第二进料口倒入到圆柱箱的内腔中,伺服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绞龙转动,绞龙把原料传送到出料口上,最后原料通过第一进料口进入到反应釜的内腔中,不需要操作员爬高即可实现该装置的进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弹簧缓冲该进料装置所产生的振动,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限制支撑杆只能在凹槽内上下移动,有效的消除该进料装置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污染,有效的保护了操作人员的人生安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CN 210022063 U 2020.02.07C N 210022063U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10022063 U1.一种改进型塑料编织袋生产用进料装置,包括底座(1)和圆柱箱(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反应釜(2),所述反应釜(2)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3),所述反应釜(2)的外壁上焊接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柱(6),所述第一支撑柱(6)上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的侧壁上焊接连接有第一限位块(9),所述圆柱箱(11)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插接在凹槽(7)内,所述支撑杆(5)的外表面焊接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0),所述第一限位块(9)和第二限位块(10)相对应设置,所述支撑杆(5)的下表面和凹槽(7)的底端之间焊接连接有弹簧(8),所述圆柱箱(11)上设置有第二进料口(12)和出料口(16),所述出料口(16)插接在第一进料口(3)内,所述圆柱箱(11)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3),所述伺服电机(1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绞龙(14),所述圆柱箱(11)的内腔底端焊接连接有轴承座(15),所述绞龙(14)的末端与轴承座(15)的内环焊接连接在一起。
《运输包装实验》实验指导书交通运输系编制2001年3月说明包装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非常需要通过实验教学,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因此,我实验室编制《运输包装实验指导书》的过程中,考虑在运输包装实验方面,学生在掌握设备使用、实验原理的同时,应能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运输包装件是否合格,从而掌握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实验室在本实验指导书中,不再给出具体的实验步骤和具体的实验材料,只给出详细的实验方法和判断准则,这些实验方法和判断准则均来自相应的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这样编制的实验指导书,不但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实际能力和对相关标准的理解和掌握。
为便于实验学生更好掌握运输包装件测试的实验方法,本指导书第一章为运输包装件的基本实验,要求学生自行学习掌握;第二章为具体的运输包装容器的测试实验方法,第三章为运输包装件的振动实验方法,第四章为缓冲材料的实验方法,这些实验方法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熟悉并掌握;第五章为危险货物的实验,学生可通过这些实验,掌握危险货物的危险性,从而确定其包装型式和方法。
同时,本指导书还增加了二个附录,为ASTM(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的包装测试标准,均为英文原版标准,这些包装标准代表了国际包装测试最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学生可通过阅读理解,并比较国内的相关标准,了解国际包装测试技术的发展。
由于编写时间短,本指导书中不可避免会有误漏及不当之处,望各位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
交通运输学院包装实验室2001年3月目录第一章运输包装件的基本实验实验一包装件的部位标示实验二温湿度的调节处理实验实验三堆码实验实验四跌落实验实验五六角滚筒实验第二章包装容器实验方法实验一塑料编织袋及复合塑料编织袋实验实验二集装袋实验实验三瓦楞纸箱实验实验四闭口钢桶实验实验五纸板桶实验实验六大型运输包装件实验第三章运输包装件耐振动实验实验一正弦定频振动实验实验二正弦变频振动实验第四章缓冲包装材料实验实验一包装用缓冲材料动态压缩实验方法实验二包装用缓冲材料静态压缩实验方法实验三包装用缓冲材料振动传递特性实验方法第五章危险货物实验实验一危险货物的特性实验二外界条件对危险货物的影响实验三易燃液体闭口(杯)闪点的测定附录1 ASTM D4169-04a 运输容器和系统性能测试的标准实施附录1 ASTM D4728-01 运输容器随机振动标准测试方法第一章运输包装件的基本实验实验一包装件的部位标示在对包装件或容器作机械因素的性能影响模拟实验时,包装件或容器受力部位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的损伤情况。
为了避免搞错受力点和损伤的联系,所以在实验前应对包装件或容器各种基本形状的面、角和边进行编号,给以标示,以示区别部位。
对此,国家标准GB/T4857.1-92《包装运输包装件试验时各部位的标示方法》中分别作了规定,实验时应按照该标准的规定对包装件进行标示。
一、平行六面体试件1.面的编号面的编号是将包装件按照运输时的位置放置,包装件上面标示为1,右侧面为2,底面为3,左侧面为4,近端面为5,远端面为6。
如果包装件上有接缝时,则按该接缝垂直地置于标注人员右方放置,近端面为5。
如果遇到运输状态不明确或包装件有几个接缝时,允许任选一端作为5面,并以此为基点来确定其他各面。
2.棱的编号棱是以两面相交形成的直线,并用两面的号码来表示。
如第1面和第2面构成的棱,其编号就是1—2棱,以此类推。
3.角的编号角是包装件或容器三个面相交构成的,故角以三各面的号码来表示。
例如面1、面2和面5所构成的右上角的编号为1—2—5角。
如长方体试件的编号见图1。
图1 长方体的部位标示二、圆柱体试件圆柱体包装试件部位的标示方法(见图2)是这样的:将圆柱体垂直立置,在上圆面上作2条相互垂直交叉的直径,该2直径与圆周线就相交成4个端点,可自标注人员的前面起,按顺时针方向分别1、3、5、7编号表示,再通过这4个端点,在圆柱体表面作与圆柱轴平行的4条平行线。
它们与圆柱体下圆面圆周线相交的端点,分别对应编号为2、4、6、8。
4条圆柱体的平行线的编号分别为1—2、3—4、5—6、7—8。
这样就将圆柱体划分为四个部分,加上上圆面和下圆面,可标出六个区。
当圆柱体包装件表面有制造接缝(一个或几个)时,通常将一条接缝放在编号为5—6位置上,其余部分编号仍按上述方法顺序标示并连成直线。
图2 圆柱体的部位标示图3 袋状包装件的部位标示三、袋状试件袋状包装试件部位标示的方法(见图3),先是将袋竖直放置,若有制造接缝,将其放置在标注人员的右方;若无制造接缝,可以选择一个起始线,标注人员位于袋底部最短对称轴的延长线上。
这样,标注人员面前的面被定为编号1,以逆时针方向进行编号,即右侧面为2,后面为3,左侧面为4,袋底为5,袋口为6。
实验二温湿度的调节处理实验为了评价包装件或包装容器性能或质量优劣,评价包装件与包装容器对流通环境的适应性和对被包装物的保护效能,在模拟流通环境的机械或气候因素作用的实验前,为了减少或消除实验场地、实验前包装件、包装容器所经受的温湿度条件的影响,往往对包装件或包装容器先进行规定温湿度条件的调节处理,然后再进行有关机械或气候环境参数作用实验。
这样可提高实验结果的再现性和重复性,可提高同一类包装所进行的同类实验结果的可比性。
在对同类包装件或包装容器进行质量检验时,一般取标准大气条件(通常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65%)进行温湿度调节处理,然后再进行单项实验,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比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再现性和重复性。
在模拟包装件储运地区的温湿度气候条件的情况下,由于世界范围的气候条件南北是相异的,因而对包装件的影响相差很大。
为了标准化,将世界范围内的温度湿度自然气候条件,根据包装储运地区的特点归并成几种典型的标准条件(见表1),这样包装件在不同气候地区的储运时就可以从这些标准温湿度条件中选择一种接近其实际储运地区的温湿度气候条件,来对包装件进行调节处理,并在此条件下进行有关机械或气候因素作用的实验,这样就能使结果符合或接近实际真实情况。
表1 调节处理的典型温湿度条件若包装件的实际流通领域比较宽广,途径的气候范围或区域比较大,则可选定一种以上的温湿度处理条件来对实验样品进行调节处理,但这时需要准备一组以上的样品组,对各样品进行相应单项(机械的或气候的)实验,以检查包装件在不同气候或机械环境下的性能。
温湿度调节处理实验的方法如下:1.把已经准备好的实验样品放在温湿度箱(室)的工作空间内,将实验样品架空放置,使其顶面、四周及至少75%的底部面积能。
自由地与温湿度调节处理的空气相接触。
2.按照预定的温湿度调节处理条件和时间,对实验样品进行调节处理。
温湿度调节处理时间可选择4、8、16、34、48、72h 或者7、14、21、28d 。
处理时间从达到指定条件1h 后算起。
3.在调节处理过程中不允许有冷凝水滴落到实验样品上。
4.如果实验样品是用具有滞后现象的材料制作的,如纤维板,则可能需要在温湿度调节处理前先进行干燥处理。
做法是:将实验样品放在干燥箱内,进行至少24h 的干燥,这样当其被转移到规定条件下时,实验样品可通过吸收潮气而达到接近平衡。
当规定的相对湿度不大于40%时,就不作干燥处理。
实验三 堆码实验一、堆码实验的原理按运输或仓储状态将包装件实验样品放在一个水平的平面上,在上面试加负载,使之经受类似于堆码时的压力。
二、堆码实验设备1.水平平面。
该平面应平整、坚硬。
任意两点之间的高度差不超过2mm ,如混凝土平面,其厚度应不少于150mm 。
2.加载平板。
加载平板放置在负载与样品之间,板面尺寸较实验样品顶面各边至少大出100mm 。
平板应坚硬,承受负载而不变形。
负载和加载平板。
3.偏斜测定装置(如有必要测定时)。
所有测试偏斜手段的误差,应精确到±1mm 。
4.安全装备。
在实验时应注意所加负载的稳定和安全,为此,必须提供一套稳妥的实验设备,并能在一旦发生事故的情况下,保证负载受到控制,以防止对附近人员造成伤害。
三、堆码实验方法1.记录实验场所的温湿度。
2.将实验样品按预定状态置于水平平面上,加载平板置于实验样品的顶面中心位置,然后再将作为负载的重物在不造成冲击的情况下放在加载平板上,并使它均匀的和加载平板接触。
重物和加载平板的总重量与预定值的误差在±2%之内,负载中心与加载平板上面的距离,不得超过实验样品高度的50%。
3.按规定的持续时间施加负载或者直至包装件压坏为止。
4.去除负载,检查包装件。
实验通常是按运输包装件的实际储运情况来选择负载的,即根据储运过程中的堆码高度和堆码持续时间来确定相应的实验条件,一般推荐表2来选择相应的堆码高度和持续时间的实验基本值。
表2 堆码实验的基本值与储运方式的关系表3 包装件的劣变系数与流通时间的关系重量小于500kg 的运输包装件,堆码实验的载荷量(包括加载平板)由下式计算:H hF KW h-= 式中:F ——载荷,N ;K ——流通期间包装件或容器的劣变系数,见表3; H ——储存期间包装件的最大堆码高度,mm ; h ——包装件的高度,mm ; W ——包装件的重量,N 。
最大堆码高度,一般可根据储运条件在1.50、1.80、2.50、3.50、5.00、7.00m 内选择。
实验四跌落实验一、跌落实验原理提起实验样品至预定高度,然后使其按预定状态自由落下,与冲击台面相撞。
二、跌落试验机包装件的跌落试验机,其主要技术参数:跌落高度:300~1200mm;试件最大质量:100kg;试件最大尺寸:(1000³800³1000)mm;冲击面板尺寸:(1750³1200³14)mm;试验机超载能力:110kg;试件面跌落角度偏差:小于3°;跌落高度偏差:±2%;托板中心处垂直方向加速度:4g。
(1)提升装置:在提升和释放过程中,不应损坏实验包装件。
(2)实验包装件支撑装置:释放前应使包装件处于预先规定的状态。
(3)释放装置:在释放后,包装件在跌落过程中直到撞到冲击面之前,不得碰到装置上的任何部件。
(4)冲击面:应为水平平面,重量足够大且质地很坚硬,使它在实验中心不移动、不变形。
一般情况下,该冲击面应符合以下要求:①整块,其质量至少应为最重实验包装件的50倍;②平整,其表面上任意两点的水平高度差不得超过2mm;③坚硬,冲击面上任何100m2面积上放置100N重的静载荷,其变形量不得超过0.1mm;④要有足够大的面积,保证实验包装件完全落在冲击面上。
三、跌落实验方法(1)提升实验包装件,并按预定状态将其支撑住,吊起高度与预定跌落高度之差不得超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