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571.55 KB
- 文档页数:3
福建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实施高等教育服务“四大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建设政产学研用金联盟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福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22.07.11•【字号】闽教科〔2022〕18号•【施行日期】2022.07.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福建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实施高等教育服务“四大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建设政产学研用金联盟的通知闽教科〔2022〕18号各设区市教育局、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财政局、生态环境局、文旅局、海洋渔业局、金融监管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经济发展局、财政金融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局、旅游文体局,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的部署要求,推动福建高等教育在助力构建我省产业新体系中发展壮大综合实力,提升福建高等教育服务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省教育厅会同省发改委、科技厅、工信厅、财政厅、生态环境厅、文旅厅、海洋渔业局、金融监管局等九部门研究制定了福建高等教育服务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等4个行动方案和政产学研用金联盟建设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福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2022年7月11日福建高等教育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一、目标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我省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工程,加快数字福建建设进程,推动高校全面加强数字经济领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和应用示范全方位发展,为我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福建省双高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近年来,福建省高等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提升福建省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加快推进双高建设,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高等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协同创新能力,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本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福建省双高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高等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良性互动、协同发展,形成一批国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和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重点任务1. 加强高等教育体系建设(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2)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学科竞争力和影响力;(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4)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2.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1)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2)加强技术成果转化,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3)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水平;(4)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3. 加强政策支持(1)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双高建设;(2)加大财政投入,提供资金支持;(3)加强对双高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监督考核。
四、保障措施1.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2. 完善政策法规,为双高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3.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凝聚共识;4. 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五、预期效果经过实施,预计福建省双高建设将取得显著成效:高等教育水平和科研实力将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将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为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六、结语福建省双高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希望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认真贯彻落实本方案,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日期】2021.09.26•【字号】闽教高〔2021〕38号•【施行日期】2021.09.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其他规定正文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闽教高〔2021〕38号各市、县(区)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经发局,各有关高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16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省教育厅联合省工信厅研究制定了《福建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总体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1年9月26日福建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总体方案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16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十五条措施的通知》(闽政办〔2018〕94号)等文件精神,推进我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紧密对接我省“六四五”产业新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推动高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新需求,创新多元办学体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建设地方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结构深度融合,造就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4.09•【字号】闽政办[2011]83号•【施行日期】2011.04.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11〕83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直有关单位,各高等院校:为了认真贯彻《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进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省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四月九日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省教育厅二〇一一年四月)根据《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开展教育改革试点的部署,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在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重大改革试点,推进教育改革。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遵循教育规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着力点,解放思想,大胆突破,激发活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
(一)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
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从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眼,着力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努力解决深层次矛盾,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需要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坚持统筹谋划,确保改革协调有序推进。
加强总体设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综合改革与专项改革相结合,力求在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有所突破,又有计划、有步骤地平稳推进,确保改革的科学性、系统性。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03.08.11•【字号】闽教高[2003]48号•【施行日期】2003.08.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闽教高〔2003〕48号)各有关高校:现将《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规范(试行)》印发给你们,请各校认真贯彻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有何意见请及时报我厅高教处。
福建省教育厅二○○三年八月十一日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规范(试行)(一)总则1.为实现我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根据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制订本规范。
2.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努力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3.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一般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的管理。
(二)教学管理组织系统4.健全教学工作的领导体制。
学校党政一把手作为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教学质量,定期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教学工作,确定教学工作方针政策;校(院)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动员、组织、协调学校各部门围绕教学这一中心开展工作。
分管教学的副校(院)长协助校(院)长主持教学日常工作。
学校有关教学及其管理的指导思想、长远规划、重大改革举措、重要政策措施等,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校(院)务会议或校(院)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要建立健全教学工作会议制度和各级领导定期参加教师备课、听课、调研的制度,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
2024年度福建省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答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要优化人才()制度,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尊重人才的风尚。
A.表彰奖励B.负面清单C.奖惩结合D.黑名单2.《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规定,未经许可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由()予以关闭或者责令停止从事职业中介活动。
A.民政部门B.司法部门C.市场监管部门D.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3.《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提出,对于基础研究,论文是成果产出的主要表达形式,坚决摒弃以刊评文,评价重点是论文的()。
A.发表数量和被引次数B.影响因子C.ESI排名D.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4.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在()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A.技术创新B.基础研究C.关键核心技术D.战略科技创新5.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
A.雁阵格局B.中心圈格局C.梯形格局D.“一三”格局6.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人才主力军作用。
A.战略型B.复合型C.应用研究D.基础研究7.()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
A.科技B.军事C.人才D.经济8.维权流程呈现“两低一高”的趋势,其中“一高”是指()。
A.侵权成本高B.维权收益高C.维权成本高9.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A.引进B.人才发展格局C.人才工作格局D.人才管理格局10.工业产权中的专利权不涉及?()A.发明专利B.实用新型专利C.产品商标D.外观设计专利11.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
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3.07.14•【字号】闽教规〔2023〕5号•【施行日期】2023.07.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正文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闽教规〔2023〕5号各设区市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各高等学校,有关厅属单位:为进一步推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现印发《福建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管理办法(试行)》,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教育厅2023年7月14日福建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管理办法(试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举办要求第三章规范教学管理第四章师资队伍建设第五章规范学生管理第六章考核与毕业管理第七章学历和学位管理第八章专业设置与管理第九章校外教学点设置与管理第十章收费和经费使用管理第十一章健全质量保障机制第十二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职成〔2022〕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2022〕1号)、《福建省高等教育十年发展规划(2021-2030年)》(闽委教育〔2022〕4号)等文件精神,为推进福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新发展格局和加快建设教育强省需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形成灵活、多元、开放、融合的福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模式,引领和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
第三条要坚持公益服务,以人民为中心,引导高校明确定位,聚焦行业发展与区域协同,落实高校办学主体责任,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优质、更公平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坚持质量保障,规范办学行为,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升治理科学化、制度化,激发办学活力,增强发展动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深化改革,统筹各类教育资源,推动特色、协调、融合发展,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扩大优质资源,健全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供给能力与服务水平。
2006年第3期(总第60期)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O FF U J I A NI N S T I T U T EO FS O C I A L I S M N O .32006S e r i a l N O .60福建脊高等教啻与经济发展的协调m究巫朝辉1 刘双明2(1.福州大学管理学院;2.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收稿日期I 2006-07-14作者简介I 巫朝辉1979-),男,福建三明人,福州大学管理学院助教;刘又明1963-),男,江西萍乡人,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0[摘要]本文从福建省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的现状入手,利用复合系统整体协调度原理,研究并测算了1996-2004牟福建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度,揭示两者之间的协调度基本呈现出逐牟提高的态势,并探讨了政策建议0[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增长;协调度中图分类号I F127 文献标识码I A 文章编号I 1008-8563(2006)03-0038-03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O 十五期间,福建省GD P 年均增长率高达10.60%,2005年地区G D P 达6560.07亿元,人均G D P 达18621元O 同时,福建的高等教育也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态势,快速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O 为进一步实现福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在分析福建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系统科学理论探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度,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O一\福建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态势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实现了新的跨越O 十五期间,调整新建普通高校47所,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共121个O 高等教育学校数量不断增加,规模继续扩大,制定了重点建设高校规划,确定了重点建设项D 和154个省级重点学科O 到2005年底,全省高校新增国家级重点学科8个,累计达15个O 全省博士点总数达到165个,硕士点总数达到404个O 2005年福建省高考录取率达70.9%,比2000年提高了20.3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9.2%,比2000年提高了10.8个百分点,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O 全省高校总数达66所,比2000年增加38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达40.70万人,是2000年的3.1借;在学研究生达1.95万人,是2000年的3.8借O 教师队伍不断加强,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教育投入和办学条件亦明显改善O 期间启动了福州地区高校新校区~厦门大学漳州校区~集美文教区等一批高校新校区建设,一批高校重点项D 建设取得了新成效O 到2005年底,全省高校占地面积5.71万亩~建筑面积1298.48万平方米,分别是2000年的3.76借和2.98借O 普通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达29.70亿元,是2000年的4借O 全省本科院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合格率已达95%以上O 经济建设方面,福建的成绩更是r 人O 2005年,全省G D P 达到6560.07亿元,比G 十五$末期的计划D标多530亿元OG 十五$期间GD P 累计为25847.49亿元,年均增长10.6%,高出9%的G 十五$计划D标1.6个百分点O 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621元,比G 十五$计划D标多1761元O G 十五$时期,福建省大力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取得明显成效O G D P 中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7.0=43.3=39.7调整为2005年的12.6=49.2=38.2O G 十五$时期产业调整变动83的趋势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 D P 的比重逐年有所减少,比重分别下降了4.4个和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增加,上升了5.9个百分点 1I众所周知,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是如此0因为经济的发展除了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充足的H f 药补给H 之外,还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反过来说,高等教育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力0因此,对两者发展的协调度进行研究也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0二&福建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协调度研究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可定义为两者之间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0关于系统协调度的确定,可以根据协同学的序变量原理和g 使原理通过协调度模型来实现2I"一#模型设定设系统尼S j ,j E [1,I 1,设其发展过程中的序参变量为 j =( j 1, j 2, j m >,其中m 1,!j i S j i S "j i ,i E [1,m 1,假定 j 1, j 2, , j l 的取值越大,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其值越小,系统的有序程度越小;假定 j l+1, , j m 的取值越大,系统的有序程度越低,其值越小,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并有:U j ( j >=j i -!j i"j i -!j i,i E [1,l 1"j i - j i"j i -!j i,,i E [l +1,m {1为表示系统S j 序参变量分量 j i 的系统有序度,可知U j ( j i >E [0,11,其值越大, j 对系统有序的H 贡献H 越大,即其对系统有序的功效越大0序参变量 j 对系统S j 有序程度的H 总贡献H 可通过几何平均法对U j ( j i >的集成来实现:U j ( j >=nH ni =1U j ( j i !>显然U j ( j >值介于0到1之间0当U j ( j >=1时,有序度极大;当U j ( j >=0时,有序度极小0对给定的初始时刻t 0,其各个子系统序参量的度为U 0j( j >,则对于整个复合系统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时刻t 1而言,若各子系统序参量的有序度为U 1j( j >,则定义cm 为复合系统协调度0cm =#IH Ij=1[U 1j ( j >-U 0j ( j !>1 其中, #=mj n [U 1j ( j >-U 0j ( j >#01mj n [U 1j ( j >-U 0j ( j >#01cm E [-1,11,其值越大,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参数#的作用在于0当且仅当U 1j ( j >-U 0j ( j >>0时,复合系统才有正的协调度;该协调度指标综合考虑了所有子系统的情况,如一个子系统的有序程度较大,而另一子系统的有序程度较小或下降,则整个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就不高,表现为cm E [-1,010"二#实i 分析首先,按照反映经济运行规律和经济与高等教育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有利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建立福建省H 经济增长___高等教育H 复合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表1>0其次,根据上文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计算相应的有序度和协调度,最终结果见表20表1 (经济增长***高等教育)复合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子系统指 标经济增长G D P (亿元>G D P 增长率%人均G D P (元/人>劳动生产率(元/人>第三产业比重%h 出口额(亿美元>高等教育在校大学生人数(万人>每万人口大学生人数(万人>生师比研究生数(万人>表2 (经济增长***高等教育)复合系统协调度计算结果年份经济增长有序度高等教育有序度#复合系统协调度19950.3039480.0356*******.4041250.05311810.00087619970.4662210.08566410.00405919980.496050.13155110.00921319990.5310630.21286210.020********.4569870.33103210.022*********.479289-1-0.0674220020.627070.58701610.0890*******.7322970.79050410.16167320040.8335450.9861310.251689数据来源: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统计年鉴2005表2表明高等教育子系统明显向有序化发展的总体趋势,这主要取决于序参量的变动趋势,说明福建省的高等教育是稳定增长的,这与福建省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不断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改善师生比等状况93及发展趋势相一致9经济增长方面7其系统有序度总体上亦呈现上升态势7但部分年份出现有所滑落7特别是2001年有序度仅为07此后又迅速反弹7恢复有序发展9从协调度计算结果看71996 2004年9年间7福建省C经济增长高等教育,复合系统的平均协调度仅为0.054655>07说明从总体上而言7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是协调发展的7但其总体协调程度不高9最大协调度仅为0.2516897出现在2004年99年中以2001年的协调度最低7仅为-0.067427因受到同年经济增长子系统协调度下降的影响0经济增长高等教育复合系统的协调度也在2001年显著下降至-0.067427出现了9年中的唯一一个不协调发展年度7究其原因7主要在于2001年是福建省G D P增长率的转折点72001年之前7福建G D P增长率从15.1%有逐年下降的趋势7而在2001年之后7其G D P增长率又呈观逐年增长之势{30总之7从19952004年福建省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两个子系统的实证数据看7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协调性不高7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超出了经济发展的承受力0三\政策建议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7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7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7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0经济时代7经济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0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的产生7不在于简单的资金的增加和劳动量的投人7而是依赖于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0因此7作为知识经济核心的人力资本就显得尤为重要7特别高等教育7已成为知识经济竞争的基点与焦点0因此7我省应坚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两手抓7两手都要硬的原则7完善高等教育7促进福建省高等教育的市场化0福建2004年全年教育经费的总投入为196.58亿7仅占当年G D P的3.25%7与邻近省份江西\浙江和广东的教育经费总投入占当年G D P相比都要低7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当年财政收入37.23%7与上述三省相比都要高7可见政府确实下了大力气来发展教育7无奈囊中羞涩9从福建近十几年的地区G D P和地区G N I的比较看7地区G N I总是大于地区G D P7说明我省地区外净要素收入大于零0C一个好汉三个帮,7既然政府财政性支出有限7就应充分利用福建人热心教育\热衷办学的优良传统7鼓励海内外的商贾巨子们捐资办学7提高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的比重7改变由政府唱独角戏的局面{47提高我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0此外7充分发挥高校对教育成果的快速转化功能7突出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7采用C大学企业,模式提高教育成果的转化能力和速度0大学以及其C智力资本,与企业联合7合作创办知识含量高且经济的企业7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0参考文献I{1福建省统计局站h t t p//w w w.S t a t S-f j.g O v.c n C十五,期间我省G D P运行情况分析.{2孟庆松7韩文秀.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72000.7网.{3福建省统计局7福建统计年鉴2005{M.中国统计出版社.{4刘双明.从四地统计数字比较看福建发展{J.发展研究72006.6.(贵任编辑I沈顺杰)R e s e a r c ho nc o o r d i n a t i o nb e t w e e nh i g he d u c a t i o na n de c o n o m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f u j i a nWUc h a o-h u i7L I Us h u a n g-m i n<c o l l e g e o f ma n a g e m e n t7f u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7f u z h o uf u j i a n7350002c h i n a>A b s t r a c t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p r e S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h i g h e d u c a t i O n a n d e c O n O m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 F u j i a n7t h e t h e O r y O f c O m p O u n d S y S-t e mi n t e g r a t e d c O O r d i n a t i O n d e g r e e w a S u S e d t O S t u d y a n d m e a S u r e t h e c O O r d i n a t i O n d e g r e e b e t w e e n h i g h e d u c a t i O n a n d e c O n O m y g r O w t h f r O m1996t O2004i n F u j i a n.T h e i n c r e a S i n g t r e n d O f t h e c O O r d i n a t i O n d e g r e e w a S p u t f O r w a r d a n d S O m e a d v i c e w a S d i S c u S S e d i n t h e a r t i-c l e.K e y Wo r d s H i g h E d u c a t i O n9E c O n O m y G r O w t h9C O O r d i n a t i O n D e g r e 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