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说课稿
- 格式:docx
- 大小:26.18 KB
- 文档页数:8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我们大家跳起来》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大家跳起来》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表达了大家共同跳舞的喜悦和快乐。
歌曲节奏明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同时增强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有较高的兴趣。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唱歌技巧。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节奏感和音乐协调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合适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主题,认识歌曲中的音符和节奏。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在集体舞蹈中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歌曲的演唱和节奏感。
2.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分组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跟唱;使用乐器辅助教学,如打击乐器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引导学生跟唱,感受歌曲的欢乐氛围。
2.教学歌曲: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引导学生分组练习演唱。
3.节奏训练:教师利用打击乐器,让学生感受各种节奏,提高他们的节奏感。
4.舞蹈教学: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引导学生跟随音乐一起舞蹈,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5.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舞蹈表演,教师巡回指导。
6.总结与展示:各组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我们大家跳起来》1.歌曲主题:大家共同跳舞,快乐分享2.音符和节奏: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音符和节奏3.演唱技巧: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4.舞蹈动作:简单展示舞蹈动作,引导学生跟学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唱山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唱山歌》是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五线谱歌曲。
这首歌曲以中国山水为背景,描绘了山歌手们欢聚一堂,唱着山歌,欢庆丰收的喜悦场景。
歌曲采用了江南丝竹的旋律风格,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富有民族特色。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描述山水美景为主题,第二乐段以欢庆丰收为主题,整首歌曲充满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对音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但是,对于江南丝竹的旋律风格和民族音乐的特点,学生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江南丝竹的特点,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唱山歌》的曲谱,能够独立演唱这首歌曲。
2.引导学生感受江南丝竹的旋律风格,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
3.通过学习《唱山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唱山歌》的曲谱,能够独立演唱这首歌曲。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江南丝竹的旋律风格,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聆听、演唱、欣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
2.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相关的音频和视频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江南丝竹的旋律风格。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江南丝竹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江南丝竹的旋律风格。
2.教授:讲解《唱山歌》的曲谱,教授演唱技巧,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演唱。
3.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观摩和交流,提高演唱水平。
4.展示: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演唱展示,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5.欣赏:播放优秀演唱版本的《唱山歌》,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对比。
6.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江南丝竹的特点和民族音乐的价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的曲谱、歌词和相关知识点。
通过板书,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以及江南丝竹的旋律风格。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全册说课稿课程背景这份文档是为了讲解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全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而编写的。
教材概述本册教材主要包括音乐欣赏、声乐、乐理基础和音乐游戏四个部分。
通过这些研究内容,学生将能够在音乐中培养欣赏能力、发展歌唱技巧、掌握乐理知识并参与音乐游戏。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不同风格和时期的音乐作品。
- 培养学生的声乐技能,提高他们的歌唱水平,培养音乐表达能力。
- 介绍乐理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概念和符号。
- 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2. 声乐:学生将研究唱歌的基本技巧,通过练不同的歌曲,提高他们的歌唱水平。
3. 乐理基础:学生将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包括音高、音符、节拍等,并研究简单的乐谱读写方法。
4. 音乐游戏:通过各种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乐趣,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 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和音乐表演能力。
- 巩固乐理基础知识,并能够应用于乐曲演奏。
- 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协作能力。
教学思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例如音乐欣赏、歌唱练、乐理知识讲解和音乐游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应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音乐研究氛围。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听力测试、歌唱表演、乐理测试和参与音乐游戏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重点是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声乐技巧、乐理掌握和音乐游戏表现。
总结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发展歌唱技巧、掌握乐理基础知识,并在音乐游戏中培养协作能力。
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说课稿【三篇】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说课稿【三篇】【导语】说课稿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
小编整理了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说课稿【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柳树姑娘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柳树姑娘》选自人教版第七册第一单元歌曲,是一首曲调优美、轻快的简易二部合唱歌曲。
歌曲为3/4拍,羽调式,一段体结构,全曲“×?×”为基本节奏型。
柳树姑娘是一首曲调优美、轻快的简易二声部合唱歌曲。
歌词简练,它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水乡万物一新、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
这一阶段的小朋友,正是从学习单声部到多声部过渡的时期,多在从兴趣入手,引导同学进行二声部合唱练习。
歌曲为3/4拍,一段体结构。
首先创设情景,把同学带进一个美丽的意境中,让同学发生联想。
再用春风和春雨的声音呼唤一位身穿绿衣的植物朋友。
这样既激发了同学兴趣,又进行了发声练习。
再由课件导入主题《柳树姑娘》,让同学从视觉上接触柳树姑娘,以激发同学对柳树姑娘由衷的赞美,甚至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柳树姑娘的喜爱。
整个教学过程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过程和教师的要求全部隐藏在蝴蝶结里,变成柳树姑娘的话,这样同学容易接受,也乐意接受。
歌曲的艺术处置重在对歌曲强弱的处置、顿音记号的处置、二声部合唱练习的处置和歌曲表示的处置。
从朗诵歌词入手。
先理解词意,再有感情地朗诵,做到起伏有致,然后带着朗诵的情绪演唱歌曲。
这样形象地表示了“柳树姑娘”在春风里飘柔的姿态。
,然后为她发出赞美的呼声,最后把呼声带入歌曲中。
从欢乐的气氛中对顿音的演唱进行处置。
扮演的处置采用了歌曲、舞蹈、、方式,丰富了歌曲扮演。
整节课采用了五个环节,把柳树姑娘表示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人们对柳树的喜爱,对美丽春天的赞美之情。
人音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5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5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是一首四年级下册的小学音乐教材。
这首歌以五指山和万泉河为背景,歌颂了我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通过学习这首歌,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此外,歌曲中的五指山和万泉河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五指山和万泉河的背景知识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以补充。
此外,学生们的歌唱技巧和舞台表现力也有待提高,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五指山和万泉河的背景知识,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学会歌曲《5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和舞台表现力。
4.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五指山和万泉河的背景知识介绍。
2.歌曲《5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的学唱。
3.学生歌唱技巧和舞台表现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介绍五指山和万泉河的背景知识。
2.示范法:教师示范歌唱《5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学生跟随学唱。
3.练习法:分组练习,互相观摩、交流,提高歌唱技巧和舞台表现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五指山和万泉河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唱歌曲:教师示范,学生跟随学唱《5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互相观摩、交流,提高歌唱技巧和舞台表现力。
4.情境教学:播放五指山和万泉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五指山和万泉河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主题:《5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五指山:地形地貌、民族文化万泉河:水源地、旅游景点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对五指山和万泉河的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学音乐说课稿(15篇)小学音乐说课稿1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跳起来》是一节音乐欣赏课,主要欣赏《马刀舞》《小步舞曲》两首风格迥异的乐曲,一首激烈昂扬,一首舒缓优雅,形成鲜明的对比。
并且两首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在许多电影电视中出现过,通过以往的记忆学生更容易理解欣赏乐曲,《马刀舞》富有__的快节奏的音乐能够很好的提高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欣赏热情,以优雅的舞步体会《小步舞曲》。
(二)教学对象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对于音乐的节奏,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演奏乐器有一定辨知能力,对于电影电视媒介中常出现的但没有留意的音乐在欣赏的时候更能够提起欣赏兴趣。
(三)教学环境的分析本节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课堂实践活动来配合欣赏教学,从而更好的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和效果,所以需要配备多媒体设施的教室,桌椅的摆放要预留出一片开阔的空间为课堂实践活动做准备。
二、教学目标(一)欣赏管弦乐《马刀舞》,古钢琴独奏《小步舞曲》。
通过迥异的风格对比讨论分析不同风格的音乐描绘的是怎样不同的场景,利用哪些元素来表现出不同的场景。
(二)欣赏的过程中利用音乐软件辨别管弦乐的演奏乐器,通过舞蹈的形式体会小步舞三拍子的音乐特点。
(三)在《马刀舞》中感受紧张激烈的战斗气氛,在《小步舞曲》的舒缓典雅中翩翩起舞。
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两首乐曲的特色欣赏与对比分析(二)教学难点:课堂实践活动中三拍子的小步舞与《小步舞曲》音乐的节拍要四、教法、学法分析《跳起来》是一节生动有趣的欣赏课,四年级的学生欣赏能力正处于萌芽状态,所以本节课以学生“自主讨论探究”为主,老师“知识情景引导”为辅,通过老师的情景引导,语言提示让学生去发现欣赏过程中的亮点。
在欣赏过程中采用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体验欣赏教学方法,《马刀舞》从单纯音响和现场演奏两个角度去欣赏,不同的欣赏效果对比非常明显,更容易使学生理解乐曲,《小步舞曲》从听音乐欣赏到以舞蹈的形式来体会乐曲,使学生融入到音乐当中,感受乐曲的魅力所在。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切分节奏切分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切分节奏切分音》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课程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活泼的旋律和富有特色的节奏展示了切分音的魅力。
教材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切分音的概念、节奏和演唱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简单的节奏和音符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切分音的概念,学会识别和演唱切分音节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切分音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魅力,增强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切分音的节奏和演唱技巧。
2.难点:引导学生准确地识别和表现切分音,提高音乐表现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感受切分音的魅力。
2.运用分组教学法,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3.采用师徒教学法,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利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切分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具有切分音特点的歌曲,引导学生关注切分音,激发学习兴趣。
2.的新知:介绍切分音的概念、节奏,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切分音节奏。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切分音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开展切分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
5.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切分音演唱展示,评选出最佳表现奖。
6.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切分音的重要性和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由两部分组成:强拍和弱拍•强拍在后半拍•强调后半拍的强拍•保持稳定的节奏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方式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
人教四下音乐第1课聚聚散散说课稿
介绍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课程的第1课,主题为《聚聚散散》。
本课旨在通过音乐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节奏与速度的概念,感受音乐的节奏感和动感。
教学目标
1. 了解节奏与速度的概念。
2. 能够通过音乐活动体验节奏与速度的变化。
3.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音乐,通过活动与欣赏发展音乐情感。
教学重点
1. 节奏与速度的概念。
2. 节奏与速度的体验。
教学准备
1. 音乐播放设备。
2. 音乐《聚聚散散》的录音文件。
3. 课件和拍子卡片。
教学过程
步骤一:热身
1. 让学生做一些身体活动,放松身体。
2. 播放欢快的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做简单的舞动。
步骤二:介绍节奏与速度
1. 展示课件上的节奏与速度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节奏和速度的概念。
2. 通过示范和让学生模仿的方式,教授简单的击打节奏。
步骤三:体验节奏与速度的变化
1. 播放《聚聚散散》的音乐,让学生静静地聆听。
2. 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和速度变化,随意走动、转圈或做其他动作。
步骤四:反思与欣赏
1. 让学生回顾刚才的活动,思考音乐的节奏感和动感。
2. 播放《聚聚散散》的音乐,让学生自由地欣赏和感受音乐。
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节奏与速度的概念,并通过音
乐活动体验节奏与速度的变化。
同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正确认识,促进其音乐情感的发展。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是根据国家音乐学科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适用于小学四年级学生。
教材内容涵盖了音乐的基本知识、基础技能和音乐鉴赏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研究本单元的内容,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如音乐的要素、音乐符号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和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音乐研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培养他们的音乐情感。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音乐的要素和音乐符号:- 音乐的要素:音高、音长、节奏、音色等。
- 音乐符号:五线谱、音符、节拍器等。
2. 音乐的表演和合作:- 个人表演:声音的发出和控制,音乐节奏的演奏等。
- 合作表演:合唱、合奏等。
3. 音乐的鉴赏:- 听音乐: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
- 分析音乐:理解音乐的结构、曲式和风格等。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示范、导引、互动等形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悦耳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引导学生讨论音乐的作用和重要性。
2. 研究音乐要素和音乐符号:教师讲解音乐的要素和音乐符号,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掌握相关知识。
3. 进行个人表演: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个人表演,发声练和节奏演奏等。
4. 进行合作表演:分组进行合唱或合奏等合作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5. 音乐鉴赏:欣赏一段经典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从情感和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感受。
6. 总结与展示: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共同展示研究成果。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理解力、表演水平等方面。
2. 设计简单的练题,检查学生对音乐要素和音乐符号的掌握程度。
2020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说课稿
2020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说课稿大全一
教学目标:
感受歌曲里一家三口唱歌的快乐,能随音乐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节奏。
教学重难点:
1、能由浅入深地认识歌曲的结构,通过感观和体验,认识到乐曲的特点。
2、享受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的乐趣,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快乐和成功。
教学准备:
1、已熟悉碰铃、串铃和哨子三种乐器的使用方法。
2、每人各一套乐器(碰铃、串铃、哨子)。
教学过程:
一、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
1、入室完整地欣赏歌曲。
导入语:今天梁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听?听完后你要告诉我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这首歌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小结:原来这是一首蒙古族的问答歌。
3、演示课件,第二遍完整欣赏歌曲。
提出要求:“这次我们来听听蒙语版的歌曲,请你们听听歌曲里共有几段?到底是不是有问有答的?每一段是谁问谁答的?”
4、小结:三段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自由讲述,老师作总结)
二、分段欣赏歌曲,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不同的演唱。
1、欣赏第一段,用不同的动作为歌曲伴奏。
――“现在我们来欣赏第一段,请用不同的动作为不同角色伴奏,但注意要一拍一拍来打节奏。
”
2、能做出代表动作的学生示范。
(大家学着做)
3、激发学生做出女儿和爸爸同时出现的动作。
――“女儿来了(拍手),爸爸来了(跺脚),那么女儿爸爸一起来的时候怎么办呢?”
4、欣赏第二段,创编不同角色的动作。
――“第二段又是谁问谁答的呢?那么妈妈声音可以用什么动作来伴奏呢?”
5、同样方法欣赏第三段。
6、边看课件,完整地拍打身体的节拍演奏这首歌曲。
三、选择乐器进行节奏乐演奏。
1、乐器与歌曲的角色配对。
2、提出演奏要求:“愿意帮助谁就选择对应的乐器,但是音乐没开始,我们的小乐器需要先休息的哦。
”
3、看指挥,学生进行分角色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引导学生每人使用三种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演奏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1、提出演奏方法和要求:边看图谱边操控乐器。
2、初步尝试看图谱演奏歌曲。
3、指出需要注意和演奏得不够好的地方。
4、再次进行演奏。
五、结束部分:
小结:刚才的游戏好玩吗?今天你们都表现得非常棒,有许多同学的反映相当的敏捷,表扬。
那我们把这么好玩的游戏表演给其他同学看好吗?(离开活动室)
2020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说课稿大全二
教学目标:
1、欣赏萨克斯独奏《回家》,感受乐曲的款款深情和旋律的悠扬柔婉,以及萨克斯管所独具的荡气回肠的声音效果对音乐氛围的营造与烘托。
2、认识吹管乐器萨克斯,了解它的形状和音色特点。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悠扬柔婉的情绪特点,认识吹管乐器萨克斯,了解它的外形和音色特点。
教学难点:
体验萨克斯管所特有的音色效果对音乐氛围的营造与烘托,以及对“家”的主题的深化。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复习歌曲《故乡的小路》(巩固两声部旋律和表现歌曲情绪)
2、导入:走在故乡的小路上让我想起我的家,家:原本是住所,是可以供人遮风挡雨的地方。
家是我们停泊的港湾,家,是温暖的地方,因为那里,有自己最爱的——亲人。
师:今天我们来进入第五单元的学习《温馨的家》,听一首乐曲,它的名称——《回家》
3、初听:演奏乐器——萨克斯管
4、了解萨克斯管,课件+ppt
5、了解了萨克斯管,我们再回到乐曲《回家》:首先通过五线谱来视唱旋律(用lu哼唱,唱好旋律中的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和连音线旋律)分小组或男女生演唱旋律,熟悉旋律,其次可以用唱名谱视唱旋律,从而加强对音准的练习和指导,再次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范唱
6、复听:?乐曲有几个主题,各主题不同的情绪
师:第一主题(旋律平稳、舒展,带有少许忧伤,表达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第二主题(节奏紧凑,十六分音符的加入使得乐曲显得更加激动,表达作者回家见到亲人的喜悦之情)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乐曲所要表达的情绪,进一步理解乐曲的内涵
7、再听:ppt视频(感受萨克斯所带来的音乐效果)
回家问候父母,长辈、亲人,送去祝福,感受家的温暖。
2020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说课稿大全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弱起小节”,并能在歌曲中运用;
2、技能目标:用气息支持歌唱,声音连贯,能用不同的粒度演唱歌曲《可爱的家》,并能用竖笛吹奏此曲;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热爱与感恩之情。
【教学重点】
用气息支持歌唱,声音连贯,并能用不同的粒度演唱歌曲《可爱的家》,感受家的温馨与和谐。
【教学难点】
1、换气记号处的节奏准确;
2、相似乐句末尾音的音高走向。
【教学准备】
学生:音乐课本、文具盒;
教师:音乐课本、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聊“家常”:
1、同学们,0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歌曲曾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今天,我将它带来了,与大家一起分享。
(开始播放
《让爱住我家》的MTV)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轻轻唱一唱。
2、这一家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请用一个词语表述。
3、那你能说说自己家人间一些幸福的事情吗?
二、学唱《可爱的家》:
2、让我们仔细聆听,用心感受:
△歌曲带给你什么感受?
△说说让你感动的歌词。
3、曲谱教学:
△自学指南:
换气记号(换气记号前的音符是两拍,别唱足,注意悄悄换气);
四分休止符(每一乐句后都是一个四分休止符,注意停顿);
音高走向(已标识音符的音高走向,要唱准)。
△师单手弹曲谱,生轻唱。
△设问:你觉得什么地方有困难?困难句教学。
△加入左手伴奏,齐唱曲谱。
4、填词唱:
△让我们再听范唱,第一遍静听,第二遍轻唱;
△师生接力唱,师先生后,再交换;
△生齐唱。
三、音乐知识:弱起小节
△这首歌曲的拍号是什么?(四四拍子)
△那四四拍子的含义是什么呢?(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
△这不就得了,那这首歌曲中是否每小节都是四拍呢?(不是,首尾两小节不是)
2、那我们怎样解释这个怪现象呢?(知识点:弱起小节)
3、请四人小组讨论这个知识点,说说你们发现些什么?生答后师生对话总结:
△每小节有四拍的是“完全小节”;不足四拍的是“不完全
小节”;
△完全小节的强弱关系是:强、弱、次强、弱;而第一小节
是弱,所以也称“弱起小节”;最后一小节有三拍,是强、弱、弱。
△弱起小节要唱得弱一些,我们来试着唱唱第一句。
弱起带给你什么感受?
四、歌曲处理:
2、mf——f——p——mf
△f处:“虽然没有大厅堂,冬天温暖夏天凉”一句,作者表达对家的热爱时,情绪非常激动,所以要唱得“强”一些;
△p处:“可爱的家庭啊”一句,速度减慢,作者将对这个家的爱又深埋心底,所以,要唱得“弱”一些;
△把这两句来试试。
3、跟着琴,完整体验。
4、抽生表演唱。
五、竖笛练习:
2、学生自学。
3、说说困难处,讨论解决,并练吹困难句。
注意气息。
4、集体吹奏。
六、小结:
1、同学们,你们的笛声虽然还不流畅,但里面有你们的深情;你们的歌声虽然还不委婉,但里面饱含你们对家的热爱,在这儿,你想给你的家人怎样的祝福呢?
2、同学们,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珍惜你所拥有的幸福,别忘了对你的家人道一声“谢谢”。
3、在《爸妈谢谢你》的歌声中走出教室。
2020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说课稿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