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县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建议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4
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指导意见
古树名木是指年代久远、形态独特、具有历史及文化价值的大树或名贵树木。
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下面是一些建议的指导意见:
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需要依法管理。
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古树名木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责任分工。
2. 设立专门机构:建立专门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机构,负责古树名木的调查、管理、保护和修复工作。
该机构可以与相关部门合作,共同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3. 进行科学调查和评估:通过科学调查和评估,了解古树名木的分布、数量、生态环境和文化价值,为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4. 设立保护区域:对于特别珍贵和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古树名木,应设立保护区域,划定范围并加以限制开发和人为破坏。
5. 加强保护管理:对于古树名木的管理包括定期巡查、保护设施维护、病虫害防治等。
建立健全的保护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对古树名木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6. 提高保护意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意识和重要性。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古树名木保护,倡导保护环境的理念和行为。
7.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古树名木不仅是本地区的宝贵资源,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古树名木保护经验,共同推动古树名木保护事业的发展。
通过以上的指导意见,可以更好地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保留这些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丰富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传承。
第1篇一、引言古树名木是自然界中独特的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历史和科学价值。
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古树名木的保护形势日益严峻。
本文将分析我国古树名木保护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古树名木的保护现状1. 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等,为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2. 保护意识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古树名木的保护。
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古树名木保护事业的发展。
3. 保护措施逐步落实在政策法规的指导下,各地积极开展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查登记:对古树名木进行详细调查登记,建立名录,明确保护责任。
(2)挂牌保护:对古树名木进行挂牌保护,提醒公众爱护。
(3)修复养护:对受损的古树名木进行修复养护,确保其健康生长。
(4)宣传教育: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三、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问题1. 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足虽然我国已出台一系列古树名木保护政策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和部门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不足,导致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难以落实。
2. 保护资金投入不足古树名木的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我国部分地区在保护资金方面投入不足,影响了保护工作的开展。
3. 保护技术手段落后在古树名木保护过程中,部分地方缺乏先进的保护技术手段,导致保护效果不佳。
4. 公众保护意识有待提高尽管古树名木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但仍有部分公众对古树名木的价值认识不足,存在破坏、乱砍滥伐等现象。
四、古树名木保护对策1. 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确保政策法规落到实处。
浅谈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古树名木是指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老树和名贵树木,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神圣的存在,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旨在保护和利用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但在实际保护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难题。
本文将从中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
一、古树名木保护的现状在中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尽管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资源有限、人力、物力不足,导致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不够大。
由于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有限,导致对古树名木的科学保护和管理不够。
由于一些地方重视短期利益,以牺牲古树名木为代价,进行大规模的庇护拓展和开发建设,造成了古树名木环境的破坏,严重威胁了古树名木的生存和发展。
由于社会公众的保护意识不够,还存在一些破坏古树名木现象,不利于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1.资源有限、人力、物力不足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应当多方筹措资金,逐步提高古树名木保护的资金投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力度。
应当完善相关的机构和人员培训,提高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者的素养和能力。
2.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有限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应当加强科研力量,深入开展古树名木科学研究和管理实践,提高古树名木保护的科学性和管理水平。
3.短期利益至上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应当坚决制止对古树名木环境的破坏,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监管力度,保护古树名木的生存和发展。
4.社会公众保护意识不够问题三、结语古树名木作为中国宝贵的自然资源,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需要得到认真保护。
通过深入分析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保护好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希望社会各界人士都能够共同关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为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贡献力量。
在实现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利用的过程中,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古树名木定能发挥更大的价值,为构建美丽家园作出更大的贡献。
地方古树名木管理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古树名木是我国林木资源中的瑰宝,是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历史中的“活文物”,也是乡村生态旅游靓丽的“名片”,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文化和经济价值。
但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加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古树名木生存环境面临压力和威胁,需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是重视程度不高。
古树名木因分布相对分散,数量稀少,加之生态环保和历史文化保护意识的局限,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保护措施不到位,很多古树名木遭到人为破坏。
部分古树名木在政府接管以前,由附近村社农民管理,由于农民的保护意识不强,很多古树遭受病害、虫蛀甚至缺水缺肥等导致死亡。
二是管理保护缺失。
部分生长在单位、景区、学校、寺庙等地方的古树名木,会受到相关单位的保护和管理,但生长在城区公共区域、城乡结合部、乡镇自然林地的古树名木,没有明确的权属归宿,无人管护,生存环境和生长状况面临的威胁相对较大。
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建设进程加快,部分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古树名木生存空间受到影响,甚至被直接砍伐。
三是经费保障不足。
古树名木的保护资金大都来源于城市园林绿化管护经费,未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资金不足以落实古树日常管理措施。
部分地方受财力等因素制约,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专项经费短缺,管护责任单位投入古树管理和保护的人、财、物严重不足,管护责任难以落实,致使管护措施不到位。
四是宣传引导不够。
由于缺乏必要的宣传教育,群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性和有关管理法规知之甚少,对保护古树名木的认识不清,保护意识不强,人为破坏的潜在风险较大。
很多古树名木上架有通信电视电线电缆,树冠上方有高压线。
施工单位或住户为了各自的施工方便,随意损坏枝梢。
有的古树周围堆放大量砖瓦石块、枝柴杂物,严重影响或威胁古树生长。
五是管理法规不全。
古树名木保护方面的专题研讨少,经验不足,没有明确的保护思路、对策和方法,现有的管理措施相对粗放,缺乏科学性、针对性。
浅谈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古树名木是指具有悠久历史、珍贵文化价值或特殊生态功能的树木,是我国珍贵的自然资源之一。
古树名木的保护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保障。
在现代化进程中,古树名木的保护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等人类活动的扩张,一些古树名木所在的原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树木生长环境受到威胁。
部分古树名木遭受非法砍伐、盗挖,导致珍稀树木的大量消失,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和文化传承。
一些地方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执行力度不够,导致保护工作陷入被动局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急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古树名木资源。
只有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倡导全社会参与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对古树名木的有效保护,实现古树名木资源永续利用的目标。
【背景介绍】1.2 问题阐述在古树名木保护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由于古树名木的特殊性和珍稀性,其受到的威胁也相对更大。
环境污染、自然灾害、人为砍伐等因素都可能对古树名木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由于缺乏科学的认知和管理,一些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往往显得无序和不规范。
这也容易导致一些保护措施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还包括资源投入不足、监管措施不力、法律法规不完善等方面。
古树名木保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由于保护的困难和成本的高昂,很多地方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
监管部门对于古树名木的保护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疏漏,导致一些违法行为难以得到有效打击。
相关的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提供更有力的法律依据和保护措施。
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我们也应该积极寻求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方案,以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资源。
只有全社会的努力和共同参与,才能确保古树名木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永续利用。
【完成】2. 正文2.1 古树名木的重要性古树名木是指树龄较长、品种优良、保存完好的树木,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
谈古树名木的保护及复壮措施古树名木是自然界中的宝贵遗产,它们承载着历史、文化和生态的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古树名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衰退。
为了保护和复壮这些珍贵的生物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一、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和法律法规的建设。
在大众中普及古树名木的重要价值,提高全社会对其保护的重视程度。
制定和完善有关古树名木的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砍伐、盗伐和滥伐古树名木的行为。
二、建立完善的古树名木保护网络和监测系统。
通过建立古树名木保护区、植物园、自然保护区等保护机构,形成一张立体、密集的保护网络。
同时,建立古树名木的监测系统,定期进行古树名木的普查、登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加强古树名木的生态恢复和疾病防控。
采取积极的生态修复和恢复措施,加强保护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古树名木的生存环境稳定性。
同时,加强疾病防控工作,对古树名木常见的病虫害进行科学防治,保障其生长健康。
四、加强古树名木的繁育和修复措施。
通过繁育和引种等手段,加强对古树名木的繁衍和培育。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古树名木进行病原体检测和克隆繁殖,提高其繁殖成功率。
对已经濒危、受损的古树名木,采取修复措施,通过树皮修复、树干支撑等方式,使其重新恢复健康。
五、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加强对古树名木的研究,探索其生长发展和抗逆性等特性。
开展古树名木的遗传资源调查和保护工作,建立遗传资源库。
利用先进的遗传学和生物工程技术,培育适应性强、生长快、病虫害抗性好的新品种,推广应用于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复壮工作中。
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古树名木的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
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合作关系,互相学习和借鉴经验,共同推动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复壮工作。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保护和复壮古树名木,确保它们的传世价值和生态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同时,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也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只有形成全社会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担当,才能真正做到保护好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
浅谈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古树名木是我国宝贵的自然遗产,保护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古树名木保护存在诸多问题。
保护政策不够明确,导致执行困难;缺乏有效监管与执法,使得保护工作无法得到有效落实;生态环境破坏导致古树名木减少,加剧了保护工作的难度;旅游开发也因此破坏了古树名木的环境,加剧了保护问题;缺乏科学保护和管理措施,使得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缺乏针对性。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监管力度,推动科学保护和管理措施的实施,以保护我国宝贵的古树名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古树名木保护、问题、保护政策、监管、执法、生态环境、旅游开发、科学管理、法律法规、监管力度、实施措施。
1. 引言1.1 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性古树名木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代表着历史的积淀和自然的神奇。
这些古老的树木见证了数百甚至数千年的风雨沧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古树名木既是自然界的瑰宝,也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传承历史文化、促进旅游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古树名木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保护地域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古树名木的存在不仅可以保护水土,净化空气,还能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源给众多生物,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稳定。
古树名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这些古树名木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人们了解古代社会风貌、传统文化习俗具有重要价值。
古树名木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传承历史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们有责任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确保这些宝贵的自然遗产得以永续传承。
1.2 古树名木保护面临的问题保护政策不够明确。
在古树名木保护的法律法规中,对于保护范围、保护措施、责任主体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模糊和漏洞,导致实际保护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缺乏有效监管与执法。
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对古树名木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不够,导致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和处理,古树名木遭受破坏的情况频发。
再谈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一、古树保护存在的问题(一)管理层面的问题1.最后一公里出问题这里所说的最后一公里,是指街道、乡村的古树名木管理。
虽然我国各省市都在乡镇、村级政府部门设置了负责古树名木管理的人员,但是有的对专业知识了解甚少,有的对古树名木法规、技术标准不清楚或一知半解,有的对古树名木保护的意义缺乏认知。
这就形成了中央、省、市、区县的政策精神,最后到街道、乡镇、村落实时,被淡化的局面。
这是导致有些街道、老旧小区、偏远乡村的古树名木得不到有效保护的原因之一。
2.情和法两难全街道、乡村中负责管理古树的人员,与居民或村民可能是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有时也因个别村民的飞扬跋扈,当遇有损坏古树的行为时,多以不产生纠纷为目的,导致古树长期遭受损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执法中曾遇到这样的案例,某株生长在居民家门口的古树已经被台阶卡脖子了,当敦促村级公职人员协调解决时,表现的很消极,甚至认为老百姓的台阶比古树重要,不予配合解决。
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
3.存在不懂法现象当古树与村民修建房屋利益发生冲突时,受伤的有可能是古树。
这也是造成乡村建设中古树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百姓生活富裕了,好多村民开始翻建房屋,把影响房屋修建的古树枝杈去掉视为当然,把硬化古树周边的土地供出行或停车视为应当……当然,懂事理、识大局的居民占绝大多数。
2023年6月,笔者在某地参加一棵树龄400余年的古树现场诊断时,遇到了一位爱树的居民。
当听到此古树树势衰弱时,她就一直不停地掉泪,提出只要对古树好,拆什么都同意。
她还拿出小时候、上学后、出嫁后、带孩子回娘家时与古树的合影照片。
看得出来,她对这株古树有很深的感情。
若是社会公众都有这位居民的情怀,我国的古树保护定会好上加好。
(二)技术层面的问题1.保护性破坏保护性破坏指,保护出发点是好的,但保护性行为的结果却适得其反。
这样的案例很多,具体表现为给古树建豪华围栏,过度铺装,建排水不畅的木栈道,支撑树体导致树皮腐烂,填充树洞导致树干腐朽,等等。
浅谈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古树名木是指那些具有较高历史、文化、科学、观赏价值的老树大木。
这些古树名木多生长在我国的山川大地之间,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神话传说,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
古树名木的保护也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在保护古树名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确保古树名木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浅谈。
一、问题分析1. 缺乏保护意识古树名木的保护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工作,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由于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不够普及,很多地方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并不重视,导致一些珍贵的古树名木面临被破坏的危险。
当前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还不够完善,一些地方的管理者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并不到位,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专业人员。
这使得古树名木易受到破坏和盗伐。
3. 观念落后的破坏行为一些地方的居民观念落后,对古树名木的认识还停留在利益和市场角度,盲目从事砍伐古树名木的行为。
这些破坏行为严重影响了古树名木的保护,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各界对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视程度。
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公众传达古树名木的珍贵意义和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社会的保护意识。
2.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保护古树名木的权益,并规范古树名木保护的管理措施,确保古树名木得到有效的保护。
3. 加强科学保护加强古树名木的科学保护,建立古树名木保护的专项机构,加强古树名木的监测和保护工作。
培养专业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人员,推动古树名木的科学保护工作。
4. 加强社会监督加强社会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监督力度,倡导公众积极参与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共同维护古树名木的神圣权益。
5. 促进生态旅游合理利用古树名木资源,推动古树名木的生态旅游开发,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古树名木的经济价值,激发社会各界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兴趣。
浅谈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古树名木是指年代久远、树龄较大、具有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的树木。
在中国,古树名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值得珍惜和保护。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古树名木的保护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人为破坏由于古树名木的独特价值,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其稀有性进行砍伐、盗挖或非法开发,严重损害了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和生存状况。
2. 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一些古树名木所在地的土地被用于房地产开发或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古树名木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3. 疾病虫害由于古树名木的树龄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弱,易受到各种疾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了古树名木的生长和发育。
4. 文化认知不足一些地方对古树名木的文化价值认识不足,缺乏保护意识,导致了对古树名木的疏忽和忽视。
二、对策建议1. 加强立法保护相关部门应出台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对古树名木进行全面的保护。
并加大对人为破坏古树名木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加大打击力度。
2. 加大宣传力度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古树名木文化价值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视程度,促使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
4. 加强科学研究加大对古树名木的病虫害防治和保护研究力度,提高古树名木的抗病虫害能力,保障其生长和发育。
5.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财政投入,提供更多的资金用于古树名木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6.促进良性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相关部门应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护古树名木所在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古树名木的可持续发展。
7.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加强古树名木文化的研究和沿革,向公众传递古树名木的历史文化内涵,培养人们对古树名木的珍惜和热爱。
三、结语古树名木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切实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促进古树名木的可持续发展和传承。
陆良县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建议摘要介绍了陆良县古树名木概况,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2个方面,分析了古树名木的生存现状,指出古树名木管理和保护存在的问题,并从自然改良、制度建立健全和完善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关键词古树名木;现状;保护措施;云南陆良古树名木是自然资源的珍宝,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财富。
古树名木见证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变迁,是历史的活化石,蕴藏着各种历史文明资源,是地域悠久历史的见证;古树名木同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旅游和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对于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古树名木作为自然界珍稀、名贵树木,对于维持地球生物资源的丰富性、生态和谐与环境保护作用巨大。
从历史、经济、生态等方面来分析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意义,采取切实的行动计划为古树名木争取更丰裕的生存条件,使古树名木可以获取生存所必须的各种自然资源,是陆良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
根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共同颁布的《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古树名木是指历史生存年代长久或具有重要价值的树木。
一般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大树称为古树;而树种珍稀、名贵或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
古树又分为国家一、二、三级。
树龄500年以上的古树为国家一级,300~499年为国家二级,100~299年为国家三级。
国家级名木不按树龄分级。
陆良县的古树名木调查则按照2010年6月1日起施行的《曲靖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所规定的分级标准:树龄在500年以上或具有重要景源价值、历史价值和树种极其珍稀的古树,为特级古树;树龄300~499年的古树为一级古树;100~299年的古树为二级古树。
名木即指珍稀、名贵,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研作用或意义的树木[1-2]。
1 陆良县古树名木概况1.1 资源现状陆良县地处乌蒙山南部延伸带,位于云南省东部,曲靖市南部,北纬24°44′~25°18′,东经103°23′~104°2′,总面积2 096 km2。
境内三面环山,山脉中部是平坦开阔的陆良坝区,整个地势北高南低。
最高海拔2 687.6 m,最低海拔1 640 m。
南盘江从中迂回过境,形成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相间的地貌,是滇东北较典型的岩溶地貌之一。
该县属亚热带高原季风型冬干夏湿气候区,气候温和,春暖干旱,秋凉湿润,冬无严寒较干燥,夏无酷热而多雨,年均气温14.7 ℃,极端最高气温31.4 ℃,极端最低气温-17 ℃。
年降雨量979.6 mm。
光热水资源条件较好,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根据县林业局和住建局对陆良县古树名木资源的调查,结果显示,陆良县共有古树名木及后备古树442株,其中单株古树226株,古树群9个共216株。
树种有侧柏、滇朴、黄连木、紫薇、桂花、大理罗汉松、君迁子、短萼海桐、麻栎、云南油杉、云南山茶、合欢、棠梨、多脉猫乳、滇皂荚、玉兰等,共计16科16属16种。
其中树龄在500年以上的特级古树9株,树龄3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36株,树龄100~299年的二级古树397株。
1.2 生存现状陆良县古树多生长力旺盛,枝叶茂盛,树干圆满完整,躯体无伤残、枯损的古树有366株,占古树总量的83%。
而生长已达衰老期的古树,树木长势显著衰退,树形苍劲衰老,树干常有大小不等的空洞,树体有主枝枯死和树干劈裂现象,枝叶较稀少,树冠不完整,新梢生长极短,这类古树占古树总量的16%。
生长濒临枯死的古树,大枝干枯,枝叶零落,树形残缺不全,这类古树占古树总量的1%。
1.3 保护管理现状古树名木资源是地方历史与文明的标志,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陆良县长久以来一直强调对古树名木的保护,群众也有爱树护绿的思想意识,但由于多种原因,古树名木遭受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
近些年,陆良县加强了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地倡导广大民众参与到保护古树名木的行动中来。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打造美丽中国等社会发展理念的提出,保护古树名木作为陆良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深受社会各界人士关注,标志着陆良县的古树名木资源塑造了生态文明良好形象。
陆良县相关部门抓住政策时机,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古树名木管理的具体规划,并将保护古树名木资源作为今后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是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制定了具体的政府领导责任制度,各级政府成立专门的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小组,对管理区内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负全责。
二是建立了乡镇协调管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体系。
各相关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
三是对古树名木的实施统一管理,加强惩戒力度,严禁一切破坏古树名木的行为。
2 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因素分析2.1 自然因素一是树龄高,内部生理机能下降。
由于树龄老化,生命力减弱,根端组织活力降低,吸收能力变差,所吸收的矿物营养越来越不能满足地上部分的需要,树体营养被大量消耗而得不到有效补充,造成树体养分不平衡,导致树势衰弱。
高龄树木,由于在漫长生命过程中的自然整枝或其他原因的断枝,往往留下许多枯枝死节或孔洞,为病虫害滋生创造了条件,或积水造成心材腐烂,影响树木生长。
二是灾害性天气的威胁。
如久旱久雨、风折雷击、冰冻雪压等,往往对林缘或孤立的古树名木造成严重威胁。
三是立地条件差,营养不足。
古树多年来都生长在同一个地方,或受生长环境的限制,土壤养分得不到补充,有些古树又没有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树体根系周围的营养物质减少,树木长势下降。
四是病虫危害。
古树对病虫抗性较差,易受到病虫危害,引起枝干枯死或形成树洞,影响树木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导致生长发育不良,遇到风、雪、雨、雷电,极易折断倒伏引起死亡。
2.2 人为因素一是工程建设造成的损害。
由于古树名木一般树龄较高,根系繁茂,延伸面积大,城区建设、桥梁修建、铁路铺设、水库建造等各类工程项目的建设容易对古树名木造成损害,轻则使其衰败,重则导致古树名木死亡。
二是人类活动造成土壤性质改变。
寺院、景区等地的古树,周围均用水泥和砖铺设,仅留很小的树池,或人为踩踏严重,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降低,直接影响根系的吸收功能和运输作用。
三是受环境污染的危害。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人类活动导致自然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各种工业化工生产排放的污水废气,污染了河流、空气、土壤,使古树名木的生活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有的甚至在古树名木附近倾倒生产废渣,使得树木生长的土壤理化性质恶化,有毒有害物质骤增,树木根系生长受到严重危害。
大气中的有毒物质会使树木的叶片不能正常呼吸,阻碍树木的光合作用,最后逐渐衰老死亡。
四是人为直接损伤。
人们火烧、晨练拉扯、刻字纪念等行为都会对树木产生危害,甚至有人相信古树入药治病,将古树名木的枝叶、树皮折下剥下,对古树名木产生严重损害。
另外砍伐、移栽等都会对树木产生直接的损害。
五是管理不当引起的损伤。
在人工管理过程中,若修剪过度,则会影响树木的再生能力,施药量过大也会对古树名木造成损害,施肥量过多会导致烧根,各种人为管理不当也会造成古树的长势衰弱。
同时,大量人为接触可能对树木造成机械损伤,如攀折、刮刻等。
另外,受利益驱使,对有经济和药用价值的古树进行掠夺性折枝、采种,或刮树皮、挖树根等,对古树伤害更大[3]。
3 古树名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贯彻落实《曲靖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陆良县采取了古树名木考察、统计、标牌等一系列行动,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但是在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古树名木管理工作没有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重视,新闻媒体对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宣传甚少,广大群众甚至各级领导对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了解有关法律法规,未能充分调动保护古树名木的积极性,一些保护责任单位和个人较好的保护经验和事迹得不到及时表彰和弘扬,一些损毁古树名木的行为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没有形成好的古树名木保护氛围。
二是按照《曲靖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规定,陆良县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由县住建局和林业局兼管,没有专项的保护经费,古树名木的日常养护、病虫害防治复壮、施肥、围栏及普查挂牌等措施不能及时实施,管理经费不足,古树名木的正常管理、病虫害防治、增肥、树木修剪及保护栏的设立等难以有效落实,古树名木的抢救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三是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工作缺乏基本的技术保证。
由于古树名木一般树龄较大,树体老化,病虫害严重,对于古树名木的保护修复需要一些特殊的方式。
但由于古树名木的负责单位在管理养护古树方面缺乏相关技术人员和技术资金的支持,导致古树名木的正常维护工作难以有序开展[4-5]。
4 古树名木保护建议一是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宣传,增强民众的思想认识。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与历史赠予的珍贵资源,要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古树名木的重要历史、文化、生态价值,以及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对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视度。
并积极通过电视、报刊、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让更多民众积极的参与到古树名木的保护行动中来。
二是保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有充足的资金支撑。
政府应建立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古树名木的病虫防治、培育、复壮、日常养护等。
三是要采取切实有效的管护措施。
改善立地条件,尽可能保留树盘表面绿地面积,按时清理古树下生长的杂草和其他植物,确保古树生长所必须的空间充裕、养分充足,并加强日常管理,根据树木实际情况施肥喷药,为古树生长营造良好的土壤、空气、水分等环境条件;对景区、学校、单位、寺院及村旁的古树应建立防护围栏,避免乱刻乱划等有损古树树体树势的行为发生,保障古树的正常生长,并对古树进行定档挂牌,建立每株古树名木的专有档案资料,并树立保护标识牌,明文禁止破坏古树名木的行文;科学修枝,恢复生长势,古树的修剪应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尽量减少修剪,保留主要的干枝、侧枝,均衡树冠,及时处理修剪伤口,及时修补树洞,封涂伤口;加强病虫害防治,由于陆良县古树所处位置较分散,物种较多,因而病虫害的类别也较复杂多样,因此应以预防为主,辅以综合防治,并以无害的生物药剂为主,对古树名木进行相应诊治;为了确保古树名木的健康成长,应设专人负责古树名木日常管理的部门,具体落实濒危古树名木复壮的技术指导工作。
四是应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古树名木。
加强监管执法力度,管理部门增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监管,及时制止损毁古树名木的行为,并依法对各种损伤古树名木的行为及相关人进行惩处,通过采取重罚的办法让违法者丧失利益空间。
5 结语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
这些古树历尽百年千载,幸存至今,苍翠依然,是生态资源中的瑰宝,失而不可复得。
提倡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需要将保护古树名木纳入到建设项目中来,为古树名木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促进古树名木生长茂盛。
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工具,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增加资金支持,落实各项保护管理措施,同时加强法律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