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毕业设计样本
- 格式:doc
- 大小:355.50 KB
- 文档页数:16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机电一体化指的是通过将机械和电气控制技术无缝集成,实现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
在工业生产中,机电一体化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和安全性,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因此,机电一体化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机电一体化的毕业设计中,我选择设计一个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该系统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智能控制家庭中的各种电器设备,提供个性化、舒适的居住环境。
首先,我将设计一个控制中心,通过集成电路和传感器来实现智能控制功能。
控制中心可以接收家居设备的状态信号,并根据设定的条件来自动控制。
例如,当温度过高时,控制中心会自动打开空调;当检测到有人离开房间时,控制中心可以自动关闭灯光等。
其次,我将设计各种智能感应装置。
这些装置可以通过无线通讯方式将感应信号传送给控制中心。
这样,无论是温度感应、光线感应还是声音感应,都可以通过这些装置来实现智能控制。
另外,我还将设计各种电器设备的电路控制板,用于实现对电器设备的远程控制。
通过这些控制板,用户可以在手机或电脑上进行远程操作。
例如,可以通过手机App来调节空调温度、打开电视、控制窗帘等。
最后,我将设计一个人机交互界面,以方便用户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和监控。
通过这个界面,用户可以设置各种智能控制功能,了解家庭各个设备的状态等。
同时,系统也会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学习,以提供更为便捷的使用体验。
通过这个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能够实现机电一体化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
不仅可以提高生活的舒适度和便利性,还可以节约能源,提高家庭安全性。
这个毕业设计不仅考验了我在机械和电气控制方面的综合能力,还对我在智能控制和人机交互方面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这个设计,我将有机会掌握更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和电子技术的结合,是现代工程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机电一体化的毕业设计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机械和电子技术的综合运用,完成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与制造。
以下是一种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的案例,供参考。
设计项目:自动化生产线的机电一体化设计设计目标:设计并制造一条能实现自动化生产的生产线设计内容:包括机械结构设计、机械传动系统设计、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传感器选择和使用等方面。
设计步骤:1.确定生产线的产品类型和生产需求:根据需求确定生产线生产的产品类型和数量,进一步确定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和工作要求。
2.机械结构设计:根据产品类型和生产需求,设计生产线的整体结构和部件构造,包括传送带、输送机、送料机械手等,确保生产线的运转流畅和高效。
3.机械传动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传动系统,包括电机、减速器、传动装置等,保证生产线各部件的动力传输和精确控制。
4.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并搭建合理的电气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PLC控制器、触摸屏人机界面等,实现对生产线整体运行和各个部件的控制和调节。
5.传感器选择和使用:根据生产线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安装在适当的位置,实时检测物料、产品和机械运行状态,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进行处理和调节。
设计成果:完成一条符合要求的自动化生产线,能够按照预定的生产需求完成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设计思路:机械一体化设计是机电一体化的核心,因此要注重机械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同时要重视传动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保证机械系统能够受到准确的控制和调节。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团队合作和综合运用各种技术知识。
同时,还要重视实际操作和实际问题的解决,通过实践发展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结:机电一体化是现代工程技术的重要方向,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是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良好机会。
通过这样的设计实践,毕业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任务书模板范文任务书是毕业设计的重要文件,它包含了对毕业设计的任务要求、目标、内容、进度安排等方面的详细说明。
以下是一个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任务书的模板范文,供你参考:任务书。
题目,基于机电一体化的XXX系统设计与实现。
一、任务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XXX系统的机电一体化设计与实现,探索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任务的主要内容。
1. 对XXX系统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包括其结构、原理、性能参数等方面的研究;2. 基于调研结果,设计XXX系统的机电一体化方案,并进行仿真验证;3. 搭建XXX系统的机电一体化实验平台,进行系统集成与调试;4.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评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XXX系统中的应用效果。
三、任务的进度安排。
1. 第1-2周,对XXX系统进行调研,撰写调研报告;2. 第3-6周,制定机电一体化设计方案,进行仿真验证;3. 第7-10周,搭建实验平台,进行系统集成与调试;4. 第11-14周,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准备答辩。
四、任务的预期目标。
1. 完成对XXX系统的全面调研与分析,为机电一体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2. 提出符合XXX系统特点的机电一体化方案,并进行仿真验证;3. 搭建XXX系统的机电一体化实验平台,实现系统集成与调试;4. 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准备答辩,取得优异的成绩。
五、任务的工作条件和保障。
1. 实验室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和软硬件支持;2. 指导老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3. 学校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六、任务的指导老师。
XXX 教授。
以上是一个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任务书的模板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实际撰写任务书时,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祝你顺利完成毕业设计!。
机电一体化类毕业设计篇一: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成都工业学院成教院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教学点:指导老师:学生姓名:专业:基于PLC自动矿车运输控制系统的设计职业学院职称:讲师学号: 机电一体化技术成都工业学院成教院制二〇一四年三月二十日成都工业学院成教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基于PLC自动矿车运输控制系统的设计任务与要求:通过对自动化矿车运输控制系统的设计,通过所学的专业知识,在知道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出自己的控制系统。
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共周教学点:职业学院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指导单位或教研室:职业学院指导教师:职称:讲师成都工业学院成教院制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表摘要矿车是矿山在开采和运输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矿车的作用主要是在矿山矿场及矿井中输送煤、矿石和废石等散状物料,矿车的必不可少主要来自于它不但方便实用,经济效益高,符合矿物运输环境的特殊要求,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维护。
矿车能够将煤、矿石和废石等散状物料经特定的轨道快速运送到特定的位置,以满足其他工作设备的需求。
与其它运输设备相比,它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并满足特殊的运输需求。
但现在矿井中都是采用人工控制,人工卸料。
不但工作效率低,而且对劳动工人的健康及安全带来很多影响。
因此,采用自动化技术控制矿车势在必行。
关键词:矿车、控制、自动化AbstractMine is mine is necessary in the mining and transportation tools. Harvester role mainly in mine and mine in the transportation of coal, ore and waste andother bulk materials, the tramcar essential mainly from it not only convenient and practical, high economic benefits, meet the special requirements of mineral transport environment,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manufacturing and maintenance.Car to the coal, ore and waste and other bulk materials with specific tracks quickly delivered to a specific loc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other equipment demand. Compared with other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it can work in harsh environments, and meet the special demand for transport. But now the mine are used in manual control, manual unloading. Not only the work efficiency is low, and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workers to bring a lot of influence. Therefore, the use of automation technology be imperative control car Keywords:car,control,automation篇二: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文件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文件一、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要求1.毕业设计期间、学生要严格遵守学院或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名称带式运输机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学院名称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学生姓名杨二州班级机电一体化1105指导教师张明伟2013年9月20日设计任务书题目:带式运输机的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要求:1、运输带的工作速度v=1.5(ms)2、运输带牵引力F=2300(N)3、驱动滚筒直径D=400(mm)4、单向连续运转(每天工作8小时),有轻微冲击,室外工作,灰尘较大。
5、每周5天,工作寿命10年,小批量生产。
设计进度要求:第一周拟定分析传动装置的设计方案:第二周选择电动机,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第三周进行传动件的设计计算,校核轴,轴承,联轴器,键等:第四周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第五周准备答辩指导教师(签名):摘要齿轮传动是现代机械中应用最广的一种传动形式。
它由齿轮、轴、轴承及箱体组成的齿轮减速器,用于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
齿轮减速器的特点是效率高、寿命长、维护简便,因而应用极为广泛。
本设计讲述了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过程。
首先进行了传动方案的评述,选择齿轮减速器作为传动装置,然后进行减速器的设计计算(包括选择电动机、设计齿轮传动、轴的结构设计、选择并验算滚动轴承、选择并验算联轴器、校核平键联接、选择齿轮传动和轴承的润滑方式九部分内容)。
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齿轮减速器的二维平面设计,完成齿轮减速器的二维平面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
关键词:齿轮啮合轴传动传动比传动效率目录1、确定传动方案 (1)1.1. 拟定、分析传动装置方案 (1)2、电动机的选择 (2)2.1. 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2)2.2.电动机功率的选择 (2)2.3.确定电动机的转速 (2)3、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3)3.1. 总传动比 (3)3.2.分配各级传动比 (3)4、计算传动装置的传动和动力参数 (4)4.1.电动机轴的计算 (4)4.2.Ⅰ轴的计算(减速器高速轴) (4)4.3.Ⅱ轴的计算(减速器中间轴) (4)4.4.Ⅲ轴的计算(减速器低速轴) (5)4.5.Ⅳ轴的计算(卷筒轴) (5)5、传动零件V带的设计计算 (6)5.1.确定计算功率 (6)5.2.选择V带的型号 (6)5.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dd1 dd2 (7)5.4.验算V带的速度 (7)5.5.确定V带的基准长度Ld和实际中心距a (8)5.6.校验小带轮包角ɑ1 (8)5.7.确定V带根数Z (9)5.8.求初拉力F0及带轮轴的压力FQ (9)5.9.设计结果 (9)6、减速器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2)6.1.高速级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2)6.2.低速级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5)7、轴的设计 (18)7.1.高速轴的设计 (18)7.2.中间轴的设计 (20)7.3.低速轴的设计 (21)8、滚动轴承的选择 (25)9、键的选择 (25)10、联轴器的选择 (26)11、齿轮的润滑 (26)12、滚动轴承的润滑 (26)13、润滑油的选择 (26)14、密封方法的选取 (27)结论 (28)致谢 (29)参考文献 (30)前言计算过程及说明国外减速器现状,齿轮减速器在各行各业中十分广泛地使用着,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机械传动装置。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书毕业设计题目:机电一体化现状与趋势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引言 (1)第1章机电一体化概述 (2)1.1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 (2)1.2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2)第2章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钢铁企业中应用 (4)2.1 智能化控制技术(IC) (4)2.2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4)2.3 开放式控制系统(OCS) (4)2.4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4)2.5现场总线技术(FBT) (4)2.6 .. 交流传动技术 (4)第3章我国发展“机电一体化”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对策 (5)3.1 我国“机电一体化”工作面临的形势 (5)3.2 我国“机电一体化”工作的任务 (5)3.3 我国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对策 (5)第4章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7)4.1 智能化 (7)4.2 模块化 (7)4.3 网络化 (7)4.4 微型化 (7)4.5 环保化 (8)4.6 系统化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第1章机电一体化概述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
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要求,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
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
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范文一、引言。
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我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智能物料搬运机器人。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物料搬运可是个大事情,就像在一个超级忙碌的大厨房里,得有人把食材准确地送到厨师跟前一样,在工厂里物料也得被高效准确地搬来搬去。
这时候,我们的智能物料搬运机器人就闪亮登场啦。
二、设计目标。
1. 高效性。
我的首要目标就是让这个机器人搬东西的速度够快。
想象一下,在一个大型仓库里,如果机器人慢吞吞的,那货物都要堆成山了。
所以我希望它能像一个超级敏捷的小助手,在规定的时间内搬运尽可能多的物料。
2. 准确性。
这可太重要了。
机器人得知道把物料准确地放到哪里,不能搞混。
比如说,要把零件A放到生产线1的某个位置,可不能放到生产线2去了,不然整个生产流程都得乱套,就像你把盐当成糖放进蛋糕里,那可就糟糕透顶了。
3. 智能化。
这个机器人可不能是个只会听指令傻干活的家伙。
它得有自己的“小脑袋”,能够感知周围的环境,比如说遇到障碍物得能躲开,就像我们在路上走路看到前面有个大石头,肯定会绕过去一样。
而且还能根据不同的物料类型和搬运任务,自动调整自己的工作模式。
三、总体设计方案。
1. 机械结构设计。
底盘:我给机器人设计了一个坚固又灵活的底盘。
底盘就像是机器人的脚,它采用了四轮驱动的方式,这样可以保证机器人在不同的地面条件下都能平稳地移动。
轮子的选择也很有讲究,我用了特制的橡胶轮,摩擦力刚刚好,既能跑得稳,又不会在地面上留下难看的痕迹。
机械臂:这是机器人用来抓取物料的“手臂”。
机械臂有多个关节,可以像人的手臂一样自由弯曲和伸展。
关节处采用了高精度的减速器,这样可以保证机械臂在抓取物料时的准确性。
机械臂的末端还安装了一个特制的夹具,这个夹具可以根据不同物料的形状和大小进行调整。
比如说,如果是搬运方形的箱子,夹具就会变成适合夹住箱子四个角的形状;如果是搬运圆柱形的物体,夹具就会变成环抱式的。
2. 控制系统设计。
机电一体化技术毕业设计模板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前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范文一、引言。
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讲我的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智能物料搬运机器人。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物料搬运可是个大活儿,又累人又容易出错。
所以呢,我就想设计一个聪明的机器人来干这个活儿。
二、设计目标。
1. 精准定位:它得知道自己在哪儿,要去哪儿,不能像个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
2. 安全可靠:在工厂里有很多人和设备,机器人可不能到处乱撞,得稳稳当当、安安全全的。
3. 高效搬运:毕竟是来干活儿的,要是慢吞吞的,那可不行,得快速准确地把物料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
三、总体设计方案。
# (一)机械结构设计。
1. 底盘。
底盘就像是机器人的脚,我选择了四轮驱动的底盘结构。
四个轮子能够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机动性。
轮子采用了特殊的橡胶材质,有很好的摩擦力,这样机器人在行驶过程中就不容易打滑。
为了实现转向功能,我在底盘上安装了转向机构。
这个转向机构就像汽车的方向盘一样,可以控制机器人的行驶方向。
2. 机械臂。
机械臂是用来抓取和搬运物料的关键部件。
我设计的机械臂有三个关节,可以灵活地伸展和弯曲。
每个关节都由一个电机驱动,通过精确的控制算法,能够实现机械臂在三维空间中的精确定位。
在机械臂的末端,我安装了一个特制的夹具。
这个夹具可以根据不同物料的形状和大小进行调整。
对于方形的物料,可以使用夹板式夹具;对于圆形的物料,可以使用环抱式夹具。
# (二)控制系统设计。
1. 硬件部分。
控制器:我选用了一款功能强大的单片机作为机器人的大脑。
这个单片机可以处理各种传感器传来的信息,并且根据预先编写的程序控制机器人的行动。
传感器:为了让机器人能够感知周围的环境,我安装了多种传感器。
比如说,安装了激光雷达传感器,它就像机器人的眼睛一样,可以扫描周围的环境,构建出环境地图,这样机器人就能知道哪里有障碍物,哪里是安全的通道。
还安装了红外传感器,用于近距离检测障碍物,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
另外,在机械臂上安装了力传感器,当夹具抓取物料时,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到抓取的力度,避免用力过大损坏物料或者用力过小抓不住物料。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模板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项目名称111 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智能控制系统开发112 目标1111 完成一套具备自主控制功能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1112 系统需集成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及反馈机制1113 实现远程监控与操作功能113 背景1111 当前工业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对设备智能化提出更高要求1112 机电一体化作为实现这一目标重要手段受到广泛关注1113 开发新型高效稳定之机电一体化装置具有重要意义114 设计任务1111 硬件部分包括但不限于电机驱动电路、传感器接口等设计1112 软件部分涵盖数据处理算法编写以及用户界面设计1113 需完成各模块之间通讯协议制定确保系统协调运作115 技术路线1111 前期调研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现状明确研究方向1112 中期进行详细方案论证选择最优设计方案1113 后期开展实验验证调整直至满足预期性能指标116 进度安排1111 第一阶段完成需求分析与初步方案设计1112 第二阶段硬件搭建及软件编程同步推进1113 第三阶段系统联调优化直至达到预期效果117 成果形式1111 提交完整设计文档含原理图PCB图源代码等1112 制作实物模型或演示视频展示项目成果1113 撰写总结报告阐述整个开发过程所遇问题解决方案118 权益分配1111 双方共同享有研究成果知识产权1112 发表论文时应注明双方贡献比例1113 若产生经济效益按约定比例分成119 违约责任1111 任何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需承担相应违约金1112 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继续履行合同可协商解决1113 故意泄露商业秘密者将追究法律责任1110 其他事项1111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至项目结束止1112 未尽事宜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1113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甲方代表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代表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机电⼀体化毕业设计[1]T68型卧式镗床PLC控制系统设计指导教师:路正午⽬录1.T68卧式镗床控制原理说明书 (1)2.T68型卧式镗床电⽓控制主回路 (2)3.安装板电⽓元件平⾯布置图 (3)4.控制⾯板按钮、⾏程开关平⾯布置图 (4)5.镗床控制系统P L C外部接线图 (5)6.镗床控制系统PLC梯形图 (6)7.触摸屏控制 (7)8.电⽓元件⼀览表 (7)9.参观⼯⼚有感 (8)10.实习⼼得 (9)11.附录A:实习⽇记 (9)1 T68型卧式镗床控制原理说明书1.1.T68型卧式镗床的⽤途T68型卧式镗床主要⽤于钻孔、镗孔、铰孔及加⼯端平⾯等。
1.2 电⽓控制线路的特点(1)主电机为双速电机,它提供机床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动⼒。
⾼低速转换,由主轴孔盘变速机构内的限位开关S控制,S 常态时接通低速,被压下时接通⾼速。
由接触器KM6及KM7实现定⼦绕组从三⾓形接法转接成双星型接法。
(2)主电机可正反转、点动及反接制动。
(3)主电机⽤低速时,可直接启动;但⽤⾼速时,则由控制线路先起动到低速,延时后再⾃动转换到⾼速,以减少起动电流。
(4)在主轴变速或进给变速时主电动机能缓慢转动,使齿轮易于啮合。
1.3 控制线路⼯作原理(1)主轴的点动控制主轴的正反向点动由按钮SB3和SB4操纵。
按下正向点动按钮SB3后,PLC输出使KM1、KM6线圈得电动作。
因此,三相电源经KM1主触点、限流电阻R和接触器KM6的主触点接通电动机M1,使电动机在低速下旋转。
放开按钮时,KM1和KM6都相继断电释放,电动机断电停⽌。
反主电机正反控制由SB1和SB2操纵。
当要求电动机低速运转时,限位开关XK 为断开状态,按下起动按钮SB1、KM1、KM3、KM6得电动作。
主电机就在全电压和三⾓形接线下,直接起动低速运⾏。
使⽤⾼速时,限位开关XK闭合,按下SB1后,电动机先低速起动,延时5秒后KM6断开,再经0.6秒KM7得电动作。
摘要随着重工业的发展,产品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成为产品的一个重要指标。
传动轴作为机器中的一个重要部件。
我们知道,随着我国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在今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效益,显示了其在国家基础工业现代化中的战略性作用,并已成为传统机械制造工业提升改造和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地重要手段和标志。
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种类和档次及生产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数控机床是现代加工车间最重要的装备。
它的发展是信息技术(IT)与制造技术(MT)结合发展的结果。
现代的CAD/CAM、FMS、CIMS、敏捷制造和智能制造技术,都是建立在数控技术之上的。
掌握现代数控技术知识是现代机电类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
本次设计内容介绍了数控加工工件的材料选择、零件图分析、加工工艺分析以及数控编程等。
在此以本设计(传动轴的设计与加工工艺)为例。
关键词:数控技术传动轴加工工艺数控编程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eavy industry, the credibility and function of the product become an importance index sign of product.Spread to move stalk as an importance parts in the machine.We know tha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number control a technique and number control tool machine in now the machin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importance posi tion and huge performance, manifestation it is in the nation the primary industry the modernization of strategic function, and have become tradition the machine manufacture industry promote reformation and realization automation, gentle turn, integration turn productively importance means and marking.Number control a technique and number control tool machine of extensive application, brought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duct category and file time and mode of production of machin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revolution variety.Number control tool machine is a modern to process a car most importance of material. It of the development be an information technique (IT) with manufacturing the technique (MT) combine development of result. The CAD/CAM, FMS, CIMS of the modern, nimble manufacturing and intelligence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all is establishment at number control a technique on of.Control a modern number to control technique knowledge is a modern machine electricity type profession student's essential to have of.This time design contents introduction number control material of process the work piece choice, spare parts diagram analysis, process a craft analysis and number control plait distance etc..Take this design(spread to move stalk of design with process a craft) as an example here.Keyword: Number control a technique to spread to move stalk to process a craft number to control a plait distance第一章绪论本设计主要研究材料数控加工工艺的综合性技术,它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
英文回答:The integration of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is achieved through abination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which achieves efficient, accurate, automated control and operation of equipment, systems or products。
Graduate design is a graduate thesi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an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the expertise studied and an assessment of the students 'bined abilities。
The graduation design of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technologies is designed to increase students 'bined abilities and awareness of innovation through hands—on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the us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ies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The template for graduation design should include a selection of the subject background, purpose and meaning, research content, research methodology,expected results, etc。
滨州职业学院毕业设计题目PLC的皮带集中控制系统设计学生刘新利学号专业班级机电一体化技术部门名称电气工程学院指导教师王新二○一○三年五月二十日滨州职业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10 年级2013年 4 月 15日批准专业负责人:曹艳艳发放经手人:王新1.毕业设计题目:PLC的皮带集中控制系统设计2.学生完成全部任务期限: 2013 年 6 月 20 日3.任务要求:1 了解煤矿皮带运输系统运行工艺;2 针对某一煤矿皮带运输的实际情况,设计一种基于PLC的皮带集中控制系统;3 用AUTOCAD绘制系统的相关图纸;4 用PLC语言编制控制系统软件4.发出日期:2013年4 月15日指导教师:王新(签名)学生:刘新利(签名)滨州职业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进程表学生姓名:刘新利学号: 专业年级:10机电一体化一班指导教师: 王建论文设计题目:PLC的皮带集中控制系统设计滨州职业学院毕业设计中期检查登记表学生姓名:刘新利学号:专业年级:10机电一体化一班指导教师:王建毕业设计题目:PLC的皮带集中控制系统设注:日期和指导、检查内容由指导教师填写。
摘要煤矿的运输系统对保证矿井正常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煤矿运输系统可靠安全运行,对带式输送机进行集中监视和控制很必要。
本文以新疆哈密煤矿主斜井及地面胶带输送机为背景,设计出了以PLC 技术为核心的集中控制系统,提高了运输系统的监测和控制水平。
文中首先介绍了本次设计的背景,然后设计了胶带输送机集中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应具有的控制功能,参数的检测和故障保护装置,确定了各故障检测传感器的类型及安装位置。
在此基础上采用SIEMENS的S7-300系列PLC对系统进行硬件和软件设计,其中包括PLC的模块配置及外部连线,梯形图程序设计。
最后提出PLC控制系统的主要干扰源,并设计了抗干扰的措施。
关键词:胶带输送机; S7-300;集中控制系统目录1 绪论 (7)1.1 概述 (7)1.2 胶带输送机集中控制系统 (7)1.2.1 胶带输送机集中控制系统的重要性 (7)1.2.2 集中控制系统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8)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9)2 胶带机集中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10)2.1 课题背景介绍 (10)2.2 胶带输送机集中控制系统的功能设计 (11)2.3 胶带输送机集中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12)2.4胶带输送机集中控制系统设备构成 (14)2.4.1 胶带输送机 (14)2.4.2 PLC简述 (15)2.4.3 人机界面HMI (19)3 胶带输送机集控系统硬件设计 (21)3.1 SIMATIC S7-300 PLC简介 (21)3.1.1 SIMATIC S7-300 PLC简介 (21)3.1.2 模块安装 (23)3.2 集控系统PLC的设计 (23)3.2.1 CPU的选择 (23)3.2.2数字量模块选择 (26)4 胶带集中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30)4.1 集中控制的流程图 (30)4.2 系统软件实现 (31)4.2.1 控制方式选择 (31)4.2.2 模拟量的处理 (33)5 总结 (34)参考文献: (36)致谢 (37)1 绪论1.1 概述煤炭运输是煤炭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第一篇: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1.数控内排屑深孔钻削机床-总体及钻削系统设计2.游梁式抽油机机构的运动学分析3.半自动薄壁铜管弯管机-夹紧装置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4.珩磨头旋转式数控深孔强力珩磨机床设计5.同步电机驱动螺杆泵地面装置设计6.试油井下套管载荷与安全性分析7.电火花深孔套料加工系统设计8.半自动薄壁铜管弯管机-总体及空间弯头设计9.钻井绞车液压盘式刹车系统设计10.钻机自动送钻系统结构设计11.井下套管损坏机理及围压和应力分析12.技术套管磨损程度及剩余强度分析13.标枪阀式防气抽油泵设计14.磁力传动石化流程泵设计15.高产气井完井管柱力学分析16.JC-60D液压驱动钻井绞车设计17.修井机井架三维特征建模及结构优化分析18.非回转体零件深孔珩磨加工系统设计19.整体石墨电极研磨机机身部分设计20.钻井常见复杂情况机理分析与数据库设计21.中大孔径内排屑深孔钻削系统设计22.压后射流泵速排用地面泵设计23.水平井钻头钻压加载器设计24.环阀式防气抽油泵设计25.齿轮箱振动信号频谱分析与故障诊断26.数控枪钻机床-总体及钻削系统设计27.ZJ50电驱动钻机用新型齿轮传动绞车设计28.前置型油梁式抽油机的设计29.固定型液体驱动射流泵采油装置设计30.液压反馈抽稠泵设计31.海洋钻井平台钻杆自动排放及移动运系统设计32.XJ-350修井机绞车的设计计算33.往复泵实验装置设计34.40型液动顶驱装置设计35.顶驱装置试验台设计36.10型抽油机动力与减速系统设计37.特厚壁套管及其抗挤强度分析38.钻井岩屑清洗机设计39.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的PLC控制程序设计40.离心式灌注泵设计41.单级输油泵设计42.工件旋转式数控深孔强力珩磨机床设计43.数控内排屑深孔钻削机床数控工作台及冷却系统设计44.曲轴两端面孔加工组合机床-总体及液压系统计45.10型传动链式超长冲程抽油机设计与分析46.液压抽油机设计47.气体驱动射流泵采油装置设计48.无杆往复地下抽油机结构设计 49.8-1/2in旋转导向钻井工具设计与分析50.螺旋阀罩式旋转柱塞抽油泵设计51.ZJ40钻机传动方案设计及绞车滚筒轴设计52.51/2in套管补贴作业井下装置设计53.非回转体零件卧式深孔钻削系统设计54.异相型游梁式抽油机设计和计算55.螺旋柱塞式旋转柱塞抽油泵设计56.顶驱钻机的结构设计57.常规游梁式抽油机节能改造58.直线电机井下驱动采油装置设计59.XJ-250修井机绞车的设计计算60.曲轴两端面孔加工组合机床-右主轴箱及靠模设计61.双天轮直平式抽油机结构尺寸参数优化设计62.50型电动顶驱装置设计63.曲轴两端面孔加工组合机床-左主轴箱靠模设计64.气动转位系统电磁阀设计65.全自动打标装置及控制界面设计66.碳纤维抽油杆采油装置的图表优选法研究67.套管抗挤强度计算公式分析68.海洋钻井隔水管动态特性研究69.偏轮抽油机设计70.离心式砂泵设计71.72.第二篇: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题目(精选)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题目1、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2、现代照明控制系统设计3、企业供电系统设计4、基于PLC过程控制系统设计5、浅论车削加工中的振动与控制6、浅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启动、制动与调速7、浅析PLC控制的多电机同步系统8、数控机床故障的诊断研究9、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10、浅谈机电安装工程管理第三篇: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一、毕业设计的目的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相应学力层次的重要依据。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设计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题目:智能温度器的研究学校:武汉理工大学专业:机电一体化*名:**指导老师:**完成时间: 2011年8月15日摘要:XMT-100系列数字显示控制仪是一种带微电脑的新型全量程智能仪表。
它与热电阻、热电偶、压力变送器、远程电阻压力表及各种线性变送器配合使用,可测量和控制温度、压力、流量、电压、电流等各种工业参数,适用于冶金、化工、电力、轻功、医疗、视频、半导体等行业。
本文介绍了温度控制器的硬件及软件,硬件包括pt传感器、电压放大器、压频转换器lm331及89s8253-8279组成的单片机系统。
关键词传感器、电压放大器、lm331、单片机目录第一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本次毕业设计任务2.1设计题目: (1)2.2设计意义: (2)第三章软件设计3.1.1 Pt温度传感器 (4)3.1.2 恒流源介绍 (4)恒流源分为流出(Current Source)和流入(Current Sink)两种形式。
.. 43.3 电压-频率变换器LM331 (6)3.3.1 Lm331周边电路图 (6)3.3.2 概述 (6)3.3.3 工作原理 (7)3.4 8279单片机的性能及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 芯片引脚功能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 内部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Pcb印制板电路图 (9)3.5.1 PCB发展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软件设计4.1 程序流程图如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数和数值的编码5.1 前面板示意图及案件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仪表参数的设置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13)第一章绪论1.1单片机发展概述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至今,只有50年的时间,依靠微电子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进步,从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现在一块芯片上完全可以集成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只晶体管,使得计算机体积更小,功能更强。
特别是近20年时间里,计算机技术获得飞速的发展,计算机在工农业,科研,教育,国防和航空航天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已经是一个国家现代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单片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象Fairchid公司研制的F8单片微型计算机。
所谓单片机是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中央处理单元(Center Processing Unit,也即常称的CPU)和数据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及其他I/O通信口集成在一块芯片上,构成一个最小的计算机系统,而现代的单片机则加上了中断单元,定时单元及A/D 转换等更复杂、更完善的电路,使得单片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应用更广泛。
20世纪70年代,微电子技术正处于发展阶段,集成电路属于中规模发展时期,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尚未成熟,单片机仍处在初级的发展阶段,元件集成规模还比较小,功能比较简单,一般均把CPU、RAM有的还包括了一些简单的I/O口集成到芯片上,象Farichild公司就属于这一类型,它还需配上外围的其他处理电路方才构成完整的计算系统。
类似的单片机还有Zilog公司的Z80微处理器。
1976年INTEL公司推出了MCS-48单片机,这个时期的单片机才是真正的8位单片微型计算机,并推向市场。
它以体积小,功能全,价格低赢得了广泛的应用,为单片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单片机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在MCS-48的带领下,其后,各大半导体公司相继研制和发展了自己的单片机,象Zilog公司的Z8系列。
到了80年代初,单片机已发展到了高性能阶段,象INTEL公司的MCS-51系列,Motorola公司的6801和6802系列,Rokwell公司的6501及6502系列等等,此外,***的著名电气公司NEC和HITACHI都相继开发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专用单片机。
80年代,世界各大公司均竞相研制出品种多功能强的单片机,约有几十个系列,300多个品种,此时的单片机均属于真正的单片化,大多集成了CPU、RAM、ROM、数目繁多的I/O接口、多种中断系统,甚至还有一些带A/D转换器的单片机,功能越来越强大,RAM和ROM的容量也越来越大,寻址空间甚至可达64kB,可以说,单片机发展到了一个全新阶段,应用领域更广泛,许多家用电器均走向利用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化发展道路。
泛的应用。
因此研究和设计数控激光切割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微机控制技术正在发挥出巨大的优越性。
1.2单片机发展趋势现在可以说单片机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世界上各大芯片制造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单片机,从8位、16位到32位,数不胜数,应有尽有,有与主流C51系列兼容的,也有不兼容的,但它们各具特色,互成互补,为单片机的应用提供广阔的天地。
纵观单片机的发展过程,可以预示单片机的发展趋势,大致有:1.低功耗CMOS化MCS-51系列的8031推出时的功耗达630mW,而现在的单片机普遍都在100mW左右,随着对单片机功耗要求越来越低,现在的各个单片机制造商基本都采用了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
象80C51就采用了HMOS(即高密度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和CHMOS(互补高密度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
CMOS虽然功耗较低,但由于其物理特征决定其工作速度不够高,而CHMOS则具备了高速和低功耗的特点,这些特征,更适合于在要求低功耗象电池供电的应用场合。
所以这种工艺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单片机发展的主要途径。
2.微型单片化现在常规的单片机普遍都是将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取数据存储(RAM)、只读程序存储器(ROM)、并行和串行通信接口,中断系统、定时电路、时钟电路集成在一块单一的芯片上,增强型的单片机集成了如A/D转换器、PMW(脉宽调制电路)、WDT(看门狗)、有些单片机将LCD(液晶)驱动电路都集成在单一的芯片上,这样单片机包含的单元电路就更多,功能就越强大。
甚至单片机厂商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量身定做,制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单片机芯片。
此外,现在的产品普遍要求体积小、重量轻,这就要求单片机除了功能强和功耗低外,还要求其体积要小。
现在的许多单片机都具有多种封装形式,其中SMD(表面封装)越来越受欢迎,使得由单片机构成的系统正朝微型化方向发展。
3.主流与多品种共存现在虽然单片机的品种繁多,各具特色,但仍以80C51为核心的单片机占主流,兼容其结构和指令系统的有PHILIPS公司的产品,ATMEL公司的产品和中国台湾的Winbond 系列单片机。
所以C8051为核心的单片机占据了半壁江山。
而Microchip公司的PIC 精简指令集(RISC)也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台湾的HOLTEK公司近年的单片机产量与日俱增,与其低价质优的优势,占据一定的市场分额。
此外还有MOTOROLA公司的产品,日本几大公司的专用单片机。
在一定的时期内,这种情形将得以延续,将不存在某个单片机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走的是依存互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道路。
第二章本次毕业设计任务2.1设计题目:《温度控制器》2.2设计意义:温度控制器控制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由被冷却对象的温度变化来进行控制,多采用蒸气压力式温度控制器,另一种由被冷却对象的温差变化来进行控制,多采用电子式温度控制器。
温度控制器可分为: 1.机械式温度控制器分为:蒸气压力式温度控制器、液体膨胀式温度控制器、气体吸附式温度控制器、金属膨胀式温度控制器。
其中蒸气压力式温度控制器又分为:充气型、液气混合型和充液型。
家用空调机械式温度控制器都以这类温度控制器为主。
2.电子式温度控制器分为:电阻式温度控制器和热电偶式温度控制器。
传统的温度控制器的电热元件一般以电热棒、发热圈为主,两者里面都用发热丝制成。
发热丝通过电流加热时,通常达到1000℃以上,所以发热棒、发热圈内部温度都很高。
一般进行温度控制的电器机械,其控制温度多在0-400℃之间,所以,传统的温度控制器进行温度控制期间,当被加热器件温度升高至设定温度时,温度控制器会发出信号停止加热。
但这时发热棒或发热圈的内部温度会高于400℃,发热棒、发热圈还将会对被加热的器件进行加热,即使温度控制器发出信号停止加热,被加热器件的温度还往往继续上升几度,然后才开始下降。
当下降到设定温度的下限时,温度控制器又开始发出加热的信号,开始加热,但发热丝要把温度传递到被加热器件需要一定的时候,这就要视乎发热丝与被加热器件之间的介质情况而定。
通常开始重新加热时,温度继续下降几度。
所以,传统的定点开关控制温度会有正负误差几度的现象,但这不是温度控制器本身的问题,而是整个热系统的结构性问题,使温度控制器控温产生一种惯性温度误差,此次设计重点则是解决传统温度控制器系统结构上存在的问题。
2.3主要内容:系统任务本装置的任务是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
温度的变化会使pt温度传感器阻值发生变化,让恒流源电流通过电阻,根据U=I*R对电阻取电压,用电压放大器对电压值放大,压频转换器lm331对电压值进行转换,把输出的频率信号出入单片机比较处理,频率信号大于一定值时则发出中断。
第三章硬件电路设计3.1 恒流源与pt传感器电路图及原理3.1.1 Pt温度传感器pt温度传感器是一种稳定性和线性都比较好的白金热电阻传感器,电阻式温度检测器(RTD,Resistance Temperature Detector)是一种物质材料作成的电阻,它会随温度的上升而改变电阻值,如果它随温度的上升而电阻值也跟著上升就称为正电阻係数,如果它随温度的上升而电阻值反而下降就称为负电阻系数。
大部分电阻式温度检测器是以金属作成的,其中以白金(Pt)作成的电阻式温度检测器,最为稳定-耐酸碱、不会变质、相当线性...,最受工业界采用。
PT温度感测器是一种以白金(Pt)作成的电阻式温度检测器,属于正电阻系数,其电阻和温度变化的关系式如下:R=Ro(1+αT) 其中α=0.00392,Ro为100Ω(在0℃的电阻值),T为摄氏温度<br>因此白金作成的电阻式温度检测器,又称为PT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