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写作中常见的语言表述问题-美辑编译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1
1学术论文的语言表达征求意见稿总则语言风格清晰流畅的书面语言注意向已发表的文章学习语言专业术语必须从该领域的文献中学习避免自创的新奇语句 应注意的问题一时态时态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虽然有一般的规则但往往在实际文章中很难把握总体的规则已在前边讲过需要重申的是在同一段落中要避免时态跳跃详见学术论文的写作最常见的描述一般现象的时态是一般现在时有时也用一般过去时或一般将来时需要注意的语法In recent years 作时间状语时通常要用完成时In recent years, Plesch and coworkers have concluded that many so-called cationic polymerizations do not proceed through intermediates of an ionic nature.二数数也有其复杂化特别是在学术论文里有是很难顾及数上的逻辑但一般不将逻辑上的问题视为语法错误只须注意在一个句子中的数和谓语动词的统一即可以下是需要注意的语法不规则变化的单复数单数复数criterion criteria 依据phenomenon phenomena 现象medium media 介质radius radii 半径index indices 指数appendix appendices 附录stimulus stimuli 刺激basis bases 基础2synthesis syntheses 合成matrix matrices 基体Novel biomaterials with improved, specific biological action are being developed using polymers that are responsive to environmental stimuli.一些数有特殊性的名词data, kinetics 通常作复数名词research, work: 不可数名词The data in Table 1 are obtained from the reaction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The kinetics of polymerization within each droplet are the same as those for the corresponding bulk polymerization.Much research has been done to redirect the tropism of retroviruses by engineering the envelope glycoprotein.Most research on poly(ortho esters) has focused on the synthesis of polymers.一些结构的数<主谓的统一>one of 复数名词单数none of 复数名词复数none of 单数名词/不可数名词单数no 复数名词复数no 单数名词/不可数名词单数a kind of 单数名词单数this/that kind of 单数名词单数these kinds of 复数名词复数复数名词of this/that kind 复数sort 与kind 类似a type of 单数名词单数a series of 复数名词复数a class of 复数名词复数the number of 复数名词单数a number of 复数名词复数Ara-C is one of most important antitumor agent s, especial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leukaemias.One of possibilitie s for enhancing the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is to link it to a carrier. Biocompatibility is one of the main criteria for the selection of a particular biomaterial.3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technology represent s one of most rapid advancing area s of science in which chemists are contributing to human health care.Several model s have been proposed but none appear to be generally applicable.None of the presently used ones are applied rigorously.Thus far no studies have conclusively demonstrated long-term value of any of the cardiac gene therap approaches.This type of termination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spontaneous termination.A number of polymer backbone s that are potentially degradable are detailed in the text.The number of mechanism s which have been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stereopecificity of Ziegler-Natta catalysts.* The number of 复数名词: 整个做主语时谓语应为单数; 但此句的动词have 是从句的谓语而从句是形容mechanisms.在其它的从句谓语中也是同样如: One of the mechanism s which have been……A series of telomer s reported in table 1 were then synthesized.A diverse range of mechanism s have been developed.Polymer s are a promising class of biomaterial s that can be engineered to meet specific end-use requirements.The most important class of poly(amide s) for controlled release are the poly(amino acids). The majority of poly(anhydride s) are prepared by melt-condensation polymerization.A wide variety of natural and synthetic polymer s have been used to fabricate tissue-engineering matrices.后面通常要用复数名词对可数名词而言various differentmost all many severalone of many ofkinds ofa number of the number ofa (wide) variety of a class ofa series of a wide range ofDozens of different type s of receptor s are present on the average mammalian cell.4In a number of special application s (e.g. contact lens es and skin-grafting material s), additional requirement s such as transparency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selecting a polymer.Many of these transmembrane protein s are receptor s.Some polymer s are highly crystalline primarily because their structure is conductive to packing, while others are crystalline primarily because of the secondary forces. For still other polymer s, both factors may be favorable for crystallization.形容可数名词的量词a few many a number of形容不可数名词的量词a great/small/certain amount of a great/good deal of形容可数和不可数名词均可的量词a lot of lots ofAlthough a few polymer s may be completely amorphous and a few completely crystalline, most polymer s are partially or semi-crystalline in character.The use of IPNs has received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and different kind s of IPN have been synthesized with different composition s.The major amount of work on size distributions has been on polyesters and polyimides.A sizeable amount work has been published on the copolymerizations of various cyclic monomers.以下结构的谓语的数由前一个决定, as well as……由较靠近谓语动词的决定not only……but also……either……or……neither……nor……三冠词冠词是最易犯错误的地方一定要注意否则编辑的负担极重因为每句话都会用到冠词最普通的规则如下单数名词前一般要加冠词 a , the 等但有些情况可不加复数名词前一般可不加冠词也可加the, these, those.5The molecular weight of a polymer is of prime importance in its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The rate constant can be expressed by an Arrhenius type relationshipK = A e -E/RTWhere A is the collision frequency factor, E the Arrhenius activation energy, and T the Kelvintemperature. A plot of lnK versus 1/T allows the determination of both E and A from the slopeand intercept, respectively.When a water-insoluble or only slightly water-soluble monomer is added, a very small fractiondissolves and goes into solution. A large but still small portion of the monomer enters the interiorhydrocarbon part of the micelles. The largest portion of the monomer is dispersed as monomerdroplets.被修饰的名词前要加 the:There has been a rapidly increasing effort in the last ten to fifteen years toward the synthesis ofnew polymers with markedly higher temperature resistance than those previously available.The catalysts usually must be prepared at the low temperatures since most of them becomeheterogeneous when prepared at or warmed up to the temperatures above about -40 .四从句分词不定式这些是写作时常用且必须用到的结构一定要掌握在学术论文中从句分词不定式通常用来作修饰Applications in the relatively new field of tissue engineering, where polymers are used to assistregener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tissue structures, are more and more integrated with biological demands.There are three general synthetic approaches that have been used to produce polymers withincreased thermal stability.If certain symmetry requirements are met, the molecules are able to pack into an ordered, latticearrangement and crystallization occurs. The temperature at which this occurs is Tm. There are at least two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the infectivity of a vector can be blocked.Biodegradable polymers containing ˋhydrolysable ˊgroups in their chains, which are susceptible to biodegradation to low molecular weight, nontoxic products, have also beenconsidered for 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systems.Polymers possessing high strength, solvent and chemical resistance, and serviceability at hightemperatures would find a variety of uses.6The challenge facing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ists is to decipher how cellular events occur.A general problem encountered in many of the polymerization systems has been a difficulty inobtaining polymers of sufficiently high enough molecular weight to have reasonable strengthproperties.Another approach to obtain rigid polymer chains is by the synthesis of spiro polymers. 五标点英文中一句话结束要用句号注意避免过长的句子这点与汉语中常用逗号的习惯不同请注意以下结构的标点…… such as A and B ………… such as A, B and C ………… , such as A, ………… , for example, ………… , for example ………… ,e.g., ………… ,i.e., …………, respectively.六掌握一些学术论文常用的短语结构可大大降低写作的难度In order to meet all of these criteria, the vector must deliver the gene accurately.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 it would be advantageous to pseudotype lentiviral vectors withtargeted MLV envelopes.Besides identifying suitable proteases for targeting, the success of thisprotease-targetingstrategy relies on the accessibility of the linker to protease cleavage.We have focused our investigations on the in vitro and in vivo biological response of a mousecell line.On the contrary, the homotelomer derivative 11 exhibits no substantial loss of cytotoxicitycompared to free Ara-C.After more than three decades of development, in which numerous polymers have been used toreplace body parts, clinical success is still relatively rare.7In some cases, polymeric materials for drug delivery must satisfy additional requirements, suchas environmental responsiveness (e.g. pH- or temperature dependent phase or volume transformation s.)Owing to the nature of these interactions, surface modification strategies have been used tooptimize specific surface properties.Several approaches to surface modification exist. In general, both chemical and physicalmodifications of the polymeric surface may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biocompatibility.A host of new polymers have been developed specially for surgical applications, particularlydrug delivery.For roughly the past three or four decades, biology has been undergoing a revolution towarda quantitative mechanistic understanding of cell and organism behavior.They offer improv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ease of synthesis.Specific gel systems are described in more detail in the following sections.Perhaps the strongest motivation for polymeric delivery systems is that many of the more recently discovered molecules require delivery at a very localized level due to their mechanismof action.A particular challenge in addressing materials issues for tissue engineering is that the biologicalprocesses are not yet understood well enough to allow a clear set of design parameters to bespecified a priori.Over $20 billion is spent annually on therapeutic management of CHF treatments alone but theoverall outcome is not highly successful.Unless tissue-specific gene targeting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recombinant viral vectors is unlikely to be the choice of gene delivery due to systemic infectionand low efficiency of gene transfer.In most instances, there is some molecular weight range for which a given polymer property willbe optimum for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The control of molecular weight is essential fo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a polymerizationprocess.Solid polymers differ from ordinary, low molecular weight compounds in the nature of theirphysical state or morphology.8On the other hand, the highly flexible chain leads to very low value s of Tg and Tm. Molecular symmetry of polymer chains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g and Tm.The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the extent of crystallinity developed in a polymer is bothkineticallyand thermodynamically controlled while the melting temperature is only thermodynamicallycontrolled.This explains clearly why even the moderately high degree of syndiotacticity present in apolymer such as PMMA is not enough to allow it to crystallize extensively.Polymer s vary widely in their mechanical behavior depending on the degree of crystallinity, thedegree of crosslinking, and the values of Tg and Tm.The general order of thermodynamic stability of different sized ring structures is, thus, given by3,4,8 to 11 < 7,12 and larger < 5 < 6There are two important aspects with regard to the control of molecular weight in polymerizations.The rate constants for these reactions are orders of magnitude greater than those for thecorresponding reactions of the diacid or diester reactants.The discussions until this point have been concerned with the polymerization of bifunctionalmonomers to form linear polymers.Of the polymers discussed in the previous section, only the polyimides have been far into thedesired …This corresponds to a two- or three-fold rate increase for a 10°C temperature increase. While the H values vary over a wide range for different monomers, the S values are insensitive to structure –being relatively constant within the range of 20-30cal/K mol.Some polymerizations show a rapid rise in Rp followed by a rapid decrease to thesteady-statepolymerization rate.Emulsion polymerization refers to a unique process employed for some radical chain polymerization.To a large extent, the molecular weight and polymerization rate can be varied independently ofeach other.The system undergoes a very significant change after only a few percent of the total monomer9has been converted to polymer.As a consequence the monomer droplets are no longer stable and will coalesce if agitation isstopped.Each of the curves in Fig.1 is relatively typical of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behavior.The mechanism is not well understood due to the experimental difficulties involved in the study.The monomers have been arranged in Table 1 in their general order of reactivity.The classification of a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as a chain or step polymerization can bemade on two bases.This is explainable in terms of the differences in the reaction mechanisms involved. 学术论文中避免语言等错误的建议在稿件寄出前请按以下程序分别检查各项内容1 是否有人称和动词的不统一第三人称单数的动词是否都加了-s2 是否有时态的错误3 是否有数的错误4 是否有冠词的错误5 是否有单词拼写的错误6 是否有大小写的错误7 是否有标点的错误8 是否有标题格式编号错误9 是否有文献格式的错误10 是否有页码的错误有无漏页颠倒<包括全文和附图表>11 是否有寄信的地址姓名的拼写的错误__。
论文写作中避免常见的语言错误在学术界,论文写作是学生和研究者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
然而,许多人在撰写论文时常犯一些常见的语言错误,这可能会影响到论文的质量和可读性。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语言错误,并提供一些建议来避免这些错误。
首先,一个常见的错误是语法错误。
语法错误包括主谓不一致、动词时态错误、冠词的误用等。
这些错误会使文章难以理解,并给读者留下不专业的印象。
为了避免这些错误,作者应该仔细审查自己的论文,尤其是在涉及复杂句子结构和使用不常见的动词时。
此外,作者还可以使用语法检查工具,如语法检查软件或在线语法检查器,来纠正语法错误。
其次,另一个常见的错误是拼写错误。
拼写错误可能是由于打字错误、对单词拼写不熟悉或使用了错误的词根造成的。
拼写错误不仅会给读者带来困惑,还会削弱作者的可信度。
为了避免拼写错误,作者应该经常检查自己的拼写,并使用拼写检查工具来纠正错误。
此外,作者还可以尽量避免使用自己不熟悉的词汇,以减少拼写错误的发生。
第三个常见的错误是标点符号错误。
标点符号错误包括使用错误的标点符号、错误的标点符号位置以及缺少必要的标点符号等。
这些错误会使文章的逻辑结构混乱,给读者造成阅读困难。
为了避免这些错误,作者应该熟悉标点符号的用法,并在写作过程中仔细考虑每个标点符号的位置和作用。
此外,作者还可以请他人帮助校对自己的论文,以确保标点符号使用的准确性。
第四个常见的错误是表达不清晰。
表达不清晰可能是由于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过度使用缩写词或术语、句子结构混乱等原因造成的。
这些错误会使文章的意思不明确,给读者造成困惑。
为了避免这些错误,作者应该使用清晰、准确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缩写词或术语。
此外,作者还应该注意句子结构的简洁和连贯,以确保读者可以顺利理解文章的内容。
最后,一个常见的错误是引用格式错误。
引用格式错误包括未正确引用他人的观点、未正确标注引文来源等。
这些错误会使文章的可信度受到质疑,并可能导致学术不端行为的指控。
SCI论文写作须知的词句问题-美辑编译一篇完整的论文,是由词句组合而成的。
要想论文表达清晰,就需先把握好词句的选择应用。
由于SCI论文是英文写作,不少科研工作者的英文水平不高,所以对词句的选择仍存有一些疑惑。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SCI论文写作的词句问题。
一、SCI论文选词1.所选之词力求简单,尽量用短词代替长词,常用词代替生僻词。
但在动词的使用上,医学英语更多地强调用规范的书面语动词来代替口语中的短语动词,如:用evaporate而不用to turn …into vapor;用discover而不用to find out;用absorb而不用to take in等等。
2.尽量采用“-ing分词”和“-ed分词”作定语,少用关系代词which、who等引导的定语从句这样一来,既能简化语句,又能减少时态判定的失误。
例: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was to obtain the gene of human Aromatic aminoaciddecarboxylase(AADC)needed (比which is need要好)in gene therapy for Parkinson’s disease.本研究目的在于获得帕金森病基因治疗中所需的人芳香族氦基酸脱羧酶(AADC)的基因。
3.尽量使用缩写词和名词作定语,既能简化句型又可增大信息密度。
例:Transcription to mRNA is a process very similar to DNA replication and may use some of the same enzymes.信使RNA的转译过程与DNA的复制过程非常相似,它可能需要一一些同种类的酶的参与。
(句子中DNA是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词,同时又作为名词修饰replication)二、SCI论文选句作者想写SCI论文,需要先了解英文句子结构。
论文写作中如何避免常见的语病和表述问题在论文写作中,语病和表述问题会严重影响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
为了确保论文的严谨性和专业性,我们需要努力避免这些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病和表述问题以及相应的避免方法。
一、语法错误1、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一个常见的语法错误。
例如,“The number of students are increasing” 这句话中,主语“the number of students”表示“学生的数量”,是一个单数概念,谓语动词应该用“is”而不是“are”。
为避免此类错误,在写作时要仔细分析主语的单复数,确保谓语动词与之匹配。
2、时态混乱时态的正确使用对于清晰表达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至关重要。
比如,在描述一个过去的实验时,不能突然使用现在时态。
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表达意图,选择合适的时态,并保持时态的一致性。
3、句子成分残缺有时会出现句子缺少主语、谓语或宾语等成分的情况。
像“Because, the result is not accurate” 这句话就缺少主语,应该改为“Because of this, the result is not accurate” 写作时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完整性,确保每个句子都能清晰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二、词汇使用不当1、用词不准确选择准确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是很重要的。
比如,“big”“large”和“huge”都有“大”的意思,但在具体语境中的适用程度是不同的。
要根据上下文和想要表达的程度,选择最合适的词汇。
2、词性混淆一些词汇有不同的词性,使用时容易混淆。
例如,“effect”是名词,“affect”是动词,如果用错词性,会导致句子不通顺。
在使用词汇时,要明确其词性和用法。
3、搭配错误某些词汇有固定的搭配,如果搭配不当,会让人感到别扭。
比如,“make a decision”而不是“do a decision”。
平时要多积累常见的词汇搭配,避免出错。
论文写作过程中常见的语言表达问题有哪些在论文写作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性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论文的质量和可读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言表达问题:一、词汇使用不当1、生僻词汇或专业术语的滥用有些作者为了显示自己的博学,过度使用生僻词汇和专业术语,而不考虑读者的理解能力。
这会导致读者在阅读时感到困惑,影响对论文内容的理解。
2、词汇搭配错误例如,“增强水平”“提高程度”等搭配不当的表述,应该是“提高水平”“增强程度”。
3、近义词混淆比如“截止”和“截至”,“权利”和“权力”等,使用错误会使句子的意思发生偏差。
二、语法错误1、主谓不一致主语和谓语在人称和数上不一致,如“学生们的成绩都很好,他们努力学习”,这里前半句的主语是“成绩”,后半句的主语变成了“他们”,造成逻辑混乱。
2、句子成分残缺比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这句话缺少主语,应该去掉“通过”或“使”。
3、语序不当“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质也高尚”,正确的语序应该是“他不仅品质高尚,而且学习也很好”。
4、句式杂糅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句式结构混杂在一个句子中,造成结构混乱,表意不清。
例如,“这本书是我的,也是小王的”和“这本书是我和小王的”杂糅在一起,就成了“这本书是我的,也是我和小王的”。
三、标点符号错误1、逗号和句号的误用该用逗号的地方用了句号,或者该用句号的地方用了逗号,都会影响句子的意思和节奏。
2、分号的使用不当分号用于分隔并列分句,但有些作者在使用时分不清与逗号的区别,导致句子层次不清。
3、引号的错误使用引号的作用有引用、强调和特殊含义等,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产生歧义。
四、表述啰嗦1、重复表述在一句话或一段话中,多次重复相同的意思,使语言显得冗余。
2、堆砌修饰语过多地使用形容词和副词,不仅不能增强表达效果,反而会使句子显得拖沓。
五、逻辑不清1、段落之间缺乏过渡段落之间没有过渡句或过渡段,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松散,逻辑不连贯。
学术中的常见表达错误及改正方法学术写作是一种严谨而重要的表达方式,因此,表达准确且清晰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在学术写作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常见的表达错误,这些错误可能会影响作者的观点和信息传达效果。
本文章将探讨学术中的常见表达错误,并提供改正方法。
一、使用模糊的词汇1. 不明确的定量词在学术写作中,使用不明确的定量词会给读者留下模糊的印象。
例如,使用"很多"、"少数"、"部分"等词汇描述数据或现象时,无法精确传达信息。
改正方法是使用具体的数字或百分比来描述,例如,“75%的学生”、“100个样本”等。
2. 歧义的词汇一些词汇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能会存在歧义。
在学术写作中,为了避免误解,应选择准确的词汇来表达意思。
例如,使用"effect"和"affect"这两个词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词汇,而不是通用的使用。
二、使用不准确的语法1. 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学术写作中常见的语法错误,会让读者感到困惑。
改正方法是在写作过程中仔细检查句子结构,确保主语和谓语保持一致,同时关注名词的单复数形式。
2. 动词时态错误动词时态错误会影响句子的逻辑顺序和论述连贯性。
在学术写作中,应根据句子中的时间流逝顺序和逻辑关系来选择正确的动词时态。
同时,时态应保持一致,避免在论文中出现过多不同的时态。
三、使用不当的引用和引文格式1. 引用错误学术写作中的引用是支持观点和论证的关键部分。
使用不准确或片段性的引用可能会误导读者。
改正方法是确保引用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按照规范的引用格式进行引用。
2. 引文格式错误引文格式错误会让读者对作者的引用来源和参考文献产生疑问。
在学术写作中,应根据学术规范选择合适的引文格式,例如APA、MLA 等,遵循相应的文献引用规则。
四、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子结构过于复杂的句子结构会使读者难以理解作者的意思。
论文写作中如何规避常见的语言表达错误在学术研究领域,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是展现研究成果的重要方式。
然而,许多人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语言表达上的错误,这些错误可能会影响论文的质量和可读性,甚至可能导致读者对研究内容产生误解。
因此,学会规避常见的语言表达错误对于提高论文质量至关重要。
一、语法错误语法错误是论文中最常见的语言问题之一。
其中,主谓不一致、时态混乱、句子成分残缺或赘余等是较为常见的错误类型。
主谓不一致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这给学校带来了很多问题”,这里主语“数量”是单数,谓语动词“增加”应改为“增加的情况”。
时态混乱也会让读者感到困惑,比如在描述过去的研究时使用了现在时态,或者在阐述理论时时态不断变换。
句子成分残缺或赘余同样会影响句子的完整性和清晰度。
例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这里“通过”和“使”并用,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为了避免语法错误,我们在写作时要有意识地检查句子结构,确保主语和谓语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根据上下文选择恰当的时态,并且注意句子成分的完整性和简洁性。
二、词汇错误词汇使用不当也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包括用词不准确、词性混淆、生僻词或流行词的滥用等。
用词不准确可能会导致表达的意思与原意相差甚远。
例如,“这个问题亟待解决”中,如果将“亟待”误写成“急待”,意思就会发生偏差。
词性混淆的情况也不少见,比如将形容词用作动词,或者将名词用作形容词。
此外,为了追求所谓的“高大上”效果,一些作者会滥用生僻词或流行词,反而使文章显得不伦不类。
要避免词汇错误,我们需要在平时注重词汇的积累,准确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尽量使用通俗易懂且准确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标点错误标点符号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使用不当也会影响论文的质量。
常见的标点错误有逗号与句号的误用、顿号与分号的混淆、引号和书名号的错用等。
逗号和句号的使用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和结构来判断。
论文写作中注意的常见语言与表达错误在论文写作中,语言与表达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它们直接影响着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
然而,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许多人常常会犯一些常见的语言与表达错误。
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讨论,为你提供一些论文写作中需要注意的常见错误以及相应的改正方法。
一、谨慎使用词汇在写作中,词汇的选择非常重要。
一方面,我们应该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汇,例如"很多"、"非常"等,这些词汇无法准确传达作者的观点。
我们应该使用具体而准确的词汇,从而使表达更加清晰明了。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专业化的词汇,以免读者难以理解。
如果确实需要使用这样的词汇,应该在文章中给出相应的解释或上下文提示。
例如,原句:"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现象。
"改正后:"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个令人不满的现象。
"二、准确使用动词时态动词时态的运用也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我们应该根据事件的发生时间来选择相应的时态,以确保文章逻辑和时序的连贯性。
例如,原句:"他在昨天做完实验。
"改正后:"他昨天完成了实验。
"三、避免使用被动语态在论文写作中,被动语态的使用应该适度。
过多地使用被动语态会使文章显得拖沓和复杂。
我们应该尽量使用主动语态,使表达更加直接和简洁。
例如,原句:"实验结果表明,大气污染对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改正后:"实验结果表明,大气污染对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四、注意语法错误在论文写作中,语法错误是非常严重的,会降低文章的可读性和可信度。
我们应该特别关注主谓一致、时态一致、单复数一致等基本的语法规则。
例如,原句:"大多数人都关注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他们的解决方案。
"改正后:"大多数人都关注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五、准确使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使用对于论文的表达和理解至关重要。
SCI论文写作发表常见问题——辑文编译4013 在SCI论文写作发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完成的工作有很多,资料整理、实验研究、数据处理、撰写论文、修改定稿、投递发表等。
事情一多,疏忽也就跟着多了起来,那么在SCI论文写作发表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呢?1、构思不清构思是对整篇文章的布局、顺序、层次、段落、内容、观点、材料、怎样开始和结尾的思维。
构思时文章的主题中心要明确,用以表现的材料要充分、典型、新颖,结构上要严谨、环环相扣,只有潜心构思,才能思路流畅,写好提纲和文章。
2、以摘要代替前言摘要动辄几百个字,充斥着各种实验方法和数据。
有些作者特别喜欢罗列数字,让人看得头晕眼花。
而到了正文的前言部分,反倒惜墨如金,几十个字了事。
这样的前言作为摘要的背景部分还差不多。
多数期刊要求摘要限制在250个单词以内,作者必须以最简洁的语句阐明文章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
而前言则应回顾研究背景,提出问题或假说。
很多中文作者对此没有理解,只是简单的说明研究目的,而对研究背景和问题不加理会。
3、思路或意思表述不充分长期从事科研与论文写作的一线医学工作者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思路或意思表述的不充分多半就是源自文献阅读量不够。
一篇文章存在刊发的可能性不是因为出现了阳性的结果,而是能为其他医学工作者提供学术指引,能解决别的研究未曾解决的学术问题。
从以上方面看来,没有一定文献阅读量就不会了解研究的进展,也不能为本研究提供一个学术定位。
SCI期刊审稿人在审稿的过程中并不看论文的结果是阴性还是阳性,最重要是看究竟有无学术意义。
4、分组名称隐晦难懂实验动物按照治疗方法分了几个组,作者命名为A组,B组,C组,A+B 组,B+C组和A+C组。
读者需要记住这些代号的含义才能理解各组不同的治疗方法,读到一半不小心忘记了,还要到前面再看一遍。
其实直接用治疗方法来命名简单又明白。
5、试剂仪器单独成段很多作者喜欢把用到的试剂和仪器单独写成一段,这虽不能说错,但并不通行。
SCI论文如何避免中式英语表达--Editideas(辑思编译)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语言的表达上我们也出现了较大的不同。
诸如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翻译在英文SCI写作中却是不正确的表达。
诸如各类中国式英语的表达是我们应该避免的。
什么是中国式英语?中国式英语指在中文中是正确的表达,但在英文中却是无法理解的。
例如:许多生硬翻译的类型(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汉语直译的类型(“情人眼里出西施”不是“Xishi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而是“Beauty is in the eye the beholder”)Chinglish(中国式英语)指的则是由中国特有的东西,是允许存在的。
例如,20世纪30年代逐字翻译的“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见)已经进入英语的标准词组。
在变成英语新词的中式英语中很多是中国独有的词汇或概念。
如儒家思想(Confucianism)、四书(Four Books)、五经(Five Classics)、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和平崛起(peace fulrising)等。
因为海外对中国关注的持续升温,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不断出现在海外各种媒体上,成为固定表达。
总而言之,在SCI论文写作时,要注意英语表达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01为使文章清楚,第一次提出概念时,最好以括弧给出较详细解释。
如文章用了很多Abbreviation可用两种方法解决:(1) 在文章最后加上个Appendix,把所有Abbreviation列表;(2)在不同页面上不时地给出Abbreviation的含义,用来提醒读者。
02绝对不能全面否定前人的成果,即使在你看来前人的结论完全不对。
这是对前人工作最起码的尊重,英文叫做给别人的工作credits.所以文章不要出现非常negative的评价,比如Theirresults are wrong, very questionable, have no commensence, etc.遇到这类情况,可以婉转地提出:Their studies may be more reasonable if they had……considered this situation.Their results could be better convinced if they……Or Their conclusion may remain some uncertanties.03时态方面。
学术论文的撰写中的语言问题在学术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语言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准确、清晰、规范的语言使用不仅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想法,还能增强读者的理解和阅读体验。
本文将从语法、词汇和风格三个方面谈论学术论文撰写中的语言问题,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和技巧。
一、语法问题在学术论文中,语法错误可能会给读者留下不专业或不严谨的印象。
因此,正确的语法使用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语法问题及解决方法:1. 主谓一致:主语与谓语动词在人称和数上要保持一致。
例如,主语是单数第三人称时,谓语动词要使用单数形式。
2. 时态一致:论文应该保持时态的一致性,不要在同一句或同一段中频繁切换时态。
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常使用现在时态来描述已有的理论和观点,过去时态用于叙述以前的实验、调查或观察结果。
3. 句子结构清晰:句子应该简洁明了,避免长句过多。
过长的句子可能会导致理解困难,读者需要多次阅读才能弄清楚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二、词汇问题在学术论文中,使用准确、恰当的词汇可以提升文章的专业性和可信度。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词汇问题及解决方法:1. 避免使用俗语和口语:学术论文要求使用正式的书面语言,应避免使用口语或俗语。
例如,用“in conclusion”代替“in a nutshell”。
2. 恰当使用学科专有名词:学术论文中常涉及特定的领域和概念,确保正确使用学科专有名词,不要滥用或误用。
3. 多样化的词汇选择:避免过多地重复使用相同的词汇,可适当运用同义词代替或使用特定的领域术语。
三、风格问题学术论文的语言风格应该准确、正式、简练。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风格问题及解决方法:1. 避免使用口语短语和俚语:学术论文要求使用正式的学术语言,避免使用口语短语和俚语。
2. 使用被动语态:被动语态可以突出行为的接受者,使句子更加客观。
例如,使用“it has been argued”代替“I have argued”。
3. 指代清晰:当涉及复杂的概念或实验时,使用代词可能会导致读者的困惑。
SCI论文写作中的逻辑和语言技巧-美辑编译对于SCI论文的正文,大部分同学都知道语言关一定要过,而很多时候,逻辑关系都被忽略,而事实上,它可能比语言更加重要,因为英文的科技文不需要华丽的语言,那种从句套从句,倒装又虚拟的“高级手法”都是不被欢迎的,而严谨的逻辑才是文章的灵魂,没有逻辑的语言是一堆shi!今天的wandaohzl师兄给我们讲讲SCI论文写作中的语言技巧和逻辑关系,内容很全面,希望对初学的同学有帮助。
我并不是大牛,但也算是在外文期刊上发了几篇文章,现在我写文章2天可以写成,一周可以完稿。
以前写的文章老是refuse,现在大多都是revised,摸索写文章的路真的很艰辛,研二上学期我写的4篇文章,结果改来改去的,整的快崩溃了,现在好了,写的文章能拿到1.5左右的杂志上基本就accept了。
我觉得写文章之前要先有思路,你怎么去写怎么写的和别人不同,有新意。
这里面的文章很大,我也说不透,只是参透了一二,和大家分享,望大家不要耻笑。
我毕竟是个硕士研究生。
我觉得论文写作很简单,主要是能够发表出去。
下面我简单讲下我的思路。
有相同或不同见解的留下言,共同交流,一起进步。
我是材料出身,搞的是催化,文章的第一步要有图,也就是说首先把图做的漂漂亮亮的,不管是SEM,TEM,Uv-vis,FTIR,还是催化效果图。
图片放到你的文章里就是你的思路,图片放好了你的思路就出来了,这是就关键的过程,放图的过程中你要考你怎么写,你的文章新的地方在哪?;图做好了也放好了,就是写文章了,写文章也很快了,因为思路有了你的文章也构思好了。
我在这里给出我写文章时的程序。
对于文章主体部分,我觉得先写Results and discussion,写完了根据其内容下个Conclusion,然后根据Conclusion写Abstract(因为它们俩有些许的类似),而后补充Experimental。
最后也是最难写的地方Introduction,这个让审稿人一看就能知道你的文章的水平,所以写好Introduction是关乎论文是否收录的关键所在。
论文写作中的语言表达 - 修改名词: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表达学术写作中的语言表达1. 引言学术写作是大学生和研究人员常常需要进行的一项任务。
而在学术写作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于文章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一些在学术写作中修改名词的语言表达技巧。
2. 修改名词的技巧在学术写作中,使用准确、简洁和有力的名词表达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一些修改名词的技巧,帮助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2.1 替换模糊的名词在文章中,一些名词可能过于笼统或模糊,不足以完整传达作者的意思。
在修改这些名词时,可以考虑使用更具体和明确的替代词汇。
例如:- 替换 "事物" 为 "现象" 或 "事件"- 替换 "东西" 为 "物品" 或 "对象"- 替换 "人们" 为 "个人" 或 "群体"2.2 使用学科相关的名词在学术写作中,使用学科相关的名词有助于突出研究的专业性和深度。
通过使用专业术语和领域特定的名词,可以提高文章的准确性和信服力。
例如:- 使用 "心理学" 代替 "心理方面"- 使用 "微观经济学" 代替 "经济学的细节"2.3 简化复杂的名词短语有时候,文章中可能出现复杂的名词短语,导致句子结构过于拖沓。
在修改这些名词短语时,可以考虑简化或重组句子,使语言更加简洁和流畅。
例如:- 将 "教育改革的倡导者" 简化为 "教育改革倡导者"3. 总结在学术写作中,语言表达的质量对于文章的影响至关重要。
通过修改名词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是一种常见的策略。
这些技巧包括替换模糊的名词、使用学科相关的名词以及简化复杂的名词短语。
论文写作中的语法与表达错误常见问题在论文写作中,语法和表达错误是常见的问题,它们可能会影响读者对论文的理解和意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语法和表达错误,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一、主谓一致错误主谓一致错误指的是主语和谓语在数上不一致,例如:- 错误示例:The boy play basketball.- 正确示例:The boy plays basketball.解决方法:要确保主谓一致,即单数主语配以单数动词,复数主语配以复数动词。
二、动词时态错误动词时态错误常常出现在句子中,例如:- 错误示例:He has went to the store.- 正确示例:He has gone to the store.解决方法:要正确使用动词的时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过去式、现在时或者将来时。
三、冠词错误冠词错误包括不使用冠词、使用错误的冠词或多次使用冠词,例如:- 错误示例:She is student.- 正确示例:She is a student.解决方法:要注意冠词的使用,根据名词的单复数和特定性来选择合适的冠词。
四、代词引用错误代词引用错误指的是代词和其引用的名词不一致,例如:- 错误示例:Mary is a doctor. She loves his job.- 正确示例:Mary is a doctor. She loves her job.解决方法:要确保代词和其引用的名词在性别、单复数和人称上一致。
五、句子结构混乱句子结构混乱包括主谓不明确、句子过长等问题,例如:- 错误示例:Because I was late for the bus and it was raining, I missed my appointment with the doctor.- 正确示例:I missed my appointment with the doctor because I was late for the bus and it was raining.解决方法:要确保句子结构清晰,主谓宾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避免句子过长导致读者难以理解。
论文写作中避免常见的语言错误在学术写作中,语言错误可能对论文的质量和可读性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确保论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言错误,以及如何避免它们。
1. 拼写错误拼写错误是最常见的语言错误之一,但它们却容易被忽视。
为了避免拼写错误,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拼写检查工具:大多数文本编辑器和处理软件都提供内置的拼写检查功能。
确保在写论文时开启此功能,并仔细检查标记出的错误。
- 查阅词典:如果你对某个单词的拼写不确定,可以查阅词典进行确认。
不要依赖于自己的记忆,因为记忆有时会出错。
2. 语法错误语法错误可能影响读者对你的论文的理解。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应该:- 学习基本的语法规则:学习并理解主谓一致、时态一致、句子结构等基本语法规则。
避免常见的错误,如使用错终止符号或错用动词形式。
- 仔细检查论文:在写完论文后,要仔细检查每个句子,确认它们的结构和语法是正确的。
可以阅读相关的语法书籍或参考在线语法资源进行学习和复习。
3. 标点符号错误标点符号错误也可能导致读者对你的论文的理解困难,也会影响论文的逻辑结构。
为了避免标点符号错误,可以:- 研究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了解不同标点符号的用法和规则,如逗号、句号、问号、叹号等。
- 配合句子结构使用标点符号:使用适当的标点符号来分隔不同的句子和从句。
确保标点符号的位置和用法符合语法和逻辑要求。
4. 词语误用词语误用是常见的语言错误之一。
为了避免词语误用,应该:- 查阅词典和词汇资源:在使用生词或不确定词语含义时,及时查阅词典或在线词汇资源。
确保所使用的词语符合上下文的意思,并避免用词过于生僻或不恰当。
- 注意同义词的区别:有时候,多个词语看起来相似,但它们的含义略有不同。
在使用这些词语时,要注意它们的细微区别,选择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5. 冗长和啰嗦的写作风格冗长和啰嗦的写作风格可能使论文乏味且难以理解。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可以:- 简明扼要地表达思想:用简洁明了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证。
SCI讨论语言表达技巧-美辑编译对于英文SCI的写作,最令国内科研工作者头疼的不一定是模糊不清的选题或复杂繁琐的实验步骤。
反而是在英文的表达上,因频频出错,语言不畅而导致拒稿,反复修回等情况。
其中讨论是SCI的升华部分,也是常常在英文表达上出错的部分,那么,有哪些技巧可循呢?A. 怎样提出观点: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时,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很重要,不合适的句子通常会遭到reviewer置疑。
(1)如果观点不是这篇文章最新提出的,通常要用We confirm that……(2)对于自己很自信的观点,可用We believe that……(3)通常,由数据推断出一定的结论,用Results indicate, infer, suggest, imply that……(4) 在极其特别时才可用We put forward(discover, observe)……"for the first time"来强调自己的创新……(5) 如果自己对所提出的观点不完全肯定,可用We tentatively put forward (interrprete this to…)Or The resu lts may be due to (caused by) attributed to resulted from……Or This is probably a consequence of……It seems that……can account for (interpret) this……Or It is posible that it stem from……要注意这些结构要合理搭配。
如果通篇是类型1)和5),那这篇文章的意义就大打折扣。
如果全是2),肯定会遭到置疑。
所以要仔细分析自己成果的创新性以及可信度。
B. 连接词与逻辑:写英文论文最常见的毛病是文章的逻辑不清楚,解决方法如下。
(1)注意句子上下连贯,不能让句子独立。
SCI论文最常用的九大翻译技巧-美辑编译中国学者在SCI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就是英汉两种语言,但是它们在语法、词汇、修辞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使用一定的翻译技巧作可以使得译文比较流畅和专业。
常用的翻译技巧增译法、减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
1.增译法和减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
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
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而减译法相对应的一种翻译方法,即删去不符合目标语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词,以避免译文累赘。
增译法的例句反之即可。
2.拆句法和合并法:这是两种相对应的翻译方法。
拆句法是把一个长而复杂的句子拆译成若干个较短、较简单的句子,通常用于英译汉;合并法是把若干个短句合并成一个长句,一般用于汉译英。
3.正译法和反译法:这两种方法通常用于汉译英,偶尔也用于英译汉。
所谓正译,是指把句子按照与汉语相同的语序或表达方式译成英语。
所谓反译则是指把句子按照与汉语相反的语序或表达方式译成英语。
4.倒置法:在汉语中,定语修饰语和状语修饰语往往位于被修饰语之前;在英语中,许多修饰语常常位于被修饰语之后,因此翻译时往往要把原文的语序颠倒过来。
倒置法通常用于英译汉,即对英语长句按照汉语的习惯表达法进行前后调换,按意群或进行全部倒置,原则是使汉语译句安排符合现代汉语论理叙事的一般逻辑顺序。
有时倒置法也用于汉译英。
此时此刻,通过现代通信手段的奇迹,看到和听到我们讲话的人比整个世界历史上任何其他这样的场合都要多。
(部分倒置)5.转换法:指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表述方式、方法和习惯而对原句中的词类、句型和语态等进行转换。
学术论文写作中常见的语言表述问题-美辑编译学术论文是对某个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一般用于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讨论或学术刊物上发表等,所以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语言的表述极为关键。
一、没有找准切入点,入题缓慢。
一般来说,学术论文比较讲究开宗明义、直奔主题。
可以先从研究论文的开头入手,是开门见山阐明中心论点,还是先阐明论题中涉及的重要学术概念;是先阐述理论根据进而引出论题,还是直接提出问题。
有些调研类论文还可以先介绍调研的目的和意义、开展调研的基本情况等。
相信通过分析比较,就会不断拓宽思路,迅速进人正题。
二、没抓住要点,表述不准确。
通常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标题表述不准确,二是摘要表述不准确,三是观点句表述不准确,四是行文中对材料的分析、阐述或归纳、概括不准确等。
三、违背规则,论证失败。
常见的问题情况有:论证目的不明确,没有紧扣论文核心,所用材料也未能有效地说明论点;只有理论分析,缺少必要和充分的事例与数字作为依据,导致内容空泛,论证没有力量;论证材料陈旧过时,缺乏新意,证明力不强;论证草率,或者论据不足,或者以小论据支撑大论点,或者材料没有代表性,或者论据与论题不符,得出的结论过于牵强等;论证方法简单,缺乏论证过程;违背了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等法则,总论点与分论点、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有矛盾等。
四、图表使用不当,制作粗劣。
具体表现为:有的图表太多太乱,缺乏选择,本来用较少文字就可以说清楚,却硬要加上图表;有的图表与论文内容不符,甚至互相矛盾;有的图表与文字叙述脱节,呈游离状态,完全没有必要;有的图表位置安排不当;有的图表互相重复;有的图表不合规范,或表格设计不合理;有的图表制作粗糙,或图像不清晰,或文字潦草;有的图表出现了疏忽遗漏,或者缺少图序、图题或表序、或者干脆只有图序、图题或表序、表题,却漏掉了图和表;;有的该用图却用了表或该用表却用了图,或该用示意图却用了形象图,该用横表却用了竖表等。
五、词语使用不当,不合语法规则。
有的作者文字基本功不够扎实,书面表达能力较差,主要表现为:语言锣嗦,废话连篇;语言枯燥,词汇贫乏,文章没有生气,没有文采;故弄玄虚,语意空泛难以捉摸或自造一些别人不懂的语言;文白夹杂,生硬别扭,似是而非,不知所云,令人生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