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二)
- 格式:doc
- 大小:99.01 KB
- 文档页数:4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一、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是指列入《名录》的危险化学品以及在温度20℃和标准大气压101.3kPa条件下属于以下类别的危险化学品:1.易燃气体类别1(爆炸下限≤13%或爆炸极限范围≥12%的气体);2.易燃液体类别1(闭杯闪点<23℃并初沸点≤35℃的液体);3.自燃液体类别1(与空气接触不到5分钟便燃烧的液体);4.自燃固体类别1(与空气接触不到5分钟便燃烧的固体);5.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1(在环境温度下与水剧烈反应所产生的气体通常显示自燃的倾向,或释放易燃气体的速度等于或大于每公斤物质在任何1分钟内释放10升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物);6.三光气等光气类化学品。
二、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装置,原则上须由具有甲级资质的化工行业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三、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将生产、储存、使用、经营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优先纳入年度执法检查计划,实施重点监管。
四、生产、储存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根据本企业工艺特点,装备功能完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严格工艺、设备管理。
对使用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企业的生产储存装置,应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温度、压力、液位等重要参数的实时监测。
五、生产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针对产品特性,按照有关规定编制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各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可根据本辖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状况,补充和确定本辖区内实施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类项及具体品种。
在安全监管工作中如发现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存在问题,请认真研究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报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在做好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工作的同时,要全面推进本地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发生,促进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为进一步做好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分析国内危险化学品生产情况和近年来国内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情况、国内外重点监管化学品品种、化学品固有危险特性及国内外重特大化学品事故等因素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了《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见附件),现予公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生产、储存、使用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积极开展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设施自动化监控系统改造提升工作,高度危险和大型装置要依法装备安全仪表系统(紧急停车或安全联锁),并确保于2014年底前完成。
二、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通知的要求,对生产、储存、使用、经营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实施重点监管。
三、各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可以根据本辖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状况,补充和确定本辖区内实施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类项及具体品种。
四、请各省级安全监管部门立即将本通知要求(《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13年完整版)》可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在线办事”栏目中“表格下载”之“危化品”下载)传达至辖区内的化工企业和其他相关单位。
各单位在执行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反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
附件:1.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3年2月5日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1氯酸钠2氯酸钾3过氧化甲乙酮4过氧化(二)苯甲酰5硝化纤维素6硝酸胍7高氯酸铵8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9 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10硝基胍11 2,2'-偶氮二异丁腈12 2,2'-偶氮-二- (2,4-二甲基戊腈)(即偶氮二异庚腈)13硝化甘油14乙醚。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13年完整版)危险化学品名录解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解读《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11年6月21日,国家安监总局公布了《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以下简称《名录》)。
目前,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监管三司有关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就《名录》的制定背景、发布《名录》的意义、贯彻措施以及相配套的《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以下简称《措施和原则》)的有关内容等进行了解读。
问:为什么要发布《名录》答:危险化学品应用广泛,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由于其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特性,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等过程中,如管理不善,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往往非常严重,易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及财产损失。
近年来,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呈现稳定好转的发展态势。
由于我国危险化学品企业80%以上是小企业,这些企业大多工艺技术落后,设备设施简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较低,从业人员素质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我国目前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因而危险化学品较大以上事故还时有发生,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现行《危险化学品名录》中危险化学品品种繁多,有3823种,每种化学品危险特性差异很大,发生事故后的危害和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也大不一样。
因此,对危险性较大的危险化学品实施重点监管,目前已成为各国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共识。
本着全面加强监管与突出重点监管相结合的原则,我们研究制定并公布了《名录》,指导各地安监部门和危险化学品企业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突出加强危险性相对较大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管工作,推动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步稳定好转。
问:《名录》中的危险化学品品种是如何确定的,基本情况如何答:我们组织专门技术力量进行了1年多的专题研究,从现行《危险化学品目录》的3800余种危险化学品中进行了认真筛选,综合考虑了化学品的固有危险性、2002年以来国内化学品事故情况、近40年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危险化学品品种、国内危险化学品生产量的情况、国内外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的品种等五个要素,研究了国外相关安全管理名录,包括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署《高度危险化学品的工艺安全管理》中的高危化学品名录,《应急计划与公众知情权法》(EPCRA)中的关于危险源设施报告和应急反应制度的极度危险物质名录及有毒化学品释放报告管理清单(TRI),美国环境保护署《清洁空气法》(CAA)风险管理计划(RMP)中的特定易燃和有毒化学品名录,美国国土安全部《化学品设施反恐标准》中的关注化学品名录,加拿大优先物质名单(PSL)。
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背景介绍化学品作为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在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特别是涉及到危险化学品,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因此,对于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工作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及有关部门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加强。
近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公布了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单,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相关情况。
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名单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公布的信息,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单中包括65种危险化学品,涉及等级Ⅰ至Ⅲ。
这些危险化学品的主要特性为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并且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
具体来说,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单包括有机溶剂、氨水、硝酸、氢氟酸、乙炔、甲苯等。
这些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员必须掌握其特性,了解其使用和储存的注意事项,并应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考核,确保能够有效管理和控制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安全措施针对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提出了以下安全措施:1.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监测和控制。
2.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应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员工能够认识危险化学品带来的安全风险,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操作程序。
3.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应加强现场安全监管,确保危险化学品的使用过程中能够做到“三防一控”,即防火、防爆、防毒和控制泄漏。
4.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应建立和健全应急预案,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效率。
应急处置原则当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应急处置:1.先保护人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