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沪扬简介-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1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普通话规范问题——从上海地区方言普通
话的表现谈起
齐沪扬;蒋叶红
【期刊名称】《海外华文教育》
【年(卷),期】2008(000)001
【摘要】本文以上海方言为分析对象,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对方言普通话的规范问题,在对上海普通话和标准普通话的词汇、语法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规范措施,以期对语言规范和外汉教学有所裨益.
【总页数】6页(P47-52)
【作者】齐沪扬;蒋叶红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
【相关文献】
1.普通话教学中的方音辨证与语音规范化r——以云南方言为例 [J], 董军
2.方言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变异问题——从粤语区普通话的一些变异现象谈起[J], 单韵鸣
3.对外汉语教学中粤语口音普通话听辨训练问题探讨 [J], 杨蔚
4.方言区本科师范院校普通话教学中的韵母问题及纠正方法 [J], 张琴
5.对外汉语教材中普通话“儿”化韵的规范问题 [J], 胡晓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汉语国际教育拟录取硕士研究生名单程**洁1027*******3425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49144丛**鑫1027*******5000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42150戴**琦1027*******2944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76156冯**冰1027*******3149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89152郝**俭1027*******0852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66143季**亮1027*******5177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68160荆**莹1027*******4578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48148赖**蔚1027*******3703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61155李**军1027*******5098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78144李**霞1027*******4089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79147李**园1027*******0845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80157刘**芳1027*******4772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72153刘**晶1027*******0846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50135刘**芹1027*******4935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72157毛**敏1027*******5243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52131牛**玮1027*******4638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85161潘**凤1027*******0850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52136彭**霞1027*******3576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58145桑**鸽1027*******4735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69156孙**菲1027*******3926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50130田**琴1027*******4091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74161王**地1027*******4698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40153王**慧1027*******4090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64146王**琳1027*******3045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44161王**田1027*******5035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40150王**云1027*******3575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99166王**芸1027*******4794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79168吴**慧1027*******3632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59141武**宜1027*******2837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52138熊**佳1027*******3723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62158杨**胤1027*******3633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51140姚**佳1027*******2945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88158于**男1027*******3046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74143张**铃1027*******4823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73154张**露1027*******4552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60140张**敏1027*******3148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69157张**榕1027*******0853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68142张**蔚1027*******0299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63135赵**警1027*******4497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87143朱**濛1027*******0837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62158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现代汉语语气词综述系别:中国语言文学系班级:汉语国际教育二班学号:BC********姓名:***摘要:现代汉语语气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
本文对近三十篇有关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概况的论文进行综述,其中主要对语气词的意义用法,分布,连用,功能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气词;综述目录序言一.语气与语气词----------------------------------------1 二.语气词的分类----------------------------------------1 三.语气词的语气意义及用法------------------------------13.1基本语气词---------------------------------------13.2派生语气词---------------------------------------1 四.语气词的分布------------------------------------------14.1句中---------------------------------------------1 4.2句末---------------------------------------------1 五.语气词的连用------------------------------------------1 六.结语-------------------------------------------------1 参考文献---------------------------------------------1 后记-------------------------------------------------1序言孙苹的《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综述》从语气词的名称、语气词的分类和语气词语气意义的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将前贤们对语气词研究的大致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就语气词的研究所应采取的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当代中国著名语言学家联系地址(2010-03-16 12:58:01)转载▼标签:上海师范大学五院语言学家语用北京市校园曹广衢550025 贵阳市贵州民族学院民语系曹广顺100732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曹志耘100083 北京市学院路15号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语言教学与研究》编辑部陈保亚100871 北京大学中文系陈昌来200234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研究所陈章太100010 北京市朝内南小街51号语用所陈至立100000 北京市西单国家教育部戴庆厦100081 北京市西郊白石桥路27号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学院邓守信台湾台北市和平东路一段162号华研所10610丁邦新香港九龙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段业辉210097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科研处冯爱珍100170 北京市商务印书馆出版部傅爱兰100081 北京市西郊白石桥路27号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学院语言学系郝铭鉴200020 上海绍兴路74号《咬文嚼字》主编侯精一100732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胡明扬100007 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红1楼丙组8号黄昌宁100084 北京市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蒋平香港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学现代语言文化系蒋严香港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金基石柳英绿133002吉林省延边大学汉语系金立鑫上海外国语大学江蓝生100732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社会科学院语言所李如龙361005 厦门市厦门大学中文系李行健100010 北京市朝内南小街51号语文出版社李宇明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萧国政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系厉兵100010 北京市朝内南小街51号语用所刘丹青200234 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刘坚100732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刘叔新300071 南开大学文学院陆丙甫200234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陆俭明100871 北京市北京大学五院中文系鲁国尧210008 南京市南京大学中文系潘海华香港九龙达之路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潘悟云200234 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齐沪扬200234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研究所钱冠连510421 广州市广州外语学院《现代外语》编辑部钱乃荣上海大学文学院钱曾怡250100 济南市山东大学中文系裘锡圭100871 北京市北京大学五院中文系瞿霭堂100872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邵敬敏510632 暨南大学文学院沈家煊100732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社会科学院语言所沈明100732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石汝杰215006 苏州市苏州大学中文系孙宏开100081 北京市白石桥路27号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陶寰200433 上海市邯郸路复旦大学中文系唐钰明510275 广州市中山大学中文系唐作藩100871 北京市北京大学五院中文系王福堂王洪君100871北京市北京大学五院中文系王辅世100081 北京市白石桥路27号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王均100010 北京市朝内南小街51号语用所王士元香港九龙达之路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学系温端政沈慧云吴建生030006 太原市并州南路38号山西省社会科学院(3份)吴叠彬台湾台北市39-1085信箱项楚610064 成都市四川大学中文系谢自立100096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育新花园64楼1106室邢福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系邢公畹300071 天津市南开大学北村5楼303号熊正辉100732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徐通锵100871 北京市北京大学中文系许宝华200433 上海市复旦大学7舍86号502室(地址变更为:200434 上海水电路1421弄16号401室)许嘉璐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杨成凯100732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社会科学院语言所杨光荣610064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杨剑桥200433 上海市邯郸路复旦大学中文系姚德怀香港轩尼诗道邮局信箱香港中国语文学会詹伯慧510632 广州市石牌暨南大学苏州苑22栋402号张双庆香港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张谊生200234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研究所周国光510631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周磊100732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邹嘉彦香港九龙达之路香港城市大学语言资讯科学研究中心。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简报(2010年第二、三季度)上海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管理处2010年10月15日本期要目◆我校三个上海市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顺利通过市教委中期检查◆三基地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创新高◆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科研成果丰硕◆“中日两国的传统都市与市民生活”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第二届佛经音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第四届“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召开◆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派遣数名成员至海外进行学术交流◆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举办丰富多彩学术讲座◆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引进国内知名青年语言学者曹秀玲教授◆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吴俊范获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应用语言学研究所2010年度录取17名获孔子学院奖学金留学生基地管理:我校三个上海市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顺利通过市教委中期检查 5月24、25日,上海市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期评审工作会议在我校举行。
包括我校“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应用语言学研究所”三个基地在内的全市10个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接受了市教委专家组的检查与评估,并对我校三个基地作了实地考察。
会议由市教委副主任印杰主持,校长李进代表我校致欢迎辞,副校长李和兴出席了会议。
市教委主任薛明扬在讲话中肯定了十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成果,并对基地今后的建设提出了六点要求:做强基础理论研究,做大决策咨询研究;注重基地科研团队建设,要有标志性人物;创新机制,加强管理,善用外力,加大基地开放力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善于将基地成果物化为教学成果;更好地转化基地研究成果,使决策咨询研究形成智库,使基础理论研究形成一家之言;进一步加强基地数据库建设。
市教委科技处副处长苏忱简要总结了10个基地两年来取得的成绩,并指出了基地建设中存在的诸如团队意识、科研成果及梯队建设方面的问题。
专家组组长陈学明、冯绍雷介绍了专家打分与学科互评的基本情况,并对各基地的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2012年7月16日1. 刘丹青(195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8年生于江苏无锡。
本科、研究生阶段先后在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求学。
2002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任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语文》副主编,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员,曾任国际中国语言学会理事。
主要专著有:《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话题的结构与功能》(与徐烈炯合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等。
他在翻译伯纳德·科姆里和诺伐尔·史密斯的原著《语法调查研究手册》时,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原著作了十倍篇幅的扩充、增补,编成的中文版《语法调查研究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添补了国内编写语法调查研究手册方面的空白,对推动语法研究和教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刘丹青先生研究领域广泛,包括汉语语法学、方言学、语言学理论特别是语言类型比较,在多个领域做出了开拓性研究。
九十年代以来,他的语言类型学研究日益受到学界重视,结合汉语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的类型学语法探讨引人瞩目。
本届暑期班刘丹青老师给大家讲授的课程名称是“语料库藏类型学”。
2.蔡维天(1964—),台湾清华大学语言研究所教授兼人文社会学院副院长蔡教授1994年取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回台湾任教于清华大学。
历任清华大学语言研究所所长、人文社会学系主任、人文社会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日本南山大学客座教授。
蔡教授的学术专长领域包括语法理论、句法─语义界面研究、汉语句法、南岛语句法等。
1999年在美国出版专著《A-杠依存理论的简化》(On Economizing the Theory of A-Bar Dependencies,Garland Publishing, New York). 2000年至今先后获得包括台湾“中央研究院年轻学者研究著作奖”在内的多项学术研究奖。
齐沪扬《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编写体例齐沪扬教授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一本系统、全面、科学的语法教材,其编写体例也非常值得关注。
该教材采用了模块化、分层次、任务导向等多种编写体例,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模块化编写
该教材将语法知识进行模块化编写,每个模块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语法主题,可以单独学习和应用。
例如,该教材的第一部分就是“词汇与语法基础”,包括名词、代词、动词等模块,每个模块都有详细
的解释和例句,方便学习者理解和掌握。
二、分层次编写
除了模块化编写之外,该教材还采用了分层次编写的方式,即将语法知识分为基础知识、进阶知识和高级知识等几个层次。
这样可以根据学习者的不同程度和需求,选择不同难度的知识进行学习和应用。
三、任务导向编写
该教材注重将语法知识与实际语言运用相结合,采用了任务导向的编写方式。
每个模块都有相关的任务和练习,例如,学习名词模块后,可以进行名词的分类和运用练习;学习动词模块后,可以进行动词时态和语态的转换练习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总之,齐沪扬教授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不仅知识系统、内容全面,而且编写体例也非常合理和实用,是一本非常优秀的语法教材。
- 1 -。
齐沪扬简介
齐沪扬(Qi-Huyang),男,浙江天台人,1950年8月生
于上海。
1982年毕业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获学士学
位,198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1993
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
上海师范大学对
外汉语学院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生导师,语言学及
应用语言学博士点带头人。
现担任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院长,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
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华东修辞学会副会长,上海语文学会
副会长。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延边大学兼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兼职博导,国家教育部自学考试委员会“现代汉语”命题专家组组长。
《对外汉语研究》主编,《世界汉语教学》、《汉语学习》、《修辞学习》、《上海师大学报》编委,《语言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特约审稿人。
1982年起,在高校中文专业及相关专业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开设“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实用语法修辞”、“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传播语言学”、“现代汉语句法研究”、“现代汉语语法论文导读”、“现代汉语短语研究”、“语言学方法与语言测试理论”、“语法理论研究”、“语法应用研究”等课程。
1997年起担任硕士生导师,2001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
1987年起,在《中国语文》、《中国语言学报》、《语言文字应用》、《语法研究和探索》、《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汉语学习》、《修辞学习》等杂志和高校学报发表论文110余篇,出版《HSK中国语入门》(1996)、《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1998)、《传播语言学》(2000)、《现代汉语短语》(2000)、《语气词与语气系统》(2002)、《与名词动词相关的短语研究》(2004)、《应用语言学纲要》(2004)、《对外汉语教学语法》(2005)、《现代汉语》(2007)、《专项汉语测试》(2008)等各类著作和教材近30种。
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与对外汉语教学。
承担过国家重大项目《HSK(旅游)》的研发任务,担任中国HSK(旅游)研发办公室主任。
完成和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在研项目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汉语空间范畴的认知与理解”、国家语委十五规划项目“青年人使用新词语的情况调查”、上海市哲社项目“现代汉语空间范畴的认知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考试科学研究专设课题”项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汉语’题库建设及命题原则研究”、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句式研究”等。
曾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1)、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2003)、上海市育才奖(2004)、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奖(2006)、上海市哲社优秀论文奖(2002、2004、2006、2008、2010)、全国优秀教师(2007)、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三等奖(2007)、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2008)等奖项。
1996年3月至1997年2月在韩国高丽大学任客座教授;1998年2月至3月在日本松山大学作学术访问;2007年10月至11月和2009年4月担任国务院侨办讲师团讲师,在英国、加拿大培训汉语教师,主讲“语言学基本原理”、“汉语的文化历史背景”、“汉语听说读写教学的方法和技巧”等课程。
多次在国际会议和国内会议作学术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