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发展壮大共36页
- 格式:ppt
- 大小:7.62 MB
- 文档页数:36
试论谭政《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2009-10-07 本文来源于作者: 订阅《红星报》| 向苏红网投稿1944年4月,在延安整风的基础上,在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具体指导下,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谭政在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著名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
1944年4月,在延安整风的基础上,在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具体指导下,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谭政在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著名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阐明了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地位、方向、任务、组织形式、工作制度和优良作风,使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化、理论化了。
如果说《古田会议决议》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奠定了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标志着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形成。
那么,《报告》则是全面总结了《古田会议决议》之后十五年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对思想政治工作带共性的、规律性的内容进行了理论概括,科学地阐明了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构成了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比较完整的体系。
所以,《报告》标志着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熟,为赢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牢固的思想政治基础。
《报告》由谭政起草后,毛泽东、周恩来同志亲自审阅、修改。
毛泽东同志加写近三千字,如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军队生命线、关于"王道"、"霸道"的阐述等。
《报告》初稿以不同方式多次征求县、团以上几百名干部的意见,进一步充实了内容。
最后经中央扩大的书记处会议讨论批准。
所以《报告》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报告》的基本内容《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1.阐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和地位早在1934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上,周恩来同志指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
谭政同志的《报告》首次对生命线的含义作了科学的阐述。
24军事理论教程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成、使命和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构成。
(一)陆军陆军是人民解放军的基础,是主要在陆地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由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
其使命是“抗击外敌入侵、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
在新的历史时期,提高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成为使命任务的重要方面。
1.发展历程人民解放军建立于1927年8月1日,建立之初仅由陆军组成。
陆军长期以步兵为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有了少量的骑兵、炮兵、工程兵和通信兵,解放战争时期建立了坦克兵和防化兵。
20世纪50年代,成立了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等兵种领导机关。
80年代以来,陆军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增设了陆军航空兵、电子对抗兵等兵种,并于1985年组建陆军集团军。
现在,陆军已由单一兵种发展成为诸兵种合成的现代陆军,成为既能独立遂行作战任务又能与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实施联合作战的强大军种。
2.体制编制陆军目前未设立独立的领导机关,领导机关职能由四总部代行,七大军区直接领导所属陆军部队。
陆军部队包括机动作战部队、警卫警备部队、边海防部队、预备役部队等,实行集团军、师(旅)、团、营、连、排、班体制。
集团军由师、旅编成,隶属于军区,为基本战役军团。
师由团编成,隶属于集团军,为基本战术兵团。
旅由营编成,隶属于集团军,为战术兵团。
团由营编成,通常隶属于师,为基本战术部队。
营由连编成,通常隶属于团或旅,为高级战术分队。
连由排编成,为基本战术分队。
3.部队建设近年来,陆军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逐步推进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
合理压缩规模,改革体制编制,逐步推进部队编成向小型化、模块化、多能化方向发展。
加快发展陆军航空兵、轻型机械化部队和信息对抗部队,重点加强战役战术导弹部队、地空导弹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建设,不断提高空地一体、远程机动、快速突击和特种作战能力。
从百年党史看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作者:李游来源:《中国军转民》 2021年第15期李游1927 年8 月1 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一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军队由此诞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军队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成为保卫红色江山、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柱石,成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回望党领导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能够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力。
一、始终坚持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作为建军之本、强军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党指挥枪、建设自己的人民军队,是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鲜明提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1]。
党旗所指,军旗所向。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赋予了人民军队安身立命之本、建军强军之魂,是我军发展制胜的根本经验,也是我军走向更加辉煌未来的根本保证。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使我军保持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
回顾我军建设发展的历史,什么时候坚持了这些原则和制度,人民军队就能够取得胜利、不断发展壮大。
什么时候违背了这个原则,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能丢的军魂和命根子。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形势如何变化,我们这支军队永远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
全军官兵要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确保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
二、始终坚持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第1课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的建立与发展;知道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与发展。
结合课文插图与课外了解的信息,分别讲述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的发展现状,锻炼学生的历史表述技能。
2、过程方法与能力利用图书馆与互联网查阅、搜集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最新信息,锻炼学生查阅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结合人民海军与人民空军、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与发展的史实,简要论证科技对国防建设发展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史论结合阐述、论证历史的初步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解放军导弹部队建立与发展的历史,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科技强军之路,国防力量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树立从小爱科学、学科学,为祖现代化国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与发展。
难点:理解科技发展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关系,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课时:1教学步骤:1、导入当我们从电视屏幕上看到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式,看见威武强大的人民军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时,都会感到无比的自豪。
人民军队是祖国安全的保障,是现代化建设的坚强后盾。
你知道人民军队是怎样发展壮大的吗?2、讲解一、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可先播放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天安门广场盛大阅兵式的刀光剑影,让学生感受人民军队的现代化风姿与威武雄壮的气势。
然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我国国防发展现状的了解。
接着,教师应启发学生认识国防建设与军队建设的重要性。
国防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与安全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相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与斗争。
国防是国家重要的职能之一,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
现代国防建设主要包括武装力量建设、人力物力动员准备、战场准备、国防工业建设、国防科技研究、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制定战略战术等方面。
军队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当今世界对话与对抗、机遇与挑战、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时代特征,一个国家要在新世纪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国防建设,必须有一支强大的现代化军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军第31师在解放战争时期历史概述】以下,原文摘自《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31师第3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战史(初稿)》。
编辑出书时间:《中国共产党陆军第12军第31师委员会》1965年3月于江苏泗阳。
(注明:本史稿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于1959年11月至1960年9月初步完成,1964年7月定稿出版)【概述】:我师前身为:“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第3纵队第7旅”是在日寇投降、上党战役过程中逐步形成。
上党战役之后,于1945年10月9日在山西省襄恒县虒亭镇由太行军区3分区第769团(即第2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的第红10师,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9师385旅的第769团,现步兵第91团)。
太行军区四支队第51团(即抗日战争时期的左权独立营,现步兵第92团)、第十八集团军总部朱德警卫团(即抗日战争时期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特务团,现步兵第93团)等部队正式组编建成的。
改编时,第769团、第51团、朱德警卫团分别改称为第19、第20、第21团。
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31师在党和上级的正确领导下,转战于晋冀鲁豫、中原、华东、西南广大地区,由于坚决贯彻执行了党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继承和发扬了我军的光荣传统和战斗作风,因而圆满的完成了党和上级所赋予的历次战斗和各项工作任务,部队的政治、军事素质得到了新的发展和提高。
1945年9月,我7旅还未组建时,我769团、51团、朱德警卫团即在太行军区和太行纵队首长的领导下,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参加了对日伪军的反攻和对国民党进犯军的自卫反击作战;与兄弟部队一起,取得了上党战役的巨大胜利,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胜利信心,打击了蒋介石的内战气焰,部队得到了锻炼,改善了装备。
上党战役后,于同年10月9日正式成立我师前身(晋冀鲁豫军区第3纵队(太行纵队)第7旅、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第7旅)。
这其中:辖属之19团,由太行军区3分区769团改编。
该团建团最早,由1927年湖北黄安、麻城秋收起义工农红军和1927、1929年江西星子、港口起义赣西北游击队等革命武装,经过土地革命战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壮大起来的。
外国兵法名著总体战鲁登道夫鲁登道夫著有《我对1914一1918年战争的回忆》、《我的军事生涯》、《总体战》等书,《总体战》是他的代表作,全书共7章,约8.5万字。
第一章,总体战的本质;第二章,民族的精神团结是总体战的基础;第三章,经济与总体战;第四章,军队的兵力及其内涵;第五章,军队的编成及其使用;第六章,总体战的实施;第七章,统帅。
该书较系统地阐述了总体战理论,要求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平时就服从战争准备的需要,主张采取一切手段甚至极端野蛮的手段进行战争。
现代战争是全面的总体战争在鲁登道夫看来,由于当时犹太民族和罗马教廷日渐突出的争霸斗争等政治的变化,和随人口不断增长而实行的普遍义务兵役制,以及使用杀伤力日益增强的武器装备,现代战争是全面的总体战争。
其表现,从战场的范围看,总体战"已经扩展到了作战国的全部领域",(《总体战》,中文版,5页,解放军出版社,1988。
以下凡引自该书只注页码)作战国的全部领土都将变成战场。
从参战的人员看,"总体战不单单是军队的事,它直接涉及到参战国每个人的生活和精神,"(4页)不仅军队,而且人民都程度不同地直接承受着战争的苦痛,受到粮食禁运和宣传等活动的间接影响。
由于总体战不仅是针对军队的,也是直接针对人民的。
它将使各种作战手段都为这一无情的现实服务,敌对双方在宽大战场和海域作战的同时,也需要对敌国人民的精神和肉体施以攻击,以达到瓦解其精神,瘫痪其生命的目的。
所以,要想赢得战争,全民都必须决心投入战场,每个人都必须不遗余力,奉献全部身心。
"总体战的本质需要民族的总体力量,因为总体战的目标是针对整个民族的。
"(11页)与此同时,鲁登道夫还认为,克劳塞维茨在看待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时,只看到了处理国家相互关系、宣战和媾和的所谓对外政策,只认为战争和战争指导是紧密依赖于对外政策的。
而为了发挥一个民族在总体战中的最大力量,政治必须提出维护民族生存的理论,总体政治必须在平时就为战时民族生存的斗争做好充分准备,加强这种斗争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