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
- 格式:pptx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13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第五课时乘加、乘减人教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第五课时乘加、乘减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的第五课时。
本课时主要讲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乘加、乘减的含义;2. 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3. 能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2. 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3. 能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2. 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难点:1. 理解乘加、乘减的实际应用;2. 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运用乘加、乘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笔、算盘(可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假设有一个水果摊,每个摊位上有3个苹果,现在有2个摊位,问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 讲解乘加、乘减的概念:解释乘加、乘减的含义。
乘加是指在多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基础上,再乘以另一个数;乘减是指在多个相同减数的差的基础上,再乘以另一个数。
3. 示例讲解:通过示例来讲解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例如,如果有4个3,每个3乘以2,应该如何计算?答案是4乘以2,等于8。
4. 随堂练习:(1)5个4乘以3等于多少?(2)6个4乘以2等于多少?5. 例题讲解: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来讲解乘加、乘减的应用。
例如,如果有3个篮子,每个篮子里有4个苹果,现在又增加了2个篮子,每个篮子里还是4个苹果,问一共有多少个苹果?6.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运用乘加、乘减来解决实际问题。
每个小组找一个例子,并解释解题过程。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乘加:4个3,每个3乘以2= 4 × 2= 8乘减:5个4,每个4减去1= 5 × (4 1)= 5 × 3= 15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2. 选择一些实际问题,运用乘加、乘减来解决。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创新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创新教案第【1】篇〗详细介绍:课题:加减、乘加、乘减复合的应用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点.2.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3.会分步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复合应用题.教学重点分析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解题关键找中间问题.教具学具准备白皮球图6个、花皮球图18个.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演示课件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例1)】1.根据条件补充问题.(1)二(1)班男生20人,女生18人.〖学生可能提出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还可以提出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或者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2)汽车上有36人,到站下去8人.(学生可能提出车上还剩多少人?)2.根据问题和一个已知条件,补充另一个已知条件.(1)妈妈买来12个苹果,______.还剩多少个?(2)小明拍球50下,______.小明和小刚一共拍了多少下?3.做书上的准备题.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学生独立在课堂练习本上解答,请一名同学上黑板板演)4.订正板演24-20=4(个)答:还剩4个.问: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求是什么,这道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二、探究新知.师说:刚才的复习题大家做得很好,老师知道大家对一步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掌握得很好.如果将第1个已知条件商店里有24个皮球不直接给出,而告诉你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你会算吗?(出示例1),这道题就不能用一步直接算出还剩多少个.我们今天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板书课题)1.学习例1【继续演示课件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例1)】(1)读题.小声自由读一遍,指名读一遍,齐读一遍.(2)找已知、未知.学生口述,教师在题中标出.师问:和复习题比较,哪儿变了?哪儿没变?(已知条件变了,问题没变)已知条件变成几个了?谁能再说一说?教师同时贴出皮球的实物图.(3)分析数量关系.师问:要求还剩多少个?必须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一共有多少个和卖了多少个?)哪个已知没给?哪个直接给了?那应该先求出什么?(商店里一共有多少个皮球)根据哪两个已知可以求出商店里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同时板书:根据板书,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要求还剩多少个,必须先算什么?通过充分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请同学分析数量关系.(要求还剩多少个,必须知道一共有皮球多少个和卖出多少个,卖出20个已经知道,所以要先求出一共有皮球多少个.根据有白皮球6个和18个花皮球,就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同时板书:①商店一共有多少个皮球?②还剩多少个?6+18=24(个)24-20=4(个)答:还剩4个.解答后,可追问:6+18=24(个)求出的是什么?24-20=4(个)求出的又是什么?以强化解题思路.2.总结学习方法.师说:刚才我们一起学会了例1,在学例1时,第一要认真读题,最少读3遍,帮助我们理解题意.第二要找出已知、未知,认真在题上标出.第三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最后再正确解答.要想正确解答两步应用题,这四步一步不能少,而且还离不开认真二字,下面我们做一些练习,看谁做题认真,解答正确.同时板书.(1)读题.(2)找已知、未知.(3)分析数量关系.(4)正确解答.三、巩固反馈【继续演示课件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例1)】1.做一做.同学们做了20个泥人,老师做了8个泥人.送给幼儿园25个.还剩多少个泥人?按四步指导学生完成此题.(1)默读3遍题.(2)在题上标出已知、求,指名说一说.(3)互相讨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4)独立解答,指名上黑板板演.20+8=28(个)28-25=3(个)答:还剩3个泥人.(5)追问:20+8=28(个)求出的是什么?28-25=3(个)求出的又是什么?2.比较练习.(1)学校里有14盒粉笔,又买来30盒,现在有多少盒粉笔?(2)学校里原有40盒粉笔,用去26盒.又买来30盒,现在有多少盒粉笔?认真读题后,问:这两题哪相同?哪不同?(都是求现在有多少盒粉笔,已知条件不同,第(1)题有两个已知条件,是一步应用题,第(2)题有三个已知条件,是两步应用题)3.总结.今天学的两步应用题都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先加再减,先减再加)布置作业1.一辆汽车里有乘客36人,到新街车站下去8人.又上来12人,这时车上有乘客多少人?2.商店里有蓝书包40个,绿书包30个.卖出37个,还剩多少个?板书设计探究活动〖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创新教案第【2】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6页例5。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乘加乘减)》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运用多种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乘法、加法和减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灵活运用多种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包含相关实际问题的习题讲解PPT。
2.教具:数字卡片、计算器、实物道具等。
3.材料:准备练习册或习题纸。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可通过一个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理解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概念讲解1.复习乘法、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2.讲解解决问题时的思路和方法。
三、示范演练1.通过PPT展示一个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讨论解决思路。
2.请几名学生上台做题,展示不同的解题思路。
四、小组合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讨论解题方法。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出来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五、课堂讨论1.整合各组的解题思路,让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哪种方法更快速、更准确。
六、练习1.发放练习册或习题纸,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老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
七、总结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五、课堂延伸1.邀请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类似的问题,并与同学分享。
2.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动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习题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按时交回。
七、课堂反思老师可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可以改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乘法、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他们的综合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一、仔细审题,填一填。
(共24分)1.把下面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每空1分,共12分) 8×7-7=( )×()=( )9×5-9=( )×()=( )3×7+3=( )×()=( ) 3×7+7=( )×()=( ) 2.括号里填几才能使每组卡片上式子的得数相等?(每空1分,共12分)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6分,共12分) 1.把7+7+7+5改写成乘加算式是( )。
①4×7+5 ②3×7+5 ③4×7-22.图形中最多的是( )。
三、细心的你,算一算。
(共28分) 1.比一比,算一算。
(12分)6×8-6=6×7=9×4+9=9×5=3×7-7=2×7=5×5-5=4×5=4×4-4=3×4=8×9+9=9×9=2.火车来了。
(每小题8分,共16分)(1)(2)四、看图列式。
(每小题6分,共12分)1.2.五、聪明的你,答一答。
(共24分)1.给二小的28名小志愿者每人一个包子,够吗?(8分)2.一共有多少只鸭子?(8分)3.他们一共投中多少个球?(8分)答案一、1.7 7 49 9 4 36 3 8 24 4 7 282.2 4 【点拨】3×8表示3个8相加,就是2个8加1个8或者4个8减去1个8。
7 6 4 3 5 74 5 【点拨】3×9+9就是3个9加1个9,即4个9,也就是5个9减去1个9。
8 9二、1.② 2.③三、1.42 42 45 45 14 14 20 20 12 12 81 812.(1)26 32 14 51(2)22 0 48 27四、1.6×8+6=54(个)或7×8-2=54(个)2.4×7+2=30(根)或4×8-2=30(根)五、1.5×6-3=27(个) 27<28口答:给二小的28名小志愿者每人一个包子,不够。
乘加乘减两步解决问题(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两步解决问题的含义,并能正确列出算式。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的概念及意义。
2. 乘加乘减问题的列式及计算方法。
3. 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问题的列式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乘加乘减问题的含义,并能正确列出算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乘加乘减问题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及意义,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问题的含义。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乘加乘减问题的列式及计算方法。
4. 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乘加乘减问题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乘加乘减的概念及意义。
2. 乘加乘减问题的列式及计算方法。
3. 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乘加乘减问题的列式及计算方法。
2. 提高题: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乘加乘减问题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乘加乘减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适当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提高。
本节课通过讲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意义、列式及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乘加乘减问题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二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中,乘加乘减是非常重要的运算概念。
这些运算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计算一组物品的数量,或者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下面是一些关于乘加乘减的应用题,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运算。
1. 公园里有5个花坛,每个花坛里有8朵花,那么公园里总共有多少朵花?这道题目是乘法运算的经典示例。
学生们可以通过乘法运算得出答案: 5 ×8 = 40。
2. 小明家有3口人,每个人每天喝2杯水,那么小明家一天总共需要多少杯水?这也是一道乘法运算的题目。
学生们可以通过乘法运算得出答案: 3 × 2 = 6。
3. 学校图书馆有4排书架,每排有7本书,现在我们要计算图书馆一共有多少本书。
这道题目涉及到乘法和加法的组合。
学生们可以先计算每排的书数量:4 ×7 = 28,然后再把每排的书加起来:28 + 28 + 28 + 28 = 112。
4. 在一个果园里,有5棵苹果树,每棵树上有8个苹果。
我们要计算果园里总共有多少个苹果。
这道题目同样涉及到乘法和加法的组合。
学生们可以先计算每棵树上的苹果数量:5 × 8 = 40,然后把每棵树上的苹果加起来:40 + 40 + 40 + 40 + 40 = 200。
5. 小华家养了6只鸡,每只鸡每天下1个蛋。
我们要计算小华家每天能得到多少个蛋。
这道题目是乘法运算的直接应用。
学生们可以通过乘法运算得出答案: 6 ×1 = 6。
以上这些题目都是二年级上册数学中乘加乘减运算的应用题示例。
这些题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乘加乘减运算的概念,还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解答这些题目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还可以增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乘加乘减应用题1、二年级乘加乘减应用题又买了一个橡皮5角钱,一共花了多少钱?2、妈妈买了3千克苹果和5千克梨,每千克梨6元,每千克苹果3元,苹果和梨共多少钱?3、九只兔子和2只鸡一共有多少只脚?4、学校有一座教学楼共五层,每层三米,教学楼高多少米?5、每间教室八张桌子,七间教室有一间放杂物,一共有多少张桌子?6、学校组织学生折纸鹤,每个同学折7只,9个同学可以折几只纸鹤?7、每盒铅笔有5只,妈妈买了7盒铅笔用了一只还剩几只铅笔?8、河边有三只鸭子,河里也有三只,又跑过来三只,一共有几只?9、同学做操站了5排,每排有4二年级乘加乘减应用题10、有3窝蚂蚁.每窝4只,有一只出去找食物了,现在窝里还有几只蚂蚁?11、少年先锋队有9个小朋友新加入,每个小朋友带一个红领巾,一共准备几个红领巾?12、刘奶奶家有两种鸡,每种鸡有7只,还有3只鸭,奶奶养了多少家禽?13、每排有8棵桃树,有4排,还有7棵苹果数,一共有几棵树?14、鸟妈妈有5只鸟宝宝,每只鸟宝宝要吃4条虫子,鸟妈妈要吃7条虫子,它们一共吃几条虫?15、小米用小棍拼了4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他一共用了几根小棒?16、广场上有5个孩子,有4个孩子都是6岁,还有一个孩子8岁,他们一共多少岁?乘加乘减应用题练习二班级姓名1、每排有九棵树,小华种了四排一共要浇多少棵树?2、5束花.每束有8只.共有多少只花?3、算盘上有九排珠子每排七颗,共多少颗珠子?4、宾馆招待客人,一个家放三盘水果,九个家放几盘水果?5、送水工每天送五箱水,八天送多少箱水?6、树上有九只小鸟,一共多少条腿?7、钟面上从数字12到1共五个小格,那从1到5一共有几个小格?8、小朋友一天洗三次脸,一个星期洗几次脸?9、爸爸每天工作八小时,五天工作几小时?10、奶奶每天喝两杯牛奶七天一共喝了几杯牛奶?11、6排电脑,每排有8台,共有多少台电脑?12、一家有三口人,九家有几口人?小学数学二年级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应用题1.学校教学楼有四层,每层有6间教室.后来又盖了8问,现在一共有多少间? 2.刘老师有5盒乒乓球,每盒装6个,同学们借走了17个,还剩多少个?3.文具店原有钢笔40支,又新进6盒钢笔,每盒8支,现在文具店有多少支钢笔?4.同学们做了5盒大红花,每盒装9朵,送三好学生32朵,还剩下多少朵?5.育红小学有4个班参加乒乓球赛,每班选8名选手和一名候补队员.问一共选了多少名选手?。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练习青岛版(五年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练习青岛版(五年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练习。
教材的章节为青岛版(五年制)的第八章,具体内容包括:1. 乘加问题:例如,3×4+2,3×51等;2. 乘减问题:例如,6×73,4×8+5等;3. 综合练习:例如,2×5+81,4×63+2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的概念;2. 学生能够运用乘加、乘减两步计算方法解决问题;3.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的理解和运用;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加、乘减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些实际场景,如购物、做菜等,引导学生发现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黑板和多媒体教学设备,讲解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的解题方法;3.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教师巡回指导;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解决问题;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乘加问题:3×4+2=14乘减问题:6×73=45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2. 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2.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尝试解决更复杂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的突破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场景,如购物、做菜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发现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
小学二年级上册的80道乘加和乘减的数学应用题及计算题1.杨树5棵,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松树的棵树比柳树多20棵。
松树多少棵?2.学校大扫除,三年级有8个同学扫地,擦桌子的是扫地的2倍,擦玻璃的比擦桌子的少3个。
有多少同学擦玻璃?3.燕子可以活9年,喜鹊的寿命是燕子的3倍。
喜鹊的寿命比燕子长多少年?4.小学学生参加绿化活动。
三年级同学种树3棵,五年级种的棵数是三年级的4倍。
五年级比三年级多种多少棵?5.工人每天做3件衣服,工人一个星期共做多少件?6.桌上有5盒酒杯,每盒装3只,一共有多少只酒杯?7.工厂买来一批原料,用去30吨,剩下65吨,这批原料共多少吨?8.红花有6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2倍,蓝花比黄花多27朵,蓝花多少朵?9、迪迪有98枚邮票,送给小强26枚,又送给小雨39枚,迪迪送出多少枚邮票?10.菜市场有黄瓜25千克,西红柿5筐,每筐6千克。
菜市场有黄瓜和西红柿多少千克?11、小蜗牛有6只,蚂蚁是它的3倍少2只,蚂蚁有多少只?12、梨有36箱,苹果有37箱,小货车一次能运70箱,这些梨和苹果能一次运完吗?13、一条大毛巾38元,给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元?14、小红家买了一箱红富士,吃了18个,还剩26个,一箱红富士原有多少个?15、小兰买8本练习本,每本5角,一共用了多少元钱?16、老师布置了80道口算,小新做了69道,大约还剩多少道?17 小明每月存4元钱,半年共存了多少钱?18 同学们做纸花,红纸、白纸、黄花各6朵,共做了多少朵花?19 笼子里装了5只兔子,它们一共有多少只脚?20 小红家有2个大鱼缸和1个小鱼缸,每个大鱼缸养了6条金鱼,小鱼缸里养了3条金鱼,小红家共养了多少条金鱼?21 学校买了6袋皮球,每袋5个,共买了多少个皮球?22 一件衣服钉5个扣子,3件衣服需要多少颗扣子?23 二(1)班教室里每组有5张桌子,4组一共有多少张桌子?24 有两个花瓶,一个花瓶里插6朵花,另一个花瓶插4朵花,两个花瓶一共插多少花?25 学校操场上有两排杨树,每排6棵,一共有多少棵?26 一支毛笔3元钱,小红买了4支,一共用了多少元钱?27 一张桌子4条脚,8张桌子一共有多少条脚28 小红买回一些玻璃珠,每5个装一袋,一共装了3袋,还剩2个,小红一共买回多少个玻璃珠?29 一个三角形纸片有3个角,6个三角形纸片共有多少个角?30 一个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个角,一共有几个角?31、小明今年的7岁,妈妈比小明大21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妈妈今年几岁?爸爸呢?32、二(3)班有女生28人,男生比女生少12人,男生有多少人?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33、同学们今天上午种了26棵树,下午种了19棵,昨天种了38棵,今天比昨天多种几棵?34、长安小学原来有男教师39人,女教师25人,调走了8人,现在长安小学还有多少个教师?35、花坛里前、后、左、右都种了8棵柳树,一共种了多少棵柳树?36、妈妈买8个苹果,买的梨是苹果的3倍,问妈妈买了多少个梨?37、小红看一本书90页,平均每天看8页,看了9天,还剩多少页?38、小花有5袋糖,每袋6粒,还多了16粒,小花一共有多少粒糖?39、有25名男生,21名女生,两位老师,50座的车够坐吗?40. 妈妈买了4个蛋糕,每个蛋糕7元,30元钱够吗?41、有75张白纸,每8张订成1本,最多可以订几本?42、有45只皮球,每只筐里放8只,可以放几筐?还剩几只?43、用20元钱,买2枝钢笔,钢笔每枝9元。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并通过计算帮助自己记忆乘法口诀。
4、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教学难点: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小朋友池塘边小熊家是玉米地又大丰收了,你们看一棵棵的玉米多壮呀!出示课本[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合作探究,学习乘加和乘减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小朋友从画面上你能收集到那些信息和同桌交流一下2)引导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3+3+33443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这时小熊也来到了它的家玉米地里它来干什么呢?它搬走了一棵玉米,还剩几棵玉米呢?你会解决吗?4)引导学生列出乘加或乘减的算式。
刚才有人用12减1,而12又是从哪里得来的?既然12是刚才用34、43或3+3+3+3算出来的。
那么如果把这两次的计算写成一个算式,你会写吗?[设计意图]先出现一步解决的乘法问题,给学生的下一步学习做好方法上的铺垫。
请大家在小组内商量商量,然后试一试。
小朋友真能干,不仅列出了含有加减法的算式,,还列出了含有乘减法的算式。
你们知道这样的算式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吗?请大家想一想,除了可以列出这样的算式外,还可以怎样列式来解决?小组继续讨论。
乘加的算式有又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教师小结。
乘加或乘减的算式都是先做乘法,然后再做加减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用不同方法进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乘加或乘减法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