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竞赛套路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4
陈氏太极拳竞赛套路56式分解教学1. 介绍陈氏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武术的重要流派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其套路包括了手、身法、步法及站桩等内容,其中竞赛套路56式更是融合了太极拳的精髓,展现了其独特的韵律、力道和技术含量。
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己的多年学习和教学经验,对陈氏太极拳竞赛套路56式进行深入分解,并带你逐一解读每一个动作的内涵和细节。
2. 分解与解读2.1 起势起势是太极拳套路中的第一个动作,也是整个套路的开始。
起势时,身体自然站立,双脚并拢,膝盖微微弯曲,双手自然下垂,身体自然挺直,呼吸自然平稳。
起势的关键在于用意引导动作,通过领先与转折,让身体逐渐进入动作状态,同时提高自身内劲的积累与厚度。
2.2 左右野马分鬃左右野马分鬃动作中,身体的转动和手臂的伸展是关键。
左右野马分鬃的动作要求整个身体要自然地配合,左腿虚右腿实,同时左手往前推的右手往后拉,呈现出扬手走路的感觉。
这个动作的要领在于身体的灵活性和力度的控制,需要耐心的练习和体会,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奥妙。
2.3 白鹤亮翅白鹤亮翅是一个动作要求较高的动作,整个动作要求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同时还需要内劲的运用。
在白鹤亮翅中,起势要自然而且要有力度,双臂的伸展要均匀,领先的控制要到位,步法转移要稳健有力。
这个动作在整个太极拳套路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要求学习者要对太极拳的内涵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内劲的运用和力度的掌握。
3. 总结与展望通过对陈氏太极拳竞赛套路56式的分解和解读,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太极拳这一我国传统武术的精髓。
太极拳套路虽然看似柔和缓慢,但其中蕴含的力量和技术含量却是非常丰富的。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体会,我们可以逐渐领会其中的内涵,提高自身的身法和步法,达到心意身法合一的境界。
希望通过本文的共享,能够帮助更多的太极拳学习者深入理解陈氏太极拳竞赛套路56式,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4. 个人观点我个人认为,陈氏太极拳竞赛套路56式是一种融合了太极拳精髓的套路,其动作包含了起势、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等经典动作。
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
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融合了太极拳各个流派的特点,包含了丰富的动作变化和技术要求。
这套套路注重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稳定性,动作要求流畅、连贯,并注重内外兼修、阴阳协调的太极拳原则。
在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中,动作变化丰富,包括起势、进步、退步、左右转身、分腿、踢腿、拳、掌、肘、膝等动作。
每个动作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技术要求,如身体的沉稳、动作的舒展、力量的运用、呼吸的调控等。
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的练习对于太极拳爱好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
通过练习这套套路,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稳定性,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柔软度,培养内力和调节呼吸。
同时,练习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还可以增强身体的耐力和灵活性,促进身心健康。
总之,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太极拳套路,通过练习这套套路可以全面提升太极拳技术水平,并且对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全运会太极拳比赛套路名称
全运会太极拳比赛中常见的套路名称有:
1. 陈式太极拳套路:包括陈氏一路、二路、三路等套路。
2. 杨式太极拳套路:包括杨氏太极拳一路、二路、三路等套路。
3. 吴式太极拳套路:包括吴氏太极拳一路、二路、三路等套路。
4. 孙式太极拳套路:包括孙氏太极拳一路、二路、三路等套路。
5. 武式太极拳套路:包括武氏太极拳一路、二路、三路等套路。
6. 苗家太极拳套路:包括苗家太极拳一路、二路、三路等套路。
7. 赵堡太极拳套路:包括赵堡太极拳一路、二路、三路等套路。
8. 八法太极拳套路:包括八法太极拳一路、二路、三路等套路。
9. 五行太极拳套路:包括五行太极拳一路、二路、三路等套路。
10. 陈氏太极拳老架套路:包括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二路、三路等套路。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全运会太极拳比赛套路名称,不同流派和门派可能会有不同的套路命名。
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56式)拳谱解读(北京陈飞鸿太极拳培训中心)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56式)拳谱解读:一、起式1、并脚直立2、开步站立二、右金刚捣碓1、转体棚捋2、转身右捋3、擦脚平推4、虚步撩掌5、举拳提膝6、震脚砸拳三、揽扎衣1、左转托掌2、分掌划弧3、擦脚合臂4、马步立掌四、右六封四闭1、转体旋腕2、下捋棚举3、棚刁上托4、虚步双按五、左单鞭1、转体推收2、转身提勾3、屈膝擦脚4、马步立掌六、搬拦捶1、转体变拳2、转体横击3、划弧翻拳4、转体横击七、护心捶1、转体栽拳2、跃转抡击3、马步合臂八、白鹤亮翅1、擦脚插掌2、收脚分掌九、斜行拗步1、转体绕臂2、踏脚擦步3、左转提勾4、弓步展臂十、提收1、扣脚合手2、收脚收手3、提膝推按十一、前趟1、擦步右捋2、转身旋掌3、马步分掌十二、右掩手肱捶1、提膝刁收2、擦脚合臂3、转身旋臂4、弓步发拳十三、披身捶1、转身撩拳2、外旋举拳十四、背折靠十五、青龙出水1、转提绕臂2、转提旋臂3、撩弹收拳4、马步发拳十六、斩手1、摆脚翻掌2、震脚切掌十七、翻花舞袖十八、右海底翻花十九、左掩手肱捶1、擦脚合臂2、转身旋臂3、弓步发拳二十、左六封四闭1、下捋棚举2、虚步刁托3、擦脚翻掌4、虚步双按二十一、右单鞭1、转体推收2、转身提勾3、屈膝擦脚4、马步立掌二十二、云手(向右)1、收脚旋掌2、开步推掌3、插步旋掌4、开步旋掌5、旋掌平摆6、提膝横击二十三、云手(向左)1、踏脚旋掌2、开步推掌3、插步旋掌4、开步旋掌二十四、高探马1、转提旋掌2、马步分掌3、转身推掌二十五、右连珠炮1、转身捋棚2、撤步刁托3、跟步前推4、撤步刁托5、跟步前推二十六、左连珠炮1、撤步左捋2、退步刁托3、跟步前推4、撤步刁托5、跟步前推二十七、闪通背1、屈膝分掌2、弓步穿掌3、拧腰旋掌4、转身推劈二十八、指裆捶1、转身旋掌2、擦脚合臂3、转身旋臂4、弓步发拳二十九、白猿献果1、转提左捋2、转提棚臂3、提膝出拳三十、双推手1、落脚旋掌2、虚步双推三十一、中盘1、转身挫掌2、翻转挫掌3、翻转挫掌4、转身穿掌5、绕臂擦掌6、马步提手三十二、前招三十三、后招三十四、右野马分鬃1、转提绕臂2、提膝绕臂3、马步穿掌三十五、左野马分鬃1、提膝旋掌2、马步穿掌三十六、摆莲跌叉1、转身旋掌2、转身捋按3、收脚摆掌4、独立摆脚5、震脚跌叉三十七、左右金鸡独立1、提膝穿掌2、落脚踏按3、擦脚摆掌4、收脚收掌5、提膝穿掌三十八、倒卷肱1、马步展臂2、退步推掌3、退步推掌三十九、退步压肘1、转身旋掌2、转体摆掌3、退步横击四十、擦脚1、转身右捋2、歇步叠臂3、分脚拍掌四十一、蹬一根1、转身叠腕2、撩拳揣脚四十二、左海底翻花1、屈膝旋臂2、提膝翻臂四十三、击地捶1、落脚落拳2、提脚举拳3、弓步举拳四十四、翻身二起1、翻转举拳2、腾起拍脚四十五、双震脚1、落脚分展2、屈蹲按掌3、落踏按掌四十六、蹬脚四十七、玉女穿梭1、落脚穿掌2、腾插架推四十八、顺鸾肘1、擦脚合臂2、马步顶肘四十九、裹鞭炮1、跳转绕臂2、马步分击五十、雀地龙五十一、上步七星1、弓步穿拳2、虚步架拳3、旋腕外撑4、变拳翻转五十二、退步跨虎1、撤步分掌2、丁步举掌五十三、转身摆莲1、转身旋掌2、提膝分掌3、落脚摆掌4、独立拍脚五十四、当头炮1、落脚推掌2、转身收拳3、转体棚击五十五、左金刚捣碓1、变掌平捋2、虚步撩掌3、震脚砸拳五十六、收式。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1,起式:双脚间距过大,形成双脚内侧与肩平的情况。
指正:肩井穴应对应足下涌泉穴,或曰两脚的外沿与肩平。
2,揽雀尾:上文已提到转腰胯问题。
此外,右手向右后平云时注意松胯,并充分画圆,手不可离开间。
3,单鞭:右勾手易过于向后,形成右大臂与胸大于180°的敞面。
指正:左手与左膝,左脚在同一垂面上,右勾手与前脚形成略小于180°的平面;左右手臂之间的夹角约等于130一135°。
4,提手:左右手的回摆幅度过大。
指正:左手回摆时,力点在拇指和手腕处,指尖斜向上,回摆幅度不超过胸中线;右手同。
双手合力略下沉,沉气松胯,再合掌,劲力向上。
5,白鹤亮翅:不明右脚如何碾动,手脚配合不协调,右亮掌过高,过于靠后。
指正:下捋即扣脚,转腰后撤步的同时胸前拖球;亮掌在头斜前上方。
6,搂膝拗步:右手左摆过大,过身体中线,左手过于后摆,大臂与胸形成大于180°的敞面;前推手腕高于肩。
指正:右手左摆时身体随之微左转,小指一侧不过身体中线;左手臂上托时后摆不要过后,手臂与胸不超过180°,然后曲臂,左手收于耳旁前推;定式时手腕略低于肩,同时注意双胯摆正向前。
7,撇身捶:小臂翻转打出,拳过高或过低。
指正:大臂带动小臂打出,幅度较大,拳与鼻高;拳,鼻,脚尖在同一个方向。
8,捋挤式:手脚不配合,周身不协调。
指正:邱老师讲到4个一致(上下肢配合相同),(1)移重心,左脚尖内扣朝正前(东)。
右手在胸前画小弧,重心前移成弓步的同时右掌继续画弧从左前臂画出(大弧),此动为一同,即手臂和腿均伸出;(2)收手收脚,即双手下捋与收右脚同时到位,此为二同;(3)转体,翻掌搭手,出脚,此为三同;(4)弓步前挤,此为四同。
9,搬拦捶:右捶向右后画弧过大,以致右肘突出体外,劲力不明。
指正:搬捶时脚尖仍朝前,右拳向右下按压(非带),同时右脚尖外摆,拳在运行过程中旋转收于腰间,拳眼朝上,左脚上步同时左掌拦,最后弓步同时右拳擦左掌掌心打出,注意左掌不要有意回收。
杨氏太极拳49式竞赛表演套路(一)口令预备势一、起势二、揽雀尾(左棚右棚捋挤按)三、单鞭四、云手(一二三)五、单鞭六、高探马七、右分脚八、左分脚九、转身左蹬脚十、左搂膝拗步十一、手挥琵琶十二、高探马穿掌十三、转身十字腿十四、左打虎势十五、右打虎势十六、回身右蹬脚十七、双峰贯耳十八、左蹬腿十九、转身撇身捶二十、进步指裆捶二十一、如封似闭二十二、十字手二十三、抱虎归山二十四、斜单鞭二十五、肘底捶二十六、右金鸡独立二十七、左金鸡独立二十八、倒撵猴二十九、斜飞势三十、提手上势三十一、白鹤晾翅三十二、左搂膝拗步三十三、海底针三十四、闪通臂三十五、转身白蛇吐信三十六、进步栽捶三十七、野马分鬃三十八、玉女穿梭(一二三四)三十九、揽雀尾(左棚右棚捋挤按)四十、单鞭四十一、下势四十二、上步七星四十三、退步跨虎四十四、转身摆连四十五、弯弓射虎四十六、进步搬拦捶四十七、如封似闭四十八、十字手四十九、收势还原(二)图谱预备式:面向正南,两脚并立,身体中正,左腿向左侧迈一肩宽,两臂自然下垂,两手心朝内,目视前方。
1、起势:<1>旋转两臂两掌心向后,<2>抬起两臂肩宽肩平,沉肩坠肘按下两掌在腹前。
22、揽雀尾:左棚:〈1〉重心左移、以腰带动打开右脚45度,〈2〉重心右移,屈膝下蹲抱起两掌,提起左脚向前方迈弓步步伐〈3〉重心左移身体右转,棚起左臂,捋下右臂在右腹前。
右棚,〈1〉重心略右移,腰带扣回左脚45度,〈2〉重心左移,抬起右脚后跟,抱起两掌,〈3〉提起右腿迈弓步步伐,〈4〉重心右移棚起右臂、捋回左臂在胸前。
捋:〈1〉腰带两臂转45度翻两掌,西北方向,〈2〉重心左移腰带捋回两臂,在腰前西南方向。
挤:〈1〉转身左手掌搭在右臂手腕内大约一寸处,〈2〉重心右移挤出两臂按:〈1〉左手从右手虎口分开两臂,肩宽肩平〈2〉重心后移拉回两臂,在胸前坐起掌来,。
〈3〉重心右移弓步按出两掌3、单鞭:〈1〉重心后移两手逐渐放平,〈2〉扩胸棚腕,〈3〉腰带扣右脚135度东南方向,两臂随身体转到东北方向〈4〉重心右移左脚尖转,棚起右腕带左腕随腰转向西南方向,〈5〉右手勾起吊勾手,左手棚起掌来,〈6〉提起左脚迈弓步步伐,转身坐起左掌,重心左移推出左掌。
陈氏竞赛套路56式图解(一)起势1.并脚直立(面向南)两脚并拢,身体自然直立。
头颈正直,下颏内收,胸腹放松,肩臂松垂,两手轻贴在大腿外侧。
精神集中,呼吸自然。
双目平视前方。
见图11 1。
用意识导引全身,从头到脚依次放松,到位。
做到头正、颈直;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敛臀,裆部圆虚,两腿微屈,虚领顶劲。
两脚趾抓地。
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再左脚跟离地。
注意事项:左脚跟离地采用吸气。
攻防含义为以我微动制大动,意识导引,思想集中在练拳上。
在做起势时注意保持身体自然放松,头部要虚领顶劲。
脊背要有上下对拉之意.2.左脚开立左脚脚跟、脚尖依次缓缓提起向左开步两脚距离同宽,脚尖向前,身体中正,重心落于两腿之双目平视。
见图.11 2。
注意事项:提脚开立时,上体保持自然直立,不要左右。
左脚轻提轻落,全身关节依次放松。
左脚落地时采用呼气。
攻防含义为以小动待大动。
注意呼吸自然,周身放松,意念落于丹田,也就是意守丹田。
(二)右金刚捣碓1.转腰搠臂身体微右转,同时两臂微屈,左手外旋,右手内旋,掌心均向下,向左前方拥出。
见图11 3。
接着身体左转,重心左移.同时两手向上、向右划弧至右侧胸前,身体同时右转。
见图11 4。
接着身体继续右转并带动两臂划弧经右胯侧。
见图1 1 5。
随后身体再微左转,带动两手臂向左前方划弧举至肩平,两掌心转向下。
目视两手之间。
见图11 6。
转腰棚臂注意事项:做此动作要先提两手腕,再划弧带手臂拥以腰带动手臂。
两手臂拥起采用吸气,转腰带臂划弧时采用呼气。
注意两手臂随腰部转动而运行,幅度不可太大。
2.转体右捋两腿屈蹲,重心移至左腿,上体右转(胸向西);同时右脚以脚跟为轴,脚尖外摆约900。
随转体两臂微屈,左手外旋,右手内旋,手心向外、向右平捋分别至身体侧前方,两手腕与肩平,指尖向左。
目视左手前方。
见图11 7、图.11 8。
注意事项:旋腰转身右捋,左膝与左脚尖对应.不可跪膝。
待右脚踏实时,右膝与脚尖对应,身体中正,可歪斜。
吴氏太极拳竞赛套路分动作口令教学(详细分解动作说明)二O一三年十月整编第一段一起势:1.并步直立2.左脚开步站立3.两手臂上举手指下垂4.两手臂屈臂两手向两侧下按二右揽雀尾:1.上步棚手脚跟着地2.弓步前挤3.右转身举掌4.右转脚尖翘起掤手5.右弓步前挤6.转身翻掌7.右转下捋8.左转穿手9.右转上摆掌10.右转旋掌11.左转旋掌12.右转举掌三左单鞭:1.右手勾手2.右脚后伸脚跟着地3.左掌向左划弧马步推掌(胸向东南)四提手上势:1.右转身左掌上举右手下按右膝前成右虚步2.右掌上提与左手相搭3.右弓步前挤4.右掌变勾手向右向上内旋左脚跟微起5.左脚上步与右脚平行踏实右手举至右额前左手按到小腹前五白鹤亮翅:1.身体向左侧左手下落手心向外右手随身体左转侧举2.两腿站立两掌上举臂微屈掌心向外3.屈膝两手外旋掌心向里六左右搂膝拗步:1.左脚上步脚跟翘起左手前伸右手屈腕右耳侧2.左弓步搂膝推掌3.右脚收至左脚内侧左手下按右手屈肘举至右前4.右脚上步脚跟着地左手屈肘右手搂膝5.右弓步搂左手前推6.左脚收至右脚内侧左手屈肘举右手下按7.左脚上步脚跟着地右手屈肘举左手前搂按8.左弓步左搂膝右手前推七手挥琵琶:1.后坐左脚跟着地左手前伸心手斜向上右手回收附左付内2.左弓步左手翻掌右手外旋手心向上3.两手向左向前伸至左前方4.右脚收至左脚内侧平行站立脚距20厘米左手举前方手心向上右手落于右腹前八进步搬拦捶:1.两腿屈膝两手抱右侧(上下抱距10厘米)2.左脚上步脚跟着地两手抱右腰间3.左弓步两手前伸4.重心后坐左脚尖翘起两手抱至左腰间上下相合5.腰向右转左常前伸右掌变拳收至左腰间6. 左弓步右拳向前打出左手附于右拳内侧九如封似闭:1.左手由右肘内穿出掌心向右2.重心后坐右拳变掌回收两腕相搭左手外右手内掌心向内重心后坐3.两手左右分开收回至两肩前4.左弓步两手向前推出十十字手:1.两手下按至体前2.转身右转右脚撇右掌向右摆3.右弓步两掌向两侧分掌4.左脚收至右脚内侧两手由两侧向上举手心斜相对5.两腿微屈两手体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十一左揽雀尾:1.左转身上步脚跟着地左手搂膝右手屈臂提至右耳侧2.左弓步搂膝右手前推掌3.右手外旋手心向上左手上提屈肘在右肘内4.左手前穿右手回收至左前臂内侧两掌相对5.重心后坐左脚尖翘起两手按于左跨前左掌向下右掌向上6.左手外旋右手内旋物心向下附于左臂内侧7.左弓步两臂前伸左前右后掌心左上右下8.左脚尖翘起左手向后摆右手搭左手腕9.左脚尖踏实左掌向右推十二右单鞭:1.左手变勾手右脚跟提起左腿屈膝2.右脚向右后撤步左腿屈膝3.右手立掌向右后划弧推掌十三右下势:1.上体右转右手内旋平搂2.左脚向左前上步(向西)左勾手变掌向右与右手平举3.上体左转左腿屈膝两手摆至左肩外侧4.右仆步两手掌下按穿至右踝前十四金鸡独立:1.左弓步前穿右手左手穿至右肘下手心向上2.左腿提膝脚尖上翘左手上托(手心向上)右手按至左膝内侧3.左脚向前落步脚跟着地左手前举右手心向上4.左弓步身体向东左手下落与肩同高右手由左肘穿出手心向上5.右腿提膝脚尖上翘右手上托左手附于右膝盖内侧第二段十五左右倒卷肱:1.左手外旋向前推出掌心向外右手屈肘附于右耳侧2.右脚下落于左脚内侧左手按于腹前3.右脚后退步成左弓步左手搂右手前推4.后坐左脚尖翘起左手屈于耳侧右手向下按5.左脚提右手下按6.左脚退成右弓步左手前推右手下按7.重心后移右脚尖翘起右手屈肘至右耳侧左手下按8.右脚提起左手下按9.右脚后退步右手前推左敀搂膝至跨前十六右海底针:1.后坐左脚尖翘起右掌前伸2.右腿屈蹲左脚尖着地右臂垂落前成三角形左掌附于右肩十七左闪通背:1 .两腿伸腿右臂前平举掌心向左左手落成至右肘下2.左脚上步脚跟着地3.右弓步左手向前推出右拳收至右腰间十八撇身捶:1.身体微右转右脚撇左脚扣两拳相对在腹前2.右脚稍向右移动成右弓步右拳向右打出3.右弓步左手向前推出右拳收至右腰间十九肘底看捶:1.重心后坐右脚尖翘起左手收至左腰间右手变掌前推2.右脚向后撤步左手收左腰间掌心向上右手屈臂按于胸前3.后坐左脚尖翘起(胸向西)左手变拳向前打右手变拳收于左肘下二十左右野马分鬃:1.左腿屈膝右脚上步脚尖翘起右手变掌落至左膝外侧左手变掌收至右肩前2.上体左转马步合掌左上右下3.重心右移成右弓步左掌向下按右掌向右上举4.左脚向前上步脚尖翘起左掌收至右膝外侧右手屈肘收至左肩前5.左弓步分掌左上举右下按二十一玉女穿梭:1.右脚收至左脚内侧右手前伸手心向上左手附于右前臂内侧2.右脚上步成右弓步右手前伸至体前左手仍附于右前臂内侧3.重心后坐右脚尖翘起身体右转右手向右旋腕左手搭右腕4.身体左转右手举右额前左手手收至左腰间手心向上5.右弓步右手架手于右额前左手前推6.上体左转(面向西南)两手臂合抱于胸前(右上左下)7.左脚稍向左移动成左弓步(东南向)左手向左押解右手附前臂8.身体后坐左脚尖翘起左手后摆右手附左前臂内侧9.左手架于左额前右手收至右腰间手心向上10.左弓步右手前推左手架于左额前第三段二十二云手(向左):1.右脚外摆左脚微向后撤步右的上举右摆左手下按至左胯前2.右手翻掌前伸左手外旋(掌心向上)收至右腰间3.与上1相同左右动作相反4.与上2相同左右动作相反5.左脚向左开步身体右转右手举至右肩前左手向下收至右肋间前6.上体左转左上向左上摆右手向下落于右胯旁7.右脚收至左脚内侧(与肩同宽)左手内旋伸左前右手收至左肋间8.与上5动作相同9.与上6动作相同10.与上7动作相同二十三右高探马:1.后坐成左虚步右手向前推出左手落至腹前(手心向上)二十四右分脚:1.右手向下向右左手向上向左向前两手分别在体前划小弧2.左脚上步成左弓步右手在体前向左向前向上划斜圆举至右前方(手心向下)左手划斜圆附右前臂下3.右手落下附左膝外侧左手屈肘收至右肩前4.右腿屈膝提起(胸向东)右手上举至右额前方左手与右手相搭5.右腿向前方伸膝分脚两手向左右分开与脚一至二十五左分脚:1.右脚向前主落地脚尖翘起右手前伸手心向上左手附耳侧2.重心前移脚尖着地右手回收左手下与右手相合左上右下3.右弓步穿左手(东北向)右手屈肘回收4.左手落于右膝盖外侧右手屈肘附于左耳侧5.左腿屈膝提起两手上举相搭6.左腿向前方伸膝两手臂分掌左手与左脚一至二十六左右打虎:1.左脚向右后方落步左手稍向右合右手向左合至左肘内侧2.左脚踏实右腿屈膝提起两手变掌掌心向下至腹前左前右后3.右脚向后落步重心后移成右弓步两手向下至右膝两侧4.左腿屈膝提起脚尖翘起右手变拳架于右额前左拳在右胸前5.左脚落于右后方右拳变掌伸至右前方掌心向左左掌伸至右肘内侧6.重心左移成左弓步两手向下在左膝两侧7.右腿屈膝提起脚尖翘起两手变拳左手在左额前右拳在左胸前二十七右蹬脚:1.两手胸前抱掌左内右外右脚尖向下松垂2.右脚跟向前蹬起两掌分两侧右手与右腿一至二十八双峰掼耳:1.右小腿屈膝回收(胸向东)两掌合于体前手心向上2.右脚向前上步脚跟着地两掌落于两胯旁手心均向上3.右纪步两手掼拳二十九斜飞势:1.重心下降身体微右转两拳变掌左掌斜向上右掌收至腹前掌心均向上2.右膝盖屈蹲左脚提起屈膝左掌向下在右膝外侧左掌在右肩前3.左脚向前落步成右弓步左手举至左肩屈肘右手附于左前臂内侧4.重心左移成左弓步左弓步两手分别左上右下展开左手心向上右手心向下眼看右掌三十右迎面掌:1.上体左转左手内旋手心向右右手内旋收于右胯旁2.右脚收至左脚内侧左手屈肘手心向下右手收至右腰间手心向上3.右脚上步成右手前推左手收至右肘下10厘米处第四段三十一十字拍脚:1.以右脚跟为轴左脚掌碾转身体左后转180°(胸向西)成左虚步右手屈肘摆至左肩前手心向上2.左脚向前上方踢出眼看拍脚方向三十二搂膝左栽捶:1.左脚跟着地右腿微屈左手搂至左前侧右手收至右耳侧2.左弓步搂膝右手前推3.右脚收至左脚内侧左手伸至体前右手屈肘摆至左肩前手心向左4.右脚向前脚跟着地左的屈至左耳侧右手搂至右膝前上方5.重心前移右弓步左手变拳向前打出右手附左前臂内侧三十三左海底针:1.重心后坐成右虚步左手变掌前伸平举2.两腿屈膝半蹲左手下插右手掌收至左肩前三十四右闪通背:1.右脚上平步脚尖翘起左手前伸右手在左肘内2.右手内旋前伸与左手斜向对3.身体左转右手立掌向右推(马步)左手架于左头上方三十五云手(向右):1—9动作要点与第二十二“云手”相同(唯左右相反)三十六左高探马:1.重心后坐成右虚步右手前推(掌心向右)右手收至肘内2.左手前推右手收至左付内手心向上三十七回身指裆捶:1.右脚扣左脚左后转身左手搂至左膝上左脚翘起右手提至右耳侧2.左弓步右手变拳向前打出左手收至右前臂内侧三十八左下势:1.右拳变掌两手臂前平举高宽均与肩同2.右脚撇重心右移身体右转两手内旋向右划弧平捋3.右腿屈蹲成左扑步两掌向下经左膝向前穿出压至左腿内侧三十九上步七星:1.左弓步左手前举挑掌右手在左臂内侧2.右脚上步脚跟着地两手前交叉左掌内右掌外掌心向外四十退步跨虎:1.右脚后撇脚尖着地两手前伸分开手心向下2.身体右转右脚踏实两掌右摆按至右膝上3.左脚提至右脚前左手搂至左膝左侧右手屈肘提至右耳侧4.左腿屈膝上提脚尖里扣上体微左转右手前推四十一左迎面掌:1.左脚向右碾转落步脚跟着地身体吞转(胸向西南)右手前伸手心向下左手收至左腰间手心向上2.左弓步左手前推右手收至右腰间手心向上四十二转身摆边莲:1.在脚尖内扣右脚掌外摆身体吞后转(胸向东北)左手收至右肩前2.上体向右拧转右手向右摆至右前方3.右腿伸直向左向上向右经两掌拍击四十三弯弓射虎:1.右腿由直到屈脚跟着地2.两腿成马步两手落于腹前手心向下3.上体右转重心右移两手掌按在右膝上4.两掌变拳提至右胸前拳心斜向下5.上体左转左拳向前(东北向)打出右拳架于右额前四十四退步搬拦捶:1.重心后坐上体微右转右拳前拳举与肩同高手心向上左拳变掌收至右前臂内侧2.重心后移脚尖翘起左掌由右前臂穿出右拳收至左腕内侧3.右脚向后撤步重心后移两手收至左腹前4.重心后移左脚尖翘起身体微右转左手前推右拳收至腰间5.左弓步右拳向前打出左手附于右前臂内侧四十五收势:1.身体右转成右弓步两臂分掌与肩同高2.左脚收至右脚内侧与肩同宽屈膝盖两掌前伸肘微屈3.两腿伸直两手下落至两腿两侧4.左脚收至右脚并拢还原根据动作图解运用口令式讲解教案整编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整编人:江苏省一级武术指导员吴锦荣。
国家竞赛太极八法五步套路简介太极八法五步是国家体育总局为了更好地宣传、推广、普及太极拳,在现有各流派太极拳的基础上,从最为核心的八法五步技术入手,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手法,以及进、退、顾、盼、定五种步法,进行了系统的提炼和整理而成。
它动作结构简单,数量合理,内涵丰富,易学易练,是较为理想的太极拳入门套路。
八法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
五步是:进、退、顾、盼、定。
一、八法(即八种劲法)掤劲掤劲是向上向前之劲。
掤劲如围墙,意御敌于门外。
用于攻防和走化。
是太极拳中的主劲,有人称太极拳为掤拳,也就是说太极拳处处要有掤意,要求两臂具有一种圆撑力,这种圆撑力是由内向外的膨胀力,在任何情况下均有一定的弹性,故曰:“掤在双臂”。
也正如拳诀所说:“掤手两臂要圆撑,动静虚实任意攻。
”诀云:掤劲义何解?如水负行舟。
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
周身弹簧力,开合一定间。
任有千斤重,漂浮亦自然。
在应用掤劲时需注意如下几点:1、沾住对方而不是对抗对方。
2、掤劲之手臂与自己身体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3、掤劲在使用中应贯彻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原则并要粘着对方。
捋劲在太极拳中为化劲。
根据对方的来劲,进行走化。
“捋在掌中”是指捋时前面一个手,劲点在近腕部的尺骨处,轻贴在对方的肘部,后面一个手劲点在掌心或掌背,接触在对方的腕部处,两手相距对方一小臂间距离。
它可以根据对方外力的变化情况,向自身侧面斜线走化。
因势利导,化开对方之劲。
然后可变着进击。
诀云:捋劲义何解?引导使之前。
顺其来势力,轻灵不丢顶。
引之使延长,力尽自然空。
重心自维持,莫被他人乘。
在应用捋劲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顺对方的劲而动,略改变其方向。
2、要转腰、坐胯、圆裆、含胸拔背而不僵滞。
3、需沾粘着对方腕肘,防止对方受捋而采取攻势。
4、捋时一定要轻,起牵引作用,改变其方向时,不易使敌方发觉。
挤劲挤为进攻劲。
在捋开对方来劲之后,可随时以挤手进而攻之,把对方击出。
杨氏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介绍杨氏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是以杨氏太极拳为基础的竞赛套路,由杨氏太极拳的传统拳法演化而来。
这套套路以优雅的动作、流畅的连贯性和内外相合的特点而闻名,是太极拳爱好者追求身心统一和内外协调的理想练习方式之一。
本文将对每一式拳法进行详细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套路的特点和要领,同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练习建议。
第一式:起势起势是太极拳套路的开场动作,也是整套套路的起始点。
起势时,身体保持放松,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直立于地面。
双手下垂于身体两侧,手掌心向内,向下自然下垂。
第二式:左右搂膝抱球左右搂膝抱球是一种经典的太极拳动作,其主要目的是调整呼吸以及练习身体的协调性。
此式动作简单,双手先向上抬起,然后抱住空气中的虚球,向身体两侧分别抱住左右膝盖。
第三式:云手云手是太极拳中的一个重要技巧,能够锻炼拳招掌法的柔韧性和转换的流畅性。
此式动作呈半蹲状,双手屈曲,以半圆形的方式随身体的转动而移动。
手掌不断翻转,如云行雾流般柔和自然。
第四式:白鹤亮翅白鹤亮翅是一种奇特的拳法动作,模仿了栖息在水面上的白鹤展翅的姿态。
此式要求手臂水平展开,身体腰背挺直,同时触底脚应外扣。
第五式:擺蓮擺蓮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拳法动作,要求身体连续变换姿势,模仿蓮花摇曳的形态。
此式的关键在于双手的协调运动,一手收回,一手伸出,如同蓮花在风中轻轻摇摆。
第六式:单鞭单鞭以手部的挥拍为主要特点,同时体现了太极拳动作的柔和与坚定。
此式动作简单,将一臂伸直,利用身体的转动带动单手的挥拍动作。
第七式:高探马高探马姿势类似于跑马步,要求跨出一步,并用力踩实。
上身保持笔直,两臂向前伸直,掌心向下,表现出一种稳健而坚定的形态。
第八式:右蹬脚右蹬脚是一种踢腿动作,模仿了右脚向前蹬出的姿态。
此式要求尽量提膝高地,然后用腿踢出,力道应集中在脚掌上。
第九式:转身蹬脚转身蹬脚是一种连续的动作,要求身体旋转并踢腿。
此式的关键在于身体的转动和穿越腿的力量转换,需要保持动作的连贯性和力度的掌握。
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动作分解第一段(一组):1.起势(1.并步站立2.分脚开立)2.右金刚捣碓(1.转腰摆掌 2.转身平捋3.擦步推掌4.弓步前棚5.虚步撩掌6.提膝举拳7.震脚砸拳)3.揽扎衣(1.转腰托拳2.转腰分掌3.擦步合臂4.马步推掌)4.右六封四闭(1.转体旋腕2.下捋前挤3.左刁右托4.虚步按掌)5.左单鞭(1.左推右提2.提膝擦步3.转腰托掌4.马步推掌)6.搬拦捶(1.右转摆拳2.左转马步横击 3.转腰翻拳4.右转马步横击)7.护心捶(1.转腰栽捶 2.跳转抡摆3.马步棚打)8.白鹤亮翅(1.擦步插掌2.虚步分掌)9.斜行拗步(1.转腰绕臂2.踏脚擦步3.收掌扭腰提勾4.弓步展臂)10.提收(1.扣脚合手2.收脚收手3.提膝推按)11.前蹚(1.擦步下捋2.转身搭手3.转体交臂4.马步分掌)(二组):12.左掩手肱拳(1.转腰旋臂2.提膝刁收3.震脚擦步4.马步掩手5.弓步冲拳.)13. 披身捶(1.右转掩肘2.左转掩肘)14. 背折靠(1.折叠缠绕臂2.拧腰马步折靠)15.青龙出水(1.左转腰绕臂2.右转腰缠臂3.马步撩弹4.马步崩拳)16.斩手(1.提脚翻掌2.震脚切掌)17.翻花舞袖(1.旋臂伸掌2.跳转抡劈)18.右海底翻花(1.转腰摆臂2.提膝翻抖)19.左掩手肱捶(1.震脚收掌2.擦步合臂3.马步掩手4.弓步冲拳)20.左六封四闭(1.转腰下捋2.转腰前挤3.虚步刁托4.虚步按掌)21. 右单鞭(1.右推左提2.提脚擦步3.转腰托掌4.马步推掌)第二段22.右云手(1.转腰摆掌2.收脚左云 3.开步推掌4.插步右云5.开步左云6.转腰摆掌7.缠臂横击)23.左云手(1.震脚右云 2.开步推掌3.插步左云4.开步右云)24.高探马(1.转身合掌2.马步分掌3.扣脚旋掌4.虚步探掌)25.右连珠炮(1.转腰捋棚2.撤步刁托3.跟步推掌4.撤步刁托5.跟步前推)26.左连珠炮(1.撤步左捋2.退步刁托3.跟步前推4.撤步刁托5.跟步前推)27.闪通背(1.转腰带掌2.弓步穿掌3.转腰旋掌4.扣脚拧身5.转身推劈)第三段28.指裆捶(1.转腰缠摆2.震脚合臂3.擦步合臂4. 马步收拳5.弓步发拳)29.白猿献果(1.转腰左缠2.转腰右缠3.提膝上冲)30.双推手(1.落脚收掌2.虚步双推掌)31.中盘(1.挫掌前推2.挫掌前推3.挫掌前推4.分掌绕臂5.震脚擦臂6.马步提手)32.前招(1.转腰旋腕2.虚步摆掌)33.后招(1.转腰活步2.虚步摆掌)34.右野马分鬃(1.转体绕臂2.提膝绕臂3.马步穿靠)35.左野马分鬃(1.提膝绕臂2.马步穿靠)36.摆莲跌叉(1.转身旋掌2.转身按掌3.收脚摆掌4.摆腿拍脚5.震脚握拳6.跌叉穿拳)37.左右金鸡独立(1.弓步举拳2.独立穿掌3.踏脚按掌4.擦步摆掌5.收脚收掌6.独立穿掌)第四段(一组):38.倒卷肱(1.退步右推2.退步左推3.退步右推)39.退步压肘(1.转腰左摆2.转腰右摆3.退步压肘)40.擦脚(1.转身右捋2.盖步叠臂3.分掌左拍脚)41.蹬一根(1.转身叠拳2.换手叠拳3.撩拳侧踹)42.左海底翻花(1.收脚合拳2.提膝翻抖)43.击地捶(1.跳步绕拳2.擦步收拳3.弓步栽拳)44.翻身二起(1.转身提拳2.转身举拳3.上步摆拳4.腾空拍脚)45.双震脚(1.分掌后跳2.虚步按掌3.震脚按掌)(二组):46.右蹬脚(1.收脚收掌2.蹬脚架推)47.玉女穿梭(1.落脚穿掌2.跳叉跃步架推)48.顺莺肘(1.转身擦步合臂2.马步顶肘)49.裹鞭炮(1.跳转绕臂2.马步分砸)50.雀地龙(1.转腰绕臂2.仆步穿拳)51.上步七星(1.弓腿举拳2.虚步架拳3.翻腕撑掌4.翻腕架拳)52.退步跨虎(1.退步转身分掌2.丁步合掌)53.转身摆莲(1.转身旋掌2.提膝转身分掌 3.落脚摆掌4.摆腿拍脚)54.当头炮(1.落脚推掌2.坐腿收拳3.马步棚打)55.左金刚捣碓(1.旋掌左捋2.弓步前棚3.虚步撩掌4.震脚砸拳)56.收式(1.起身抱拳2.落掌并立3.并步还原)山东省太极拳中心辅导站2005年6月。
二十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分解教学及学习要点)预备势: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并拢,两手垂于大腿外侧;头项正直,口闭齿扣,胸腹放松;眼平视前方。
一、起势:1.左脚开立:左脚向左分开,两脚平行同肩宽。
2.两臂前举:两臂慢慢向前举,自然伸直,两手心向下。
3.屈腿按掌:两腿慢慢屈膝半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至腹前。
学练要点:起脚时先提脚跟,高不过足踝,落脚时前脚掌先着地,要做到点起点落、轻起轻落。
上举两臂时,不可耸肩,不要出现指尖朝下的“折腕”。
屈膝时松腰敛臀,上体保持正直,两掌下按时沉肩垂肘。
二、左右野马分鬃(一)左野马分鬃:1.抱球收脚:上体稍右转,右臂屈抱于右胸前,左臂屈抱于腹前,成右抱球;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
2.弓步分手: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同时两掌前后分开,左手心斜向上,右手按至右胯旁,两臂微屈。
(二)右野马分鬃:1.抱球收脚:重心稍向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稍左转,左手翻转在左胸前屈抱,右手翻转前摆,在腹前屈抱,成左抱球;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
2.弓步分手:同前弓步分手,惟左右相反。
(三)左野马分鬃:同前左野马分鬃。
学练要点:弓步时,不可将重心过早前移,造成脚掌沉猛落地,后脚应有蹬碾动作。
分手与弓步要协调同步。
转体撇脚时,先屈后腿,腰后坐,同时两臂自旋。
三、白鹤亮翅:1、跟步抱球:上体稍左转,右脚向前跟步,落于左脚后;同时两手在胸前屈臂抱球。
2、虚步分手:上体后坐并向右转体,左脚稍向前移动,成左脚虚步;同时右手分至右额前,掌心向内,左手按至左腿旁,上体转正;眼平视前方。
学练要点:抱球与跟步要同时,转身时身体侧转不超过45度,左脚前移与分手同时完成。
四、左右搂膝拗步(一)左搂膝拗:1.收脚托掌:上体右转,右手至头前下落,经右胯侧向后方上举,与头同高,手心向上,左手上摆,向右划弧落至右肩前;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眼视右手。
2.弓步搂推: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左手经膝前上方搂过,停于左腿外侧,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右手经肩上,向前推出,右臂自然伸直。
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56式拳谱及分动名称东振王于2021年2月14日改编第(一)段第一式起势⑴并步直立⑵左脚开立第二式右金刚捣碓⑴转腰摆手⑵转身右捋⑶擦脚后推⑷弓腿前棚⑸虚步撩掌⑹震脚砸拳第三式揽扎衣⑴左转托拳⑵转腰分掌⑶擦脚合臂⑷马步推掌第四式右六封四闭⑴转体旋腕⑵下捋棚挤⑶左刁右托⑷虚步双按第五式左单鞭⑴左推右提⑵屈膝擦脚⑶转腰托掌(4)马步推掌第六式搬拦捶⑴腰转摆拳⑵马步横击⑶转腰翻拳(4)马步横击第七式护心捶⑴转腰栽拳⑵跃转抡劈⑶马步棚打第八式白鹤亮翅⑴擦脚插掌⑵虚步分掌第九式斜行拗步⑴转腰绕臂⑵踏脚擦步⑶收掌提勾⑷弓步展臂第十式提收⑴扣脚合手⑵收脚收手⑶提膝推按第十一式前趟⑴擦脚下捋⑵转体搭手⑶转腰旋掌⑷马步分掌第十二式右掩手肱捶⑴提膝刁收⑵擦脚合臂⑶马步掩手⑷弓步冲拳第十三式披身捶⑴右转腰掩肘⑵左转腰掩肘第十四式背折靠⑴折叠缠臂(2)拧腰折靠[侧弓步型]第十五式青龙出水⑴转体绕臂⑵转腰缠臂⑶马步撩弹⑷马步迸拳第十六式斩手⑴摆脚翻掌⑵震脚切掌第十七式翻花舞袖⑴旋臂伸掌⑵跳转抡劈第十八式海底翻花⑴转腰摆臂⑵提膝翻抖第十九式左掩手肱捶⑴震脚收拳⑵擦步合臂⑶马步掩手⑷弓步冲拳第二十式左六封四闭⑴转腰下捋⑵转腰前挤⑶虚步刁托⑷虚步按掌第二十一式右单鞭⑴右推左提⑵提脚擦步⑶转腰托掌⑷马步立掌第(二)段第二十二式云手(向右)⑴收脚摆掌⑵开步推掌⑶插步右云⑷开步左云⑸转腰摆掌⑹提膝横击第二十三式云手(向左)⑴震脚摆掌⑵开步推掌⑶插步左云⑷开步右云第二十四式高探马⑴左转合掌⑵马步分掌⑶转身旋掌⑷虚步推掌第二十五式右连株炮⑴转腰捋棚⑵撤步刁托⑶跟步前推⑷撤步刁托⑸跟步前推第二十六式左连株炮⑴撤步左捋⑵退步刁托⑶跟步前推⑷撤步刁托⑸跟步前推第二十七式闪通背⑴转腰带掌⑵弓步穿掌⑶拧腰旋掌⑷转身推劈第(三)段第二十八式指裆捶⑴转腰缠摆⑵震脚擦步⑶马步收拳⑷弓步发拳第二十九式白猿献果⑴转腰左缠⑵转采右缠⑶提膝冲拳第三十式双推手⑴落脚收掌⑵虚步双推第三十一式中盘⑴换掌前推⑵翻转挫掌⑶翻转挫掌⑷穿掌分手⑸擦脚合臂⑹马步提按第三十二式前招⑴转腰旋腕⑵虚步摆掌第三十三式后招⑴转采活步⑵虚步摆掌第三十四式右野马分鬃⑴转体绕臂⑵提膝绕臂⑶马步穿靠第三十五式左野马分鬃⑴提膝绕臂⑵马步穿靠第三十六式摆莲跌叉⑴转身旋掌⑵折叠下按⑶收脚摆掌⑷摆莲拍脚⑸震脚握拳⑹跌叉穿拳第三十七式左右金鸡独立⑴弓步举拳⑵提膝穿掌⑶落脚采按⑷擦脚摆掌⑸收脚收掌⑹独立穿掌第(四)段第三十八式倒卷肱⑴退步右推掌⑵退步左推掌⑶退步右推掌第三十九式退步压肘⑴转腰左摆掌⑵转腰右摆掌⑶退步压肘第四十式擦脚⑴转身右捋⑵盖步叠臂⑶分掌拍脚第四十一式蹬一跟⑴转身叠拳⑵换手叠拳⑶撩拳侧踹第四十二式海底翻花⑴收脚合拳⑵提膝翻抖第四十三式击地捶⑴落脚摆拳跳步绕拳⑵擦步绕拳⑶弓步栽拳第四十四式翻身二起⑴转身提拳⑵转身虚步举拳⑶上步摆拳⑷腾空拍脚第四十五式双震脚⑴后跳分掌⑵虚步按掌⑶双震脚按掌第四十六式蹬脚⑴收脚收掌⑵蹬脚架推第四十七式玉女穿梭⑴落脚穿掌⑵跳插步架推第四十八式顺鸾肘⑴转身擦脚合臂⑵马步顶肘第四十九式裹鞭炮⑴翻身跳转绕臂交合⑵马步分砸拳第五十式雀地龙⑴转腰合臂⑵仆步穿拳第五十一式上步七星⑴弓腿举拳⑵虚步架拳<左拳在外>⑶翻腕撑掌<右掌在外> ⑷翻腕架拳<右拳在外>第五十二式退步跨虎⑴撤步转身分掌⑵收脚丁步合掌第五十三式转身摆莲⑴碾脚转身旋掌⑵提膝分手⑶落脚摆掌⑷摆莲拍脚第五十四式当头炮⑴落脚后退推掌⑵坐腿收拳⑶马步掤打第五十五式左金刚捣碓⑴旋掌左捋⑵弓步前棚⑶虚步撩掌⑷震脚砸拳第五十六式收势⑴抱手翻掌⑵落掌垂臂⑶并步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