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能力发展(0-6个月)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9
婴幼儿各年龄段特点婴幼儿是指年龄在出生后一个月至三岁的儿童,这一阶段的成长发育对于他们后续的生活和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经历不同的年龄段,每个年龄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成长需求。
本文将就婴幼儿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进行阐述。
0-6个月:发育迅速、依赖性强在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婴幼儿的生活完全依赖于父母或护理者的照料和镇抚。
此时的婴幼儿的主要特点包括:1.生理发展: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生理发育迅速,他们能够抬头,转动,甚至能够尝试翻身。
他们还在探索视觉和听觉感知能力,并逐渐开始掌握抓握物体的技巧。
2.特殊需求:婴幼儿在0-6个月的阶段对于安全、抚养和温暖的环境有着极高的需求。
他们对于吃、睡的需求也十分频繁,需要父母或者护理者提供足够的食物和安静的睡眠环境。
3.情感联系:婴幼儿在这个阶段与父母或照顾者之间形成了强烈的情感联系,特别是母亲。
他们需要得到关爱、安抚和安全感,这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尤为重要。
7-12个月:运动能力增强、社交意识开始形成在婴幼儿7个月至12个月之间,他们进一步发展了运动能力和社交意识,主要特点如下:1.运动发展: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运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他们能够爬行、翻滚、坐立并尝试自己站立、行走。
他们开始探索周围的环境,并对于玩具和其他物体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社交意识:在7-12个月的阶段,婴幼儿开始对他人的存在和互动产生兴趣。
他们可以通过模仿和表达情感来与他人建立联系,并逐渐展示出自己的个性特征。
3.语言发展:在语言发展方面,婴幼儿会开始模仿一些简单的音节,并试图复制成人的语音和声音。
他们可以通过指物、声音和表情来与他人进行沟通。
1-3岁:独立性增强、语言和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在婴幼儿1-3岁的阶段,他们逐渐发展出更强的独立性,并体现出更加复杂的语言和认知能力,具体特点如下:1.独立性:在1-3岁的阶段,婴幼儿会表现出独立性的增强。
他们会试图尝试自己穿衣、洗手等日常自理能力,并展示出对自己决策的强烈需求。
0~3岁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时间和特点0~3岁是婴幼儿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宝宝经历了从不会说话到能够使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沟通的阶段,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密切观察并积极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0~6个月:婴儿在这个时期开始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如叫喊、哭泣和咿呀等。
他们还会开始模仿成人的语音和面部表情,并通过呻吟和咕噜声来尝试模仿说话。
在这个阶段,婴儿对声音非常敏感,他们会倾听周围的声音并转向声源。
家长可以和婴儿进行简单的对话,回应他们的声音,并适时使用亲切的话语和音调,以建立起良好的语言环境。
6~12个月:在这个期间,婴儿会渐渐开始学会发出简单的音节,如“mama”和“dada”。
他们会使用这些音节来指代特定的人或物品,为了得到关注和满足基本需求,婴儿通常会在发音时伴有手势和面部表情。
家长可以积极回应婴儿的发声,加以鼓励和肯定,同时也要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来模仿成人的言语和动作。
12~18个月:在这个时期,婴儿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他们能够使用大约6到20个词汇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愿。
此外,婴儿还能够简单地将两个词汇组合在一起,如“妈妈抱”和“出去玩”。
由于他们的发音技巧仍然不够成熟,他们的发音可能不太准确,但家长应该积极理解和回应他们的语言尝试,以鼓励他们继续学习。
18~24个月:宝宝在这个时期开始使用更多的词汇,能够说出大约50个单词左右,并且能够构造简单的句子。
他们可以用短语来描述自己的观察和想法,如“大树”和“好吃”。
此外,他们还能够理解简单的指令和问题,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家长可以通过指导和鼓励宝宝来帮助他们进一步发展语言能力,例如给予宝宝正确的词汇和句子,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2~3岁: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他们能够使用大约200到300个单词,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并能够构建更复杂的句子。
他们还开始使用更多的代词、副词和形容词来描述事物和事件。
0~3岁婴幼儿各个月龄段身体发育特征和能力发展特点1 月龄宝宝的特征:刚出生一个月的宝宝已具备视听刺激,具有看和听的能力,开始和成人交往,母亲对于新生宝宝需求的敏感性将大大有利于宝宝智能的发育。
1、宝宝的运动与感觉能力:宝宝会心不在焉地凝视光亮处。
如果在宝宝耳畔响铃,其手足的动作就会减少。
即使把哗啷棒伸到宝宝面前,他也不会发觉,但一进入其视野就会对着哗啷棒看一会儿。
移动进入宝宝视野内的哗啷棒时,宝宝会用眼睛跟着看并稍稍转头。
2、宝宝的情绪与社会性的发展:宝宝会目不转睛地凝视东西和人脸等。
听到大的声音和突然的声响会吃惊。
看见人时,其动作会减少下来。
可诱导其进行颈部的练习;眼睛追物的练习;听力训练和发喉音的练习。
2 月龄宝宝的特征:两个月的宝宝可以卧床抬头稍离开床面至45 度,平卧在床上时眼睛会追随移动的物体,也会转头寻找声源,开始发出“咿呀”声,偶尔可以出声应答,对于成人的逗玩有时会笑。
1、2 个月的宝宝从外貌上看长大了许多。
从动作发育看,宝宝仰卧时,大人稍拉其手,头可以自己稍用力,不完全后仰了。
他的双手从握拳姿势逐渐松开。
如果给他小玩具,他可无意识地抓握片刻。
要给他喂奶时,他会立即做出吸吮动作。
会用小脚蹬跶。
2、语言发育,婴儿在有人逗他时,会对人发笑,并能发出“啊”、“呀”的声音。
如发起脾气来,哭声也会比平常大得多。
这些特殊的语言是宝宝与大人的情感交流,也是宝宝意志的一种表达方式,家长应对这种表示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
3、从感觉发育看,当听到有人与他说话或有声响时,宝宝会认真地听,并能发出“啊啊” 的应和声,会用眼睛追随走来走去的人。
如果宝宝满2个月时仍不会笑,目光呆滞,对背后传来的声音没有反应,应该检查一下宝宝的智力、视觉或听觉是否发育正常。
笑有利于宝宝的体格生长,促进宝宝早期认知发展,笑是宝宝与人交往的桥梁,提供了宝宝学习与社会交往的机会,为以后与人相处,待人友好,及良好个性的发展打下基础。
这时可进行颈部的练习;双手握物的练习;看玩具的练习;逗引发音和反应能力的练习。
婴幼儿是指出生到3岁的幼小儿童。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身体和大脑发育迅速,他们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发展阶段。
下面将介绍婴幼儿在不同年龄段的特点。
0-1个月: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婴儿的行为主要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射性反应。
他们对声音和触觉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并会通过用手握住物体、吮吸来探索新事物。
2-3个月:在2-3个月的阶段,婴儿开始对声音和视觉刺激作出更有目的的反应。
他们会追踪移动物体和人的面部表情,并会对熟悉的声音作出反应。
此外,他们的头颈肌肉也开始变得更强壮,可以抬头和侧身。
4-6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儿的手眼协调能力逐渐发展。
他们会用手抓住玩具、将物体放进嘴里,并试图翻身。
此外,他们可以通过转头、眨眼和制造噪音来与大人进行交流。
7-9个月:在7-9个月的阶段,婴儿的移动能力发展迅速。
他们开始爬行、站立、探索周围的环境。
他们会试图用手指指向感兴趣的事物,并可以相互传递物体。
10-12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学习走路。
他们会试图用家具进行支撑,尝试站立和行走。
他们逐渐展示出更多的独立性,试图探索周围的环境,并能理解一些简单的语言指令。
1-2岁:在第一到第二年,孩子开始表现出更加独立和自主的特点。
他们会使用简单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沟通。
他们开始展示出更多的动手能力,能够使用勺子和玩具。
此外,他们还对周围的人和事物表现出更多的好奇心。
2-3岁:在2-3岁的阶段,孩子的语言和认知能力迅速发展。
他们能够使用更多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开始组织简单的句子。
他们对绘画和模仿有较高的兴趣,并开始培养一些独立的生活技能,例如穿脱衣服和洗手。
总的来说,婴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各不相同。
他们的感知能力、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与婴幼儿互动和支持他们的发展。
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趋势婴幼儿期是儿童成长中非常关键的阶段,其身心发展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趋势。
了解和关注这些特征和趋势,对于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婴幼儿身心发展为主线,探讨其年龄特征和发展趋势。
1. 生理发展在婴幼儿期,生理发展是重要的基础。
从出生到6个月,婴幼儿的身体迅速增长,并逐渐掌握了抬头、坐立和爬行等基本动作。
6个月至1岁期间,婴幼儿开始尝试站立和行走。
1岁到3岁,他们逐渐发展出各种精细动作的能力,如握持、穿插和搭建等。
这一阶段还见证了婴幼儿从液体食物过渡到固体食物的饮食发展。
2. 认知发展婴幼儿期是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
在0至6个月,婴儿开始对声音和面孔产生兴趣,并通过触觉和听觉感受外界。
6个月到1岁,他们逐渐发展出对象的持久性,能够跟踪物体,并理解简单的指令。
1岁到3岁,婴幼儿开始表现出探索和好奇的特质,通过模仿和试错来学习和理解世界。
3. 情感社交发展婴幼儿从出生起就具有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能力。
在0至6个月,婴儿开始与主要照顾者建立牢固的依恋关系,并通过微笑、哭泣和注视等方式表达情感。
6个月到1岁,婴幼儿逐渐发展出分离焦虑,但也能够体验到与他人的互动和玩耍的快乐。
1岁到3岁,他们开始与同伴互动,并逐渐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4. 语言发展语言对于婴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从出生到6个月,婴儿开始通过哭闹来表达情感和需求,并逐渐对声音和语言产生兴趣。
6个月到1岁,婴儿开始学习发音,并尝试模仿简单的语音。
1岁到3岁,他们能够理解和使用越来越多的词语和简单的句子,并开始建立基本的语言交流能力。
5. 精神发展婴幼儿期的精神发展主要体现在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上。
从出生到1岁,婴儿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开始体验到喜怒哀乐等情感。
1岁到3岁,他们逐渐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情感和需求,并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整体发展婴幼儿身心发展是一个整体、系统的过程。
0-6个月婴儿身心发展规律在婴儿出生后的前六个月,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这个阶段的婴儿发展迅速,每个月都有新的技能和能力出现。
了解0-6个月婴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助于父母更好地照顾和教育宝宝,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生理发展规律1. 体重增长:新生儿出生时体重一般在2500-4000克之间,出生后第一个月内,婴儿的体重会迅速增加,大约每周增加300 -400克。
到了第二个月,增长速度会放缓,每月增加约200-30 0克。
在前六个月内,婴儿的体重会增加一倍甚至更多。
2. 身长增长:新生儿出生时身长一般在45-55厘米之间。
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内,婴儿的身长会增加约5-7厘米。
到了第二个月,增长速度会放缓,每月增加约3-4厘米。
在前六个月内,婴儿的身长会增加约1/3。
3. 头围增长:新生儿出生时头围一般在35-37厘米之间。
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内,婴儿的头围会增加约1.5厘米。
到了第二个月,增长速度会放缓,每月增加约1厘米。
在前六个月内,婴儿的头围会增加约1/3。
4. 视力发展:新生儿的视力较弱,只能看清楚离自己很近的东西。
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婴儿的视力逐渐增强,能够看清楚更远的东西。
到了第三个月,婴儿的视力基本接近成人水平。
5. 听力发展:新生儿的听力已经相当成熟,能够听到周围的声音。
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婴儿对声音的反应更加敏感,能够分辨出不同的声音。
到了第三个月,婴儿开始学会寻找声源。
二、心理发展规律1. 视觉与听觉迅速发展:新生儿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喜欢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
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婴儿开始学会用眼睛跟随物体移动;到了第二个月,婴儿能够分辨出颜色和形状;到了第三个月,婴儿开始学会用手去触摸和抓取物体。
2. 定向反射的作用增强:定向反射是指婴儿对外界刺激做出的自然反应。
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婴儿开始学会眨眼、吮吸等简单的动作;到了第二个月,婴儿开始学会抬头、翻身等更复杂的动作;到了第三个月,婴儿开始学会抓握、拍打等手眼协调的动作。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0-3岁是婴幼儿身体和大脑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他们学习和发展各种动作技能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神经系统逐渐完善,肌肉力量逐渐增强,他们开始尝试各种不同的动作,从简单的翻身、爬行到复杂的站立、行走和手部精细动作。
一、0-6个月:非熟练的全身运动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新生儿通过反射动作和初步的全身运动来探索周围环境。
他们能够短暂地抓住和握住物体,但这种动作通常是不稳定的和不协调的。
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鼓励宝宝进行各种运动,如仰卧起坐、翻身和爬行,以促进他们的肌肉发展和协调能力。
二、6-12个月:初步的主动运动在6个月大时,婴幼儿开始表现出更复杂的动作,如爬行、站立和行走。
他们开始能够使用手和膝盖来爬行,有些孩子甚至能够扶着家具走路。
在这个阶段,父母应该提供足够的安全和鼓励,让宝宝自由地探索和练习他们的新技能。
同时,也可以通过亲子互动和游戏来增强宝宝的运动能力和自信心。
三、1-2岁:更加独立的行走和手部精细动作在1岁到2岁之间,婴幼儿开始更加独立地行走和跑步,同时也对手部精细动作有了更好的掌握。
他们可以抓取小物体,如积木、玩具和食物,并能够更准确地完成一些日常任务,如刷牙、洗脸和穿衣。
在这个阶段,父母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宝宝进行运动和手部活动,如户外散步、亲子游戏和绘画等。
四、2-3岁:更加协调和复杂的动作在2岁到3岁之间,婴幼儿的动作变得更加协调和复杂。
他们可以双脚交替地跑步,并能够更准确地控制手部精细动作。
他们也开始尝试模仿大人的动作和行为,如穿鞋、系鞋带和开门等。
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通过亲子互动和游戏来帮助宝宝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和协调能力,如跳绳、跳舞和玩拼图等。
总之,0-3岁是婴幼儿身体和大脑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他们学习和发展各种动作技能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阶段,父母应该提供足够的机会和鼓励让宝宝进行各种运动和活动,以促进他们的肌肉发展、协调能力和自信心。
0~3岁婴幼儿的教育要依据其发展的关键期进行0~3岁是孩子成长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也是孩子个性、认知、语言、情感和身体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家长和教育者应该依据孩子的发展关键期进行教育,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基础。
本文将探讨0~3岁婴幼儿的发展关键期,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0-6个月:感知发展的关键期0-6个月是婴幼儿感知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婴幼儿主要依靠感官来认知外界世界。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创造丰富的感官刺激,让孩子接触各种不同的颜色、形状、声音和质地。
给婴幼儿提供一些适合他们抓握、摸索的玩具,帮助他们练习手部肌肉的运动和感知能力。
家长和教育者还应该给予婴幼儿充分的关爱和安全感。
这个阶段的婴幼儿主要以情感依附为主,因此家长应该多多拥抱、抚摸和说话,给予婴幼儿温暖和安全的感觉。
这有助于培养婴幼儿的情感稳定性和安全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
6-12个月:运动发展的关键期在6-12个月的时期,婴幼儿的运动能力开始迅速发展。
他们可以翻身、爬行、站立甚至行走。
这个时候,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创造安全的环境,给予婴幼儿自由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尝试不同的运动方式,促进身体的发育和协调能力的提高。
家长也可以给婴幼儿提供一些简单的运动玩具,帮助他们锻炼肌肉和平衡能力。
家长还应该给予婴幼儿充分的语言和认知刺激。
这个时期的婴幼儿开始懂得一些简单的语言,可以通过简单的指令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他们的需求。
家长可以通过和婴幼儿交流、阅读图画书、唱歌等方式,促进婴幼儿的语言和认知发展。
12-24个月:社会认知发展的关键期在12-24个月的阶段,婴幼儿的社会认知发展成为关键。
他们开始逐渐明白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懂得分享、合作和尊重他人。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给予婴幼儿充足的社交机会,让他们接触不同的人群和环境,促进社交技能的发展。
家长还应该积极引导婴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情绪管理能力。
这个时期的婴幼儿会出现一些负面行为和情绪,家长应该及时进行引导和教育,帮助婴幼儿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情感,建立健康的情绪管理能力。
0~3岁婴幼儿发展指导婴幼儿期是孩子人生中最为关键的发展阶段之一。
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身体和大脑正在快速发育,各种学习和经验都会对他们未来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为了促进0~3岁婴幼儿的全面发展,家长和保育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帮助家长和保育者更好地了解和促进0~3岁婴幼儿的发展。
1. 发育里程碑0~3岁婴幼儿的发展按照一系列的里程碑来衡量。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发育里程碑:- 0~6个月:能够抬头、坐起、掌握物体、开始发声。
- 6~12个月:能够翻身、爬行、辨别人脸、发出简单的语音。
- 1~2岁:能够行走、开始说简单的词语、进行简单的儿歌和手势游戏。
- 2~3岁:能够奔跑、使用简单的句子进行表达、进行创造性游戏和模仿。
了解这些里程碑有助于家长和保育者评估婴幼儿的发展状况,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2. 促进身体发展婴幼儿的身体发展对于整体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促进婴幼儿身体发展的建议:- 提供安全而刺激的环境,让婴幼儿有机会自由爬行、翻身和走路。
- 鼓励婴幼儿参与户外活动,如爬爬滑滑梯、玩沙子等。
- 提供适当的玩具、游戏和装饰品,以促进运动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 建立日常的运动和锻炼习惯,如早晨的伸展运动、游戏中的体操等。
3. 培养语言能力0~3岁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
以下是一些帮助婴幼儿培养语言能力的建议:- 与婴幼儿保持良好的眼神接触,用简单而清晰的语言和表情与他们交流。
- 给婴幼儿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让他们接触到多样的声音、音频和语言材料。
- 鼓励婴幼儿模仿和模拟,通过歌曲、儿歌和语音游戏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 阅读图画书、儿童故事和教育玩具,激发婴幼儿的想象力和阅读兴趣。
4. 培养认知能力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思维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帮助婴幼儿培养认知能力的建议:- 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和刺激性的游戏,让婴幼儿能够触摸、摸索、堆叠、分类等。
0-6个月听觉能力目标一、引言听觉是人类的重要感官之一,对于婴儿来说,听觉能力的发育和发展对其成长至关重要。
在0-6个月这一阶段,婴儿的听觉系统逐渐成熟,对声音的敏感度不断提高。
因此,了解和掌握这一阶段婴儿的听觉能力目标,对于父母和教育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0-6个月婴儿的听觉能力目标,以及如何帮助婴儿发展听觉能力。
二、0-6个月听觉能力目标概述在0-6个月这一阶段,婴儿的听觉能力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0-1个月:新生儿能够对突然的响声产生惊跳反应,对声音有一定的敏感性。
此时,他们开始能够区分不同的声音,如高音和低音。
2.1-3个月:随着婴儿的成长,他们开始能够分辨出不同的语音,尤其是母亲的语音。
他们也开始逐渐熟悉经常听到的声音,如家里的各种声响。
3.3-6个月:此时,婴儿已经能够定位声源,即判断声音的来源方向。
他们开始对谈话声、音乐声等具有高度的兴趣,会通过转头等方式寻找声源。
同时,他们也开始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词语和短语。
总体来说,0-6个月婴儿的听觉能力目标主要包括:提高对声音的敏感度,分辨不同的声音,熟悉经常听到的声音,定位声源以及对语言的理解。
三、如何帮助婴儿发展听觉能力为了帮助婴儿实现上述听觉能力目标,父母和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提供丰富的声音环境:给婴儿提供充满各种声音的环境,如音乐、家庭日常声响等。
这有助于提高他们对声音的敏感度和分辨能力。
2.经常与婴儿交流:经常与婴儿交流,尤其是母亲,可以促进婴儿对语音的熟悉度。
婴儿会逐渐熟悉并喜欢听到母亲的声音。
3.使用适宜的音频玩具:选择适合婴儿年龄和兴趣的音频玩具,可以吸引婴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声音的兴趣。
4.鼓励探索:让婴儿有足够的机会探索周围的声音环境,如让他们自由地转头寻找声源。
这有助于提高婴儿对声音的理解和定位能力。
5.观察并回应:父母和教育者应仔细观察婴儿对声音的反应,并及时回应他们的需求。
这种互动可以帮助婴儿更好地理解声音的意义。
重点期2~3 个月仰头敏感期3个月左右开始成立安全感0~4 个月听觉敏感期3-4 个月翻身能力发展的重点期。
开始学习翻身,可是自主翻身能力很差,需要父亲母亲赐予帮助和训练。
也是身体协调性和腰、臂力量,双手、双脚力量,初级均衡能力获取发展的重要期间。
0~6 个月视觉敏感期,哭闹敏感期;3~6 个月咿呀学语敏感期;4--6 个月吞咽咀嚼的重点期5-6 个月双手协作能力产生发展的重点期。
开始学习双手递物件或协作拿取或抱持物件,这个期间关于培育婴儿双手的不一样分工合作能力特别重要。
6个月左右起坐敏感期;出现分别忧虑期。
7个月左右翻腾敏感期4~8 个月味觉敏感期7-8 个月爬行能力、单手抓住多物能力发展的重点期。
开始学习爬行,但自主爬行能力很差。
开始学习单手同时抓握两个或多个物件,一般是较大的物件,如核桃等。
这个期间是训练婴儿手指的握力和灵巧性,以及手指控制物件,运动能力发展的重要期间。
7~9 个月认物敏感期8-9 个月分辨大小、多少的重点1~10 个月着手敏感期6~10 个月嗅觉敏感期,8~11 个月称号敏感期;10-11 个月单独站立和放物入孔能力发展的重点期。
开始学习单独站立,逐渐挣脱了成人扶助和扶物站立的阶段,同时四肢的协分配合能力也进一步获取发展。
还开始学习把一些小物件放到能容下它们的孔中,如把小糖放入瓶中,把铅笔放入笔筒中等。
0~12 个月触觉敏感期。
1—12 个月迷恋感情况成的重点期11-12 个月单独行走能力发展的重点期。
已能单独行走,渐渐挣脱了成人扶持和扶物行走的阶段,是身体均衡能力、身体与四肢协调能力获取发展的重要期间。
12-13 个月双手控制物件运动能力产生发展的重点期。
开始学惯用手控制物件运动 (单手为主,发展好的婴儿能够双手同时控制 ),如学会摇拨浪鼓,牵着带绳的汽车往前走动等。
16-17 个月垒叠均衡能力发生发展的重点期。
开始学习掌握自己的均衡和物体的均衡,并懂得利用手边的物体创建均衡。
0到6个月宝宝的认知发展指南启发宝宝的认知和思维能力0到6个月是宝宝认知发展的关键期。
这个阶段,宝宝的大脑正在迅速发展,开始认知和感知外界事物。
父母的陪伴和适当的刺激对于宝宝的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大家提供一个宝宝认知发展的指南,以帮助宝宝获得更好的认知和思维能力。
1. 注重视觉刺激在宝宝出生后,他们的视觉系统逐渐发展,开始能够看清楚周围的事物。
因此,提供丰富多样的视觉刺激是非常重要的。
您可以给宝宝看一些色彩鲜明、对比明显的图片和玩具,比如黑白对比图、彩虹色的玩偶等。
这些刺激可以帮助宝宝发展和提高视觉感知能力。
2. 音乐与语言研究表明,音乐和语言对于宝宝的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因此,给宝宝播放适合他们年龄的音乐,可以帮助他们感知音乐的节奏、旋律和音色。
另外,多和宝宝进行交流,让他们听到丰富的语言,可以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和思维能力。
您可以和宝宝说话、唱歌,让他们体验到不同的语言声音和音调。
3. 触觉和运动发展宝宝在这个阶段开始对周围的物体产生触觉和运动反应。
因此,给宝宝提供一些触感丰富的玩具和材料是非常有帮助的。
比如,柔软的毛绒玩具、纹理丰富的布料等,可以帮助宝宝发展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另外,让宝宝多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如尝试翻身、抓取物体等,可以促进他们的运动发展和认知能力。
4. 多种感官刺激除了视觉、听觉和触觉刺激,其他感官的刺激也非常重要。
尝试给宝宝提供不同的感官体验,比如让宝宝尝试新鲜的食物,让他们感受食物的味道和质地。
同样,让宝宝体验不同的气味,如花香、香皂等,可以帮助他们发展和丰富感官认知。
5. 社交互动宝宝在这个阶段开始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产生兴趣,社交互动对于他们的认知发展非常重要。
父母可以和宝宝进行眼神对视、笑脸互动等,让宝宝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陪伴。
同时,带宝宝参加亲子活动、和其他宝宝进行互动,可以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6. 创造安全的环境在宝宝的认知发展过程中,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0—3岁婴幼儿发展指南对照表0—3岁是婴幼儿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经历了身体、认知、语言和社交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以下是0—3岁婴幼儿发展指南对照表。
1.身体发育:- 0—6个月:婴儿的身体能力和协调发育,能够控制头部和颈部的运动,开始进行翻身和爬行的动作。
- 7—12个月:婴儿开始学会坐起来,并尝试站立和行走。
他们开始用手指抓取和探索周围的对象。
- 1—2岁:婴儿的行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他们可以进行更复杂的动作,如跳跃和奔跑。
- 2—3岁:婴儿的身体控制更加灵活,他们可以进行基础的运动,如跳绳和踢球。
2.认知发展:- 0—6个月:婴儿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认知,对声音和触觉有反应。
他们开始表现出对镜像、熟悉面孔和物体的兴趣。
- 7—12个月:婴儿开始对物体有更深入的认知,可以区分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开始进行简单的手眼协调活动。
- 1—2岁:婴儿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开始学习说出简单的短语和单词,理解简单的指示和问题。
- 2—3岁:婴儿开始形成自己的念头和意见,对物体和概念的认知能力大大增强。
3.语言发展:- 0—6个月:婴儿开始咿咿呀呀的发声,对声音有反应。
他们开始学习模仿声音和语调。
- 7—12个月:婴儿开始发出简单的单词,并尝试模仿说话的方式。
- 1—2岁:婴儿能够说出简单的句子和短语,并开始展示理解和使用语言的能力。
- 2—3岁:婴儿的语言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能够说出更复杂的句子和表达思想。
4.社交发展:- 0—6个月:婴儿开始与父母和照顾者建立情感联系,对面部表情和声音有反应。
- 7—12个月:婴儿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通过笑、哭和眼神等方式与他人交流。
- 1—2岁:婴儿开始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特点,对与他人的互动更加感兴趣,愿意与他人分享游戏和玩具。
- 2—3岁:婴儿的社交能力进一步增强,能够和同伴进行基本的沟通和合作,理解和遵循简单的规则。
0-3婴幼儿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标准出生-1月:发展指标:1、出生后的婴儿具有较完善的觅食、吸吮、吞咽、行走等无条件反射。
2、每天睡22—16小时。
3、婴儿出生后几天就可以俯卧,俯卧时有本能地挣扎,使面部转向另一侧。
4、对及时反复的视听刺激有初步的记忆能力。
5、喜欢看人脸、特别是妈妈的笑脸,喜欢被抱起来与其谈话,逗笑。
6、对咸、甜、苦有反映,常用微笑,皱鼻、伸舌或挣扎表示,欢迎、讨厌、拒绝。
养育重点:1、母子皮肤直接早接触、多接触。
2、早开奶、多吮吸、勤哺喂。
3、多搂抱、多抚摸、多说话、多微笑、多交流,让宝宝充分享受母爱。
4、训练宝宝抬头,给他一些俯卧的机会,让他练习抬头。
5、宝宝仰卧位时,在其上方20—30厘米处悬吊一些彩色鲜艳、有声响的玩具,经常调换或变换位置。
6、当宝宝发出不同的单音如“啊、呕、呜”的时候,可以及时重复这些发音,表示鼓励。
1-2月发展指标:1、宝宝可以在床头将头抬得略高一些,在被抱起来时,他开始能较好地撑起头,但仍然会下垂或倒向另一边。
2、抓握反射消失,出现自觉地抓握动作。
3、可以看见几英尺远的较大物体,移动的物体特别能吸引他的注意力。
他会注视周围环境,清楚辨认熟悉的人和物,对外的好奇心不断滋长。
可以拿东西放进嘴里,偶尔会看见自己的手,手的突然移动会让自己吓一跳。
4、宝宝会以哭闹的方式表达情感,也会对父母与他说话时发出的声音作出反应,他会模仿父母说话时嘴唇的运动。
5、在白天,清醒的时间稍长,小睡减少了,啼哭也减少了。
养育重点:1、让宝宝生活逐渐有规律,渐渐养成按时吃、喝、按时睡眠的习惯,训练醒来把尿,掌握大小便的条件反射。
2、每天仰卧半小时以上。
3、每天将宝宝睡的位置变换几次。
4、用亲切的声调多与宝宝说话,用慈爱的目光注视他,并引起他注意。
5、训练宝宝追视移动物体,触摸抓握各种玩具。
6、早期预防肥胖症。
2-3个月发展指标:1、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
2、脑细胞生长的第二个高峰期。
-1-18个月婴幼儿各月龄能力发展指标0个月:感知能力的初步发展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婴幼儿的感知能力开始逐渐发展。
他们会对声音和光线作出反应,能够注意到周围的物体,并开始产生对于各种感觉的兴趣。
1个月:触觉和听觉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在1个月大时,婴幼儿的触觉和听觉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他们能够通过触摸和听觉感知到周围的事物,并对声音和触感做出反应。
2个月:眼睛协调运动和手眼协调2个月大的婴幼儿眼睛开始出现协调运动的能力,并且能够追踪慢速移动的物体。
此外,他们也可以开始尝试通过眼睛和手的协调来抓住周围的物体。
3个月:语言和社交能力的初步发展在3个月大时,婴幼儿开始尝试用声音来表达自己。
他们会开始发出咯咯声、咿呀声和尖叫声,并能够通过表情和声音与他人进行交流。
4个月:认知和感知的进一步发展在4个月大时,婴幼儿的认知和感知能力进一步发展。
他们能够更好地区分颜色、形状和大小,并对周围的物体表现出更多的兴趣。
5个月:运动能力的提高5个月大的婴幼儿的运动能力开始得到提高。
他们能够翻身、坐起来,并开始尝试用手来抓取和探索周围的物体。
6个月:语言和认知的进一步发展在6个月大时,婴幼儿的语言和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
他们能够开始模仿发出简单的音节,并能够理解简单的指令。
7个月:手眼协调和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7个月大的婴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他们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和抓住物体,并开始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认知和分析。
8个月:独立行走的初步尝试在8个月大时,有些婴幼儿可以尝试独立行走。
他们能够站立一段时间,并试图用自己的脚行走,尽管可能还不太稳定。
9个月:思维和语言的进一步发展9个月大的婴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他们能够理解更多的指令,并开始试图用简单的语言进行交流。
10个月:社交和情感的发展在10个月大时,婴幼儿的社交和情感能力开始得到发展。
他们能够对熟悉的人产生情感依赖,并能够通过表情和声音表达喜怒哀乐。
11个月:认知和运动的提高11个月大的婴幼儿的认知和运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大运动:拉腕坐起来头部能竖直片刻精细动作:触碰手掌会紧握拳。
手抓东西是一种先天的反射并且抓住之后立即放开。
手脚会捕捉他所能触及到的缓慢移动的物体。
适应能力:1)眼睛跟随红球过中线。
2)听声音有反应。
语言:会发细小喉音社交行为:眼睛跟随走动的人艺术感受力:能注视有响声、有红颜色的玩具,能倾听柔和的音乐。
第2个月:大运动:拉腕坐起头能竖直片刻。
俯卧头抬离床面,手脚活动有力,躺在床上能动来动去。
孩子可以在床上将头抬得略高一点。
在坐着或被抱时,他开始能较好地撑起头,但仍是略有下垂或倒向另一边。
精细动作:能触摸或用手拍物体,但不会主动抓握拨浪鼓留握片刻认知能力:视力有所提高,能主动转向亮光。
看得见大人的脸,能用眼睛跟踪物体或人到中线,能辨别较明显的形状差异,注意大玩具,喜欢有声音并能活动的玩具语言:会发a u o e等母音社交行为:逗引时有反应见人会笑了,大部分醒着的时间都在快乐状态中,开始喜欢让别人抱了。
第3个月:大运动:俯卧能抬头45度。
抱直时,头稳定短时。
精细动作:两手握一起;能无意识摇拨浪鼓片刻。
认知能力:视力继续提高,视觉集中长达1-----2分钟,注视不稳定,易转移能分辨出彩色与非色彩;眼睛能随玩具移动180度;见到大玩具会手舞足蹈起来;能分辨味道(如奶、糖水、水等)语言:听见声音有反应(如眨眼、皱眉、转头等);开始自言自语;逗引能发出笑声。
社交行为:哭时开始有表情;对经常照顾他的人有反应看见走近的人会笑。
第4个月:大运动:俯卧能抬头90度;抱直时,头稳定;扶掖可站片刻;俯卧时自己能将身体翻向一侧;可由仰卧位转向俯卧位(适当的帮助)精细动作: 能把自己衣服,小被抓起来不放;摇动并注视手中的拨浪鼓;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认知能力:头能转向声源;偶然注意小丸;非常注意的望着面前的人。
语言:会高声叫;会咿呀作声社交行为:出现有差别的微笑,表现为只对亲近的人笑,能大声笑能辨认妈妈了;较多地用手舞足蹈及其他动作表示愉快情绪;开始出现恐惧或不愉快情绪大运动:轻拉双手即可以坐起;独自坐着和身体往前倾精细动作: 能抓住近处玩具并盯着看、玩耍;拿住一玩具注视另一玩具;仰卧时会两手抚摸玩具;手眼动作协调的比较好。
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本片着重介绍了0—3婴幼儿各阶段综合能力发展的锻炼方法,强调看护人要密切关注并利用好宝宝的关键期,片中还介绍了家庭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方法。
对于婴幼儿综合能力发展锻炼,育婴师在指导过程中要灵活掌握。
婴幼儿生长赋予有其阶段性和连续性,因此有些活动经常的重复,重复的活动可以让宝宝积累经验,并有助于其能力的提高,同时激发宝宝的探索欲望。
育婴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宝宝的个体差异,并注意活动的时间和次数,切勿只为达到标准而锻炼孩子,这样会适得其反。
育婴师要指导家长关注婴幼儿发展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培育孩子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实际操作视频教材》主动全过程教育:家长的主动教育——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教育者的主动教育——把主动教育的理念带给家长和家长的引导孩子的主动教育——与生俱来的主动性,依赖于教育者婴幼儿能力发展(第1个月)新生儿出生后要注意各种因素新生儿的影响。
环境改变对孩子的影响——首先注意由于环境的突变给新生儿带来心理及情绪不安而带来的影响,因此新生儿在出生后不能离开母亲,应由母亲抱在怀里,让他在皮肤上有接触感,听觉上有母亲的声音感,如母亲的说话声、心跳声,嗅觉上有母亲的呼吸气味及乳汁味,孩子清醒时可放胎教音乐及乐曲,以减少新生儿的恐惧感。
)维护新生儿发育初期的各种必要刺激——人的生长发育是由遗传、环境和学习等决定的,作为孩子在幼年时,接受刺激越多,取得的经验就越多,对以后的发育影响越大,因此发育初期孩子需要各种刺激,应该给予和维护。
给予社会的刺激——出生后应多接触人,包括家里人、外来朋友和其他孩子。
但对刚出生的新生儿应限制来访人的数量,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恐慌。
给予感官刺激——刺激传到感觉器官,使感觉细胞产生兴奋,兴奋变成神经冲动,传到大脑,大脑是由无数神经细胞组成的,到达这里的冲动,通过大脑皮层细胞之间各种通路,在系统化成为意识,产生知识沉淀,作为知识或记忆储存起来,为以后的学习积累经验。
养护刺激——新生儿出生后应及时给予哺乳、更换尿布,让孩子始终在比较舒适的环境中。
母亲的这种关怀和爱抚,会使孩子情感发育得到保护,并促进孩子心理情感的健康发展,这样孩子长大后,同样会关心自己的父母。
俯卧抬头——锻炼宝宝颈部肌肉的力量,建立宝宝视觉空间。
家长要有意识的让宝宝多练习俯卧抬头,当俯卧时,宝宝会自己做抬头动作,这种活动对宝宝前庭有很好的刺激,建立宝宝的视觉空间感觉,同时宝宝在抬头的过程中,还可以他的自信心。
头竖立——锻炼宝宝颈部肌肉的力量,扩大视觉范围。
育婴师指导家长竖抱宝宝时,用一只手托住宝宝的颈背部,另一只手扶住宝宝的腰背部,每天竖抱宝宝时可锻炼他的颈部肌肉力量,同时可扩大孩子的视野,注意每次时间不要太长,每次3-5分钟即可。
手的被动触摸——刺激宝宝手的触觉发育,使用科学的方法把宝宝的手露在外面,让他自由的挥动自己的双手,要经常抚摸宝宝的小手,这样能增加宝宝对自己身体的认识。
宝宝手的被动抓握能增加手的触觉刺激,同时为宝宝手的主动活动做好准备。
>交流——增加宝宝的语言信息,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宝宝出生就有很好的听觉,因此育婴师要指导家长和宝宝进行语言的交流,在宝宝清醒的状态下,妈妈在距离宝宝18-20厘米的地方和他面对面交流,并做各种表情吸引宝宝,让宝宝模仿,增加宝宝的视觉刺激。
视觉注视——增加宝宝的视觉刺激。
新生儿期宝宝的视觉范围是18-20厘米,把一个红色的球悬挂在宝宝头的上方,吸引他观看,但要注意时间不要太长,每次的时间在3分钟左右,每天1-2次,并要经常更换地方,防止宝宝发生视觉疲劳。
视觉追踪——锻炼宝宝的视觉被动跟踪能力。
用同样红色的球在宝宝的视觉范围内移动,让宝宝的眼睛跟随球的移动而左右上下移动,每次时间三分钟,每天1-2次。
生活照顾——建立宝宝安全的依恋关系。
日常生活的照顾就是宝宝最初的社交行为的建立,宝宝通过妈妈的照顾,能体验到被人关爱。
控制大小便反射——培养宝宝的自我控制力,建立自我意识。
在宝宝15天左右,可以把大小便,为宝宝形成良好的反射习惯,但需要掌握好宝宝的习惯。
婴幼儿能力发展(第2个月)¥俯卧抬头——锻炼宝宝颈部肌肉的力量,刺激前庭发言。
宝宝的发育是连续性,并且所有的活动都应该重复,让宝宝在活动中积累经验,促进宝宝能力的发展。
经常锻炼的宝宝,头的支撑时间会比较长,而且俯卧抬头对宝宝今后的翻身和爬行都有帮助。
头竖立——锻炼宝宝颈部肌肉的力量,扩大视觉范围。
同样要继续上月的活动,经常被竖抱的宝宝,视觉范围比较大,在这个过程中给宝宝提供了主动探索周围环境的机会,是宝宝主动学习的机会。
玩手——锻炼宝宝手的被动抓握能力,建立自我意识。
继续上月的游戏,在宝宝清醒的情况下,引导宝宝自己触摸自己的双手,并让宝宝玩自己的双手,增加宝宝对自己手的认识,同时锻炼宝宝触摸和被动抓握的能力。
有声的交流——锻炼宝宝听觉能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在宝宝清醒的状态下,妈妈在距离宝宝20-30厘米的地方和宝宝面对面,这时宝宝会主动看妈妈的眼睛,这时妈妈可以做多种表情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宝宝模仿,在这个过程中,宝宝逐渐对妈妈的声音有了反应,妈妈要主动和宝宝交流。
悄悄话——锻炼宝宝的专注力,培养亲子感情。
妈妈和宝宝在日常交流过程中,注意说话的方式,这对宝宝今后的成长很重要,用亲切温和的语言使宝宝感到安全,同时有利于宝宝建立安全稳定的亲子关系。
视力集中——刺激宝宝的视觉发育,发展视觉注意力。
在宝宝上方20-30厘米的地方挂一个彩色的或发声的玩具,每次只挂一件,但要定时更换,引起宝宝的兴趣,使他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个玩具上,每次3-5分钟,每天2-3次,避免宝宝的视觉疲劳。
听力定向——刺激宝宝的听觉发育,锻炼听觉方位感。
育婴师指导家长在宝宝的不同方向用玩具发出声音,吸引宝宝转头寻找,刺激宝宝的听觉发育,锻炼宝宝的听觉方位感。
在开始的时候,宝宝对声音的判断不是很准确,宝宝3个月时就会有很好的判断力。
与家人交往——锻炼交往能力,发展社会性。
宝宝的交往行为建立,是通过家长的日常照顾来建立的,比如家长逗宝宝玩,在他不哭时,与他说话,给他唱歌,让他好好听音乐,并通过喂、换尿布、洗澡等活动,让宝宝体验交往的快乐,发展宝宝的正常情绪。
控制大小便反射——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
自理行为是孩子基本的生活能力,也是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意识的最初阶段,帮助孩子玩自己的手,可以让孩子及早的认识自己身体的部分,更好更快利用自己的身体。
建立孩子大小便反射,其实也是大脑控制力的反射,因此不要忽略日常生活能力对宝宝的影响。
婴幼儿能力发展(第3个月)3月—5月是宝宝翻身的关键期。
头竖立——锻炼宝宝颈部肌肉的力量,扩大视觉范围。
经过2个月的竖抱锻炼,宝宝能很快稳定的竖立自己的头,并能控制头左右摇摆,同时眼睛也变得非常灵活,这也是宝宝自我学习的关键环节。
俯卧——锻炼颈部和胸部力量,增加前庭刺激。
经过前2个月的锻炼,宝宝能稳定的俯卧,颈部能支撑头部稳定的挺立达90度,头控制比较好,并能左右摇动自如,并且胸部能够抬起。
翻身——锻炼宝宝身体的协调性。
练习翻身可以锻炼宝宝身体协调,将宝宝放置仰卧位,衣服不要太厚,分别在宝宝的两侧,用宝宝感兴趣的玩具逗引宝宝,使宝宝从仰卧位到侧卧位再到俯卧位。
可以帮助宝宝轻轻推下肩膀,并把宝宝的手臂放在合适的位置,以免宝宝压迫或拉伤自己的手臂,每日数次,每次3-5分钟。
手的触及——锻炼宝宝手眼脑的协调性,为手的主动活动打基础。
让宝宝躺在小床上,在宝宝安静清醒时,给他一个带响的玩具,在他上方或两侧摇动,吸引他转头、注视。
然后协助宝宝用手触及周围的玩具,训练宝宝上肢的紧张及放松的能力,每日数次,每次数分钟。
大脑支配单个肢体的运动——锻炼大脑支配单个肢体的能力,发展主动活动的意识。
育婴师指导家长在的手腕上系一个气球或铃铛,帮助宝宝用手晃动气球或铃铛,以吸引他的注意力,同样的方法用脚晃动玩具。
没过3天,做一次交换,循环反复进行,增加宝宝大脑对肢体控制的记忆,宝宝的四肢运动是没有规律的,通过这个游戏,让宝宝有效的控制自己的四肢,同时为下个月的主动运动打下基础。
发声——增加语言刺激,锻炼宝宝的模仿能力。
经常与宝宝说话,吸引宝宝注意力,并逗引他发声或发笑。
反应——培养宝宝的听觉能力,发展社会性。
对宝宝发出的不同声音及音调,家长应给予不同的反应,用夸张的语气与宝宝交流,如亲切和蔼,命令式声音及激动的喊叫声,并使宝宝对不同的声音产生不同的反应。
视线转移——锻炼宝宝视觉注意力及主动寻找能力。
宝宝视觉是从被动的跟踪到主动寻找的过程,因此需要给宝宝提供视觉主动寻找的条件,但在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玩具的距离,刚开始玩时,玩具都应在宝宝视线范围之内及玩具的位置和家长的两个肩膀同宽,然后在慢慢拉开距离,让宝宝转头,并根据声音判断玩具在哪,需要注意的是,宝宝的成长过程是一个漫长、有规律的过程,家长在护理宝宝的过程中,一定你给要尊重宝宝生理和心理的发育规律,不能急功近利。
视觉再现——锻炼宝宝视觉注意力。
把宝宝仰卧或竖抱,在他注视一个人或物时,迅速移开,训练宝宝在人和物体消失时主动去寻找,宝宝的视觉记忆和观察力需要经常的反复刺激,让宝宝反复看他喜欢的玩具,会刺激、增强他的记忆。
-早期交往——发展宝宝的社会性。
育婴师在日常中要注意观察不同情况下的哭声、叫声、笑声,并根据宝宝发出的不同声音,判断宝宝的要求,以满足宝宝的需要。
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有利于宝宝的交往能力和社会性发展,同时作为家长应该掌握宝宝的规律。
控制大小便反射——培养宝宝的自我控制力。
经过2个月的锻炼,家长应逐步掌握宝宝大小便的规律,同时证明宝宝建立了良好的条件反射,大脑具有了很好的控制力,但需要坚持下去,这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很重要。
婴幼儿能力发展(第4个月)添加辅食的关键期左右翻身——锻炼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育婴师指导家长用玩具吸引宝宝从仰卧位翻到俯卧位,把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到他的两侧,逗引他往左右两侧翻身,这样可以锻炼宝宝双侧身体的平衡能力,如果前几个锻炼的好,这个月的宝宝应该可以翻身了,但从生理发育上讲,宝宝在5个月之前会翻身,均属于正常的发育范围,要注意宝宝发育的个体差异。
拉坐——锻炼上肢力量及手的主动抓握力,刺激宝宝前庭觉。
拉坐时要提前给宝宝做好上肢准备,先坐肩关节活动一周,同时注意方法,防止宝宝的上肢关节脱臼,宝宝在仰卧时,家长抓住宝宝的手,将其拉坐起,试着让宝宝用力,家长仅给很小的力,或让宝宝抓握家长的手指,拉坐起来,每日训练数次。
敲和摇——锻炼宝宝手的控制力,发展主动活动能力。
让宝宝靠坐在家长的胸前,协助宝宝尽力伸开手臂,用手抓握玩具,让宝宝拿到玩具后,学着自己敲和摇,并反复练习,增加宝宝的的灵活性和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