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易错题
- 格式:docx
- 大小:23.66 KB
- 文档页数:1
1、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
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2分)(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4分)(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4分)2、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恩格斯请回答(1)我国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哪一远古居民?她们那些技术为人工取火提供了条件?在此之前我国哪一远古居民已会使用天然火?(2)恩格斯为什么说“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3如果你去西安旅游,除了游览西安古城墙,秦陵兵马俑外,还能参观A半坡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 C 大汶口遗址D 河姆渡遗址4 如果你去半坡原始居民家做客,主人招待你的主副食会是什么?5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A 农业生产的出现B 火的使用C建造房屋D使用陶器6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谁开始的?其标志性的事件是什么?(2)“天下为家”局面出现的影响如何?7据报道,在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大约180万年,如果这一结论确凿的话,可以把中国已知最早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A 10万年B20万年C 100万年D170万年8 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内,整个生活呈现“天下为公”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A 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B 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C 人们之间相互谦让D 没有战争,和睦相处9材料一:北京人在周口店生活的时候,气候比现在温和湿润,山上山下长满了各种树木和丰茂的野草,凶猛的剑齿虎和狼,熊等野兽,聚生与森林中,出没于山野间,威胁着北京人的安全。
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易错题选择题选择题有答案含解析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唐太宗统治时期采取的措施()A.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B.科举考试科目C.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D.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2.1206年,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的是A.铁木真B.忽必烈C.阿骨打D.耶律阿保机3.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结束魏晋南北朝分裂,使国家重新实现统一的皇帝是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4.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被称为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的是A.汉朝B.南北朝C.唐朝D.明朝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该名句出自宋代哪位词人()A.王安石B.辛弃疾C.苏东坡D.李清照6.唐代诗人社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廉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该诗称颂的“封建盛世”是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7.宋辽,宋夏和议共同点是A.辽夏向宋称臣B.北宋割地求和D.互相禁止边境贸易8.“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材料反映的现象可能发生在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9.岳飞的抗金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人们将他视为民族英雄,是因为A.他抗金胜利后促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B.他被秦桧等杀害,受到后世同情C.上书宋高宗要求还都开封D.他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10.武则天不惜动用酷吏打击贪官污吏;朱元璋实行“重典治吏”,官吏枉法受赃80贯处以绞刑;雍正帝时,赃官的罪行一经核实,就把他的家底抄个干净,连他们的亲戚子弟的家也不放过,并下令:“丝毫不得碍于情面,务必严加查处。
把贪官追得水尽山穷,叫他子孙做个穷人,方符朕意”。
古代帝王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A.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B.为了肃清官员的贪污腐败C.为了强化皇权,平抑穷富D.为了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11.如下图是中国某个王朝修建的工程,它的东西起点分别是A.辽东、临洮B.鸭绿江、嘉峪关C.九连城、新疆D.山海关、嘉峪关12.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2001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是A.王淦昌B.邓稼先C.钱学森D.袁隆平A.B.C.D.14.清代,小说创作继续发展,某部小说的女主人公以多愁善感为世人熟知,一幅“花谢花飞花漫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画面,更是预示着这部小说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北师⼤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易错题集锦北师⼤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易错题集锦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1.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相同的历史贡献是()A.都出现了盛世B.都曾制定了有利于统⼀的制度和措施C.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运河D.都修筑过⼤规模的军事防御⼯事2.“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创于下列哪⼀朝代()A.秦朝B.西汉C.隋朝D.唐朝3.唐太宗时期,⼀道下令从起草到审核,最后在全国实施,⼤致的流程是()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B.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C.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D.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4.史书称开元时期“贞观之风,⼀时复振”。
下列属于开元时期与贞观时期的相似点的有()①任⽤贤⾂②都反对奢侈,提倡节俭,“节奢从简”③都任⽤节度使④都抗击突厥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5.鉴真东渡对中⽇经济⽂化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今⽇本哪个佛寺内还安放着鉴真的坐像()A.⼤昭寺B.唐招提寺C.那烂陀寺D.⽩马寺6.下列对⽂成公主⼊藏所起作⽤的叙述中最为准确的是()A.使吐蕃与唐结盟B.为吐蕃经济⽂化发展作出了贡献C.使吐蕃与唐“和同为⼀家” C.加强唐对吐蕃的管辖7.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主要有()①控制军权②强化军权③集中财权④设⽴知州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8.下列宋太祖实施的改⾰措施中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A.⾏政权改⾰——机构重叠——财政困难B.财政权改⾰——机构臃肿——财政困难C.军权改⾰——兵将不识——战⽃⼒削弱D.军权改⾰——藩镇消失——外部威胁消失9.“⼤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契丹皇帝厥下:共尊成信,虔奉欢盟,以风⼟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万匹,银⼀⼗万两……差⼈搬送⾄雄州交割。
”下列史实与此⽆关的是()A.辽军攻宋,发⽣澶州之战B.宋真宗御驾亲征,打退辽军C.北宋应允给辽“岁币”D.宋辽以淮⽔⾄⼤散关为界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和议”共同点的是()A.缓解了双⽅的征战状态B.宋朝都需送出银、绢等钱物C.导致了南北对峙局⾯的形成D.客观上有利于双⽅和平共处11.1005年订⽴的“澶渊之盟”⾄今仍是史学界研究争论的热点问题之⼀。
初一历史期中试卷带答案解析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xxx分钟;出题人:xxx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列侵华战争中,帝国主义列强曾攻入北京的有()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2.“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出现在A.西汉 B.秦朝 C.东汉 D.三国时期3.下列关于四大发明的叙述错误的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在东汉年间B.指南针发明于北宋时期C.活字印刷术形成于唐朝D.火药传入欧洲,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起了重要作用4.贾谊的《过秦论》中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发动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A.陈胜、项羽 B.吴广、项羽 C.陈胜、吴广 D.项羽、刘邦5.西周能够巩固统治,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和它实行的下列哪项制度有关?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奴隶制6.河南省文物局2009年12月27日对外公布,魏武王曹操高陵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被发现,曹操是什么时期的人A.三国 B.魏晋 C.东汉 D.西汉7.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他的姓和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的名称相同,请问他姓。
A.夏B.唐C.周D.秦8.在齐桓公称霸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人物是()A.管仲 B.伍子胥 C.姜尚 D.孙武9.某同学赋词《临江仙》:“水比黎庶君比舟,贞观治,一新秋。
月碎重圆星再聚,勤政真盛世,英名万代流。
”你知道这首词称赞的是谁吗(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隋文帝 D.隋炀帝10.到1800年(乾隆年间)我国人口增长至()A.1亿B.2亿C.3亿D.4亿二、判断题11.判断题(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韩、晋、魏、秦12.题中内容叙述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第一课北方地区》易错题集一考试总分:108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6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18分)1. 读黄河流域图,回答(1)~(2)题。
(1)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河段( )A.源头﹣①B.①﹣②C.②﹣③D.③﹣④(2)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有效措施是( )A.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B.陡坡地建梯田C.扩大荒地开垦面积D.植树种草2. 东北三宝是( )A.东北虎、金钱豹和人参B.鹿茸、貂皮和人参C.东北虎、松鼠、人参D.东北虎、紫貂、人参3. 我国东西横跨5200多千米,南北纵贯5500多千米,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完成1~4题。
著名歌手韩红唱道“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耶,带我们走近人间天堂,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她所唱的地区是( )A.甲地区B.乙地区C.丙地区D.丁地区4. 读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和平均值田,回答(1)~(3)题。
该图反映出北京降水的( )A.季节变化大B.季节变化小C.年际变化大D.年际变化小5. 模拟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据实验完成(1)~(2)题。
(1)能够说明地表植被对水土流失影响的是( )A.Ⅰ组B.Ⅱ组C.Ⅲ组D.Ⅳ组(2)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水土流失严重是由于( )A.地面坡度小B.地表植被稀疏C.降水强度小D.黏土比沙土疏松6.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如图的对比实验可以验证( )A.植被疏密对水土流失的影响B.降水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C.坡度大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D.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卷II(非选择题)二、解答题(本题共计 9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90分)7.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初一历史下半年期中考试及解答第一部分:选择题
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 A. 春秋时期
- B. 战国时期
- C. 唐朝
- D. 清朝
答案:D
2.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 A. 刘备
- B. 李世民
- C. 朱元璋
- D. 秦始皇
答案:C
3. 以下哪个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革命事件?
- A. 五四运动
- B. 青年朝鲜民主运动
- C. 三国联军入侵
- D. 春节庆祝活动
答案:A
第二部分:简答题
1. 请简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答案: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以皇帝为最高统治者,实行等级制度,将土地分配给封建地主阶级,农民作为佃农依附于地主,实行农耕经济。
2. 请简要介绍中国的四大发明。
答案: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对中国古代文化、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论述题
请论述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中国与欧洲、亚洲的贸易
路线。
它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和技术交流。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得以远销世界各地,同时也带来了外来文化和商品对中国的影响。
丝绸之路的存在对世
界历史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是初一历史下半年期中考试及解答的内容。
---
注:以上答案均为简要回答,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
上海市闵行区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易错易混选择题精粹选择题有答案含解析1.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A.秦、汉B.元、清C.金、元D.辽、宋2.1684年清政府设立的管理台湾的机构是A.市舶司B.东厂C.台湾府D.转运使3.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明清时期大事表,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这一时期①废丞相,分权六部②戚继光抗倭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④雅克萨之战A.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B.盛世局面下危机四伏C.抗击外国侵略战绩卓著D.民族矛盾逐渐显现4.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与沙俄关系史时,可以直接从下列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 )A.B.C.D.5.洋务派的中央代表奕䜣提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由此可看出洋务运动的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的()A.思想文化B.军事技术C.教育制度D.政治制度6.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素有“百戏之母”的雅称。
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是在()A.明朝中期B.明朝后期C.清朝前期D.清朝中期7.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下列历史事件中能够体现这一主题的是()①赤壁之战②文成公主入藏③郑成功收复台湾④清设驻藏大臣⑤1684年清台湾府巩固了东南海防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8.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在地方采取的措施是A.分化事权削弱相权B.发展科举制C.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D.与辽议和9.历史长河中,许多历史事件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
下列历史事件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的一组是A.隋炀帝的暴政——隋朝灭亡B.中唐安史之乱——唐朝走向衰落C.宋金绍兴和议——宋金对峙D.明朝八股取士——厂卫机构设置10.2019年上映的电视剧《知否》受到观众热捧,该剧名称源于《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此词体现了侧重生活情趣、清新淡雅的婉约派词风,其作者是A.苏轼B.李清照C.辛弃疾D.关汉卿11.下列对中国古代史的有关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A.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B.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汉姓、穿汉服、学汉语等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C.唐朝时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盛世局面D.清朝统治者实行学术自由,对外开放的政策12.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主张用什么原则处理两国关系()A.“求同存异”的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独立自主”的原则D.“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原则1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天津市河北区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易错易混选择题精粹选择题有答案含解析1.考古工作者在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开元通宝、青瓷、白瓷、三彩陶器、雕版印刷品等文物。
据此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是()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2.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与图中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隋末农民起义B.唐朝建立C.隋统一全国D.隋朝建立3.请为下面四幅图片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A.唐朝民族关系和睦B.唐朝经济繁荣C.唐朝对外交往频繁D.唐朝科技发达4.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
历史上把唐朝鼎盛时期称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开元盛世D.开皇之治5.清朝以夜郎自大的文化心态,试图构筑起一道隔绝中外的“防线”,却使中国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
这道“防线”指的是()A.设立军机处B.大兴文字狱C.重本抑末D.闭关锁国6.唐代鉴真6次东渡弘扬佛法,终于成功,他东渡的国家是()A.天竺B.波斯C.新罗D.日本7.自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以来,加强皇权,历朝历代最高统治者都围绕着三个问题做文章:一是相权与皇权;二是军事权力的掌控;三是对地方官员的控制。
下列措施不属于北宋初期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是()A.派文臣做地方知州 B.设置通判C.设置转运使D.削弱相权8.下列人物中,是女真首领的是①阿保机④怀仁可汗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9.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最后完成是在A.东汉末年B.隋朝中期C.唐朝中期D.南宋时期10.北宋初年出现了“兵不识将,将不专兵”的局面,这导致的直接后果是()A.大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B.大大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C.解除了禁军将领兵权D.提高了武将地位11.《徐州简史》记载:“大运河的开掘,使黄河、淮河水运得以贯通,并流经整个大徐州地区,对畅达徐州地区交通、促进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第14课明朝的统治》易错题集一考试总分:99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7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21分)1. 明朝时期科举制与唐朝时期科举制的最大差别是()A.考试目的B.考试手段C.考试内容D.考试管理2. 按照《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惩治附合过义和团的官员。
从中央到地方被监禁、流放、处死的官员共一百多人,包括郡王、亲王等皇室成员,大学士、六部尚书、地方督抚等高官。
这一举措()A.加剧了统治集团的排外情绪B.减少了来自上层的改革阻力C.消灭了义和团运动诞生的土壤D.反映了列强反封建专制的态度3. 我国的科举考试到明朝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突出特点是A.鼓励考生发挥个人见解B.以诗词为主要考试内内容C.八股取士D.文体灵活多变4. 我们现在食用的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是在何时从外国引进的( )A.汉朝B.唐朝C.明朝D.隋朝5. 明代的乡试和会试,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
其中策一项,对其内容明确界定:“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回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孰得孰失,务在典实,不许敷衍繁文。
”据此可知,明代的科举考试()A.形式日益走向僵化B.考核内容侧重“经世致用”之学C.儒学遭到严格限制D.要求考生所学知识全面务实6. 新航路开辟后,引进的美洲玉米、马铃薯、甘薯等高产作物,在不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等传统农作物的地方大量栽培,粮食产量迅速提高。
1700年,清朝人口1亿,到1800年已经超过了3亿。
以上变化说明( )A.中国历史发展离不开世界B.闭关锁国违背历史潮流C.清朝积极参与新航路开辟D.中国的经济领先于世界7. 秦朝“焚书坑儒”、明清“八股取士”都是为了()A.推崇儒家经典B.加强思想控制C.完善法律体系D.防止人民反抗卷II(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3分)13688. (3分)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大都,他就是明太祖。
七年级下历史期中试卷易错题
一、单项选择题(Ⅰ)(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把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28、《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
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沙塘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
材料反映了宋代( )
A.商品经济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江南地区开发 D.统一国家发展
二、单项选择题(Ⅱ)(每小题2.5分,共25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把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34、下图为《雁塔题名》拓片图(部分),雁塔题名是科考及第后新科进士的最高荣耀。
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创立并完善于隋唐时期②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③为读书人创造了绝对公平的竞争机会④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三、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肯定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
选对一个给1分,最多只能选择两个选项,错选、多选则该题不给分。
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45、近年来穿越剧受到青少年的青睐。
穿越时空,回到隋朝,你可能看到和听到()
A.家住余杭的张兄坐船游大运河来到涿郡
B.寒门书生王某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
C.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成婚
D.东京商业区内,人们用交子购买生活用品。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第一课 北方地区》易错题集二考试总分:105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5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5分 )1. 年 月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的雄县、容城、安新及周边地 区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 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将成为我国新的区域增长极。
按照规划和定位,雄安新 区首先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个县城未来的发展功能各具特色,新区内以公租房为主,不建设商品住宅。
据此回答题。
与深圳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一样,雄安新区选址在开发程度较低的地 区主要考虑的是( )A.扶贫的需要B.产业基础好C.建设成本低D.历史底蕴厚2. 位于京津冀地区的北京、张家口(崇礼县)将联合承办2022年冬奥会,北京承办冰上项目比赛,张家口市承办雪上项目比赛。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1741318−20(1)北京在国家体育馆承办冬奥会冰上项目,这体现了北京的一项重要城市职能是()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C.经济中心D.交通中心(2)张家口作为冬奥会雪上项目举办地的主要优势条件有()①多中低山脉,坡度适中,适于滑雪场建设②纬度高,冬季气温低,雪期长,积雪量大③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植被茂盛④山地阻挡冬季风进入,冬季比较温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国家重要战略之一。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是()A.农业一体化B.工业一体化C.交通一体化D.物流一体化3. 某卫视节目《爸爸去哪儿》最后一站是“去东北看雪吧”。
如图是东北三省雪期(降雪最初日期和降雪最终日期之间的天数)和积雪厚度分布略图,读图回答(1)~(2)题。
七下历史| 期中复习专练1-13课【易错考点】35个(1-5课)1、时开通大运河,中心是,北达,南至,经过淮安的一段是。
2、隋炀帝时,创立,标志着。
3、唐太宗统治时期的治世局面:。
武则天发展科举制,创立。
唐玄宗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4、唐朝发明的耕作工具:,灌溉工具:5、实行,将嫁给吐蕃赞普,他被尊称为。
今天藏族的祖先唐朝时叫。
6、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日本使到中国,东渡日本的高僧是。
7、唐朝取经的高僧是,他曾在那烂陀寺游学,著作是。
8、755年,和发动叛乱,史称“”。
使,逐渐形成的局面。
唐朝后期爆发,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9、唐朝灭亡后出现“”的分裂割据局面,它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6-9课)10、北宋建立者,都城,称帝事件。
11、宋太祖采取的办法,削弱。
12、宋太祖在各州府设置,以分知州的权力。
在地方设置,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13、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采取政策。
14、辽的建立民族,建立者。
15、的建立民族,建立者。
16、史称“”。
宰相力劝亲征。
17、的建立民族,建立者。
18、在大败军主力。
19、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至一线划定分界线。
20、宋朝从越南引进。
和成为丰饶的粮仓。
21、兴起的,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
22、,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和。
23、宋朝突破地域限制出现了;突破时间限制出现了和。
24、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管理。
25、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这是。
26、从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时最后完成。
(10-13课)27、于1206年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被尊称为。
28、1260年,继汗位,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的建议。
29、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次年定都于。
30、南宋灭亡后,和等人继续展开斗争。
31、元朝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负责监察事务。
32、元朝把和称作“”。
33、元朝实行的地方制度是“”。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易错题
22.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
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32. 假如你生活在唐朝,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①农民用曲辕犁耕地②长安大明宫,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③家中摆着唐三彩④老百姓在勾栏里表演木偶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7.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南宋灭亡②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③蒙古军队灭金④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A.④③②①B.③②①④C.②③①④D.①④②③
43.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的是哪两项()
A.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B. 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
C. 老百姓在长安的市里居住
D. 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分析:这些题目侧重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归纳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多,学生需
要基础知识扎实、理解能力强才能更便于解答。
1。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判断改错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唐朝先后设立安息都护府和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3、()唐朝书法家欧阳询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4、()唐朝调兵并在西南少数民族的援助下,反击并平定安史之乱。
5、()日本派遣大量的遣唐使到中国,是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6、()玄奘西行取经发生在开元年间。
7、()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后《桂苑笔耕》,是研究中外交流的珍贵文献。
8、()鉴真东渡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9、()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是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10、()李渊建立唐朝,此后即位的是唐高宗。
11、()唐朝时发明并推广的灌溉工具是曲辕犁。
12、()黄巢建立后梁政权标志着唐朝的灭亡。
13、()宋太宗屡次对辽用兵综遭失败,被迫采取防御政策。
14、()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各州府设置通判,把地方财权收归中央。
15、()宋朝采取科举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武将跋扈的现象,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16、()宋金议和,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界限,送金对峙局面形成。
17、()宋代丰饶的粮仓是长江中下游和鄱阳湖流域一带。
18、()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黄河流域一带。
19、()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后,统一全国。
20、()北宋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21、()宋朝时在各州府设置转运使,以分知州的权力。
22、()唐代杜甫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
23、()南宋时期,广州和泉州是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政府设立广州十三行管理海外贸易。
24、()宋朝时期,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25、()曲辕犁和筒车是唐朝时发明的农业生产工具。
26、()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7、()元朝建立后,继续进攻南宋。
1279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南宋灭亡。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易错题
22.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
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32. 假如你生活在唐朝,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①农民用曲辕犁耕地②长安大明宫,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③家中摆着唐三彩④老百姓在勾栏里表演木偶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7.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南宋灭亡②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③蒙古军队灭金④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A.④③②①B.③②①④C.②③①④D.①④②③
43.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的是哪两项()
A.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B. 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
C. 老百姓在长安的市里居住
D. 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分析:这些题目侧重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归纳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多,学生需
要基础知识扎实、理解能力强才能更便于解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