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鸟巢概况鸟巢又名国家体育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是现代北京具有地标性意义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
它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第29届奥运会、残奥会的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的决赛都在这里举行。
奥运会后,经过改造,这里成为了北京市民参与体育活动、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
历史沿革国家体育场的设计方案从2002年开始对外征集,2003年“鸟巢”方案以压倒性优势在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
同年12月,各项开工准备工作就绪并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
“鸟巢”方案曾备受争议。
在建造过程中,曾因为安全问题而全面停工。
2004年,工作人员对原设计方案做出调整:取消可开启式屋顶并且对工作方案进行了进一步优化。
最终于同年12月复工。
2005年10月28日,举行鸟巢首件钢构件吊装仪式。
2005年11月15日,混凝土主体结构比预期提前一个月封顶。
2006年8月,鸟巢钢结构合龙焊接。
同年9月17日,鸟巢正式完工。
鸟巢全景建筑特色鸟巢的空间效果新颖激进,但又简洁古朴。
它的各个结构元素之间相互支撑,汇聚成网格状,就如同一个由树枝编织成的鸟巢。
下沉的花园、石材铺装的广场、竹林、山地景观以及通向基座内部的开口从城市的地面上缓缓隆起,几乎在不易察觉中形成了体育场的基座。
体育场内部是均匀的碗状结构。
这种设计能调动观众的兴奋情绪,有助于运动员超水平发挥。
除此,鸟巢的声学吊顶把坐席干扰控制到最小,并将结构遮掩,使得观众和场地上的活动成为注意焦点。
正如人们所说:“在此,人群形成了建筑”。
烟花盛放的建筑景点介绍现在的鸟巢不仅是绝佳的体育赛场,更是一座综合性场馆。
在这里,游人可以观看高科技产品展示,体验互动的虚拟现实游戏,感受大型比赛及文艺演出活动的热烈气氛。
当然,最令人兴奋的就是登上星光大道寻找偶像们的印记。
星光大道是国家体育场的旅游景点,以留手印的形式来纪念与表彰那些杰出的运动健儿们,可以满足人们与心目中的体坛英雄零距离接触的愿望。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国家体育场(“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
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国家体育场于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2004年7月30日因设计调整而暂时停工,同年12月27日恢复施工,预计2008年3月完工。
工程总造价22.67亿元。
“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
国家体育场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
体育场外壳采用可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膜,使屋顶达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阳光可以穿过透明的屋顶满足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
比赛时,看台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变化的,可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观众量的要求,奥运期间的20,000个临时座席分布在体育场的最上端,且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清楚的看到整个赛场。
入口、出口及人群流动通过流线区域的合理划分和设计得了完美得到的解决。
鸟巢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碗状座席环抱着赛场的收拢结构,上下层之间错落有致,无论观众坐在哪个位置,和赛场中心点之间的视线距离都在140米左右。
“鸟巢”的下层膜采用的吸声膜材料、钢结构构件上设置的吸声材料,以及场内使用的电声扩音系统,这三层“特殊装置”使“巢”内的语音清晰度指标指数达到0.6——这个数字保证了坐在任何位置的观众都能清晰地收听到广播。
“鸟巢”的相关设计师们还运用流体力学设计,模拟出91000个人同时观赛的自然通风状况,让所有观众都能享有同样的自然光和自然通风。
“鸟巢”的观众席里,还为残障人士设置了200多个轮椅座席。
这些轮椅座席比普通座席稍高,保证残障人士和普通观众有一样的视野。
鸟巢阅读答案《鸟巢》“鸟巢”是国家体育场的形象称呼,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
它坐落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区平缓的坡地上。
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外观看上去仿若树枝织成的鸟巢。
它造型独特,简洁典雅,成为2008年奥运会一座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
“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
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
体育场外壳采用可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膜,使屋顶达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阳光可以穿过透亮的屋顶满意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
“鸟巢”钢结构所使用的钢材厚度可达11厘米,以前从未在国内生产过。
另外,在“鸟巢”顶部的网架结构外表面还贴有一层半透亮的膜,它不但有为座席遮风挡雨的功能,而且使用这种膜后,体育场内的光线通过漫反射,使光线更严厉,由此形成的漫射光还可解决场内草坪的维护问题。
滑动式的可开启屋顶犹如一个容器的盖子,不管屋顶是闭合还是开启,它都是体育场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它合上时,体育场将成为一个室内的赛场。
许多看过“鸟巢”的人这样形容:那是一个可容10万人的温馨鸟巢!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予着人类对将来的期望。
整个建筑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犹如一个巨大的容器,给予体育场以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力。
这种匀称而连续的环形也将使观众获得最佳的视野,带动他们的兴奋情绪,并激励运动员向更高、更快、更强冲刺。
在这里,人,真正被给予中心的地位。
1.国家体育场为什么被称为鸟巢?(3分)答:2.文章从四个方面对鸟巢作了介绍,请在空格内填上恰当的内容。
(3分)整体情况特别材料和结构3.本文主要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举例说明其作用。
(3分)说明方法:例子:作用:4.下面两则材料体现了北京奥运的理念,请把它探究归纳出来,并从本文中找出一则相应的材料补充在后面。
国内经典体育综合体案例1. 鸟巢-国家体育场: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位于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内,是一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综合体育场馆,可容纳91,000名观众。
2. 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游泳比赛场馆,位于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内,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水上运动场馆之一,已经成为国内外游泳比赛和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
3. 上海东方体育中心:上海东方体育中心是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一座综合性体育场馆,建成于2003年,可容纳约36,000名观众。
体育中心包括一个大型室内体育馆和一个室外田径场。
4.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是广州市的主要综合体育场馆,建成于2001年,是2001年亚洲夏季运动会的主要比赛场馆,包括一个室内体育馆和一个室外田径场。
5. 成都杜甫草堂体育公园:成都杜甫草堂体育公园是成都市一个综合体育公园,以体育运动为主题,包括室内外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等设施,同时也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6. 南京奥体中心:南京奥体中心是南京市的综合体育场馆,建成于2005年,是南京青奥会和2014年南京夏季青年奥运会的主要比赛场馆,包括一个室内体育馆和一个室外田径场。
7.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是中国的一所体育类高等学府,成立于1953年,是中国最早的体育高等学府之一,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体育人才,为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8. 中国体育场:中国体育场是中国北京市西城区的一座综合性体育场馆,建成于1959年,是中国最早的大型综合体育场馆之一,举办过多场重要的体育比赛和文化活动。
9. 上海国际体操中心:上海国际体操中心是上海市杨浦区的一座体操综合训练基地,建成于2002年,是中国体操队的主要训练基地,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体操运动员。
10. 江苏省体育中心:江苏省体育中心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是一个综合性体育场馆,包括一个室内体育馆和一个室外田径场,举办过多场重要的体育比赛和文化活动。
中国国家体育场设计理念
中国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也是中
国体育运动的象征和标志。
它的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完美融合,展示了中国人民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对世界和平的向往。
中国国家体育场的设计理念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在中国
哲学中,天地万物与人类自然融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这一思想贯穿于鸟巢的设计之中,体现在其建筑形态和结构上。
鸟巢的外观呈现出复杂而有机的结构,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鸟儿,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此外,中国国家体育场的设计理念还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对世
界和平的向往。
作为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承载着世界各国运动员的梦想和希望,也见证了中国人民对体育事业的不懈追求。
鸟巢的设计将这种热爱和向往融入其中,体现在其宏伟壮观的建筑风格和先进的设施设备上,展现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成就和对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景。
总的来说,中国国家体育场的设计理念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完
美融合,展示了中国人民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对世界和平的向往。
鸟巢的建成不仅为北京奥运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成为中国人民对美好未来的信心和期盼的象征。
与鸟巢有关的历史故事
北京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的传统工艺品——鸟巢。
这个设计理念的提出,源于一位名叫伊戈尔的建筑师。
他受到中国的雀巢文化的启发,将体育场的外形设计成了一个鸟巢的形状。
这个设计不仅体现了北京奥运会的绿色、人文、科技的理念,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呼应。
在建设过程中,鸟巢的设计和施工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首先,鸟巢的形态复杂,由许多不规则的钢架组成,这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其次,鸟巢的规模巨大,需要大量的钢材和劳动力。
此外,由于奥运会的时间限制,施工团队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
然而,在政府和施工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鸟巢成功地完成了建设任务。
在奥运会期间,鸟巢成为了全球观众瞩目的焦点,见证了北京奥运会的辉煌时刻。
如今,鸟巢已经成为了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除了作为体育场,鸟巢还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它代表了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崛起和进步,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在未来的发展中,鸟巢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的建筑和文化遗产增添新的光彩。
1。
北京鸟巢冷知识北京鸟巢是中国著名的建筑之一,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鸟巢不仅在中国,同时也是全世界认可的旅游景点。
我们可能了解一些基本的鸟巢相关知识,比如它的总造价达到了32亿人民币、每一个天篷支架的重量都超过了30吨等等。
不过除此之外,鸟巢还有很多的冷知识值得我们去了解。
本文将会带你了解一下鸟巢的一些冷知识。
一、鸟巢名字的由来为了纪念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鸟巢被命名为“国家体育场”。
当年有约300种方案被提交,但由于鸟巢一词代表了“包容和融合”的含义和奥林匹克精神相符,因此最终被选为正式名称。
二、鸟巢的设计团队在鸟巢建设的过程中,有一支由建筑师、工程师和艺术家等专业人员组成的设计团队进行协作。
这支团队由6个人组成,分别来自以下国家:瑞士、澳大利亚、法国、英国和中国。
这支由多国人员组成的团队,为鸟巢的建造提供了很多创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三、鸟巢不止是一个体育场馆虽然鸟巢主要是用来举办体育赛事,但是它也有其他的用途。
例如,鸟巢曾经举办了音乐会和盛大的文化庆祝活动。
此外,鸟巢还可以用来组织各种室内活动,例如私人派对和大型晚宴等。
四、鸟巢大厅内的掌声鸟巢内的“掌声”也是很有趣的一点。
设计师们想要在人们走过天井时能够听到回响,因此他们在这里安装了一排垂直的钢管。
当你在这些钢管上敲打或踢踏时,会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
这一设计既可以让游客感受到声波的魅力,又可以增强他们的体验感。
五、鸟巢的空气质量鸟巢内部的空气质量非常好,主要是因为设计师们在建造过程中使用了很多绿色建筑材料。
例如,围绕着体育场馆的所有草坪和植被都是用当地可再生材料种植的。
六、鸟巢的灯光表演除了举办体育比赛和文化活动之外,鸟巢还有一个叫做“鸟巢之光”的灯光表演。
每晚在傍晚时分,鸟巢的外墙就会被各种彩色的灯光所照亮。
这一演出不仅是一个绚丽的景观,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场所,让许多游客喜爱到场观看表演。
总之,北京鸟巢不仅是世界知名的体育场馆,同时也是一个文化艺术和旅游中心。
国家体育场简介资料国家体育场通常被称为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
体育场工程总占地面积21公顷,场内观众坐席约为91000个。
鸟巢举行了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奥运会后成为北京市民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
2014年4月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审委员会从中国1000多座地标建筑中,综合年代、规模、艺术性和影响力四项指标,初评出二十个建筑,终由此产生十大当代建筑,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为初评入围建筑之一。
门票参考:100元所在地/隶属: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南路1号开放时间:09:00~18:30(节假日以景区当天公布为准)适宜季节:全年建议游玩时间:1小时基本介绍国家体育场(鸟巢)是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占地20.4公顷,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9.1万人。
2008年,被誉为新建筑奇迹的国家体育场(鸟巢)见证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夏季奥运会;2015年,鸟巢又成功举办了世界田径锦标赛;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点活动——亚洲文化嘉年华再次将世界目光聚焦鸟巢。
2022年,鸟巢还将成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场地。
作为史上首个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开闭幕式的体育场,鸟巢已成为代表国家形象的标志性建筑,超越了纯粹的体育或建筑概念,被赋予更加神圣而深邃的社会意义。
场馆概览国家体育场工程为特级体育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 年,主体建筑是由一系列钢桁架围绕碗状坐席区编制而成的椭圆鸟巢外形,南北长333米、东西宽296米,最高处高69米。
国家体育场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2008年6月28日落成。
基座国家体育场坐落在由地面缓缓坡起的基座平台上,观众可由奥林匹克公园沿基座平台到达体育场。
基座北侧为下沉式的热身场地,通过运动员通道与主场内的比赛场地连通。
对鸟巢的建筑的鉴赏
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设计师为瑞士建筑大师赫尔佐格(Herzog)和德梅隆(De Meuron)。
其建筑采用了古代中国木构建筑的结构特点,外立面则以钢材、玻璃和高性能纤维等现代材料进行覆盖。
一、造型特点
鸟巢的整体造型呈现出一种自然、流动的感觉,有机融合了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与现代建筑风格相结合。
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亚洲文化对圆形和曲线形的喜好。
整个体量呈现出类似于“鸟巢”的造型,故得名。
二、结构特点
鸟巢的整个结构体系采用了一种非常独特的钢结构,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木结构。
其中钢部分起支撑和固定作用,而木材则在起桥梁作用。
这种结构配合下,使鸟巢的建筑体量更加稳定,同时也增强了视觉效果和建筑美感。
三、视觉效果
鸟巢外表面采用了透明玻璃幕墙来遮盖,使其建筑整体具有非常高的透明性和光线反射效果。
在不同的角度、天气情况和光线照射下,鸟巢的外形和颜色都会有所变化,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鸟巢的建筑艺术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元素和现代建筑风格,整体造型
与结构特点都具有非常高的美学价值。
同时,鸟巢也成为北京市重要的城市地标,对于中国现代建筑发展以及全球建筑设计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北京奥运会场馆介绍篇一:鸟巢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内。
鸟巢别名“国家体育场”,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师李兴钢设计的。
鸟巢主要为足球比赛和田径比赛而建,场馆全长333米,宽302米,高69.2米,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
鸟巢可以容纳91,000名观众,是中国最大的体育场。
鸟巢由两层结构组成,外层采用36,000吨钢材制成,呈现出了大片的网格状设计,形如一个鸟巢。
内部则有一个由45,000个临时座椅构成的碳纤维屋盖,可以为观众提供舒适的观赛环境,同时也能保证场馆举办夜间活动时的照明。
鸟巢历经四年的建设,于2008年正式启用,成为了北京奥运会的重要象征之一。
作为一座中国体育文化的代表性建筑,鸟巢经过多年的运营和开发,已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和文化场馆。
拥有丰富的艺术展览、音乐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并曾多次承办过国际重大赛事和大型活动。
篇二:水立方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游泳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内,由PTW建筑事务所的澳大利亚建筑师John Pauline Bosque和林秀杰共同设计。
水立方总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主要包括一个比赛池和一个练习池,能够容纳约17,000名观众。
水立方以其华丽的外观和独特的泡泡形状而著名,成为了北京市一座国际性的新地标。
水立方的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界中的水晶结构,为了突出水晶的透明度和美感,建筑师们选用了大面积的玻璃材料,让整座建筑看起来像是一座巨大的水晶宫殿。
而其内部则采用了现代化的技术和设施,包括进行自动化调节和控制的空气净化系统,以及一流的游泳池灯光、声音和视觉效果等。
水立方作为奥运比赛的主要场馆,共计举行了42项比赛,以及大量的残奥会和其他国际性比赛。
经过多年的发展,水立方已成为北京市一座著名的综合性大型场馆,常年举办着各种比赛和活动,并成为了游客和市民的重要文化体验和娱乐场所。
篇三:国家游泳中心国家游泳中心,又称“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游泳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内。
鸟巢能容纳多少人介绍:鸟巢,全名“国家体育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主体育场。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内,是世界上最大的钢结构体育场之一,也是中国的体育场地标之一。
那么,究竟鸟巢能够容纳多少人呢?本文将从鸟巢的设计和建造背景、主要功能以及其容纳观众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鸟巢设计和建造背景1.设计理念和标志性特征:鸟巢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捏泥塑艺术和鸟巢的形状,同时也采用了现代的大型钢结构技术。
鸟巢不仅外观独特,而且结构强大,能够承受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冲击。
2.建造背景和意义:鸟巢的建造是为了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体现了中国作为东道主国家的雄心和实力。
它成为奥运会期间举办重要体育比赛的场所,也成为北京市民进行体育活动和娱乐的场所。
二、鸟巢的主要功能1.奥运会主场馆的角色: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鸟巢举办了开幕式、闭幕式、田径比赛等重要赛事。
其特殊的设计和独特的震撼场面成为奥运会的代表性场所,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2.日常体育和娱乐活动:奥运会结束后,鸟巢成为北京市民进行日常体育活动、观看演唱会和其他大型娱乐活动的场所。
每年都有许多具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和演艺活动在鸟巢举办,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娱乐选择。
三、鸟巢的容纳观众能力1.座位数量:根据官方数据,鸟巢共有80,000个座位,其中包括临时座位。
这些座位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可以满足观众们的不同需求。
2.临时扩容:鸟巢在举办大型活动时,还可以通过临时搭建座位的方式扩容,以容纳更多观众。
这种临时扩容的方式可以满足大型体育赛事和演唱会等活动的需求。
3.场地的多功能性:鸟巢的场地可以根据不同的活动需求进行布局和改造,使其可以容纳不同类型的观众。
无论是体育赛事还是演唱会,鸟巢都有相应的设计和布局,以确保观众们能够获得最佳的观赛体验。
总结:作为中国体育场地标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鸟巢成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建筑。
"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
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
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鸟巢"以巨大的钢网围合、覆盖着9.1万人的体育场;观光楼梯自然地成为结构的延伸;立柱消失了,均匀受力的网如树枝般没有明确的指向,让人感到每一个座位都是平等的,置身其中如同回到森林;把阳光滤成漫射状的充气膜,使体育场告别了日照阴影;整个地形隆起4米,内部作附属设施,避免了下挖土方所耗的巨大投资。
鸟巢是一个大跨度的曲线结构,有大量的曲线箱形结构,设计和安装均有很大挑战性,在施工过程中处处离不开科技支持。
"鸟巢"采用了当今先进的建筑科技,全部工程共有二三十项技术难题,其中,钢结构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鸟巢"钢结构总重4.2万吨,最大跨度343米,而且结构相当复杂,其三维扭曲像麻花一样的加工,在建造后的沉降、变形、吊装等问题正在逐步解决,相关施工技术难题还被列为科技部重点攻关项目。
鸟巢建筑分析报告1. 引言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内,是当时举办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鸟巢的建筑设计独特,引人注目。
本文将对鸟巢的建筑进行分析,探讨其建筑形式、结构特点以及在奥运会期间的功能和变化。
2. 建筑形式与设计理念鸟巢的建筑形式来源于中国传统的编织技艺,主要设计师为张受中、李兴钢。
整个建筑的外观呈现出一种鸟巢的形状,给人一种轻盈而又强大的感觉。
鸟巢的设计理念是融合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展示中国在奥运会上的创新能力和文化底蕴。
3. 结构特点鸟巢的结构采用了大跨度、高刚度、轻质的钢材结构。
主要包括“球”、“环”和“柱”三个部分。
其中,“球”代表地面的观众席,外观呈现出一种“巢”状的结构;“环”代表地面上的赛道,可以容纳8万名观众;“柱”则支撑着整个结构。
4. 建筑材料与施工工艺鸟巢的主要建筑材料是钢材和玻璃。
钢桁架结构使得鸟巢能够承受大跨度和重力荷载。
而玻璃则被应用在鸟巢的外墙上,增加了建筑的透明度和光线的穿透性。
鸟巢的施工工艺采用了先进的CAD和BIM技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5. 功能与变化在奥运会期间,鸟巢承担了举办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和足球比赛等活动。
其可变形的结构使得鸟巢能够满足不同场地配置的需求。
在奥运会之后,鸟巢变成了一个多功能的体育场馆,用于举办各种体育赛事、演唱会和展览等活动。
6. 总结鸟巢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不仅是一个建筑奇迹,也是中国现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结构特点使其成为世界瞩目的标志性建筑。
鸟巢的成功建设不仅展示了中国在现代建筑领域的创新能力,也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体育赛事中的地位和声誉。
参考文献1.张受中, 李兴钢. 中国鸟巢—奥运会主体育场设计.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2): 9-15.2.Gao L, Zhang J.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design optimization of Beijing National Stadium[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09, 65(6): 1299-1306.3.Xie Z, Lin R. BIM application in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Beijing National Stadium[C]//Information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10: 225-232.。
北京鸟巢冷知识
北京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是世界上最大的钢结构体育场之一,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在极具标志性的北京鸟巢设计中,还隐藏着一些冷知识,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步:北京鸟巢的设计师是谁?
北京鸟巢的设计者是中国人李兴钢,他被誉为钢结构建筑的奇才,曾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等多个国际奖项的肯定。
他在新型建筑材料与技术方面致力于不断创新,北京鸟巢的建成既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象征,也是李兴钢建筑师生涯的巅峰之作。
第二步:北京鸟巢的外观是什么造型?
北京鸟巢的外观是由铁丝网纠缠而成,它的形态似乎一个鸟巢,因此这座体育场被称为鸟巢。
在北京奥运会时,鸟巢灯光璀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样的鸟巢造型,不仅符合了观赏性和商业化的价值,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爱鸟护鸟”的精神。
第三步:北京鸟巢的建设费用是多少?
北京鸟巢是一项耗资高达33亿美元的巨大投资。
这样的费用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是这座体育场的经营利润却高达1.15亿美元,为国家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第四步:北京鸟巢的制造材料是什么?
北京鸟巢的制造材料主要是高强度钢和聚乙烯纤维。
钢的硬度、韧性和抗腐蚀性能都非常好,而聚乙烯纤维则降低了钢材的重量,使整个体育场的重量减少了约200万吨。
同时,这样的制造材料也更加环保,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
总之,北京鸟巢是一座蕴含着众多冷知识的体育场。
它不仅仅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里程碑,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众所周知,鸟巢已成为中国的重要地标,在各种场合都时常出现。
对鸟巢的理解和认识
鸟巢是一座位于中国北京市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建筑物,也
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
它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巨大
的空间而闻名于世。
鸟巢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勒沃库森方形酒钵,由瑞士建筑师雅克·赛尔贝塞设计,以及中国建筑
师杨尚昆和李兴钢的合作。
鸟巢的宏伟外观是其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
它采用了多
种材料,如钢铁和玻璃纤维,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外观。
鸟巢的形状仿佛一只鸟巢,象征着家园和温暖。
鸟巢的建筑结构非常坚固,可以承受8级地震和12级台风的袭击,同时还能
适应北京的极端天气条件。
作为奥林匹克主体育场,鸟巢承担了举办各种体育赛事和
文化活动的重要角色。
它不仅是奥运会举办地,还是足球比赛、田径赛事、音乐会等各种大型活动的场所。
鸟巢的座位数可容纳约8万名观众,为观众提供了良好的视野和舒适的观赛环境。
除了举办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鸟巢还成为了北京市的标
志性建筑之一。
它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观光者,成为人们拍照留念的热门景点之一。
鸟巢所在的奥林匹克公园也提供了丰富的娱乐设施和绿色休闲空间,是北京市居民和游客进行休闲活动的理想场所。
鸟巢不仅是一座建筑物,更是中国体育文化的象征。
它以
其独特的设计和举办的大型赛事而备受瞩目,成为了北京市的地标之一。
无论是在奥运会期间还是平时,鸟巢都吸引着众多人们的关注和参观,为他们提供了难忘的体育和文化体验。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
“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体育场馆。
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外观看上去就仿若树枝织成的鸟巢,其灰色矿质般的钢网以透明的膜材料覆盖,其中包含着一个土红色的碗状体育场看台。
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中镂空的手法、陶瓷的纹路、红色的灿烂与热烈,与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完美地相融在一起。
整个建筑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赋予体育场以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力。
这种均匀而连续的环形也将使观众获得最佳的视野,带动他们的兴奋情绪,并激励运动员向更快、更高、更强冲刺。
在这里,人,真正被赋予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