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今天的天气》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5
今天的天气一、教学目标1.会观察、测量、记录天气数据的方法,会用简单工具观测天气的情况,能利用表格等形式记录观测结果。
2.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如温度、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来描述;会运用天气术就语描述一天这样的天气情况。
3.体验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到天气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上,通过对一天天气情况的研究,并在此过程中认识到: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如温度、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观察、测量、搜集天气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观测天气情况,并能利用恰当的方法记录观测结果。
三、教学准备风级歌的课件或图片、天气预报的录像、天气符号的图片或课件、电风扇等。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呢?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今天的天气情况是怎样的呢?生回答。
2.同学们用各种词语描述了今天的天气。
那么怎样全面、准确的描述一天的天气情况呢?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天气》这一课题进行学习吧。
(二)说一说今天的天气1.播放昨天的天气预报(预报今天的天气),学生观看。
2.说一说,天气预报中是怎样说今天的天气的?天气预报中从哪些方面来描述今天的天气的?(学生回答)3.同学们回答的真不错,我们一般从气温、降水、风向、风力、云量等方面来描述一天的天气情况的。
4.同学们现在可以看看窗外,或者回顾一下课间我们在操场上从气温、降水、风向、风力、云量等方面观察到和感受到的今天的天气情况吧。
(三)怎样知道天气情况呢?1.播放一段《今天的天气》的视频,请同学们从刚才讲到的几方面来描述一下视频中的天气情况。
2.同学们,在刚才描述天气的过程中,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判断天气情况的?除了天气预报,你有哪些办法判断天气情况呢?气温:测量、看天气预报、感觉降水:观察风向:观察旗帜的方向、柳条被风吹动的方向风力:旗帜、柳条等摆动的程度云量:云的多少、颜色判断天气小动物:喜鹊喳喳叫,出门晴天报3.师:同学们知道的获知天气情况的方法真是不少啊,老师总结了一下同学们刚才说的方法,主要有:通过气象员的记录聊了解天气;收看天气预报;看云识天气;目测风向、根据谚语来观测天气等方法。
《今天的天气》创新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到天气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上,通过对一天天气情况的研究,使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认识到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如温度、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
学情分析学生对科学课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也积累了很多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
通过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对天气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学生并没有全面掌握和了解观察天气情况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本节课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观察天气情况的方法和途径,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的能力。
学习目标1.学会观察、测量、搜集天气数据的方法;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观测天气情况,能用表格等形式记录观测结果。
2.在获知天气情况的时间过程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学习态度。
3.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如温度、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来描述;会运用天气术语描述一天的天气情况。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观察、描述天气情况的方法和途径。
难点:会运用天气术语描述一天的天气情况。
评价任务1.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如温度、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来描述。
2.会运用天气术语描述一天的天气情况。
教学准备1.收听天气预报,了解当天的天气情况。
“当天”指进行课堂探究的这一天。
2.观察当天的天气情况,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当天天气信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故事导入:同学们了解《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吗?2.教师播放视频《草船借箭》提问:曹操百思不得其解,我堂堂几十万大军怎么就会败了呢?请大家帮助曹操想一想诸葛亮是凭什么借到了箭的呢?预设:诸葛亮通过观察天气现象,料定三日后江上必有“大雾”,并利用了这种天气现象,巧妙地借到了曹操的十万支箭。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啊,诸葛亮通过观察天气现象并利用了天气现象的一些优势,巧妙地借到了曹操的十万支箭。
功能这么强大的天气,值不值得我们去研究?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今天的天气(板书课题:《今天的天气》)。
《今天的天气》教学设计设计理念:1、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本着这一理念在认识今天天气活动中,逐步向学生渗透“动手之前先动脑,活动之后再思考”的探究、学习方法。
2、做好扶、放结合的文章。
三年级孩子刚刚接触科学,他们就像学走路的孩子,在观察、动手操作等方面有待教师的引导和实际锻炼。
在设计天气符号活动中,先师生共同设计一个天气符号,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好的符号设计要符合形象、简单、美观的特点,做好扶的工作。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设计不同的天气符号,再把动手锻炼的机会放给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
3、学有用的科学。
科学学习要密切联系生活,并应用到生活。
本课设计从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音乐导入新课,在认识不同天气的基础上设计天气符号,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方面分析今天的天气情况,再到争当小小气象播报员,预报近几天的天气,并结合天气情况提醒同学、老师们节日出行要注意的事项,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搜集天气数据的方法;能设计简单的符号记录不同的天气,会简单分析一天的天气情况。
2、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学会学习的方法,在体验中感悟质疑、合作的必要。
3、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如气温、降水、风力、风向、云量)等来描述。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一定标准引导下能设计简单的符号记录不同的天气。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逐步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质疑、辩论的习惯。
【教具、学具】学生准备:收听天气预报,了解当天的天气情况。
教师准备:当天的天气实录片段、搜集近几日天气预报、不同天气图片、设计卡片、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课:听音乐辨节目老师播放音乐,学生听后辨别是哪一电视节目中使用的?由天气预报引出不同的天气。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1、认识不同的天气提出问题学生交流:你知道哪些不同的天气?出示图片辨别天气:师出示图片,学生说天气名称,并交流判断的理由(表扬分析准确,抓住天气特点的学生。
青岛版科学三上《今天的天气》word教案诸都市密州路学校马强教材分析:《今天的天气》是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
本课在学生认识到天气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基础上,通过对一天天气情形的研究,使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认识到:天气能够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如温度、风向、风力、降水学情分析:学生对科学课,有了一定的基础,也积存了专门多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
通过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对天气情形有了初步的了解。
然而,学生并没有把握和了解天气情形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本节课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观看天气情形的方法和途径,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看事物的能力。
教学目标:1、会观看、测量、记录天气数据的方法,会用简单工具观测天气情形,能利用表格等形式记录观测结果.2、体验合作与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的学习态度.3、明白天气能够用一些可测量的量(如温度、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来描述;会运用天气述语描述一天的天气情形并把握表示天气的符号.教学重点:学会观看天气情形的方法和途径教学难点:探究获知天气情形的方法。
教法:1、探究法通过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
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观看事物的能力。
2、分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使他们勇于交流,并能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
学法: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亲躯体会、互相合作、互相讨论、积极进行科学探究,教师只做启发式点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前预备:1、收听天气预报,了解当天的天气情形。
“当天”指进行课堂探究的这一天。
2、观看当天的天气情形。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当天天气信息,为课堂探究做预备。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二、探究活动三、拓展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第一是让学生交流自己所观看了解到的“今天的天气”情形,学生通过仿照气象员进行天气预报,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16《今天的天气》教案【教材分析】《今天的天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课。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到天气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上,通过对一天天气情况的研究,并在此过程中认识到: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如温度、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
主要有两个活动。
活动一:说说今天的天气。
主要让学生交流自己所观察了解到的“今天的天气”情况。
总结描述天气的术语。
活动二:探究获知天气的方法。
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些认识天气情况的方法和途径。
一是获知天气的方法途径,二是设计天气符号。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可以用气温、降水、风向、风力、云量等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天气。
能够自己设计符号来描述天气情况,认识常见天气符号。
2.能力目标:学会观察、测量、搜集天气数据的方法;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观测天气情况,能用表格等形式记录观测结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获知天气情况的实践过程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
【教学准备】观察当天的天气情况。
课件(包括视频、动画、图片等材料)收听天气预报,了解当天的天气情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导入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播报的昨天的天气情况。
老师考考大家,看看谁听到的信息多,播音员播报了哪些方面的天气情况呢?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将学生汇报中的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
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情况怎样呢?板书课题:16.今天的天气(二)展示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可以用气温、降水、风向、风力、云量等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天气。
能够自己设计符号来描述天气情况,认识常见天气符号。
2.能力目标:学会观察、测量、搜集天气数据的方法;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观测天气情况,能用表格等形式记录观测结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获知天气情况的实践过程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
二、学习新课:活动一:说说今天的天气1.出示自学指导内容:说说今天的天气,思考从哪些方面进行描述呢?要求:(1)先自己独立思考(2)小组内交流,小组内统一意见今天的天气怎么样?谁能模仿广播员给大家汇报一下。
青岛版科学三上《今天的天气》教案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天气的含义和种类。
2.掌握测量温度的方法和工具。
3.了解气压的含义和测量方法。
4.掌握利用实验测量并比较地方温度和天气状况的方法。
5.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天气的种类和含义。
2.温度的测量方法和工具。
3.气压的含义和测量方法。
4.利用实验测量并比较地方温度和天气状况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测量温度和气压的方法和工具,了解天气的种类和含义。
2.教学难点:利用实验测量并比较地方温度和天气状况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2.教师提问和讨论:你们知道什么是天气?有哪些天气?平时在哪些情况下可以知道天气情况?3.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不同种类的天气,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
2. 温度的测量方法和工具1.通过生活实例,展示温度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温度的重要性。
2.接着,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温度计并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让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室内、室外的温度,并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当前天气状况。
3. 气压的含义和测量方法1.分别从地面、飞机和气象卫星等多角度介绍气压。
2.让学生使用气压计测量当前气压,并对比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的气压差异。
4. 利用实验测量并比较地方温度和天气状况的方法1.教师设计实验,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天气状况。
2.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学生进行实验后,进行小组讨论,根据实验数据判断天气状况。
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5. 课后作业1.学生回顾并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2.教师出读书笔记的作业,让学生以此加深对气温、天气的理解和认识。
五、板书设计1.天气的种类和含义。
2.温度的测量方法和工具。
3.气压的含义和测量方法。
4.利用实验测量并比较地方温度和天气状况的方法。
六、教学评估1.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课后的作业情况等,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初步评估。
小学科学《今日的天气》1教课目的1.1 知识与技术[1]知道天气能够用一些可丈量的量,如温度、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来描绘。
1.2 过程与方法[1]学会察看、丈量、收集天气数据的方法;能用简单的丈量工具观察天气状况,能用表格等形式记录观察结果。
1.3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在获知天气状况的实践过程中体验利用课件自主学习、合作沟通所带来的欢乐。
2教课要点 /难点2.1 教课要点[1]合适用天气符号及可丈量的量描绘天气。
2.2 教课难点[1]对可丈量量的认识与掌握3教课方法察看体验、试试描绘——自主研究、合作沟通——稳固加强、引入生活4教课器具学生准备:收集、记录当日的天气状况;并准备一张白纸与彩笔。
教师准备:天气预告视频、气象观察视频、风级歌的课件、天气符号课件等;5教课过程5.1 引入新课【师】在5 月8 日,我们举行了第六届以“当地文化”为主题的体育节开幕式,同学们自主设计了系列活动并进行了展现,留下了出色的一幕。
(播下学校体育节视频)同学们想想,学校确立 5 月 8 日这天展开体育节开幕式时,第一关注哪些状况?【生】自由报告【师】只有合适的天气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展开。
所以,学会察看天气是非常重要的。
今日,老师和同学们共同研究对于天气的内容,并板书课题。
【联合学校实质,让学生关注实事,在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激起学生对科学知识激烈的研究意识,唤醒学生的学习情味。
】5.2 自主研究,合作沟通[1]研究如何描绘天气预告课前察看、初步沟通【师】课前同学们已收集了对于今每日气的状况,下边请同桌沟通课前察看的天气状况。
【生】同桌沟通,班内展现(学生利用实物展台进行展现)【认识学生描绘天气的状况。
不强修业生沟通的规范,只需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天气的一个侧面即可。
】自主学习、小组议论【师】那么如何正确的描绘天气,下边请同学们依据老师供给的素材及要求,展开自主学习、小组议论。
(用 PPT 体现小组活动要求)【生】阅读并理解活动要求【师】发放“活动一”文件夹(天气预告等视频,天气、气象云图、天气预报有关图片,对于天气与天气的差别文档,以及描绘天气的PPT)【生】自主点播天气预告等视频,查察天气、气象云图、天气预告有关图片,以及对于天气与天气区其他文档、描绘天气的 PPT,展开自主学习、察看体验,并试试描绘从哪些方面正确描绘天气。
小学科学《今天的天气》1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1] 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如温度、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来描述。
1.2过程与方法[1]学会观察、测量、搜集天气数据的方法;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观测天气情况,能用表格等形式记录观测结果。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获知天气情况的实践过程中体验利用课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所带来的愉悦。
2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1]恰当用天气符号及可测量的量描述天气。
2.2 教学难点[1]对可测量量的认识与把握3教学方法观察体验、尝试描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巩固强化、引入生活4教学用具学生准备:搜集、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并准备一张白纸与彩笔。
教师准备:天气预报视频、气象观测视频、风级歌的课件、天气符号课件等;5教学过程5.1 引入新课【师】在5月8日,我们举行了第六届以“当地文化”为主题的体育节开幕式,同学们自主设计了系列活动并进行了展示,留下了精彩的一幕。
(播放学校体育节视频)同学们想一想,学校确定5月8日这一天开展体育节开幕式时,首先关注哪些情况?【生】自由汇报【师】只有适合的天气才能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因此,学会观察天气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研究关于天气的内容,并板书课题。
【结合学校实际,让学生关注实事,在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激起学生对科学知识强烈的探究意识,唤醒学生的学习情趣。
】5.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 探究如何描述天气预报•课前观察、初步交流【师】课前同学们已搜集了关于今天天气的情况,下面请同桌交流课前观察的天气情况。
【生】同桌交流,班内展示(学生利用实物展台进行展示)【了解学生描述天气的情况。
不强求学生交流的规范,只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天气的一个侧面即可。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师】那么如何准确的描述天气,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素材及要求,开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用PPT呈现小组活动要求)【生】阅读并理解活动要求【师】发放“活动一”文件夹(天气预报等视频,天气、气象云图、天气预报相关图片,关于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文档,以及描述天气的PPT)【生】自主点播天气预报等视频,查看天气、气象云图、天气预报相关图片,以及关于天气与气候区别的文档、描述天气的PPT,开展自主学习、观察体验,并尝试描述从哪些方面准确描述天气。
19.今天的天气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能够交流讨论关于天气现象,获取有关天气的信息。
2.能够设计富有个性的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能力目标1.能够了解气象工作者的天气预报工作。
2.认识一些常见的气象符号。
3.知道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天气(如气温、湿度、风向、风力、降水量等)。
情感目标:1.意识到天气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关注天气的变化。
2.愿意像气象工作者那样观察研究天气。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提前收听天气预报、观察今天的天气情况、彩笔。
教师准备:学生课堂学习表格、教学课件、科学课本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能说说今天的天气吗?学生交流,老师适当评价。
2、你在平日都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当天的天气预报呢?(电视、广播、报纸、手机短信、上网查询等等。
)3、谁能完整的介绍一下今天的天气?同学总结。
(教师板书课题:19.今天的天气)二、探究活动一:说说今天的天气。
1.模拟天气预报这是气象台今天发布的标准天气预报,谁能模仿播音员那样来做一次电视台天气预报的“小小播报员”,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天气情况?2. 我们刚才都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今天的天气呢?(太阳、温度、风等等。
)3.教师小结:我们一般从气温、降水、风向、风力、云量等方面来描述一天的天气。
4.除了今天的晴转多云,生活中我们经历的天气情况还有哪些呢?(晴、多云、阴、雨、雪、雾、冰雹、霜冻、雷阵雨、台风、沙尘暴等等。
)5、同学听过天气预报吗?你能模拟电视主持人来为同学播报一下今天的天气吗?三、自由活动:设计表示天气情况的图标。
1.中央气象台在播报天气时,屏幕上不是用文字来记录的天气情况,而是用一个个的气象图标表示不同的天气。
作为一名小观众,你能看懂这些天气图标吗?教师课件出示图标,学生说一说,并理解这些图标设计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2.你看设计符号的专家们设计得多形象啊!其实还有人比他们更高明,想不想认识他?其实他不是别人,就是坐在这个教室的每一位同学。
《今天的天气》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第二课今天的天气活动主题一:了解天气情况的方法与途径课时:一课时活动过程:第二课时今天的天气一、激趣质疑,导入新课师:课前,同学们有没有对今天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模仿气象预报员到前面汇报。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将学生汇报中的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如:气温、风向、风力等。
师:同学们观察、记录的真不错。
今天的天气到底怎样呢?请大家看一看气象员是怎样对今天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报的。
教师播放气象员预报天气的录像。
师:观察天气,还应观测哪些内容?老师将天气的其他内容板书在黑板上(如降水、云量、空气湿度等)。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1)知道了解天气情况的方法与途径。
师。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了解天气情况呢?小组内同学可以先讨论讨论,也可以进行实践体验,看看能找到多少种获知天气情况的方法。
我们还要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师:同学们知道的方法还真不少。
现在,请大家看一段录像,想想获得天气情况的方法有哪些。
播放录像,学生观看录像。
录像内容中至少有如下方法:利用仪器进行测量,看云识天气,根据月相识天气,根据谚语判断天气,目测风向、风力,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
看完录像,教师提问:了解天气情况的方法有哪些呢?学生回答。
师:要想了解天气情况,我们既可以用仪器来测量,也可以用目测的方法来测量,还可以通过收听、收看气象预报得知。
我们已经知道通过目测获得天气情况。
关于目测人们还总结出了许多经验,你知道有哪一些呢?学生汇报。
师:我们先来看看《风级歌》。
利用课件或图片出示风级歌,供学生学习。
(2)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风级歌》。
模拟实验:目测风级。
实验方法:教师利用电风扇和纸屑、盆栽木本植物等物体创设情景,让学生目测风级,并体验不同风级的风。
实验完毕,教师谈话:其实,目测还可以得知很多天气情况,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观察中有很多丰富的经验,大家课后可以想办法了解并亲自试一试。
青岛出版社《科学》三年级上册16.《今天的天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节课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天气、观测天气”中的第二课,是继学生感知天气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之后学会认识天气的方法,为后几课研究做铺垫。
使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认识到: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如温度、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
基于教材与学情,以及气象领域的实际发展,做大胆尝试,把怎样观测天气情况与天气情况和人们生活的紧密关系作为内容补充与拓展,更加凸显科学知识的时效发展。
【教学目标】1.了解有哪些天气情况,以及如何知道天气情况的相关知识。
2.在获知天气情况的实践过程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
3.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变化,认识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和人类如何观测天气,使学生学习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学习科学。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将学生从被动应对者导向主动探究者。
【教学准备】1.观看天气预报,观察了解当天的天气情况。
2.通过询问家人或查阅资料的方式初步了解观测天气的方法。
3.“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表格【教学过程】上课,同学们好!今天的科学课,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解跟“天气”有关的知识。
希望通过这节课大家对“天气”这个话题能有所收获。
一、“做小小播音员”激趣导入:今天的天气怎么样,谁愿意做一回“小小播报员”,为大家播报一下?看完同学的播报,我们再来看看天气预报中的播报员是从哪些方面预报天气的。
注意听(天气预报视频)随着学生回答,随机板书:气温降水风向风力云量……现在的天气预报预告的内容越来越全面,越细致,除了这些,还会预告很多方面的信息,你们知道哪些?(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空气质量(污染指数)、穿衣指数、晨练指数、舒适度指数,蓝天指数(雾霾情况)”,在手机和网络中还能看到分时段的天气预告。
(网络天气预报截屏)提问,启发思考与生活的联系:通过看预报知道这些天气信息有什么用处?教师小结:(1)可以帮助我们根据天气情况加减衣服、带雨伞、戴防霾口罩……不容易生病。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9课《今天的天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到天气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上,通过对一天天气情况的研究,使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认识到: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如云量、风向、风力、温度、降水量等)来描述,并通过资料学习和课堂交流,来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口头表达等能力,在从大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中,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以及在获知天气情况的实践过程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
教材首先从引发学生兴趣入手,由“说说今天的天气”引起学生对于天气的关注和兴趣,让学生自觉关注天气现象,继而展开学习相关天气知识内容,让学生简单学习现代和古代人们对观测天气情况的手段与方法,让学生重点掌握从“云量、风向、风力、温度、降水量”等方面来描述一天的天气情况。
“观察并记录一周天气情况”引领学生将探究活动继续下去,让学生欣赏自然美、赞美自然美,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使学生学会做长期性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养成长期观测探究的习惯,为后面几课的学习研究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一)学会观察、测量、搜集天气数据的方法;(二)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如云量、风向、风力、温度、降水量等)来描述。
二、能力目标(一)能用简单的测量方法观测天气情况,并能用恰当的方法记录观测结果;(二)通过资料学习和课堂交流,提高观察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口头表达等能力。
三、情感目标(一)在获知天气情况的实践过程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二)能从大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前教师要布置学生搜集关于天气的谚语或能预测天气现象的方法及相关资料;教师还要准备视频课件、与天气相关的天气符号学习资料、天气符号设计表等。
学生准备:课前注意观察天气情况;收听本地天气预报;搜集相关天气及气象知识,了解获得天气预报的渠道,并尝试查询天气情况;准备好绘画设计使用的彩笔。
青岛出版社《科学》三年级上册16.《今天的天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节课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天气、观测天气”中的第二课,是继学生感知天气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之后学会认识天气的方法,为后几课研究做铺垫。
使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认识到: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如温度、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
基于教材与学情,以及气象领域的实际发展,做大胆尝试,把怎样观测天气情况与天气情况和人们生活的紧密关系作为内容补充与拓展,更加凸显科学知识的时效发展。
【教学目标】1.了解有哪些天气情况,以及如何知道天气情况的相关知识。
2.在获知天气情况的实践过程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
3.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变化,认识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和人类如何观测天气,使学生学习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学习科学。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将学生从被动应对者导向主动探究者。
【教学准备】1. 观看天气预报,观察了解当天的天气情况。
2. 通过询问家人或查阅资料的方式初步了解观测天气的方法。
3.“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表格【教学过程】上课,同学们好!今天的科学课,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解跟“天气”有关的知识。
希望通过这节课大家对“天气”这个话题能有所收获。
一、“做小小播音员”激趣导入:今天的天气怎么样,谁愿意做一回“小小播报员”,为大家播报一下?看完同学的播报,我们再来看看天气预报中的播报员是从哪些方面预报天气的。
注意听(天气预报视频)随着学生回答,随机板书:气温降水风向风力云量……现在的天气预报预告的内容越来越全面,越细致,除了这些,还会预告很多方面的信息,你们知道哪些?(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空气质量(污染指数)、穿衣指数、晨练指数、舒适度指数,蓝天指数(雾霾情况)”,在手机和网络中还能看到分时段的天气预告。
(网络天气预报截屏)提问,启发思考与生活的联系:通过看预报知道这些天气信息有什么用处?教师小结:(1)可以帮助我们根据天气情况加减衣服、带雨伞、戴防霾口罩……不容易生病。
《今天的天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可以用气温、湿度、降水量、气压、风力、风向等来描述天气;认识一些常见的气象符号;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天气预报;了解现代和古代人们预测天气的方法。
2、科学探究:能够设计富有个性的符号记录天气情况;能够认识到天气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能够搜集资料了解古代人们预测天气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意识到天气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关注天气的变化;愿意像气象工作者那样观察研究天气。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懂得天气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难点:认识气象符号,用气象符号记录天气变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纸、彩笔、关于天气的谚语。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1、假期你们经常随父母出门旅游吗?出行前首先要了解什么?2、在什么情况下不便出门游玩?生:回答。
(天气情况)。
(二)认识天气与我们生活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师:天气的好坏,往往会影响到某个活动的正常进行,请同学们再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同样会关心天气呢?生:根据已有经验回答。
师:看来,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让我们共同关注天气。
(出示板书)。
师:同学们今天天气怎么样啊?引导学生广泛讨论。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今天的天气情况。
生:描述自己的感受。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除了会遇到像这样的天气状况,还会遇到怎样的天气状况呢?谁说说。
师:概括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从天气状况,温度,风力,风向等方面对天气进行了描述。
(板书)(三)独立设计,认识气象符号1、师:刚才同学们用语言交流描述了今天观察到的天气特征。
除了用语言外同学们能不能想出更直观、更为形象、简洁明了的方法来描述或表示天气现象呢?(学生回答:画画设计记录天气的符号,记录各种天气特征)2、师:现在你们就是一名小小气象工作者,请同学们独立设计(绘画)你想象中的各种天气符号。
(四)了解天气预报,认识更多的天气符号,能看懂天气预报。
1、师:同学们设计了这么多形象直观富有想象的天气符号,那么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今天的天气》教案
16《今天的天气》教案
【教材分析】
《今天的天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课。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到天气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上,通过对一天天气情况的研究,并在此过程中认识到: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如温度、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
主要有两个活动。
活动一:说说今天的天气。
主要让学生交流自己所观察了解到的“今天的天气”情况。
总结描述天气的术语。
活动二:探究获知天气的方法。
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些认识天气情况的方法和途径。
一是获知天气的方法途径,二是设计天气符号。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可以用气温、降水、风向、风力、云量等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天气。
能够自己设计符号来描述天气情况,认识常见天气符号。
2.能力目标:
学会观察、测量、搜集天气数据的方法;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观测天气情况,能用表格等形式记录观测结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在获知天气情况的实践过程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
【教学准备】
观察当天的天气情况。
课件(包括视频、动画、图片等材料)
收听天气预报,了解当天的天气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
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播报的昨天的天气情况。
老师考考大家,看看谁听到的信息多,播音员播报了哪些方面的天气情况呢?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将学生汇报中的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
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情况怎样呢?板书课题:16.今天的天气
(二)展示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可以用气温、降水、风向、风力、云量等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天气。
能够自己设计符号来描述天气情况,认识常见天气符号。
2.能力目标:
学会观察、测量、搜集天气数据的方法;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观测天气情况,能用表格等形式记录观测结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在获知天气情况的实践过程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说说今天的天气
1.出示自学指导
内容:说说今天的天气,思考从哪些方面进行描述呢?
要求:
(1)先自己独立思考
(2)小组内交流,小组内统一意见
今天的天气怎么样?谁能模仿广播员给大家汇报一下。
(3)抽取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汇报展示。
2.自学检测
1-3组的一名同学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评价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播音员是怎样预报今天的天气的:请大家看一看气象员是怎样对今天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报的。
交流补充:观察天气,还应观测哪些内容呢?
3.总结描述天气的术语。
活动二:探究获知天气情况的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一
问题:除了今天这种天气情况,你还知道哪些天气情况呢?我们通过哪些方法来了解天气情况呢?
要求:小组内同学可以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看看能找到多少种获知天气情况的方法。
各小组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1.各小组根据要求进行探究
2.汇报展示、补充、点拨
(1)学生汇报、补充
(2)补充点拨
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适当进行及时的师生评价。
同学们知道的方法还真不少。
现在,请大家看一些图片,想想获得天气情况的方法还有哪些?
小组合作探究二
1.认识天气符号
你知道哪些表示天气的符号?你还想设计怎样的符号来表示天气呢?
2.学生小组内交流,并把小组内知道的天气符号画出来。
3.各小组展示。
三、当堂训练
1.我们一般从()、()、()、()、()等方面来描述一天的天气。
2.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今天的天气吗?我们一般把风力分成()级。
3.你认识它们吗?
四、本课活动评价:
提问:
l.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在这节课申,你表现最好的是哪些方面?请记录下来。
五、拓展活动:
师:希望同学们课后按照描述天气情况的内容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看谁记录得认真、仔细。
六、板书设计:
今天的天气
气温、降水、风力、风级、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