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部编 六年级上 10 宇宙未解之谜
- 格式:ppt
- 大小:23.60 MB
- 文档页数:32
六年级上语文第十课《宇宙生命之谜》知识点+同步练习知识点:一、资料袋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恒星系统,包括1500~4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黑洞,它的可见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2100亿倍。
银河系是一个棒旋星系,直径约10万光年,包括一千亿到四千亿恒星。
太阳是银河系较典型的恒星,位于分支悬臂猎户臂上,离银河系中心有2.61万光年,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转动的速度约240㎞/s,2.26亿年转一圈。
二、多音字奔bēn:奔跑bèn:奔头角jiǎo:角度jué:角色三、重点词语发达谜底理论沙漠类似猜测起源适当提供能源倾角昼夜海盗揭开神秘观测拍摄氧气斑点枯萎干燥抵御考察培养磁场因素四、词语解释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起源:事情发生的根源。
抵御:抵抗。
五、教材解读:1.品读课文:全文围绕什么问题来写?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3.生命存在必须具备哪四个条件?A.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B.必要的水分C.适当成分的大气D.有足够的光和热4.第三自然段中“至少”可以去掉吗?为什么?不能删。
“至少”指“这样几个条件”缺一不可,“这样几个条件”是生命存在的必备条件,只有“这样几个条件”都具备了,才可能有生命的存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第4自然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分析了生命存在的条件。
6.近年来人类对太空的研究有什么新进展?“至今”说明到现在为止,人们没有在地球以外的星球找到生命,“但”后面内容体现了科学家们的坚持不懈和永不言弃,显示了人们对宇宙奥秘的求知欲。
六、主旨归纳本文围绕“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通过举例子、列数字等分析了“生命存在的必备条件”和“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的原因”后,得出结论:地球之外可能存在生命,但是还需要人类继续探索。
部编六年级上册10 宇宙奥秘之谜教学反
思1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宇宙的奥秘,培养其对科学
探索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宇宙的起源、太阳系组成以及星座等知识。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展示图片和视频、互动问答等。
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比较好,学生表现积极。
以下是一些教学反
思和改进建议:
1. 在教学中,尽量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概念。
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2. 在讲解过程中,结合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进行展示,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宇宙的奥秘。
3. 引导学生思考和发问,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互动问答环节,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兴趣。
4. 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和实践,如观察夜空中的星星和尝试制作简单的天文仪器等。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5. 在课程设计中,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如宇宙知识竞赛或制作宇宙模型等。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增强研究效果。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宇宙的奥秘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索兴趣和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继续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断研究和成长。
以上是对部编六年级上册10《宇宙奥秘之谜》教学反思的总结。
谢谢!。
【导语】《宇宙⽣命之谜》是⼀篇科普⽂,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命存在的艰难历程,并最终说明到⽬前为⽌,地球之外是否有⽣命存在仍然是⼀个未解的谜。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学六年级上册语⽂第10课《宇宙⽣命之谜》课⽂原⽂ 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们⼀直向往着“天上的世界”。
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仙⼥下凡,蟠桃盛会……现在,科学发达了,⼈们知道那都是古⼈编出来的神话。
但是,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命存在,仍然是⼀-个吸引⼈的问题。
从理论上说,宇宙是⽆限的。
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颗⾏星,⽽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个极⼩的部分,银河系⼜是宇宙的沧海⼀粟。
整个银河系中有⼏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星。
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命存在的天体。
但是,⼈类⾄今尚未找到另外⼀颗具有⽣命的星球。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们了解了⽣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少应有这样⼏个条件:⼀是适合⽣物⽣存的温度,⼀般应在零下五⼗摄⽒度⾄零上⼀百五⼗摄⽒度之间;⼆是必要的⽔分,⽣命物质诸如蛋⽩质、核酸的活⼒都和⽔紧密相关,没有⽔,也就没有⽣命;三是适当成分的⼤⽓,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的条件下⽣存,但氧⽓和⼆氧化碳对于⽣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够的光和热,为⽣命体系提供能源。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星进⾏了分析。
⽔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温度达到三百⾄四百摄⽒度,不可能存在⽣命。
⾦星是⼀颗缺氧、缺⽔,有着浓厚云层的⾏星,阳光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星表⾯温度极⾼,不可能有⽣命存在。
⽊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温度,⼀般都低于零下⼀百四⼗摄⽒度,因此,也不可能有⽣命存在。
太阳系中还可能存在⽣命的星球是⽕星。
⽕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转⼀-圈是23⼩时56分4秒,⽕星⾃转⼀圈是24⼩时37分;地球⾃转轴与公转轨道平⾯有66度34分的倾⾓,⽽⽕星的倾⾓约66度1分,所以⽕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且也有四季更替。
【篇一】部編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十課《宇宙生命之謎》課文原文古時候,科學不發達,人們一直嚮往著“天上的世界”。
於是,有了許許多多的故事: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會……現在,科學發達了,人們知道那都是古人編出來的神話。
但是,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個吸引人的問題。
從理論上說,宇宙是無限的。
地球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而太陽系只是銀河系中一個極小的部分,銀河系又是宇宙的滄海一粟。
整個銀河系中有幾千億顆恒星,類似太陽系這樣的天體系統為數不少,其中肯定有與地球類似的行星。
可以猜測,地球絕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天體。
但是,人類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顆具有生命的星球。
哪些天體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這個天體又必須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人們瞭解了生命起源的過程之後,認為至少應有這樣幾個條件:一是適合生物生存的溫度,一般應在零下五十攝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攝氏度之間;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質諸如蛋白質、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緊密相關,沒有水,也就沒有生命;三是適當成分的大氣,雖然已發現少數厭氧菌能在沒有氧氣的條件下生存,但氧氣和二氧化碳對於生命的存在是極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夠的光和熱,為生命體系提供能源。
根據這些條件,科學家首先對太陽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進行了分析。
水星離太陽最近,向陽時表面溫度達到三百至四百攝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
金星是一顆缺氧、缺水,有著濃厚雲層的行星,陽光輻射和雲層造成的“溫室效應”,使得金星表面溫度極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離太陽很遠,它們的表面溫度,一般都低於零下一百四十攝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太陽系中還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火星與地球有不少相似之處:地球自轉一-圈是23小時56分4秒,火星自轉一圈是24小時37分;地球自轉軸與公轉軌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傾角,而火星的傾角約66度1分,所以火星和地球晝夜長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
更有趣的是,1877年,義大利的一位天文學家觀察到火星表面有很多縱橫的黑色線條,人們猜測這是火星人開挖的運河。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课文原文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
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又是宇宙的沧海一粟。
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
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但是,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
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三百至四百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
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阳光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一百四十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太阳系中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约66度1分,所以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
更有趣的是,1877年,意大利的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表面有很多纵横的黑色线条,人们猜测这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
人们还观察到火星表面的颜色随着季节而变化,有人认为这是火星表面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了颜色。
六年级宇宙未解之谜笔记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课堂笔记本课讲的是宇宙生命之谜。
我们知道,宇宙中有无数个星球和星系,但目前只有地球上出现了生命。
那么,为什么宇宙中其他星球没有生命源头呢?这是宇宙生命之谜。
一、生命的基础是什么?我们知道,地球上生命的基础是碳水化合物。
但宇宙中可能存在其他类型的生命基础,比如硅基生命。
这是传说中的异想天开,但它确实可能存在,并且可能在宇宙的其他星球上诞生。
二、生命的来源是什么?目前我们认为,生命的起源应该是在地球上。
但是,生命的来源却可能是外星智慧生命留下的遗产。
也许是外星文明在一颗行星上放置了生命种子,这些种子随后发展演化成了新生命。
三、其他星球上可能出现的生命是什么样的?在地球上,我们认为生命的出现是由单细胞生物逐渐演化为多细胞生物。
而在其他星球上,可能会出现我们无法想象的生命形式。
例如,以太细胞可能是一种能够原地生长并又大量分裂的生物。
还有铁合金生命,它可能把铁合金当做生命的基础,它的外形可能会像是一种光滑的铁块。
四、人类有没有机会在地外行星上发现生命?在天文学家的观察和研究中,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些潜在的生命环境。
比如,土星卫星Titan的表面有一些可以液化的有机物;火山比较活跃,气氛中有氢气,这些都是生命的必要条件之一。
还有木卫一和木卫二,它们与木星表面的距离非常近,受到灾难性的辐射,但是木卫二的地球南极冰帽比这些地方更好的维持着生命环境,这也是地外生命可能的环境之一。
五、地球外存在的生命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地外存在的生命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们发现了地外生命,这意味着我们不再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体,这也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
生命的探索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它也关乎到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总结:目前宇宙生命之谜中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更多的研究,我们也许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不知道外界的生物是什么样的,但我们可以表达我们对这些生物的奇妙的想象,探索黑暗深处的生物,寻找未知的人性。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课《宇宙生命之谜》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课《宇宙生命之谜》课文原文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一直向往着“天上的世界”。
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会……现在,科学发达了,人们知道那都是古人编出来的神话。
但是,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
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又是宇宙的沧海一粟。
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
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但是,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
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三百至四百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
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阳光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一百四十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太阳系中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约66度1分,所以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课文从古代神话讲起,引出了“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接着概括地说明,从理论上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是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有生命的星球;然后具体地介绍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先研究了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再根据这些条件对太阳系除地球之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然后利用宇宙飞船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又让宇宙飞船在火星登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测试);最后说明,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科学家仍然相信那里存在着生命,因此,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谜。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阅读理解,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臭氧层:是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高的层次。
浓度最大的部分位于20—25公里的高度处。
若把臭氧层的臭氧校订到标准情况,则其厚度平均仅为3毫米左右。
臭氧含量随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变化而不同。
紫外辐射在高空被臭氧吸收,对大气有增温作用,同时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远紫外辐射的伤害,透过的少量紫外辐射,有杀菌作用,对生物大有益处。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按要求写句子。
1.火星上是不会有生命存在的。
(改为反问句)2.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缩句)3.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