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印度概况现代文学
- 格式:ppt
- 大小:338.50 KB
- 文档页数:9
印度,全称印度共和国(Republic of India),位于南亚,是印度次大陆上的一个国家,北与中国尼泊尔、不丹及巴基斯坦接壤,东与缅甸为邻东北与孟加拉国和缅甸相连,南濒临印度洋,西临阿拉伯海,东濒孟加拉湾。
历史印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印度文明的开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第三千纪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即哈拉帕文化,这是已知的最古老印度文明。
此后经历了吠陀文化佛教的兴起、笈多帝国的繁荣、伊斯兰教的传以及莫卧儿帝国的辉煌等多个历史阶段。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印度经历英国殖民统治,直至1947年8月15日获得独立,结束了近200年的一国殖民统治,同时根据宗教信仰分割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经济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也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印度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是世界第二大的软件出口国,同时也是要的外包服务提供国。
印度经济多元化,包括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
印度的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特别发达,为全球提供了大量的外包服务。
文化印度文化丰富多彩,深受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建筑和音乐的影响。
印度的四大宗教—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均起源于此。
印度的古典舞蹈、音乐、电影(宝莱坞)、文学和美食都闻名于世。
印度的瑜伽和阿育吠陀医学也受到全球的重视和欢迎。
地理与气候印度的地理特征多样,从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到南部的海岸线,从东部的恒河平原到西部的沙漠地带,涵盖了多种生态系统。
印度的气候类型多样,但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较为凉爽干燥。
雨季(通常是每年的6月至9月)带来大量降水,对农业生产至关重政治印度实行联邦共和制,采用议会民主制度。
总统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总理是政府首脑。
印度国会分为上下两院,即人民院(Lok Sabha)和联邦院(Rajya Sabha)。
各邦有自己独立的立法机构和行政体系。
印度的法律体系基于普通法,法院系统独立,最高法院是终审法院。
印度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印度,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的国家,被誉为“东方的明珠”。
印度不仅拥有壮丽的山脉、广袤的河流,还有古老的宗教遗址和历史悠久的城市。
本文将探讨印度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以展现其丰富多彩的魅力。
一、自然条件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拥有多样的自然景观和气候条件。
首先,印度境内有许多壮丽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西高止山脉等。
其中,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吸引了无数登山爱好者的壮丽景色。
此外,西高止山脉是印度的主要山脉之一,其丘陵地形和山脉峡谷构成了独特的景观。
其次,印度拥有众多的河流系统,其中最著名的是恒河。
恒河是印度教信仰的圣河,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
每年,成千上万的信徒慕名而来,前往恒河畔洗礼和祈祷。
此外,恒河流域的农耕活动使得该地区成为印度最富饶的农业区之一。
此外,印度还拥有多样的地貌和气候条件。
从辽阔的德干高原到广袤的恒河冲积平原,从繁茂的热带雨林到荒芜的沙漠,印度的地理多样性令人惊叹。
这种巨大的地理变化带来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许多珍稀的动物和植物物种在这里繁衍生息。
二、人文条件印度不仅拥有灿烂的自然景观,还有悠久而丰富多元的人类文化遗产。
首先,印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
印度古老的城市建筑、寺庙和雕塑作品都展现了悠久而优雅的历史。
印度是多种宗教的发源地之一,其中最重要的是印度教、佛教和锡克教。
这些宗教的信徒在印度各地建造了壮丽的寺庙和修道院,成为旅游景点和宗教朝圣地。
比如泰姬陵就是印度最著名的宗教建筑之一,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印度还以其各种各样的传统艺术和手工艺闻名于世。
例如,印度的刺绣技术在世界各地都有很高的声誉,蕴含着当地文化和传统的精华。
此外,印度的舞蹈和音乐表演也是独树一帜的,例如卡达克舞和印度古典音乐。
总的来说,印度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使其成为了一个充满魅力和多样性的国家。
印度简介概况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
面积2974700平方公里。
海岸线长6083千米。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创造了灿烂的印度河文明。
公元前325年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1757 年以后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1947年6月,英国公布了“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
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领。
1950年1月26日宣布为共和国,仍为英联邦成员。
同年4月1日同我国建交。
居民人口居世界第二位。
有10个大民族和许多小民族,印度斯坦族占46.3%,泰鲁固族8.6%,孟加拉族7.7%,马拉地族7.6%,泰米尔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拿达族3.9%,马拉雅拉姆族3.9%,奥里雅族3.8%,旁遮普族2.3%。
英语和印地语同为官方语言。
约有83%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11%)、基督教(2%)、锡克教(2%)、佛教(1%)和耆那教(1%)等。
自然环境全国分为西北部边境高山区、恒河流域平原区和印度半岛区三个大区,平原西部有印度大沙漠。
西北部属山地气候,恒河流域属季风型亚热带森林气候,半岛多属季风型热带草原气候;半岛西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
东北部阿萨姆邦年平均降水量在4 0 0 0 毫米以上,乞拉朋齐达1 1 4 3 0 毫米,是世界上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自然资源主要矿物有煤、铁、锰、铬、钛、菱镁矿、铍、锆、独居石、云母、萤石、石油等。
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2 3 %。
经济概况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 4 %。
主要的农作物是稻子、小麦、棉花、黄麻、甘蔗和茶叶。
工业以采矿和纺织为主,还有钢铁、电力、石油、化学、橡胶、煤、火柴、黄麻、茶叶等。
主要外贸对象是美、日、英及俄罗斯,出口黄麻制品、茶叶、铁矿砂、棉织品及皮革等。
进口粮食、机器设备、车辆、石油产品、钢铁、金属、化工产品等。
重要城市新德里:首都,位于德里西南,是德里的新城。
德里:包括新城和旧城,人口6 2 2 万,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印度近代文学之三:概述印度近代文学之三:概述印度近现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奴役的悲惨史。
19世纪下半叶,特别是最后30年,印度进一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英国殖民者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压制人民的政策,经济上控制了印度的经济命脉,加重了对印度人民的盘剥。
这样,加剧了英国殖民者与印度各族人民的矛盾,爆发了多起反殖反封建的农民起义。
如1879年的马拉特农民起义,将反封建和反殖民主义的斗争紧密结合起来,虽未最后取得胜利,但却有力地促进了印度人民的觉醒。
另外,19世纪下半叶随着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印度的投资,客观上也促进了印度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使印度工人阶级也在发展壮大。
工人阶级对殖民者与封建统治者也展开了斗争。
1877年爆发了那格浦尔皇后纺织厂工人大罢工,揭开了印度工人罢工斗争历史的第一页,并标志着印度工人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进入20世纪初,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更加高涨起来。
伴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反殖民主义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文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一时期的印度文学已改变了18世纪至19世纪上半期那种充满神秘色彩、停滞不前的状态,取得了蓬蓬勃勃的发展。
其特点是既受西方文学影响,又继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表现为多民族性和统一性的结合,古老传统和西方文化影响的结合,反殖和反封建内容的结合,宗教色彩和现实生活的结合等。
当时不少印度进步作家已从盲目崇拜西方,转而认识到研究本国历史、恢复民族传统的重要性,要求文学为民族解放事业服务。
出现了大批用民族语言进行创作的著名作家和优秀作品。
这是此时期印度文学的精华与主要成就。
其中以东印度的孟加拉语、北印度的印地语,以德里、勒克瑙两地为中心的乌尔都语文学成就最大。
东印度的孟加拉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领先于印度其它地区。
著名启蒙者和散文大师罗姆.莫汗.罗易(1772-1833)第一次提出了社会改革和文学改革的要求。
他出身于孟加拉的婆罗门家庭,早年就读于巴特那高等伊斯兰教学校,精通梵文、巴利文、阿拉伯文、波斯文、英文和希腊文。
印度近代文学之一:虔诚派文学印度近代文学之一:虔诚派文学虔诚文学是印度15-17 世纪的文学倾向。
这种文学现象的起源是宗教思想。
在印度,宗教大师认为个体灵魂若与宇宙最高灵魂合一,达到最后的解脱,虔诚是重要的途径。
印度教大师罗摩奴阇继承并发展了虔诚思想,提倡宗教改革,他认为每一个个体灵魂在神的面前都是平等的,通过虔诚都能达到与神的灵魂结合的目的。
婆罗门和非婆罗门不必用不同的虔诚方法,否认婆罗门的' 神圣' 和'高尚'。
这种理论和思想在罗摩难陀和瓦勒帕等人倡导下,成为一种要求宗教平等的虔诚运动,这样的愿望带有一定民主性质。
虔诚思潮反映在文学上使印度各地方语言中都先后出现了虔诚文学。
比较起来印地语文学的成就更为显著。
15至17世纪中叶,被称为印地语文学的虔诚时期。
这一时期产生许多重要诗人,格比尔达斯是早期著名诗人。
格比尔达斯被认为是虔诚派的诗人,但他的虔诚却表现为:认为神明存在于万物之中,如香味存在于花中,油存在油菜籽中一样,是无形的,所以不承认偶像,讽刺宗教狂热的种种表现。
他又用通俗的比喻说明没有人生来就比别人高贵,反对种姓制度。
他主张通过理智或理性求得与神明的结合和统一。
另外,他还觉得浮生短暂,人世无常,终有一死,劝人修身养性。
因此文学史上称他为修士诗人,并把他列入虔诚文学时期中' 无形派' 中的' 明理支' 诗人的代表。
他的诗朴素优美,流传很广。
和他倾向比较接近的诗人,还有勒维达斯、特尔姆达斯和达杜德雅尔等。
虔诚文学' 无形派''泛爱支' 的代表诗人是加耶西。
加耶西是印地语民间诗人,出生于印度北部普通农民家庭。
他其实不是严格的虔诚诗人,他的思想属于印度的伊斯兰教派' 苏菲派'。
苏菲派主张泛爱、平等,与虔诚思想有某种相通之处。
他的著名作品是长篇叙事诗《伯德马沃德》,写儿女情长和英雄气慨,同时说明女主角是神明,男主角是灵魂,灵魂和神明的结合要历尽艰辛并克服世俗的羁绊,表现了作者的宗教倾向。
More than 1 billion people live in India, a country in southern Asia. Only China has more people. The people of India speak more than 100 different languages.Facts About IndiaOfficial name Republic of IndiaCapital New DelhiPopulation 1,150,000,000 peopleRank among countries inpopulation2ndMajor cities Kolkata (Calcutta), Delhi, Mumbai (Bombay)Area 1,220,000 square miles3,170,000 square kilometersRank among countries in area 7thHighest point Kanchenjunga28,209 feet/8,598 metersCurrency Indian rupeeCITIES AND VILLAGESKolkata (also spelled Calcutta) is India’s largest city. Mumbai (also called Bombay) is the country’s most populated urban area. They rank among the world’s largest cities, too. New Delhi is the capital of India.More than 16 million people live in or near the port city of Mumbai. Mumbai is a center of trade and the center of India’s movie business. India makes about 800 movies a year, more than any other country in the world.In spite of its large cities, India is primarily a country of villages. Most of India’s people make their living by farming. Many of them are extremely poor.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moving from rural areas of India to cities. They hope to find better-paying jobs in the cities. India’s cities ha ve become very crowded as a result.A SUBCONTINENTIndia is shaped like a triangle. It juts out from the bottom of Asia into the Indian Ocean. India is sometimes called a subcontinent. Is thisbecause India is big? Not really. Six countries—including Russia,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are bigger.India is a subcontinent because it is cut off from the rest of Asia. Mountains, jungles, and the Indian Ocean form barriers that make India a world apart—a subcontinent.India’s neighbors Pakistan and Bangladesh also form part of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These lands were once part of India.A LAND OF CONTRASTSThe Indian subcontinent offers striking contrasts. The Himalayas, the world’s highest mountains, extend across northern India. Towns lie on the lower slopes, but few people live high in the mountains.South of the mountains stretch broad plains. Two great rivers, the Ganges and the Brahmaputra, flow through the plains. Tea grows on plantations to the east. The huge Thar Desert lies to the west.A vast plateau lies south of the plains. Much of this region is rocky. The climate of the plateau is extremely hot. Every summer, winds called monsoons drop heavy rain on India.JUNGLES AND WILDLIFEThe English language borrowed the word jungle from Hindi, the languag e spoken by most Indians. India’s jungles are home to many fascinating animals. Tigers, panthers, lions, cheetahs, snow leopards, monkeys, and elephants are all found in India. So is the poisonous cobra snake. India has many national parks and wildlife preserves where its animals can be seen.TAJ MAHALThe Taj Mahal in Agra, India,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buildings in the world. An emperor built it after the death of his young wife. She died in 1631. Her tomb is inside.The Taj Mahal is covered in white marble and set in a garden with pools of water. The garden represents paradise. The building is decorated with beautiful carvings and colored stones. Its color appears to change throughout the day as the sun moves across the sky.RELIGION IN INDIAHinduism and Buddhism, two of the world’s major religions, were born in India. So were the Jain and Sikh religions. Most of India’s people are Hindus. Muslims—followers of Islam—are second in number.Hindus worship in the many beautiful temples they have built in India. They also worship at home. Hindus worship all life. They do not kill animals, and they do not eat meat.Muslims also have built many beautiful buildings, including the Taj Mahal. Hindus and Muslims have not always gotten along. Muslim invaders brought Islam to India. For centuries, Muslims ruled a largely Hindu country.A BRITISH COLONYDuring the 1700s, Britain gained control of India. Many Indians began speaking English. British sports, such as cricket and badminton, became popular. But many British efforts to change Indian customs and traditions were far less popular.MAHATMA GANDHIMohandas K. Gandhi was a Hindu who led India to independence from Britain. Gandhi’s followers called him Mahatma, which means “great soul.”Gandhi taught people to work for independence without using violence. Thanks to his efforts, India gained its independence in 1947. Gandhi’s policy of nonviolence influenced many other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Martin Luther King, Jr., used Gandhi’s idea of nonviol ent protests to gain civil rights for black Americans.AFTER INDEPENDENCEWhen India gained its independence, it split apart. The parts of India that were primarily Muslim became the country of Pakistan. Pakistan was made up of two parts, one to the east of India and the other to the west. In 1971, East Pakistan became a separate country called Bangladesh.。
介绍了解印度的书籍介绍了解印度的书籍推荐印度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国度,千百年来,它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学者、旅人,而在关于印度的书籍中,店铺为你推荐了以下的介绍了解印度的书籍,希望能帮到你。
了解印度的书籍推荐1:《印度:受伤的文明》奈保尔有一种人远离了故乡,却比故乡的任何人都更了解那里。
作者奈保尔就是样的人。
他出生于特立尼达岛上的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75年,印度进入“紧急状态”,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奈保尔写下了这本游记。
在书中,奈保尔用激烈和尖锐的言辞,表达了对于西方文化入侵的敏感、对本地人贫困愚昧的同情以及对各阶级身份认同的危机。
凭借这样一种冷静和理性,奈保尔比任何一位专家都更敏捷、更有成效地指出了印度的问题所在——印度的危机不仅在于政治和经济,更在于文明的危机。
奈保尔的`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游记,倒不如说是一个游子写给故乡的深刻反思录。
了解印度的书籍推荐2:《深河》远藤周作深河,即印度的圣河——恒河。
没有一条河比它更包容、更深沉,无数虔诚的印度教徒都将救赎的希望寄托于恒河之中。
而这本书,讲述的就是一群前往恒河朝圣的日本旅人,在这群人当中:有受妻子临终嘱托,一心追寻妻子转世的职员;有打算在恒河边放生鹩哥来祭奠自己爱鸟的童话作家;还有曾在缅甸丛林历尽炼狱之苦的老兵……他们各怀心事,每一个人都渴望在恒河中得到解脱,却最终都靠着自己的力量获得了救赎。
看完《深河》,我们对印度的印象不再是单纯的贫穷和落后,而是多了一份圣洁和感动。
了解印度的书籍推荐3:《项塔兰》格里高利·大卫·罗伯兹作者罗伯兹,原本是一个年轻有才的大学教师,却因家庭破裂染上毒瘾,进而抢劫银行,成为“绅士大盗”。
被捕后,24次的抢劫记录换来了19年徒刑。
面对严密的看守,他成功越狱,逃亡到印度孟买,这段长达八年的流亡岁月,便成了《项塔兰》最真实的蓝本。
带着假名字、假护照和不可告人的过去,他本来准备在孟买隐姓埋名地过日子,却被当地的黑社会老大赏识,掌管孟买的黑市交易和假护照业务。
印度概况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具有绚丽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与孟加拉国、缅甸、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丹、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等国家接壤,与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等国隔海相望。
古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古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
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
印度政府宣称其领土为328万7800平方公里(这包括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
印度面积居世界第七位。
印度领土从喜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岳地区,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
平原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二强,山地只占四分之一,高原占三分之一,但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过1000 米,低矮平缓的地形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
低矮平缓的地形不仅导致交通方便,而且在热带季风气候及适宜农业生产的冲积土和热带黑土等肥沃土壤条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农业利用,这导致印度有一半国土被开发成耕地。
印度国土面积是中国的三分之一,但是耕地面积比中国还大,这是印度能成为世界第二大人口国的根本原因,因为印度可以养活这么多人,印度粮食自给有余。
人口11.66亿(2009年)。
印度斯坦族占46.3%,泰卢固族8.6%,孟加拉族7.7%,马拉地族7.6%,泰米尔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拿达族3.9%,马拉雅拉姆族3.9%,奥里雅族3.8%,旁遮普族2.3%。
这可以让我们感受印度民族的复杂程度,印度有上百个民族,是真正的多民族国家。
印度主体民族人口比例不占优势,这导致了印度的各种复杂情况,这导致印度政府做某些事情的困难程度是中国难以想象的。
英语和印地语同为官方语言。
印度有大约2000种语言,其中55种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学。
有各自文学宝库的19种完善语言被定为印度的官方语言(是地方的官方语言,还是全国性的官方语言)。
这显示了印度语言的复杂程度,也是中国难以想象的。
印度的风土人情是怎样的你了解印度的风土人情吗?你想去印度旅游吗?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印度的风土人情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印度风土人情简介印度共和国位于亚洲南部,南亚次大陆中心。
西北与巴基斯坦接壤,东北与中国、尼泊尔、锡金和不丹为邻,东与缅甸和孟加拉国毗连,南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东南濒临孟加拉湾,西南面阿拉伯海,南连印度洋,北倚喜马拉雅山。
为亚、非、欧和大洋州海上交通枢纽。
印度人口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
独立以来,印度人口由农村大量向加尔各答、德里、马德拉和孟买等大城市移动印度全民有大小民族几十个。
主要民族有:印度斯坦族、占全国人口的46.3%印度的语言与宗教全国约有180种语言,700多种方言。
分属印欧语系、达罗毗荼语系、汉藏语系和南亚语系。
官方语言为印地语和英语。
印度主要宗教有:印度教(占82.7%)、伊斯兰教(占11.2%)、____(占2.6%)、锡克教(占2%)。
此外还有佛教、耆那教、袄教和犹太教,信徒各占1%左右。
山区一些部落民族信仰原始宗教。
印度的礼仪与习俗印度人与友人见面很讲礼节,通常是双手合掌,表示致意。
合掌时,对长辈宜高,对平辈宜平,对幼辈则低,以分别示以尊敬、对等和关怀。
迎候佳宾则敬献花环,表示由衷的欢迎。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人在赞同或同意对方意见时,往往是摇头而不是点头。
印度殡葬火葬:通常选择圣河河畔举行;水葬,把尸体推入水中,任其随波逐流漂走;天葬或野葬,把尸体丢在野外或林中,让秃鹰啄食或野兽饱餐,穆斯林则实行土葬。
社会重男轻女,穆斯林女子一般很少抛头露面,更不与陌生人随便交往,也不可同异性握手。
妇女多在前额中央点上吉祥痣,喜欢佩带项链、胸饰、耳环、鼻圈、戒指、脚镯等饰物。
印度的禁忌印度的禁忌很多,由于宗教不同,地区不同,禁忌也有差异。
带普遍性的禁忌有:睡觉时,不能头朝北,脚朝南,据说阎罗王住在南方;晚上忌说蛇;节日活着喜庆的日子里忌烙饼;婴儿忌照镜子,否则会变成哑巴;父亲在世时,儿子忌缠自头巾、剃头;3和13是忌数,因为湿婆神有3只眼睛,第三只眼睛是毁灭性的,13是因为人死后有13天丧期;妇女在怀孕期间,忌做衣服、照相;忌用左手递接东西。
自然地理:“印度”梵文的意思是月亮,中文名称是唐代高僧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的译法,在这以前称天竺或身毒。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丹、缅甸和孟加拉国为邻,濒临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
海岸线长5560公里。
印度全境分为德干高原和中央高原、平原及喜马拉雅山区等三个自然地理区。
属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异,喜马拉雅山区年均气温12℃~14℃,东部地区26℃~29℃。
简史: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灿烂的印度河文明。
约在公元前14世纪,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并征服了当地土著。
约公元前1000年,开始形成以人种和社会分工不同为基础的种姓制度。
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开始统一印度次大陆,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
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
自11世纪起,来自西北方向的穆斯林民族不断入侵并长期统治印度。
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
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
1757年爆发了印度和英国的普拉西大战,印度战败,开始逐步沦为英殖民地。
1849年印度全境被英占领。
1857年爆发反英大起义,次年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
1947年6月,英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
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
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印巴冲突的由来经济:印度独立后经济有较大发展。
20世纪60年代初印度开始实行绿色革命,农业由严重缺粮达到基本自给。
全国耕地面积约1. 6亿公顷,人均0. 17公顷。
印度是世界第一大产奶国,也是世界重要的产棉国和产茶国。
印度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铝土储量和煤产量均占世界第五位,云母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60%。
森林5300万公顷,覆盖率为16%。
农业和服务业为印度最大的经济部门,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和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有黄麻、茶叶、甘蔗、油籽和棉花。
印度国家概况【国名】印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ia)。
【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
面积居世界第7位。
【人口】11.6亿(2009年),居世界第2位。
有10个大民族和几十个小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46.3%,泰卢固族8.6%,孟加拉族7.7%,马拉地族7.6%,泰米尔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拿达族3.9%,马拉雅拉姆族3.9%,奥里雅族3.8%,旁遮普族2.3%。
官方语言为英语和印地语。
约有80.5%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他宗教有伊斯兰教(13.4%)、基督教(2.3%)、锡克教(1.9%)、佛教(0.8%)和耆那教(0.4%)等。
【首都】新德里(New Delhi),人口1385.1万(2009年)。
【国家元首】总统普拉蒂巴·帕蒂尔(Pratibha Patil)。
2007年7月25日就任。
【重要节日】共和国日(Republic Day):1月26日。
1950年1月26日,印度议会通过了印度共和国宪法,印度成为共和国。
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8月15日。
1947年8月15日,印度人民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取得独立。
洒红节(Holi):每年公历3月、4月间,印度教四大节日之一。
该节日正处于印度春季收获季节的作物即将开镰收割,冬去春来之际,因此也被称为春节。
灯节(Divali):在公历10月、11月间,是印度教徒最大的节日,全国庆祝3天。
简况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
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
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
大体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凉季(10月至翌年3月)、暑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
降雨量忽多忽少,分配不均。
与中国时差-2.5小时。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