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幼儿园大班语言小动物去郊游教案.pptx
- 格式:pptx
- 大小:18.64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动物去郊游》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快乐成长》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故事《小动物去郊游》。
故事讲述了小动物们在郊游过程中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传递的友谊、关爱等美好情感。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完整的句子描述故事情节。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互相帮助、关心同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完整的句子描述故事情节,表达自己的感受。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小动物角色头饰、郊游场景布置材料。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1)教师以小动物的身份,邀请幼儿参加郊游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2)教师分发小动物角色头饰,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 故事讲述(10分钟)(1)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检验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出示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描述画面。
(2)教师示范用完整的句子描述故事情节,引导幼儿模仿。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分发画纸、彩笔等材料,让幼儿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
(2)幼儿互相展示作品,用完整的句子描述自己的画。
5. 小组活动(10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将故事改编成舞台剧。
(2)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进行表演。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动物去郊游》2. 故事关键词:友谊、关爱、互相帮助3. 小组活动:改编故事为舞台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故事情节,并用完整的句子描述。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故事情节是小动物们一起过河。
他们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最终成功过河。
2. 课后拓展: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如何将故事改编成舞台剧。
幼儿大班语言活动优质教案《小动物去郊游》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朋友》,详细内容为《小动物去郊游》。
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各种小动物的特点,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动物的外貌特征,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中小动物的外貌特征,能够用词语进行描述。
3.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用词语描述小动物的外貌特征。
教学重点: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学会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小动物图片、郊游场景图。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郊游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自己曾经去郊游的经历。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讲述《小动物去郊游》的故事。
教师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出现的各种小动物,学习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发小动物图片,让幼儿用词语描述图片中的小动物。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表达错误。
4. 小组活动(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小动物进行表演。
各小组展示表演,其他幼儿猜猜表演的是哪一种小动物。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动物去郊游》2. 小动物外貌特征词语:兔子(长耳朵、短尾巴)、猴子(长尾巴、灵活)、小鸟(翅膀、唱歌)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喜欢的小动物,并用词语描述它的外貌特征。
2. 答案示例:我喜欢小兔子,它有长长的耳朵,短短的尾巴,非常可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针对倾听、表达等方面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去动物园实地观察小动物,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用词语描述小动物的外貌特征。
2. 例题讲解: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小动物外貌特征。
3. 小组活动:如何确保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参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动物去郊游》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幼儿语言》第五章节第二节,主题是《小动物去郊游》。
教材通过描绘小动物们去郊游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学习动物名称、特征以及与人相处的方式。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小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地描述动物特征。
3. 教育幼儿学会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和了解各种小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难点:能够用语言清晰地描述动物特征,学会关爱动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动物图片、视频、PPT等。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关于小动物去郊游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视频中出现的动物,以及它们在郊游过程中的表现。
2. 知识传授(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种小动物的图片,介绍它们的名称、特征和习性。
同时,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动物的特点,如“小白兔喜欢吃草,有长长的耳朵”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几张小动物图片,让幼儿观察后,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在绘制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动物的特征。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贴纸,让幼儿将贴纸贴在相应的小动物图片上。
然后,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选择的小动物。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小动物特点,教育幼儿学会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小动物去郊游板书设计:将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贴在黑板上,旁边列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本节课所学的小动物特点,并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视频、图片、绘制等形式,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了各种小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兴趣。
但在关爱动物的教育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结合更多实例,教育幼儿学会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动物去郊游》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可爱的动物》第三节《小动物去郊游》。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各种小动物,学习描述小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等,通过听、说、读、写的活动,培养幼儿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本节课所涉及的小动物名称、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小动物去郊游的情景,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描述小动物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用句子表达小动物去郊游的情景。
2.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小动物,学习描述小动物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动物玩具、挂图、PPT、卡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呈现小动物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呈现:(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外貌特征,学习描述它们的特点。
(2)通过PPT展示小动物去郊游的情景,让幼儿用句子表达出来。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读儿歌《小动物去郊游》,巩固所学内容。
3. 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小动物,用画纸、彩笔等学具描绘出小动物的外貌特征。
(2)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作品,并简单介绍小动物的特点。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例题,引导幼儿学会用句子描述小动物去郊游的情景。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所学知识,自己编写一个小动物去郊游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1. 小动物名字、外貌特征、生活习性。
2. 描述小动物去郊游的句子。
3. 儿歌《小动物去郊游》。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编写一个关于小动物去郊游的故事。
答案示例:有一天,小兔子、小鸭子、小松鼠一起约好去郊游。
他们穿过森林,跨过小溪,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公园。
公园里有绿绿的草地、五彩斑斓的花朵,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
小动物去郊游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动物》,详细内容为“小动物去郊游”。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让幼儿感知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郊游的概念,知道小动物们喜欢去郊游;2. 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小动物们在郊游过程中遇到的趣事;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小动物们在郊游过程中遇到的趣事。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动物去郊游的故事挂图、动物卡片、郊游场景布置;2. 学具:彩笔、画纸、动物角色扮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郊游场景布置,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们在郊游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趣事。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故事挂图,讲述小动物们去郊游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小动物们的语言、表情和动作。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动物卡片,让幼儿扮演小动物,分组进行表演练习。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动物们在郊游过程中遇到的趣事,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表达。
教师邀请幼儿代表进行表演展示,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动物去郊游2. 板书内容:小动物们喜欢的郊游地点小动物们在郊游中遇到的趣事幼儿扮演小动物的精彩瞬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小动物去郊游的故事画要求: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发挥想象力,用彩笔和画纸创作一幅小动物去郊游的故事画。
2. 答案示例:画出小动物们欢快地走在郊游的路上,周围有花草、树木等自然景观,小动物们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应给予更多关注和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郊游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开展家庭作业,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完成小动物去郊游的故事画。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动物去郊游》教案标题:小动物去郊游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参与故事中的角色扮演和语言互动活动,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加强集体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准备:1. 《小动物去郊游》故事剧本;2. 小动物和场景的道具(微软小冰可提供);3. 一些小动物和景物图片;4. 课件或黑板;5. 卡片/纸条。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故事(10分钟)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小动物的图片,让学生猜猜这些动物都是什么。
然后,介绍故事《小动物去郊游》的背景,并简单讲述故事大意。
Step 2:角色分配(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分配一个小动物的角色,比如兔子、熊猫、小猫等。
让学生讨论并决定每个小动物的特点和性格,并准备好相应的道具。
Step 3:剧本分发(5分钟)教师将故事剧本发给每个小组,并解释好剧本的内容和角色台词的分配。
Step 4:角色扮演(30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进行扮演,并按照剧本中的台词进行对话。
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适时介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对话和交流。
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道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Step 5:展示和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完成演绎之后,可以邀请他们进行表演展示。
其他学生可以观看并给予评价和反馈。
可以让学生自评和互评,提出改进建议。
Step 6:游戏活动(20分钟)为了巩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运用,可以进行一些有趣的游戏。
比如,在黑板上画出一幅郊游场景,然后给每个小组发一些卡片/纸条,学生需要根据卡片/纸条的描述,将相应的小动物或景物贴在场景上。
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描述,让学生进行判断和选择。
Step 7:总结评价(10分钟)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回顾整个活动的过程,给学生一些评价和肯定,并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同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思考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如“你们觉得小动物去郊游的故事有什么启示?”“你们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的?”等。
幼儿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动物去郊游》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一起去郊游》一节,详细内容围绕小动物们去郊游的情景展开,通过描绘小动物们在郊游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趣事,引导幼儿们学习认识各种小动物,掌握简单的语言表达和故事叙述。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们认识并了解常见的小动物,如小兔、小猫、小狗等,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它们的外貌和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讲述小动物去郊游的故事。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故事改编和角色扮演,让幼儿们体验郊游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们掌握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小动物的外貌和特征,以及用完整的句子讲述故事。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动物玩偶、郊游场景布置、故事卡片、PPT课件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小动物去郊游的故事,引导幼儿们学习描述小动物的外貌和特征,用完整的句子讲述故事。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发故事卡片,让幼儿们根据卡片内容进行改编和讲述,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幼儿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分享自己改编的故事,提高幼儿们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角色扮演(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们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身体验小动物去郊游的乐趣,培养幼儿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1. 故事主题:小动物去郊游2. 小动物外貌和特征:小兔(长耳朵、短尾巴)、小猫(尖耳朵、长尾巴)、小狗(圆耳朵、短尾巴)等。
3. 重点句子:小兔跳跳去郊游,遇到了小猫喵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它们的外貌和特征。
2. 答案示例:小兔跳跳,长耳朵,短尾巴。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动物去郊游》教学目标1.学会认识小动物:兔子、松鼠、鸟儿等,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饮食习惯;2.学会描述小动物进行的活动,如“兔子在吃草,松鼠在爬树”;3.提高幼儿口语交流和表达能力,以及对世界的认知能力。
教学内容课程前期准备1.教师先准备好有关小动物的图片、玩具等,放在课堂上;2.同时,准备好贴在黑板上的提纲,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上课内容1.用图片导入小动物的话题,让幼儿识别兔子、松鼠、鸟儿等动物;2.以小组为单位,让幼儿围绕各个小动物展开讨论,查询它们的生活习性、饮食习惯等;3.观看有关小动物的视频,引导幼儿描述它们在视频中的活动;4.老师用故事《小动物去郊游》为例,引导幼儿讨论小动物的出行方式、期间发生的事件等。
课后扩展1.幼儿可借助故事中描述的场景和情节,绘制一幅有关故事的画;2.老师或家长可带领幼儿到公园或其他适合观察动物的地方,观察各种小动物的活动及其生存环境。
教学方法1.图片、玩具及视频导入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2.讨论、口述法,增强幼儿口语表达能力;3.观察、描述法,增强幼儿对世界的认知能力;4.互动、游戏法,增强幼儿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教学评价1.老师用黑板呈现课程提纲,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2.幼儿能在小组讨论中自主提问和回答,言语流畅;3.幼儿在观看视频和故事环节时,能积极参与探讨,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4.幼儿能在绘画、观察等扩展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反思1.教师在导入话题时需要多考虑幼儿的兴趣点,才能真正激发学习积极性;2.幼儿语言表达多采用口语语言,故老师需要更好地加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3.在扩展活动中,家长也需要给予更多积极支持,更好地协同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掘课程素材,结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点,通过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思维、情感等方面的能力。
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及时进行反思和调整,不停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让课堂更加有生趣和有意义。
幼儿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动物去郊游》教案:《小动物去郊游》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幼儿语言》第五章节第二节,主要内容是通过故事《小动物去郊游》引导幼儿学习动物名称、特点以及郊游的场景描述。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并说出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名称,如小鸟、小狗、小猫等。
2. 学生能够通过故事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如小鸟会飞、小狗会跑等。
3. 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简单的句子描述郊游的场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听懂并说出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名称和特点。
难点: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郊游的场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动物图片、郊游场景图片。
学具: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故事《小动物去郊游》,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动物和郊游场景。
同时,教师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动物名称学习(10分钟)教师出示故事中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动物的名称,如小鸟、小狗、小猫等。
教师耐心纠正学生的发音,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表达。
3. 动物特点学习(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动物的特点,如小鸟会飞、小狗会跑等。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特点。
4. 郊游场景描述(10分钟)教师出示郊游场景图片,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场景。
如:“小动物们在草地上玩耍。
”、“小狗在树下睡觉。
”等。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注意句子的完整性。
5. 实践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和郊游场景,用画笔和画纸进行创作。
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动物和场景的理解。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其作品进行评价,表达对动物和场景的描述。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动物名称、动物特点、郊游场景描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简单的句子描述你最喜欢的动物和它喜欢的场景。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请画出你最喜欢的动物和它喜欢的场景。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动物去郊游》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朋友》第三节《小动物去郊游》。
内容主要包括:通过故事《小动物去郊游》,让幼儿了解各种小动物的特点,学习描述动物的外貌和动作,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出现的小动物名称及其特点。
2. 培养幼儿用语言描述动物外貌和动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用语言描述动物的外貌和动作。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中小动物的名称、特点,理解故事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动物去郊游的故事挂图、小动物玩偶、录音机、磁带。
2. 学具:画纸、彩笔、动物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小动物玩偶,引导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描述它们的外貌和动作。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故事《小动物去郊游》的录音,让幼儿边听边看挂图,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动物的特点和动作。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一个故事中的小动物,示范如何用语言描述其外貌和动作,让幼儿模仿。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给出几个小动物的名字,让幼儿用语言描述它们的外貌和动作。
5.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个小动物,讨论如何用语言描述它,然后向全班展示。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动物去郊游2. 小动物名称及特点:兔子(长耳朵、短尾巴)、小鸟(翅膀、歌唱)、小狗(尾巴、汪汪叫)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你最喜欢的动物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熊猫。
它有圆圆的脸,黑黑的眼圈,走路摇摇摆摆的,非常可爱。
2. 作业要求:用语言描述一个动物的外貌和动作,不少于5句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小动物去郊游》,让幼儿学会了用语言描述动物的外貌和动作,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大自然中动物的观察,引导幼儿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