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三 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 第7讲 常见天气系统练习练习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901.87 KB
- 文档页数:5
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常见天气系统》十年真题汇总(2023·湖南卷)大气污染受湿度、大气运动等因素影响。
我国某地某月7日8:00 至10日20:00经历了一次较强的大气污染,PM2.5浓度变化大。
此期间该地空气垂直运动弱。
下图示意此期间该地相关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箭头表示对应时刻的近地面风向和风速,帕/秒是气象部门计量空气垂直运动速度的单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日20:00至9日20:00,该地()A.不同高度空气垂直运动方向相同B.空气当中的水汽以向外输出为主C.垂直气流强弱与湿度大小变化一致D.下沉气流相对较强时近地面风速小2.8日8:00至10日20:00,先后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反气旋B.冷锋、气旋C.暖锋、反气旋D.暖锋、气旋3.下列四个时刻,该地污染最严重的是()A.7日20:00B.8日20:00C.9日20:00D.10日20:00(2022·河北卷)北京时间2022年4月25~26日,欧洲西部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天气变化过程,下图示意这两日该区域的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期间,一艘驶向甲地的货轮正途经乙地(图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甲地这两日的天气变化是()A.暖锋过境,雨过天晴B.气压上升,气温降低C.风速减弱,云量增加D.阴雨连绵,湿度增大5.此时,乙地货轮航行状况为()A.顺风顺水B.逆风逆水C.逆风顺水D.顺风逆水6.该货轮以40km/h的速度由乙地航行约660km到达甲地,届时甲地正值()A.夕阳西下B.深夜时分C.太阳初升D.日近正午(2022·海南卷)下图为2022年4月20日2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据图,此时()A.甲地大风降温B.乙地北风劲吹C.丙地阴雨连绵D.丁地风大浪高8.4月21日上午,北京地面能见度较高,高空出现浮尘。
浮尘升空的动力来源是()A.冷锋B.反气旋C.低压D.西北风(2022·江苏卷)2022年3月25—30日,北美部分地区受到冷空气影响,出现降温。
专题突破练7 常见天气系统(2018·河北定州模拟)下图中的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低压槽线。
读图,完成第1~2题。
1.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低于西南端,则槽线西北和东南部的风向分别为( )A.西北、东南B.西北、西南C.东北、东南D.东北、西南2.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高于西南端,该类槽线夏季出现在我国东部地区时,最可能出现( )A.暴雨和冰雹天气B.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C.连绵的阴雨天气D.干热风(焚风)天气答案:1.B 2.C解析:第1题,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低于西南端,对于槽线西北部来说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右偏成西北风。
对于槽线东南部来说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右偏成西南风。
第2题,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高于西南端,则该槽线向北移动,为暖锋天气。
夏季出现在我国东部地区时,最可能出现连绵的阴雨天气。
(2017·浙江十校联考)读某大洲(阴影部分)某时等压线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四地,雨区最可能出现在( )A.甲B.乙C.丙D.丁4.图示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甲地飓风来袭较频繁B.乙地河流进入枯水期C.丙地地壳运动较频繁D.丁地树木进入落叶期答案:3.B 4.B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图中甲、乙附近有锋面形成,在气旋的左侧为冷锋,甲位于锋前,可能为晴朗天气,而乙位于锋后,可能为阴雨天气;丙、丁受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
故选B项。
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北美洲大陆受高压控制,海洋上受低压控制,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大陆气温低,为冬季,飓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A项错。
乙地河流汛期主要在夏季,冬季降水少,B项正确。
地壳活动与季节无关,C项错。
丁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项错。
(2017·福建泉州测试)下面图1为我国南方春季某日14时天气形势图,图2为次日14时天气形势图。
据此完成第5~6题。
图1图25.乙地气压可能是( )A.1 015 hPaB.1 007 hPaC.1 002 hPaD.997 hPa6.在这24小时中,丙地天气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风力增大,雨后降温B.气温升高,气压下降C.气压升高,风力减弱D.持续晴天,气温下降答案:5.B 6.A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气压分布,推知图示区域气压北高南低,等值距为2.5 hPa,故乙地邻近的等压线数值为1 007.5,因此乙地气压可能为1 007 hPa。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考点概述素材1.运用等值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高线)图,考查地形、气温、降水、气压的相互关系。
2.大气运动及应用。
3.以天气形势图为载体,考查各种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变化特征。
4.运用降水量、气温等统计图表考查气候特点、成因、分布规律。
一、大气运动
1.基本原理。
①热力环流过程:
②几种关系:
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
垂直气流与天气的关系——上升:阴雨;下沉,晴朗。
气压与风向的关系——由高压吹向低压。
气压与海拔的关系——海拔高,气压低;海拔低,气压高。
气压与等压面凹凸的关系——等压面向下凹,低压;反之,高压。
近地面与对应的高空气压关系——相反。
热力环流示意图
2.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
(1)基本关系(原理):
全球气压带、风带变式图:
简易三圈环流图(热力环流升级版) (2)气压带、风带与气候成因。
(3)季风环流。
二、常见的天气系统1.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
2.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
气旋反气旋
气压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上升下沉
天气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台风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
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与气象灾害(含选修)五年命题报告全国卷命题点考题统计题型命题分析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2023课标Ⅰ,36题,22分2023课标Ⅱ,6题,4分综合题选择题1.命题规律:全国卷近五年对本专题内容考查较多,主要集中在气温、降水、大气运动规律等方面,试题难度中等。
考核形式上选择题、综合题并重。
2.命题趋势:以最新的时事背景为材料,考查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天气变化的基本规律、天气系统和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及其成因。
气象灾害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也是备考重点。
大气的运动与降水2023课标Ⅰ,9题,4分2023课标Ⅱ,7题,4分2023全国文综,9~10题,8分选择题气压带、风带与气候2023课标Ⅱ,10~11题,8分2023课标全国,37(1)题,10分选择题综合题常见天气系统2023课标Ⅱ,4~5题,8分2023课标Ⅰ,10题,4分选择题气象灾害2023课标Ⅰ,43题,10分2023课标Ⅱ,43题,10分综合题知识体系构建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一大气受热状况与气温[真题领悟]命题角度1火山灰对太阳辐射的影响1.(2023·广东文综,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审题专练】获取信息解读信息题干关键词“地表”温度下降,“火山爆发”导致火山爆发后,会有大量的火山灰物质进入大气层,这些物质能反射①太阳短波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从而使②地表温度下降。
解析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中逆辐射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升;极光现象与地表温度无关;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而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会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使地表温度下降。
答案 D命题角度2地面辐射影响2.(2023·四川文综,3~4)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
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大气的运动一.选择题(共16小题)1.“牵牛花云”所在气团从卡奔塔利亚湾上空登陆之后性质的变化()①变干②变湿③增温④降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如图“等压线分布图”中,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B.夏威夷高压C.印度低压D.阿留申低压3.北半球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南北分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
读图,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A.准静止锋B.冷锋C.反气旋D.暖锋4.热带辐合带,两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的总称。
热带辐合带气流在赤道南、北产生一串气流漩涡,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两种类型。
如图为全球全年热带辐合带位置,完成13﹣15题。
判断图示辐合带的季节(北半球)与类型()A.甲春季信风辐合带B.乙夏季季风辐合带C.丙秋季季风辐合带D.丁冬季信风辐合带对流风暴中的冷性下沉气流到达低层并向外扩散,与低层暖温空气交汇形成的边界叫阵风锋。
某年6月,渤海湾先后受到两次阵风锋的影响,形成了雷雨和灾害性大风天气。
下图示意国家自动监测站检测到的两条阵风锋移动路径,据此完成5﹣5题。
5.灾害发生时,当地低层气压的分布情况为()A.东南高,西北低B.西北高,东南低C.东北高,西南低D.西南高,东北低对流风暴中的冷性下沉气流到达低层并向外扩散,与低层暖温空气交汇形成的边界叫阵风锋。
某年6月,渤海湾先后受到两次阵风锋的影响,形成了雷雨和灾害性大风天气。
如图示意国家自动监测站检测到的两条阵风锋移动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据图推断,两次阵风锋()A.南岸路径移动中势力增强B.南岸路径暖湿气团势力较强C.西岸路径积雨云层更厚D.西岸路径水平温度梯度更大7.此次天气过程中风灾最严重的地点在()A.甲B.乙C.丙D.丁如图是某气象局绘制的某日10时近地面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图。
【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第7讲大气的运动【必备知识】一、热力环流(1)形成的根本原因:近地面冷热。
(2)形成过程(3)特别提醒①高压和低压是对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高低而言的。
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向上凸为高压,向下凹为低压。
①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状况相反。
①大气的垂直运动是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大气的水平运动是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形成的。
【思考题】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高低并用箭头标出气流的运动方向。
【思考题】在大气的垂直方向上,气压的分布特征是什么?二、大气的水平运动1.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2. 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3. 风向:高空风与等压线________;近地面风与等压线__________。
【思考题】摩擦力大小对风向和等压线夹角有何影响?随着海拔的升高,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如何变化?【关键能力】一、“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1. 一个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2. 两个气流运动方向(1)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
(2)水平运动——从高压指向低压。
3. 三个关系(1)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关系。
(2)温压关系:热低压、冷高压(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
(3)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a、b、c、d处所示)。
二、等压面图的判读1. 判断气压高低(1)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
由于对流层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垂直方向上气压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如图,在空气柱L1中,PA'>PA,PD>PD';在L2中,PB>PB',PC'>PC。
(2)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
如图中PD'=PC'、PA'=PB'。
专题突破练7 常见天气系统
(2018·河北定州模拟)下图中的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低压槽线。
读图,完成第1~2题。
1.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低于西南端,则槽线西北和东南部的风向分别为( )
A.西北、东南
B.西北、西南
C.东北、东南
D.东北、西南
2.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高于西南端,该类槽线夏季出现在我国东部地区时,最可能出现( )
A.暴雨和冰雹天气
B.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
C.连绵的阴雨天气
D.干热风(焚风)天气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低于西南端,对于槽线西北部来说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右偏成西北风。
对于槽线东南部来说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右偏成西南风。
第2题,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高于西南端,则该槽线向北移动,为暖锋天气。
夏季出现在我国东部地区时,最可能出现连绵的阴雨天气。
(2017·浙江十校联考)读某大洲(阴影部分)某时等压线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四地,雨区最可能出现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4.图示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甲地飓风来袭较频繁
B.乙地河流进入枯水期
C.丙地地壳运动较频繁
D.丁地树木进入落叶期
答案:3.B 4.B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图中甲、乙附近有锋面形成,在气旋的左侧为冷锋,甲位于锋前,可能为晴朗天气,而乙位于锋后,可能为阴雨天气;丙、丁受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
故选B项。
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北美洲大陆受高压控制,海洋上受低压控制,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大陆气温低,为冬季,飓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A项错。
乙地河流汛期主要在夏季,冬季降水少,B项正确。
地壳活动与季节无关,C项错。
丁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项错。
(2017·福建泉州测试)下面图1为我国南方春季某日14时天气形势图,图2为次日14时天气形势图。
据此完成第5~6题。
图1
图2
5.乙地气压可能是( )
A.1 015 hPa
B.1 007 hPa
C.1 002 hPa
D.997 hPa
6.在这24小时中,丙地天气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风力增大,雨后降温
B.气温升高,气压下降
C.气压升高,风力减弱
D.持续晴天,气温下降
答案:5.B 6.A
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气压分布,推知图示区域气压北高南低,等值距为2.5 hPa,故乙地邻近的等压线数值为1 007.5,因此乙地气压可能为1 007 hPa。
第6题,对比两图看出,24小时内,丙地气压升高,且为冷锋过境时和过境后,故有降水过程和降温出现。
(2017·山东淄博一模)图甲、图乙分别为沿MN、PQ方向所做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N、O两点在气压中心M的西南方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PQ垂直于MN。
据此完成第7~9题。
甲
乙
7.M地的气流运动状况是( )
A.辐散下沉
B.辐散上升
C.辐合上升
D.辐合下沉
8.控制O地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
A.冷锋
B.暖锋
C.高压
D.高压脊
9.若该天气系统出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初,则O地的天气可能是( )
A.连绵阴雨天气
B.强对流降雨天气
C.沙尘暴天气
D.晴朗高温天气
答案:7.C 8.A 9.B
解析:第7题,依题意,该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且M位于低压中心,低压系统气流水平方向上为辐合运动,垂直方向上为上升运动,故C项正确。
第8题,依题意,ON为低压系统中的左侧低压槽部位,结
合锋面气旋知识,可判断最可能形成冷锋系统。
第9题,长江中下游夏初,气温较高且水汽充足,低压槽处的强冷锋过境易出现强对流降雨天气。
(2018·湖北襄阳模拟)图甲实线为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且图示天气系统气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图乙示意图甲中虚线OP一线气压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图甲中W地的风向最可能是(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11.图甲所示时刻( )
A.②地降水概率较③大
B.①地风力较②大
C.④地的气温较②高
D.②地的光照较④弱
答案:10.C 11.B
解析:第10题,O到P气压由低到高,说明图甲为低压中心,图示天气系统气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说明是南半球的气旋,再按从高压到低压向左偏判断图甲中W地的风向最可能是东南风。
第11题,②地位于暖锋锋后,③地位于暖锋锋前,②地降水概率较③小,A项错;从图乙中看①地较②地气压变化大,①地风力较②大,B项正确;④地纬度高,气温较②地低,C项错;②地降水少,光照较④强,D项错。
12.(2018·云南昆明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2015年1月27日20时世界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局部分布图。
(1)描述中国东部地区的等压线分布特点,并说明A气压中心的形成原因。
(2)简述图中时刻B点天气状况及成因。
(3)据图判断中国四大临海中风浪最大的海域,并说明理由。
答案:(1)等压线南密北疏;数值由北向南递减。
原因:地处亚欧大陆内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
(2)阴雨(雨雪);大风;降温。
成因:冷锋过境。
(3)东海。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快,风高浪急。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分析,等压线南密北疏,数值由北向南递减。
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判断,A气压中心地处亚欧大陆内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
第(2)题,B点位于冷暖气团交界处,属于冷锋过境天气,所以伴有阴雨或雨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第(3)题,根据图中等压线,在东海区域等压线密集,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快,风高浪急。
13.(2017·北京朝阳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2016年1月22日08时我国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1)指出此时影响我国东北中西部、华北中南部的天气系统,推测这些地区即将出现的天气变化。
(2)比较图中①②两地此时天气状况的异同。
(3)指出受图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并列举其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