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_中药方集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中医养生智慧调理胃痛的秘方胃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症状,给我们的饮食和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中医学认为,胃痛往往是由于脾胃虚弱、湿热蕴结等原因导致的,因此采用中医养生智慧来调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传统中医养生智慧中调理胃痛的秘方。
第一,黄连煮粥法。
此方可用于湿热病邪较重的胃痛患者。
将黄连30克,粳米100克,水1500克加入煲中,煮粥至八成熟时,加入适量的食盐调味即可。
黄连有清热解毒、燥湿除湿的功效,能够有效改善湿热引起的胃痛。
第二,半夏泻心汤法。
此法适用于胃痛伴有胸闷、纳呆、呕吐等症状。
将半夏15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木香5克,生姜1片加入水中煎煮,煮沸后改用小火煮15分钟。
此方具有祛湿活血、理气止痛的作用,能够舒缓胃痛不适。
第三,枳实香附汤法。
这方适用于胃痛伴有胀闷、呕吐、腹胀、便溏等症状。
将枳实15克,香附9克,甘草6克,煎煮至沸腾后改用小火煮10分钟。
枳实有燥湿化滞、消食止痛的功效,而香附则能健脾开胃、理气止痛,两者配合使用可以缓解胃痛状况。
第四,导滞丸法。
导滞丸适用于胃肠道功能失调引起的胃痛。
草果9克,木香8克,枳实15克,茯苓9克,郁金9克,水绞石9克,梔子9克,山楂9克,细末碾磨后用蜂蜜调制成丸剂,每次服用10克,早晚各一次。
导滞丸能调和和胃、理气止痛,对缓解胃痛有一定的疗效。
第五,良方茶法。
此方选用当归10克,酒芍15克,白芍12克,广西10克,生姜3片,将以上药材放入茶壶中,冲入热水,盖好浸泡10分钟即可饮用。
良方茶具有活血化瘀、理气减少疼痛的功效。
综上所述,中医养生智慧中有许多调理胃痛的秘方。
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症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调理。
同时,也要注意饮食的调节,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易消化、富含纤维的食物。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定期进行体育锻炼也是保持胃肠健康的重要方式。
希望本文所列的中医养生智慧秘方能够对胃痛患者有所帮助。
中药土方缓解胃痛的方剂胃痛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中医药学认为,胃痛是由于胃经气血积聚、瘀阻、脾胃功能失调等引起的。
传统中药土方中有很多可以缓解胃痛的方剂,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土方缓解胃痛的方剂。
一、方剂一:“四逆散”【组成】黄连7.5克,黄芩10克,生姜5克,制干姜10克,大黄10克,人参3克,白术10克,甘草3克。
【功效】疏胃气、导胃火、清胃热。
【适应症】胃痛、腹胀、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水煎服,一次3-4克。
一天可饭前2次。
【注意事项】孕妇、体虚者慎用。
此方剂中的黄连、黄芩、白术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降低胃炎引起的胃痛,并且可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生姜、制干姜能够温胃止痛。
人参作为调节剂,具有益气养阴的作用,能够舒缓胃部疼痛。
甘草则能够消除药物的副作用,减少胃部刺激。
二、方剂二:“三仟食炙甘草汤”【组成】炙甘草三仟锺、盐半斤、大麦煮食【功效】活胃理气、消食化积。
【适应症】胃痛、消化不良、胃胀。
【用法用量】每天服用一碗。
【注意事项】空腹服用效果最好。
此方剂中的炙甘草具有滋阴养胃的作用,能够缓解胃部炎症引起的疼痛,并能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盐的作用是增强胃酸分泌,促进胃蠕动,有助于消化食物。
大麦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有助于缓解胃部积食引起的胃胀。
三、方剂三:“芩连败毒散”【组成】黄连12克,黄芩12克,芩芷12克,苍术12克,木香12克,白芷12克,草果12克,茯苓12克。
【功效】清热败毒、理气解痛。
【适应症】胃痛、消化不良、胃炎。
【用法用量】煎汤服。
【注意事项】孕妇、虚寒者慎用。
此方剂中的黄连、黄芩、芩芷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减轻胃炎引起的疼痛,并且能够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苍术、木香、白芷具有理气止痛的功效,能够缓解胃胀和腹痛。
草果、茯苓则有消食利湿的作用,对于水湿型的胃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以上介绍的是中药土方中常用的一些缓解胃痛的方剂,这些方剂在临床实践中已经证实了它们对于缓解胃痛症状的有效性。
胃病方组成:姜半夏12克,黄连10克,干姜15克,三七5
克,枳实
胃病方
组成:姜半夏12克,黄连10克,干姜15克,三七5克,枳实20克,厚朴15克,柴胡15克,白芍20克,党参2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炒麦芽15克,蒲公英15克,海螵蛸40克,炙甘草10克。
功能: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散痞止痛。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各种胃病引起的胃痛、泛酸、打呃胀满、恶心、灼热等消化道症状)。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
方解:本方系由半夏泻心汤、四逆散、四君子汤等方化裁而成。
方中柴胡、枳实、厚朴疏肝理气、消痞散结;党参、白术、炒麦芽、茯苓补益脾气、祛湿和中;黄连苦寒,清热和胃以泄其满;姜半夏辛温,和胃降逆以止其呕;干姜辛温,温中散寒以消其痞,三药相合,辛开苦降,调其寒热,并助枳朴行气开痞除满;蒲公英助黄连清热,更增解毒之力;海螵蛸收敛,亦彰显制酸之能;三七活血化瘀,祛瘀则新生;芍药、炙甘草缓急止痛,痛止则胃安。
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散痞止痛之功。
胃病胃疼胃炎胃病食疗民间妙方经验方胡希恕顽固性胃痛的小妙方:祖成:炙甘草24g、蜂蜜45g、白及12g,胡老讲述,该方用于治疗胃痛疗效明显,尤其是顽固性胃痛,越是痛的厉害缓解越明显。
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小方子,我们来分析一下,炙甘草健脾益气和中,蜂蜜味甘,甘味能够缓急止痛,白及能够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炙甘草和蜂蜜解决胃痛的问题,白及能够解决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问题,三药合用能够解决现代人常见的大多数胃病,如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具体做法:1.首先煮甘草和白及2碗水煮成1碗水,去掉药渣2.加入蜂蜜煎煮至稀粥样即可食用。
蜂蜜兑温药汤即可,不可煎煮,否则失效。
服用方法:1.疼痛轻微者:上述中药液分两次服完2.疼痛厉害者:上述中药液一次性服完温馨提示:甘草影响小便,易出现小便不利,有浮肿者慎用上方。
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球面溃疡:组成:茯苓,白扁豆,薏米,芡实,怀山各10g均打粉,大米2把,洗净加水熬粥(熬稠点),凉至不烫口,加蜂蜜(土蜂蜜最好)一匙,当午饭吃,一般一个月效果非常好。
肠胃炎(或胃疼):①甲鱼肠子,洗净切段,放胡椒、红枣加水炖(不可加其它任何材料),大约十天半个月即好《中医大宝库民间验方》。
②香椿种子煮水喝对胃疼有很好的疗效。
③反酸:白萝卜煮水晚上喝。
胃疼腹泻:组成:山药300克,诃子肉120克,石榴皮120克,混合打碎,饭前半小时吃,每次3克,每天2~3次《中医大宝库民间验方》胃病食疗:早上喝半碗小麦面粉煮熟的面糊(稀一点的),然后喝小半碗生姜汤(10克生姜切未煮3分钟),晚上吃喝白萝卜(半个切碎煮烂)汤。
坚持一月。
不喝酒.每天按摩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各100下.用盐袋加热热敷胃部,每天2次《民间验方》坚持艾灸:中脘,关元,神阙,三里等。
contents •寒邪犯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湿热中阻•胃阴不足•脾胃虚寒目录胃痛暴作,疼痛剧烈,畏寒喜暖,口不渴,喜热饮,胃痛遇寒加重,得温则减,恶心呕吐,吐后痛缓。
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紧或沉紧。
症状表现中药治疗方剂用法用量:每服50丸(9g),米汤送下。
日常调理建议寒邪犯胃型胃痛多由寒冷引起,因此要注意保暖,特别是腹部和背部要避免受寒。
注意保暖多吃温性食物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饮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温性食物,如姜、葱、蒜、韭菜等,以增强身体的温暖感。
过度劳累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寒邪,因此要避免过度劳累。
良好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身体的代谢和免疫力的提高,对于预防和治疗寒邪犯胃型胃痛都有很好的帮助。
胃痛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食欲不振症状表现四磨汤由木香、枳壳、槟榔、乌药组成,具有行气消滞、和胃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胃痛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的治疗。
保和丸由山楂、神曲、麦芽、陈皮、莱菔子组成,具有消食导滞、和胃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饮食伤胃所致的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香砂六君子汤由木香、砂仁、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胃痛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治疗。
中药治疗方剂日常调理建议调整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症状表现柴胡疏肝散加减逍遥散加减中药治疗方剂日常调理建议避免暴饮暴食,少食辛辣、油腻食物,忌烟酒。
症状表现中药治疗方剂030201日常调理建议症状表现中药治疗方剂养胃汤北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冰糖。
益胃汤生津益胃汤日常调理建议运动调理情志调理饮食调理症状表现中药治疗方剂方剂1理中汤加减。
干姜、人参、炙甘草、白术等。
方剂2小建中汤。
桂枝、甘草、大枣、芍药、生姜、胶饴等。
日常调理建议。
老是胃脘痛中医治疗秘方140方老是胃脘痛中医治疗秘方140方胁痛脘痞方用甘露消毒丹合金铃子散 06-05胃痛3年余方用乌梅丸加僵蚕 04-30治胃痛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方 04-22胃脘痛治疗中药方剂消化性溃疡 03-18肚子痛敷热葱 03-07辨证寒积腹痛以大黄附子细辛汤加 02-27刺猬皮疏肝和胃治胃脘疼痛 02-21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胃痛 02-13刘茂林主治胃脘痛方三花四消饮 01-13胃脘疼痛30余年中药验方 01-07胃脘冷痛三法治疗效果明显 12-23冬季养胃胃痛非胃病 12-20经常胃痛遂转求中医雷昌林治验 12-18胃寒疼痛服陈皮粉小腿抽筋饮木瓜 11-17胃寒冷痛三法可治 11-10胸痹病案胃痛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味 10-30治疗脾胃病名中医花金方经验 10-14腹痛胃痛中医外治熨法 08-07胃痛发生时防胃痛法 08-04胃脘隐隐作痛中药肚兜方 08-01胃胀胃痛3年健脾理气治方 07-03治久瘀胃痛中药名方 06-24胃痛灸灸中脘穴 05-23胃脘痛频繁发作麦门冬汤 05-14胃脘隐痛6年余黄芪建中汤 05-11胃脘胀痛吞酸5年四逆散加味 05-10胃脘疼痛四逆散疏利肝胆气机 05-09治胃脘痛两方合用使脾胃之气健旺 04-08 胃脘痛属脾胃虚寒证敷脐治疗 03-23胃寒疼痛治宜暖胃散寒 03-06胃脘痛临床陈宝贵组方原则 02-05受凉胃疼痛肉桂粉可治 02-03胃脘痛陈宝贵临证疏肝和胃方 01-21胃脘剧痛中药加味芍药甘草汤 01-19甘松治疗胃虚作痛 01-17胃痛发作指颤法治 12-30减轻胃脘部疼痛饮食疗法 12-19治胃痛吃对食物同样会有效 12-09中药药包巧治胃痛 12-08胃脘痛处方三则治消化道憩室病 12-07 老中医马元起胃痛治验 11-21焦树德胃痛方使我终生受用 11-09按穴位治胃痛 11-03中医腹痛陈宝贵常用少腹逐瘀汤 10-30 白奇连治胃脘痛方 10-21寒冬胃痛桂花巧治 10-19胃脘痛必当辨证审因投以方药 09-24六型辨治腹痛 08-20胃脘痛揉中脘推粱门 07-15陈宝贵教授治疗胃脘痛 07-09胃脘痛自我推拿法 06-25治胃痛隐隐温中愈溃汤 06-04一把锯末治腹痛 05-22胃腹痛取曲池穴治疗 05-17中医辩证疗腹痛 05-05中医止胃痛效果并不慢 05-02胃痛辨证施治体会 04-30保护胃黏膜治胃脘痛 04-26治中焦的小儿胃脘痛 04-23胃痛防治药粥 04-13穴位按摩治胃痛 04-10胃痛怎么缓解温和灸治 03-29吃花生可缓解胃疼 03-27胃脘胁肋胀痛药用方 03-14胃痛之疾中医治法 03-07胃痛吃什么好喝点桃仁粥 01-13巧招妙治胃病冬吃陈皮 01-13治胃脘痛王今觉和胃汤 01-09生姜外敷治胃痛 12-19拔火罐治风寒胃痛 12-19胃脘冷痛可用良附丸 11-23中医治疗胃脘痛疏肝和胃法 11-14 厚朴三物汤治腹胀痛 10-27胃脘痛反复用四磨汤 10-26胃痛食疗法 09-06芍药甘草汤治胃脘痛 08-22胃痛怎么缓解中医治胃脘痛 08-04 什么方法可以治胃痛艾叶蛋汤 07-17 胃寒疼痛敷五香粉 07-16胃痛怎么缓解辨证治疗 07-15胃痛中医通过辨证论治 06-20胃脘隐隐作痛用中药肚兜 06-10胃疼了?喝点艾叶鸡蛋汤 06-07胃炎胃脘痛中医秘方 05-27茴香炖猪肚调治胃寒痛 05-27胃脘痛(糜烂性胃炎)中医寒热并用 05-25 自拟胃痛方治疗胃痛病 04-25艾叶鸡蛋治胃寒痛 04-24胃脘痛外用中成药 04-17治胃脘疼痛30余年 04-07草药验方治胃痛 03-11胃痛“心口痛”中医简便方 02-21古方治血瘀胃痛验案 02-16枳术丸加味巧治胃痛 01-25槟榔蜜饮治慢性胃炎胃腹胀痛 01-25治胃脘疼痛多年中药方 12-31缓解胃痛三法 12-07针对性护理减少胃痛发作 12-06胃脘痛怎么办河南名医治方 12-02嗅辛夷止胃痛 11-30自我按摩缓解肠胃胀痛 11-17慢性胃炎的中医论治 11-14陈皮粉祛除胃病 11-06陈皮姜枣汤治腹胀冷痛 11-06腹胀冷痛喝点陈皮姜枣汤 10-15胃脘痛中医饮食调护 10-11突然胃痛按膝内侧 10-10自按穴位缓解胃痛 09-17各型胃痛的偏方 09-06安徽名医治胃脘痛方 07-23治胃痛验方 07-21胃痛慢性胃炎中药治方 07-17治陈年胃痛食疗 07-11治胃痛方 06-27产后腹痛山楂治疗 06-23顾植山辨治胃疼糖尿病 06-16治食积腹痛方 06-11胃脘疼痛气不舒理气和胃中药灵 05-12 治生气后胃痛两法 05-11嚼松叶治胃痛 04-03治胃脘痛急症案 04-03治胃痛病案中药方 04-02胃脘痛中医审因论治 03-29土医特色扑灰碗治腹痛 03-28胃脘痛的症状中成药治疗 03-21胃脘痛的症状与验方一则 03-17独创治胃痛经验方 01-27治受寒胃痛偏方与穴位疗法 11-14治疗胃脘痛辩证加减半夏泻心汤 09-05 治萎缩性胃炎“胃脘痛”中药方 09-05 治胃脘痛民间方 08-18生气胃痛胃胀喝碗荔枝核水 06-30胃炎与胃痛的调养 06-14治胃痛肠风下血乳腺炎气管炎方 04-16 治胃痛秘方 03-18点穴两法止胃痛 02-22两个体位帮您缓解胃痛 02-01胃痛治疗的5个中药处方 10-03胃窦炎、胃痛、胀气吐酸 03-28胃痛 11-21来自:神医图书馆318。
中医药调理胃痛秘方胃痛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中医药学认为,胃痛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所致,因此通过中医药的调理可以有效地缓解胃痛症状。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中医药调理胃痛的秘方,帮助您解决这一困扰。
一、黄连汤黄连汤是一种经典的中医药调理胃痛的方剂,主要由黄连、黄芩、栀子、茯苓等中药组成。
这些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的功效,对于胃痛、胃痉挛等症状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制作黄连汤的方法是:取黄连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茯苓10克,加水煎煮30分钟至汤剩约200毫升,分2次服用。
每天早晚各服1次,连续服用3-5天可见明显效果。
二、陈皮茶陈皮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理气、消食、止痛的作用。
用陈皮泡茶饮用可以有效地缓解胃痛症状。
制作陈皮茶的方法是:将陈皮5克与开水冲泡,浸泡10分钟后即可饮用。
每天饭后或感到胃痛时饮用,连续饮用1-2周,可以明显减轻胃痛的程度。
三、养生粥中医药倡导“养胃先养脾”,因此在调理胃痛时,可以通过饮食来养护胃脏。
养生粥是一种理想的食物选择,能够起到滋补脾胃、修复胃黏膜的作用。
制作养生粥的方法是:将糯米、薏米、红枣、山药、红豆等食材混合煮粥。
这些食材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可以调理脾胃,消除胃痛症状。
每天早晚饭后食用一碗,坚持食用一段时间可见明显效果。
四、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丸是一种中药丸剂,由藿香草、白芷、黄芩等草本植物经过特殊加工制成。
具有祛湿、理气、止痛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胃痛非常有效。
藿香正气丸的用法是:每次口服8-10丸,每日3次,餐前饭后分别服用。
连续服用1-2周,可以明显改善胃痛症状。
总结:中医药调理胃痛秘方包括黄连汤、陈皮茶、养生粥和藿香正气丸等。
这些方法都能够通过调理脾胃,改善胃痛症状,但在使用中医药时,应注意个体差异和药物过敏情况。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医调理胃痛。
常见的胃痛原因包括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过大、胃酸分泌过多等。
胃炎中药方剂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是指胃黏膜的炎症。
胃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胃疼、恶心、呕吐、胃酸倒流、食欲不振等。
胃炎的发病原因很多,包括饮食不规律、饮食过量、长期吸烟、饮酒过多、精神压力大等。
一些中药方剂可以有效缓解胃炎的症状。
1.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方剂,具有补益脾胃、健脾益气、消食和胃的作用。
四君子汤的组方包括白术、半夏、人参、甘草。
这个汤剂可以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改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常见的胃炎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饮用四君子汤。
2. 黄连汤黄连汤是一种清热解毒的方剂,适用于肝胆汁滞、湿热之疾、胃肠炎症等。
黄连汤的组方包括黄连、黄芩、栀子、丹皮、茯苓等中药材。
黄连汤能够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改善肠胃消化不良等症状。
在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发作时,黄连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
3. 苏合汤苏合汤是一种清热解毒、健脾开胃的中药方剂。
苏合汤的组方包括黄连、黄芩、苏叶、茯苓、法半夏、甘草、薄荷、炙甘草等中药材。
这个方剂具有开胃健脾、清热解毒、解热、镇静、止吐等作用,可以有效缓解胃炎患者的恶心、呕吐等症状。
4. 天王补心丸天王补心丸是一种益气养胃、壮心安神的中药方剂,适用于脾胃虚弱、神疲乏力、失眠多梦等。
天王补心丸的主要成分包括人参、三七、太子参、当归等中药材。
这个方剂能够增强脾胃的功能,改善胃肠消化不良、口干舌燥、失眠等症状。
天王补心丸是一种非常好的胃炎中药方剂。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使用中药方剂治疗胃炎时应认真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剂量控制。
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油炸、辛辣、腌制等刺激性食品,以免加重胃病症状。
调理肠胃的中药处方本文章由专业医生撰写,旨在介绍一些中药调理肠胃的处方,并提供相应的用法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健康维护肠胃功能。
引言肠胃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常运作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现代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压力等因素常常会导致肠胃问题的发生,如消化不良、胃痛、胃灼热等。
中药在传统医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被广泛应用于调理肠胃功能。
接下来,我们将为您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处方,以帮助您调理肠胃问题。
处方一:草果陈皮汤草果陈皮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处方,常用于治疗胃脘不适、胀气、消化不良等症状。
材料•草果:10克•陈皮:10克•干姜:5克•砂仁:5克•桂枝:5克•红枣:5枚制作方法1.将以上中药材放入煲药的容器中;2.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30分钟;3.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4.关火后,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味。
用法每日早晨空腹饮用一次,连续使用7天为一个疗程。
如症状严重,可继续使用1-2个疗程。
注意事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对该处方中任何中药材过敏者禁用;•服用期间需避免辛辣食物。
处方二:平胃散平胃散是一种适用于消化不良和脾胃虚弱所致的胃脘痞闷、食欲不振等症状的中药处方。
材料•炒白术:30克•炙甘草:15克•白芍:15克•砂仁:10克制作方法1.将以上中药材研磨成细粉;2.每次取10克药粉,用温水冲服。
用法每日早晨空腹和晚餐前饮用一次。
连续使用1-2个月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对该处方中任何中药材过敏者禁用;•在服用期间避免寒凉食物的摄入。
处方三: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一种适用于胃肠虚寒、脾胃气虚所致的胃痛、腹泻等症状的中药处方。
材料•熟地黄:30克•山药:30克•淮山药:30克•泽泻:15克•巴戟天:15克制作方法1.将以上中药材研磨成细粉;2.每次取10克药粉,用温水冲服。
用法每日早晨空腹和晚餐前饮用一次。
连续使用1-2个月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对该处方中任何中药材过敏者禁用;•在服用期间避免生冷食物的摄入。
胃炎中药方剂胃炎是指胃黏膜发生炎症,临床多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一项重要疗法,在治疗胃炎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胃炎中药方剂。
一、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由炙甘草、白术、茯苓、生姜四味中药组成的方剂,常用于胃气不足、脾虚导致的胃痛、纳差、嗳气等症状。
其中炙甘草有调和脾胃、解毒功效,白术能健脾益胃、散湿化痰,茯苓能利水消肿、清热除烦,生姜具有温中理气、化湿解表作用。
二、保和丸保和丸是由黄连、黄柏、栀子、半夏、生姜、陈皮等多种中药组成的方剂,具有清热解毒、降逆止呕、理气健脾的功效,常用于胃炎、胃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
保和丸中的黄连和黄柏有清热燥湿、清热解毒的作用,栀子能促进胃肠蠕动、消除积滞,半夏有平喘、止呕的功效,生姜有温中散寒、理气止呕作用,陈皮能行气化湿、开胃健脾。
三、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是由炙甘草、白术、茯苓、大枣、干姜、香附、橘红、半夏、陈皮等共九味中药组成的方剂,具有健脾益气、温中止痛的功效,常用于胃炎、消化不良、腹痛等消化系统疾病。
其中炙甘草、白术、茯苓、大枣、干姜、香附能调和脾胃、健脾益气、化湿开胃,半夏、陈皮有宽中化滞、止痛的作用,橘红具有活血化瘀、解毒的功效。
四、白虎汤白虎汤是由炙甘草、生姜、石膏、桂枝四味中药组成的方剂,常用于胃炎、胃痛、口渴、口干等症状。
其中炙甘草有调和脾胃、解毒功效,生姜具有温中理气、化湿解表作用,石膏能清热解毒、降火生津,桂枝能温通经气、行血活络。
以上几种胃炎中药方剂均具有一定的疗效,在治疗病人时需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的不同,选用适当的方剂,遵医嘱规定服用。
同时,中药方剂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在使用药物时需注意医嘱,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治疗胃病的中药⽅ 饮⻝不当容易得胃病,适当⻝⽤中药能有效治疗。
下⾯⼩编准备了治疗胃病的中药⽅,希望对您有帮助! 治疗胃病的中药⽅ 药⽅⼀ 旋复花(包)、半夏、炙⽢草各10克,代赭⽯(先煎)、党参、⻩芪各30克,⽩术20克,姜汁、梨汁、⽢蔗汁、⾲菜汁、⽜乳各10毫升,半枝莲、半边莲、藤梨根各30克,煅⽡楞(先煎)15克。
每⽇1剂,⽔煎服。
本⽅出⾃《湖北中医杂志》1984。
3期,功能益⽓养阴,降逆和胃,适⽤于胃痛。
药⽅⼆ 棉花根60克,⽩茅根15克,藤梨根、半枝莲各60克,⻋前草15克,⼤枣3个。
每⽇1剂,⽔煎服。
本⽅为浙江温州抗癌研究⼩组治疗胃癌的验⽅,功能解毒化瘀,益⽓健脾。
药⽅三 病因:此病是⽇⽉操劳,饥饿过度就不感觉饿,⽽且营养不⾜之⼈,才会得此病。
此病最难医,秘⽅有⼀种。
药⽅:⽩⾁⾖(⽩四季梅、⽩梅⾖、⽩扁⾖)籽10两磨粉,⾯粉半碗,配合⽩⾁⾖粉,⼀碗半⽔下锅煮热就可吃。
(吃此⽅以前3⼩时不可吃下任何东⻄,效⼒才可收) 时间:定在上午⼋点左右吃下,及晚上⼋点左右再服⼀次(每次吃后要躺在床上不可动)。
药⽅四 乌⾻藤60克,⻁杖45克,海藻、昆布、陈⽪、枳壳各15克。
每⽇1剂,⽔煎服。
功能理⽓散结,解毒化浊。
药⽅五 ⼈参(另煎)10克,猪茯苓各30克,焦⽩术10克,⽣炙⻩芪各30克,补⾻脂15克,吴菜萸10克,⼛萸⾁15克,⾁⾖蔻12克,半枝莲20克,椿根⽪30克,⾚芍、⽩芍各、禹余粮各10克,仙鹤草、⼥贞⼦各20克。
每⽇1剂,⽔煎服。
本⽅为北京东直⻔医院⽅,功能温补脾肾,解毒化瘀,尤适⽤于胃癌脾肾虚寒型。
调理胃病最好的⽅法有哪些 1、葡萄酒泡⾹菜可治胃病 取普通葡萄酒数瓶,把酒倒在敞⼝瓶⾥,放⼊洗净的⾹菜,⽐例为1:1,密封泡6天即可。
早、中、晚各服⼀⼩杯,连服3个⽉。
泡过的还保持绿⾊的⾹菜吃下去,效果更好。
2、蜂蜜拌花⽣油可治疗胃病 将蜂蜜0.5千克倒⼊碗中,⽤锅将125-150克花⽣油(⾖油亦可)烧开,以沫消失为⽌,然后将油倒⼊盛有蜂蜜的碗中,搅拌均匀,在饭前20-30分钟服⽤⼀羹匙,早晚各⼀次,病重者中午可增加⼀次。
胃(院)痛的中药偏方大全(10个)胃耽病A称“胃痛”,是指上腹部近.泞窝处发生疼痛的病在常包括现代医学中消化性清疡、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益、胃下垂等疾病。
临床应根据胃痛的不同特点,分辨不同的疾病,若病程较长,胃痛反复发作,病的时间有规律性,常件布唆气、嘴杂、吞3x, 应考虑为消化·匡贵疡若上腹部疼痛闷胀,无明显挽律性,食后加重,纳差,唆气,呕吐局邵压病较广泛而不固定,应考虑」巨浊胃炎若胃院胀痛,常随情赌的变化而增减.痛无挽街性,经各种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叶,应考虑为胃神经官能症若怎者形体瘦长食后院腹眼痛不达,站立时宵痛加剧,平卧时减轻,应考虑为胃下垂;若胃痛兼有水声泥滩,泛吐疾涎清水,量多.或食后呕吐者,每见于并发渔门梗扭的息者若突然上腹部剧痛,并有明显压痛、反跳痛,腹那M肉紧张,肝浊音界缩小或有失,X线进视隔下有游离气休,多为绩疡病穿孔:中年以上病人肖痛经人不愈疼病规律性有失消瘦贫血或大便隐血持续阳性,应考虑有恶性病丈的可能.慢性胃痛反复发作,应作上消化过钡餐X线拴查、胃夜分析、纤维胃镜及活组织病理切片检查,'c明确诊断中医学认为,木病的发生主要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休阳虚和岌感外寒有关。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私腐熟水谷,宜通而不宜漪,气机郁滞,失于和降,胃痛乃作胃痛的病位王然在胃,但与肝脾密切相关,盼气郁给,核逆犯胃,或脾不健运.胃失和降,均可导孜胃痛。
病理杜质有虚有实.若气滞于中,或因气郁化火,胃热内郁.或因气病及血,气滞血瘫,均属实证:痛久热灼伤阴式脾胃止寒者则为虚证虚实之间又每兼夹为病,如肝郁气滞的胃痛,常务转化为胃熟,’及“阴伤“的胃痛,脾胃虚寒证.每因饮食生冷成气位寒冷,寒邓内浸,病发尤甚.又知病延日凡久痛伤络,脉络破损或为出血,或为盛血降滞,而成为血决证候,它既可以在脾厅止寒或胃阴不足叶出现,亦可在气滞、胃热等实证中并发.(蔡淦)1.归参汤!劝住主治1功能养血柔肝,理气活血,蟹急止痛,制限和胃r 止血生肌.主治胃院痛.I处方组成】当归10-15克、丹参10-15克、白芍10^30克、蒲公笑20-30克、炙甘草5-10克、木香5-10克、白艾15-30克、锻瓦楞15克,水煎服。
胃痛民间中草药胃痛方1〔组成〕丁茄根1g 。
〔用法〕晒干,研成细粉,痛时服。
〔附注〕儿童用量酌减。
方2〔组成〕土木香6g ,川楝子9g ,杭白芍9g ,神曲5g ,谷芽15g ,麦芽15g ,蒲公英15g 。
〔用法〕水煎服。
方3〔组成〕小果蔷薇根60g ,雄鸡1 只。
〔用法〕鸡宰杀洗净,小果蔷薇根用麻油炒后纳入鸡腹内炖服。
方4〔组成〕仙人掌茎15g ,制香附15g ,石菖蒲3g ,高良姜9g 。
〔用法〕共研成细末,每次服8g ,日服3 次。
方5〔组成〕鲜白背时根60g ,小母鸡1 只。
〔用法〕白背叶洗净,小母鸡宰杀、洗净,加水炖服。
方6〔组成〕羊耳菊30g ,台乌9g ,川楝子9g ,南五味子根15g 。
〔用法〕水煎服。
方7〔组成〕野鸦椿果30g 。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气滞胃痛。
方8〔组成〕光叶海桐根15g 。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牙痛、风湿骨痛。
方9〔组成〕竹黄100g ,白酒500ml 。
〔用法〕竹黄浸白酒中7~10 天后用,日服1~3 次,每次20~30m1 。
方10〔组成〕阴香根皮3~9g 。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亦用于水泻。
方11〔组成〕杜鹃根15g ,鸡矢藤24g 。
〔用法〕水煎服。
方12〔组成〕杨梅根30g ,鸡1 只。
〔用法〕鸡宰杀、去头足,将杨梅根纳入鸡腹内,水炖服。
方13〔组成〕岗松根15~30g 。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腹胀腹泻、风湿筋骨痛。
方14〔组成〕阿利藤24g ,南五味子根15g ,川楝子9g 。
〔用法〕水煎服。
方15〔组成〕鸡矢藤30g ,七叶莲15g ,南五味子根15g 。
〔用法〕水煎服。
方16〔组成〕青牛胆块根9g 。
〔用法〕研末,水煎服,每日3 次。
方17〔组成〕罗汉松果9g ,南五味子根9g ,香橼6g 。
〔用法〕水煎服。
方18〔组成〕海州常山30g ,台乌10g ,神曲15g ,谷芽15g ,麦芽15g 。
〔用法〕水煎服。
中医⼗⼤治胃病名⽅1、胃神经管能症:慢性胃炎,胃痛⽽伴胃脘灼热胁嗳⽓纳呆等,肝郁⽓滞,湿浊阻痹者。
R:佩兰10g 延胡10g 普洱茶5g 厚朴5g 炙⽢草5g 素馨花12g功效:有芳⾹解郁,⾏⽓⽌痛之功。
2、胃痛胃胀嘈杂灼热,⼝⼲苦等,肺虚肝热胃阴不⾜型萎缩性胃炎:R:北沙参30g ⽯斛20g 怀⼭药130g 焦⼭查30g 桑寄⽣20g ⽟⽵20g 青代10g ⽩勺 10g 浙贝10g功效:有养阴建中之效.⽤法:在服法上要求冷⽔浸过药⾯浸泡10分钟煮沸后改⽤⽂⽕15分钟服取药液约400ml。
3、萎缩性胃炎或溃疡并发胃炎久治不愈,胃酸缺乏者,尤以胃脘隐痛,烦渴思饮,⼝燥咽⼲,⾷少便秘为主症。
R:乌梅⾁6g 炒⽩勺10g 北沙参10g ⼤麦冬10g ⾦钗⽯斛10g 丹参10g ⽣麦芽10g 炙内⾦5g 炙⽢草3g 玫瑰花3g功效:有滋养胃阴,舒肝柔肝之效。
此⽅为经验⽅,⽅似不出奇,确含妙理,复胃阴者,莫若苦寒;复酸味者,酸⽢化阴,⾜资吾等效法。
4、慢性胃炎之脾不建运者,有增进⾷欲之效:(为脾胃良⽅,对胃炎有卓效)R:麦芽30g ⾕芽30g 内⾦15g ⼭药15g 党参10g ⽢草5g⽤法:加清⽔超过药⾯⼀⼨,浸泡⼀⼩时,沸后继沸5分钟即服,不宜久煎。
功效:有健脾和胃,复元益⽓之功。
5、适应于各种慢性胃炎之属脾胃阴虚者:R:沙参20g ⽩芍20g 麦冬15g ⼭楂15g ⽯斛15g 知母12g 花粉12g 内⾦10g 丹⽪10g 乌梅10g 陈⽪10g ⽣⽢草3g功效; 养阴和胃,理⽓清热。
6.、适应于浅表性,反流性和萎缩性胃炎:R:党参15g 丹参15g 蒲公英15g ⽩芍15g 制半夏10g 黄连3g ⽢姜3g 炙⽢草6g功效:有益⽓健胃,⾟开苦降,和中开痞之功(此⽅溶古⽅三⾸为⼀炉,适⽤于寒热错杂证)7、凡急慢性胃炎,胃⼗⼆肠溃疡,胃N官能症,慢性肠炎,慢性胆囊炎,胆⽯症,慢性胰腺炎,内脏植物N功能紊乱等所致之痛属⽓⾎不调者均可服⽤:R:延胡索9g 川楝⼦9g ⽣⽢草9g 乌贼⾻9g 制⾹附9g 沉⾹曲9g ⽩芍12g 蒲公英20g 台⽚6g功效:有缓解脘腹疼痛之效。
十八、胃痛29方1.黄氏九香虫散黄树曾(组成及用法) 九香虫6g 生白芍12g 佛手花6g 延胡索6g(酒炒) 砂仁壳6g 炙甘草9g水煎,每日1剂分3服,或为散剂,每服9g,每日3次,开水送服。
(主治] 肝胃气痛(多种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
(解析) 肝郁气滞、中脘寒凝之胃脘痛者,症见腹中气窜、食则痛甚、时时打呃、胃脘喜暖、痛处喜按、舌苔薄白、脉象弦细,可服本方。
余临床用炙甘草,常倍其量,并无壅中之害,病者反觉舒适,以其能补益脾胃、缓急止痛,又能行血疗痈以消炎愈溃故也;九香虫补脾肾而壮元阳,善行膈脘滞气,为治疗慢性胃脘疼痛之良药,单味研末吞服即有显效,余临床常用之。
2.五灵脂散段仲隆(组成及用法) 五灵脂12g 荔枝核12g 延胡索9g制乳香6g 茜草9g 香附子6g 砂仁6g研末作散剂,每服3g,日3服,或水煎作汤剂服用亦可。
(主治) 胃痛。
(解析] 本方具略温之性,活血化瘀,理气通络,用于寒凝、肝郁、血瘀、气滞之胃脘疼痛。
3.胃痛散方以正(组成及用法} 鸡内金15g 北芪18g 薤白6g 黄连12g 杭白芍18g 当归12g 台乌药15g 党参18g 生没药6g 黄芩12g 制黄精18g 羌活9g 薄荷6g 三七6g秋石6g 青皮12g 玉竹18g 腹毛6g研细末,早、午、晚各服3g,开水送下。
(主治) 常发脘背疼痛,嗳气泛酸食少(胃炎、消化性溃疡)。
(解析} 李东垣《兰室秘藏》论胃脘疼痛病理,多系饮食劳倦致脾胃亏虚,又为寒邪所伤,其用药之法,益脾胃多用人参、黄芪、炙甘草,温中多用益智仁、吴茱萸、豆蔻,理气多用木香、法半夏、陈皮,活血多用当归、桃仁、红花。
虽处方药味较多,而实有规律可循,大抵不外益气温中,理气和胃散瘀.本方实得东垣处方之妙,药虽不同,理法相近。
然胃痛日久,无论炎症溃疡,多有郁火藏伏,本方以芩连清之。
秋石咸寒,或因能补益下元真火而益胃,实未可知。
4.胃痛验方潘星北(组成及用法) 刺梨根50g煎水成浓茶色,每日服数次。
中医治疗胃炎中药处方
中医治疗胃炎的历史悠久,其治疗方法多样,其中中药治疗是中医治
疗胃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治疗胃炎的中药处方:
1. 健脾和胃汤:适用于脾胃虚弱型胃炎。
主要药材包括党参、白术、
茯苓、甘草、陈皮、木香等。
这些药材合用,可以健脾和胃,缓解消
化不良等症状。
2. 疏肝理气汤:适用于肝气郁结型胃炎。
主要药材有柴胡、郁金、川
楝子、枳壳、白芍等。
这些药材能够疏肝解郁,理气和胃,减轻胃部
不适。
3. 清热化湿汤:适用于湿热内蕴型胃炎。
主要药材包括黄连、黄芩、
黄柏、苍术、厚朴等。
这些药材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适用于胃热引
起的胃炎症状。
4. 温中散寒汤:适用于胃寒型胃炎。
主要药材有干姜、肉桂、吴茱萸、附子等。
这些药材具有温中散寒、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胃寒引起的疼
痛和不适。
5. 养阴清热汤:适用于阴虚内热型胃炎。
主要药材包括生地黄、麦冬、玉竹、石斛、知母等。
这些药材能够滋阴清热,适用于阴虚引起的胃
部灼热感。
6. 活血化瘀汤:适用于血瘀型胃炎。
主要药材包括红花、桃仁、丹参、川芎、赤芍等。
这些药材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胃黏膜受损引
起的疼痛。
在使用中药治疗胃炎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由有经验
的中医师进行辨证施治。
同时,患者在服用中药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助于病情的恢复。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情绪状态,也是治疗胃炎不可忽视的方面。
治疗各种胃痛的中药验方大全凡是从胃脘部临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症,称为胃痛,一般又叫作“心口痛”。
多由受凉、饮食没有节制、精神过度紧张所致。
常可见于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以及胃神经官能症等病。
制酸定痛散【组成】生黄芪250g,延胡索250g,广木香150g,海螵蛸100g,甘草100g,高良姜200g,白及150g,鸡蛋壳粉15g,附子50g【制用法】将上药洗净晒干,粉碎过筛备用。
每次6g,日服3次,姜汤冲服。
【功效】胃脘痛,吐酸水、烧心(胃十二指肠溃疡)。
【注意事项】缺酸性溃疡、萎缩性胃炎不宜用。
【出处】《偏方妙用》行气止痛方【组成】草果仁15g,元胡12g,乳香3g,没药3g,酒炒五灵脂6g,广木香3g,肉桂3g,良姜6g【制用法】取水2碗,煎至1碗,分2次饭前温服。
如制散剂即原方剂量加大10倍,每次冲服10g,每日3次饭前服。
无论汤剂或散剂均以黄酒1匙为引。
【功效】遇寒胃脘部疼痛,或食生冷食物后胃肠痉挛不止。
【出处】《偏方妙用》瓦甘散【组成】瓦楞子20g,炙甘草20g,炒白术20g,延胡索15g【制用法】研末。
每日3次,每次3g。
饭前30分钟温开水送服,儿童酌减。
7日为1疗程。
【功效】胃脘痛。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胃复散【组成】白术10g,陈皮10g,川楝子10g,五灵脂10g,蒲黄10g,元胡15g,黄连15g,吴茱萸9g,乌贼骨30g,瓦楞子20g,【制用法】共研细末,每日3~5g,分3次口服。
寒凝气滞加荜澄茄,香附;饮食停滯加砂仁,焦三仙;肝郁气滞加柴胡,木香;瘀血阻络加丹参,桃仁,红花;脾胃虚寒加黄芪,生姜,大枣。
【功效】胃脘痛。
【出处】天津中医行气活血止痛方【组成】党参12g,厚朴6g,大黄5g,广木香5g,火麻仁15g,当归12g,藿香10g,槟榔10g,枳实10g,桃仁6g,甘草g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胃脘疼痛拒按,不能进食,大便燥结,2、3日一次,面色黑,头晕乏力。
胃疼_中药方集
胃疼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
其发病原因是由于饮食不调,情志刺激,脾阳素虚,感受外寒,胃火和降所致。
1.吴茱萸治胃疼[配方]吴茱萸5克,生姜5克,半夏5克,神曲5克,党参5克,枣2粒,苍术10克,砂仁5克。
[制用法]煎汤服。
[功效]治胃痛。
2.逍遥散治胃疼[配方]柴胡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甘草5克,薄荷2.5克。
[制用法]共研为散调服。
[功效]治胃痛。
3.匀气散治胃疼[配方]丁香10克,白豆蔻15克,檀香15克,木香15克,藿香15克,砂仁10克,甘草5克。
[制用法]共研为散调服。
[功效]治胃痛。
4.理气平肝散治胃痛[配方]柴胡15克,白芍20克,枳壳15克,甘草2.5克木香10克,香附10克,乌药10克,青皮7.5克,川芎10克,元胡15克,灵脂15克。
[制用法]研为散调服。
[功效]治胃痛。
5.桂花根治胃痛不适[配方]桂花很、橄榄根、狗尾草各20克。
[制用法]酒水各半炖服,加入瘦猪肉也可以。
[功效]治胃痛不适。
6.山羊血治胃疼[配方]胃痛取山羊血86克,装砂锅置炭火浓缩为未。
[制用法]分3次服,服用时可加白糖少许。
[功效]止痛如神。
7.胡椒、大枣、杏仁治胃疼[配方]胡椒9粒、大枣3枚、去皮杏仁5粒,研末。
[制用法]用热米酒服卜,疗效佳。
[功效]本方尤对虚寒胃痛有特效。
8.香灵胃痛散治胃疼[配方]广木香9克,五灵脂9克,元胡9克,共研细面备用。
[制用法]每次9克,黄酒60克送服,每隔3小时服1次。
如无黄酒,白开水送服。
[功效]用治胃口痛,胸满气郁,两胁发胀。
9.鸡蛋壳治胃疼[配方]取鸡蛋壳烤焦,研为末。
[制用法]早晨用米汤或用酒服。
[功效]疗效佳。
10.仙人掌和牛肉治胃疼[配方]取仙人掌晒干研末。
[制用法]1次3~4克,清水送服。
或取鲜仙人掌30~40克,细切,与牛肉70克共炒,服牛肉和仙人掌。
[功效]治胃痛。
11.胡椒热敷治胃疼[配方]取胡椒80克,研细末。
[制用法]装布装,敷痛处,在其上边再用热水袋加湿,发汗,治愈。
[功效]本方尤其对胃寒作痛有效果。
12.鲑鱼头和牡蛎壳治胃疼[配方]取咸鲑鱼头置砂锅,烧黑研末,另取其半量的牡蛎壳研末,与鲑鱼头末混合。
[制用法]1日3次,1次服3.8克。
[功效]治胃痛。
13.青胡桃治疗胃痛[配方]取尚未成熟的青胡桃2250克。
[制用法]洗净,捣烂装小缸,加60度烧酒3750克,密封,置太阳处晒20~30天,待酒和胡桃呈黑色时,过滤取汁,加白糖375克备用。
每天2次,每次服10克,或胃痛发作时即服。
[功效]可止住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的疼痛。
14.桂皮山渣汤治饮食寒凉的胃痛[配方]桂皮6克,山楂肉10克,红糖30克。
[制用法]先用水煎山楂,后人桂皮,待山楂将熟去火,滤汁人红糖,调匀,热饮。
[功效]治饮食寒凉的胃痛。
15.牵牛子治胃气疼痛[配方]牵牛子、黑丑、白丑各60克,香附150克,五灵脂15克。
[制用法]共为细末,炬蜜为丸,每丸9克,每次1丸,日服3次。
[功效]治胃气疼痛。
16.延胡索治胃痛[配方]延胡索、白芍、川楝子、生甘草、海螵蛸、制香附各9克,蒲公英15克,沉香曲12克,乌药6克。
[制用法]水煎,日1剂,分2次服下。
[功效]治胃痛。
17.桂枝汤治虚寒胃痛[配方]桂枝9克,白芍12克,甘草4克,生痿5片,大枣7枚,当归9克,生黄芪12克。
[制用法]水煎内服,日1剂。
[功效]治虚寒胃痛。
18。
连香散治胃痛[配方]黄莲(炒炭)6克,黄柏(炒炭)3克,大黄(炒炭)4.5克,乳香9克,干姜2.4克,共研细末备用。
胃痛不出血。
[制用法]每次服0.6-0.9克;胃痛出血,每次服1.5--3克;大量出血,每次服6-9克,白开水温服,每日3次,或每隔3小时服1次。
[功效]治胃脘痛、胃出血、吞酸、呕吐等症。
19.胃痛用寄生[配方]苦楝木寄生、沙梨树寄生、葵扇子各30克(捣碎)、黄皮木寄生15克。
实热型加救必应寄生、白节藤各15克;虚寒型加桂木寄生30克。
[制用法l加水煎至1碗,早、晚分服。
[功效]治胃痛。
20.高良姜糯米治胃痛[配方]高良姜30克,粳米50克。
先用高良姜加适量的水,在沙罐内煎取药汁;冉用药汁和粳米煮粥,空腹食之。
[制用法11日1次,连服3-7天。
[功效]本方适用于胃寒性胃疼。
21.小茴香胡椒治胃痛[配方]小苘香10克,胡椒12克。
[制用法]两者共为细面,酒糊为丸,每服36克,温酒送下。
[功效]本方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胃寒疼痛。
22.人参青皮治胃痛[配方]人参、青皮、陈皮、丁香各7克,白术5克,炮附子、苹果仁、炮干姜各4克,姜制厚朴、炙甘草各2克,生姜3片,红枣2枚。
[制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本方温中祛寒,适用于胃脘胀满疼痛。
23.猪肚治胃病[配方]猪肚(狗肚更佳)1具,粳米100150克,丁香、肉桂、茴香各适量。
[制用法]将前述各味齐放人锅中,冉加入一些调料,如姜、葱、盐、酒、酱,文火炖至极烂,粳米煮粥兑人,空腹服,日3次。
[功效]本方健脾温中,适用于胃部疼痛。
24.胡椒治胃痛[配方]胡椒15克,肉桂9克,白术、葱头各15克,猪肚1个,食盐适量。
[制用法]将猪肚洗净,再把药料拌适量盐,填人猪胃中,放人砂锅,加适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至猪肚烂熟,空腹时吃猪肚,饮汤。
每次小碗,1日2-3次。
[功效]本方适用于虚寒性胃痛。
25.代赭石治胃脘疼[配方]代赭石、橘红、白茯苓、炒竹茹、旋夏花、瓜蒌、左金丸、金铃子、法半夏、
炒薤白、生姜、金石斛各50克。
[制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适用于胃脘疼痛又呕吐酸水。
26.鲫鱼治胃痛[配方]鲫鱼250克,生姜30克,橘皮20克,胡椒3克。
[制用法]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生姜洗净,切片,与橘皮、胡椒同包扎在纱布袋中,填人鱼肚,置锅内,加水适量,小火煨熟,加盐少许,空腹饮汤食鱼,日2次。
[功效]本方适用于感寒后之胃部疼痛。
27.蒲公英治胃痛[配方]蒲公英30克,生白芍10克,生甘草6克,红花8克,徐长卿12克,陈皮8克,大贝母12克。
[制用法]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
[功效]安胃,止痛,散结,适用于胃脘痛,滞胀纳呆属气滞络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