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护理查房(案例版)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4
早产儿护理查房时间:2018年4月24日地点:新生儿科护士站参加人员:新生儿科全体护理人员护士长: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对2床XX之宝开展护理查房,该患儿主要诊断为早产儿,胎龄31周,因胎龄较小,全身各脏器功能发育不全,合并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低钙化症等疾病,患儿入院时病情危重,于我科治疗护理二十余天后,由入院时的呼吸机辅助呼吸过度到现在的箱氧;由入院时的禁食过度到现在的鼻饲奶;体重由入院时1.2㎏增长到1.38㎏;患儿病情逐渐好转,今天我们对2床,XX之宝进行护理查房,探讨早产儿相关疾病的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下面有请责任护士朱利简单介绍一下患儿的病情及治疗情况。
XX:患儿XX之宝,女,10分钟,以胎龄31周,生后呼吸发吭十分钟为代诉于2018年04月08日04:20由手术室进行剖宫手术后,急转入我科的,入院时患儿体重1.2KG,反应差,哭声弱,皮肤颜色稍青,四肢末梢青凉,呼吸费力发吭,三凹征阳性,四肢力低下,入院后给予清理呼吸道,保暖,CPAP辅助呼吸后,皮肤颜色及呼吸情况较前改善,治疗主要是抗感染、纠正缺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护理上给予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监测血气血糖等。
护士长请XX介绍一下患儿现存的护理问题XXX:患儿主要的护理问题有自主呼吸障碍:与PS缺乏导致的肺不张,呼吸困难有关,与呼吸中枢不成熟,肺发育不良,呼吸肌无力有关。
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泡缺乏PS,肺泡萎陷及肺透明膜形成有关。
体温过低:与体温调节功能有关营养失调:与呼吸、吞咽、消化功能差有关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不足,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差有关护士长:该患儿合并症多,护理问题较多,下面我们分开讨论一下相关的护理措施。
先请宋寸说说主要护理措施XXX:我认为患儿当前最主要的护理措施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CPAP使用的护理,使用CPAP期间应给患儿头稍后仰体位,以保证气道伸直,按时给予扣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注意清洁鼻腔,并采用“工”形人工皮保护鼻部皮肤和鼻中隔,吸痰时应取下鼻塞,检查鼻部有无压迫引起皮肤坏死或鼻中隔破损。
早产儿护理查房12.8.61、病史介绍XX之子:孕28+周,12.7.18顺产娩出,出生体重1300克,APgar评分9-10,入室后即按早产儿常规处理,羊水清,脐带胎盘正常,母胎膜早破4天,母产前发热37.5℃。
拟“早产,极低体重儿,新生儿感染”收入室暖箱中保暖,生后不久即出现呻吟、气促予呼吸机应用,固尔苏气管内滴入。
按早产儿常规护理,禁食补液,抗生素预防性应用。
2、早产儿概念胎龄<37周,出生体重<2500g的婴儿统称为低体重儿。
此外,将出生体重在1000~1499g之间的早产儿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g者称超低出生体重儿。
3、早产儿特点(1)、外观哭声弱,皮肤红、嫩,多毳毛,头发短而软,前囟宽大,耳廓软骨发育不全,指(趾)甲未达指(趾)端,足底纹少,男婴睾丸未降入阴囊,女婴大阴唇不能遮盖小阴唇。
(2)、体重早产儿出生后第一周的生理性体重减轻可下降10%~15%,超低体重儿的体重下降可增加到20%,一周后,早产儿体重开始恢复,至2~3周末恢复至出生体重,若早产儿患有感染,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营养供给不足,则生后早期的体重增加缓慢甚至下降。
(3)、体温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更不完善,棕色脂肪含量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少,故产热少散热多,更易发生低体温。
又因汗腺功能差,故在高温环境中易引起发热。
(4)、呼吸早产儿呼吸中枢不成熟,表现为呼吸浅快,不规则或呈周期性,呼吸暂停(呼吸停止达20秒,伴心率减慢<100次/分,并出现青紫)。
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易发生肺透明膜病。
(5)、循环早产儿的动脉导管关闭常延迟,常可导致心肺负荷增加,引起充血性心衰,肾脏损害以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6)、消化早产儿吸吮力弱,吞咽功能差,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容量小,更易引起溢乳、呛奶而窒息。
各种消化酶不足,胆酸分泌少,消化吸收功能差。
因此早产儿更易出现喂养困难和营养缺乏。
因肝酶的活性不完善,生理性黄疸持续较久且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
早产儿护理查房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g,身长小于47cm的活产婴儿。
[早产儿特点]1、外表:体重小于2500g,身长小于47cm,哭声轻,颈肌软弱,四肢肌张力低下,皮肤红嫩,胎毛多,耳壳软。
2、神经系统:完善程度与胎龄有关,胎龄越小,各种反射越差,哭声低微,哭时无泪,吸吮、吞咽、觅食、反射不敏感,拥抱反射不完全。
3、体温调节:体温调节功能差,产热不足,散热快,易受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4、呼吸系统:呼吸中枢和呼吸器官发育都不成熟,呼吸肌软弱无力,使气体交换率低,呼吸浅、快、不规则,易发生呼吸暂停,咳嗽反射无或很差,呼吸道分泌物不能清除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5、消化系统:早产儿吸吮,吞咽反射差且与呼吸不能很好协调,容易出现呛咳而发生乳汁吸入,胃容量小,贲门括约肌松弛,而幽门括约肌相对痉挛,容易发生溢乳使入量不足,早产儿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多,但各种消化酶分泌不足影响消化与吸收。
其次,早产儿肝功能差,肝酶不足,肝糖原储存及合成蛋白质功能均不足,因而生理性黄疸重而持续时间长,易引起核黄疸。
6、其它,肾功能不全,酸碱调节能力差,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另外由于早产儿提前出生,从母体获得的IgG量少以及其它免疫功能差,易发生严重感染。
[简要病史]韦文妹之婴,女,出生10分钟,全身青紫,哭声不畅,于2007年7月10日9:50入院,患儿系G1P1孕32+周,因胎膜早破行剖宫产娩出,体重1590g,Apgar评分:1min2分,经清理呼吸道,面罩给氧,胸外心脏按压后5分钟评分7分。
入院查体:体温不升,HR136次/分,R66次/分,反应差,哭声不畅,前囟平软,唇周微绀,面色及四肢紫绀,两肺呼吸音粗,无三凹征,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脐部干洁无渗血,双下肢无硬肿,水肿,神经系统反射征:握持反射(±),余原始反射未引出。
入院诊断:1、新生儿重度窒息;2、早产儿;3、低体重儿。
早产儿护理查房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g,身长小于47cm的活产婴儿。
[早产儿特点]
1、外表:体重小于2500g,身长小于47cm,哭声轻,颈肌软弱,四肢肌张力低下,皮肤红嫩,胎毛多,耳壳软。
2、神经系统:完善程度与胎龄有关,胎龄越小,各种反射越差,哭声低微,哭时无泪,吸吮、吞咽、觅食、反射不敏感,拥抱反射不完全。
3、体温调节:体温调节功能差,产热不足,散热快,易受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4、呼吸系统:呼吸中枢和呼吸器官发育都不成熟,呼吸肌软弱无力,使气体交换率低,呼吸浅、快、不规则,易发生呼吸暂停,咳嗽反射无或很差,呼吸道分泌物不能清除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5、消化系统:早产儿吸吮,吞咽反射差且与呼吸不能很好协调,容易出现呛咳而发生乳汁吸入,胃容量小,贲门括约肌松弛,而幽门括约肌相对痉挛,容易发生溢乳使入量不足,早产儿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多,但各种消化酶分泌不足影响消化与吸收。
其次,早产儿肝功能差,肝酶不足,肝糖原储存及合成蛋白质功能均不足,因而生理性黄疸重而持续时间长,易引起核黄疸。
6、其它,肾功能不全,酸碱调节能力差,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另外由于早产儿提前出生,从母体获得的IgG量少以及其它免疫功能差,易发生严重感染。
[简要病史]
韦文妹之婴,女,出生10分钟,全身青紫,哭声不畅,于2007年7月10日9:50入院,患儿系G1P1孕32+周,因胎膜早破行剖宫产娩出,体重1590g,Apgar评分:1min2分,经清理呼吸道,面罩给氧,胸外心脏按压后5分钟评分7分。
入院查体:体温不升,HR136次/分,R66次/分,反应差,哭声不畅,前囟平软,唇周微绀,面色及四肢紫绀,两肺呼吸音粗,无三凹征,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脐部干洁无渗血,双下肢无硬肿,水肿,神经系统反射征:握持反射(±),余原始反射未引出。
入院诊断:1、新生儿重度窒息;2、早产儿;3、低体重儿。
处理:入院后积极完善各项常规检查,急查血糖5.4mmoL/L,置暖箱保暖给氧,暂禁食水,予力丁沙针抗感染;止血敏,Vitk1,预防出血;微泵速率以4.5ml/h维持正常血糖。
第二天患儿面色红润,反应好转,哭声响亮,无呼吸三凹征,无出现间断性呼吸困难,紫绀,四肢活动可。
胎粪已解,小便正常,予人工喂养,每次3ml,隔2小时,其间出现呕吐2次,为奶汁。
医嘱予静脉营养(脂肪乳,氨基酸)。
社会心理史:其父母年轻(父:20岁,母20岁),现生第一胎女孩,不太会照顾小孩,但心理还是比较喜欢,对治疗有信心,乐于合作。
[护理问题]
1、窒息—咳嗽反射差,呼吸道分泌物不能清除。
2、体温过低—与体温调节功能差,产热贮备力不足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早产儿喂养困难)。
4、知识缺乏—家属对早产儿喂养、护理知识缺乏。
5、有感染的危险—与早产儿机体抵抗力有关。
6、潜在并发症—呼吸暂停,肺透膜病,坏死型小肠炎,颅内出血,皮肤完整性受损。
(本院共收治早产儿10例,其中出现呼吸暂停5例,坏死型小肠炎1例,重型黄疸6例)。
[护理措施]
对早产儿需以高度的负责精神,加强护理,工作细致,动作轻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正确喂养,细心观察,随时注意变化并给予相应处理,才能保证健康成长。
1、早产儿室条件应与足月儿分开,除足月儿室条件外,还应配备婴儿培养箱、远红外保暖床、微量输液泵、吸引器和复苏囊等设备。
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为加强早产儿的护理管理,最好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
2、维持体温稳定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升降不定,多为体温低下。
因此早产儿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4~26℃,晨间护理时提高到27~28℃,相对湿度55%~65%。
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加强体温监测,每日2~4次。
一般体重小于2000g者,应尽早置婴儿培养箱保暖。
初生10天设箱温34℃,后调至33℃维持2天改32℃,要保持体温36.5℃左右。
各种护理操作尽可能在箱内完成。
3、合理喂养早产儿各种消化酶不足,消化吸收能力差,但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多。
因此早产儿最好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儿配方乳为宜。
喂乳量根据早产儿耐受力而定,以不发生胃储留及呕吐为原则表1。
表:早产儿喂乳量
4、预防感染早产儿室应实行保护性隔离,定期空气消毒,每个床位有固定的医疗器具,
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无菌操作,谢绝外来人员探视,必要时应换隔离衣、帽、鞋方能入内。
5、维持有效呼吸早产儿易发生缺氧和呼吸暂停,仰卧位时可在肩下垫软枕,避免颈部屈曲影响呼吸,出现青紫立即输氧,给氧浓度以30~40%为宜,间歇给氧较好,因用氧浓度过高,时间过长,可引起失明,还能使红细胞过多破坏,故应避免。
呼吸暂停时给予弹足底、托背、吸氧处理。
6、密切观察病情由于早产儿各系统器官发育不成熟,其功能不完善,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娴熟的业务技能,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如发现以下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查找原因,迅速处理:①体温不正常;②呼吸不规则或呻吟;③面部或全身青紫(或苍白);④烦躁不安或反应低下;⑤惊厥、激惹、有无脑性尖叫;⑥早期或重度黄疸;⑦食欲差、呕吐、腹胀、出生3天后仍有黑便;⑧硬肿症;⑨出血症状;⑩24小时仍无大小便。
7、其它护理措施:(1)加强对家属宣教,喂养、保暖及早产儿常规护理知识。
(2)静脉营养要注意保护静脉,如脂肪乳等可以用低速另建一路维持,一般速率为2ml/h。
(3)加强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特别在使用兰光治疗时更应定期检查尿布,及时清洗更换。
(4)护理早产儿前后要洗手并用消毒手巾擦手,病房每天通风,暖箱每天消毒毛巾擦洗。
[健康教育]
1、向家属讲解早产儿的特点及常规护理知识。
2、告知出暖箱条件:体重增加达2000g以上,在室温维持24℃时放不加热的暖箱内体温能维持36.5℃左右,吸吮良好有力者,可出暖箱,出箱后应继续注意保暖。
3、出院条件:一般情况良好,体重2300g以上,在室温21-24℃时,能维持正常体温,无贫血,营养缺乏或其它疾病者,方可出院。
4、注意喂养卫生,奶瓶每次使用前应消毒,做到按需哺乳。
5、保持早产儿脐臀干洁,尿布及时清洗更换。
[新进展]
近10余年来,随着我国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普遍建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经抢救存活率明显提高,一些曾在发达国家出现的问题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等在我国的发病有上升趋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发生在早产儿的眼部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失明,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早产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有密切关系,用氧是抢救的重要措施,又是致病的常见原因,胎龄,
体重愈小,发生率愈高。
随着我国新生儿抢救水平的提高,使原来不能成活的早产儿存活下来,ROP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
在发达国家,ROP是小儿致育的主要眼疾,最早出现在矫正胎龄32W,早期筛查和治疗可以阻止病变的发展。
为解决这一严重影响早产儿生存质量的问题,做好ROP的防治工作,尽量减少ROP的发生,中华医学会特制定《早产生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
早产儿治疗用氧的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氧疗指征,对临床上无紫绀,无呼吸窘迫,PaO2或T C SO2正常者不必吸氧,对早产儿呼吸暂停主要针对病因治疗,必要时间断吸氧。
2、在氧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Fi02、PaO2或TcSO2在不同的呼吸支持水平,都应以最低的氧浓度维持PaO250-80mmHg,TcSO290-95%。
调整氧浓度应逐步进行,以免波动过大。
3、如患儿对氧浓度需求高,长时间吸氧仍无改善,应积极查找病因,重新调整治疗方案,给以相应治疗。
4、对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用氧时,一定要告知家长早产儿血管不成熟的特点,早产儿用氧的必要性和可能的危害性。
5、凡是经过氧疗,符合眼科筛查标准的早产儿,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34周时进行眼科ROP筛查,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6、进行早产儿氧疗必须具备相应的监测条件,如氧浓度测定仪,血气分析仪或经皮氧饱和度测定仪等,如不具备氧疗监测条件,应转到具备条件的医院治疗。
[提问]
1、早产儿放保暖箱中,如何根据患儿体重调节箱温?
2、鲁米那对该患儿治疗作用机理?
3、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
4、早产儿氧疗注意事项?
5、如果现患儿可以出院如何向家属宣教喂养维生素及铁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