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模拟考试 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3.47 KB
- 文档页数:3
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体心理B. 社会行为C. 社会结构D. 社会行为与社会结构答案:D2. 以下哪位学者被誉为“社会学之父”?A. 马克思B. 韦伯C. 杜尔凯姆D. 弗洛伊德答案:C3. 社会化是指个体如何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其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学习语言B. 学习社会规范C. 形成个人兴趣D. 形成社会角色答案:C4.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什么?A. 个人能力B. 社会地位C. 财富D. 所有以上答案:D5. 以下哪个概念与社会资本无关?A. 社会网络B. 社会信任C. 社会规范D. 个人偏好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功能主义的基本观点。
答案: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部分或机构(如家庭、教育、经济等)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它们相互协调,共同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2. 描述冲突理论对社会不平等的看法。
答案:冲突理论认为社会不平等是由社会中的权力斗争造成的。
不同的社会群体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相互竞争,这种竞争导致了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和社会分层。
三、论述题1. 论述现代社会中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现代社会中,家庭结构经历了从传统的大家庭向核心家庭、单亲家庭以及同居伴侣家庭等多样化形式的转变。
这种变化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变迁、经济独立性的增强和个人选择的自由。
家庭结构的变化对社会有深远的影响,包括对儿童成长环境的影响、老年人的照顾问题以及社会支持网络的变化等。
2. 分析全球化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
答案: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它通过经济、文化、政治和科技的交流影响着全球各地的社会群体。
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人阶级来说,全球化可能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增加或减少,对中产阶级而言,全球化可能带来更广阔的职业发展机会。
而对于边缘群体,如移民工人,全球化可能带来更大的不稳定性和社会排斥。
结束语:通过本次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库的练习,我们不仅复习了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还深入探讨了社会现象和问题。
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个体行为B. 社会行为C. 社会结构D. 社会变迁答案:B2. 社会学的创始人是()。
A. 马克思B. 韦伯C. 涂尔干D. 孔德答案:D3. 社会化的主要机构不包括()。
A. 家庭B. 学校C. 宗教D. 政府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角色的功能()。
A. 规范行为B. 促进交流C. 维持秩序D. 创造冲突答案:D5. 社会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A. 个人能力B. 社会地位C. 财富和权力D. 教育水平答案:C6. 社会问题的特征不包括()。
A. 普遍性B. 社会性C. 破坏性D. 个体性答案:D7. 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不包括()。
A. 法律B. 道德C. 习俗D. 个人意愿答案:D8. 社会变迁的类型不包括()。
A. 社会进化B. 社会革命C. 社会改革D. 社会退化答案:D9. 社会整合的主要机制是()。
A. 法律B. 教育C. 宗教D. 社会规范答案:D10. 社会群体的类型不包括()。
A. 家庭B. 社区C. 组织D. 国家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包括()。
A. 结构功能主义B. 冲突理论C. 符号互动论D. 女性主义答案:ABCD12. 社会化的过程包括()。
A. 语言学习B. 性别角色学习C. 职业角色学习D. 价值观学习答案:ABCD13. 社会分层的维度包括()。
A. 经济B. 社会C. 政治D. 文化答案:ABC14. 社会问题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定量研究B. 定性研究C. 实验研究D. 案例研究答案:ABD15. 社会控制的功能包括()。
A. 维持秩序B. 促进社会整合C. 保护个体权益D. 促进社会变迁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行为、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科学。
()答案:正确17. 社会化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从出生到死亡。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模考试卷及答案第Ⅰ部分选择题(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把榜样的行为当作教训是()。
A.直接模仿B.反模仿C.角色扮演D.知识积累2.日本的茶道是一个著名的()。
A.文化集丛B.文化模式C.文化结构D.文化特质3.45厘米以内的距离称为()。
A.亲密距离B.个人距离C.社会距离D.公众距离4.农民因拆迁离开了原来的村子,迁到另一个村庄继续务农,这种社会流动是()。
A.自由流动B.垂直流动C.水平流动D.代际流动5.“吃饭不是文化,吃什么,怎样吃法才是文化”,指的是文化的()。
A.创造性B.习得性C.共享性D.累积性6.《自杀论》的作者是()。
A.涂尔干B.孔德C.斯宾塞D.韦伯7.齐美尔认为,社会学这门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结构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D.社会事实8.在社会学的功能中,教育功能表现在()。
A.提供模式B.反馈信息C.社会批评D.帮助人们合理选择9.符号互动论的开创者是()。
A.米德B.布鲁默C.库利D.戈夫曼10.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创办于()。
A.纽约大学B.牛津大学C.哥伦比亚大学D.芝加哥大学11.“失范”概念的提出者是()。
A.涂尔干B.斯宾塞C.默顿D.帕森斯12.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A.文化集丛B.文化特质C.文化模式D.文化结构13.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属于()。
A.主干家庭B.核心家庭C.联合家庭D.完全家庭14.社会互动中最重要的符号系统是()。
A.语言B.面部表情C.手势15.文化传播要有载体,最原始﹑最基本的载体是()。
A.书籍B.广播C.报刊D.人16.在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属于定性方法的是()。
A.介入性研究B.问卷调查C.实验法D.实地研究17.提出“参照群体”这一概念的社会学家是()。
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体心理B. 社会行为与社会结构C. 自然现象D. 经济活动2. 社会化是指:A. 个体学习社会规范的过程B. 个体在社会中获得地位的过程C. 个体与社会互动的过程D. 个体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过程3.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结构的要素?A. 人口B. 文化C. 经济D. 个人情感4. 社会阶层的划分主要依据是什么?A. 个人能力B. 社会地位C. 财富和权力D. 教育水平5. 社会问题通常具有哪些特征?A. 普遍性B. 争议性C. 社会关注性D. 所有选项都是6. 社会资本是指:A. 社会中的物质财富B. 社会关系网络C. 社会成员的总和D. 社会制度的总和7. 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是:A. 一个机械系统B. 一个有机系统C. 一个无序系统D. 一个随机系统8. 社会变迁的动因包括:A. 技术创新B. 人口增长C. 社会政策变动D. 所有选项都是9. 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不包括:A. 法律B. 道德C. 教育D. 个人偏好10. 以下哪项是社会学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1. B2. A3. D4. C5. D6. B7. B8. D9. D 10. 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2. 阐述社会问题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答案:1. 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
调查法通过问卷或访谈收集数据;观察法通过观察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收集信息;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测试假设;文献研究法分析已有的文献资料;比较研究法通过比较不同社会或文化来寻找规律。
2. 社会问题通常是指那些影响社会正常运行和成员福祉的问题,如贫困、犯罪、歧视等。
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
社会问题可以是社会变迁的催化剂,推动社会进行调整和改革;同时,社会变迁也可能产生新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成员共同面对和解决。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社会学概论》测试题及答案班级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是( )A. 家庭B. 邻里C. 伙伴D. 同事【正确答案】 A第2题霍桑实验的进行产生了( )A.科学管理理论B.人际关系理论C.组织行为理论D.权变理论【正确答案】 B第3题科层制属于典型的( )A. 魅力型统治形式B. 卡列斯玛型统治形式C. 传统型统治形式D. 法理型统治形式【正确答案】 D第4题“分工理论最早的阐发者”是( )A. 卢梭B. 亚当·斯密C. 马克思D. 赫勒【正确答案】 B第5题社会互动中最重要的符号系统是()A. 语言B. 面部表情C. 手势D. 图形或数字【正确答案】 A第6题下列关于我国家庭生命周期的新变化,表述错误的是( )A. 家庭空巢期开始凸现B. 家庭建立时间由晚变早C. 生育期由长变短D. 家庭的生命周期有延长趋势【正确答案】 B第7题确定一个社区大体上的地域范围或疆界的客观标志是( )A. 社区中心的服务范围B. 社区人员流动范围C. 行政区划D. 其他【正确答案】 A第8题标志着社区研究开始的著作是( )A. 《一个农业社区的社会解剖》B. 《社区与社会》C. 《社区权力结构》D. 《中等市镇》【正确答案】 B第9题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土文化的过程是( )A. 文化传播B. 文化采借C. 文化濡化D. 文化交流【正确答案】 B第10题在金钱借贷方面的合作应属于()A. 自发性合作B. 制度化的传统合作C. 指导性合作D. 契约式合作【正确答案】 D第11题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互惠行为的是()A. 中国通过谈判加入WTOB. 商业活动中的买卖活动C. 夫妻在感情上的相互理解和支持D. 大学生参加“科技支农”的志愿者活动【正确答案】 D第12题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体制方面的变革而引起的规模较大的社会流动属于( )A. 结构性流动B. 自由流动C. 垂直流动D. 水平流动【正确答案】 A第13题美国的斯莫尔1895年创办了( )A. 《美国社会学杂志》B. 《社会学年刊》C. 《社会学年鉴》D. 《社会学杂志》【正确答案】 A第14题一个不懂宴会礼仪的人参加宴会感到局促不安,不能顺利地交往,反映了文化的( )A. 物质要素B. 精神要素C. 语言符号D. 规范体系【正确答案】 D第15题依照一定的社会组织结构建立起来的利益群体是()A. 机构性利益群体B. 社团性利益群体C. 自组性利益群体D. 政治与社会权利利益群体【正确答案】 A第16题托夫勒的代表作是()A. 《第三次浪潮》B. 《大趋势》C. 《社会劳动分工论》D. 《变动中的政治格局》【正确答案】 A第17题现代社会是一个更加()的社会。
社会学概论考研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A. 社会结构B. 社会行为C. 社会变迁D. 社会功能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化的基本功能?A. 传承文化B. 社会控制C. 个体发展D. 社会整合答案:C3.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A. 个人能力B. 社会地位C. 经济收入D. 社会贡献答案:B4. 社会资本是指:A. 社会关系网络B. 社会财富C. 社会地位D. 社会权力答案:A5. 以下哪个概念不是由埃米尔·涂尔干提出的?A. 社会事实B. 社会整合C. 社会分工D. 社会化答案:D6. 社会问题的特点不包括:A. 普遍性B. 复杂性C. 可解决性D. 客观性答案:C7. 社会运动的发起者通常是:A. 个人B. 政府C. 社会团体D. 企业答案:C8.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控制的手段?A. 法律B. 道德C. 习俗D. 暴力答案:D9. 社会交换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A. 马克斯·韦伯B. 乔治·赫伯特·米德C. 彼得·布劳D. 埃米尔·涂尔干答案:C10. 以下哪个概念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A. 社会结构B. 社会化C. 社会认同D. 社会变迁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化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答案: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学习并内化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它的重要性在于帮助个体适应社会环境,形成社会角色,并促进社会秩序的维持。
2. 阐述社会分层的类型及其影响。
答案:社会分层的类型包括阶级分层、地位分层和权力分层。
社会分层影响个体的社会地位、资源获取和社会机会,进而影响社会的整体结构和动态。
3. 描述社会问题的特点及其解决途径。
答案: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复杂性和客观性等特点。
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包括政策制定、社会教育、法律调整和社会运动等。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现代社会中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2023年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一)名词解释1. 群体群体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但不是任何几个人就能构成群体。
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到达共同的目标,以肯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展活动的人群。
2. 利益群体利益群体是指基于某种共同价值、共同利益、共同态度或者共同职业的利益个体所结合形成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利益集合体。
利益群体既可以相对稳定的社会组织(如政府机关、事业、企业、社团、协会、地下组织等)形式存在,也可以松散、无固定组织、变动性大、流淌性强的个体总和。
3.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在英文中称social vulnerable groups[2]。
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安排不公正、社会构造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
在社会学、政治学、社会政策讨论等领域中,它是一个核心概念4. 群体关系群体关系,是指人作为个体在社会游荡而形成群体,性质与概念发生了变化。
人在个体的时候想的许多而做的事却很少,完成单一的事情往往很困难甚至无法完成。
人在群体的时候假如与组成群体的个体关系相处融洽,在办事与开发新新事物的速度及成效上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区分个体与群体的的关系上却往往让人捉摸不透,个体与群体存在的差异无法来比照。
一般个体得屈服于群体而群体得有个体来拼凑,二者相辅相成不行能区分开来。
5. 群体构造社会群体的构造讨论包含许多内容,一个群体主要由社会成员结合而成,它包括群体成员的数目,群体成员的异质与同质,群体成员的角色、社会群体的领导以及与此亲密相关的群体决策。
6. 社会组织在社会科学中社会组织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全部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隐秘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等。
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
它只是指人类的组织形式中的一局部,是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组建的稳定的合作形式。
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的创始人是:A. 马克思B. 孔德C. 韦伯D. 杜尔凯姆答案:B2. 社会结构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 人口、文化、组织B. 经济、政治、文化C. 人口、领土、政府D. 社会关系、社会角色、社会制度答案:D3. 社会化的主要功能是:A. 传递文化B. 维持社会秩序C. 促进个体发展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4. 社会分层的依据不包括:A. 财富B. 权力C. 声望D. 年龄答案:D5. 社会问题的特点包括:A. 普遍性B. 社会性C. 危害性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6. 社会运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 目标、行动、组织B. 情感、行动、组织C. 目标、情感、组织D. 目标、行动、情感答案:A7. 社会资本是指:A. 社会关系网络中蕴含的资源B. 社会成员的资本总和C. 社会经济资本D. 社会文化资本答案:A8. 社会控制的主要形式不包括:A. 法律B. 道德C. 宗教D. 个人偏好答案:D9. 社会变迁的类型包括:A. 进化B. 革命C. 改革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10. 社会研究方法中,定性研究的特点不包括:A. 强调深入理解B. 重视数据的量化C. 强调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互动D. 重视研究过程中的主观体验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化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答案:社会化是个体学习社会规范、价值观、行为模式的过程,它对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形成社会角色以及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描述社会问题的识别过程。
答案:社会问题的识别过程通常包括问题的发现、问题的界定、问题的诊断和问题的确认四个阶段。
3. 解释社会资本的概念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群体通过社会网络获得的资源和能力,它能够促进社会合作、增强社会凝聚力,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现代社会中社会分层的表现形式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的创始人是()。
A. 马克思B. 韦伯C. 孔德D. 斯宾塞答案:C2. 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
A. 定性研究B. 定量研究C. 历史研究D. 比较研究答案:B3. 社会结构是指()。
A. 社会成员的分布状况B. 社会成员的互动关系C. 社会成员的组织形式D. 社会成员的地位和角色答案:D4. 社会化是指个体()。
A. 学习社会规范的过程B. 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C. 形成社会意识的过程D. 获得社会地位的过程5. 社会问题通常是指()。
A. 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B. 社会中难以解决的问题C. 社会中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D. 社会中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答案:D6. 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按照()的差别而形成的不同层次。
A. 财富B. 权力C. 声望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7. 社会流动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的变动。
A. 社会空间B. 社会时间C. 社会地位D. 社会关系答案:C8. 社会控制是指通过()来维持社会秩序。
A. 法律B. 道德C. 习俗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9. 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的()发生变化。
B. 功能C. 文化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10. 社会工作的主要目的是()。
A. 帮助个人适应社会B. 帮助社会适应个人C.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D. 维护社会稳定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学研究的领域包括()。
A. 家庭B. 教育C. 政治D. 经济答案:ABCD2. 社会化的主要机构包括()。
A. 家庭B. 学校C. 工作单位D. 媒体答案:ABCD3. 社会问题的特点包括()。
A. 普遍性B. 复杂性D. 紧迫性答案:ABCD4. 社会分层的依据可以是()。
A. 财富B. 权力C. 声望D. 教育水平答案:ABCD5. 社会流动的类型包括()。
A. 垂直流动B. 水平流动C. 代际流动D. 个人流动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其特点。
社会学概论模拟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我国通过普查进行的统计调查内容和时间周期已经规范化、制度化,每逢末尾数字为“0”的年份进行A、人口普查B、工业调查C、农业普查D、第三产业普查正确答案:A2、最早的教育形态是A、家庭教育B、个人教育C、社会教育D、学校教育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社会教育意指学校活动之外,有意识的培养社会成员,有助于其身心发展的各项社会活动。
社会教育是最早的教育形态。
3、功能主义和冲突论的社会分层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过激烈争论。
此后,产生了一种折中的社会分层理论,其代表人物是A、格尔哈特·伦斯基B、K.戴维斯C、W.摩尔D、达伦多夫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功能主义和冲突论的社会分层理论曾经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过激烈争论。
此后产生了一种折中的社会分层理论,其代表是格尔哈特·伦斯基。
4、对教育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中,伊凡·伊利奇的主要观点是A、对制度化教育的批判B、教育与文化资本C、劳工阶层子弟的“亚文化”D、教育与社会流动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伊凡·伊利奇的主要观点是对制度化教育的批判。
5、《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的作者是社会学家A、麦肯齐B、沃斯C、布劳D、霍曼斯正确答案:C6、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第三层次是A、预测性功能B、解释性功能C、规范性功能D、描述性功能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第一层次是描述性功能。
第二层次是解释性功能。
第三层次是预测性功能。
第四层次是规范性功能。
7、中国的社会现代化起步阶段开始于A、1840年B、1911年C、1949年D、1890年正确答案:C8、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的现代化理论属于A、世界体系理论B、信息社会论C、依附理论D、经典现代化理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世界体系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有广泛影响的理论,以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为代表。
社会学概论模拟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不属于亚文化的是( )A、一夫一妻制B、计算机黑客C、哥特人D、自然主义者正确答案:A2、希望工程属于( )A、经济组织B、非政府组织C、政治组织D、政府组织正确答案:B3、当代社会分层的首要标准是( )A、职业B、教育C、收入D、权力正确答案:A4、第一次使用社会学一词是在哪一书中( )。
A、《经济与社会》B、《实证哲学教程》C、《社会学原理》D、《社会学方法论》正确答案:B5、从广义上说,人的社会化主要指的是( )A、少儿期的社会化B、终生社会化C、成年期的社会化D、青年期的社会化正确答案:B6、社会学的创始人是( )。
A、奥古斯特.孔德B、斯宾塞C、马克思D、马克斯.韦伯正确答案:A7、首次提出实证一词的思想家是( )A、孔德B、韦伯C、孔子D、马克思正确答案:A8、在文化的结构中,一辆马车是( )。
A、文化特质B、文化特性C、文化模式D、文化特质丛正确答案:D9、“亲密与孤独”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主要是指( )时期的特征A、中年B、青年C、学龄D、婴儿正确答案:B10、中国传统社会网络的核心格局是( )A、面子B、差序格局C、团体格局D、同心圆正确答案:B11、现代社会中,( )已经成了一种最稀缺、最重要的社会资本。
A、声望B、收入C、权力D、职业正确答案:C12、在现代社会中,( )处于主导地位A、血缘群体B、姻缘群体C、业缘群体D、地缘群体正确答案:C13、社会学家( )最先将社会角色一词运用到社会心理学领域A、林顿B、斯宾塞C、米德D、芝加哥学派正确答案:C14、在默顿的失范理论中,既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也拒绝社会认可的手段,这种适应方式被称为( )。
A、形式主义B、退却主义C、革新D、反叛正确答案:B15、最常用的社会制度划分方式是( )所划分出的制度。
A、按社会制度的功能B、按社会制度产生方式C、按社会制度作用范围D、按社会制度产生顺序正确答案:C16、韦伯的代表作是( )。
社会学概论模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同辈群体的影响在( )达到最高峰A、儿童期B、中年期C、青春期D、老年期正确答案:C2、初级群体的概念最早是由( )提出的A、默顿B、米德C、库利D、霍曼斯正确答案:C3、在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中,社会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是( )。
A、组织要素B、价值要素C、设备要素D、规范要素正确答案:C4、在社会整体的结构中,社会存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 )。
A、文化与文明B、人口与自然环境C、政治与经济D、物质与精神正确答案:B5、( )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
A、社会地位B、社会制度C、社会网络D、社会角色正确答案:D6、在青年时期,影响人们社会化的主要是因素是( )A、社区B、学校C、同辈群体D、工作单位正确答案:D7、1891年( )在广州自办的长兴学舍开设“群学”课程。
A、谭嗣同B、康有为C、章太炎D、吴建常正确答案:B8、韦伯概括出的合法统治的三种类型中,( )是最符合世界趋势的。
A、魅力权威B、道德权威C、法理权威D、传统权威正确答案:C9、提出“社会控制”一词的社会学家是( )A、库利B、米德C、帕克D、罗斯正确答案:D10、“镜中我”这一概念是由( )提出的A、布鲁默B、米德C、戈夫曼D、库利正确答案:D11、以下哪种方式可以表现社会角色( )A、布景与道具B、角色领悟C、角色实践D、角色期待正确答案:A12、邻里群体的结成是以( )为基础的A、地缘B、姻缘C、业缘D、血缘正确答案:A13、( )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A、小群体B、血缘群体C、次级群体D、首属群体正确答案:D14、下列不属于社会分层主要研究方法的是( )A、客观法B、声誉法C、主观法D、权力法正确答案:D15、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 )A、组织成员B、组织结构C、组织章程D、组织目标正确答案:A16、社会学在中国的恢复和重建后,对中国社会学产生较大影响的社会学家是( )A、李景汉B、孙本文C、费孝通D、晏阳初正确答案:C17、中国古代儒家所传说和向往的最高社会理想是( )A、小康社会B、大同社会C、理想国D、和谐社会正确答案:B18、城市社区的社会关系以( )为主A、地缘关系B、混合关系C、业缘关系D、血缘关系正确答案:C19、文化模式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A、罗思.本尼迪克特B、塞缪尔.亨廷顿C、玛格丽特.米德D、博厄斯正确答案:A20、社会制度最具革命性的特征是( )A、强制性B、约定性C、历史性D、社会性正确答案:B21、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是( )A、社会角色的表现B、社会角色的确定C、社会角色的失调D、社会角色的扮演正确答案:D22、把社区分为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是根据( )而进行的划分A、地域型社区划分法B、区位体系划分法C、功能型社区划分法D、历史划分法正确答案:A23、文化往往具有比较广泛的意义,这主要是指文化的( )A、变迁性B、传递性C、象征性D、复合性正确答案:C24、网络社会问题的根源是( )A、网络的开放性B、人们的社会行为C、个人的心理失调D、网络环境正确答案:B25、环境问题主要指的是( )A、沙尘暴问题B、厄尔尼诺现象C、自然环境问题D、生态环境问题正确答案:D26、重点研究越轨行为产生过程的理论是( )A、社会标签理论B、社会冲突理论C、随异交往理论D、社会失范理论正确答案:A27、“建设一个高素质的学习型社区”是( )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BA.原强B.群学肄言C.社会学原理D.原富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BA.齐美尔B.达伦多夫C.韦伯D.孔德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CA.符号B.规范C.礼俗D.价值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DA.偶发群体B.社会类属C.次属群体D.首属群体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AA.博物馆B.图书馆C.俱乐部D.医院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AA.水平流动B.向下流动C.向上流动D.其它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D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A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DA.偶婚制家庭B.伙婚制家庭C.普那路亚家庭D.专偶制家庭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DA.巴纳德B.涂尔干C.科塞D.麦克雷戈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AA.文化元素B.文化集丛C.文化模式D.礼仪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CA.实证主义B.非实证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D.历史唯心主义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CA.社会动力学B.社会静力学C.社会进化论D.社会发展论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AA.主动性B.自觉性C.互动性D.强制性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BA.工作单位B.家庭C.社区D.大众传播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CA.利益B.需求C.生产D.阶级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BA.社区B.群体C.家庭D.法律18、组织的核心是 BA.组织的目标B.权力的划分C.组织的结构D.组织的功能19、社区的首要功能是 AA.经济生活B.社会化C.社会控制D.社会参与20、社会群体存在的本质反映是BA.生产关系B.社会关系C.组织D.人的本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现代社会变迁的特点有ABCDEA.速度日趋加快B.受科学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C.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D.受人们自觉控制的程度不断提高E.相关性日趋增强2、我国家庭的发展,出现了同西方家庭发展相同的趋势,主要表现在ABCA.家庭规模小B.家庭功能有所变化C.对家庭价值的认识趋向现代化D.家庭规模扩大E.对家庭价值的认识出现后现代意识3、文化的空间结构包括ABC DA.文化区B.文化区域C.文化圈D.边际文化E.多元文化4、社会学的主要特征有ABCDEA.整体性B.综合性C.广泛性D.应用性E.多样性5、下列有关社会唯名论正确的是CD ABA.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B.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C.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D.个人行为及其细节是社会学研究对象E.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6、文化交流包括CEBAA.文化接触B.文化冲突C.文化采借D.文化移植E.文化融合7、帕森斯认为群体具有的功能有ABDCA.适应环境B.实现目标C.统一内部D.维持价值E.更新价值8、宏观社会控制包挂哪些方面的控制ABCDA.政治B.经济C.文化D.意识形态E.心理9、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代表者有ABCDEA.孔德B.斯宾塞C.涂尔干D.韦伯E.马克思10、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简括为ACDE BA.技能社会化B.政治社会化C.行为社会化D.性别角色社会化E.文化社会化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组织结构2、制度化控制3、社会现代化4、社会问题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为什么说,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2、简述社会舆论在社会控制中的重要性;3、社会组织中非正式结构存在的基本原因及其功能分析;4、简述文化的主要特征;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正向社会化与负向社会化简论;2、试论社会现代化与“全盘西化”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生产关系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社会关系,从本质上讲,就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1生产关系作为特定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形式,只能建立在特定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反映的是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因而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2物质资料的生产关系不仅制约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而且决定它们的性质,乃至决定整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3生产关系影响和决定个人在整个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状态;2、社会舆论控制是众多社会成员对某一特殊事件所抱的态度和所持意见的一致性反映,亦即是一种公意;它在非正式控制中表现最为突出:1社会舆论流行迅速,范围广,对当事人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借助于大众传媒,其控制作用更强;2事实上,任何习俗控制、道德控制等都是通过一定形式的舆论控制来实现的;因此,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3、非正式结构的意义:它是指组织内部的成员以共同的观点、爱好、僧感为基础, 自发形成的一种群体结构;非正式结构存在的基本原因:为了满足个人从组织中得不到的需要,具有相似的社会背景、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的组织成员自觉自愿形成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结构有正、负功能,其功能为:1能缓冲正式结构所带来的压力;2能提供正式结构以外的丰富的社会控制和沟通形式;3能及时解决正式结构的失调现象;4能成为组织改革的积极的能力和维护社会成员合理利益的有效力量;4、⑴人为性;⑵后天习得性;⑶共享性;⑷动态连续性;⑸共同性;⑹多样性;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答案要点:1定义:正向社会化是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负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2传统社会的个体社会化主要是正向社会化;而在现代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负向社会化;这种变化的原因:社会的变迁;传统社会生产力落后,科学文化水平低,知识更新慢;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信息传递快,青年人反应敏锐,接受及时;3这种变化的影响:在未来的发展中,青年文化将对成人世界产生重要影响;4当前我国双向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青少年不容易接受老一代人的教化;另一方面,老一代人也不容易受青年一代的影响;表现为代沟问题;2、答案要点:1现代化首先在西方国家启动,“现代化”与“西化”出现巧合;社会趋同论的观点认为现代化即“全盘西化”;2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应该而且必须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3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化就是“全盘西化”;文化传统不同展开;现实条件不同展开;4许多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给本国的现代化带来极大的损害;我们要吸取教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学概论(本)终极模考-答案.docx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学概论(本)终极模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题目1、《民主在美国》的作者是()。
A. 孟德斯鸠B. 马克思C. 托克维尔D. 孔德正确答案是:托克维尔题目2、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的表现。
A. 角色失败B. 角色冲突C. 角色不清D. 角色中断正确答案是:角色冲突题目3、从()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A. 关系的协调程度B. 关系建立的基础C. 关系的规范化程度D. 关系的密切程度正确答案是:关系建立的基础题目4、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是根据()的标准。
A. 从属关系B. 归属感C. 互动关系D. 结构特征正确答案是:归属感题目5、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
A. 显功能B. 正功能C. 反功能D. 潜功能正确答案是:反功能题目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A. 逆城市化B. 城乡二元结构C. 城市贫民化D. 城乡融合正确答案是:逆城市化题目7、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
这种变动称为()。
2A. 开放性社会结构B. 非结构性流动C. 社会变迁D. 结构性流动正确答案是:结构性流动题目8、()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冲突。
A. 社会解组论B. 冲突论C. 偏差行为理论D. 社会建构论正确答案是:冲突论题目9、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
A. 表意人群B. 偶合人群C. 行动人群D. 常规人群正确答案是:表意人群题目10、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 畸变B. 脱节C. 失衡D. 错位正确答案是:畸变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6分)题目11、社会化的类型包括()。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社会行为B. 社会现象C. 社会结构D. 社会变迁答案:B2. 社会学的创始人是()。
A. 马克思B. 韦伯C. 孔德D. 斯宾塞答案:C3. 社会结构指的是()。
A. 社会中各种关系的总和B. 社会中各种制度的总和C. 社会中各种活动的总和D. 社会中各种组织的总和答案:A4. 社会化过程包括()。
A. 学习语言B. 学习文化C. 学习社会规范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
A. 经济地位B. 政治地位C. 社会地位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A. 实证研究B. 历史比较C. 理论分析D. 定量分析答案:ABCD2. 社会问题的特点包括()。
A. 普遍性B. 复杂性C. 社会性D. 持续性答案:ABCD3. 社会控制的类型包括()。
A. 法律控制B. 道德控制C. 宗教控制D. 习俗控制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社会学的功能。
答案:社会学的功能主要包括:解释社会现象、预测社会发展趋势、指导社会政策制定、促进社会进步等。
2. 简述社会化的意义。
答案:社会化的意义在于帮助个体学习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社会的一员。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现代社会中社会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答案:现代社会中社会问题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经济不平等、文化冲突、资源分配不均等。
解决途径包括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提高教育水平、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等。
2. 论述社会结构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答案:社会结构通过规范个体行为、提供社会角色和地位等影响个体行为。
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决定了其行为模式和选择,同时个体行为也反过来影响社会结构的变迁。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20分)1. 阅读以下案例:某城市因城市规划不当导致交通拥堵严重,居民出行不便,生活质量下降。
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个体行为B. 社会行为C. 社会现象D. 社会结构答案:C2. 社会学的创始人是()。
A. 马克思B. 韦伯C. 孔德D. 涂尔干答案:C3. 社会化的主要机构不包括()。
A. 家庭B. 学校C. 宗教D. 政府答案:D4. 社会分层的主要标准是()。
A. 年龄B. 性别C. 职业D. 财富和权力答案:D5. 社会问题的特点不包括()。
A. 普遍性B. 社会性C. 客观性D. 个体性答案:D6. 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不包括()。
A. 法律B. 道德C. 习俗D. 个人意愿答案:D7. 社会变迁的主要形式不包括()。
A. 社会进化B. 社会革命C. 社会改革D. 社会停滞答案:D8. 社会角色的类型不包括()。
A. 规定角色B. 自然角色C. 先赋角色D. 获得角色答案:B9. 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是()。
A. 合作B. 竞争C. 冲突答案:D10. 社会研究的主要方法不包括()。
A. 定性研究B. 定量研究C. 实验研究D. 理论分析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社会学的主要功能包括()。
A. 描述B. 解释C. 预测答案:ABC12. 社会结构的主要要素包括()。
A. 人口B. 组织C. 文化D. 制度答案:ABCD13. 社会化的主要过程包括()。
A. 语言学习B. 性别角色学习C. 职业角色学习D. 道德规范学习答案:ABCD14. 社会问题的主要类型包括()。
A. 贫困问题B. 环境问题C. 犯罪问题D. 教育问题答案:ABCD15. 社会控制的主要类型包括()。
A. 内在控制B. 外在控制C. 正式控制D. 非正式控制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的科学。
(对)17. 社会化是一个单向的过程,个体只能被动接受社会的影响。
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89题,每题1分,共89分)1.霍尔提出,社会存在不同的个人空间有A、两种B、三种C、四种D、五种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霍尔提出社会存在不同的个人空间有四种:个人距离是为熟人或朋友保留的个人空间;公众距离是为一些类似演说家等公众人物保留的距离;社会距离是比较正式的场合保持的距离;亲密距离是为关系亲密的个人之间接触保留的。
2.其典型形式为科层制的是A、超凡魅力型权威B、传统型权威C、现代型权威D、法理型权威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其典型形式为科层制的是法理型权威。
3.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提出的社会现代化理论是A、信息社会论B、依附理论C、后工业社会论D、世界体系理论正确答案:D4.根据角色规范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角色划分为A、群体角色与个人角色B、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C、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D、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正确答案:B5.属于次级群体的是A、邻里B、社团C、家庭D、游戏伙伴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次级群体是用来表示与初级群体相对应的各种群体。
如学校、职业群体、社团等。
6.国务院第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
这是在A、1989年B、1994年C、1978年D、1980年正确答案:C7.属于现代学校教育显功能的是A、社会选拔B、社会化C、知识技术创新D、建立未来人际关系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现代学校教育的显功能有社会化、社会选拔、提高人口素质、知识技术创新。
8.试图通过深入地“解剖麻雀”,达到对某一社会现象的全面认识,从个性发现共性,从特殊认识一般,这种研究方法是A、个案研究B、典型调查C、结构访谈D、参与观察正确答案:B9.对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与重大措施的设想,称为A、社会发展愿景B、社会发展计划C、社会发展战略D、社会发展策略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社会发展计划是对社会发展的总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与重大措施的设想。
10.职业学校教育属于A、继续社会化过程B、重新社会化过程C、基本社会化过程D、二级社会化过程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一般来说,职业学校教育就属于基本社会化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B)
A.《原强》B.《群学肄言》C.《社会学原理》D.《原富》
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B)
A.齐美尔B.达伦多夫C.韦伯D.孔德
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C)
A.符号B.规范C.礼俗D.价值
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D )
A.偶发群体B.社会类属C.次属群体D.首属群体
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A)
A.博物馆B.图书馆C.俱乐部D.医院
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A)
A.水平流动B.向下流动C.向上流动D.其它
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 )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A )
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
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D)
A.偶婚制家庭B.伙婚制家庭C.普那路亚家庭D.专偶制家庭
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D )
A.巴纳德B.涂尔干C.科塞D.麦克雷戈
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A )
A.文化元素B.文化集丛C.文化模式D.礼仪
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C)
A.实证主义B.非实证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D.历史唯心主义
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C )
A.社会动力学B.社会静力学C.社会进化论D.社会发展论
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A )
A.主动性B.自觉性C.互动性D.强制性
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B )
A.工作单位B.家庭C.社区D.大众传播
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C)
A.利益B.需求C.生产D.阶级
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B)
A.社区B.群体C.家庭D.法律
18、组织的核心是(B )
A.组织的目标B.权力的划分C.组织的结构D.组织的功能
19、社区的首要功能是(A )
A.经济生活B.社会化C.社会控制D.社会参与
20、社会群体存在的本质反映是(B )
A.生产关系B.社会关系C.组织D.人的本质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现代社会变迁的特点有(ABCDE )
A.速度日趋加快B.受科学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
C.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D.受人们自觉控制的程度不断提高
E.相关性日趋增强
2、我国家庭的发展,出现了同西方家庭发展相同的趋势,主要表现在(ABC )
A.家庭规模小B.家庭功能有所变化
C.对家庭价值的认识趋向现代化D.家庭规模扩大
E.对家庭价值的认识出现后现代意识
3、文化的空间结构包括(ABC D )
A.文化区B.文化区域C.文化圈D.边际文化E.多元文化
4、社会学的主要特征有(ABCDE )
A.整体性B.综合性C.广泛性D.应用性E.多样性
5、下列有关社会唯名论正确的是(CD AB)
A.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B.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
C.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D.个人行为及其细节是社会学研究对象
E.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
6、文化交流包括(CEBA )
A.文化接触B.文化冲突C.文化采借D.文化移植E.文化融合
7、帕森斯认为群体具有的功能有(ABDC )
A.适应环境B.实现目标C.统一内部D.维持价值E.更新价值
8、宏观社会控制包挂哪些方面的控制(ABCD )
A.政治B.经济C.文化D.意识形态E.心理
9、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代表者有(ABCDE )
A.孔德B.斯宾塞C.涂尔干D.韦伯E.马克思
10、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简括为(ACDE B)
A.技能社会化B.政治社会化C.行为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E.文化社会化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组织结构
2、制度化控制
3、社会现代化
4、社会问题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为什么说,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2、简述社会舆论在社会控制中的重要性。
3、社会组织中非正式结构存在的基本原因及其功能分析。
4、简述文化的主要特征。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正向社会化与负向社会化简论。
2、试论社会现代化与“全盘西化”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生产关系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社会关系,从本质上讲,就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生产关系是
最基本的社会关系:(1)生产关系作为特定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形式,只能建立在特定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反映的是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因而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2)物质资料的生产关系不仅制约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而且决定它们的性质,乃至决定整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3)生产关系影响和决定个人在整个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状态。
2、社会舆论控制是众多社会成员对某一特殊事件所抱的态度和所持意见的一致性反映,亦即是一种公意。
它在非正式控制中表现最为突出:(1)社会舆论流行迅速,范围广,对当事人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
借助于大众传媒,其控制作用更强。
(2)事实上,任何习俗控制、道德控制等都是通过一定形式的舆论控制来实现的。
因此,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
3、非正式结构的意义:它是指组织内部的成员以共同的观点、爱好、僧感为基础,自发形成的一种群体结构。
非正式结构存在的基本原因:为了满足个人从组织中得不到的需要,具有相似的社会背景、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的组织成员自觉自愿形成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结构有正、负功能,其功能为:(1)能缓冲正式结构所带来的压力。
(2)能提供正式结构以外的丰富的社会控制和沟通形式。
(3)能及时解决正式结构的失调现象。
(4)能成为组织改革的积极的能力和维护社会成员合理利益的有效力量。
4、⑴人为性;⑵后天习得性;⑶共享性;⑷动态连续性;⑸共同性;⑹多样性。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答案要点:
(1)定义:正向社会化是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
负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
(2)传统社会的个体社会化主要是正向社会化;而在现代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负向社会化。
这种变化的原因:社会的变迁。
传统社会生产力落后,科学文化水平低,知识更新慢;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信息传递快,青年人反应敏锐,接受及时。
(3)这种变化的影响:在未来的发展中,青年文化将对成人世界产生重要影响。
(4)当前我国双向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青少年不容易接受老一代人的教化;另一方面,老一代人也不容易受青年一代的影响。
表现为代沟问题。
2、答案要点:
(1)现代化首先在西方国家启动,“现代化”与“西化”出现巧合。
社会趋同论的观点认为现代化即“全盘西化”。
(2)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应该而且必须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
(3)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化就是“全盘西化”;文化传统不同(展开);现实条件不同(展开)。
(4)许多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给本国的现代化带来极大的损害。
我们要吸取教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