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前庭系统解剖生理及原则共69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5.63 MB
- 文档页数:69
前庭神经系统解剖和生理眩晕和头晕神经病学医学网编排:玄之玄仅供学习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正常平衡功能的保持,有赖于完整的前庭觉、本体觉和视觉,以及他们在中枢神经内不断整合的功能。
任何一处病变或功能障碍都将引起平衡紊乱或影响前庭疾病的恢复!本文内容提要:●内耳迷路虽只属于平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大部分眩晕/头晕可能与它有关。
●每侧耳内,包含有三个半规管(水平、前、后)和两个耳石器(椭圆囊和球囊),前者感受头部的角加速度运动,后者感受包括重力作用在内的直线加速运动。
●大多数的半规管试验只检查水平平规管功能,后者仅占前庭迷路的五分之一。
●前庭神经上支包含来自上(前)半规管、水平(外)半规管和椭圆囊的传入神经纤维,前庭神经下支则包含来自下(后)半规管和球囊的传人神经纤维。
这种结构为前庭神经炎患者会出现水平半规管功能减退或后半规管BPP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提供了解释。
●供血动脉基本上是沿着神经支配径路走行的,因此血管病变会首先损及耳蜗或前庭。
除非出现终末动脉的选择性病变,这两个器官(及脑干) 常会同时受损。
●前庭神经存在背景性放电(前庭紧张度)。
这为一侧前庭病变后在没有任何头部运动的情况下,仍能引发眩晕提供了解释;也为患者仍能感受到头部向各个方向的运动提供了解释:向功能“正常”方向运动时背景放电增强,向功能“ 减低”方向运动时背景放电减弱。
由于前庭不同病变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头晕、眩晕、平衡障碍等大致相似,因此其诊断往往需要依赖前庭系统邻近结构受累的其他伴随症状。
所以,不仅要了解前庭器官的解剖结构,还要熟悉与前庭器官及其神经通路相邻近的解剖结构。
内耳迷路位于颞骨岩部内,包含骨迷路和膜迷路两部分。
膜迷路位于骨迷路内,而感知声音(耳蜗)和头部运动(前庭)的上皮组织则位于膜迷路中。
膜迷路中充满着内淋巴液,感觉性上皮组织被浸泡于内淋巴液中。
骨迷路和膜迷路之间充满着外淋巴液。
后部迷路包含半规管和耳石器,半规管感受头部的旋转加速运动,耳石器感受头部的重力和直线加速运动。
前庭系统医学课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前庭系统概述•前庭系统疾病分类与症状•前庭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前庭系统康复训练与护理•前庭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前庭系统疾病典型病例分析目录01前庭系统概述前庭系统是负责人体平衡和空间感知的内耳系统,包括前庭器官和前庭神经定义前庭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感知头部的运动和位置变化,以及维持人体平衡功能前庭系统的定义与功能前庭系统对平衡感的调节作用前庭系统与视觉、本体感觉和认知功能等方面的关系前庭系统对运动病和晕车症状的影响前庭系统与平衡感前庭系统的解剖结构前庭器官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前庭神经的组成和传递途径前庭系统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02前庭系统疾病分类与症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最常见的耳石症,患者头部移动至某一位置时出现旋转性眩晕,伴有眼震、恶心、呕吐等症状。
半规管耳石症由于外伤、内耳疾病等原因导致半规管内的耳石脱落或移位,引发眩晕、恶心等症状。
耳石症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前庭神经炎的主要原因,如流行性感冒、带状疱疹等病毒感染可导致前庭神经炎。
自身免疫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炎症也是前庭神经炎的病因之一,如自身免疫性内耳病等。
前庭神经炎化脓性迷路炎是常见的迷路炎类型,多由中耳炎、乳突炎等炎症扩散引起,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化脓性迷路炎结核性迷路炎较为少见,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眩晕、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
结核性迷路炎迷路炎晕车晕车是由于人体前庭系统失衡引起的症状,表现为乘车时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
晕船晕船是由于人体前庭系统失衡引起的症状,表现为乘船时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
晕动病偏头痛先兆症状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多伴有偏头痛先兆症状,如视觉先兆、感觉先兆等。
前庭症状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前庭性偏头痛03前庭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根据患者的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等临床表现判断前庭系统疾病。
目录1 前庭系统 (2)1.1 外周前庭 (2)1.1.1 前庭器官 (2)1.2.2 前庭神经 (5)1.2前庭中枢 (6)1.2.1 脑干 (6)1.2.2 小脑 (7)1.2.3 大脑皮质 (7)1.3 前庭运动输出系统 (8)2 前庭系统的奥秘 (9)2.1 前庭的生理功能 (9)2.2 前庭与视觉、本体觉的协同作用 (10)2.4 前庭与眩晕 (11)2.5 平衡功能检查 (12)2.6 旋转实验和冷热实验 (12)2.7 眼球震颤与眼震电图 (13)2.8 前庭医学的奠基人-巴拉尼 (14)2.9 美尼尔生平 (15)2.10 美尼尔病(梅尼埃病)的发现 (15)2.11对美尼尔病(梅尼埃病)的误解 (16)2.12美尼尔病(梅尼埃病)的证实 (17)3 本体感受器 (17)3.1 肌梭 (17)3.2 腱梭 (18)3.3 牵张反射 (18)3.4 本体感觉 (19)3.5 本体感觉与运动技能 (19)1 前庭系统前庭系统是人体平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特殊的感受器,能够接受适宜的刺激,经前庭神经把刺激信息传入到相应的脑干内的前庭神经核以及小脑,经过与其他感觉信息(如视觉信息、其它本体觉信息)的整合、加工等处理后,再经多条神经通路把这些信息传送到脑内更高层次的中枢,进行高层次的加工处理,甚至形成主观意识,或经一定的神经通路传送到运动神经核(如眼动神经核、脊髓前角运动核等),从而做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功能反应。
这些过程实际上都是高级的、复杂的神经反射活动。
人的前庭系统可分为三部分:外周前庭系统、前庭中枢处理系统和运动输出系统。
1.1 外周前庭1.1.1 前庭器官外周前庭系统由前庭器官与前庭神经组成,它们传送有关头的角速度、线加速度和相对于头的方向的重力线等信息至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前庭神经核复合体和小脑。
中枢神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加工,并与其它感觉信息相组合以判定头的位置和运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