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_认识抽象画
- 格式:pptx
- 大小:8.41 MB
- 文档页数:21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第3课《认识抽象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美版五年级美术教材第3课《认识抽象画》。
本课主要内容包括:了解抽象画的概念、特点及其发展历程;学习欣赏和分析抽象画作品;尝试运用抽象艺术语言创作一幅抽象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抽象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欣赏和分析抽象画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绘画表现力。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他们敢于尝试、勇于实践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抽象画的艺术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抽象画作品。
重点:掌握抽象画的创作方法,运用抽象艺术语言进行绘画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抽象画作品图片、绘画工具、颜料等。
学生准备:绘画纸张、水彩笔、油画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一组抽象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画是什么类型的吗?它们与我们平时所见的画作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抽象画。
2. 新课内容:(1)介绍抽象画的概念和特点。
(2)讲解抽象画的发展历程。
(3)欣赏和分析经典抽象画作品。
3. 实践环节:(1)教师示范如何运用抽象艺术语言进行绘画创作。
(2)学生跟随示范,尝试创作一幅抽象画。
4. 随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自己的抽象画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抽象画的概念与特点2. 抽象画的发展历程3. 欣赏与分析经典抽象画作品4. 抽象画的创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抽象画。
2. 答案:学生完成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抽象画的欣赏和分析能力有所提高,但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抽象艺术语言的运用还不够熟练。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更多抽象画作品,深入了解不同艺术家的风格特点。
(2)举办一次班级内的抽象画展览,让学生互相学习、交流。
(3)尝试运用抽象艺术语言进行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如抽象雕塑、抽象音乐等。
第3课认识抽象画(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抽象画的概念和特点;2.能够分辨和描述不同类型的抽象画;3.了解抽象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技能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来鉴赏抽象画;2.能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3.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自己创作的抽象画。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2.通过创作抽象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3.培养学生欣赏和尊重不同风格和文化背景的抽象画的态度。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抽象画的概念和特点;2.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来鉴赏抽象画;3.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和想象来表达抽象画。
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和表达自己创作的抽象画;2.培养学生欣赏和尊重不同风格和文化背景的抽象画的态度。
3. 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内容1.了解抽象画的概念和特点;2.分析和比较不同类型的抽象画;3.了解抽象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4.创作自己的抽象画并描述表达。
教学过程步骤一:了解抽象画的概念和特点(20分钟)1.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抽象画的概念和特点;2.让学生讨论和总结抽象画的特点,并记录在黑板上。
步骤二:分析和比较不同类型的抽象画(30分钟)1.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抽象画,让学生分析和比较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2.让学生讨论不同类型抽象画的风格和文化背景,并记录在黑板上。
步骤三:了解抽象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0分钟)1.通过简短的讲解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抽象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让学生讨论和总结抽象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并记录在黑板上。
步骤四:创作自己的抽象画并描述表达(60分钟)1.让学生自由创作抽象画,可以利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2.让学生描述自己创作的抽象画,并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3.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论彼此的作品,培养学生欣赏和尊重不同风格和文化背景的抽象画的态度。
4. 教学评价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法;2.分组讨论法;3.创作实践法;4.评价分享法。
教案:第3课认识抽象画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抽象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抽象画与具象画的区别。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抽象画的基本创作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抽象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抽象画的基本创作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抽象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抽象画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2. 抽象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抽象画的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抽象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画是什么画?它们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导入本课的主题:认识抽象画。
二、基本概念和特点(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讲解抽象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画与具象画的区别。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要内容。
三、创作方法和技巧(10分钟)1. 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抽象画的基本创作方法和技巧。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体会创作过程。
四、创新实践(10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要求,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抽象画。
2.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2. 教师总结评价,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板书设计:1. 抽象画的概念和特点。
2. 抽象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结合所学内容,创作一幅抽象画,下周上课时带来展示。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了解了抽象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了抽象画的基本创作方法和技巧。
教案标题:第3课认识抽象画(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抽象画的概念和特点,认识抽象画的艺术价值。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欣赏和创作抽象画,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抽象画的概念和特点2. 抽象画的代表作品和艺术家3. 抽象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4. 抽象画的欣赏和评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抽象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幅画是什么吗?它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幅画叫做抽象画,它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画不同,没有具体的形象,而是用颜色、形状和线条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抽象画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抽象画的艺术价值。
2. 教师出示几幅抽象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能感受到这些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吗?它们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抽象画虽然没有具体的形象,但它们通过颜色、形状和线条的组合,传达出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课堂实践(10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创作抽象画,讲解创作方法和技巧。
2.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抽象画的创作实践。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抽象画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2. 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价作品,鼓励学生用美术术语进行评价,如颜色搭配、形状设计等。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你们学到了什么?对抽象画有了什么新的认识?”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抽象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通过颜色、形状和线条的组合,传达出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希望你们能够欣赏和理解抽象画,并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024年五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认识抽象画精彩教案人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美版2024年五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主题为“认识抽象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章节“抽象画的概念与特点”,详细讲解抽象画的基本定义、艺术特点以及它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通过欣赏和分析一系列经典抽象画作品,使学生深入了解并感受抽象画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抽象画的基本概念、艺术特点及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抽象画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的创意思维。
3. 引导学生运用抽象画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抽象画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抽象画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意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投影仪、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粉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抽象图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案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课主题“认识抽象画”。
2. 新课内容学习:(1)介绍抽象画的基本概念、艺术特点及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2)欣赏和分析经典抽象画作品,如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构图》等,引导学生感受抽象画的艺术魅力。
3. 实践环节:(1)教师示范如何运用抽象画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2)学生动手实践,创作自己的抽象画作品。
4. 随堂练习: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抽象画的概念与特点2. 经典抽象画作品欣赏3. 抽象画创作方法4.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心情”为主题,创作一幅抽象画。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抽象画的概念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抽象画的把握仍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抽象画作品进行欣赏,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第3课《认识抽象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美版五年级美术教材第3课《认识抽象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抽象画的概念、特点及发展历程;学习欣赏和分析抽象画作品;尝试运用抽象画的基本元素创作一幅简单的抽象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抽象画的基本概念、特点,掌握欣赏和分析抽象画作品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3.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画的概念,学会欣赏和分析抽象画作品。
教学重点:掌握抽象画的基本元素和创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挂图等。
学具:彩笔、水粉、画纸、画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生活中的抽象现象,如:水中波纹、揉皱的纸团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抽象画。
2. 基本概念与特点(10分钟)介绍抽象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特点,让学生了解抽象画与具象画的区别。
3. 欣赏与分析(15分钟)展示名家的抽象画作品,如: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等,引导学生从色彩、形状、构图等方面进行分析,体会抽象画的美感。
4. 实践环节(15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运用抽象画的基本元素进行创作。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确定创作主题。
3)学生动手实践,创作一幅简单的抽象画。
5. 作业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相互欣赏、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抽象画的概念、特点2. 抽象画的名家作品3. 抽象画的创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心情”为主题,创作一幅抽象画。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作品能体现出个人心情,色彩、形状、构图等方面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仍有个别学生对抽象画的理解较为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关注这部分学生。
五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认识抽象画教案人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五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主题为“认识抽象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美版教材中的“什么是抽象画”、“抽象画的创作方法”以及“欣赏与分析”三个章节。
详细内容涉及抽象画的定义、特点、分类、创作手法,以及著名抽象画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抽象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创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抽象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在绘画创作中运用抽象手法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抽象画的定义、特点、创作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抽象画作品,以及如何在创作中运用抽象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黑板、粉笔、挂图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油画棒、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的抽象图案,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引出本课主题“认识抽象画”。
2. 新课内容学习:a. 介绍抽象画的定义、特点。
b. 分类介绍抽象画的创作方法。
c. 欣赏与分析著名抽象画作品,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线条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
3. 实践环节:a. 让学生尝试运用抽象手法进行绘画创作。
b.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创作给予建议和指导。
4. 展示与评价:a.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b.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强调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认识抽象画2. 内容:a. 抽象画的定义与特点b. 抽象画的创作方法c. 著名抽象画作品欣赏与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抽象手法创作一幅画作,主题自选。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作品具有抽象性、创新性和美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课后收集生活中的抽象图案,加深对抽象画的理解。
b.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画廊等,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c. 开展以抽象画为主题的绘画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024年五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认识抽象画教案人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五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主题为“认识抽象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美版教材第二章“奇妙的美术世界”中的第三节“走进抽象画”。
详细内容涵盖抽象画的概念、特点、分类以及欣赏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抽象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和分析抽象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美术,尊重艺术家的创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抽象画的概念、特点、分类以及欣赏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分析抽象画,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幅抽象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幅画是什么类型的吗?它有什么特点?”2. 新课内容:通过课件介绍抽象画的概念、特点、分类以及欣赏方法。
a. 概念:以几何图形、色彩、线条等元素构成,不表现具体物象的绘画。
b. 特点:强调视觉元素的构成,忽视物象的具体描绘,突出画面的节奏与韵律。
c. 分类:抽象表现主义、色域绘画、几何抽象等。
d. 欣赏方法:从色彩、线条、构图、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抽象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分析一幅经典抽象画作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欣赏和分析。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幅抽象画作品进行分析,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认识抽象画2. 内容:a. 概念:以几何图形、色彩、线条等元素构成,不表现具体物象的绘画。
b. 特点:强调视觉元素的构成,忽视物象的具体描绘,突出画面的节奏与韵律。
c. 分类:抽象表现主义、色域绘画、几何抽象等。
d. 欣赏方法:从色彩、线条、构图、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选择一幅你喜欢的抽象画作品,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写出你的感受。
第3课认识抽象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 -人美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抽象画,了解其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学生将通过欣赏和分析抽象画作品,学习抽象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抽象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能够辨别抽象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不同。
2. 培养学生对抽象画的欣赏能力,使其能够感受和理解抽象画中的色彩、形状、线条等元素。
3. 引导学生运用抽象画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培养其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抽象画的概念和特征,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能够应用到实际创作中。
2. 学生对抽象画的欣赏能力,如何引导他们从色彩、形状、线条等方面去感受和理解抽象画。
3. 学生在创作抽象画时的技巧和方法,如何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抽象画作品集,包括经典和现代的抽象画作品。
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抽象画作品和创作过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抽象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抽象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包括色彩、形状、线条等元素,并通过作品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
3. 欣赏:展示多幅抽象画作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4.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抽象画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和分享,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板书设计1. 第3课认识抽象画2. 副抽象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3. 内容:抽象画的定义、特征、创作方法等4. 插图:抽象画作品和创作过程示意图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抽象画作品,要求运用所学的抽象画表现手法和技巧。
2. 写一篇关于抽象画的欣赏心得,要求从色彩、形状、线条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抽象画,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
2024年五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认识抽象画教案人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五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主题为“认识抽象画”。
教材章节为人美版,主要内容包括:了解抽象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欣赏和分析抽象画的风格和技巧;实践创作简单的抽象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抽象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抽象画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3. 通过实践创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抽象画的基本概念,学会欣赏和分析抽象画。
重点:掌握抽象画的创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教材、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的抽象画作品,引发学生对抽象画的兴趣,进而引入课题。
2. 新课导入:讲解抽象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让学生对抽象画有初步的认识。
4. 实践创作:a. 教师示范:现场创作一幅简单的抽象画,讲解创作方法和技巧。
b.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创作一幅抽象画。
c. 互动指导: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认识抽象画2. 内容:a. 抽象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b. 抽象画的风格和技巧c. 抽象画的创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心情”为主题,创作一幅抽象画。
2. 答案要求:运用所学的抽象画创作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课后收集更多关于抽象画的资料,深入了解抽象画的发展历程。
b. 尝试将抽象画元素运用到生活中的其他领域,如服装设计、家居装饰等。
c.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画廊等,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2. 教学目标的具体性与可操作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性。
五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认识抽象画教案人美版一、教学内容抽象画的定义与特点抽象画的分类与历史抽象画创作的技巧与表现手法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抽象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抽象画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尝试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抽象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抽象画创作的技巧与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抽象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现实生活中的抽象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这些画作的共同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1)介绍抽象画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讲解抽象画的历史和发展。
(3)分析抽象画创作的技巧与表现手法。
3. 实践环节:(1)让学生欣赏和分析教材中的抽象画作品,了解其创作手法和风格。
(2)教师示范如何运用抽象画技巧进行创作,并讲解其中的要点。
4. 随堂练习:(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创作一幅抽象画。
(2)学生互相展示作品,交流创作心得。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抽象元素,激发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认识抽象画2. 内容:抽象画的定义与特点抽象画的分类与历史抽象画创作的技巧与表现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抽象画。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挥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抽象画的理解和创作能力有所提升,但仍需在实践环节加强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抽象元素,尝试将生活中的元素融入抽象画创作。
(2)鼓励学生课后参观美术馆、艺术展览,了解更多抽象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抽象画创作的技巧与表现手法2. 实践环节的教学组织与个别指导3. 作业设计的要求与评价标准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抽象画创作的技巧与表现手法1. 技巧方面:色彩运用:引导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如色相、明度、纯度等,以及如何通过色彩对比、调和等方式表达情感。
2024年人美版五年级美术第3课《认识抽象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美版五年级美术第3课《认识抽象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抽象画的概念、特点及分类;学习欣赏和分析抽象画作品;尝试运用抽象画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抽象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提高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抽象画作品的能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3. 指导学生运用抽象画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抽象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欣赏和分析抽象画作品;运用抽象画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抽象画,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抽象画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彩笔、水粉、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抽象画作品,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画与我们平时所见的画有什么不同?2. 新课内容学习:(1)介绍抽象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
(2)分析教材中的抽象画作品,讲解其艺术特点。
(3)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抽象画的创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创作方法。
3. 实践操作:(1)指导学生运用抽象画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鼓励创新。
(2)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创作心得。
4.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简短的创作题目,让学生现场完成,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认识抽象画》2. 内容:(1)抽象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2)抽象画的创作方法(3)实践操作:创作题目及要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心情”为主题,运用抽象画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创作表现。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抽象画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提高审美能力。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抽象元素,尝试运用抽象画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第3课认识抽象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抽象画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同风格的代表画家,简单了解抽象画产生的历史背景。
学会从点、线、面、色彩等方面。
多角度地欣赏与理解抽象画作品。
并能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对抽象画的感受和理解,提高美术欣赏与评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对比观察、聆听讨论等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抽象画的概念及其背景等相关知识,学会用美术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欣赏抽象画作品。
通过交流评价、动手操作、语言叙述和文字写作等方式,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尊重、热爱多元文化艺术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和什么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从美术语言、画面组织、画家感情等多角度欣赏页理解抽象画作品,并能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对抽象画的感受也理解。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美术术语大胆表达自己对抽象画作品中情感的理解与真实感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画一画:我想用几根线条来表现轻松愉快的心情,你觉得适合画什么线条?如果再加上点色彩,你觉得用什么颜色能表现出轻松愉快的情绪?我想在添加些现状,哪些形状合适?2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添加这是一幅抽象风格的作品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抽象吗?教师介绍抽象画知识二、感知与体验1分析主要形式语言出示霍夫曼的《昼夜平分点》、罗德琴科的《无题》和德·库宁的《无题》。
提问:在这些抽象画中运用了哪些美术元素?你有什么感受?2体验与创作抽象画教师播放几段不同特点的音乐,请学生根据不同的旋律,运用点、线、面、色彩等美术语言,进行创作体验。
3思考这样的创作体验给你什么新的感受?你觉得抽象画还可以表现什么?4 探究艺术背景提问:根据资料和当时的艺术背景,你能说说为什么会出抽象画吗?教师为学生提供资料。
教师讲授康定斯基开始研究抽象绘画的故事三欣赏、分析也评述学生分组欣赏作品一组:欣赏《光之间,第559号》二组:欣赏《有红、黄、蓝、黑色块的构图》三组:欣赏《沧桑之变》四组:《坐着的女人第一号》提示:美术元素、色彩和呈现的感情等进行分析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