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设计]-地基与基础构造做法及细部构造
- 格式:pdf
- 大小:5.20 MB
- 文档页数:48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我国某城市,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0000平方米。
该工程为多层住宅楼,地下1层,地上15层,建筑高度约50米。
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
以下是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1. 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总平面布置:根据工程特点,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3)施工资源计划: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施工质量。
2. 技术准备(1)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工程结构、基础形式等要求。
(2)施工方案编制:根据工程特点,编制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3)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掌握相关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3. 材料准备(1)原材料:钢筋、混凝土、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施工设备:准备挖掘机、搅拌机、振捣器、泵车等施工设备。
4. 人员准备(1)施工队伍:组建专业施工队伍,确保施工质量。
(2)技术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技能。
三、施工工艺及方法1. 施工顺序(1)基础开挖:先进行基础开挖,确保场地平整。
(2)基础垫层施工:在基础垫层上铺设钢筋网,浇筑混凝土。
(3)基础梁施工:在基础梁上铺设钢筋网,浇筑混凝土。
(4)基础板施工:在基础板上铺设钢筋网,浇筑混凝土。
2. 施工工艺(1)基础开挖:采用挖掘机进行基础开挖,确保场地平整。
(2)基础垫层施工:在基础垫层上铺设钢筋网,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厚度为100mm。
(3)基础梁施工:在基础梁上铺设钢筋网,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梁高为600mm,梁宽为600mm。
(4)基础板施工:在基础板上铺设钢筋网,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板厚为300mm。
3. 施工要点(1)基础开挖:确保场地平整,满足设计要求。
(2)基础垫层施工: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确保垫层平整、密实。
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的构造组成以及各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与构造方法的学科。
承重结构:可分为基础、承重墙体(在框架结构建筑中承重墙体则由柱、梁代替)、楼板、屋面板等。
维护结构:可分为外围护墙、内墙(在框架结构建筑中为框架填充墙和轻质隔墙)等。
基础:基础是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递给地基。
墙和柱:承重构件,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递给基础。
楼盖层和地坪层:1承重结构(承受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墙或柱)2分隔楼层空间 3墙体的水平支撑(减少水平荷载对墙面产生的挠曲,增强房屋的刚度和整体性)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其他单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分为4级。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按组成房屋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两个因素来确定的。
一级耐火性能最好,四级最差。
性质重要的或规模宏大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通常按一、二级耐火等级进行设计;大量性的或一般的建筑按二、三级耐火等级设计;很次要的或临时建筑按四级耐火等级设计。
使用年限:一类建筑:5年,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二类建筑:25年,适用于易于替换结构构件的次要建筑。
三类建筑:50年,适用于普通建筑和构筑物。
四类建筑:100年,适用于纪念性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影响建筑物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1外界环境 2使用者的要求 3建筑技术条件 4建筑经济因素设计原则1坚固实用2技术适宜3经济合理为什么要使用模数制为了实现建筑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使不同材料、不同形状和不同制造方法的建筑构配件(或组合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互换性。
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尺寸协调中的增值单位。
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为M,即1M=100mm。
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大模数:指基本模数的整倍数模数:指整数除基本模数的数值模数数列:是以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用以标注建筑定位轴线、定位线之间的距离,以及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设备等界限之间的尺寸。
第1篇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地质勘察:在施工前,必须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基土质、地下水位、地层分布等地质情况,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
2. 设计图纸:根据地质勘察结果,结合建筑物的功能、结构形式、荷载等要求,设计出合理的地基基础方案。
3. 施工方案:根据设计图纸,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顺序、施工设备、施工人员等。
4. 施工组织:成立施工组织机构,明确各岗位责任,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二、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法1. 土方工程(1)开挖: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挖掘机、铲车等设备进行土方开挖,确保土方开挖质量。
(2)运输:将开挖出的土方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填埋或堆放。
(3)回填:根据设计要求,对地基进行回填,确保回填土的密实度。
2. 桩基础工程(1)桩基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钻孔、沉管、旋挖等方法进行桩基施工。
(2)桩基检测:对桩基施工质量进行检测,确保桩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3. 深基础工程(1)深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钻机等设备进行深基坑开挖,确保开挖质量。
(2)支护结构:根据设计要求,对深基坑进行支护,如围护桩、支撑、锚杆等。
(3)地下连续墙:采用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确保深基坑的稳定性。
4. 地基处理(1)换填法:将软弱地基土挖除,用砂、碎石等材料进行回填,提高地基承载力。
(2)压实法:采用振动压实、静压压实等方法,提高地基土的密实度。
(3)加固法:采用注浆、锚杆、土钉墙等方法,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5. 基坑工程(1)基坑支护:根据设计要求,对基坑进行支护,如围护桩、支撑、锚杆等。
(2)降水:采用井点降水、管井降水等方法,降低地下水位。
(3)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钻机等设备进行基坑开挖,确保开挖质量。
6. 地下防水工程(1)防水材料:选用合格的防水材料,如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
(2)防水层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对地下防水层进行施工,确保防水效果。
三、施工质量控制1. 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建筑工程细部构造施工做法及要求工程管理部工法组2018年6月目录编制说明 (3)一、地基与基础工程 (4)1、截桩头和补桩头施工做法及要求 (4)2、施工缝刚性防水施工做法及要求 (5)3、施工缝柔性防水施工做法及要求 (6)4、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安装施工做法及要求 (8)二、主体结构工程 (10)1、回填土填充墙细部施工做法及要求 (10)三、装饰装修工程 (11)1、外贴保温板外墙外保温体系窗洞收口施工做法及要求 (11)2、现浇混凝土外墙保温体系窗洞收口施工做法及要求 (12)3、粘贴外墙保温板与现浇混凝土外墙保温板衔接施工做法及要求 (14)4、外窗窗垛现浇施工做法及要求 (14)5、阳台垭口收口施工做法及要求 (16)6、车库地面施工做法及要求 (17)7、车库地面排水沟施工做法及要求 (17)8、车库地面排水管施工做法及要求 (19)9、车库种植顶板施工做法及要求 (20)10、电梯门口石材包套施工做法及要求 (22)11、外墙散水以上500范围保温施工做法及要求 (23)12、楼梯踏步护角筋施工做法及要求 (24)13、FTC自调温相变节能保温材料抹灰施工做法及要求 (25)14、卫生间RG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无布四涂施工做法及要求 (26)15、种植散水与幕墙衔接施工做法及要求 (28)16、幕墙工程层间防火封堵施工做法及要求 (29)四、景观、道路及绿化工程 (31)1、预制混凝土或石材道牙石施工做法及要求 (31)五、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工程 (33)1、电梯基坑排水施工做法及要求 (33)2、电梯轿厢内围护施工做法及要求 (34)编制说明一、编制目的1、结合公司流程及各项目实际情况,强化并规范****的工程管理,加大对施工、监理单位的管控力度,增强问题整改的执行力,从而保证施工质量、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和提升施工现场的文明形象。
2、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原理指导施工,在施工实践中逐步提高建筑企业的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努力使项目施工达到高质、高效、低耗、安全的目标。
非常实用的建筑构造知识,墙身细部构造,外墙周围排水处理等一、墙身细部构造(一)防潮层防潮层的做法(1)防水砂浆防潮层,采用1:2水泥砂浆加3%----5%防水剂,厚度为20mm----25mm或用防水砂浆砌三皮砖作防潮层。
此种做法构造简单,但砂浆开裂或不饱满时影响防潮效果。
(2)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采用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带,内配三根6钢筋,其防潮性能好。
(3)油毡防潮层,先抹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上铺一毡二油。
此种做法防水效果好,油毡沿长度铺设,搭接长度≥100mm。
但有油毡隔离,削弱了砖墙的整体性,不宜在刚度要求高或地震区采用。
(二)勒脚勒脚做法如下:(1)勒脚表面抹灰可采用8mm----15mm厚1:3水泥砂浆打底,12mm厚1:2水泥白石子浆水刷石或斩假石抹面。
此法多用于一般建筑。
(2)勒脚贴面可用天然石材或人工石材贴面,如花岗石、水磨石板等。
贴面勒脚耐久性强、装饰效果好,用于高标准建筑。
(三)外墙周围排水处理散水的做法应满足以下要求:(1)散水的做法通常是在夯实素土上,铺三合土、混凝土等材料,厚度60mm~70mm。
散水的宽度,应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形式确定为600mm~1000mm;当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的宽度可按檐口线放出200mm~300mm(2)散水的坡度可为3%~5%。
当散水采用混凝土时,宜按20m~30m间距设置伸缩缝,散水与外墙交接处应设分隔缝,分隔缝用弹性材料嵌缝,防止外墙下沉时将散水拉裂,缝宽可为20mm~30mm,缝内应填沥青类材料。
(3)明沟可用砖砌、石砌、混凝土现浇,沟底应做纵坡,坡度为0.5%~1%,坡向排水井。
沟中心应正对屋檐滴水位置,外墙与明沟之间应做散水。
(四)门窗洞口1.过梁为承受门窗洞口上部的荷载,并把它传到门窗两侧的墙上,所以在其上部要加设过梁。
过梁的断面不大,梁内配筋也较小。
过梁一般可分为钢筋混凝土过梁、砖砌平拱、钢筋砖过梁等几种。
分享地基与基础、主体分部分项及屋面细部构造质量控制要点1、地基基础工程1.1基础模板工程1.1.1箱型基础外模板【地板导墙模板】一、施工要点筏板基础底板施工时应设防水导墙,导墙高出底板上皮300mm,导墙与地板一起浇筑。
如果导墙模板采用单侧支模,外侧模板采用防水保护墙砖胎模,为保证砖胎模的稳定,应将导墙外侧回填或另加支撑加固,每隔4m砌筑一个砖垛,如下图所示:二、质量要求表面按普通抹灰标准要求,砌体按合格标准控制,阴阳角按柔性防水卷材不同设定弧度,导墙上设置3~4层卷材压边砖。
三、做法详图四、效果图1.1.2筏板上翻外梁墙基础模板一、施工要点筏板上翻外梁墙基础模板,一般采用12-15mm厚木(竹)低档次多层板事先拼装而成,外帮木方作横竖背楞,水平向间距30~1000mm,竖楞间距100~3750mm;当上翻梁墙模高>50cm时,按施工方案要求设置拉模杆,拉模杆上焊接Φ40止水环;底部每隔100~3750mm设置一道托模杆,托模杆由钢筋下脚料制作而成;竖向采用Φ48短钢管或Φ25钢筋作锁模架,间距120~3750mm;外导墙按设计要求设置300宽止水钢板或止水槽等。
二、质量要求模板刚度、强度满足施工方案要求,加固牢固,节点拼装合理,节约简捷,满足绿色施工要求。
止水构造正确可靠。
三、做法详图图1.1.2-1筏板梁墙基础模板1.1.3电梯井及集水坑模板一、施工要点电梯井及集水坑模板多采用低档次木(竹)模整拼,可在外场整拼好,由塔吊直接吊入坑内。
模板厚12~15mm,水平背楞为木方,竖向采用钢管;支撑体系视坑大小用钢管或木方;底模设置沙袋做抗浮装置,沙袋多寡按坑大小1.3~1.5倍配置。
二、质量要求模板刚度、强度满足施工方案要求,加固牢固,节点拼装合理,节约简捷,满足绿色施工要求。
四角宜采用型钢定型方式。
三、做法详图图1.1.3-1筏板梁墙基础模板1.2地下室墙体模板工程1.2.1 地下室外墙木胶合板模板一、施工工艺地下室外墙木模板采用多层板或竹胶板加木方或钢管拼装,根据墙高场外拼装,直接调入现场,采用钢管斜支撑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