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景观的类型及特点(中古
- 格式:ppt
- 大小:14.32 MB
- 文档页数:27
中国古典园林常用的花木种类,按观赏植物学分,大致如下:1.观花类因花色艳丽而芬芳,是园中主要观赏对象。
常绿的有山茶,桂花、广玉兰、月季、杜鹃、夹竹桃、栀子花、金丝桃、六月雪、瓶兰、探春、黄素馨、含笑等;落叶的有牡丹、玉兰、梅。
桃、杏,李、海棠,紫薇、丁香、木槿,木芙蓉,辛夷、蜡梅,紫荆、绣球、锦带花,迎春、连翘,珍珠梅、棣棠、郁李、榆叶梅等.其中牡丹有“花王"之称,花大色艳,是园中花台上的主要花种。
海棠,紫薇因兼有姿态花色之美,山上、水滨、庭院等处无不相宜。
海棠又有西府,垂丝、贴梗、木瓜之分,虽树形各异,都具有相当观赏价值,垂丝海棠花枝婆娑,园中栽植尤多.山茶与桂花既为常绿,又可耐阴,而且茶花色艳,桂花芬芳,故亦较多采用。
蜡梅花香色美,是冬季的重要观赏对象,常作为院落种植的树种。
2.观果类此类花木主要作为夏秋观赏之用,或作为冬季点缀。
常绿的有枇杷、桔、香椽,南天竹、枸骨、珊瑚树等;落叶的有石榴、花红、柿、无花果、枸杞、枣等。
其中枇杷果实金黄,既能观赏,又可供食用,各园颇多采用。
南天竹亦称天竹,冬季结红果,常与蜡梅合栽,也是园中常用的重要树种。
3.观叶类是园中不可缺少的树木。
常绿的有瓜子黄杨、石榴,桃叶珊瑚、八角金盘、女贞、丝兰、棕榈等;落叶的有槭,枫香、乌桕、垂柳,山麻杆、柽柳、红叶李等。
其中槭树种类很多,叶色姿态均有不同,是单株观赏或群植的较好题材。
4.林木、荫木类这类树木是构成园中山林与绿荫的主要因素,也是园林植物配置的基础;常绿的有罗汉松、白皮松、黑松,马尾松、桧柏、柳杉、香樟等;落叶的有梧桐、银杏、榆、榔榆、榉,朴、糙叶树、槐、枫杨、臭椿,楝、合欢、梓、黄连木、皂荚等。
其中枫杨生长较速,枝干盘曲,树冠有浓荫,容易形成葱茏的佳境,园中应用颇多。
5.藤蔓类是园中依附于山石、墙壁、花架上的主要植物.因其习性攀缘,故有填补空白,增加园中生气的效果。
常绿的有蔷薇、木香、薜荔、络石、常春藤、金银花、匍地柏等;落叶的有紫藤、凌霄、爬墙虎,葡萄等。
CHANGSHECH IVERSGTT OF SCONCE &园林植物介绍和校园园林绿化分析题目:20种园林植物介绍和校园园林绿化的分析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城规120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城乡规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5 年6月园林植物介绍树名:桂花树科属:木犀科木犀属形态特征:桂花为常绿阔叶乔木,高可达15米,树冠可覆盖方米,花为黄色。
园林作用:桂花树的发枝力强,耐修剪,可以选择抗性更强、叶形较小的品种作绿篱种植。
常作园景树,有孤植、对植,也有成丛成林栽种。
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桂花常与建筑物,山、石机配,生灌木型的植株植于亭、台、楼、阁附近。
别称:刺柏、红心柏、珍珠柏等,是圆柏(桧树)的栽培变种,龙柏长到一定高度,枝条螺旋盘曲向上生长,好像盘龙姿态,故名“龙柏” 科属:柏科圆柏属乔木形态特征:树皮深灰色,纵裂,成条片开裂,叶二型,即刺叶及鳞叶。
观赏特性:耐修剪,在园林中常修剪成各种形态,单植或列植,群植等。
常用于园林绿化,如街道绿化、小区绿化、公路绿化等。
树名:日本五针松科属:松科松属,常绿乔木,在原产地高10-30米,胸径0.6-1.5米;树皮暗灰色,裂成鳞状块片脱落。
观赏价值:姿态苍劲秀丽,松叶葱郁纤秀,富有诗情画意,集松类树种气、骨色、神之大成。
是名贵的观赏树种。
孤植配奇峰怪石,整形后在公园、庭院、宾馆作点景树,适宜与各种古典或现代的建筑配植。
树名:榔榆别称:小叶榆。
树形优美,姿态潇洒。
科属:榆科榆属,落叶或半常绿乔木,高达25米,胸径可达1米;树冠广圆形,树皮灰色或灰褐,裂成不规则鳞状薄片剥落。
植物分类与观赏特性-全园林植物的分类1、乔木形体高大,主干明显,分枝点高。
可分为:大乔(>20m)、中乔(界于20m与8m之间)、小乔(<8m)2、灌木空间尺度亲切,与视线较为接近。
没有明显的主干,多呈丛生状态,或自基部分枝。
可分为:大灌木(>2m)中灌木(界于2m与1m之间)小灌木(<1m)3、藤本具有细长茎蔓,并借助卷须、缠绕茎、吸盘或攀缘根等特殊器官,依附于其他物体才能使自身攀缘上升的植物。
4、竹类5、草坪与地被6、花卉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依树木的观赏特性分类一、赏花树木类(花木类):1、季节(1)春季开花植物:结香、迎春、金钟花、云南黄馨、黑荆、山茶、茶梅、玉兰、紫玉兰、继木、日本早樱、日本晚樱、樱花、紫叶李、桃花、榆叶梅、垂丝海棠、湖北海棠、贴梗海棠、西府海棠、棣棠、杜鹃、紫藤、紫荆、海桐、含笑、牡丹、蔷薇、木瓜、麻叶绣线菊、石楠、火棘、泡桐、刺槐、粉花绣线菊、珍珠花、小蜡、小叶女贞、(2)夏季开花植物:石榴、六月雪、探春、海仙花、斗球(木本绣球)、金银花、夹竹桃、广玉兰、合欢、栀子、紫薇、梧桐、栾树、木槿、凌霄、国槐、凤尾兰、八仙花、金丝桃(3)秋季开花植物:桂花、木芙蓉、枇杷(4)冬季开花植物:梅花、腊梅(5)二度开花现象及一年多次开花(如四季桂、月季)开花类别:先花后叶(纯式花相)与花叶同放(衬式花相)结香、迎春、金钟花、云南黄馨、山茶、茶梅、玉兰、紫玉兰、继木日本早樱、日本晚樱、樱花、紫叶李、桃花、榆叶梅、垂丝海棠、湖北海棠、贴梗海棠、西府海棠、棣棠、杜鹃、紫藤、紫荆、海桐、含笑、牡丹、蔷薇、木瓜、麻叶绣线菊、石楠、火棘、泡桐、刺槐、粉花绣线菊、珍珠花、石榴、小蜡、小叶女贞、黑荆、六月雪、探春海仙花、斗球(木本绣球)广玉兰、合欢、夹竹桃、栀子、紫薇、梧桐、栾树、木槿、凌霄、金银花、国槐、凤尾兰、八仙花、金丝桃桂花、枇杷、木芙蓉、梅花、腊梅2、花色红色系黄色系蓝色系白色系4 香花植物栀子、含笑、米兰、白兰、桂花等5 同树、同朵或同瓣异色(先后或同时)二、赏叶树木类(叶木类):1、叶色(1)春色叶树种:春季新发的嫩叶有显著不同叶色。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自然式的园林风格。
2、园林建筑为主体。
3、富于诗情画意。
4、注意意境的创造。
国外传统园林:1、日本园林“缩景园”。
日本园林是东方园林的代表日本石灯笼注重植物修剪整形,日本的“枯山水”以石代山,以砂代水。
日本园林常用材料有:石、砂、水、植物。
山上的植物用青苔小草代替。
2、意大利“台地园”,规则式风格。
水景有水池、喷泉、壁泉、跌水、雕塑(多是人物雕塑)方形圆形圆锥圆柱动物。
两条轴线交叉处往往会设景(水池花坛雕塑等)。
3、17、18世纪的法国宫苑园林(精致而开朗的规则式园林)4、英国风景园(自然风景园)在大草地中种植孤植树或树丛、树群成为一景。
道路、湖岸、林缘线均采用自然圆滑曲线,小路多不铺装,对人工痕迹和园林景墙均以自然景区作隐蔽处理,从建筑到自然风景采用过渡手段,植物采用自然式种植,种类多以花卉为主题,园中自然水池。
5、西亚园林古埃及,巴比伦空中花园。
6、西方近现代园林纽约中央公园欧姆。
斯特德近代园林之父美国建立第一个公园。
黄石国家公园美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中国王晓俊景观设计步移景异私家园林:外观上讲究线条的曲折,流畅,轻盈,外取山姿山容、气势风韵,进行艺术的概括提炼。
园中植物以单体欣赏为主。
楹联碑刻起润饰景色,提示意境的作用,黄石阳刚之美湖石阴柔之美明朝的拙政园扇面亭美人靠梧竹幽居留园网师园狮子林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按园林基础和开发方式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按园林布置形式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
按园林隶属关系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
按地域分为江南园林(苏州)、北方园林(北京)、岭南园林(深圳)、巴蜀园林、西域园林等。
按使用性质分为宫廷园林,、府园(宅园)、陵墓园、公共园林。
青芝岫又名败家石(米万钟的勺园)拙政园的小飞虹商的万里长城汉武帝上林苑“一池三山”池指大海,三山指的是蓬莱、方丈、瀛洲。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经历了:1、生成期(商-汉)建筑宫苑。
2、转折期(南北朝)自然山水园。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特点分析一、自然性与人文关怀的结合中国古典园林追求“山水之胜,古人之意”,注重以自然景观为基础,将自然景观融入到园林设计中。
园林中的植物景观常常与山水、建筑相结合,形成自然和谐的景观效果。
同时,在园林设计中,还注重对植物的人文关怀,比如选择富有文化意义的植物进行布置,通过植物来体现主人的品味和情怀。
二、追求自然之美中国古典园林追求自然的美感,通过植物景观展现自然的恬静和宁静。
园林中常常栽植有各种树木、花草,形成丰富的层次和变化,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同时,中国古典园林注重植物的采光、通风和水分供给,追求植物的自然生长环境,使植物达到最佳的生长状态。
三、寓意与象征的运用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景观常常寓意深远,有时甚至以植物来象征特定的意义。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选择和布置往往都是有一定寓意的,比如植有松柏的园林象征长寿和坚贞不屈,梅花象征坚强和潇洒等等。
通过植物的寓意和象征,园林中的植物景观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对主人意志和精神的表达。
四、季节的变化和多样性五、调和和谐的空间布局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景观的布局常常强调调和和谐。
通过植物的布置和搭配,园林中形成多样丰富的景观空间,既有开阔的草坪和湖泊,又有幽深的林荫小径和花坛。
不同的植物景观在园林中相互呼应,形成完整而和谐的整体,营造出一种平衡和稳定的美感。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景观具有自然性与人文关怀的结合、追求自然之美、寓意与象征的运用、季节的变化和多样性以及调和和谐的空间布局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景观在艺术表达和人文关怀上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特点一、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特色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形式为山水园,一般着重于山水,植物所占比重不大,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能单独形成优美的纯植物景观,也可作为配景来衬托建筑山石。
园林中许多景观的形成都与植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枇杷园、远香堂、玉兰堂、海棠春坞、留听阁、听雨轩等,都是以植物作为景观主题而命名的,有的是直接以植物素材为主题,有的则是借植物素材间接地抒发某种意境或情趣。
其植物造景形式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局为基本方式,手法不外乎直接模仿自然,或间接从传统的山水画中得到启示,植物的姿态和线条以苍劲与柔和相配合为多。
具体配植上讲究入画,讲究细玩近赏;注重花木造型、色彩、香味及季相等特征;对个体的选择常选用兼顾神形之美的植株,以"古""奇""雅"为追求的对象;追求植物的意境美。
二、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意境美古人造园植木,善寓意造景,选用花木常与比拟,寓意联系在一起,如松的苍劲、竹的潇洒、海棠的娇艳、杨柳的多姿、蜡梅的傲雪、芍药的尊贵、牡丹的富华、莲荷的如意、兰草的典雅等。
特善于利用植物的形态和季相变化,表达人的一定的思想感情或形容某一意境,如"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表示坚贞不渝;"留得残荷听雨声"、"夜雨芭蕉",表示宁静的气氛。
海棠,为棠棣之华,象征兄弟和睦之意。
枇杷则产生"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石榴花则"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宜多。
"树木的选用也有其规律:"庭园中无松,是无意画龙而不点睛也。
"南方杉木栽植房前屋后,"门前杉径深,屋后杉色奇"。
利用树木本身特色"槐荫当庭";"院广梧桐",梧桐皮青如翠,叶缺如花,妍雅华净,赏心悦目。
景观设计中植物类型及观赏特性分析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高品质的精神生活需求也与日俱增。
人们已不满足于衣食住行的多数量,而更要求它们的高质量。
而景观设计作为人们生活环境的一大因素而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景观设计让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更加美丽健康。
景观设计中植物的观赏,美化,净化等作用更是不容忽视,本文总结分析了景观设计中植物的类型及观赏性。
关键词:植物;观赏;特性前言:植物是构成绿地的基础材料,它占地比例最大,是影响外环境和面貌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温和、植物品种繁多,特别是长江以南的地区具有全国最丰富的植物资源,这就为植物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1、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类型1.1草坪植物:高度约为0.15~0.3m,呈低矮、蔓生状。
在公园绿地中常用作“铺地” 材料,可形成形状各异的草坪。
运用地被植物可将孤立的或多组景观因素组成为一个整体。
草坪植物有结缕草、天鹅绒草、假俭草、野牛草等。
1.2乔木:具有体形高大、主干明显、分枝点高、寿命长等特点。
是公园绿地中数量最多、作用最大的一类植物。
它是公园植物的主体,对绿地环境和空间构图影响很大。
1.3灌木:没有明显主干,呈丛生状态,或分枝高度较低。
灌木有常绿与落叶之分,在公园绿地中常以绿篱、绿墙、丛植、片植的形式出现。
依其高度,可分为大灌木(2m以上)、中灌木(1~2m)和小灌木(0.3~lm)。
1.4竹类:为禾本科植物,树干有节、中空,叶形美观,是公园中常见的植物类型。
常用竹类有毛竹、紫竹、淡竹、刚竹、佛肚竹、风尾竹等。
1.5藤本:不能直立,需攀援于山石、墙面、篱栅、棚架之上。
有常绿与落叶之分,常用藤本植物如紫藤、爬山虎、常春藤、五叶地锦、木香、野蔷薇等。
1.6花卉:园林花卉主要指草本花卉。
按其形态特征及生长寿命可分为:①一二年生花卉。
即当年春季或秋季播种,于当年或第二年开花的植物,如鸡冠花、千日红、一串红、百日菊、万寿菊等;②宿根花卉。
中国生成期先秦至西汉(前11世纪—220年)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20—589)全盛期隋唐(589—960)成熟前期宋元明清初(960-1736)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1736-1911)生成期秦汉时期园林的特点1,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
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皇家园林功能多样,驳杂,造园极不规范,体现皇家气派。
私家园林甚少而且大多是模仿皇家园林的规模和内容。
2,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身,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观赏游憩为主。
建筑作为一个造园要素,与其他自然三要素似乎并无密切关系。
园林总体规划比较粗放,谈不上经营设计。
3,由于原始的山川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再加上神仙思想的影响,大自然在人们心目中尚保持着一种浓重的神秘感。
儒家的君子比德之说,又导致人们以伦理功利的角度来认识自然之美.园林仅仅是大自然的客观写照,虽本于自然却未必高于自然。
商周时期沙丘苑台灵台灵诏灵囿章华台(楚)姑苏台(吴)秦上林苑(阿房宫) 宜春苑梁山宫骊山宫林光宫兰池宫西汉皇家园林上林苑(范围辽阔山木环绕,集锦式总体布局,多功能)建章宫(它的园林区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仙苑式皇家园林)兔园(又称梁园)东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园圃(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奢华的私家园林)隐士庄园(张衡,仲长统)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园林特点1.皇家园林的功能已经退化或保留象征意义,主要以有赏活动为其主要功能,并纳入都城总体规划之中。
2.私家类型更丰富,庄园别墅得到较大发展,私家园林作为一种独立的类型出现。
3.寺观园林出现,形成了三大类型园林并行发展的局面,中国古典园林体系略具雏形.4.造园活动由大入小,园林造景由过多的神异色彩转化为浓郁的自然气息。
5.创作手法由写实趋向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
6.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以初具形式,园林建筑作为园林的一个建景要素,与其他自然要素协同融合。
魏晋南北朝皇家园林特点1.规模小,规划的更趋于精密细致2.有摹拟神仙境界转化为世俗题材,追求皇家气派,但透露自然之美.3.受到民间私家园林影响,皇家园林不断向私家园林汲取养分.4.人工园林造景由写实转向写实写意相结合5.皇家园林的称谓除宫苑外较多的使用园大内御苑的发展纳入更规范的轨道魏晋南北朝私家园林特点1.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分为宅院,游憩园和建在郊外的庄园别墅2.城市私家园林设计精致化,规模小型化.3.庄园别墅代表着南朝私家造园活动的潮流,开启了后世园林别墅的先河。
园林植物景观的类型及特点(中古园林植物景观是指通过植物的布局、种植、组合等手法,将植物元素与园林环境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景观效果。
园林植物景观广泛应用于城市公园、宜居社区、景区旅游等场所,具有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提供生态服务等优点。
1.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以原生生态为基础,保持自然风貌的园林植物景观。
其特点是注重保护自然资源,尽量保持原有地貌和植被的特点。
常见的自然景观有: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
自然景观通过保留或恢复天然的植物组合,营造出一种融入自然、高度生态化的景观,能够传递出自然环境的原生美。
2.人工景观人工景观是通过人工方案来设计和组织的园林植物景观。
其特点是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创造,创造出一种符合人类审美和功能需求的景观效果。
常见的人工景观有:城市公园、社区花园、庭院等。
人工景观可以通过精心的规划与设计,将植物布局与人类活动需求结合起来,创造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
3.复合景观复合景观是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结合的园林植物景观。
其特点是兼顾生态、功能与美学,既保留自然风貌,又适度进行人工改造。
常见的复合景观有:生态城市、生态旅游等。
复合景观以生态为基础,通过人工手段的干预,创造出既能满足人类需求,又能保护环境的优美景观。
4.创新景观创新景观是具有创新理念和设计手法的园林植物景观。
其特点是突破传统植物景观的束缚,突显个性化、独特化的设计思想。
常见的创新景观有:垂直绿化、屋顶花园、网红景点等。
创新景观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植物的应用,形成前卫、新颖的景观效果,满足人们对于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总之,园林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不同类型景观各有特点与优势,在园林建设中起到了美化环境、提供生态服务和满足人类审美需求的作用。
同时,在景观设计中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创造更加生态友好和可持续的园林植物景观。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被类型及造景特色提纲:1. 园林设计中常用的植被类型及其特点2. 园林设计中植被的位置及其利用方式3. 园林设计中植被的颜色搭配及其效果4. 园林设计中植被的高度、形态和密度的运用技巧5. 园林设计中植被的保养和管理问题1. 园林设计中常用的植被类型及其特点植被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常用的植被类型包括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水生植物等。
每种植被类型都有其特点和优点。
乔木:乔木高大,形态优美,可作为园林景观中的主体。
常见的乔木有紫玉兰、银杏、红豆杉等。
这些树木高大且形态各异,可在园林中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灌木:灌木是一种中等高度的植物,体态分枝矮小,枝干丰满。
常见的灌木有月季、花叶竹等。
灌木在园林中可作为景观的衬托和过渡。
草本:草本植物低矮,简单而自然,常用于绿化和景观中。
常见的草本植物有紫苏、牵牛花、百合等。
这些草本植物具有色彩丰富、形态各异的特点,可增强园林的视觉效果。
藤本:藤本植物可以爬上墙壁或树木形成形态多样的树丛,在设计上可以打破水平线、增加垂直线,提升景观的空间层次。
常见的藤本植物有紫藤、金银花、七叶树等。
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是在水中生长的植物,它们与池塘、溪流和湖泊形成了自然的生态环境。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荷花、菖蒲、芦苇等。
水生植物的运用可以丰富园林的生态环境,美化园林的水系。
2. 园林设计中植被的位置及其利用方式植被在园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用来衬托主体建筑、填补空白、绿化环境等等。
在园林设计中,植被的位置和利用方式要根据具体的场地情况、功能要求以及设计风格来考虑。
在大面积的庭院或公园中,可以将乔木和灌木作为主要的绿化植物,布置在园中的主轴线、重要视觉节点或边缘防护中,起到衬托和突出建筑体量、强化景观空间的目的。
草本植物可与景观水池搭配,形成一个水景庭院,增加视觉感受且绿化效果显著。
在小型的庭院设计中,可将灌木、草本植物和藤本等小型植物放入花园中,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层次感。
1.古埃及园林类型:宅园,墓园,圣苑。
特征:规则式的园林,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息以及对生命永恒的追求。
宅园采取方直的规划,规则的水槽和整齐的栽植,大量种植树木,树木和水体成为园林中重要因素。
反映出埃及人在自然环境中力求以人力改造自然的思想。
2.古巴比伦园林类型:猎苑,圣苑,宫苑。
特征:受自然条件及宗教思想影响,分别出现了圣苑,树木呈对称行列种植。
受地理条件的影响以及工程技术的保证,拱券结构正是当时两河流域地区流行的建筑样式,出现了以空中花园为代表的宫苑,其特点最主要即是采取屋顶花园的形式。
猎苑以森林为主题,以自然风格取胜造园。
3.古希腊园林类型:早期的宫庭园,宅园——柱廊园,公共园林,以及文人园——哲学家的学园。
特征:园林的布局形式也采用规则式样以求与建筑相协调。
出现了四周为住宅围绕,中央为绿地,布局规则方正的柱廊园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认为,均衡稳定的规则式园林,是美感产生的源泉。
并且在古希腊园林里出现了欧洲历史上最早见于记载的行道树。
4.古罗马园林类型:庄园,宫苑,公共园林。
特征:规模之宏大、形式之豪华。
花园最重要的位置上均耸立着主体建筑,建筑的轴线也同样是园林景物的轴线;园中的道路、水渠、花草树木均按照人的意图有序地布置,显现出强烈的理性色彩。
大规模的山庄园林,继承了以建筑为主体的规则式轴线布局,而且出现了整形修剪的树木与绿篱,几何形的花坛以及由整形常绿灌木形成的迷宫,重视植物造型作用。
5.波斯园林的类型:伊甸园模式;特征:(1)十字形水系布局。
(2)有规则地种树,在周围种植遮荫树林。
(3)栽培大量香花。
(4)筑高围墙,四角有晾望守卫塔。
(5)用地毯代替花园。
6.古代印度的园林类型:石建宙宇和石窟寺。
特征:由于文化、地理、气候、人文等,随建筑集社会生活文化宗教性于一身,把宗教意义与象征意义融为一体,着重表现天与地、生命与自然的关系,梵我同一,强调这种无形的力量远胜于单纯的形式美法则,植物也带着神性。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和特点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和特点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和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
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惟其如此,像颐和园那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复现出来。
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植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明代造园专家计成在《园治》起首篇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
前者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
但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园林形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
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面。
(三)、诗画的情趣文学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
园林的景物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诗情,不仅是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直接的点题,而且还在于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颇多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
一系列园林观赏树木品种习性及特点园林用途类别:乔木别名: 英国梧桐科名:悬铃木科拉丁名: Platanus acerifolia (Ait.) Willd.科:悬铃木科属:悬铃木属产地分布本种是三球悬铃木(法国梧桐)与一球悬铃木(美国梧桐)的杂交种,1646年在英国伦教育成,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我国引入栽培百余年。
北自大连、北京、河北,西至陕西、甘肃,西南至四川、云南,南至广及东部沿海各省都有栽培。
是上海等城市最主要的行道树种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35m,胸径1m。
树冠广卵圆形。
树皮灰绿色,裂成不规则的大块状脱落,内皮淡黄白色。
嫩枝密生星状毛。
叶基心形或截形,裂片三角状卵形,疏生粗锯齿,中部裂片长宽近相等。
果序常2个生于总柄,花柱刺状。
花期4~5月;果熟9~10月生长习性喜光,不耐荫。
喜温暖湿润气候,在年平均气温13~20℃、降水量800~1200mm的地区生长良好,北京幼树易受冻害,须防寒。
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亦耐湿。
根系浅易风倒,萌芽力强,耐修剪。
抗烟尘、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对氯气、氯化氢抗性弱。
生长迅速、成荫快园林用途二球悬铃木树形优美,冠大荫浓,栽培容易,成荫快,耐污染,抗烟尘,对城市环境适应能力强,是世界著名的四大行道树种之一。
繁殖培育扦插繁殖,亦可播种繁殖。
实生苗根系比扦插苗发达,抗风强,但扦插苗树皮较光滑悦目。
若作为行疲乏树必须有通直的主干每年要进行3~4次抹芽,修剪工作。
使其生长旺盛,遮荫效果好二球悬铃木称英国梧桐,拉丁文名Platanus acerifolia (Ait.) Willd.,悬铃木科植物悬铃木分布地相传原产我国,二球悬铃木由英国引种后经杂交培育而成,现广植于世界各地。
【中文名】榕树【拉丁名】Ficus microcarpa【别名】细叶榕、成树、榕树须【占地】大约20公顷左右简介即孟加拉榕树(Ficus benghalensis)或印度榕树(F. indica)。
中式庭院的植物形态
中式庭院的植物形态:
1.中式庭院植物配置讲究运用中国传统植物,外来植物引用较少;
2.植物形态上追求自然,很少修剪整齐;
3.植物应用中注重乔灌木的合理搭配体现出植物立体空间层次感。
常用植物
乔木:乌桕、桂花、垂丝海棠、石榴、腊梅、罗汉松、胡柚、鸡爪槭、紫薇、枇杷等。
花灌木:迎春、含笑、小叶黄杨、火棘、无刺枸骨、棕竹、红花继木,美人蕉等。
造园手法上,中式庭院“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充分运用自然要素造景,将山水、植物、建筑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园林植物景观的类型及特点园林植物景观是园林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美丽的视觉享受,还能改善环境质量,营造出舒适宜人的空间。
园林植物景观的类型丰富多样,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自然式植物景观自然式植物景观追求的是模仿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状态和群落结构,营造出一种仿佛未经人工雕琢的自然之美。
在这种类型的景观中,植物的布局较为随意,没有明显的规则和对称性。
树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相互交错,形成层次丰富的群落。
比如,在一片自然式的林地中,高大的乔木如杨树、柳树等作为上层植被,为下面的灌木和草本植物提供遮荫;中层可能是一些开花灌木,如紫薇、连翘等,它们在不同的季节绽放出绚丽的花朵;底层则是一些耐阴的地被植物,如麦冬、鸢尾等,它们覆盖着地面,减少土壤裸露。
自然式植物景观的特点是充满生机和变化。
植物的生长不受严格的限制,能够根据自身的特性自由发展,因此景观会随着季节的更替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春天,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夏天,绿树成荫,清凉宜人;秋天,枫叶如火,金桂飘香;冬天,枝干苍劲,傲雪凌霜。
这种景观给人一种亲切、自然、放松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二、规则式植物景观与自然式相反,规则式植物景观强调的是秩序和对称,具有明显的几何形状和规整的布局。
常见的规则式植物景观有花坛、绿篱、行道树等。
花坛通常设计成圆形、方形或多边形,里面种植着色彩鲜艳、花期一致的花卉,形成整齐美观的图案。
绿篱则是由修剪整齐的灌木或小乔木组成,用于划分空间、引导视线或作为边界。
行道树沿着道路两侧整齐排列,形成一条绿色的走廊。
规则式植物景观的特点是严谨、规整、富有秩序感。
它能够营造出庄严、肃穆、大气的氛围,常用于城市广场、政府机关、纪念性场所等。
这种景观需要经常修剪和维护,以保持其规整的形状和良好的景观效果。
三、混合式植物景观混合式植物景观是将自然式和规则式相结合,取长补短,创造出既有自然之美又有秩序感的园林景观。
在混合式植物景观中,可以看到自然式的群落种植与规则式的花坛、绿篱相互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