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352.46 KB
- 文档页数:4
肠造口患者家庭护理的研究进展摘要: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肿瘤, 肠造口手术是改善直肠癌患者的排便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从肠造口患者延续性护理的需求、具体形式和内容、应用效果、机遇及挑战方面进行综述, 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延续性护理模式, 以期为今后肠造口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提供参考和指导依据。
关键词: 肠造口; 延续性护理; 家庭护理;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肿瘤, 其发病率位居消化道肿瘤的第二位, 肠造口手术是改善直肠癌患者的排便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肠造口手术不仅使患者的身体形象发生了改变, 还对其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等造成严重影响。
在当前平均住院日缩短的背景下,肠造口患者在院期间适应和学习造口护理的时间有限, 大部分的康复需要在院外进行。
延续性护理指通过一系列的行动设计, 如电子邮件、信函、电话、居家护理服务等方式, 以确保患者在同一健康照护场所( 如医院的不同科室) 及不同的健康照护场所( 如从医院到家庭) 受到同等水平的协调性与延续性的照护, 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延伸至社区及家庭, 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文对肠造口患者延续性护理的需求、具体形式和内容、应用效果及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 旨在为肠造口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改善其生活质量。
1 肠造口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肠造口患者出院后初期缺乏有效、便捷的途经获取造口维护相关专业知识, 导致其很难应付治疗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调查显示, 有93. 75%的患者在出院后希望能够得到延续性护理服务。
研究表明, 护理技巧需求、造口并发症指导需求、日常生活指导需求、心理需求、社会需求、性生活需求为肠造口出院患者的主要需求。
亦有研究表明, 造口患者家属也存在较大的护理需求, 包括造口技能和知识培训、照护者心理护理需求。
因此, 出院后肠造口患者及其家属存在造口相关方面的知识和心理护理需求, 临床医护人员不仅要满足患者的需求, 同时也要关注患者家属的需求。
影响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摘要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和生活需要的提高,生存质量作为一个新的健康指标被引入了医学界。
人们不仅关心病人能活多久,而且更加关心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心疾病及治疗对病人造成的身体、心理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造口不是病,而是一种残障,造口的存在及造口手术引起的生理、病理变化导致了患者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等改变,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提高造口质量和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社会支持,训练规律排便,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肠造口;生活质量;相关因素;护理对策直肠癌在我国全身肿瘤中排第3位,其中50%~60%的病人需做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我国每年新增肠造口病人大约10万,目前肠造口病人总数已经超过100万,且今后有增加趋势[1]。
造口不是病,而是一种残障,造口的存在及造口手术引起的生理、病理变化导致了患者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等改变,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中心理因素、造口质量、造口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排便情况、社会支持是影响结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现将影响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综述如下。
1影响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1.1 心理因素术后早期患者尚未适应造口带来的变化,多会出现紧张、抑郁、自卑、烦躁、依赖等心理[2],同时也担心家人会嫌弃、厌恶自己而产生不安、焦虑心理。
有些患者感到强烈的自卑感,对恢复原来的生活缺乏信心,从而产生一种依赖心理,表现为生活能力低下,事事依靠护理人员和家属。
当造口部位护理不当,粪便外溢或出现并发症时,易使患者产生恐惧或自卑心理[3]。
1.2 造口质量医护人员是造口的实施手术者和护理者,高质量的造口和护理可使病人免除生活的不便、心理的压抑,掌握造口的知识,从而能够完全融入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去。
国外许多学者认为,无论急诊或择期肠造口术前均应定位,而且应针对手术情况、腹部肌肉和皮肤状况作详细评估后做出合适的定位[4、5]。
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自我护理,延续护理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有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对延续护理在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延续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医疗资源、患者自身条件等。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水平。
实证研究案例也证实了延续护理的重要性。
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是至关重要的,未来研究应该继续深入探讨延续护理在该群体中的作用,并提出更好的护理方案。
【关键词】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延续护理、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影响因素、措施和建议、实证研究案例、重要性、未来研究、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直肠癌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部分病例需要进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手术。
这种手术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需要进行持续的护理和管理。
延续护理是指在患者出院后,由专业医护人员提供的持续性护理服务,旨在帮助患者适应新的身体状况,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受到延续护理的影响。
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和监督,患者可以更好地掌握造口护理的技巧和方法,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延续护理还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营养指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保持身体健康。
1.2 研究意义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直肠癌手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需要面临长期的自我护理和生活质量保障,延续护理对于这些患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现代医疗条件下,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提高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其身心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影响及意义,为临床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进展摘要: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由于术后治疗所造成的一系列困难直接导致其生活质量的降低,而现代护理技术所关注的领域也不单单是患者的身体康复,而更加重视患者的生活情况以及心理健康程度。
关键词:直肠癌;结肠造口;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临床护理一、直肠癌结肠造口术的关注内容1、并发症威胁造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造口周围皮肤破溃感染、造口狭窄、脱垂、造口周围疝等。
因而患者在完成手术以后依然面对较为残酷的术后并发情况。
肠造口术后常见并发症还有造口狭窄、造口旁疝、造口脱垂、造口黏膜肉芽肿等。
2、情绪干扰术后早期,患者对于结肠造口日常注意事项尚不熟悉、造口护理知识缺乏。
加之术后免疫力低下,腹泻、造口周围皮肤异常较频繁,导致患者对于术后造口有焦虑、恐惧、失落、愤怒情绪。
部分患者认为造口不卫生,担心性生活会影响病情、有害于配偶,从而出现性冷淡甚至性功能障碍。
2、环境的差异对于担心对生活影响的患者,应在心理护理的同时,着重于对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对于担心社会接受和理解的患者,应加强对患者及家属有关造口知识的教育,制定以社区医生培训和社区群众造口知识教育为主的干预措施;对于造口术后性功能改变的患者,应邀请性功能科医生、心理医生共同会诊。
3、心理疾病心理健康水平低的造口患者其生活质量较差。
自尊的下降会使造口患者对日常生活的控制力下降,同时也意味着对疾病和造口控制能力的下降和不良的心理调节能力。
4、身体和家庭、社会的影响结肠造口术后33.0%~70.0%患者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碍,性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到婚姻生活质量;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劳、失眠、精神不足、食欲丧失等躯体不适;造口存在使患者感到生活不便,影响工作学习,不愿与他人交往;家人的照顾过于周到也增加患者依赖性,使患者丧失自信心。
二、影响直肠癌结肠造口护理的因素1、心理护理通过引导患者积极面对疾病,逐渐接受造口事实,鼓励其釆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釆取自我护理和康复护理技巧的学习等,提高其自我护理效能,增强了自信心,从而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得到改善。
健康教育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健康教育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21 年10月到 2022 年10月期间的 100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
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患者,对照组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干预。
结果:研究组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主要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四个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结论:将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应用于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效果显著,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在目前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生活质量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
目前临床中通常采取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1]。
结肠造口术是常见的手术治疗手段,但是术后极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受到不利影响,所以给予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必要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健康教育主要通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充分意识到自我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预防严重并发症[2]。
因此,最后选取我院2021 年10月到 2022 年10月期间的 100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探究分析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1 年10月到 2022 年10月期间的 100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
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患者,研究组的患者男女比例为30/20,平均年龄为(55.32±6.24)岁,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9/21,平均年龄为(55.64±6.56)岁,将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进行本次研究比较。
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进展详细介绍国内外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现状,重点对影响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指导临床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标签:肠造口;生活质量;相关因素;社区护理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全身肿瘤中排第5位,目前国内大肠癌的发病率为5/10万左右[1]。
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是治疗低位结肠癌最常见、最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患者需要终身携带肠造口,它既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需要,也可成为患者永久生活的保证。
造口将排便的出口由原来的肛门移至腹部,也容易造成患者自尊低下和社交障碍等心理变化,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造口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近年来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现状进行总结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现综述如下:1 生活质量现状1.1国内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杨秀秀等[2]回顾性分析93例结肠造口患者术后1个月以上生活质量发现,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顯著低于参考值;而直肠癌专用问卷QLQ CR38调查发现,男性性功能受影响最严重,远低于参考值50分。
覃惠英等[4]对86例结肠造口患者的调查研究发现,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躯体、心理、社会功能三个方面均受到很大影响。
肠造口患者功能维度、总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的得分均处于中下水平;症状维度和单项问题都不是很重,其中以疲倦感相对较重。
另外,有研究[18]表明,接受造口术的患者都有发生器质性或心理性性功能障碍的可能,心理性性功能障碍在造口患者中较为普遍,28.45%造口术后患者中不敢过性生活,术后不能过性生活者109例(46.98%)。
1.2国外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Sideris等[11]通过对132例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研究发现,有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无统计学差异,但是造口患者尤其是已婚和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自我形象紊乱比较明显。
直肠癌患者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调查研究摘要:目的:探究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对50例老年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其进行手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
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来进行因素分析。
结果:研究中的50例老年患者其生活质量的平均分为27.45±2.34;经过调查、分析证明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对治疗持有的态度、家属的配合是影响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为心理因素。
应该为患者提供多方面的心理支持进而积极的给予护理干预提高其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7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187-01直肠癌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而在当前主要以miles 术为主要的手术治疗方式,这样的手术方式能够延长患者的寿命,但却需要患者排便出口移至其腹部,这就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以及自尊心,而这种影响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就相对更为严重一些[1]。
本研究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对50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进行了有关其生活质量影响因素方面的调查,现将其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1到77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50±2.21岁。
患者经过病理检查确诊后均在全麻的条件下实施了miles手术(进行了结肠造口),在术后还有要注意对这些患者进行相应的辅助化学药物的治疗。
1.2方法: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其内容包括精神、饮食、睡眠、日常生活状态、自尊、家属的配合以及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态度等指标,进行调查分析。
对以上的8项指标进行评分(1-5分代表患者生活质量有低到高:1分为最低,5分为最高)各项生活质量得分之和就是患者其生活质量总分。
院外护理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分析Keywords:out-of-hospital care ; rectal cancer; permanent;quality of life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直肠癌患者中50%-60%需要行永久性造口(造瘘),术后5年生存率为80%-90%,术后护理难度大,如护理不当可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直肠癌根治术中将乙状结肠下部及其系膜、直肠、肛门、所属淋巴结及被侵犯组织等一并切除,这种不保留肛门的直肠癌根治术,必须在下腹部做一造口,即永久性人工肛门【1】。
这种术式改变了患者的正常排泄方式,给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很难融入社会,使其生理、心理等方面造成了极大的痛苦,肠造口处理不当会导致并发症发生率升高。
我院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实施院外延续护理干预,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干预效果较好。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2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150例作为入选研究对象,均接受永久性肠造口术治疗。
研究入选对象剔除:1.合并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受损的;2.其他肠道疾病的;3.精神病史的;4.沟通交流障碍;5.不能配合本研究者;6.肿瘤复发或者远处转移的;7.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的。
随机分组,A组(对照组)患者75例,年龄33-75岁,中位年龄55岁;病理分期为Ⅱ期21例、Ⅲ期41例、Ⅳ期13例;其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1例。
B组(观察组)患者75例,年龄34-77岁,中位年龄56岁;病理分期为Ⅱ期23例、Ⅲ期35例、Ⅳ期17例;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期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永久性肠造口术治疗和常规护理。
A组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合理饮食,避免进食易产气食物,遵医嘱服药、定期复诊,如出现病情变化及时就诊。
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摘要目的:直肠癌肠胃病的治愈效果和对于患者所治疗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 2017年6月,在院治疗的直肠癌肠道病对照组的(72例)和研究组的案例(76例)。
住院后,对他们手术后的情况进行观察和治疗。
为了均等的用药的需要和被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3个月之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健康,规则排档和正确保护构造信息。
结果:采用护理干预的研究组在物质生活、社会功能、排便功能和心理功能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明显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 <0.05)。
结论:在直肠癌的治疗过程中,肠断造设置、护士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生活质量和普及。
关键词:生活质量;直肠癌肠造口;护理干预目录1 .资料与方法 (3)1.1 研究资料 (3)1.2方法 (3)1.3现状 (4)1.3疗效判定标准 (4)1.4 统计学方法 (4)1.5影响因素 (4)2. 结果 (5)2.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分析 (5)2.2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分析 (5)2.3护理干预的措施 (6)2.3.1心理干预 (6)2.3.2 造口护理干预 (6)2.3.3排便护理干预 (7)4.讨论 (7)参考文献 (7)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作为直肠癌疾病的共同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很高。
对于现在来说,在临床上常用治疗作为手术治疗方法,在拯救生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对肠口口的手术改变患者的排便的路线得到改善的其他身体的功能、精神状态和生理功能的影响,进一步伤害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其家人。
在研究人员的提交、直肠癌肠口口的治疗中,可以提高对看护人员的关怀和帮助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通过看护介入等方式,分析了肠口造正在治疗中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资料本研究选取我院2017 年 1 月-2018 年 6 月收治的直肠癌肠造口术患者148 例作为研究对象。
护理干预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王彦【摘要】目的 :分析和评估护理干预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某院在2013年10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88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各44例.A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B组给予一般护理,对比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A组的社会功能评分(16.35±1.52)分、躯体功能评分(16.24±1.92)分、常见症状评分(265.4±36.4)分和心理功能评分(156.6±17.5)分高于B组的(125.4±13.2)分、(128.0±16.4)分、(236.1±34.1)分和(124.2±13.6)分(P<00.5);A组的造口自理能力较好率(886.4%)高于B组(545.5%);A组的规律性排便率(863.6%)高于B组(500.0%)(P<00.5);A组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68.2%)低于B组(272.7%)(P<00.5).结论 :为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其术后的生活质量,促进其健康恢复.【期刊名称】《数理医药学杂志》【年(卷),期】2018(031)004【总页数】2页(P617-618)【关键词】护理干预;直肠癌结肠造口术;生活质量【作者】王彦【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阳473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3直肠癌是消化道内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不便。
结肠造口术是其新型疗法,具有治愈率高、安全性好等优点[1]。
然而,该术式会直接改变患者的排便方式,所以会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为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使其积极适应术后的生活方式,临床医学认为给予该术式患者护理干预至关重要[2]。
本文旨在分析护理干预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如下。
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办法进行总结。
方法抽选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20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术后结合患者情况给予其必要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
结果所有患者均被给予了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善,仅有1例并发造口周围感染,且50%的患者术后3个月可规律性排便。
结论给予临床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必要的心理引导、并发症护理与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可大大改善患者的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直肠癌;结肠造口;护理干预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nursing methods of colostomy patients after rectal cancer operation. Methods from March 2018 to may 2019, 20 patients with colostomy after operation of rectal cancer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s of observation. After operation, necessary nursing was given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s to observe the nursing effect.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quality of life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only one case complicated with infection around the stoma, and 50% of patients can defecate regularly three months after operation. Conclusion the necessary psychological guidance, complication nursing and health education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therapeutic effect.Keywords: rectal cancer; colostomy; nursing intervention在全球范围内,一直以来直肠癌就是恶性肿瘤中死亡因素较常见的一种,而在我国,结直肠癌在所有多见恶性肿瘤中,也排行第3,并以每年4.2%的比例持续增长着[1]。
直肠癌术后老年人患者结肠造口的护理进展摘要: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式之一。
手术后的结肠造口护理对于老年患者尤为重要。
本文从直肠癌手术后结肠造口的作用和意义、老年人患者的结肠造口护理的重要性、直肠癌手术后老年患者的护理和老年人患者结肠造口护理的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和总结,以期提高老年患者结肠造口护理的水平,为直肠癌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供帮助。
关键词:直肠癌、结肠造口、老年人、护理、进展前言: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式之一。
手术后的结肠造口护理对于老年患者尤为重要。
老年人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与年轻人不同,需要特别注意护理。
本文旨在探讨直肠癌手术后老年人患者结肠造口的护理进展,以期提高老年患者结肠造口护理的水平,为直肠癌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供帮助。
一、直肠癌手术后结肠造口的作用和意义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
直肠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等。
对于直肠癌患者,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直肠癌手术后,尤其是直肠切除术后,患者需要通过肛门排便,但是由于直肠被切除,排便困难和便秘问题常常会困扰患者[1]。
此时,结肠造口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结肠造口是将结肠通过手术连接到腹壁上,使粪便排泄到体外。
这种手术可以减轻直肠癌手术后的排泄困难和便秘问题,避免因直肠切除导致的肛门失禁。
同时,结肠造口也方便患者的自我护理,使患者能够更加方便地清洁和更换造口袋。
此外,结肠造口还能降低直肠癌手术后的并发症率,如肛瘘、肛瘘引流等。
需要注意的是,结肠造口虽然可以缓解排便困难和便秘问题,但是患者仍然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以保证排便顺畅和造口的清洁卫生[2]。
此外,结肠造口也需要定期更换造口袋,定期检查造口周围的皮肤情况,以避免皮肤炎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结肠造口在直肠癌手术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缓解排便困难和便秘问题,避免肛门失禁,方便患者的自我护理,降低并发症率。
分析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分析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尽管目前治疗直肠癌的方法很多,但根治性手术仍是直肠癌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即永久性的乙状结肠末端造口术及腹会阴联合切除。
结肠造口改变了患者正常的排便途径,甚至排便不能自主控制,从而降低生活质量,若自我护理能力较差者,生活质量影响更显著。
延续护理作为整体护理的一部分,是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延续,旨在实现患者护理责任由医院到家庭的过渡,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2012年5 月至2014 年5 月,我院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采用了延续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81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 例和对照组41 例。
观察组: 男23 例、女17 例,年龄36 ~ 70 岁,平均( 54.12±8.73) 岁; Duke's 分期: A 期14 例、B 期17 例、C 期9 例;文化程度: 小学6 例、初中10 例、高中及中专17 例、大专及以上7 例。
对照组: 男25 例、女16 例,年龄34 ~70 岁,平均( 52.89±8.70) 岁; Duke's 分期: A 期13 例、B 期18 例、C 期10 例; 文化程度: 小学7 例、初中11例、高中及中专16 例、大专及以上7 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入组标准:①接受Mile 手术治疗,出院3 月内的患者; ②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直肠癌; ③长期居住于本辖区内,交通便利;④具有一定的`沟通和理解能力,能配合完成量表调查; ⑤同意进入本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①术后造口出现感染、出血、狭窄和坏死等症状; ②行姑息性手术切除治疗者; ③预计生存期满足不了研究需要者; ④合并血管性痴呆、精神障碍、脑卒中引起的意识障碍者; ⑤合并严重心、肝、肾和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疾病。
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其干预的研究进展摘要: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结肠造口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
然而,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对于康复和术后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于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其干预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本文将概述这方面的进展,以帮助提高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促进康复。
关键词: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干预;一、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评估(一)自我护理能力的评估工具和方法评估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是了解其康复需求和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自我护理能力评估工具和方法:1. 基本生活活动能力评估(ADL):ADL评估工具用于评估患者在个人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如进食、穿衣、洗漱、大小便控制等康复活动。
2. 工具性活动能力评估(IADL):IADL评估工具则主要评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独立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如购物、做饭、洗衣、管理药物等。
3. 自我效能量表:自我效能量表用于评估患者对于特定自我护理任务的信心水平,以反映其自我护理能力【1-2】。
4. 护理评估问卷:医护人员通过与患者进行面谈或观察他们的行为和表现,且根据临床经验,辅以护理评估问卷,评估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其相关需求。
自我护理能力评估在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评估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医护人员可以识别出患者的自理能力差异,进而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和干预措施。
研究表明,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估相关的因素,包括患者自身特征、社会支持、教育水平和环境因素等。
良好的社会支持和教育水平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此外,患者自我效能感对自我护理能力的发展和改善也起到重要作用【3】。
针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估结果,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帮助患者提升自我护理技能和知识,增加其自我效能感。
此外,提供相关的心理支持和认知行为干预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4】。
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研究【摘要】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需要特别关注患者的特点、护理要点及并发症预防。
本文通过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研究,总结了患者的特点、护理要点,包括术后结肠造口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心理护理等方面。
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和对临床实践的启示,为提高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水平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研究对于指导临床工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护理、并发症预防、心理护理、围手术期护理、研究成果、未来方向、临床实践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直肠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直肠癌患者中,由于病情严重或手术方式的限制,一部分患者需要进行结肠造口术。
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面临着许多挑战,对于医护人员而言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需要进行特殊的护理,其术后恢复过程往往较为缓慢和复杂。
由于术后伤口需要定期更换敷料、防止感染、减轻疼痛等问题,患者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而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特点及护理要点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
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进行研究和总结,有助于完善护理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也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更为系统和规范的操作指南,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临床实践中,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研究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1.2 研究目的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研究旨在探讨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需求和关注重点,为临床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策略。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分析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特点,了解其病情严重程度、术后康复情况及存在的问题;2. 探讨术后结肠造口护理的关键要点,明确术后护理的重点和重要性;3. 研究术后结肠造口并发症的预防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对患者的危害;4. 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5. 探讨围手术期直肠癌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康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