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理论课教学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2
2024年小学体育《排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体育教材第四册第六章《球类运动》,详细内容为排球基础技术及其应用。
重点学习排球的基本动作,如发球、接球、扣球等,并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排球的比赛规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排球的基本技术要领,掌握发球、接球、扣球等动作。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排球基本技术的掌握,如发球、接球、扣球等。
重点: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比赛规则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排球若干个,排球网一副,口哨一个,计时器一个。
2. 学具:运动服,运动鞋,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排球比赛,让学生初步体验排球运动的乐趣。
学生自由分组,进行传接球练习,激发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排球的基本技术要领,如发球、接球、扣球等。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基本动作,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示范正确的发球、接球、扣球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发球、接球、扣球练习,提高动作熟练度。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检验学习效果。
5. 比赛环节(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排球比赛,教师担任裁判,确保比赛公平公正。
比赛过程中,教师及时指出学生的问题,并进行指导。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排球基本技术:发球、接球、扣球2. 比赛规则3. 团队合作意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展示今天学习的排球基本技术,并让家长参与练习。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掌握了排球基本技术,但部分学生的动作仍需进一步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排球队,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提高技能水平。
组织学生观看排球比赛,了解排球文化。
2024年最新排球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七章排球运动,具体包括排球的基本技术、战术及比赛规则。
详细内容如下:1. 排球基本技术:发球、接球、传球、扣球、拦网。
2. 排球战术:进攻战术、防守战术。
3. 排球比赛规则:比赛场地、比赛时间、得分制度、换人规则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提高运动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战术意识。
3. 使学生了解排球比赛规则,培养竞技体育道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排球技术的熟练掌握、战术的运用。
2. 教学重点:发球、接球、传球技术;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排球、教学视频、计时器、口哨。
2. 学具:运动服装、运动鞋、护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排球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排球运动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基本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① 发球技术:示范正面发球、侧面发球,讲解技术要领。
② 接球技术:示范正面接球、侧面接球,讲解技术要领。
③ 传球技术:示范正面传球、侧面传球,讲解技术要领。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正面发球为例,讲解技术动作要领,分析易犯错误。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发球、接球、传球技术,教师巡回指导。
5. 战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① 进攻战术:示范快攻、高球,讲解战术运用。
② 防守战术:示范拦网、后排防守,讲解战术运用。
6. 比赛实践(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教师观察学生技术、战术运用情况,及时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排球基本技术:发球、接球、传球、扣球、拦网2. 排球战术:进攻战术、防守战术3. 排球比赛规则:比赛场地、比赛时间、得分制度、换人规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排球发球、接球、传球技术要领。
(2)分析排球进攻战术与防守战术的特点。
2. 答案:(1)发球技术要领:站位、持球、挥臂、击球。
排球理论课教案教师:沈炜涛任课年级:初二2013年3月13日星期三第7,8节教学内容:排球场地的标准尺寸及说明以及比赛的站位轮换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对排球场地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比赛中的站位轮换的重要性。
重点:1. 排球场地的尺寸及其注意点2.比赛过程中的队员站位、换位难点:比赛中的进攻和防守站位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过程:排球是一种运动量适中,又富于趣味性,男女老少都能参加的室内娱乐性项目。
排球场地设备简单,比赛规则容易掌握。
既可在球场上比赛和训练,亦可以在一般空地上活动,运动量可大可小,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训练程度的人群。
一、排球的发源排球起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马萨珠塞州(旧称玛省)霍利约克市,一位叫威廉斯·盖·摩尔根的体育工作人员发明的。
第一个排球规则是美国人卡麦隆(J.Y.Cameron)先生通过斯波尔丁体育出版社出版的。
当时它规定采用“轮转制”、“每局15分”,1918年又作出了上场人数为6人的规定。
从此,欧美开始流行6人排球。
二、场地区域划分1、比赛场地: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其形状为对称的长方形。
2、面积:比赛场区为18米×9米的长方形。
其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
比赛场区上空有无障碍空间从地面量起至少高7米,其间不得有任何障碍物。
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场地边线外的无障碍区至少宽5米,端线外至少宽8米,比赛场地上空的无障碍空间至少12.5米高。
成年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比赛,基无障碍区边线外至少宽6米,端线外至少宽9米。
3、比赛场地的地面:1)场地的地面必须平坦、水平,并且划一。
场地的地面不得有任何能伤害队员的隐患。
不得在粗糙、湿或滑的场地上进行比赛。
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场地的地面只能是木质或合成物质的。
任何地面都必须事先经国际排联验准。
2)室内比赛场地的地面必须是浅色。
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场地界线为白色。
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分别为另外不同的颜色。
新课标初中排球教案1. 让学生了解排球的基本技巧,如传球、垫球、扣球和发球等。
2. 通过排球运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使学生在运动中体验快乐,培养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排球基本技巧:传球、垫球、扣球和发球。
2. 排球比赛规则简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排球基本技巧的掌握。
2. 教学难点:技巧的熟练运用和团队配合。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1.1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1.2 进行一些简单的排球基本功练习,如传球、垫球等。
2. 基本技能训练(20分钟)2.1 传球:教授学生传球的手势和技巧,进行分组练习。
2.2 垫球:讲解垫球的动作要领,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2.3 扣球:教授扣球的动作技巧,进行分组练习。
2.4 发球:讲解发球的手势和技巧,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3. 团队配合训练(15分钟)3.1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排球比赛,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运用所学技巧。
3.2 教师在比赛中指导学生,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教学总结与反思(5分钟)4.1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
4.2 学生反馈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给予解答。
4.3 教师针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技术水平进行评价,如传球、垫球、扣球和发球等。
2. 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比赛表现。
3. 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学生掌握排球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同时,让学生在运动中体验快乐,培养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中学体育——排球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排球基本规则和技能;
2.掌握正确的扣球、发球、传球、接发球和防守的技巧;
3.提高学生们的协作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4.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
1.基本规则的介绍;
2.扣球和发球的技巧;
3.传球和接发球的技巧;
4.防守和团队合作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
1.学生们对于球场和规则的掌握;
2.技术动作的要点和强化训练;
3.防守技巧和团队协作培养。
四、教学方法:
1.讲解介绍法;
2.演示示范法;
3.分组合作法。
五、教学过程:
1.讲解排球的规则和发展历史,强调联赛、比赛的意义,让学生们理解排球的重要性。
2.扣球和发球的技巧要点,通过讲解和示范演示,让学生们掌握扣球动作的规范,强调扣球的力量和高度。
3.传球和接发球的技巧,通过分组训练,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掌握传球和接发球的技巧和规范动作。
4.防守和团队合作的培养,通过团队协作、声音和位置的配合,让学生们在比赛中加强防守技巧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六、教学资源:
1.排球场地;
2.排球;
3.球网;
4.教学视频和课件。
七、教学评估:
1.测验和考核;
2.观察和评估。
八、教学反思:
1.学生复习和巩固,强化技能训练;
2.加强教学方法和引导学生自觉性的培养;
3.完善教学资源和教学课程的设计,做到因材施教和适度提高教学难度。
排球教案排球教案三篇排球教案篇1排球理论课教学教案安阳二十一刘振1排球教案篇2一、指导思想:现代教育很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更新观念,引入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加强对学习规律的研究,创造出新的学习模式,“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习惯,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堂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教育第一”思想落实到实处,使每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本课《软式排球》遵循体育课堂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软式排球贯穿于全课,采用形散而神不散的组织形式,以趣味化、台阶式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练、合作进取、勇于质疑、大胆探究创新,以及表现力和终身体育能力。
二、教材选择:软式排球教学目标:1、学习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掌握垫球的基本方法和动作要领,提高垫球的技能;2、初步掌握和运用所学技术,发展灵敏、协调以及快速反应的身体素质。
3、培养集体主义、团结协作精神及参加排球运动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排球比赛是隔网进行的,排球运动可以发展人体的多种身体素质还能培养果断、自信、坚韧、协作等心理素质。
而软式排球是刚刚兴起的一项体育运动,它体积大、重量轻、质地柔软,不易挫伤手指,不受体质技术水平的限制,本课用软式排球进行教学,激活学生兴趣,而且能够开动学生的思维。
软式排球能给课堂带来生机,充满活力,又能促进学生身体协调发展。
软式排球作为技术动作的学习,自然有一种美感,学动作没有危惧,能很好地让学生去体会垫球技术。
软式排球不受场地的限制,运动量可大可小,既能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又能把教师的目标变成学生尝试的结果,融娱乐,知识趣味为一体,很容易在教学实践中见效。
掌握软式排球技术动作,最终达到强身健身的真正目的。
教案名称:初中体育排球教学年级:八年级教材内容:1. 排球基本知识介绍2. 排球垫球技术教学3. 排球传球技术教学4. 排球发球技术教学5. 排球比赛规则介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排球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2. 掌握排球垫球、传球和发球的基本技术。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排球基本技术的掌握。
2.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排球技术的正确运用。
2. 学生在比赛中的配合与协调。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5分钟)1. 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内容。
2. 热身活动:慢跑两圈,做一些关节活动,如颈部、肩部、腰部、膝关节等。
二、基本部分(30分钟)1. 排球基本知识介绍:教师向学生介绍排球的发展历史、比赛规则等。
2. 排球垫球技术教学:a. 教师示范垫球动作,讲解垫球的技术要领。
b.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c. 学生进行垫球比赛,提高技术水平。
3. 排球传球技术教学:a. 教师示范传球动作,讲解传球的技术要领。
b.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c. 学生进行传球比赛,提高技术水平。
4. 排球发球技术教学:a. 教师示范发球动作,讲解发球的技术要领。
b.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c. 学生进行发球比赛,提高技术水平。
三、巩固部分(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排球比赛,如垫球接力、传球接力等。
2. 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的技术,教师巡回指导。
3. 比赛结束后,教师总结讲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四、结束部分(5分钟)1. 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放松活动,如颈部、肩部、腰部、膝关节等。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给予鼓励和表扬。
3. 学生回收器材,整理场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比赛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排球的基本技术,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个别学生的技术指导,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初中体育排球教案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排球垫球、传球、发球等技术要领。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排球垫球技术,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排球垫球技术教学2. 排球传球技术教学3. 排球发球技术教学4. 排球比赛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排球垫球、传球、发球技术的动作要领。
2. 教学难点:排球垫球、传球、发球技术的动作协调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过程1. 开始部分:课堂常规,热身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慢跑和关节活动,为课程做好准备。
2. 基本部分:(1)排球垫球技术教学:① 讲解排球垫球的动作要领,强调手臂摆放、腰腿配合等关键环节。
② 示范排球垫球动作,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徒手练习。
③ 组织学生两人一组,进行面对面的垫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排球传球技术教学:① 讲解排球传球的动作要领,强调手型、手臂摆动和身体协调。
② 示范排球传球动作,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徒手练习。
③ 组织学生两人一组,进行面对面的传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排球发球技术教学:① 讲解排球发球的动作要领,强调抛球、击球和全身协调。
② 示范排球发球动作,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徒手练习。
③ 组织学生进行发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2. 巩固部分:(1)组织学生进行垫球、传球、发球的组合练习,提高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
(2)开展排球比赛,让学生在实战中运用所学技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学生在垫球、传球、发球技术方面存在动作不规范、协调性较差等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动作要领的讲解和示范,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同时,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排球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排球教材的第三章《发球技术》中的第一小节《正面双手上手发球》。
具体内容包括正面双手上手发球的基本动作、技术要领以及练习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面双手上手发球的基本动作,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定型。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集体配合能力。
3.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运动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面双手上手发球时的挥臂动作和击球点的掌握。
教学重点:正面双手上手发球的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排球、发球机、标志盘、测量尺。
2. 学具:排球、护腕、运动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排球传球游戏,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激发学习兴趣。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正面双手上手发球的基本动作,示范动作要领,强调挥臂动作和击球点的掌握。
3. 学生分组练习(15分钟)学生按小组进行正面双手上手发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4. 例题讲解(5分钟)以正面双手上手发球为例,讲解动作要领,分析常见错误。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正面双手上手发球练习,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正面双手上手发球动作要领站位: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挥臂:双手同时挥臂,击球点在头部右前方身体协调:腰、腿、臂力量传递,身体向上跃起2. 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正面双手上手发球动作要领复述。
(2)拍摄一段自己进行正面双手上手发球练习的视频。
2. 答案:(1)见板书设计。
(2)视频内需包含正面双手上手发球的全过程,注意动作要领的掌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邀请专业排球教练进行授课,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排球比赛,提高学生排球技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正面双手上手发球时的挥臂动作和击球点的掌握。
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排球理论教案【篇一:排球理论教案】排球理论课教案教学内容:学习排球运动概述教学目标:1、了解排球运动的起源、传播与繁衍2、掌握排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了解在世界的发展。
3、通过理论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排球产生兴趣,为以后的教学作铺垫。
教学重点: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难点:排球运动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题目:排球运动的简介一、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据史料记载,排球运动于19世纪末始于美国。
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奥克市基督教男子青年会体育干事威廉摩根认为当时流行的篮球运动比较激烈,于是创造了一种比较温和的、老少皆宜的室内游戏。
1896年,美国普林菲尔得市立学校的艾特哈尔斯戴特博士把摩根游戏取名为“volleyball”,并沿用至今,1896年在斯美国普林菲尔德体育专科学校举行了世界上最早的排球比赛。
1897年,摩根制定了排球比赛规则,它有力的推动了排球运动的发展。
1905年传入中国,1906年一名美国军官约克把排球带到了古巴,1908年传到日本,1910年传到菲律宾。
排球传入欧洲时间较晚,于1917年传入法国,以后才传到苏联、波兰等东欧诸国。
亚洲最早的排球比赛是在1913年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
1947年,排球运动世界性组织---国际排球联合会成立,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规则也逐步完善。
1964年排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二、排球运动的特点(一)、形式的多样性和广泛的群众性排球运动的场地设备比较简单,可设在室内亦可设在室外。
地板上、沙地上、草地上、雪地上,甚至水中都可以进行排球活动,其形式多样,比赛规则容易掌握且可以变通。
参加人数可多可少,运动负荷能大能小,适合不同年龄、性别、体质和训练程度的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活动。
因此有广泛的群众性(二)、技术的全面性和高度的技巧性排球比赛中,任何位置上的队员都要参与防守和进攻;而且在大多数形式的比赛中,规则还要求队员轮换位置。
因此每个队员都须全面的掌握各项攻、防技术。
排球理论课教案教案标题:排球理论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排球的基本规则和比赛流程2. 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和战术3. 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热爱教学重点:1. 排球的基本规则和比赛流程2. 排球的基本技术:发球、传球、扣球、拦网等3. 排球的战术:进攻、防守、配合等教学准备:1. 排球比赛视频或实况录像2. 排球教学用具:排球、场地标志、发球器等3. 教学投影仪和屏幕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排球比赛视频或实况录像,引导学生了解排球比赛的激烈和精彩,激发学生对排球的兴趣。
2. 讲解排球的基本规则和比赛流程:介绍排球比赛的场地、比赛规则、比赛分数计算等内容,让学生对排球比赛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示范排球的基本技术:老师示范排球的发球、传球、扣球、拦网等基本技术动作,重点讲解动作要领和技术要点。
4. 练习排球的基本技术:学生分组进行排球基本技术的练习,老师逐个指导学生的动作和技术要领,帮助学生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
5. 探讨排球的战术:介绍排球比赛中的进攻、防守、配合等战术要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在比赛中运用这些战术。
6. 温习和总结:复习排球的基本规则、技术和战术要点,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对排球运动保持热爱和兴趣。
教学方法:1. 观看教学视频2. 示范教学3. 分组练习4. 讨论交流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动作和技术表现2. 学生之间的互相观摩和评价3. 学生对排球比赛规则和战术的理解和表达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观看一场实际的排球比赛,加深他们对排球比赛的理解和认识2. 组织学生进行排球比赛实践,让他们在实际比赛中运用所学的技术和战术知识。
小学体育《排球》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体育教材《体育与健康》第五章排球内容,详细内容包括排球的基本技术、比赛规则和战术配合。
重点学习排球的基本动作,如发球、接球、扣球和拦网,并了解排球比赛的基本规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排球基本动作的掌握和运用,如发球、接球、扣球和拦网。
重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排球、排球场地、教学挂图、哨子。
学具:运动服装、运动鞋、护具(可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排球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排球的基本技术、比赛规则和战术配合,让学生对排球运动有初步的认识。
3. 技能示范(10分钟)教师示范排球的基本动作,如发球、接球、扣球和拦网,并讲解动作要领。
4. 分组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提高学生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和灵活性。
5.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实际比赛为例,讲解排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和战术配合。
6.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进行排球比赛,教师观察比赛过程,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技能,提高比赛水平。
六、板书设计1. 排球基本技术:发球、接球、扣球、拦网2. 排球比赛规则:场地、人数、得分、换人等3. 排球战术配合:进攻、防守、配合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排球的基本技术。
(2)请阐述排球比赛的基本规则。
(3)请举例说明排球战术配合。
2. 答案:(1)排球基本技术包括发球、接球、扣球和拦网。
(2)排球比赛规则包括场地、人数、得分、换人等。
(3)排球战术配合包括进攻、防守、配合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排球社团或校队,提高排球技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初中生排球教学教案1.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起源、发展以及竞赛规则,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3. 初步掌握排球基本技术,如传球、垫球、扣球、发球等,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2. 排球竞赛规则3. 排球基本技术:传球、垫球、扣球、发球4. 排球战术:进攻、防守、拦网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排球基本技术的掌握,如传球、垫球、扣球、发球。
2. 教学难点:排球技术的动作要领和技巧,如传球的准确性、垫球的力度和方向、扣球的力度和角度、发球的稳定性。
四、教学过程1. 开始部分:(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导入课题:排球运动简介2. 准备部分:(1)准备活动:跑步、拉伸运动(2)热身活动:传球接力、垫球比赛3. 基本部分:(1)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教师讲解排球运动的起源、发展以及排球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2)排球竞赛规则:教师讲解排球比赛的规则,如比赛场地、人数、比赛时间等。
(3)排球基本技术训练:① 传球:教师讲解传球的动作要领,学生分组练习。
② 垫球:教师讲解垫球的动作要领,学生分组练习。
③ 扣球:教师讲解扣球的动作要领,学生分组练习。
④ 发球:教师讲解发球的动作要领,学生分组练习。
(4)排球战术训练:教师讲解进攻、防守、拦网的基本战术,学生分组练习。
4. 结束部分:(1)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强调排球运动的重要性。
(2)组织学生进行排球比赛,检验学习效果。
(3)整理器材,清理场地。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课教学,教师应认真反思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协作能力,为学校排球运动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