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氯喹的生产工艺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46
标题:含磷杀菌剂的合成及乳剂的制备实验报告一、引言含磷杀菌剂作为一类重要的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合成及乳剂制备实验是农业化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对含磷杀菌剂的合成及乳剂制备实验进行详细介绍,并对其相关知识进行全面评估。
二、含磷杀菌剂的合成1. 合成原理含磷杀菌剂的合成原理主要是通过磷酸酯的合成反应来实现的。
磷酸酯是含磷杀菌剂的重要结构基础,其合成过程需要用到有机合成化学中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
在合成过程中,需要考虑反应条件、反应物的选择和合成路线等因素。
2. 合成方法含磷杀菌剂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磷酸酯化反应、磺化反应、酞菁化合成等。
这些方法在合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根据具体的合成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
三、乳剂的制备实验1. 乳剂的定义和特点乳剂是由水、油、乳化剂等组成的复配制剂,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悬浮性。
在农药制剂中,乳剂是一种常用的制剂类型,其制备过程和配方设计对农药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2. 制备过程乳剂的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乳化剂的选择、乳化反应条件和工艺参数的控制等因素。
通过适当的乳化方法和工艺条件,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分散性和稳定性的乳剂产品。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含磷杀菌剂的合成实验和乳剂的制备实验中,我们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实验结果。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观察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合成反应和乳剂制备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包括反应速率、产物结构、乳剂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含磷杀菌剂的合成及乳剂制备实验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我们也认识到了实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对含磷杀菌剂的合成及乳剂制备实验的研究,以提高其实验效果和应用性能。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本次含磷杀菌剂的合成及乳剂制备实验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化学合成和制剂工艺在农药研究中的重要性。
合成及乳剂制备实验是农药化学研究的关键环节,对于开发新型农药和提高农药应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硫酸法生产磷酸的物理化学原理湿法磷酸生产中,硫酸分解磷矿是在大量磷酸溶液介质中进行的:式中,n可以等于0,1/2,2。
实际上分解过程分两步进行:首先是磷矿同磷酸(返回系统的磷酸)作用,生产磷酸一钙:第二步是磷酸一钙和硫酸反应,使磷酸一钙全部转化为磷酸,并析出硫酸钙沉淀:生成的硫酸钙根据磷酸溶液中酸浓度和温度不同,可以有二水硫酸钙(CaSO4·2H2O);半水硫酸钙(CaSO4,1/2H20)和无水硫酸钙(CaSO4)。
实际生产中,析出稳定磷石膏的过程是在制取浓度为30%~32%P2O5的磷酸和温度为65~80℃条件下进行的。
在较高浓度的溶液(>35%P2O5)和提高温度到90 ~95℃则析出半水物,所析出的半水物在不同程度上能水化成石膏。
降低析出沉淀的温度和磷酸的浓度,以及提高溶液中CaO或SO3的含量都有助于获得迅速水合的半水物。
有大量石膏存在时也能加速半水合物的转变。
在温度高于100~150℃和酸浓度大于45%P2O5时则析出的是无水物。
见图4-5表示。
在磷矿石被分解的同时,含有原料中其他无机物杂质亦被分解,发生各种副反应。
例如:天然磷矿中所含的碳酸盐按下式分解:磷矿中氧化镁以碳酸盐形式存在,酸溶解时几乎全部进入磷酸溶液中:给磷酸质量和后加工将带来不利影响。
磷矿中通常含有2%~4%的氟,酸解时首先生成氟化氢,HF再与磷矿中的活性氧化硅或硅酸盐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氟硅酸。
部分四氟化硅呈气态逸出,氟硅酸保留于溶液中。
在浓缩磷酸时,氟硅酸分解为SiF4和HF。
在浓缩过程中约有60%的氟从酸中逸出,可回收加工制取氟盐。
氧化铁和氧化铝等也进入溶液中,并同磷酸作用:因此,天然磷矿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铁和氧化铝时不适宜用硫酸法制备磷酸。
磷酸生产中的硫酸消耗量,可根据磷矿的化学组成,按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出理论硫酸用量确定。
不同类型的磷矿,因其杂质含量不同,故实际硫酸消耗量与化学理论量之间存在着偏差,需由实验确定。
陕西省榆林市2020届高考化学第三次模拟测试试题注意: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请将试题(卷)和答题纸上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上。
3.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K-39 Mn-55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7.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玉兔号”月球车帆板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氮化硅或二氧化硅B.新冠肺炎防疫期间,可用酒精消毒,酒精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C.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D.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生成的8.二羟甲戊酸是生物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二羟甲戊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羟甲戊酸是乙酸的同系物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能发生加成反应和酯化反应D.1 mol二羟甲戊酸能跟3 mol NaOH反应9.石蜡是石油减压分馏的产品,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的实验探究石蜡油(液态石蜡)分解的部分产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蜡油属于油脂B.该实验证明石蜡油分解产物只有乙烯C.B 中发生氧化反应,所以溶液褪色D.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10.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用Fe 3(CO)12/ZSM -5催化CO 2加氢合成低碳烯烃反应,所得产物含CH 4、C 3H 6、C 4H 8等副产物,反应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i 步反应为CO 2+H 2=CO +H 2OB.第i 步反应的活化能低于第ii 步C.Fe 3(CO)12/ZSM -5使CO 2加氢合成低碳烯的△H 减小D.添加不同助剂后,反应的平衡常数各不相同11.常温下,分别取浓度不同、体积均为20.00 mL 的3种HCl 溶液,分别滴入浓度为1.0001mol/L 、0.1000 mol/L 和0.01000 mol/L 的NaOH 溶液,测得3个反应体系的pH 随V(NaOH)变化的曲线如图。
2020高考有机化学热点分析---药物磷酸氯喹的有机合成题一、有机合成题1、2月17日下午,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介绍:磷酸氯喹(结构式如图1)是一种抗疟疾药物,该药在体外细胞水平上对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抑制作用。
磷酸氯喹的有效成分为氯喹(结构式如图2),磷酸氯喹可以氯喹和磷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根据“磷酸氯喹”合成路线的相关文献资料,高考化学试题有机部分的考试要求和考查形式,设计出该药的合成路线模拟试题:“氯喹”的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是一种芳香烃,A → B的反应试剂a:______。
(2) B反应生成C的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3) C → D反应类型是______,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4)F最多有______个原子共平面。
(5)F →G反应类型为______。
(6)I是E的同分异构体,写出任意2种符合下列条件的I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不考虑立体异构)①I是三取代的芳香族化合物,相同官能团的取代位置与E相同。
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I除了芳香环上氢外,还有4组峰,峰面积比3:1:1:1。
③I加入NaHCO3溶液产生气体。
(7)6-甲氧基-4-二异丙氨基乙氨基喹啉是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
参照上述D → H的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4-甲氧基苯氨和N , N 一二异丙基乙二胺为起始原料制备6-甲氧基-4-二异丙氨基乙氨基喹啉的合成路线:______。
参考答案:变式训练:磷酸氯喹”是抗击新型肺炎的潜在用药,其中氯喹的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有机物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⑥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所需的试剂和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
(4)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磷酸工艺流程磷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食品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磷酸的生产工艺流程。
磷酸的主要生产工艺是湿法磷酸工艺,其基本流程包括磷矿石的选矿、磷酸的生产和后续处理。
首先是磷矿石的选矿过程。
磷矿石主要指含有磷酸盐的矿石,如磷灰石、磷铁矿等。
选矿过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从原矿中分离出磷酸盐矿石。
通常的选矿方法包括破碎、磨矿、浮选等。
首先将原矿石进行破碎和磨矿处理,使其粒度达到工艺要求,然后采用浮选方法,通过调整浮选剂浓度和pH值,使磷酸盐矿石浮于浮泡上,而杂质沉于底部,从而分离出磷酸盐矿石。
接下来是磷酸的生产过程。
选矿后的磷酸盐矿石进入磷酸生产车间,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得到磷酸。
首先将磷酸盐矿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磷矿。
该反应通常在高温下进行,以提高反应速率。
然后将硫酸磷矿与水进行反应,生成稀磷酸。
这一步骤通常在低温下进行,以避免磷酸的分解。
最后,通过稀磷酸的浓缩和过滤,得到浓磷酸。
整个磷酸的生产过程需要注意安全防护,防止酸蒸汽对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危害。
最后是磷酸的后续处理过程。
产出的浓磷酸通常含有杂质,需要进行后续处理,以提高磷酸的纯度和质量。
常用的后续处理方法包括磷酸的脱色、浓缩和精制。
脱色是将浓磷酸中的有机和无机杂质去除,以提高磷酸的纯度。
浓缩是将稀磷酸通过蒸发浓缩,以降低磷酸的体积和水分含量。
精制则是通过进一步提纯,去除余留的杂质,使磷酸达到工业和药品级别。
综上所述,磷酸的生产工艺包括磷矿石的选矿、磷酸的生产和后续处理三个主要步骤。
通过这些流程,可以从磷矿石中分离和提取出磷酸,为各行各业提供重要的化学原料。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注意磷酸的质量和安全,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艺流程的顺利进行。
2022届高考化学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甲、乙两种CH3COOH溶液的pH,若甲比乙大1,则甲、乙两溶液中A.c(甲): c(乙)=1:10B.c(H+)甲: c(H+)乙=1:2C.c(OH-)甲: c(OH-)乙=10:1D.α(甲): α(乙)=2:12.科学家发现对冶金硅进行电解精炼提纯可降低高纯硅制备成本。
相关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用Cu-Si合金作硅源,在950℃利用三层液熔盐进行电解精炼,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该液相熔体中Cu优先于Si被氧化,Si4+优先于Cu2+被还原B.液态Cu-Si合金作阳极,固体硅作阴极C.电流强度的大小不会影响硅提纯速率D.三层液熔盐的作用是增大电解反应接触面积,提高硅沉积效率3.氯气氧化HBr提取溴的新工艺反应之一为:6H2SO4+5BaBr2+Ba(BrO3)2=6BaSO4↓+6Br2+6H2O,利用此反应和CCl4得到液溴的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实验装置是A.B.C.D.4.中科院深圳研究院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铝-石墨双离子电池,可大幅度提升电动汽车的使用性能,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充电过程中,石墨电极发生阴离子插层反应,而铝电极发生铝-锂合金化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放电时,电解质中的Li+向左端电极移动B.充电时,与外加电源负极相连一端电极反应为:AlLi-e-=Li++AlC.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C n(PF6)+e-=PF6-+C nD.充电时,若转移0.2mol电子,则铝电极上增重5.4g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有机化学基础综合题【原卷】1.化合物H是合成药物奥达特罗的中间体(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I.代表;Ⅱ.(R为烃基,X为卤素原子)。
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物质B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反应⑤条件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有机物M的分子式为,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有机物N是反应②过程中的副产物,其分子式为,则N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5)依据题目信息,写出以苯酚和光气()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
(其它试剂任选)___________2.大位阻醚H()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使用α—溴代羰基化合物合成H的路线如图:已知:+R—OH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A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2种氢,则A的名称为___。
(2)G的结构简式为___。
(3)②和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反应⑤需要的试剂和条件分别为___。
(4)写出D到E的反应方程式___。
(5)X是D的同分异构体,其中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X有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6的结构简式为___(任写一种)。
(6)设计由和乙醇制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___。
3.有机物M可用于治疗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心血管疾病,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名称为_______,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和_______。
(2)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B→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3)由B制备D的过程中有少量副产物G产生,它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写出G 的结构简式_______。
(4)化合物H与C为同分异构体,H能与新制的氧化铜悬浊液共热反应生成红色沉定,写出H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341450.9(22)申请日 2020.11.25(71)申请人 张家港威胜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地址 215634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扬子江化工园南京中路2号(72)发明人 彭学东 张梅 赵金召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代理人 宋秀兰(51)Int.Cl.C07D 215/46(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高纯度磷酸氯喹的合成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医药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磷酸氯喹的合成方法。
具体提供了一种高纯度磷酸氯喹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缩合:4,7‑二氯喹啉和2‑胺基‑5‑二乙胺戊烷反应,得到氯喹粗品;(2)精制:重结晶得到较高纯度的氯喹。
(3)成盐:精制的氯喹和磷酸搅拌析晶2~3h,过滤得磷酸氯喹粗品;(4)纯化:磷酸氯喹粗品经重结晶得到高纯度磷酸氯喹。
本发明的方法原子利用率高、收率高、产品纯度高、固废少有利于环保、便于工业应用,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前景。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CN 112300071 A 2021.02.02C N 112300071A1.一种高纯度高纯度磷酸氯喹的合成方法,合成路线如下式所示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氯喹:4,7-二氯喹啉和2-胺基-5-二乙胺戊烷在苯酚和二烷基胺存的情况下反应得到氯喹粗品;(2)氯喹精制:使用非极性溶剂对步骤1)的氯喹粗品进行重结晶;(3)制备磷酸氯喹:将氯喹和磷酸在溶剂中混合搅拌得到磷酸氯喹粗品;(4)磷酸氯喹精制:将磷酸氯喹粗品使用极性溶剂重结晶得到精制的磷酸氯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4,7-二氯喹啉为1eq计,所述步骤(1)中,2-胺基-5-二乙胺戊烷的用量为1.9-2.5eq;所述苯酚的用量为0.9-1.1eq。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4,7-二氯喹啉为1eq计,所述步骤(1)中,所述二烷基胺选自二乙基胺、二丙基氨基和二丁基胺中的至少一种;用量为0.75-1.0eq。
(能源化工行业)磷化工概论磷化工基础第一章绪论一、磷化工的发展简史二、磷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在农业中的应用2、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3、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4、在工业水处理中的应用5、在合成洗涤剂中的应用6、在金属表面处理中的应用7、在建材工业中的应用8、在医药中的应用9、在颜料中的应用10、在塑料添加剂中的应用三、我国磷化工概况第二章磷矿石一、磷矿的分类1、磷灰石型磷酸盐矿2、含铝磷酸盐矿二、磷矿石品位三、磷矿的性质1、磷矿的物理、化学性质2、磷矿的活性四、制磷、磷酸和磷肥对磷矿石的质量要求五、我国磷矿资源的特点第三章黄磷一、黄磷的性质和用途1、磷的物理化学性质2、磷的用途二、电炉法生产黄磷的基本原理三、电炉法制磷工艺条件的控制1、对原料的要求3、电炉正常操作条件3、粗磷的精制4、安全四、电炉法制磷生产工艺流程五、电炉制磷的主要设备1、电炉2、除尘器3、冷凝塔4、受磷槽5、精制锅六、黄磷生产中的物料消耗七、红磷生产的原理及工艺第四章磷酸一、磷酸的性质和用途二、热法磷酸1、热法磷酸制备原理2、生产方法及工艺控制途径3、典型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4、产品质量和用途三、湿法磷酸1、湿法磷酸生产的理论基础2、湿法磷酸生产的工艺流程3、工艺条件的选择和操作4、湿法磷酸的浓缩与净化第五章磷酸盐一、磷酸钠盐1、磷酸钠盐的品种和性质2、生产原理3、生产方法4、磷酸钠盐生产的主要设备5、产品质量标准1、磷酸锌盐品种与性质2、生产方法3、用途与质量标准三、磷酸钙盐1、磷酸钙盐品种和性质2、制备化学反应原理3、饲料级磷酸钙的生产〈1〉水萃取普钙法〈2〉湿法磷酸法4、脱氟磷酸钙5、活性磷酸钙6、产品用途和质量标准第六章、聚磷酸盐一、聚磷酸盐的分类和结构二、聚磷酸盐的重要化学性质1、焦磷酸钠2、焦磷酸钙四、三聚磷酸钠1、结构和性质2、制备原理3、生产方法4、生产的主要设备5、三聚磷酸钠技术改造6、产品质量标准和用途第七章磷肥一、磷肥的品种和性质1、磷肥的分类2、磷肥的品种和性质3、磷肥的性质二、磷酸铵1、磷酸铵的性质2、磷酸铵生产中的化学反应3、生产工艺条件4、磷酸铵生产工艺流程5、产品质量和消耗定额三、过磷酸钙1、过磷酸钙的组成和性质2、普通过磷酸钙3、重过磷酸钙四、钙镁磷肥1、钙镁磷肥的组成和性质2、钙镁磷肥生产的基本原理3、钙镁磷肥生产的工艺流程4、消耗定额和质量标准第八章、三废的治理和利用一、三废对环境的影响1、氟化物对人体的影响2、氟化物对动物的影响3、氟化物对植物的影响二、含氟废气的治理和利用三、含氟废水的治理和利用四、粉尘、废渣的治理和利用第一章绪论磷化学工业是以磷矿石为原料,经过物理化学加工制得各种含磷制品的工业。
新冠肺炎(COVID19)有效药物磷酸氯喹的作用机理钟南山院士指出,磷酸氯喹药物是目前临床上相对有效的药,副作用相对小,和其他药物对比来看,发热症状、病毒消失时间大概早一天,副作用不算很大,有腹泻、少数会耳鸣,但停药后耳鸣会消失。
可见,一种药物的有效性,不仅看它的治疗有效,还需要考虑它的副作用小。
问题:磷酸氯喹是一个上市多年的抗疟老药,磷酸氯喹药物在治疗疾病过程中,作用机理是什么?01磷酸氯喹(Chloroquine)是一种上市多年的抗疟药物。
要追溯它的历史,可以从奎宁说起。
1820年,法国著名药学家Pelletier和Caventou成功从金鸡纳树皮中提炼出历史上最早的抗疟药-奎宁,使得奎宁成为治疗发热性疾病的首选药物。
上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合成发明了与天然奎宁化学结构相近的人工合成抗疟药氯喹。
它相比奎宁更加安全有效,因此广泛用于治疗和预防疟疾。
由于没有对药物使用剂量的安全范围进行试验和摸索,氯喹的使用剂量过大,是治疗疟疾的十数倍,随即而来的是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部分病人出现眼底疾患,甚至失明。
1944年,科学家在氯喹的基础上研究出一种新型抗疟药-羟氯喹,治疗作用与氯喹相近,但毒副作用显著减少。
它跟氯喹的区别在于用羟乙基替代了氯喹中的一个乙基,正是因为这一小小的不同,使羟氯喹在人体胃肠道吸收更快,体内分布更广。
磷酸氯喹结构后来,一部分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产生了抗药性。
上世纪60年代,抗氯喹恶性疟在东南亚严重扩散。
1964年,越南政府向中国请求帮助。
于是,就有了现在国人已经熟知的“523任务”,有了后来屠呦呦发现抗疟药物青蒿素(关于青蒿素的发现过程请看链接:青蒿素(a r t e m i s i n i n)的发现史)。
02磷酸氯喹并不能直接杀灭疟原虫,而是干扰其繁殖。
磷酸氯喹能在疟原虫红细胞内期裂殖体起作用,可能系干扰了疟原虫裂殖体D N A的复制与转录过程或阻碍了其内吞作用,从而使虫体由于缺乏氨基酸而死亡。
磷酸氯喹药理毒理经氯喹作⽤,疟原⾍的核碎裂,细胞质出现空泡,疟⾊素聚成团块。
已知氯喹并不能直接杀死疟原⾍,但能⼲扰它的繁殖。
本品与核蛋⽩有较强的结合⼒,通过其喹啉环上带负电的7-氯基与DNA鸟嘌呤上的2-氨基接近,使氯喹插⼊到DNA的双螺旋两股之间。
与DNA形成复合物,从⽽阻⽌DNA的复制与RNA的转录。
氯喹还能抑制磷酸掺⼊疟原⾍的DNA与RNA,由于核酸的合成减少,⽽⼲扰疟原⾍的繁殖。
⽤同位素标记氯喹的实验证明,受感染的红细胞能使氯喹⼤量积聚其内,原⾍的⾷物泡和溶酶体是其浓集的部位。
氯喹浓集的量与⾷物泡内的pH有关,⾷物泡内的pH为酸性(分解⾎红蛋⽩最适pH为4),可导致碱性药物氯喹的浓集,该药的浓集⼜消耗了⾷物泡内的氢离⼦,因此更提⾼了⾷物泡内的pH值,使消化⾎红蛋⽩的⾎红蛋⽩酶受损失,疟原⾍不能消化所摄取的⾎红蛋⽩,导致疟原⾍⽣长发育所必需的氨基酸缺乏,并引起核糖核酸崩解。
此外氯喹还能⼲扰脂肪酸进⼊磷酯,控制⾕氨酸脱氢酶和⼰糖激酶等。
近年来有⼈认为氯喹对疟原⾍的早期作⽤是引起疟⾊素的凝集。
疟⾊素的主要成分是铁原卟啉Ⅸ(FP),可以损害红细胞,并与氯喹形成复合物来介导氯喹的化疗作⽤。
推测原⾍体内具有⼀种或多种受体,即“FP结合物”,可能是⼀种清蛋⽩,可与FP结合,形成⽆毒性的复合物,使原⾍⽣物膜免受FP 的损害。
氯喹的作⽤机制可能是将“FP结合物”与FP分开,并形成有毒性的氯喹-FP复合物,从⽽发挥其抗疟作⽤。
由于受体改变,使氯喹失去应有的作⽤,这可能是疟原⾍对氯喹产⽣抗药性的原因之⼀。
氯喹主要作⽤于红内期裂殖体,经48-72⼩时,⾎中裂殖体被杀灭。
本品对间⽇疟的红外期⽆效,故不能根治间⽇疟。
恶性疟则可根治。
氯喹对红前期⽆效,对配⼦体也⽆直接作⽤,故不能作病因预防及中断传播之⽤。
药动学⼝服完全,Tmax 1~2h,分布于全⾝,T1/2个体差异⼤,约3~10⽇,主要在肝脏代谢,经肾排泄。
氯喹⼝服后,肠道吸收快⽽充分,服药后1~2⼩时⾎中浓度达峰值。
磷酸氯喹的生产工艺原理概述摘要本文将介绍磷酸氯喹的生产工艺原理,包括原料准备、反应条件和工艺流程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磷酸氯喹的生产过程的介绍,帮助读者了解磷酸氯喹的生产工艺原理。
引言磷酸氯喹是一种重要的抗疟药物,具有广谱抗疟活性。
其生产工艺原理的研究对于提高磷酸氯喹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磷酸氯喹的生产工艺原理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反应条件和工艺流程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些内容。
一、原料准备磷酸氯喹的原料主要包括氯喹、磷酸和其他辅助原料。
氯喹是磷酸氯喹的主要原料,其化学结构为2-氨基-7-氯喹啉。
磷酸是反应的催化剂,通过催化反应提高产品的收率和纯度。
其他辅助原料包括溶剂、酸碱调节剂等。
在原料准备过程中,需要对原料进行精确称量和质量检测,确保反应的准确性和可控性。
二、反应条件磷酸氯喹的生产过程涉及到一系列反应,包括氯化反应、环化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等。
在反应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压力和反应物浓度等参数,以确保反应的高效进行和产品的高纯度。
具体的反应条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氯化反应:氯化反应是磷酸氯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氯化反应中,氯喹与氯化剂发生反应,生成氯喹氯化物。
氯化反应一般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以防止氧气对反应的不良影响。
反应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进行选择,以保证反应的高效和产物的高纯度。
•环化反应:环化反应是磷酸氯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环化反应中,氯喹氯化物与磷酸反应,生成磷酸氯喹。
环化反应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酸碱条件下进行,以确保反应的高效进行和产物的高纯度。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磷酸氯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磷酸氯喹中的酸性和碱性物质与酸碱调节剂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磷酸氯喹的中和盐。
酸碱中和反应需要控制合适的酸碱比例和反应条件,以确保反应的高效进行和产物的高纯度。
三、工艺流程磷酸氯喹的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原料准备、氯化反应、环化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产物分离和纯化等步骤。
精心整理三、硫酸浸取磷矿制磷酸用硫酸分解磷矿制磷酸(湿法磷酸)是磷酸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在技术上最成熟,经济上最合理,其产量在磷酸产量中占绝对优势。
1.(1)①氟磷矿中的氟在酸解时会生成HF,再与磷矿中活性SiO2形成氟硅酸。
氟存留在磷酸中会增大磷酸溶液的腐蚀性,大部分氟以SiF4形态逸出,回收加工为氟盐,并消除了污染。
②SiO2磷矿中含有少量SiO2,有利于生成的HF转化为挥发性低和腐蚀性弱的氟硅酸。
若SiO2过高,会增大设备、管道和搅拌浆的腐蚀,并增加料浆粘度,降低分离硫酸钙时的过滤强度。
③碳酸盐磷矿中通常会有少量石灰石等碳酸盐矿物,主要成分为CaCO3、MgCO3。
CaO在酸解时生成CaSO4,增大硫酸的消耗定额;MgO全部进入磷酸溶液中,中和掉磷酸中的第一个氢离子,并增(2)在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根据液相中磷酸与硫酸的浓度,系统的温度不同,有三种硫酸钙的水合物结晶与溶液处于平衡状态,它们是二水物CaSO4·2H2O(二水石膏)、半水物α-CaSO4·0.5H2O(α半水石膏)和无水物CaSO4II(硬石膏II)。
它们的化学组成与物系见表4-2-01。
湿法磷酸生产方法往往以硫酸钙出现的形态来命名。
工业上有下述几种湿法磷酸生产方法:①二水物法(DH)制湿法磷酸这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有多槽流程和单槽流程,其中又分无回浆与有回浆流程,以及真~32后者③二水-半水物(DH/HH)法制湿法磷酸P2O5总收率达99%。
磷石膏含结晶水少,有利于制造硫酸与水泥,产品酸含W(P2O5)=35%左右。
④半水物法(HH)湿法磷酸可得含W(P2O5)=40%-50%的高浓度磷酸。
(3)CaSO4-H3PO4-H2O体系相平衡硫酸钙的各种水合物及其变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如图4-2-09所示。
除二水物外,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40持为)的=α定的,二水物在两条转化曲线(实线与虚线)之间的区域Ⅱ是介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