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一般成分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71 MB
- 文档页数:182
常见食物营养成分含量(表5)(肉、蛋、水产及其它)注:以下表中数据是指每100克食物的营养成分含量。
各种颜色数字的单位分别为:红(克)、绿(毫克)、蓝(微克);能量单位为千卡。
蛋白维 生 素 矿 物 质膳食胆 糖 质 脂肪AEC 叶酸 B6 B12 钙 铁 钾 锌 纤维 固醇能量猪肉 3.4 20.5 5.3 14.7 0.2 1.24 0.89 0.45 0.36 8 2.3 350 2.95 69 142.3 猪肝 14.2 12.2 1.3 10479 0.7831.5 997 0.7653.7 13 23 321 3.97 309 117.3 牛肉2.6 20 10.2 2.740.37 7.280.371.02 7 0.9 283 1.18 59 182.2羊肉 0.1 20 7.3 10.4 0.42 2.51 2.89 0.24 3.46 10 2 230 7.23 95146.1 鸡肉 0.3 22.3 2.3 43.1 1.77 0.46 2.37 17 2.3 346 1.6 101111.1 鸭肉 0.34 17 12 51 0.13 1.87 0.45 0.74 6 2.87 230 1.05107177.4 鲤鱼 0.3 17.7 10.3 23.4 1.33 4.78 0.13 11.2 117 1.85 345 2.11 83164.7 鲫鱼 0.1 13 1.1 33.3 0.62 1.08 13.84 0.15 5.36 54 2.5 293 3.02 124 62.3 鲍鱼 3.4 13.5 3.5 25.3 2.12 1.12 22.5 0.11 0.33 253 22.6 129 1.68 238 99.1 黄鳝 0.7 18 0.8 19.8 1.53 1.87 0.45 1.52 40.4 2.2 260 0.67118 82.7鳖 1.6 16.5 0.1 100 3 2 20 0.191.5 107 1.4 142 5.4 95 73.3蟹 5.9 14 1.6 147 3.01 24.7 0.46 5.3 141 0.8 243 3.54188 94虾 0.1 16.4 1.3 19 0.75 25 0.33 2.2 66 1.33 220 2.78195 77.8海带 12.1 8 0.1 38.5 0.67 21 0.13 445 4.51235 0.88 9.8 81.3牛奶 4.1 3.2 3.4 18 0.34 1.37 6.73 0.08 0.41 110 0.1 118 3.47 37 59.8 花生油 0.6 99 38.2 153.02 0.94 7.45893.4 蜂蜜 74.3 0.6 2.1 46.2 4.2530.6 0.42 21.6 0.04318.5常见食物营养成分含量(水果)注:以下表中数据是指每100克食物的营养成分含量。
食品成分分析与检测食品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而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食品成分分析与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食品成分分析与检测可以揭示食品的营养价值、添加剂使用情况、污染物含量等信息,为食品行业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一、食品成分与分析方法食品的成分复杂多样,包括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等。
其中,蛋白质是构成食物的主要组分之一,对于人体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而脂肪则是食物的营养密度之一,提供能量、维持体温、保护内脏等功能。
食品成分的分析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和现代的生物技术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方法包括质量光谱法、色谱法、光度法等,能够精确测定食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
例如,通过质量光谱法可以分析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通过色谱法可以分析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而生物技术分析方法则利用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例如酶法、免疫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选择性地分析食品中的某一成分,提高分析效果和准确性。
二、食品添加剂分析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日益普遍。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口感等方面而添加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行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食品安全的隐患。
食品添加剂的分析与检测是为了确定食品中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确保添加剂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核磁共振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准确测定食品中添加剂的种类和浓度,为食品行业监管提供依据。
三、食品中的污染物检测食品中的污染物是指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
这些污染物的存在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因此需要进行检测和控制。
食品中污染物的检测方法以质谱法为主。
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析方法,可以准确测定食品中微量污染物的含量。
此外,也可以借助生物传感技术进行快速筛查,再结合质谱法进行进一步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四、食品成分分析技术的挑战与发展趋势食品成分分析技术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食品成分分析技术和方法食品成分分析技术和方法是食品行业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准确分析出食品中的各种成分,为食品质量控制和研发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食品成分分析技术和方法。
一、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成分分析技术,其通过采用化学试剂对食品样品进行反应,从而得到成分的定性和定量信息。
1. 水分分析水分是食品中常见的成分之一,其含量的准确测定对于食品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
常用的水分分析方法有干燥法和气相色谱法。
干燥法通过加热食品样品,使其失去水分,并称量失重的质量差来计算水分含量。
而气相色谱法则通过检测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从而间接计算食品中的水分含量。
2. 蛋白质分析蛋白质是食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蛋白质含量的准确分析可通过常用的氮测定法进行。
该方法是通过将食品样品中的蛋白质在碱性条件下氧化生成氨,再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最终测定产生的氮气体量,从而计算蛋白质含量。
3. 糖分分析糖分是食品中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对于食品的口感和甜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糖分的分析可采用色谱法或者比色法。
色谱法通过分离样品中的糖分,并根据其在色谱柱中不同的保留时间来定量分析。
比色法则通过将食品样品与试剂发生反应后产生的颜色进行比色测定,从而计算糖分的含量。
二、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散射、发射等特性进行分析的方法。
在食品成分分析中,常用的光谱分析方法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
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一种通过测量食品样品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情况来分析成分的方法。
不同的成分在特定波长的光下会显示不同的吸光度,通过测量吸光度的变化可以判断成分的含量。
2. 红外光谱红外光谱是一种通过测量食品样品对红外光的吸收情况来分析成分的方法。
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在不同波数的红外光下会显示特定的吸收峰,通过对这些吸收峰的分析可以得到食品中的成分信息。
食品中的常见营养成分及分析方法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提供了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了解食品中的常见营养成分及其分析方法,对我们选择健康的食物和合理的饮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身体发育和修复组织所必需的。
常见的食品蛋白质分析方法有生物学法、化学法和物理法。
生物学法主要是通过测定食物中的氨基酸含量来确定蛋白质含量;化学法则是通过测定食物中的氮含量,并乘以一个系数来计算蛋白质含量;物理法则是利用食物中的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的沉淀、凝固或变性来分析蛋白质含量。
二、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维持身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
常见的食品碳水化合物分析方法有酶解法、色谱法和光谱法。
酶解法是通过将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为单糖,然后进行测定;色谱法则是利用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来分析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光谱法则是通过测定食物中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来分析碳水化合物含量。
三、脂肪脂肪是提供能量和维持体温的重要物质,也是许多维生素的载体。
常见的食品脂肪分析方法有溶剂提取法、气相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
溶剂提取法是通过使用溶剂将食物中的脂肪提取出来,然后进行测定;气相色谱法则是利用气相色谱仪来分析食物中的脂肪含量;红外光谱法则是通过测定食物中的红外吸收光谱来分析脂肪含量。
四、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有机物质,它们参与了许多生物化学反应。
常见的食品维生素分析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生物学法和光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通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来分析食物中的维生素含量;生物学法则是通过测定食物中的维生素对生物体的生理作用来分析维生素含量;光谱法则是通过测定食物中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来分析维生素含量。
五、矿物质矿物质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无机物质,它们参与了酶的活化、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过程。
常见的食品矿物质分析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
食品中营养成分分析报告一、引言食品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则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
本文将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进行详细的分析报告,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
二、总体情况在食品中,常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这些营养成分在不同食品中的含量各有不同,下面将对每种营养成分进行详细介绍。
1. 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主要存在于肉类、禽类、鱼类、奶制品、豆类等食物中。
蛋白质的摄入量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修复组织和提供能量密切相关。
2. 脂肪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是热量最高的营养素。
脂肪主要存在于动植物油脂、坚果种子、动物内脏等食物中。
适量摄入脂肪有助于维持皮肤健康、提供能量和促进细胞生长。
3.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主要存在于谷类、薯类、豆类等食物中。
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有助于提供能量和维持大脑功能正常运转。
4. 纤维素纤维素是植物组织中的结构多糖,主要存在于谷物、蔬菜、水果等食物中。
纤维素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和降低血脂。
5.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钙、铁、锌等。
这些营养素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缺乏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三、样本分析为了更直观地了解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含量,我们选取了几种常见食品进行样本分析,并列出了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如下表所示:通过样本分析可以看出,不同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人们在日常饮食中应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食品搭配,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四、营养建议根据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给出以下营养建议:多样化饮食:多种食品搭配可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控制摄入量:适量摄入各种营养素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补充微量元素:如有必要,可以通过补充剂等方式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
食品检测食品检验食品成分分析食品定义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食品分类一般可以将食品划分为内源性物质成分和外源性物质成分两大部分。
其中,内源性物质成分是食品本身所具有的成分,而外源性物质成分则是食品从加工到摄食全过程中人为添加的或混入的其他成分。
根据食品成分的含量,也可以将食品的成分大致分为八类,即:蛋白质、脂肪、糖类(亦称碳水化合物)、无机质(亦称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素(统称纤维素)和甲壳素等。
科标检测研究院专业提供包装材料检测服务,可出具资质报告。
检测项目1.理化项目检测:水分,灰分,酸价,过氧化值,挥发性盐基氮,三甲胺氮,咖啡因,脂肪酸,丙二醛,氨基酸态氮,总酸,酸度,明矾,总碱度,2.重金属及微量元素:铅,砷,无机砷,汞,甲基汞,铜,镁,锌,锡,钙,铬,镉,磷,氟,碘,硒,钾,钠,铝,铁,锰等。
3.食品添加剂检测:防腐剂:山梨酸,苯甲酸;着色剂: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日落黄,诱惑红,亮蓝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抗氧化剂:叔丁基羟基茴香醚,二叔丁基对甲酚,植酸,TBHQ漂白剂:亚硫酸盐,二氧化硫护色剂:硝酸盐,亚硝酸盐面粉处理剂:过氧化苯甲酰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等4.食品农药残留测试: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等400余种测试5.食品兽药残留测试:氯霉素、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硝基呋喃、磺胺类、盐酸克伦特罗等。
6.微生物检测: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致病菌等7.营养标签检测保健成分(黄酮类、皂苷类、苯丙素类、萜类及挥发油、SOD酶活)、营养标签(中国、香港、美国和加拿大、欧盟、日本)部分标准978-7-5066-5143-1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应用指南978-7-5066-5550-7 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食品中微生物限量标准978-7-5066-6876-7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一)978-7-5066-6877-4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二)978-7-5066-6880-4 GB 4789.系列-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合订本]978-7-5066-6914-6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三)978-7-5066-7832-2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CFDAB/T 0101-2014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标准体系CFDAB/T 0102.1-2014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基础术语第1部分:信息技术CFDAB/T 0102.2-2014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基础术语第2部分:药品CFDAB/T 0102.3-2014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基础术语第3部分:医疗器械CFDAB/T 0301.1-2014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基础数据元第1部分:总则CFDAB/T 0301.2-2014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基础数据元第2部分:机构、人员CFDAB/T 0301.3-2014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基础数据元第3部分:药品CFDAB/T 0301.4-2014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基础数据元第4部分:医疗器械CFDAB/T 0302-2014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分类与编码规范CFDAB/T 0303.1-2014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基础数据元值域代码第1部分:总则CFDAB/T 0303.2-2014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基础数据元值域代码第2部分:机构、人员CFDAB/T 0303.3-2014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基础数据元值域代码第3部分:药品CFDAB/T 0303.4-2014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基础数据元值域代码第4部分:医疗器械CFDAB/T 0304-2014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数据集元数据规范CFDAB/T 0401-2014 食品药品监管数据共享与交换接口规范CFDAB/T 0402-2014 食品药品监管应用支撑平台通用技术规范CFDAB/T 0501-2014 食品药品监管数据库设计规范CFDAB/T 0701-2014 食品药品监管软件开发过程规范DB11/ 039-1994 电热食品压力炸锅安全卫生通用要求DB11/ 613-2009 方便面米食品卫生要求DB11/ 623-2009 薯类食品卫生要求DB11/T 1085-201 有机食品梨生产技术规程DB11/T 684-2009 有机食品桃生产技术规程DB11/T 700-2010 有机食品番茄设施生产技术规程DB11/T 701-2010 有机食品黄瓜设施生产技术规程DB11/T 896-2012 有机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DB11/T 897-2012 有机食品葡萄生产技术规程DB11/T 956-2013 绿色食品红小豆生产技术规程DB11/T 957-2013 绿色食品菜豆生产技术规程DB11/T 958-2013 绿色食品黄瓜生产技术规程DB11/T 959-2013 绿色食品西瓜生产技术规程DB12/T 564-2015 低温食品储运温控技术DB12/T 565-2015 低温食品冷链物流履历追溯管理规范DB13/T 1027-2009无公害食品杂色蛤DB13/T 1028-2009无公害食品草鱼苗种池塘养殖技术规范DB13/T 1068-2009 无公害食品漠斑牙鲆海水养殖技术规范DB13/T 1072-2009 无公害食品半滑舌鳎养殖技术规范DB13/T 1128-2009 无公害食品冻虾蛄肉DB13/T 1136-2009 无公害食品美国大口胭脂鱼DB13/T 1173-2010 无公害食品鲤鱼成鱼网箱养殖技术规范DB13/T 1177-2010 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DB13/T 1214-2010 有机食品鸡蛋生产技术规程DB13/T 1468-2011 无公害食品无核克伦生葡萄生产技术规程DB13/T 1520-2012 绿色食品粟米生产加工技术规程DB14/T 543-2009 无公害食品莲田生态养鱼技术规范DB14/T 544-2009 无公害食品温流水养鱼技术规范DB14/T 554-2010 无公害食品白灵菇生产技术规程DB14/T 555-2010 无公害食品香菇生产技术规程DB14/T 556-2010 无公害食品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DB14/T 574-2010 无公害食品水果型甜玉米生产技术规程DB14/T 575-2010 无公害食品苦荞生产技术规程DB14/T 576-2010 无公害食品蚕豆生产技术规程DB14/T 577-2010 无公害食品燕麦生产技术规程DB14/T 578-2010 无公害食品花生生产技术规程DB14/T 891-2014 绿色食品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DB14/T 905-2014 绿色食品谷子生产技术规程DB15/T 641-2013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设计与实施通用规范DB21/ 2391-2014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酸菜DB21/ 2392-2014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即食海参DB21/ 2393-2014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餐饮具集中消毒卫生规范DB21/T 1573-2008 无公害食品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规范DB21/T 1733-2009 绿色食品轮叶党参栽培技术规程DB21/T 1901-2011 绿色食品黄瓜设施生产技术规程DB21/T 2143-2013 食品低温仓储作业规范DB21/T 2415-2015 绿色食品豇豆生产操作规程DB22/T 1151-2009 无公害食品亚侧耳(元蘑)生产技术规程DB22/T 1152-2009 无公害食品榆耳生产技术规程DB22/T 1153-2009 无公害食品寒红梨生产技术规程DB22/T 1154-2009 无公害食品草莓露地生产技术规程DB22/T 1210-2011 绿色食品鲜食葡萄露地生产技术规程DB22/T 1593-2012 非食品用无机粉体高填充聚乙烯可降解购物袋技术条件DB22/T 1597-2012 绿色食品红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食品成分分析
食品成分分析是指对食品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了解其中
所含的营养素、添加剂、污染物等。
常见的食品成分分析
项目有:
1. 脂肪含量分析:测定食品中的总脂肪含量以及不同脂肪
酸的含量,如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等。
2. 碳水化合物含量分析:测定食品中的总碳水化合物含量,包括简单糖、复杂糖和纤维等。
3. 蛋白质含量分析:测定食品中的总蛋白质含量,包括不
同氨基酸的含量。
4. 矿物质含量分析:测定食品中的不同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如钠、钙、铁等。
5. 维生素含量分析:测定食品中的不同维生素的含量,如维生素A、维生素C等。
6. 添加剂检测: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添加剂,如防腐剂、增味剂、色素等。
7. 污染物检测: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有害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残留、微生物等。
通过食品成分分析,可以评估食物的营养价值、安全性,并为食品生产和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依据。
常见食品的营养成分分析食品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我们提供能量,而且还能够提供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因此,对于健康饮食的追求,了解常见食品的营养成分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将会对一些常见食品的营养成分进行简单分析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和作用。
一、水果类水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其主要营养成分是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例如,苹果是其中一种比较典型的水果,含有75%的水分、膳食纤维和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比如,苹果中的矿物质主要有钾、钙、镁等,维生素主要是维生素A、维生素C和叶酸等。
同样,香蕉也是一种营养成分较为丰富的水果,主要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根据营养成分表,香蕉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大部分矿物质元素,如钾、铁、镁等,维生素B6的含量也相对较高。
二、蔬菜类蔬菜作为人们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所需营养成分的重要来源,其中蔬菜绿叶部分含的营养成分尤为丰富。
例如,菠菜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和维生素C、E,此外还含有钙、铁、钾等矿物质,对于补血、滋补等作用十分显著。
同样,胡萝卜也是一种蔬菜类食品。
营养成分表显示,胡萝卜中的维生素A含量很高,这是由于胡萝卜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
此外,胡萝卜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E、B1、B2等,富含钾、磷等矿物质。
胡萝卜不仅有利于保护视力,还有助于提高免疫力等方面的作用。
三、肉类肉类是人们重要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来源,同时也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和胆固醇等。
例如,瘦猪肉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熟食品中含有的脂肪和胆固醇较少,还含有丰富的铁、锌等微量元素,对于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十分重要。
同样,鸡肉也是含有丰富蛋白质的肉类食品之一,熟食中的脂肪、胆固醇含量相对较低,在维生素B6、B12、铁、锌等方面也含有丰富元素,适宜多食用来满足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
四、奶制品奶制品是人们饮食中的重要来源,其中所含的蛋白质、钙等对于人体健康十分重要。
食品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食品供应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日益增加,使得人们对食品中含有哪些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关注。
因此,食品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也日益成为研究和监控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
食品中常见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下面就这些常见的成分分别介绍其分析方法。
1. 糖类分析方法糖类是食品中最常见的成分之一,包括单糖、双糖、多糖等,其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直接光度法:利用糖类溶液的比色反应,适用于测定浓度较高的单糖。
(2) 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检测,适用于测定各种糖类。
(3) 还原糖法:通过检测还原糖的含量来间接测定糖类浓度,适用于测定浓度较低的单糖和双糖。
(4) 显色光度法:利用显色剂与糖类发生显色反应,测定显色程度来测定糖类的含量。
2. 蛋白质分析方法蛋白质是组成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基本结构单位,其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生物素分析法:利用生物素标记蛋白质,通过检测生物素含量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2) 紫外吸收法:利用蛋白质中肽键的紫外吸收特性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3) 氨基酸分析法:通过分离和检测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4) 凝胶电泳法:通过蛋白质在凝胶中的迁移速率和电荷大小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和类型。
3. 脂质分析方法脂质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罹患心血管疾病、肥胖等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其分析方法也很重要,主要有以下几种:(1) 水解法:利用化学酶或生物酶水解脂质成游离脂肪酸,测定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来间接测定脂质的含量。
(2) 气相色谱法:通过气相色谱仪检测脂质分子的蒸汽压和挥发性来测定脂质的含量。
(3) 磷酸化法:利用酶催化磷酸化脂质,检测其在紫外光下吸收的特性来测定脂质的含量。
(4) 红外光谱法:利用不同的红外光谱带来检测或测定脂质分子的含量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