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毒品预防教育主要内容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6
初中禁毒教育三篇实施策略策略一:全面认知禁毒知识目标通过全面认知禁毒知识,提高学生对毒品的认知和警惕性,以预防和减少初中生滥用毒品的情况。
策略内容1. 开展禁毒知识普及课程:包括毒品种类、危害、常见迹象等内容,使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性和毒品滥用的后果。
2. 配备专业禁毒教师:学校应聘请专业禁毒教师,负责开展禁毒课程,并为学生提供相关咨询和指导。
3. 组织禁毒宣传活动:举办禁毒宣传演讲、展览、主题班会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拒绝毒品的能力。
4. 制定禁毒教育计划:学校应制定全面的禁毒教育计划,确保禁毒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初中学习阶段。
策略二:加强家校合作目标通过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禁毒问题,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
策略内容1. 家长禁毒教育培训:学校定期组织家长参加禁毒教育培训,提高家长的禁毒意识和教育能力。
2. 家校禁毒合作协议:学校与家长签订禁毒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共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禁毒环境和教育资源。
3. 家长参与禁毒活动:学校邀请家长参与禁毒宣传活动、家长会议等,增强家长对禁毒教育的关注和支持。
策略三:建立学生互助机制目标通过建立学生互助机制,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助和支持,形成共同抵制毒品的力量。
策略内容1. 成立禁毒志愿者团队:学校组织学生成立禁毒志愿者团队,负责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和互助支持工作。
2. 开展互助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互助活动,如互助小组、学习交流会等,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和支持力。
3. 建立禁毒互助网络:学校搭建禁毒互助网络平台,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分享禁毒心得、互相鼓励和支持。
以上是初中禁毒教育的三个实施策略,通过全面认知禁毒知识、加强家校合作和建立学生互助机制,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初中生滥用毒品的情况,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针对初中生的禁毒预防教育教学策略简介禁毒预防教育对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些针对初中生的禁毒预防教育教学策略,旨在帮助学校和教师有效地传递禁毒知识,提高学生的防毒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对毒品的认知:学生应理解毒品的种类、危害和后果。
2. 提高学生的防毒意识:学生应了解如何拒绝毒品和识别潜在的毒品风险。
3.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学生应研究有效的应对策略,如寻求帮助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具,如图片、视频和音频,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毒品的危害和后果。
这样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禁毒知识。
2. 组织互动讨论组织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可以设计一些案例讨论或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思考如何拒绝毒品和应对毒品诱惑。
通过互动讨论,学生可以互相分享经验和观点,增强彼此之间的防毒意识。
3. 邀请专家讲座邀请毒品防控领域的专家或警察进行讲座,可以增加教学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专家可以向学生介绍毒品的最新形势和预防策略,并回答学生的问题。
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毒品问题,提高他们对禁毒的认知和警觉性。
4. 制定禁毒宣传计划学校可以制定禁毒宣传计划,如举办禁毒主题班会、展览和演讲比赛等活动。
通过宣传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对禁毒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社区禁毒组织或志愿者参与宣传活动,共同传递禁毒正能量。
5. 引导健康生活方式除了传授禁毒知识,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包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减少对毒品的依赖和诱惑。
总结通过以上教学策略,我们可以帮助初中生增强对毒品的认知,提高防毒意识并培养自我保护能力。
禁毒预防教育应该以简单的策略为主,避免法律复杂性,并保持独立决策。
有效加强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教育背景青少年是社会中最容易受到毒品侵害的群体之一。
为了有效预防青少年滥用毒品,加强毒品预防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加强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教育,以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教育策略为了增强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意识,以下是一些简单且有效的教育策略:1. 提供准确信息青少年需要了解毒品的危害性和后果。
提供准确、科学的毒品信息,帮助他们认识到毒品对健康和生活的负面影响。
2. 强调自我价值加强青少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有价值和意义。
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抵制毒品的诱惑,并减少滥用毒品的风险。
3. 培养应对压力的能力教导青少年有效应对压力和困难的方法,以减少滥用毒品的可能性。
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技巧,帮助他们学会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4. 建立支持网络建立一个积极的、支持性的社交网络,使青少年能够与他们信任的成年人分享问题和困惑。
这样的支持网络可以提供帮助和指导,帮助他们避免滥用毒品。
5. 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通过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让青少年亲身体验和分析与毒品相关的情境。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他们的理解和意识,提高他们对毒品的防范意识。
效果评估为了确保毒品预防教育的有效性,我们需要进行定期的效果评估。
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焦点小组讨论和案例研究等方法来实现。
评估结果将帮助我们了解教育策略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结论通过采取上述简单而有效的教育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加强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教育。
这将有助于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减少他们滥用毒品的风险。
我们应该始终关注青少年的需求和问题,并不断完善毒品预防教育,以建立一个无毒的社会。
初中禁毒教育课程的预防策略背景禁毒教育是初中学生必须接受的重要教育课程。
通过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毒品的危害,并学会拒绝毒品的诱惑。
为了确保禁毒教育课程的有效性,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预防策略。
预防策略1. 制定适宜的课程内容- 确保禁毒教育内容科学、准确、全面,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 强调毒品的危害性和不良影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 引导学生了解毒品的种类、成瘾机理和常见的诱惑手段,以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
2.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结合课堂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加深理解。
- 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动教学工具,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3. 强化家校合作- 向家长提供禁毒知识和教育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禁毒教育的重要性。
- 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制定家庭禁毒教育计划,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引导。
4. 建立专业团队- 设立专门的禁毒教育团队,包括教师、心理辅导员和社工等专业人员。
-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使团队成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开展禁毒教育工作。
5. 加强评估和监测- 定期评估禁毒教育课程的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 建立监测机制,及时掌握学生的禁毒态度和行为变化,为进一步的干预提供依据。
结论通过采取上述预防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提升初中禁毒教育课程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禁毒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拒绝毒品的能力。
只有通过综合而系统的预防策略,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创建一个无毒社会做出贡献。
初中阶段禁毒教育的预防措施计划1. 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禁毒工作日益重要。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为了预防青少年滥用毒品,制定一套有效的禁毒教育预防措施计划至关重要。
2. 目标本计划的目标是提供一种系统的禁毒教育方法,帮助初中生认识毒品的危害以及如何拒绝诱惑,从而预防他们滥用毒品。
3. 预防措施3.1. 知识普及为了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我们将开设专门的课程,向学生传授关于各种毒品的基本知识。
这些课程将包括毒品的种类、成分、影响以及相关法律。
3.2. 视频和宣传材料制作一系列针对初中生的禁毒宣传视频和宣传材料。
这些视频和材料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毒品的危害,并提供拒绝诱惑的方法。
3.3. 社区合作与社区合作,组织禁毒宣传活动。
通过邀请禁毒专家和毒品受害者分享经验,增加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识,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毒品侵害。
3.4. 亲子教育组织亲子禁毒教育活动,邀请家长参与。
通过向家长传递禁毒知识和教育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孩子,增强家庭对毒品的防范意识。
3.5. 心理辅导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这些服务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压力,预防他们滥用毒品的风险。
4. 实施计划4.1. 制定课程计划制定一套禁毒教育课程计划,包括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确保课程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
4.2. 培训教师提供禁毒教育培训给相关教师,帮助他们掌握禁毒知识和教育技巧,以便能够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4.3.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禁毒教育效果,了解学生的反馈和参与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4.4. 多方合作与学校、家长、社区以及相关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禁毒教育工作,形成合力。
5. 预期效果通过以上预防措施的实施,我们期望能够提高初中生对毒品的认识和危害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拒绝毒品的能力。
从而达到预防初中生滥用毒品的目的。
6. 结论初中阶段禁毒教育的预防措施计划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多方合作和持续努力。
预防青少年吸毒的措施
1. 提供良好的教育:教育是预防青少年吸毒的基石。
学校和家
庭应该提供关于毒品危害的全面教育,包括毒品的种类、成瘾的后
果以及如何拒绝接触毒品。
通过增强青少年的意识和知识水平,他
们可以更好地面对毒品的诱惑。
2. 加强家庭沟通:家庭是培养孩子良好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地方。
父母应该主动与孩子进行沟通,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并对
他们提供支持和指导。
建立一个开放的家庭环境,鼓励孩子分享他
们的问题和困惑,以便及时解决可能引发吸毒的问题。
3. 营造健康的娱乐活动:为青少年提供多样化的娱乐活动,如
体育运动、艺术表演和社区服务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远离毒品的诱惑,还能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才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并与同龄人
建立积极的社交关系。
4.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
学校、社区和政府应该加强合作,建立支持青少年的网络。
这包括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提供职业指导和提供适当的社会支持,以帮助他们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5. 打击毒品犯罪: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加强执法力度,减少毒品的供应和流通。
通过打击毒品犯罪活动,可以减少青少年接触毒品的机会,从根本上预防青少年吸毒。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青少年吸毒问题的发生。
这要求教育界、社会机构和家庭共同努力,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安全和关爱的环境,引导他们远离毒品的危害。
初中生禁毒预防教育教学计划书背景近年来,青少年滥用毒品的情况日益严重。
毒品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甚至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
为了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禁毒意识,预防毒品的滥用,我们制定了以下禁毒预防教育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禁毒观念和价值观,认识毒品的危害性。
2. 提高学生对毒品的辨识能力,学会拒绝毒品的诱惑。
3.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他们抵御毒品的能力。
教学内容和方法1. 了解毒品和毒品滥用的危害性- 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成分和危害。
- 播放禁毒宣传视频,让学生观看真实案例,了解毒品对人体的伤害。
- 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关于毒品的信息和观点。
2. 提高对毒品的辨识能力- 研究如何辨认常见的毒品和毒品用具。
- 分析各种毒品的外观、气味、包装等特征。
-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辨别能力,通过图片、视频等材料进行实践训练。
3. 研究拒绝毒品的技巧- 引导学生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加强他们拒绝毒品的决心。
- 给予学生应对毒品诱惑的技巧和策略,例如说“不”、离开诱惑等。
- 通过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等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锻炼拒绝毒品的能力。
4. 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掌握相关的自我保护技巧。
-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他们的自律性和抵御毒品的能力。
- 通过游戏、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评估1. 设计禁毒知识测试,检查学生对毒品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 进行小组讨论和个人口头报告,评估学生对禁毒观念和技巧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1. 禁毒宣传视频和相关PPT。
2. 毒品样本和图片资料。
3. 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材料。
4. 相关的禁毒教材和读物。
教学安排本教学计划将在每周的固定时间进行,每次课程约45分钟,为期10周。
在教学过程中,将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以提高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参与度。
青少年防毒建议
青少年防毒建议有:
1.了解毒品的危害:通过学习、参观、讲座、网络课程等方式,了解毒品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提高对毒品的警觉性和防范意识。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3.拒绝不良诱惑: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饮料等,不要随意到娱乐场所玩耍,避免受到不良诱惑。
4.慎重交友:不要与有吸毒史或不良嗜好的人交往,避免被他们诱导吸毒。
5.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警惕性,不轻易尝试毒品,遇到危险情况要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6.寻求帮助:如果发现自己有成瘾倾向或已经尝试过毒品,要积极寻求帮助,向专业机构或相关部门寻求支持和治疗。
毒品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物质,它的侵害会导致人们生命、健康以及家庭的破裂。
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由于生长发育、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对毒品的认识和抵抗能力都较为薄弱,必须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如何预防和避免毒品的侵害,是中学生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认清危害性在防范和避免毒品侵害的过程中,认清毒品的危害性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毒品成瘾后,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使其失去正常的社会交往能力,并且会荒废学业、工作和家庭。
2、毒品会绥定人的情绪和思维,使得人们对现实世界产生幻觉、妄想,最终影响人们的判断能力,产生行为上的失常。
3、毒品对身体和大脑造成严重的损害,如肺部受损、心血管系统受损、神经系统受损等等。
4、毒品的侵害不仅仅局限于个人,还会波及到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诱发各种犯罪行为。
二、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应当在家庭里加强毒品预防和避免的教育,让孩子意识到毒品的危害和性质。
具体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点:1、积极沟通: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让孩子知道家长对毒品的态度;同时要听取孩子的想法和意见,让孩子感受到关爱和包容。
2、学习禁毒知识:家长要带头学习禁毒知识,并在与孩子的交流中传递给他们,让孩子认知到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3、示范积极的生活方式:家长要示范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锻炼身体、积极社交等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加强学校教育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同样需要加强对毒品预防和避免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和性质。
具体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点:1、开展课堂教育:学校可以在课堂上开展禁毒知识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毒品的危害和性质。
2、组织讲座活动: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或往届毒品受害人等人士在校内举行讲座,让学生深刻体验到毒品对人生和家庭的毁灭性影响。
3、加强巡查和监管:学校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巡查和监管,避免不法分子利用学校周边的漏洞制造毒品活动的场所。
针对初中生的禁毒预防教育教学策略1. 引言禁毒预防教育对于初中生来说非常重要。
在这个阶段,他们正处于青春期,面临着各种新的诱惑和挑战,因此需要接受有效的教育来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远离毒品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一些针对初中生的禁毒预防教育教学策略。
2. 教育目标- 增加学生对毒品的认识和了解- 提高学生对毒品危害的意识- 培养学生抵制毒品的能力和意愿-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3. 教学策略3.1 信息传递通过讲座、演讲、课堂讨论等形式,向学生传递关于毒品的基本知识和信息。
包括毒品的种类、成分、危害等方面的内容。
这种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对毒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增加他们对毒品的认知。
3.2 案例分析通过介绍真实的毒品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通过分析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毒品的破坏力,从而更有动力去抵制毒品的诱惑。
3.3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禁毒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体验到不同角色在面对毒品时的选择和后果。
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毒品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并培养出正确的决策能力。
3.4 游戏与竞赛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竞赛,让学生参与其中。
这些游戏和竞赛可以涉及毒品知识、抵制毒品的技巧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竞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加深他们对禁毒的理解和意识。
3.5 家校合作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禁毒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传递有关禁毒教育的信息,鼓励家长与学校一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
4. 教学评估对于禁毒预防教育的效果评估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来评估学生对禁毒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禁毒意识的变化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教育效果。
5. 结论针对初中生的禁毒预防教育需要采用多种策略,包括信息传递、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游戏与竞赛以及家校合作。
通过这些策略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对毒品的认识和了解,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有效预防毒品的滋生和蔓延。
初中生毒品预防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对策
摘要:本文提出,初中生毒品预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核三观”。
“一核”,即对学生进行毒品危害性和识毒、防毒、拒毒以及禁毒相关法规的教育;“三观”,即苦难历史观、“无毒国”荣誉观和禁毒责任观。
开展初中生毒品预防教育可从两个层面采取三项措施:从学校层面看,可采取聘请经验丰富的禁毒民警或禁毒专业教师和坚持定期举行毒品预防教育的大型活动等措施;从教师层面看,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对问题家庭的学生和问题学生的重点防护。
关键词:初中生毒品预防教育对策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个性、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又是一个人好奇心强、心灵叛逆的时期。
因为好奇,他们对包括颇有神秘性的毒品在内的外界事物充满新鲜感;因为叛逆,他们渴望挑战、拒绝平庸。
然而,他们情绪不稳定、情感自控能力较差,易冲动,也易自卑,甚至易自暴自弃。
因此,在初中生中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健康高尚的人格品德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增强学生的防毒、反毒意识的迫切需要。
一、毒品预防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核三观”
在初中生中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我们应依据《中小学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的规定,针对初中生进入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安排毒品预防教育内容。
笔者认为,初中生毒品预防教育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一核三观”。
所谓“三观”,是指苦难历史观、“无毒国”荣誉观和禁毒责任观。
对学生进行苦难历史观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十九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使鸦片流毒在中华大地上泛滥成灾,祸国殃民,帝国主义列强不仅掠走了巨额财富,而且毒害了中国人的肌体和灵魂;用史实启发学生铭记:中华民族曾深受毒品之害,惨痛历史不能重演。
对学生进行“无毒国”荣誉观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动员全国人民,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禁毒运动,收缴毒品,禁种罂粟,查封烟管,严打贩毒活动,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基本上禁绝了残害中国人民百余年的鸦片,从而获得“无毒国”的荣誉并保持了三十年。
对学生进行禁毒责任观教育,就是要让学生首先了解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毒潮再次泛滥,贩毒集团借我国改革开放之机,竭力开辟新的贩毒通道,对我国形成“多头入境,金钱渗透”的态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毒潮形势;还要教育学生不仅自己不能吸毒,更要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宣传毒品的危害,发现吸毒行为或涉毒犯罪,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特别是在情与法发生冲突时,要站在国家法律一边。
所谓“一核”,是指对学生进行毒品危害性和识毒、防毒、拒毒以及禁毒相关法规的教育,这是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核心内容。
我们在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时,不能认为毒品的成瘾机理、依赖性等内容对学生太过深奥,而不讲清毒品的真相。
事实上,只有讲清真相,才能消除他们的好奇心。
在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时,尤其不能回避这么几个问题:
(一)毒品会对人体造成永久、致命的伤害
毒品会导致多种传染病。
吸食、注射毒品会导致肝炎、肺结核甚至艾滋病的流行。
肝炎在吸毒人群中广泛流行,国外学者提出“只要是确定的吸毒者,就一定患有肝炎”。
有相当比例的吸毒者会感染艾滋病,我国3万多名已经被确认的艾滋病感染者中,68.7%是通过静脉注射吸毒感染的。
吸毒对人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都会造成严重伤害。
再者,吸毒者从第一次吸毒到死亡,平均不超过8年。
(二)毒品无论如何都不能尝试
很多学生对“一朝吸毒、终生想毒”的说法很好奇,甚至不以为然,认为只要自己意志坚强,吸一次无关紧要。
在开展预防教育时,我们必须明确说明毒品绝对不能尝试的原因在于第一次吸毒后,人的意志力往往会失去作用而不能自动制止。
可以举例如一些战斗英雄、缉毒民警、专业医生等特殊人物倒在毒品中的事例来说明——第一次尝试的结果会成为推动后继行为的不可抵御力量。
我们还可以从毒品成瘾的机理来阐述为什么不能尝试毒品。
虽然目前对吸毒成瘾的研究尚未很透彻,但比较认可的是:吸食的毒品所组成外源性阿片类化合物进入人体后,必然会遏制正常内源阿片肽的形成和释放,使阿片受体对外源产生依赖,没有外源供应时,阿片受体就无法通过内源阿片肽继续保持体内平衡。
所以停止吸毒后仍会对此产生依赖。
(三)正确认识文艺作品中的吸毒行为
现在一些文艺作品中有描写、渲染吸毒行为的情节,不少艺员也有吸毒行为。
这在喜好追星和流行文学的初中生中容易造成负面影响。
在毒品预防教育中,我们不应主动讲述吸毒后会产生怎样的感觉,而应帮助初中生客观、正确地去看待。
现在一些所谓美女作家、小资作家的作品中往往流露出伤感、自恋、矫情的情绪,也较多地出现咖啡屋、酒吧、partty和吸毒等词语。
这样的生活情绪和生活环境往往容易引起叛逆而又不成熟、有点伤感又有点自恋的初中生的共鸣。
因此,我们在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时,必须引导学生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些生活态度和生活行为。
首先应该肯定这些文学作品表达了人们对较高的生活品质和生活品位的追求,但又要明确其中所渲染的生活品质和品位又有不科学甚至是有害的地方,比如吸毒和同性恋。
我们只有客观冷静地分析,晓之以理,而不是说教强加,让学生在潜意识中自觉地筑成防范毒品侵害的篱笆,这样,我们的预防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毒品预防教育的对策:“两层面三措施”
要让毒品预防教育的主要内容真正落到实处,达到学生自觉防毒、拒毒的教育目的,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与努力,同时又要不断创新教育载体,不断深入研究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径。
就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当前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以为,开展初中生毒品预防教育可以从两个层面采取三项措施:
1. 聘请经验丰富的禁毒民警或禁毒专业教师
毒品预防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在做好禁毒
教育常规工作的同时,应积极采取措施强化管理。
目前,一般学校承担毒品预防教育任务的是学校从事德育工作的老师或者当地派出所挂任的法制副校长。
学校老师对有关毒品的种类和性状等知识只是从书本获得,缺乏感性认识,容易照本宣科;法制副校长虽接触过毒品和处理吸毒人员的经历,但他们一般只处理过吸食海洛因的吸毒人员,对其他种类毒品的特性往往缺乏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对lds等新型毒品。
而经验丰富的禁毒民警或禁毒专业教师由于自身工作的特点,接触各类毒品的机会很多,由他们来学校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更能激发充满好奇、喜欢刨根问底的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增强教育效果。
2. 坚持定期举行毒品预防教育的大型活动
学校举行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应定期化、长期化,而不是搞形式,走过场,应充分认识大型活动的震慑作用和教育效果。
可与当地派出所合作,举行由学生和有关单位人员参加的大型教育活动;可举办大型图片展览以及相关活动;可组织以预防毒品教育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等等。
3. 重点防护问题家庭的学生和问题学生
每一位教师都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的神圣职责,都应结合学科特点,适时适量地传授有关毒品预防的知识,尤其是班主任,应充分利用好班会课,每学期要有具体的毒品预防教育的工作安排。
从我国吸毒人员的现状调查中发现,吸毒的青少年大多来自问题
家庭或曾是问题学生。
所谓问题家庭,包括离异家庭、父母关系不合以及父母吸毒的家庭。
来自问题家庭的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关爱,大多较内向和孤僻,心理不健全,较容易受毒品的侵蚀。
所谓问题学生主要是指学习差、纪律差、品德差的学生,他们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成为毒品的易感染者。
对于这些学生,我们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要特别关心,建立健全有效的家与校、警与校的联系网络,及时了解、沟通、教育,帮助他们筑起自觉抵御毒品的心理防线。
对初中生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只要我们从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手段两方面入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能达到使学生自觉防毒、拒毒的教育目的,也将有助于遏制社会吸毒人员持续增长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姜佐宁,《毒品的危害与防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 谭彦叙,《禁毒防范,我们该怎么做》[n],人民公安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