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英语心得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十年后,突然想把英语学好,在大学中,也未过四级,基础已经很差了,就当成对我的一个挑战吧,如果能把英语都学好了,那么我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呢,我所谓的英语学好,就是能够轻松的看懂无字幕的美国电影,能够和英美人自由的沟通和准确的表达自己思想,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吧,希望结交朋友一起学习英语!!!

我们在学习语言的初级阶段经常会出现的一个问题,发生在沟通的过程中,首先是听的时候,如果是native-speaker,对方语速较快的时候,我们听不太懂,经常是去抓一些关键词,能后猜测对方的意思,在讲的过程中,出现停顿和重复的现象,并且时常词不达意,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谈一下我的体会

对于听力来说,听不懂native-speaker主要是平时听的少,与中国的书本教育有关,同时造成了我们的发音不够准确,在脑子中记住了很多不正确的发音,当遇到正确的发音的时候,就不能对应上了,当然也有不少母语非英语的老外,口音很重,非常难听懂,以此来看,要提高听力,首先本身要发音准确,同时多听,听的多了,自然而然听力就好了。

同时靠阅读习来的英语,主要是记住了单词和句子的形状,而且在很多人在英语初学的时候往往还会在心里默默地做中文翻译,这样就造成了,我们根本没有去记住单词的声音,无论是我们在听的时候,和我们在说的时候,都无法直接相对应,只能说似曾相识,因为我们

没有记住声音,我们在说的时候脑海中想起了这个词,想说的时候,就多了一个步骤,先思考这个词怎么发音,即使想起了可能也未必准确,要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个人的建议是在阅读英文的文章的时候,做到轻声的默读,而且可以适当的加快阅读的速度,避免我们无意识的在心中做中文翻译。

现在目前,有一种看法是说,听的多了,就自然而然会说了,有一定道理,我个人在听的时候,也会有一种感觉,就是听着听着,如果遇到这方面的话题就想说了,同时因为我生活在XX,身边很多人,普遍普通话讲不好,但是,我在和他们用普通话沟通的过程中完全没有问题,而且他们在看普通话电影也完全没有问题,一方面的原因是他们接触了大量普通话的语境比如电影,电视等,以及生活中经常要和说普通话的人沟通,他们有了很多普通话的听力,但是,这或许也能说明在听没有问题的时候,你未必能讲好,讲流利,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说的普通话很生硬呢

其实说白了,XX人的普通话,很明显的受粤语的影响,同时我们在听XX人讲话的时候也明显受到了,闽南话的影响,这是不是能够说明,我们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受到了大量我们的母语的影响,这种影响造成了,我们学习第二语言最大的困难,这或许也就正好能够解释,为什么年龄越大,越难学习第二语言了

笔者是XX人,从小也是讲着方言长大了,但是普通话也凑合,甚至有些人还以为我是北方人,而且,我的母语,也就是XX方言,有很多地方的用词和发音和普通话是差别很大的,我的体会是,我在说普通话的时候,或者写文章的时候,我从来都是用普通话在思考,在家中和父母的沟通中,我在讲方言的时候,我脑海中也不会出现普通话,这和我们多年的受普通话教育有关系,而且我们同时是在把普通话当成一种工具使用有关,我们使用普通话学习任何一门课程,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在学校学习很多年英语以后,我们普遍不会用英语,说英语,我想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没有去使用它,任何东西都是越用越熟悉的。

我有一个同学,她说英语比较流畅,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当然有时会有一些语法错误,或者表达的句子不是很地道,不过,问题不是很严重,她在总结的她的英语学习的时候,她开始的时候在说英语的时候,也经常出现停顿和重复,她下定决心要改变,于是,她每天对着墙练习说英语,颇有《九品芝麻官》中的周星驰练英语的感觉,她每天都对着墙把自己一天发生的事情,总结一下,对着墙说一遍,我想这不亏是一个好的方法。

当然,这个方法被崇尚听力学习法的人反对了,我认识的一个老师,他说他学英语的时候,就是听,天天听,听着听着突然有一天就开口说,听起来很神奇,他的观点就是,你必须多听,听多了,你就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否则的话,自己在那里乱说,你怎么知道你说对啦还

是说错了,你必须多听,你要说native-speaker的话,这才是准确的英语,否则的话,你会积累很多的错误英语。

我个人认为这两个看法都不矛盾,因为你光是在听的时候,光是靠记忆的话,无疑就会变成一本词典,或者金山词霸,你听过的你就能说,你没听过的你就不能说,而且反应很慢,而且你在说的时候,你实际上是在练习你对语言的反应能力,你能够流畅的使用英语,虽然你会出错,但是做这个练习最重要的不是追究你是否说正确,而是你能否对语言快速的做出反应,语言的准确与否是交给听力去练习的,因为你听的足够多,某天你会突然发现,哦,原来是这样表达的。

另外就是我们的发音受到母语的干扰也很大,有一个真实的笑话,是说我们中国有一个学者,到美国做学术交流,非常自信的用英语讲完的时候,有很多老外皱起眉头,没太听懂,楼下有个中国留学生会后握手激动的说:“您是XX的吧,我们是老乡啊”网传印度人发TH 的音的时候,和发D的音差不多,当他们说I’m dirty的时候,千万别误会他们是说I’m thirty,也看到过中国央视名主持人在微博说,不要去在乎口音的问题,这样浪费大量时间,其实我个人到是觉得其实如果把发音和口音搞好了,对我们学习英语来说,会节省大量的时间,因为不容易受错误的发音误导,很多情况下英语连读现象,在判断句子的时候,不光是靠单词的正确发音来辨别,还要依靠重低音,以及句子的语调,所以花适当的时间搞好发音会让我们说英语更加自信,

但是发音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过程,经常有意识的去关注发音的细节才是正解。

再就是母语思维对我们的影响,比如有时候中国人在问候的时候,可能会说HI,Where’re you going? 这好像不是我们中国人有这样的问题,老外学英语也是如此,所以有很多学者提出了英语思维的这个概念,按照老外的理解方式说出地道的句子,因为我们不可避免的受到母语干扰,貌似很难,但是我缺发现其实很简单,实际上比我们背单词简单,鬼佬的那些思维方式很多都是体现在单词的使用上面,通过多看美剧和阅读鲜活的美国论坛,可以做到无师自通,有时候还可以去比较一下中文和英文在同样表达一件事情的优缺点,比如中国人去餐馆,被服务生带到一个餐桌前,美国人会说I was showed a table。这或许就是中美文化的差别,正是由于这样,我觉得这才是语言的美,同样是烧一条鱼,不同的菜系创造了不同的烹饪方法,都是美味,所以对于英语的思维,我觉得这就是一道佳肴,慢慢品尝,吃多了,就找到感觉了。

对于语言的快速反应能力,我觉得,这是大家鲜有提及的,最初的时候,中国的书本教育,交给中国学生大量的单词,以及语法,然后,大家在利用语法规则去组句,但是,我们知道,我们在说母语的时候,我们是从来不思考的,脱口而出,那里有时间让去选词,然后思考语法规则,如何组句呢,不可避免这样会出现,在讲话的时候,出现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