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复习人民版讲义:必修一专题一专题核心素养提升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15.39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把握“主题· 主线”——41 题考什么· 怎么考

(一)制度自信——古代中国优秀的历史传统

[热点解读——为什么考]

制度自信是国家得以成长和巩固的精神基础与政治基础,决定着国家的内聚力与竞争力,进而决定着国家的兴

衰命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从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制度选择、制度建构和制

度建设,以制度的有效性来促进制度的合理性,在制度创造发展中逐步确立起人们对制度的自信。

中国制度自信根植于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独特的基本国情、历史命运和文化传统塑造了中国制度。这种深厚

的历史文化传统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治国智慧和法则,

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从未中断。探究古代中国

不同时期的制度源流、沿革,对于坚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不断完善和发展政治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具有重大意义。

[典例感悟——怎样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秦与西汉时期,御史大夫作为监察长官,同时又是丞相的副职,受到丞相的统制,因此,监察机构

的设置与管理,或由丞相决定,或由丞相参预其中。隋代废除(御史台)台主任命御史台官署的制度,改由三省长官

推荐。唐高宗永徽年间后,监察御史“多是敕授”。到了宋仁宗时,规定宰相所荐举的官吏及宰相的亲故不得出任

御史,而由皇帝亲自任命或掌握,直接对皇帝负责。职权上,秦汉时监察官无权处置违法失职的官吏,只有上奏或

呈报丞相或州郡长官查处。隋唐时监察官渐次有了部分的直接处分权。宋代御史台有权传讯违法失职官吏,复审大

理寺审理案件。明代巡按御史可“小事立断”。

——摘编自张立武《试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的基本特点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二 (古代希腊的 )斯巴达尽管采取奴隶主贵族的专制,但行使司法权的监察官形成了对最高权力享有者

“王”的有效制约,在任何一个王出征的时候,都有两个监察官跟随着他,监视着他的行踪。监察官有权对 王”

进行刑事审判。亚里士多德指出,在雅典,监察官们的权柄如此之大,以至国王也不得不讨好他们。在雅典,司法

的权力制约功能就更加明显,高级官吏从选任到离职都必须接受严格的审查。

——摘编自孙永兴《论西方早期社会的司法》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秦汉时期的监察官由“丞相决定”“皇帝亲自任命”;但到了唐代监察官“多

是敕授”,再到宋代时,监察官由皇帝亲自任命,表明了监察官由丞相参与认命变为皇帝直接任命这一变化;从监

察官的职权由“无权处置违法失职”到“部分的直接处分权”等信息,说明了监察官的职权由无权处置违法官吏到

(

获得部分直接处置权的变化。第二小问,要结合所学知识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提高监察效率等方面说明影响。

第(2)问第一小问,要依据材料二,古希腊的监察官“对最高权力享有者‘王’的有效制约”“进行刑事审判”等信

息和材料一所反映出的中国古代监察官只有监察官员的权力而没有监督皇帝的权力,指出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的监

察制度的不同;第二小问,要结合所学知识,从中西方的政治体制和监察的目的性说明不同的原因。

答案:(1)变化:监察官由丞相参与任命转变到由皇帝直接任命;监察官的职权由无权处置违法官吏到获得部分

的直接处分权。

影响: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强化了皇权专制;增强了监察权的独立性,有利于监察效率的提高。

(2)不同:古代希腊监察官可监察最高权力者,而中国古代则是只监察百官;古代希腊监察范围广且有刑事审判

权,而中国古代监察官无刑事审判权。

原因:古代希腊是民主政治,监察官旨在维护民主体制;而中国古代是皇权专制,监察官旨在维护吏治清明和

皇权统治。

[主线梳理——归纳备考]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初步

形成

正式

建立

巩固

完善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皇权至 高无上)、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

西汉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

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

在中央,北宋设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

加强

财权;在地方,派文官做知州与州通判互相牵制;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

方财政。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等大

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新发展

空前

强化

结束

元朝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地方实行三司分权。

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大兴文字狱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二)公平正义——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完善

[热点解读——为什么考]

选官制度,是一个国家或政权选拔官吏的实体和程序规章,又可以称作仕进制度。它与我们今天的人事制度中

公务人员录用大体相当。由于官吏担负着国家的日常管理职责,因此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把官吏的考核选拔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