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考试题型说明:

一、选择题:15题*2分=30分

二、名词解释:6题*3分=18分

三、简答:4题*8分=32分

四、论述题:1题*20分=20分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导论

1、民族是最大范畴的群体。

2、社会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欧洲的群体心理研究。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1871-1938)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3、亚洲社会心理学会成立于1988年,每四年举办一次大型学术研讨会。第一次是在韩国召开的,第二次在日本,第三次在中国台北由杨国枢主持召开。

4、社会心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有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大众心理和民族心理,四者之间的关联,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轮廓。

5、社会心理与社会文明是分不开的,文明是社会心理的内核。

6、关于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社会心理的作用,强调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作用:一是影响社会心理状态,二是影响心理沟通和心理表达的程度。

7、社会心理

8、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9、群体心理

10、大众心理

11、民族心理

12、请通过某些社会问题,分析我国传统文化中“善”的理念对于社会心理生活的重要性。

第二章研究方法

1、乔根森主张,具有下面特征者都是参与观察者:

⑴开放式的;

⑵研究者作为被观察团体的成员之一;

⑶个案的深度访谈;

⑷直接观察。

2、戈尔德(Gold)把参与的程序分为四种:⑴完全参与者;⑵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⑶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⑷完全的观察者。

3、期待效应

4、随机抽样

5、定量研究: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6、访谈的类型:⑴无结构访谈;⑵结论化访谈。

7、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哪些特点?

㈠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㈡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㈢期待效应;

㈣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

8、问卷调查中题目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⑴理解性原则;

⑵准确性原则;

⑶客观性原则;

⑷选项排他性原则。

第三章人际关系

1、冲突时一种对立的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争斗关系。

2、美国学者潘迪(Pondy)曾经提出冲突的五阶段模式:冲突潜伏阶段、冲突知觉阶段、冲突感受阶段、冲突外显阶段和结果阶段。

3、斯滕伯格提出了爱情的三角理论,他认为爱情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亲密、激情与承诺。

4、自我表露:就是我们常说的“敞开心扉”,即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

5、侵犯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或心理上痛苦的行为。

6、利他行为:指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

7、旁观者效应:在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时,在场目睹此情境的人数越多,任何一个人出面相助的可能性就越小。

8、亲社会行为:指任何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

9、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0、侵犯行为的原因有哪些?

因为被别人侵犯而反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侵犯、本能的表现、由于受到挫折而侵犯、基于模仿而侵犯等。

11、人际关系的含义:狭义: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广义: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

12、阿曼特对良好人际关系发展的四阶段?

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

第四章社会认知

1、社会认同表现为三个层面,即价值认同、工作或职业认同和角色认同。

2、首因效应: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做判断。

3、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有哪些?

⑴他人的反馈;⑵反射性的评价;⑶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⑷社会比较

4、第一印象:在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

5、近因效应:指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的现象。

6、晕轮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特征时,就会推断他也具有其他相似的或相互关联的特征。

7、文化认同:指个体将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

8、价值认同:指人们对社会传统观念和道德习俗等的基本原则有趋于一致的倾向。

9、角色认同:指人们在社会中必须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扮演不同的角色,各种角色都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标准,一个人如果能够赞同社会为某个角色设定的行为标准,并按这个行为标准行事,就是角色认同。

10、社会认同的动机:⑴提高自尊;⑵减低无常感或提高认知安全感;⑶满足归属感与个性的需要;⑷寻找存在的意义。

11、简述刻板印象的利与弊。

利:能够快速地了解一个陌生或不太熟悉的人或群体的特征。

弊:一是它夸大了群体内成员间的相似性,从而对个体的知觉产生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偏差;二是它夸大了群体间的差异性,容易产生偏见与歧视。

12、请论述维纳的归因理论。

第五章社会动机

1、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与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2、社会动机:个体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而获得的动机。

3、权利动机:指个体要在某方面取得一定的支配地位的需求。

4、成就动机:个体为了取得较好成就、达到既定目标而积极努力地动机。

5、谈谈你对马斯诺的需求层次论的看法。

马斯洛对于人类行为动机的研究最优影响。他认为人类的动机可以区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它们构成一个有相对优势关系的等级体系,一种需要满足之后,另一个更高的需要就立刻产生,成为引导人的行为的动力。因此,人很难得到完全的满足,总是处在不断的追求之中。

第六章社会感情

1、社会集群情绪包括集体恐惧、集体敌意和集体欢乐等情绪表现。

2、社会情绪管理,包括社会情绪的管理、网络情绪型舆论管理、组织情绪管理等。

第七章社会态度

1、工作满意度

2、心理契约

3、组织承诺

第八章群体心理

1、群体心理对个体的作用体现在:群体归属感、群体认同感和群体的促进和干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