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纯水的制备

纯水的制备

纯水的制备
纯水的制备

纯水的制备

一、纯水的制备方法

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杂质,不能直接用于化学实验,一般都需经过纯制。不同的实验对水的纯度要求不同,一般化学实验使用的纯水常用蒸馏法和离子交换法制取。

1.蒸馏法。

蒸馏法制备的纯水叫蒸馏水。根据蒸馏的次数分为一次蒸馏水、二次蒸馏水和三次蒸馏水。二次和三次蒸馏水是纯度较高的高纯水,用于有特殊要求的实验中。一次蒸馏水中还含有微量杂质,可用来洗涤要求不十分严格的仪器和配制一般的实验用溶液。

蒸馏法制备纯水是根据水与杂质有不同的挥发性,利用蒸馏器进行蒸馏冷凝而得到。

实验室中制备一次蒸馏水时,可使用蒸馏水蒸馏器(图5-12)。制备二次蒸馏水可使用二次蒸馏水器(图5-13)。制备高纯水还可使用硬质玻璃蒸馏器、石英蒸馏器、金、银以及聚四氟乙烯蒸馏器。

制备二次蒸馏水可根据实验对水质的要求,加入适当的试剂以抑制某些杂质的挥发,如加入甘露醇能抑制硼的挥发;加入碱性高锰酸钾可破坏有机物并防止二氧化碳蒸出,使水的pH=7;制备无氨水时,可加入浓硫酸(每升水加二毫升浓硫酸)或磷酸。

2.离子交换法。

用离子交换法制备的纯水叫“去离子水”,它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作用,将水中除H+和OH-以外的其它离子除去,或减少到一定程度。此法不能将水中的有机物除去,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也不同于水的软化。水的软化主要是降低水的硬度,仅需将水中的

Ca2+、Mg2+除去,因此水的软化虽然可以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但只能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也可以使用盐型(钠型)树脂,但在制备去离子水时则必须使用阳、阴两种离子交换树脂,而且必须要用游离酸(碱)型树脂。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是目前较为广泛采用的一种纯水制备方法,其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水的纯度高。

(二)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的原理。

含有K+、Na+、Ca2+、Mg2+等阳离子及SO42-、Cl-、HCO3-、HSiO3-等阴离子的原水,当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层时,水中的阳离子会被脂所吸附,而树脂上可游离交换的H+则被置换到水中,并和水中的阴离子组成相应的无机酸,其反应可表示为:

含有无机酸的水,当再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层时,水中的阴离子又会被树脂吸附,树脂上可交换的OH-又被置换到水中,并与水中的H+结合成水,这一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2)制备去离子水的装置及操作。

制备去离子水的离子交换装置是由离子交换柱和其它一些附属设备所构成。实验室中简单的离子交换装置只有阳离子交换柱、阴离子交换柱及去离子水的接受瓶。

离子交换柱可用硬质玻璃、有机玻璃或聚氯乙烯塑料制作,柱体大小可根据用水量决定,一般柱体长与直径比为10:1,柱的下端铺以涤纶(或尼龙)筛网。为防止树脂被液流掀动,在树脂层的上面可盖上涤纶布。交换柱之间用胶管或聚乙烯塑料管相连。根据实验对水质的不同要求,阴阳离子交换柱的连接方式可为复床式、混床式和联合式等。

复床式。由几个阳离子交换柱与几个阴离子交换柱相互串联而成,如图5-14所示。

混床式。是把阴离子交换树脂和阳离子交换树脂装在同一个交换柱内。

联合式。一般采用三个柱,阳柱、阴柱和混合柱,如图5-15所示。

不管哪种连接方式,一般都是阳离子交换柱在前,阴离子交换柱在后。

交换柱在装填树脂之前,必须用酸或碱泡洗,最后要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干净。柱内装填树脂量约为柱高的三分之二。最常选用的树脂是苯乙烯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国产732、强酸1)和苯乙烯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国产711#、717#等)。制备去离子水时,为保证纯水质量,要注意调节进水流量,一般可控制在每分钟通过水量相当于树脂体积即可。交换柱正常运转过程中,柱中要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水层,绝不能使水漏干,否则树脂间形成空气泡,影响水的质量。根据出水水质及树脂的颜色变化(由深变浅甚至发白)来判断树脂是否达到交换终点。到达交换终点的树脂,需进行再生。

(3)离子交换树脂的处理与再生。

a.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

市售的树脂在使用前必须进行预处理,以除去树脂表面上的可溶性杂质,并使所有树脂都变成所需的型式——H型或OH型。

树脂的预处理可分以下几步进行:

漂洗:目的是除去混入树脂中的可溶性杂质、灰尘及色素等。

可将树脂放入耐酸碱的容器(一般可用塑料盆)中并用自来水反复漂洗,直至洗出液不浑浊为止。然后再用40℃左右的蒸馏水浸泡12~24小时,使其充分膨胀。

醇泡:将水排净,加入95%乙醇浸没树脂层,搅拌均匀,浸泡12~24小时。此步主要目的是除掉树脂上的油污。

酸碱处理:目的是除去工业树脂中含有的铁、铝、铜和其它金属离子及其氧化物。

阳离子交换树脂:加入2molL-1HCl溶液浸泡12小时后,把盐酸放掉,用

水洗涤至PH值等于4~5时为止。再用2molL-1NaOH溶液浸泡3~4小时,最后可用水洗,待洗出液的PH 值为8~9时即可停止。

阴离子交换树脂:加入2molL-1NaOH溶液浸泡12小时,用水冲洗至洗出液的PH值为8~9,再用2molL-1HCI溶液浸泡3~4小时,最后用水洗涤,直至洗出液的PH值为4~5。

转型:经过酸碱处理后,阳离子交换树脂基本成为钠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成为氯型,因此需将阳离子交换树脂转变成氢型,阴离子交换树脂转化为氢氧型。

阳离子交换树脂:用2molL-1HCl溶液浸泡4小时(不时搅拌),

待倾出废液后可用水清洗至洗涤液PH值为4,然后将村脂置于纯水中待用。

阴离子交换树脂:取2molL-1NaOH溶液,按处理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同样方法来处理阴离子交换树脂。

b.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

用离子交换树脂制取纯水,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树脂就会失去交换水中阳阴离子的能力,也就是树脂失效。失效的树脂需经再生,使其恢复它的交换能力。树脂的再生操作与新树脂的转型处理方法基本一样。离子交换树脂一般可反复再生,使用数年。

纯化水制备及分配系统验证方案

目的 1 验证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编写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简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纯化水系统工艺流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纯化水的使用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系统流程简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验证职责及小组成员..............................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验证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培训确认........................................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设计确认........................................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检查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安装确认和运行确认..............................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开箱检查和资料附件的确认..................................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公用工程安装确认.......................................... 错误!未定义书签。 纯化水系统各设备单元安装确认和运行确认....................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纯化水系统性能确认............................. 错误!未定义书签。性能确认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纯化水验证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取样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纯化水合格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纯化水系统取样时间计划及频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纯化水系统性能确认各阶段水质检验结果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样品异常情况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运行警戒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运行指标趋势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验证结果评价及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纯净水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纯净水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及作业指导书为了确保本厂产品质量,特制定本规程及作业指导书,生 产车间必须严格认真执行。 一、制水车间 (一)生产前常规处理 1、先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再对石英砂罐、活性碳、反渗膜反冲洗5分钟(早晚各一次); 2、反冲洗完成品尝口感正常后进行正常生产; (二)、关键质量控制点 1、纯净水电导率应≤10 us/cm; 2、杀菌消毒臭氧量应控制在0.5~1.5g/H之间(冬季0.8g/H、 夏季1.2g/H) 3、上、下午各作好关键控制点记录。 (三)、生产安全及卫生 1、设备出现异常应及时断电并通知维修人员及时检修; 2、下班时全面清理打扫卫生。 二、洗桶车间 (一)进入车间的工艺流程 1、更衣室:进入更衣室换工作衣、帽、鞋、戴口罩、皂液洗手、手部浸泡消毒、烘干、脚踏池浸泡消毒方可进入车间; 2、洗桶的预处理: (1)、新桶或回收桶首先应检查有无破损、污染和异味,如有以

上情况要对该桶进行特 别处理后再进入下道工序; (2)自动洗桶机开启前准备流程为:冲洗箱先加满清水,倒入50毫升的洗洁精,再将清洗箱加满水,加入配制好的二氧化氯活 化液78毫升: (3)升启自动洗桶机(需拔盖时还应开启打气泵)试运行,待机 器运转正常后方可进行洗桶和消毒工作。 (4)设备出现异常应及时断电并通知维修人员及时检修; (5)下班时全面清理打扫卫生。 三、桶盖消毒 1、桶盖消毒:50升的桶加入40升的清水,再加入配制好的二 氧化氯活化液48毫升; 2、100升的桶加入80升的清水,再加入配制好的二氧化氯活 化液96毫升; 3、浸泡消毒5分钟滤干,再放入臭氧杀菌消毒柜,并开启定时消毒按钮进行杀菌处理: 4、灌装车间没用完的桶盖下班时应回收放回消毒柜待下次再用。 四、灌装洗桶车间工艺流程 (一)进入空气净化间的工艺流程 进入更衣室换工作衣、帽、鞋、戴口罩、脚踏池浸泡消毒、风 淋室淋60秒、皂液洗手、手部浸泡消毒、烘干、进入灌装前操

工业用水标准

工业用水标准 电导率≤10μS/CM动物饮用纯水(医药)、普通化工原料配料用纯水、食品行业配料用纯水、普通电镀行业冲洗用去离子纯水、纺织印染用除硬脱盐纯水、聚脂切片用纯纯水、精细化工用纯水、民用饮用纯净水、其它有相同纯水质要求的用纯水. 电导率≤4μS/CM电镀化学品生产用纯水、化工行业表面活性剂生产用纯水、医用纯化水、白酒生产用纯水、啤酒生产用纯水、民用饮用纯净水、普通化妆品生产用纯水、血透纯水机用纯水、其它有相同纯水质要求的用纯水. 电阻率5~10MΩ.CM锂电池生产用纯水、蓄电池生产用纯水、化妆品生产用纯水、电厂锅炉用纯水、化工厂配料用纯水、其它有相同纯水质要求的用纯水. 电阻率:10~15MΩ.CM动物实验室用纯水、玻壳镀膜冲洗用纯水、电镀用纯纯水、镀膜玻璃用纯水、其它有相同纯水质要求的用纯水. 电阻率≥15 MΩ.CM医药生产用无菌纯水、口服液用纯水、高级化妆品生产用去离子纯水、电子行业镀膜用纯水、光学材料清洗用纯水、电子陶瓷行业用纯水、尖端磁性材料用纯水、其它有相同纯水质要求的用纯水. 电阻率≥17 MΩ.CM磁性材料锅炉用软化纯水、敏感新材料用纯水、半导体材料生产用纯水、尖端金属材料用纯水、防老化材料实验室用纯水、有色金属,贵金属冶炼用纯水、钠米级新材料生产用纯水、航空新材料生产用纯水、太阳能电池生产用纯水、纯水晶片生产用纯水、超纯化学试剂生产用纯水、实验室用高纯水、其它有相同纯水质要求的用纯水. 电阻率≥18 MΩ.CM ITO导电玻璃制造用纯水、化验室用纯水、电子级无尘布生产用纯水等其它有相同纯水质要求的用纯水

出水电导率≤10μS/CM的纯净水,白酒生产用纯水,啤酒生产 用纯水等,生产制造出水电导率≤5μS/CM的电镀用纯水设备、蓄 电池用水设备、镀膜玻璃钢纯水设备、生产制造出水电导率0.110μ S/CM的导电玻璃制造用水,实验室用超纯水。生产出水电阻率在 5-10MΩ.CM的锂电池、蓄电池生产用水,10~15MΩ.CM的电镀用水,光学材料清洗用水等等,生产制造电阻率≥17 MΩ.CM 磁性材料锅炉用软化水、敏感新材料用水、半导体材料生产用水、尖端金属材料用水等。生产制造电阻率≥18 MΩ.CM ITO导电玻璃制造用水、化验室用水、电子级无尘布生产用水等 制取高纯水的主要工艺为反渗透+EDI工艺和反渗透+抛光混床工艺或反渗透+EDI+抛光混床工艺,出水水质最小电阻率能达到10M Ω.CM,电阻率能达到18.5MΩ.CM,生产用纯水各行业标准不一,比如电池行业至少需要电阻率达到10MΩ.CM,电镀行业用水、镀膜玻璃用水一般要求达到15MΩ.CM,纯净水生产,白酒生产用纯水,啤酒生产用纯水一般只需达到电导率≤10μS/CM即可,一级反渗透工艺即可达到电导率≤10μS/CM,所以订购纯水设备,纯净水设备时先了解水质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标准,然后再咨询厂家工艺的可行性及效益性,以最少的投入达到预期的纯水水质标准。 反渗透设备出水水质在各行业应用: 电导率≤10μS/CM 普通化工原料配料用水、食品行业配料用水,普通电镀行业冲洗用去离子水、纺织印染用除硬脱盐纯水、聚脂切片

纯化水制备原理

纯化水制备工艺-培训资料 2010-05-07 18:46 纯化水制备工艺课程 (一)水是一切有机化合物和生命物质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水也是药品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原辅材料。制药工业中所用的水,特别是用来制造药物产品的水(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药物产品的质量。因此它必须同药品生产的其它原辅材料一样,达到药典规定的质量指标。 制药工业中大量使用的工艺用水的源水,来自自然界。天然条件下的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中,通过不断与空气、地表、地层接触及对岩石与土壤的溶解等作用而被污染,含有各种杂质。各国药典均要求,制药用水应以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为源水。 在自然界中,天然水中的杂质通常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悬浮物,其主要成分是泥沙、粘土、动植物残骸、微生物、有机物等;第二类是胶体,胶体颗粒是许多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这种细小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从而使它具有特殊的吸附能力,而被吸附的物质往往是水中的离子,因此胶体微粒带有一定的电荷;第三类杂质是溶解物,溶解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存在。 ⑴水中的悬浮物; ①藻类与原生动物; ②泥沙和粘土; ③细菌; ④不溶性物质 (2)溶解状物质 ①盐类物质;主要是钠盐、钙盐和锰盐。 ②气体;在水体中,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硫化物和有机物分解气体。 ③胶体物质;胶体物质包括溶胶体和高分子化合物。 (三)制药用水制备方法选定原则 制药用水系统除控制化学指标及微粒污染外,必须有效地处理和控制微生物及细菌内毒素的污染。 纯化水制备常用的水处理技术 纯化水的质量取决于源水的水质及纯化水制备系统的组成和处理能力。纯化水制备系统的配置应根据源水水质、水质变化、用户对纯化水质量的要求、投资费用、运行费用等技术经济指标综合考虑确定。 ①源水进水的含盐量在500mg/L以下时,一般采用普通的离子交换法去除盐类物质。 ②对含盐量500~1000mg/L的源水,可结合源水中硬度与碱度的比值,考虑采用弱酸、强碱阳床串联或组成双层床。 ③当源水的含盐量为1000~3000mg/L,属高含盐量的苦咸水时(一般指海水),可采用反渗透的方法先将含盐量降至500mg/L以下,再用离了交换法脱盐处理。 ④目前制备纯化水普遍流行的方法是采用全膜法、双级反渗透法、一级反渗透加混床法、一级反渗透加EDI法等等;阴、阳树脂单床加混床处理方法正在被淘汰。源水预处理系统在纯化水制备过程中的必要性及常用手段 无论是直接采用离子交换系统或者先用电渗析法,再加上反渗透的系统,普通的自来水、地下水或工业用水往往都不能够满足离子交换树脂或反渗透膜对玷污物质的进水要求。源水只有经过适当的预处理后,方能满足后道制水制备系统对进

工业纯水制备

题目:水站纯水制备系统排放水回收改造工程设计 一关键词 预处理、反渗透系统、水质、排放水改造、回收水 二背景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工业生产同样离不开水,当前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正面临严重的水荒威胁、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的紧缺,所以企业完全拥有节约水资源的能力和义务。 三概况 离子交换器(除旧复床)的排放水和反渗透系统的高低排放水与原水混合后送入预处理系统的第一道过滤设备(砂滤器)炭滤器反渗透系统离子交换器,合格水送储水水箱。 四预处理水质要求 砂滤器进水的原水来自①地表水②地下水两种(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后的水源,当原水悬浮物含量小于500mg/L时,宜采用过滤或接触凝聚(即加入混凝剂)后,经水泵或管道直接进入过滤设备)过滤。当原水悬浮物含量大于500mg/L时,采用混凝沉淀澄清过滤处理,本系统对混凝剂采用碱氯化铝(PAC),其化学式为[Al2(OH)n C l6-n]m,式中n ≤5,m≤10,是当前国内外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以铝灰或铝矿物作原料,采用酸或碱溶法制的,由原料和生产工艺不同,产品规格也不一样,它对各种水质适应性较强,混凝过程中最优PH值范围较广,对低温效果也较好絮粒,形成较快且颗粒大而重,投加后原水碱度降低较少,投量也较少(投量:国家建设部制定的产品质量暂行标准规定:在20℃时,密度(p)≥1.2g/cm3.Al2O3 10%盐基度为5%—8%,PH值在3.5~4.5,水不溶物≤1%)。 五助凝剂: 国内常用的助凝剂:当原水污染严重时,原水加氯用以破坏对混凝作用有干扰的有机物质,同时也可用于帮助亚铁离子(Fe2+)氯化成高铁离子,促进亚铁混凝结出絮粒。 对于以上要求的整个投加设计,本系统的预处理部分采用自动投加混凝剂的方法(流动电流法)不同的原水水位,其流动电流与混凝剂加注率有密切关系,同时自己备变频调速,调冲程活塞加药泵,测污染指数设备不定时检测污染指数、控制沉淀水浊度等。 以上要求均属于预处理系统的第一部分,即砂滤器处理 1砂滤器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经过混凝、沉淀、澄清处理后的水浊度已降到10NTU,要进一步提高则需要采用过滤法来除去细小的颗粒和细菌,根据水量大水的不同,有多种不同形成的过滤装置,本系统所用的滤料是石英砂煤双层滤料,这样过滤出的水浊度可达3NTU。 2炭滤器处理:即是活性炭吸附器,炭滤器的进水是面碳滤器的出水容器内盛装活性炭,活性炭是用木质,煤质,果壳(核)等含碳物质通过高温下隔绝空气碳化,再进行活化制成,它有非常多的微孔和巨大的比表面积,因而具有很强的物理吸附能力,能有效地吸附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有毒致癌物质卤代甲烷(THM)及多环芳烃(PAH),此外,在活性炭活化过程中活性炭表面的非结晶部位上形成一些含氯官能团,如羧基

纯化水制备方式的比较

纯化水制备方式的比较 制药工业所用的纯化水又称去离子水(或脱盐水),通常指的是采用离子树脂交换、蒸馏冷凝、电渗析、反渗透等方法,且以城市自来水或地表水为原水制备出来的,不含有任何添加物的一种工艺用水。 1几种纯化水制备方式简介 1.1树脂离子交换法 这是最早使用的至今依然被许多药厂所采用的一种方法。其用阴、阳树脂交换水中离子使水质得到纯化的方法,投资少、使用方便。但是,当交换树脂饱和后需用大量酸碱去再生树脂使其恢复活力,所排放出来的废酸碱易污染环境。 1.2蒸馏冷凝法 这是药厂过去常用的一种制备纯化水的方法。其先把原水加热蒸发,再冷凝下来除去水中离子,以制备纯化水,由于这种方法耗能大逐渐不被采用。 1.3 电渗析法 目前这种使用电渗析膜片制取纯化水仍有一些企业在使用,单纯的电渗析法由于在制水过程中浓水排放量大,水源消耗多,从节能用水的角度,这种方法也越来越不被优先采用。 1.4 反渗透法(RO) 从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逐渐此法在制药工业中被推广开来。其利用半透膜(反渗透膜),并借助于外界施加的压力为动力,强制原水中的水分子透过对水分子有选择性透过的膜达到除盐的目的,使水得到纯化。这种方法操作方便,出水量大,无污染,近年来已被广泛地使用。 2几种常用纯化水制备方式的比较 几种常用纯化水制备方式的比较见表1。

3 反渗透法(RO)与蒸馏冷凝法制备纯化水的流程的比较 为了比较反渗透法(RO)与蒸馏冷凝法二种流程制制备纯化水质量的优劣,我们取样本数为50批次(数据来源于上海市某制药厂纯化水站批报记录),用数理分析中t值计算进行比较。 其中:表2为塔式蒸馏水机一次蒸汽冷凝水作纯化水(50批)电阻率数据表,表3为(二级反渗透RO+混床)制备纯化水(50批)电阻率数据表。以此二表作为t值计算的原始数据,各取50批数数(即n1=n2=50)。

常见的纯化水制备流程解析

常见的纯化水制备流程解析 纯化水制备从上世纪80年代下半期开始使用反渗透(RO)法 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演变和发展,在制药生产企业和纯化水设备制造企业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吸取国外先进的制水工艺,从单件、单台设备的制造、组装发展到目前使用的一套完整的纯化水制备流程,其可由五个部分组成:预处理(也称前处理装置)、初级除盐装置、深度除盐装置、后处理装置、纯化水输送分配系统。 1常见的纯化水制备流程 1.1预处理装置 作为原水的城市自来水虽然已经达到饮用水标准,但仍残留少量的悬浮颗粒,有机物和残余氯、钙、镁离子,为了把这些杂质除去需要对原水进行预处理。在这一组功装置里常规的配置,由原水泵、精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软化器组成。 1.1.1 原水泵把原水输送到预处理系统中是预处理装置流 体移动的动力源。 1.1.2 精砂过滤器

过滤介质为颗粒直径不等的石英砂,装填一定厚度依靠过滤方式除去水中的悬浮状态的颗粒物质,当滤材孔径被堵塞后,可用反冲办法进行清洗再生。 1.1.3 活性炭过滤器 其是一组由多孔状的颗粒活性炭为滤材装填而成的过滤器,起吸附作用,能除去原水中的有机物、残氯等。活性炭吸附容量大,比表面积高,可达500~2000m2 /g,可把水中的有机物、游离的余氯、气味、色泽都可以除去。 1.1.4 软化装置 常用的为钠离子软化器,原水中的硬度主要是由Ca++ 、Mg++ 组成。软化器中的阳离子交换剂中的钠离子与水中的Ca++ 、Mg++ 进行交换取代使水质软化。其交换原理如下: 2RNa+ +Ca ++ →R2Ca+2Na+ 2RNa+ +Mg++ →R2Mg +2Na+ 当软化器中阳树脂的Na+ 完全被取代就会失去交换能力,在树脂失效后应对其再生处理,以便恢复交换能力,再生剂可以选用NaCl(氯化钠),其来源广泛,方便使用,价格便宜,效果良好。再生原理如下: R2Ca+2Nacl→2RNa+CaCl2 R2Mg+2Nacl→2RNa+MgCl2 原水中的Ca++ 、Mg++ 离子容易形成水垢,使反渗透膜元件堵塞,影响水的通量。除了使用交换剂外,还可以用加入试剂把水中的Ca++ 、

拓展资料:纯水的制备

纯水的制备 一、纯水的制备方法 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杂质,不能直接用于化学实验,一般都需经过纯制。不同的实验对水的纯度要求不同,一般化学实验使用的纯水常用蒸馏法和离子交换法制取。 1.蒸馏法。 蒸馏法制备的纯水叫蒸馏水。根据蒸馏的次数分为一次蒸馏水、二次蒸馏水和三次蒸馏水。二次和三次蒸馏水是纯度较高的高纯水,用于有特殊要求的实验中。一次蒸馏水中还含有微量杂质,可用来洗涤要求不十分严格的仪器和配制一般的实验用溶液。 蒸馏法制备纯水是根据水与杂质有不同的挥发性,利用蒸馏器进行蒸馏冷凝而得到。 实验室中制备一次蒸馏水时,可使用蒸馏水蒸馏器(图5-12)。制备二次蒸馏水可使用二次蒸馏水器(图5-13)。制备高纯水还可使用硬质玻璃蒸馏器、石英蒸馏器、金、银以及聚四氟乙烯蒸馏器。 制备二次蒸馏水可根据实验对水质的要求,加入适当的试剂以抑制某些杂质的挥发,如加入甘露醇能抑制硼的挥发;加入碱性高锰酸钾可破坏有机物并防止二氧化碳蒸出,使水的pH=7;制备无氨水时,可加入浓硫酸(每升水加二毫升浓硫酸)或磷酸。 2.离子交换法。 用离子交换法制备的纯水叫“去离子水”,它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

作用,将水中除H+和OH-以外的其它离子除去,或减少到一定程度。此法不能将水中的有机物除去,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也不同于水的软化。水的软化主要是降低水的硬度,仅需将水中的 Ca2+、Mg2+除去,因此水的软化虽然可以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但只能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也可以使用盐型(钠型)树脂,但在制备去离子水时则必须使用阳、阴两种离子交换树脂,而且必须要用游离酸(碱)型树脂。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是目前较为广泛采用的一种纯水制备方法,其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水的纯度高。 (二)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的原理。 含有K+、Na+、Ca2+、Mg2+等阳离子及SO42-、Cl-、HCO3-、HSiO3-等阴离子的原水,当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层时,水中的阳离子会被脂所吸附,而树脂上可游离交换的H+则被置换到水中,并和水中的阴离子组成相应的无机酸,其反应可表示为: 含有无机酸的水,当再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层时,水中的阴离子又会被树脂吸附,树脂上可交换的OH-又被置换到水中,并与水中的H+结合成水,这一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工业超纯水水质试行标准

我国电子工业超纯水水质试行标准、半导体工业用纯水指标、集成电路水质标准。电子工业部把电子级水质技术分为五个行业等级,分别为18MΩ.cm、15MΩ.cm、10MΩ.cm、2MΩ.cm、0.5MΩ.cm,以区分不同水质。 电导率≤10μS/CM动物饮用纯水(医药)、普通化工原料配料用纯水、食品行业配料用纯水、普通电镀行业冲洗用去离子纯水、纺织印染用除硬脱盐纯水、聚脂切片用纯纯水、精细化工用纯水、民用饮用纯净水、其它有相同纯水质要求的用纯水. 电导率≤4μS/CM电镀化学品生产用纯水、化工行业表面活性剂生产用纯水、医用纯化水、白酒生产用纯水、啤酒生产用纯水、民用饮用纯净水、普通化妆品生产用纯水、血透纯水机用纯水、其它有相同纯水质要求的用纯水. 电阻率5~10MΩ.CM锂电池生产用纯水、蓄电池生产用纯水、化妆品生产用纯水、电厂锅炉用纯水、化工厂配料用纯水、其它有相同纯水质要求的用纯水. 电阻率:10~15MΩ.CM动物实验室用纯水、玻壳镀膜冲洗用纯水、电镀用纯纯水、镀膜玻璃用纯水、其它有相同纯水质要求的用纯水. 电阻率≥15 MΩ.CM医药生产用无菌纯水、口服液用纯水、高级化妆品生产用去离子纯水、电子行业镀膜用纯水、光学材料清洗用纯水、电子陶瓷行业用纯水、尖端磁性材料用纯水、其它有相同纯水质要求的用纯水.

电阻率≥17 MΩ.CM磁性材料锅炉用软化纯水、敏感新材料用纯水、半导体材料生产用纯水、尖端金属材料用纯水、防老化材料实验室用纯水、有色金属,贵金属冶炼用纯水、钠米级新材料生产用纯水、航空新材料生产用纯水、太阳能电池生产用纯水、纯水晶片生产用纯水、超纯化学试剂生产用纯水、实验室用高纯水、其它有相同纯水质要求的用纯水. 电阻率≥18 MΩ.CM ITO导电玻璃制造用纯水、化验室用纯水、电子级无尘布生产用纯水等其它有相同纯水质要求的用纯水,光伏光电行业。

纯化水制备原理及常用水处理技术分析

纯化水制备原理及常用水处理技术分析纯化水的制备原理 纯化水为原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制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纯化水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的溶剂或试验用水,不过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 纯化水制备常用的水处理技术 纯化水的质量取决于源水的水质及纯化水制备系统的组成 和处理能力。纯化水制备系统的配置应根据源水水质、水质变化、用户对纯化水设备产水质量的要求、投资费用、运行费用等技术经济指标综合考虑确定。 ①源水进水的含盐量在500mg/L以下时,一般采用普通的离子交换法去除盐类物质。 ②对含盐量500~1000mg/L的源水,可结合源水中硬度与碱度的比值,考虑采用弱酸、强碱阳床串联或组成双层床。 ③当源水的含盐量为1000~3000mg/L,属高含盐量的苦咸水时(一般指海水),可采用反渗透的方法先将含盐量降至 500mg/L以下,再用离了交换法脱盐处理。

④目前制备纯化水普遍流行的方法是采用全膜法、双级反渗透法、一级反渗透加混床法、一级反渗透加EDI法等等;阴、阳树脂单床加混床处理方法是比较传统的工艺,但也是非常经济的一种工艺。 源水预处理系统在纯化水制备过程中的必要性及常用手段 无论是直接采用离子交换系统或者先用电渗析法(EDI),再加上反渗透的系统,普通的自来水、地下水或工业用水往往都不能够满足离子交换树脂或反渗透膜对玷污物质的进水要求。源水只有经过适当的预处理后,方能满足后道制水制备系统对进水的水质要求。 (四)纯化水中常用的源水预处理方法 为使源水的水质达到一个预期的指标,以满足纯化过程对源水的要求,必须对源水进行预处理,源水预处理的主要对象是水中的悬浮物、微生物、胶体、有机物、重金属和游离状态的余氯等。 ①源水中悬浮颗粒的含量小于50mg/L时,可以采用接触凝聚或过滤,即加入凝聚剂后,经过水泵或管道直接注入过滤器,目前多是采用多介质过滤器。

纯化水制备工艺规程

1目的 建立纯化水制备工艺规程,确保生产的纯化水符合工艺要求。 2范畴 纯化水制备的工艺操作、水质监控等。 3定义 本品为离子交换法制供药用的水或作为注射用水的原水。 4职责 技术科、质监科、制水岗位操作工及有关人员。 5内容 本厂纯化水为离子交换法制得供药用的水或作为注射用水的原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一、纯化水制备的工艺流程图: 二、操作过程流程及工艺条件: ㈠操作过程流程 1.过滤水的制备: 原水→原水贮箱→蜂房滤芯机械过滤器→白球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过滤水→贮水箱 原水采纳饮用水。打开原水阀并保持原水箱水面于1/3液面,启动原水泵将原水以不大于3000L/h流量输送至蜂房过滤器,经蜂房过滤器侧面入水口流入过滤器的棉纱芯粗滤,经粗滤后的水从蜂房过滤器上方出口排出,输送至白球过滤器上进水口,经白球过滤后,从下方排出,再经管道中的微粒捕捉器过滤后直截了当流入过滤水箱。 2.初纯水的制备: 过滤水→阳离子交换→阴离子交换→初纯水→贮水箱 过滤水通过滤水泵输送至阳离子交换树脂床上进口,经床内732#苯乙烯强酸

第2页/共4页 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作用后由下方排出,流量操纵在3000L/h以内,并保证床内压力不大于0.15MPa,经阳离子交换树脂床交换后排出的水输送至阴离子交换树脂床上方入口,经床内717#苯乙烯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作用后由下出口排出,经检测达到初纯水标准后再输送到初纯水箱。 3.纯化水的制备: 道。 开启初纯水泵,并同时打开混合床的上方进水阀,起初纯水从上排水口流出后,关闭上排水阀,并同时打开下排水阀,以确保混合床内有气泡产生,由混合床上方进水经床内阴阳两种混合树脂交换后的水经取样检测合格后,关闭下排水阀,打开输送至纯水箱的阀门,合格后的纯化水输送至纯化水箱,纯化水由循环管道输送至各使用点。纯化水制备后在室温下循环储存,储存时刻不超过12小时。 4 树脂再生 使用一定周期后的树脂,在制备的初纯水或纯化水不合格时,需进行再生。 a 732#苯乙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用3%盐酸溶液再生。 b 717#苯乙烯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用4%氢氧化钠溶液再生。 c 混合树脂床的再生:先进行反冲混合床,使柱内阴、阳离子树脂分层,将上层阴离子交换树脂转移至再生柱,然后分别按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方法进行再生,再将再生好的阴离子交换树脂移回混合床,混均。 (二)工艺条件: 1.白球过滤的上排水阀出水流量应≤3000L/ h。 2.树脂柱内压力应≤0.15MPa。 3.树脂再生酸浓度:3%HCL溶液,碱浓度4%NaOH溶液。 4.树脂柱反冲流量操纵在3000L/h。 5.阴阳离子分层后进水流量应操纵在1500L/h。 6.白球过滤器与活性炭过滤器再生反冲流量应≤2000L/h。

纯水车间桶装水生产工艺流程

纯水车间桶装水生产工艺流程 1. 水处理:原水—多介质预处理—活性炭—软水器—精密过滤器(三组)—R反渗透(一级、二级)—灌装泵—紫外线杀菌—灌装线。 2. 桶装水灌装线:人工上桶—拔盖机—自动上水—内外桶清洗消毒灌装机—上桶盖—贴批号套膜—热缩机—灯检—卸桶。 3. 水源准备:桶装水是由两个二级水箱的水灌制完成的,为了保证灌装谁的充足供给,必须前一天晚上把连接灌装泵的二级水箱注满水,与此同时,把此水箱底下的连接另一个二级水箱的阀门关上,水箱上的进水阀门也顺之转向另一个二级水箱,这样是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供水。开始制桶装水时,必须先查看所有二级水箱阀门是否恢复原样,在保证不影响设备用水的前提下,可以把连接EDI水箱的阀门截上。电主箱打开电工箱后,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把控制灌装泵和空压机泵的阀门逐一合上后,关上电工箱门并锁上。 4. 桶装水生产线准备:每次生产桶装水时,先把盖进行消毒,要求爱尔施消毒片每次溶解30片后倒入消毒桶(约50L水)内对盖进行30分钟以上浸泡后,放掉污水必须用纯净水对盖进行清洗数遍,方可使用。 5. 两消毒水箱分别注入自来水(每水箱约200L)第一水箱为自来水清洗,第二水箱为消毒清洗,要求用爱尔施50片溶解后方可倒入水箱内。 6. 打开机器总开关检查“紧急停止”钮是否开启(2个),电工箱内电源是否处在打开位置,再用钥匙打开控制电源,一切准备就绪后,

回到机房,再次对机器进行各项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把灌装泵打开,再把二级开关按钮转向手动,最后按住灌装机器

“启动”按钮,3秒钟后机器启动,进行桶装水灌制。操作间以外上桶,卸桶由专人完成。 7. 在生产水的过程中,由于灌装水的用水量较大,机器启动频繁,要求工作人员最少每10分钟队机房巡视一次,如果设备用水与车间灌装用水发生冲突时,首先要保证设备用水。 注:在灌制过程中机器出现任何异常现象必须先停机再进行解决操作。挂盖儿出现脱落时,必须由传送带把桶传出后方可手动上盖操作,如违规操作出现问题。 药剂科—制水车间 2016.06.03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 你的好评与关注!)

纯水的制备.

《纯水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用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纯水制备的基本步骤 3 熟悉电导仪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纯水的制备是将原水中可溶性和不溶性的杂质全部去除的水处理方法。制备纯水的方法有很多,通常多用蒸馏法、离子交换法、亚沸蒸馏法和电渗析法,此次实验是用离子交换法来制备去离子水,离子交换树脂以其母体所含功能团不同可分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和碱性离子交换树脂两类,又因其酸、碱性不同,所以分为各种类型的离子交换树脂。此次实验选用含水率50%左右,粒度20-40目,球状,交换能力很强,强度较好的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和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中可游离交换的离子与水中离子相互交换作用,将水中各种离子除去或减少到一定程度。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原水,所获得的水称为去离子水。 三实验设备和试剂 1 交换床装置一套,如下图 2 溶解氧瓶若干个,秒表一块 3 测水中铁所须用品及测定方法详见《水与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四实验步骤 1 将潮湿的新树脂在空气中晾干,用95%乙醇浸泡并不断搅拌,用水漂洗至无乙醇气味后,再漂洗1-2次。 2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先用5%-10%盐酸浸泡1h,并不是搅拌,用倾泻法以蒸馏水洗涤树脂至洗液不呈色,然后将树脂带水一起装入柱中。再继续用5%-10%盐酸淋洗,使流出液中检不出,再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洗到流出液的PH值为6.6-7.0。 3 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先用水浸泡1h,将树脂带水一起装入柱中。用5%盐酸淋洗,直至流出液检不出,然后用水洗至中性,再用4%-6%氢氧化钠溶液淋洗,直至流出液中检不出,最后用蒸馏水洗至PH值为7即可使用。 4 开始进水,原水进入装有阴离子的交换柱中,然后再进入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之中,出水进入装有泵的水箱中,并对处理出水进性电导的测定。 5 改变运行流量,每个流速下所得树脂不同,记录数值如下表

2015版中国药典纯化水标准

纯化水 Chunhuashui Purified Water H 2O 18.02 本品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制药用水,不含任何添加剂。 【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清液体;无臭。 【检査】酸碱度取本品10ml,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不得显红色;另取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5滴,不得显蓝色。 硝酸盐取本品5ml置试管中,于冰浴中冷却,加10%氯化钾溶液0.4ml与0.1%二苯胺硫酸溶液0.1ml,摇匀,缓缓滴加硫酸5ml,摇匀,将试管于50°C水浴中放置15分钟,溶液产生的蓝色与标准硝酸盐溶液[取硝酸钾0.163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 ,加水稀释成100ml,再精密量取10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即得(每lml 相当于1吨NO 3)]0.3ml,加无硝酸盐的水4.7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纯化水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006%)。 亚硝酸盐取本品10ml,置纳氏管中,加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1→100)1ml 与盐酸萘乙二胺溶液(0.1→100)ml,产生的粉红色,与标准亚硝酸盐溶液[取亚硝酸钠0.750g(按干燥品计算),加水溶解,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再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50ml,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叫NO2)]0.2ml,加无亚硝酸盐的水9.8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002%)。 氨取本品50ml,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放置15分钟;如显色,与氯化铵溶液(取氯化铵31.5mg,加无氨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成1000ml)1.5ml,加无氨水48ml与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003%)。 电导率应符合规定(通则0681)。 总有机碳不得过0.50mg/L(通则0682)。 易氧化物取本品100ml,加稀硫酸10ml,煮沸后,加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0.1ml,再煮沸10分钟,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 以上总有机碳和易氧化物两项可选做一项。 不挥发物取本品100ml,置105℃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并在105°C干燥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1mg。

纯水制备原理

一、反渗透原理 当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和浓液分别置于一容器的两侧,中间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的穿过半透膜,向侧流动,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个压力差,达到渗透,此种压力差即为渗透压。若在浓溶液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浓溶液中的溶剂会向稀溶液流动,此种溶剂的流动方向与原来渗透的方向相反,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 过程:水分自然渗透过程的反向过程 物质:反渗透膜 起源于 最早使用于美国太空人将尿液回收为纯水使用。医学界还以的技术用来洗肾(血液透析)。反渗透膜可以将重金属、农药、细菌、病毒、杂质等彻底分离。整个工作原理均采用物理法,不添加任何杀菌剂和化学物质,所以不会发生化学变相。并且并不分离溶解氧,所以通过此法生产得出的纯水是活水,喝起来清甜可口。 反渗透,英文为ReverseOsmosis,它所描绘的是一个自然界中水分自然渗透过程的反向过程。早在1950年美国科学家有一回无意中发现海鸥在海上飞行时从海面啜起一大口海水,隔了几秒后吐出一小口的海水。他由此而产生疑问:陆地上由肺呼吸的动物是绝对无法饮用高盐份的海水,那为什么海鸥就可以饮用海水呢?这位科学家把海鸥带回了实验室,经过解剖发现在海鸥嗉囊位置有一层薄膜,该薄膜构造非常精密。海鸥正是利用了这薄膜把海水过滤为可饮用的淡水,而含有杂质及高浓缩盐份的海水则吐出嘴外。这就是以后法(ReverseOsmosis简称R.O)的基本理论架构。 工作原理 对透过的物质具有选择性的薄膜称为半透膜,一般将只能透过溶剂而不能透过溶质的薄膜称之为理想半透膜。当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例如淡水)和浓溶液(例如盐水)分别置于半透膜的两侧时,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穿过半透膜而自发地向浓溶液一侧流动,这一现象称为渗透。当渗透达到平衡时,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即形成一个压差,此压差即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的固有性质,即与浓溶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有关而与半透膜的性质无关。若在浓溶液一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溶剂的流动方向将与原来的渗透方向相反,开始从浓溶液向稀溶液一侧流动,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反渗透是渗透的一种反向迁移运动,是一种在压力驱动下,借助于半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开的分离方法,它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液体的提纯与浓缩,其中最普遍的应用实例便是在水处理工艺中,用反渗透技术将原水中的无机离子、细菌、病毒、有机物及胶体等杂质去除,以获得高质量的纯净水。

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

实验二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离子交换法制纯水的基本原理,掌握其操作方法; 2.掌握水质检验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离子交换法是目前广泛采用的制备纯水的方法之一。水的净化过程是在离子交换树脂上进行的。离子交换树脂是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它是由交换剂本体和交换基团两部分组成的。例如,聚苯乙烯磺酸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就是苯乙烯和一定量的二乙烯苯的共聚物,经过浓硫酸处理,在共聚物的苯环上引入磺酸基(–SO3H)而成。其中的H+可以在溶液中游离,并与金属离子进行交换。 R–SO3H + M+R–SO3M + H+ R:聚合物的本体;–SO3:与本体联结的固定部分,不能游离和交换;M+:代表一价金属离子。阳离子交换树脂可表示为: 如果在共聚物的本体上引入各种胺基,就成为阴离子交换树脂。例如,季胺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R–N+(CH3)3OH–,其中OH–在溶液中可以游离,并与阴离子交换。 离子交换法制纯水的原理就是基于树脂和天然水中各种离子间的可交换性。例如,R–SO3H 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基团中的H+可与天然水中的各种阳离子进行交换,使天然水中的Ca2+、Mg2+、Na+、K+等离子结合到树脂上,而H+进入水中,于是就除去了水中的金属阳离子杂质。水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时,交换基团中的OH–具有可交换性,将HCO3–、Cl–、SO42–等离子除去,而交换出来的OH–与H+发生中和反应,这样就得到了高纯水。 交换反应可简单表示为: 2R–SO3H + Ca(HCO3)2→ (R–SO3)2Ca + 2H2CO3 R–SO3H + NaCl → R–SO3Na + HCl R–N(CH)3OH + NaHCO3→ R–N(CH)3HCO3 + NaOH R–N(CH)3OH + H2CO3→ R–N(CH)3HCO3 + H2O HCl + NaOH → H2O + NaCl 本实验用自来水通过混合阳、阴离子交换树脂来制备纯水。 [实验用品] 仪器:离子交换柱(也可用碱式滴定管代替)。 材料:玻璃纤维(棉花)、乳胶管、螺旋夹、pH试纸。 固体药品:7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73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液体药品:NaOH(2mol·L-1)、HCl(2mol·L-1)、AgNO3(0.1mol·L-1)、NH3–NH4Cl缓冲溶液(pH=10)、铬黑T指示剂。 三、实验步骤 1.树脂的预处理 将717(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用NaOH(2mol·L-1)浸泡24小时,使其充分转为OH-型(由教师处理)。取OH-型阴离子交换树脂10mL,放入烧杯中,待树脂沉降后倾去碱液。加20mL 蒸馏水搅拌、洗涤、待树脂沉降后,倾去上层溶液,将水尽量倒净,重复洗涤至接近中性(用pH 试纸检验,pH=7~8)。 将732(001×7)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用HCl(2mol·L-1)浸泡24小时,使其充分转为H+型(由教师处理)。取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5mL,于烧杯中,待树脂沉降后倾去上层酸液,用蒸馏水洗涤树脂,每次大约20mL,洗至接近中性(用pH试纸检验pH=5~6)。 最后,把已处理好的阳、阴离子交换树脂混合均匀。 2.装柱

纯水的制备工艺

制备纯水的技术及工艺 一反渗透法 基本原理 当纯水和盐水被理想半透膜隔开,理想半透膜只允许水通过而阻止盐通过,此时膜纯水侧的水会自发地通过半透膜流入盐水一侧,这种现象称为渗透,若在膜的盐水侧施加压力,那么水的自发流动将受到抑制而减慢,当施加的压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水通过膜的净流量等于零,这个压力称为渗透压力,当施加在膜盐水侧的压力大于渗透压力时,水的流向就会逆转,此时,盐水中的水将流入纯水侧,上述现象就是水的反渗透(RO)处理的基本原理。 二 RO反渗透膜 RO(Reverse Osmosis)反渗透技术是利用压力表差为动力的膜分离过滤技术,源于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宇航科技的研究,后逐渐转化为民用,目前已广泛运用于科研、医药、食品、饮料、海水淡化等领域。 RO反渗透膜孔径小至纳米级(1纳米=10-9米),在一定的压力下,H2O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源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无法通过RO膜,从而使可以透过的纯水和无法透过的浓缩水严格区分开来。 一般性的自来水经过RO膜过滤后的纯水电导率5μs/cm(RO膜过滤后出水电导=进水电导×除盐率,一般进口反渗透膜脱盐率都能达到99%以上,5年内运行能保证97%以上。对出水电导要求比较高的,可以采用2级反渗透,再经过简单的处理,水电导能小于1μs/cm), 符合国家实验室三级用水标准。再经过原子级离子交换柱循环过滤,出水电阻率可以达到18.2M .cm,超过国家实验室一级用水标准(GB 6682—92)。 目前的主要困难是研制价格便宜、稳定、长期受压无损的反渗透膜。中国从21世纪初开始掌握自主反渗透膜生产技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将该计划列入国家计委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发展专项计划,由国家海洋局下的杭州水处理

CJ 94-1999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CJ 94-1999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199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畴 本标准规定了水源水中百菌清的最高容许浓度。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和使用百菌清周围的生活饮用水源水,以及大面积喷洒百菌清森林地区的生活饮用水源水。 2标准的限值 水源水中百菌清卫生标准(最高容许浓度)为0.01mg/L。 3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采纳气相色谱法监测水源水中百菌清,见附录A(补充件)。 4标准的监督执行 各级卫生防疫站或各级环境卫生监测站负责监督本标准的执行。 附录 A 气相色谱法 (补充件) A1原理 百菌清农药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保留值不变,而出峰高度与该样品中含量成正比,因此以保留值为定性指标,以峰高为定量依据,运算出样品中百菌清农药的含量。 A2仪器 A2.1100型气相色谱仪。 A2.2氢焰离子化鉴定器。 A2.3KD浓缩器。 A2.4?1.5cm具塞、具玻璃砂芯层析柱。

A3试剂 A3.1苯(分析纯)。 A3.2环已烷(分析纯)。 A3.3硅藻土。 A3.4弗罗里硅土。 A3.5中性氧化铝(60~80目)。 A3.6无水硫酸钠。 A3.7氟橡胶Ⅱ。 A3.81,2-丙二醇已二酸酯。 A3.9上试101白色担体(60~80目)。 A3.10百菌纯洁品。 A4采样 A4.1采样用容器:5kg白色塑料壶。 A4.2取水样5L。 A5分析步骤 A5.1样品萃取:取水样1L,于分液漏斗中,分两次提取,每次加入苯50 mL,剧烈振摇150次,静置分层后,分出苯层,再于水层中加苯50mL,振摇150次,合并苯溶剂,于KD浓缩器中浓缩至约10mL,再进行纯化处理,如无浑浊现象,可连续浓缩至1mL。 A5.2纯化:将浓缩至约10mL萃取液,倒入装有吸附剂的层析柱中(柱中自下而上依次装入硫酸钠2cm,中性氧化铝2cm,弗罗里硅土2cm,酸性硅藻土[硫酸:发烟硫酸:硅藻土=1:1:7(V:V:W)]2cm,无水硫酸钠2cm,并用淋洗剂(苯:环已烷=8:2)淋洗后使用)。待萃取液液面降至上层无水硫酸钠层时,再用100mL淋洗剂分三次淋洗,收集淋洗液,同置于KD浓缩器中浓缩定容至1mL。 A5.3气相色谱分析 A5.3.1填充色谱柱:采纳1m不锈钢柱,内填充经分层涂布的上试101白色担体[第一层为5%(W/W)的氟橡胶Ⅱ丙酮溶液,第二层为4%1,2-丙二醇已二酸酯丙酮溶液]。装柱后于层析室温度180°C老化处理8h后使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