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7
文言人物传记解题思路和技巧一、人物传记的结构特点:1.介绍人物身世,概述人物性格;2.讲述具体事例,图解性格特点;3.直接间接评论,表明作者观点。
例如:2008年全国2卷:阅读文言文题。
(介绍人物身世,概述人物性格:)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少弟也。
幼有业尚,除著作郎,不就。
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
辟琅邪王大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
与从弟球俱诣高祖,时谢晦在坐,高祖曰:“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
”昙首答曰:“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
”晦曰:“仁者果有勇。
”高祖悦。
行至彭城,高祖大会戏马台,豫坐者皆赋诗;昙首文先成,高祖览读,因问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如民,门户何寄。
”高祖大笑。
【译文】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王弘的小弟弟。
年轻时有学问和品德,被授予著作郎,不去就任。
兄弟分割财物,昙首只拿图书而已。
被征召为琅邪王大司马的属员,跟从大司马修复洛阳园陵。
与堂兄王球一同拜见高祖(曾良策注:刘裕);当时谢晦坐在高祖旁边,高祖说:“这个人既是贵族又有大德,却能够在军营里委屈他的志向。
”昙首回答说:“已经跟从了神明英武之师,自然使得懦弱的人树立志向。
”谢晦说:“仁慈的人果真有了勇气。
”高祖听了高兴。
来到彭城高祖在戏马台大会宾客,参加宴会的人都写诗;昙首最先写好,高祖看完后,于是问王弘:“你的弟弟与你相比怎么样?”王弘回答说:“如果只让他做平民百姓,家里怎么能住得下他。
”高祖大笑。
(讲述具体事例,图解性格特点:)昙首有识局智度,喜愠不见于色,闺门之内,雍雍如也。
手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
太祖为冠军、徐州刺史,留镇彭城,以昙首为府功曹。
太祖镇江陵,自功曹为长史,随府转镇西长史。
高祖甚知之,谓太祖曰:“王昙首,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
汝每事咨之。
”及即位,以昙首为侍中,诛徐羡之等,平谢晦,昙首之力也。
晦平后,上欲封昙首等,会宴集,举酒劝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
高考语文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高考阅读09-21 1548高考语文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资料整理:一匹野马解答人物传记题,内容分析愁煞人。
带着答案解原文,省时省力省脑筋。
弄准姓名和身份,搞清事件做译文。
新知旧识多联想,仔细辨别少丢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一、【考纲解读】《考试大纲》要求: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体,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
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3.探究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人文精神(3)探讨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二、【考查方向】①对传记中的重要词语与句子含义的理解考查;②对传记中一些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的考查;③对传记中所表现出的创作意图、文章结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巧的考查;④对作传的观点态度的把握;⑤对传记中的疑点和难点,文本的深层意蕴及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
三、【阅读方法】①要了解传记的阅读特点和传记的有关知识,注意文章一些微小信息的提示;②要抓住传记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人物个性,把握文章对人物描写叙述的地方,深入了解传记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③最好把自己置入书中人物中,阅读传主就像和他们交朋友一样,这样就会有切肤之感,阅读起来也顺畅些;④对一些时间性比较强的人物传记可以采取列表格的形式来达到条理明晰的效果。
四、【传记有关知识】(一)传记的定义和◎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考点精讲】1.所选的语段大多是短小而有情节的故事,一般选自史书中的人物传记或笔记,选文侧重于忧国忧民,展示个性,为人处世等内容。
2.侧重考查语言的积累和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对考生语言的积累及理解文言文内容和形式的考查,以及对文本的鉴赏,将是今后文言文试题考查的侧重点。
3。
凸显民族文化内涵并积极关注现实社会生活。
文化内涵和品位对现实生活的观照,将是语文中考文言试题选文和命题的崭新价值取向。
【方法攻略】阅读文言文人物传记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点:1。
通读。
对于阅读材料,要从头到尾,慢慢读完.速度不能太快,太快了不能理解词句,也不能把握内容;速度也不能太慢,字斟句酌既没有必要,考试时间也不允许.词句意思和所熊脍容能够大致理解就可以了。
通读要完整,如果有文章出处和疑难注释,也要一并读完。
2。
圈画。
对于一些重要信息和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要圈画出来,各层意思之间可以用竖线断开。
“重要信息”主要指传主的姓名、官职及其变动情况、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等等;“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主要指文中的一些名词术语,如人名、地名、官职名专用术语等,这些词语往往有特点含义,如果误以为是普通词语,那就会在理解上出差错。
有些同学通读文言文材料时,不习惯动手,不留下阅读的痕迹,这不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
当然,阅读熟练以后,经验丰富以后,可以简化一些,只选最重要的作些圈画就可以了;但是,在训练的初期,一定要做得细一些,到位一些。
3. 跨“难”.中考文言文考查,一般都会选用浅易的文言文阅读材料。
即:词语都是常见或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句式多为跟现代汉语相同的句式,或者几种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文中所写之景、所记之事、所说之物、所议之理比较好懂;专用名词术语较少,而且一般都是初中教材中出现过的,不是非查工具书不可的文字。
尽管如此,由于考生各自的情况不同,有些人难免会碰到一些一下子理解不出的词语和句子。
这时候不要紧张,正确的做法是先“跨"过去。
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高分答题技巧一、文言文人物传记特点身份为人在前面,典型事件跟后边。
经历官位会多变,品格教化文中见。
1、身份为人在前面《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介绍在文章开头部分: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2、典型事件跟后边《廉颇蔺相如列传》在人物介绍以后,写了三个典型事件: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3、经历官位会多变人物传记中的人物人生经历会有很多变化。
《屈原列传》屈原的经历变化:屈原者……为楚怀王左徒……王甚任之;王怒而疏屈平;屈平既绌;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屈平既嫉之,虽放流;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官位的变化: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还没做官);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提拔做了上大夫);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再次提拔做了上卿)。
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①表示授予、提升的:征、辟、荐、举、拜、除、授、起、擢、拔;②表示调动官职的:迁、转、调、徙;③表示兼职、代理的:兼、领、署、权、摄;④表示降职、罢免的:贬、谪、出、左迁、罢、黜。
二、文言文人物传记答题技巧末题先看是关键回头读文一两遍人时地事理清楚词句找出要划线实词语境很重要虚词对比定答案翻译看准重点词句意通畅高分见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吾乡吕徽之先生,家仙居万山中,博学能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常逃其名,耕渔以自给。
一日,携褚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
徐至庭前,闻东阁中有人分韵作雪诗,一人得“滕”字,苦吟弗就,先生不觉失笑。
阁中诸贵游子弟辈闻得,遣左右诘之。
先生初不言,众愈疑,亲自出见,先生露顶短褐,布袜草屦,辄侮之,询其见笑之由。
先生不得已,乃曰:“我意举滕王蛱蝶事耳。
”众始叹伏,邀先生入坐。
先生曰:“我如此形状,安可厕诸君子间?”请之益坚,遂入阁。
高考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阅读之答题技巧传记特点一、定义: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二、分类:自传、评传、回忆录三、人物传记阅读材料的特点1. 所选材料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与官职、法律有关的内容。
2. 所选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般肯定赞扬所记人物,弘扬正义,贬斥邪恶。
3. 所选的材料篇幅较短,400字左右,文后有一定量的注释。
注释往往给阅读提供一定的信息,有时是重要的信息。
4. 涉及到的实词和虚词及考题中的例句越来越贴近教材。
文言断句总体原则是将初步断句的结果带进原文翻译,通则对,不通则错。
具体方法如下:①虚词标志法:句首常有“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若”等虚词;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虚词。
②实词标志法: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文言文谓语,可利用此特点在它之前找主遇,之后找宾语。
③修辞标志法:为使文章达到句式整齐,语气连贯的效果,古人写文章经常运用对偶、排偶、顶真、层递、反复等修辞技巧,如果以此特点为依据,其准确性更高。
④名物标志法:名词和代词常作主语(句首)和宾语(句尾)来断句。
还要懂得古代文化常识,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职官等方面的知识。
⑤结构标志法:利用固定结构的成对搭配性(见后面常见固定结构)及位置的相对固定性,如有些关联词常常能承前启后,它们前面一般可断句,如“是故、于是、是以、向使”等。
《金史韩玉传》(全文阅读见后面)断句题:目前何颜以居人世。
”人谁无死/有臣子之当然/事至于今/忍君亲之弗顾/勿谓百年身后/虚名一听史臣/只如今日目前/何颜以居人世。
哪一个人不死呢?只因为有臣子必须这样做的原因。
事情到了今天这种地步,怎么能忍心不顾念君主呢?不要说死了就是身后事,虚妄的名声一概听任史臣撰写。
只是面对今天眼前的世事,有什么脸面居处在人世间呢?"【解析】答案:A综观四选项,第一处区别体现在断在“当然”前还是后,亦或两字之间。
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的阅读技巧教学园地11-24 2323: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的阅读技巧高考中文言文的阅读占百分之二十的比例,考生每年在这个命题上失分很多,总体看来重要的原因是对文言文的阅读技巧把握不好,这就要求我们把握一些具体的方法。
一、认真品读题干,抓题干中的题眼。
高考文言文命题核心常表现在题干上,完成文言文的阅读就要抓住这个开门的钥匙,例如: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豫让(人名)“忠义”的一组。
像这样的题干一般变化不大,注意两点:其一,“忠义”。
其二,“全都表现”。
这里的的“忠义”是我们的阅读重点,把握忠义的内涵,对父母、对朋友是不是“忠”,对亲属的爱是不是“义”。
而“全都表现”的表述则是做题的技巧,在这个表述上一定要看是“表现了”“全都表现了”“正面说明”“说明了”这里一定要抓住正面、侧面、表现、全都表现等词的体会。
二、清楚的认识人物及人物关系。
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几乎都考史传类文章,而且多选择历史中廉吏的一生小传,鉴于高考时间的限制,一般都是命题者加工整理了的,也必然带有命题者的主观目的----选择突出人物的某一点,同时为了突出某一点,必然有夹杂其他手段如:人物对比,个人突出的一面等,这样就会形成一个人物链,所以阅读时一定要理清这个人物链上的各个人物,其一、明确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对比人物、陪衬人物等。
其二、明确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关系,次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纠葛,对比人物的可比性,陪衬人物的陪衬点。
三、理清文中的线索,高考文言文考题一般是人物的良好品行,在选材上是优秀人物,那么依据人物传记是“整理”而来的原则,这个整理出来的“二手”人物传记的事迹一定比较集中,我们在阅读中一定牢牢抓住这一点信息去体会。
1、人物的职业归属,是地方的还是朝廷官员、征战平虏的将军或是文人墨客高士等。
2、了解那些具体的事件。
主要事件是什么,主要事件下有哪些小事件,比如官场升迁、官场应酬、给帝王进谏、对下属的关爱、从容应对困难,正确应对百姓的燃眉之急等。
人物列传类文言文阅读指导人物列传类的文言文,有着特别的阅读规律和方法。
一、以表示时间的词语为纲绳,去串起人物的一世经历先人写人物列传,老是以时间为序,表示时间的那些词语就像是一条条的纲绳,把传主一世所碰到的、所经历过的事情串连在了一同。
因此我们在阅读人物列传时,抓住了这些词语就能掌握传主一世的经历。
古代用以表示时间的,有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等的专用术语。
还有表示时间变换的一些词语,如“少时、初、先、尝、及、既而、俄而、已而、少顷、顷之、久之、不多、须臾”等。
在阅读人物列传时,找出并掌握这些词语,能够认识传主在不一样期间、不一样地方所做的不一样的事情,把这些事情贯连起来,就是传主一世的经历。
二、以表示官职的升贬为轴心,去剖析事情的前因结果古代的人物列传所写的人物大多是朝廷重臣,所记的事迹也大多与治国安民相关,因此以在记述人物时,常常以担当某某官职始,以升为或贬为某某官职止。
人物列传中官位的升迁或贬谪,表示了这件事情最后获得的结果,因此它就像是记述传主某件事情的一根轴,把一件事情的前因结果贯串了起来。
古代表示出仕从政的词语有“荐、举、征、召、拜、辟、授、除、为”等,表示官职升迁的词语有“升、拔、擢”等,表示官职调换的词语有“调、徙、转”等,表示被贬官的词语有“出、谪、罢、黜”等,表示离职的词语有“致仕”“乞骸骨”等。
古代担当地方上的某个职务,经常采用官职名加地名的叫法,如巡浙江,那是担当浙江巡抚(或巡按之类),知杭州,那是担当杭州知州(或知府),判扬州,那是担当扬州通判等。
这也是阅读人物列传一定知道的。
三、以问“五个W”为切口,去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who——什么人,几个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when——什么时间,几个时间; where——什么地方,几个地方; what——什么事情,几件事情; why——事情发生的经过,过程。
这“五个 W”好像记述文的四因素或五因素,在阅读人物列传时,问问自己这一部分是写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一事情的因由、经过、结果是如何的,这样也就弄清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样这一部分也就读懂了,至于还有几个意思不懂的词语,也完整能够依据对这一事件的整体掌握去蒙,去猜,这些词语决不会成为阅读人物列传的拦路虎。
高考语文人物传记答题有什么技巧高考语文人物传记答题有什么技巧高考人物传记答题模板是怎样的,有什么诀窍和技巧,人物传记文章怎么阅读?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高考人物传记答题模板,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高考人物传记答题方法(1)阅读传记作品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而且可以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点,有利于读者把握文章的重点,理清其人生发展的脉络;富有特性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
同时,关注这些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索,使之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
(2)如何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文本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
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
人称:①第一人称(自传):指文本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方法,兼有描写抒情。
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
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③第三人称(他传):指作者以局外人的视点进行叙述的笔法。
作用: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3)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
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修辞手法、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烘托、衬托、对比、象征、先抑后扬等。
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同事、同学、学生、国际友人、西方同行者的回忆,档案资料等材料。
作用:①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②传记写作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
③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倒叙手法:作用是设置悬念,增强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2分);与结尾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上浑然一体高考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一、传记主人公成功的原因外因:①家庭支持②朋友关心③时代背景④别人对传主的态度(帮助);⑤借鉴别人的经验或教训;⑥客观环境(条件)内因(1)兴趣、爱好、理想、目标(高远)(2)态度、方法或其他优秀品质①勤奋好学(努力)、认真细致、善于思考、讲究方法②坚持、不放弃、执着、持之以恒、百折不饶、脚踏实地、果敢③严谨治学、崇尚科学、独特的思维、个性④敢于重新选择、敢为天下先、创新、打破常规、合作、勇于实践、善于发现、努力探索、敢于质疑⑤思想超前、反对权威、坚持个性(原则)、追求真理、坚守信念、意志坚定、恪守标准、甘于寂寞、无私奉献、强烈的正义感、过人的勇气、真诚正直、善良友爱、善于反思(发奋读书、刻苦学习)、擅长沟通、不安现状二、写传记主人公的典型事件有什么作用(写自己)1.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增加传记真实性、引起读者兴趣。
高中语文传记类答题技巧高中语文传记类答题技巧一、文本意识:命题者依据原文拟题目,我们答题也要依据原文,因此,文本意识,我们必须注意。
二、问题意识:一定要围绕“问题”对应回答,要问什么答什么,有几问作几答,怎样问就怎样答。
三、得分点意识:阅读简答题的一个答案有多个得分点,而得分点是同赋分紧密联系的。
如果一道题2分,要求概括回答,一般概括一个要点即可;要求用原文词句回答,则一般要在原文中找出两个恰当的词语。
如果是4分或6分题,答案要点就两到三个(一般一点2分)题目的分值,是答题得分点数的重要提示,考生要有得分点意识,按赋分解答。
四、关键词意识:答案在原文中也是阅读题命题的原则之一,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捕捉文中与题目相关的关键词语,提取答案要点。
五、术语意识:要用术语作答。
高中语文传记类答题的技巧了解人物传记的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1.人物传记具有真实性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
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
它必须真实地再现传主的人生经历,反映传主的精神品质。
为了达到真实的效果,作者在写作时往往会涉及传主本人的言论。
因此,答题时要注重细节描写等写作手法。
2.人物传记主题多元,但基本方向明确作者在为传主作传时一定会渗透进自己的创作意图。
这些创作意图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展现传主人生经历,再现当时社会现实和时代风貌;二是展现传主不同于常人的一面或平凡的一面,再现传主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表达作者对传主的钦佩之情;三是从传主身上得到关于人生、社会、生命的独特感悟和认识。
二、积累人物传记的具体命题形式及应对策略从目前所见的考试题型来看,基本上都是以主观题形式出现,一般分成三大题,共15分。
第一大题一般为分析综合题,多侧重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答案可以用原文原句作答或在原文原句基础上整合而成。
主要问法及应对策略举例如下:(1)概括传主人生阶段——紧扣传主身份特点,留主删次切分人生阶段进行作答。
高考语文名师课堂: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文本的解答技巧文言文阅读在高考语文卷中分值较重,重要程度无需多言。
因其语言的特殊性及考生谈“古”畏难心理等方面的干扰,文言文阅读普遍存在失分现象。
从近年高考选用的文言文看,人物传记类文本居多。
考生只要在复习中,摸准其特点,并养成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时就会游刃有余。
一般而言,人物传记类文本结构固定,行文线索明显。
古人作传,常在起首介绍人物的籍贯、字号、家世、官职以及主要性格特点等,这些文字对把握全篇内容具有关键作用。
接着,文本的主体内容以时间为序,依次介绍传主何时何地做了何事有何结果。
考生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表示时间、地点、事件起讫的词句,这有助于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理解全文内容。
传记的结尾常对传主的逝前身后作一交代,或作“盖棺定论”;有的则以“赞”等形式作出评价。
那么,考生应如何阅读这类文言文?1.树立整体的阅读观。
阅读过程中,考生除了关注选文整体写了哪些人、哪些事、什么性格品质及行文特点外,还要留意标题、出处、注释、题干等内容,这是把握文意、解决疑难的重要辅助内容。
2.根据传记选文、用语特点去阅读。
总体上,选文多为四五百字的浅易文言文,以叙事为主,含有一定的议论和抒情。
传主有帝王将相、清官廉吏、良母孝子、义士隐士等,其品格不外乎“忠、孝、仁、义、礼、智、信、勇”。
叙事中涉及的人物关系多为君臣、官吏(上下级、平级)、臣民、母(父)子等。
其语言凝练概括,既有传神的细节描写,也有对传主的评价,或“微言大义”,或点到为止,因此考生要逐字逐句阅读。
同时,考生要识记传记中的常见词语,如官职变迁、表品行、个性、心理等方面的词语。
在具体阅读过程中,考生要养成勾画圈点人名、地名、时间词、事件起讫词语及文中评议性词句的习惯,并借助文意概括分析题,正确把握文意及传主的性格品质。
有了对文本内容的全面理解,对于断句、文学常识、翻译题,考生基本上就可以正确解答了。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类型的题目,其选项内容由结论(简练概括传主的性格品质时,多用两组四字短语)和分析两部分组成。
高考语文文言文人物传记技巧总结篇一.文言文人物传记的基本写法人物传记一般分为三个部分:1.简介人物的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①姓名、字号;②籍贯;③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及祖父、父亲等的学识、为人、性格、仕途和是否健在等情况;④学识;⑤性情;⑥举荐或科举功名情况;⑦最初任职情况等。
这部分内容多在开头。
如果写到事件,多与家庭、学识、性情有关。
2.人物的主要事迹。
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阅读时可以按事情分层,每件事情主要注意以下内容:(1)时间,注意年号及相关的具体年代,古代纪年主要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
年号纪年的标志是:①年号+初,如:乾元初;②年号+具体年代,如:泰始九年;③年号+中,如:天监中;④年号+末,如:建安末。
干支纪年要注意天干地支那些词儿。
(2)地点,要特别注意人物的官籍,即他在那里做官,除一些地点明确介绍出来外,要注意“知、守、除、迁、贬、改”等词语后面所带的地点,如:知江夏,就是做江夏知府;除襄阳,即为担任襄阳太守。
(3)官职,主要注意担任什么官职,拥有什么爵位,握有什么具体权力,具体管理哪方面的工作。
如:右拾遗,是谏官,那就要注意他在向皇帝进谏方面的事,因为事情与职权密切相关,担任什么职务,就会做什么事情,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卖什么,吆喝什么”。
这“时、地、职”是事情分层的“三标志”,一般来说,“时、地、职”有一点发生变化,事情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因为“时、地、职”不同,人物做的事一般也会不同,据此,可以把事情分开层次。
(4)人物,特别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
在人物传记中,因为许多人物多是朝廷官员,所以,他们涉及的关系主要有:①与皇帝及上级之间的关系;②与事件涉及到的人物之间的关系;③与下属之间的关系;④与黎民百姓之间的关系;另外,如果是一般人物,就会涉及到与他(她)直接相处之人及间接影响之人的关系,很多与家庭背景有关系,比如受祖父、父亲影响等。
(5)事件,特别注意是什么事件,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处理事件的方式、方法、态度、观点,处理后的反映与效果,得到的评价等。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指导 (史传文阅读 )一.文言文人物列传的基本写法人物一般分三个部分:1.介人物的基本状况。
主要包含:①姓名、字号;②籍;③家庭背景,包含家庭状况,及祖父、父等的学、人、性格、宦途和能否健在等状况;④学;⑤性情;⑥ 荐或科功名状况;⑦最先任状况等。
部分内容多在开。
假如写到事件,多与家庭、学、性情有关。
2.人物的主要事迹。
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能够按事情分,每件事情主要注意以下内容:(1),注意年号及有关的详细年月,古代年主要用的是年号年法和干支年法。
年号年的志是:①年号 +初,如:乾元初;②年号 +详细年月,如:泰始九年;③年号 +中,如:天中;④年号 +末,如:建安末。
干支年要注意天干地支那些儿。
(2)地址,要特注意人物的官籍,即他在那边当官,除一些地址明确介出来外,要注意“知、守、除、迁、、改”等后边所的地址,如:知江夏,就是做江夏知府;除襄阳,即担当襄阳太守。
(3)官,主要注意担当什么官,有什么爵位,握有什么详细力,详细管理哪方面的工作。
如:右拾,是官,那就要注意他在向皇帝方面的事,因事情与亲密有关,担当什么,就会做什么事情,也就是今日所的“ 什么,喝什么”。
“ 、地、”是事情分的“三志”,一般来,“ 、地、”有一点生化,事情就会随之生化,因“ 、地、”不一样,人物做的事一般也会不一样,据此,能够把事情分开次。
( 4)人物,特注意人物之的关系。
在人物中,因多人物多是朝廷官,所以,他波及的关系主要有:①与皇帝及上之的关系;②与事件波及到的人物之的关系;③与部下之的关系;④与黎民百姓之的关系;此外,假如是一般人物,就会波及到与他(她)直接相之人及接影响之人的关系,好多与家庭背景有关系,比方受祖父、父影响等。
(5)事件,特注意是什么事件,事件生的原由、、果,以及人物理事件的方式、方法、度、点,理后的反应与成效,获得的价等。
3.人物的性格作。
一般分性格、工作作和生活作等三种状况,多在文章尾,有也穿插在全文中。
文言文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第一篇:文言文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文言文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一、建立正确的阅读观——整体阅读 1.看整体文言文阅读不仅要关注一字一词一句,还要关注文章的整体,看文章整体写了什么内容,哪些人、哪些事、什么性格品质,这些是先要把握住的。
不要急于做题,不要急于破解哪个词、哪句话,首先要弄清文章整体的内容及行文特点,这是整体阅读的核心内容之一。
2.整体看不要以为阅读完文本材料,就算整体把握了。
文本本身固然重要,但标题、尾注、试题这些内容也绝不可忽视,它们是整体把握文意、解决疑难的重要辅助内容。
整体看,就是先抓住文本本身;其次,看标题、选文出处、尾注及题目,看这些项目为整体把握提供了哪些或明或暗的辅助信息。
总之,就是要看标题,看正文,看出处,看注释,看试题。
全都看完了,才能整体把握文意。
二、根据传记特点去阅读 1.选文特点高考传记类文本一般包括史传文、各类文人笔记及小说中的人物传记。
多为四五百字的浅易文言文,一些疑难生僻的字句都有恰当的处理,或加注释。
一般记载几个人,有的人物关系简明,有的人物关系复杂。
所选人物不仅有帝王将相,更有普通的清官廉吏、良母孝子、义士隐士、贩夫走卒等。
这些人的品格,不外乎“忠、孝、仁、义、礼、智、信、勇”。
选文以叙事为主,含有一定的议论和抒情。
虽然经过了命题人的删减调整,但不管是一篇还是一段,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2.行文特点传记文体结构固定,行文线索明显。
古人作传,常在文首介绍人物的籍贯、字号、家世、官职以及主要性格特点等,这些文字对把握全篇内容往往能提供有效的信息。
接着,以时间为序,依次介绍传主何时何地做了何事有何结果,这是传记的主体内容。
我们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表示时间、地点、事件起始的词句。
这些文字有助于我们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理解全文内容。
传记的结尾一般为对传主的逝前身后作一交代,或作“盖棺论定”。
有的结尾作者通常以“赞”等形式作出自己对传主的评价。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
1、作品特点
第一、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
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
第二、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
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
第三、选文是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的评传。
第四、语言或朴实自然,或形象生动,或幽默诙谐
2、考查点侧重:
A.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
B.人物的精神,对人物的评价,阅读的启示,
C.对传记写作手法及价值的思考
3、阅读基本方法:
A读事实:理清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B读人物: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和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C读评价: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和基本事实间的关系。
4.解题技巧
①简答题尽量做到以文解文,答题时要紧扣文本,组织答案:
A.扣题意(审题)
B.重提取(题干对应的句段)
C.分表里(去粗取精)
D.重条理(分条作答)
②探究题要做到内引外联,展开论述分析,要求:有理有据、自圆其说。
A内引依据:立足文本,引信息、材料、观点等形成论证依据。
B外联分析:联知识:文体知识、分析鉴赏知识;联实际:现实情况、社会影响联自身:生活体验、阅读感受;外联应立足文本内容和题目要求,不能任意延展。
C、答题规范:答对所问;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条分缕析,集中准确。
探究题答题基本思路:
①观点句,②分析句:内引文本(信息、材料、观点),外联理由(视题目需要展开),结合题目具体分析,③ 总结句。
高中语文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方法有哪些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中语文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1高中语文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1.传记的定义和类型: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通过对传主的典型事迹的叙写,突出传主形象、性情、品格、成就,表达出对传主的崇敬之情(为反面人物立传则相反)。
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根据篇幅的长短,人物传记可分为大传和小传。
根据创作方法看,传记可分为史学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
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
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
它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
“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是其特点。
“传要真实,评要中地”是评传写作的基本要求。
(高考重点)2.传记的特点:传记属应用性的文体,同时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这两个特点。
(1)真实性: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2)文学性: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写人,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合,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对传记中形象的把握及传主精神品质的概括方法:从传主经历的事件、传主的语言、动作、神态、细节,作者对传主的正面或侧面(外人的评价)的描写等着手1、传主在事件中的表现(尤其是细节)2、从传主与时代、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3、从作品中作者对传主的态度和评价把握其形象2人物传记答题技巧传记的表现手法1、引用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同事、同学、学生、国际友人、西方同行者的回忆,档案资料等材料的作用:如①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高考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高考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模板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作为高考选考有用类阅读文本形式一种,也是一种热门文体。
高考之所以特殊青睐人物传记类文本,是让我学习人类的先进文化、科学思想和美妙情操;传记人物的人生经受、所作所为、所思所感可以对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学习、为人处世起到表率和榜样作用。
下面是高考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模板,供参考。
1人物传记选择题和简答题模板1、要求结合全文,概括要点。
示例:邓肯被誉为“时代最宏大的艺术家”。
依据文本,分点概述邓肯作为一位“宏大艺术家”所具有的特质。
(4分)示例: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
(4分)解题技巧:这类题目主要是考同学的筛选概括力量,最主要是审清题目,找准答题区间,答案是在整篇文本中查找,还是在某一段落,如“请依据文本,分点概述邓肯作为一位“宏大艺术家”所具有的特质。
”从题目的要求“依据文本”,可推断答案应在整篇文本中查找。
此外还可以依据赋分值推断应答几点,一般来说,每一点的分值应取整数。
这道题是最为基本的,一般是送分题,各点应找齐,能得的分数尽量的满分。
2、要求分析文章中某句话/某段话/某几段话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理解其含义及作用。
示例:文本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如何?(4分)示例:第4自然段“既离民众……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4分)解题技巧:这类题目主要是考同学的筛选概括力量,应从结构形式(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和内容这两个方面解答。
3、要求表明自己的观点,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本/现实/自身体会,去论证这一观点。
探究题最主要的设题点是: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②探讨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③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探究题答题格式及层次(总-分-总)①开头表明自己的观点可用“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或“我认为什么什么”,“我觉得如何如何”等句式来表述);②分点陈述理由;③结合文本或文本的详细事例作合理分析;整体把握,内引外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