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6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
- 格式:pptx
- 大小:3.32 MB
- 文档页数:53
重庆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大客流组织的探讨班级: 15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6班*名:***学号: ************ 指导老师:***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组织方案的探讨摘要: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大客流主要表现为非常拥挤或极度拥挤、乘客流动速度明显减缓、客流交叉干扰严重、对乘客的正常出行造成不利影响、对运营安全造成威胁。
本文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的定义及其分类的介绍、对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行车组织和客运组织两个方面进行客流组织的探讨,最后通过成都地铁糖酒会客流组织分析,对客流组织方案进行运用,安全、有效的运送乘客。
关键词:城轨交通大客流客流组织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走向一般都是客流集中的交通走廊,连接着重要的客流集散点,如火车站、汽车站、航空港、航运港等交通枢纽,体育场、会展中心、大剧院等大型活动中心,以及规模较大的住宅区等。
因此,这些车站在客流组织方面应有计划地做出应对大客流的预案,合理使用应对大客流的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还弥补硬件设施的缺陷。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具有固定线路,铺设固定轨道,配备运输车辆及服务设施等的公共交通设施。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包含范围较大的概念,在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定义。
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
二、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定义及其分类大客流是指车站在某一时段集中到达,客流量超过车站正常客运设施或客运组织措施所能承担的客流量时的客流。
城市轨道交通的车站客流特征分析【摘要】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需求。
客流资料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的基本依据之一。
但是直接使用目前常规客流预测结果“高峰小时客流表”中各站的乘降量是不妥当的。
因为目前的常规客流预测是针对宏观决策的,不足以充分反映各类车站的具体微观客流特征。
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各类车站的客流组成、高峰时段的分布、客流强度及其方向上的不均衡性、超高峰系数、分向客流、突发客流、客流接续方式等方面作了论述;分析了影响车站设施配置和规模的三大客流特征:乘客进入车站的形式(批量的、分散的)、时段分布、方向上的不均衡性;指出决定车站客流特征的基本要素是:车站在线网中的位置和车站周边的用地性质和开发强度。
并提出新见解:车站设计前应先进行车站客流分析。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分析1.问题的提出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需求,TOD模式也应该有预期的需求,所以客流资料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的基本依据之一。
虽然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基本单元是车站,但更多的还是着眼于全线的需求,例如预测的关键指标——各期客运量、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客流量,都是全线的,并未充分反映各类车站的客流特征。
由于车站周边的用地性质不同,乘降量的时段分布会有较大差异,因此“高峰小时客流表”中各站的乘降量并不一定是该站最大的小时乘降量,在车站设计中确定设备规模时完全使用“高峰小时客流表”中的乘降量是不妥当的。
例如:位于重点商贸区内的车站,周边的岗位数很多,集中了大量的购物、商务和流动人口出行,全日乘降量很大,但早高峰小时以基于家的上班、上学为主,这些车站早高峰小时的乘降量并不大。
在确定这些车站的设备规模时,如果使用“早高峰小时客流表”中的乘降量,就会产生设备规模偏小的失误。
所以应该重视车站的客流分析。
各类车站的客流特征不同,对车站选型、设备配置、设备规模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车站的客流特征车站的客流特征是指作为车站服务对象的乘客,进入车站的形式(批量的、分散的)、时段分布、方向上的不均衡性。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客流是规划轨道交通线网及线路走向、选择轨道交通制式及车辆类型、安排轨道交通项目建设顺序、设计车站规模和确定车站设备容量、进行项目经济评价的依据,也是轨道交通安排运力、编制列车开行计划、组织日常行车和分析运营效果的基础。
客流指在单位时间内轨道交通线路上乘客流动人数和流动方向的总和。
客流的概念既表明了乘客在空间上的位移及数量,又强调了这种位移带有方向性和具有起讫位置。
客流可以是预测客流,也可以是实际客流。
一、客流的分类1、根据客流的时间分布特征,客流可分为全日客流、全日分时客流和高峰小时客流。
(1)全日客流。
全日客流是指全日的总客流。
(2)全日分时客流。
全日分时客流是指全日各小时的客流。
(3)高峰小时客流。
高峰小时客流是指以小时为时间单位计算的高峰小时的客流。
2、根据客流的空间分布特征,客流可分为断面客流与车站客流。
(1)断面客流。
断面客流是指通过轨道交通线路各区间的客流。
1)断面客流量。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轨道交通线路某一地点的客流量称为断面客流量。
这里,单位时间通常是1 h或全日。
显然,通过某一断面的客流量就是通过该断面所在区间的客流量。
断面客流量分为上行断面客流量和下行断面客流量,计算公式为:Pi+1=Pi-Pd+Pu 式中,Pi+1为第i+1个断面的客流量(人);Pi为第i个断面的客流量(人);Pd为在车站下车的人数(人);Pu为在车站上车的人数(人)。
2)最大断面客流量。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轨道交通线路各个断面的客流量一般是不相等的,其中的峰值称为最大断面客流量。
轨道交通线路上行、下行方向的最大断面客流量不一定在同一个断面上。
3)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
在以小时为时间单位计算断面客流量的情况下,全日分时最大断面客流量一般是不相等的,其中的峰值称为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
轨道交通的高峰小时一般出现在早晨和傍晚,分别称为早高峰小时和晚高峰小时。
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是确定是否需要修建轨道交通、修建何种类型轨道交通,确定车辆型式、列车编组、行车密度、车辆配置数和站台长度等的基本依据(2)车站客流。
(慕容珊子)选*10 填空名词看图问答案例*2第一章1.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组成:公共交通(道路公交、轨道交通、辅助公交、其他形式公交)、私人交通。
2.城市客运系统模式:以小汽车为主的模式(美国)、以城市轨道为主的模式(日本)、轨道交通和地面常规公交并重的模式(香港以及欧洲部分城市)、以非机动交通方式为主、多种交通并存的模式(中国的小城市)。
3.制定公共交通优先的政策:控制私人小汽车的使用、注重公共交通与自行车优势互补。
4.城市轨道交通的社会功能:①拉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②缓解交通拥堵,完善城市空间的分布③带动房地产的升温④促进商贸业的繁荣⑤其他功能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是乘客上下车、换乘的场所,也是列车到发、通过、折返、临时停车的地点。
一.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1.按空间位置:地下车站、地面车站、高架车站。
注:浅埋车站(天津2-3m)深埋车站(朝鲜平壤达100m)2.按运营功能:端点站(始发站和终点站)、中间站、换乘站、区域站(折返站)3.按站台形式:岛式车站、侧式车站、岛侧混合式车站4.按车站规模:大型车站(甲级站)、中型车站(乙型站)、小型车站(丙型站)5.按是否具有站控功能:设备集中站(有道岔,具有站控)、非集中站(无道岔)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的基本构成:车站主体(乘客使用空间、车站用房)、出入口及通道、通风道及风亭(仅地下车站)以及其他附属设施。
1.车站主体作为列车的停车点,它不仅要供乘客上下车、集散、候车,一般也是办理运营业务和运营设备设置的地方。
2.车站出入口的主要作用在于吸引和疏散客流,车站出入口位置都在轨道交通沿线主要街道的交叉路口或者广场附近应尽量扩大服务半径,方便乘客。
3. 通风道及风亭是为了满足地下车站通风要求而设置的。
4. 地面通风亭的大小主要根据通风量及风口的数量决定。
三.城市轨道车站设计根据功能的不同,车站的平面组成基本上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与客流直接有关的公共区域,一部分是与运营管理相关的非公共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