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类型复习(二轮复习)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3.28 MB
- 文档页数:56
2020高考地理二轮:世界的气候类型附答案复习:世界的气候类型一、选择题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完成下面两题。
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2、该地可能是()A.北京B.洛杉矶C.巴西利亚D.开普敦【解析】1、1月气温高,7月气温低,可判断该气候类型位于南半球。
其次,1月降水少,7月降水多,即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可判断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解析】2、选项中的四个城市,开普敦位于南半球,属地中海气候。
【答案】C D下图为“欧洲南部沿42°N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①②两地降水量统计图”。
读图回答题。
3、图示②地气候()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冬暖夏凉,降水均匀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全年高温,干湿分明4、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A.洋流B.大气环流C.地形D.纬度位置解析:第3题,材料显示该地位于北半球,则夏季为6~8月。
图中显示②地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则该地为地中海气候,故A项正确。
第4题,图中显示①地年降水量明显小于②地,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图示地形可知,①地位于背风坡、②地位于迎风坡,故地形是导致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A .C中国国家天文台和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学将在图中④地合作建设天文观测基地。
基地海拔约2 900 m,距离该大学所在的城市约100 km。
该基地将成为我国第二个海外天文观测基地。
据图完成题。
5、图中①地、②地、③地、④地与甲、乙、丙、丁气候资料相匹配的一组是()A.①—甲;②—丙;③—乙;④—丁B.①—甲;②—乙;③—丙;④—丁C.①—乙;②—甲;③—丁;④—丙D.①—丙;②—乙;③—丁;④—甲6、推测中国选择在④地建设天文观测基地的有利条件不包括()A.气候干旱,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夜数多B.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大气透明度高,夜晚灯光少C.西部沿海受大气环流及近岸寒流影响,云雾较小D.和中国处于不同半球,观测的时空互补性好【答案】A .C解析:第5题,①地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气温高,对应甲图。
2012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气候一、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
(表格《各种气候类型的比较》)完成下列气候分布模式图。
(气候特征描述:时间(全年或者冬夏季节)+气温+降水(季节分配))气候类型记忆思路:分布规律→成因→特点→典型地区)二、气候类型的判读1.气候类型的判读规律第一步:“冷热”定“半球”。
最高气温月出现在7月或8月(或最低气温月出现在1月或2月)是在_____半球;最高气温月出现在1月或2月(或最低气温月出现在7月或8月)是在_____半球。
第二步:以“温”定“带”。
(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确定热量带。
)>15℃:热带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冷月均温0℃~15℃:亚热带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温带海洋性气候-15℃~0℃:温带其它的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热月均温<10℃:寒带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以“水”定“型”。
(根据降水总量及季节分配、变化趋势,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全年多雨型:年降水量>2000mm,则为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 m)。
全年少雨型:全年高温年降水量<125mm,为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气温较高且季节变化很大,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400mm;如果降水少,多云雾,全年低温,则可推断为极地气候。
夏季多雨型:降水集中于夏季,年降水量1500—2000mm,为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750mm—10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m m)、温带季风气候(500~600mm)冬雨型:地中海气候300~1000mm年雨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雨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理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有一种灾害性天气,常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它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中心附近的风力可达到或超过12级,具有很大的摧毁力。
1.这种灾害性天气是()A.寒潮B.季风C.台风D.霜冻2.在我国,受这种灾害性天气影响较大的地区是()A.东部沿海地区B.东北地区C.西北内陆地区D.青藏高原地区3.有关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这是我国夏季风示意图B.该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C.受其影响,全国普遍高温D.受其影响,大部分地区盛行偏北风4.能体现我国气候资源优势的气候特点是()A.夏热多雨B.春寒干燥C.冬季寒冷D.秋季多风沙5.我国漠河镇与海口市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近50℃,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差异B.东西距离远C.地势高低起伏大D.南北纬度跨度广6.下列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A.干旱B.洪涝C.地震D.寒潮7.下列界线分布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基本吻合的是()A.1月0℃等温线B.400mm年等降水量线C.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D.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8.下列地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东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华北平原9.我国北方随寒潮发生的灾害性天气是()A、沙尘暴B、台风C、洪涝D、旱灾10.我国的降水无论是季节分配还是在地区分布都是很不均匀的,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的影响B、经度的影响C、地形的影响D、季风的影响11.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我国西北部地区属()A、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青藏高原气侯12.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夏季南北普遍高温B、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大C、东临海洋,海洋性特征突出D、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13.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是春耕时节,这是由于我国()A.海陆位置不同 B.南北跨纬度广C.东西跨经度大 D.地势高低起伏大读下面我国气候图回答下列各题14.图中能反映我国气候特点的是( )15.关于图中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小B、我国夏季气温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大C、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D、我国降水时间上分布均匀城市纬度(N)海拔(m)一月均温(°C)七月均温(°C)那曲(西藏)31°29′4507 -14.4 8.8南京(江苏)32°00′10 2.3 28.816.那曲(西藏)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A.干旱B.高寒C.温和多雨D.冬雨夏热17.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人类活动C.海陆分布D.地形地势我国气候特征复杂多样,季风显著。
思维导图:气温因素【思维导图】[考点精析]纬度:(太阳辐射、太阳高度角):纬度越低,温度越高地形:海拔越低,温度越高(经常用于谷地)山脉阻挡:冬季北侧有山脉阻挡冷空气,温度高洋流:暖流增温,寒流减温锋面:冷锋后最冷,暖锋后最暖下垫面:城市>郊区,城市热岛效应,白天:荒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含水越多,温差越小)海陆位置: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内陆天气情况:白天晴天>阴天(原因是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夜晚阴天>晴天(原因是阴天大气保温作用强),整体来看,晴天多温度更高海陆风:冬季海风增强海洋性,增温(如盛行西风)山地阴阳坡:北半球南阳北阴,南半球北阳南阴下沉气流:谷地下沉气流可以增温,也可以降温,(如冰川风)看题想要什么,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增温(导致雪崩)【典题精研】P岛分布大量火山,较多上地幔物质喷涌而出,沉积于此形成岩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甲地气温大于乙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洋流、纬度位置B.盛行风、地形C.洋流、地形D.海陆分布、纬度位置60°2.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B.P岛地热资源丰富C.挪威峡湾地貌的形成与全球气候变化无关D.该图为该区域夏季等温线分布状况图【答案】1.C2.B【解析】1.据图,甲地气温大于5℃,乙地气温则低于-5℃。
甲地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乙地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海拔高,气温低。
所以甲地气温大于乙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洋流和地形,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和来自北极的冷水交汇形成的,A错误;冰岛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地热资源丰富,B正确;峡湾是冰川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地貌,形成过程是:在第四纪冰川运动过程中,对地面产生的刨蚀作用可以形成大量的U形谷,同时在U形谷的前缘产生冰坎。
后来随着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冰坎被海水淹没,海水进入U形谷,于是成了峡湾。
专题03 气候与天气(2022·河南·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模拟预测)经过长期发展,荷兰的玻璃温室已经由单一、小型、人工管理的简单设施发展成为大型智能化的连栋温室,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水肥供给等日常管理几乎全部靠计算机系统控制完成。
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引进了荷兰大型智能连栋温室,但使用情况普遍不理想。
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1.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荷兰温室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在温室顶部铺设反光布②在温室内安装漫反射玻璃③在温室地面铺设反光布④全天开启温室内的照明系统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荷兰大型智能连栋温室引进我国东北地区后效果并不好,主要原因是相比荷兰,我国东北地区更需注重()A.冬季保温B.土壤施肥C.防病虫害D.降低湿度【答案】1.D 2.A【解析】1.在温室顶部铺设反光布,会导致进入温室的光照减少,A错;在温室内部安装漫反射玻璃、在温室地面铺设反光布都可以使未被吸收的太阳辐射再次反射到地面,进行二次吸收,提高温室内的光照利用率②③对;将温室内的照明系统全天开启耗能过高且没有必要,④错。
故选D。
2.与荷兰相比,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更冷,更应注重冬季保温,A对;东北为黑土,土壤肥力更高,B错;低温条件不利于病虫越冬,病虫害较少,C错;荷兰为温带海洋气候,相对更湿润,东北地区温带季风,空气湿度较低,D错。
故选A。
(2022·江苏·模拟预测)下图为非洲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面3-4小题。
3.图示气压分布状况最可能出现的月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4.图示时刻所在月份甲、乙、丙、丁四地降水最多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3.A 4.C【解析】3.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回归线附近主要受高压控制,说明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
4月、7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BC错误;1月、10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但10月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气压带、风带移动幅度很小,A正确,D错误。
思维导图:气候因子【思维导图】[考点精析]气候的形成因素分析1.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根本能源。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
2.海陆位置大陆东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主要有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大陆西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主要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比较多,内陆地区降水比较少。
3.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大气环流是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影响着各个地区的气候,同时大气环流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
不同的气压带、风带和季风其性质不同,对气候的影响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4.地形地势(1)山地由于地势的影响,形成了周围气温高、中心气温低的分布特点;盆地因地势中间低周围高,形成了周围气温低、中心气温高的分布特点;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引起水热的垂直分异,从而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
(2)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3)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
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伸而逐步更替的变化特点。
5.洋流(1)暖流:增温增湿,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部分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
(2)寒流:降温减湿,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
人类的活动对气候也是有影响的。
其中人类影响和改变了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因而对气候的形成和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气候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1.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1)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
(2)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专题九气候特征与建筑风格传统建筑可以说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一个缩影。
气候要素中的气温、降水、光照、风等在一定程度上的建筑物的风格。
一、光照对建筑的影响采光是建筑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要考虑建筑的朝向,如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房屋多坐北朝南;其次,要根据当地的日照时间长短及强度决定采光面积,气温高的地方,往往窗户较小或出檐较远,以避免阳光直射;气温低的地方,窗户一般较大,以充分接收太阳光照,提高室内温度,但其窗户往往是双层的,以避免寒气侵袭,保持室温。
二、温度对建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墙体的厚度和房间大小上。
气温高的地方,往往墙壁较薄,房间较大,这样有利于加速房屋内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温度;反之则墙壁较厚,房间较小,以起到保温作用。
有些区域为了抵御寒冷或炎热,将房子埋在土里,如中国陕北窑洞。
三、降水对建筑的影响建筑材料选择与屋顶的不同处理。
降雨多和降雪量大的地区,房顶坡度普遍很大,以加快排水和减少屋顶积雪。
降水多的地方森林较多,建筑材料主要用木材;降水少的地方则主要用砂石作材料。
四、风对建筑的影响风对建筑存在着突发性的破坏,对环境中的水分平衡、气体交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南方炎热地区,争取良好的自然通风是选择建筑物朝向的重要因素之一,应考虑建筑物与主导风向的关系。
台风或飓风等灾害天气频繁的地区,建筑物低矮,外观简单,少有尖顶等突出部分,以减少强风对建筑的影响。
五、气候特征与建筑1.湿热地区的民居:墙薄,窗大有利于通风,房顶尖,有助于快速排水表1图1-1 & 图1-2图1-3图1-4 & 图1-5表2、2.热带沙漠地区的民居:墙厚、窗小、多石材和土,防止交换热量,阻挡风沙图1-6 & 图1-74.寒冷地区的民居:墙厚、窗小,防止和外界交换热量寒带气温低,传统民居的建筑上需要具备较强的保温作用,往往采取很厚的墙体。
同时,因为风力较大,房屋规模较小,省略或缩小了窗户。
表为北极地区冰屋和格陵兰岛彩色房屋的建筑特点的汇总4-2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传统民居以我国湖南凤凰古城的土家吊脚楼、福建的土楼和安徽宏村的徽派建筑为典型代表。
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讲大气环流与气候五年高考考点1大气环流(2022广东,9,3分)某研究统计了50°N 以北地区1979 —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
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下题。
频数(次)=20~40 —40~80 —80~120 =120~160 —160~2001.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极地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⑤东北信风带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答案 A(202 1浙江 1 月选考,11—12, 4分)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
完成下面两题。
2.图中( ) 蔬甲垂真气流水平气流乙章jmA.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C.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答案 C3.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A. 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动B.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C. 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D.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答案 B(2020 浙江1月选考,10,2分)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
完成下题。
4.甲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但其南坡1100米以下分布着热带季雨林,原因是( )A.夏季受印度低压控制B.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C.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答案 C(2020浙江1月选考,25,3分)海陆间常常存在气温差异。
T1、T₂分别为亚欧大陆东、西海岸海陆间平均气温差(T1、T2取绝对值)。
下图分别为1月和7月△T 沿经向分布折线图(图中△T 为T₁与T₂差的绝对值)。
完成下题。
1月5.1 月亚欧大陆45°N 以北,△T 较大的主要原因是①亚洲低压与大洋副热带高压形成热力差异②北大西洋暖流增加西部海岸温度③大陆中部高原的存在缩小了东西沿岸温差④季风影响了东部陆地与海洋间温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7月( )(2020 江苏单科,8,2 分)选择大洋航线时,应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 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以地心为圆心过地表两点的圆)航行。
2021届新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复习强化练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读一、选择题赤峰市气象局研究人员为研究本市降水的空间差异,根据多年观测数据,绘制了赤峰市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大局子、花都什两地年均降水量的最大差值可能是 ( )A.149mmB.239mmC.321mmD.351mm2、影响大局子、花都什两地年均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B.纬度C.大气环流D.地形答案:1.B 2.D解析第1题,由材料知,大局子的年降水量在500~550 mm,花都什的年降水量在300~350 mm,通过计算可知两地年降水量的差值在150~250mm。
第2题,由图中信息知,大局子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带,降水多;花都什位于河流下游地带,降水少;再考虑周边的山脉走向,与夏季风的风向,可知影响大局子、花都什两地年均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白令海是连接北太平洋和北冰洋的重要海域,其北面通过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连,南面与北太平洋被阿留申群岛隔开。
下图为末次盛冰期的暖期(甲时期和乙时期)白令海北部陆坡和海洋环境模式图,甲时期白令海陆架高浓度悬浮体(粉砂和冰川碎屑)达到峰值。
读图,完成3~5题。
3.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图示地区( )A.原生植物生长条件更优B.陆上径流量更小C.海冰覆盖面积更大D.海水温度更高4.甲时期,陆架高浓度悬浮体的主要来源是( )A.初期海冰携带的侵蚀物入海B.陆上径流携带大量泥沙C.初期陆架崩塌物质大量堆积D.海水上泛,海底泥沙上涌5.乙时期北太平洋深层海水上泛对图示地区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浮冰移动 B.减弱陆上径流C.加快海冰融化 D.增温增湿答案:3.D 4.A 5.A解析:第3题,根据图示可知,甲图示有植物分布,而乙时期图示地区没有植物分布,说明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图示地区原生植物生长条件更差;乙时期陆上径流分布纬度更广,推测乙时期的陆上径流量可能更大;乙时期海冰覆盖面积更小;乙时期浮冰更多,推测海冰融化多,海水温度可能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