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5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6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方法上常规应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则在基础治疗方法上应用胰岛素+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24 h尿蛋白排泄量(24 hUpr)、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等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以后各指标均出现下降,但观察组24 h Upr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 <0.05)。
结论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胰激肽原酶;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一种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1],特指糖尿病疾病所特有的与糖代谢过程异常有关联的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2]。
此疾病的发病率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而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症状一般缺乏特异性,一旦出现蛋白尿,疾病病情大多已发展至晚期,难以得到逆转,且多伴随有高血压、视网膜病理改变、周围神经系统病理改变和肾脏生理功能明显减退等情况。
因此,在疾病早期阶段应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尽量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故该研究拟观察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对DN的治疗效果,现分析2009年5月—2011年11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治疗的糖尿病肾病病人62例的临床资料,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62例的糖尿病肾病病人,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均确诊为糖尿病肾病。
根据数字随机法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n=32例):男性22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为(47.3±8.5)岁,病程为4~12年,其中1型糖尿病为7例,2型糖尿病为25例;对照组(n=30例)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为(46.2±7.5)岁,病程平均为3~15年,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为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22例。
胰激肽原酶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作用。
方法:将64例2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随即分组,连续服用3个月胰激肽原酶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量。
结果:胰激肽原酶服用1个月开始有效,3个月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有明显疗效。
结论:胰激肽原酶可显著改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且安全有效,对老年糖尿病肾病具有治疗作用。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胰激肽原酶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慢性并发症。
其病理特征是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壁增厚,血管间质区基底膜样物质沉积,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
一旦进展至临床糖尿病肾病阶段,很快出现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老年人中发病率更高。
糖尿病肾病早期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而一旦出现临床蛋白尿,病情多已发展至不可逆阶段,多伴有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及肾功能减退。
因此,在糖尿病肾病早期阶段进行有效干预治疗,仍有希望延缓甚至逆转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胰激肽原酶与其抑制剂激肽原等共同组成的激肽系统,在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和调节血压等起到重要作用,应用该剂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国内外已有一些报道,本研究对64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患者32例,糖尿病诊断按WHO 糖尿病诊断标准,男17例,女15例,年龄60~87岁。
选择同期32例做为对照组,男14例,女18例,年龄63~85岁,均为2型糖尿病,应用降糖药物有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消渴丸、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和拜糖萍等,全部病例均排除急慢性感染及严重心脏,肝,肾病史等其他因素引起的蛋白尿。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见表1。
治疗方法: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为一周内2次测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其平均值≥30mg,<300mg,按Mogensen肾病分类标准属早期,所有患者原治疗不变,将空腹血糖控制6.0~8.0mmol/L,相对平衡,高血压患者加用钙拮抗剂将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治疗组在上述用药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240U,日3次,疗程3个月。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作者单位:463400 河南省平舆县中心医院通讯作者:朱林目的评价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
方法将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4例。
两组患者均行降糖、ACEI类药物降压和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
观察两组的蛋白尿、尿素氮、血肌酐、胆固醇及平均动脉压水平的变化。
结果两组治疗后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胆固醇及平均动脉压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更显著;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有效改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胰激肽原酶肠溶片;糖尿病肾病;疗效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1]。
早期微量蛋白尿时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逆转。
一旦发展成为临床蛋白尿期则无法根治,往往病情继续恶化,导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因此,如何减缓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观察了3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行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DN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36例,男17例,女19例,年龄(60.8±6.7)岁,病程5~23年;对照组34例;男16例,女18例,年龄(61.2±6.3)岁,病程4~22年。
两组的伴随症状情况见表1。
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1)符合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尿蛋白定性3次以上阳性,持续24 h尿蛋白>0.5 g,血尿素氮、肌酐在正常范围;(3)排除其他导致蛋白尿的原因。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两组24 h尿微量清蛋白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经治疗24 h后尿微量清蛋白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胰激肽原酶注射液能显著减少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的24 h尿微量清蛋白。
[关键词] 胰激肽原酶;糖尿病肾病;24 h尿微量清蛋白;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4(c)-0043-0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t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2型糖尿病中其严重性仅次于心、脑血管并发症[1]。
dn的治疗应在控制血糖、血压的基础上,积极治疗肾损害,延缓肾脏病变进程。
糖尿病患者的肾损害在临床可见持续蛋白尿,且呈进行性发展至终末期肾病。
因此及早诊断并进行干预十分重要。
胰激肽原酶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2007年7月~2010年8月湖北省京山县人民医院内二科120例糖尿病肾病资料,其中治疗组60例,观察患者24 h尿微量清蛋白治疗前后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20例糖尿病患者均为湖北省京山县人民医院内二科2007
年7月~2010年8月住院患者,其中,男60例,女60例;年龄45~69岁,平均(53.5±3.0)岁;其中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9例,周围神经病变12例。
纳入标准:参考《肾脏病学》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who 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按照mogensen分期标准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
排除标准: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肾脏损害,并除外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泌尿系感染、心血管疾病、酮症酸中毒、肝脏疾病、自身免疫疾病所致的尿蛋白异常。
将120例患者按照区组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0例,其中,男31例,女29例,平均年龄(53.0±3.2)岁,平均病程(6.8±1.3)年;治疗组60例,其中,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54.0±2.6)岁,平均病程(7.0±1.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常规治疗,进行糖尿病患者教育,糖尿病饮食,优质蛋白饮食,适当运动,控制血脂血压,应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努力使空腹(fpg)血糖控制在< 6.1 mmol/l,餐后2 h血糖(2hpg)< 7.8 mmol/l,合并高血压者控制血压目标在130/80 mm hg以内,
治疗组加用胰激肽原酶注射液40 iu,每日1次肌内注射,疗程4周。
1.3 观察指标
检测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24 h尿微量清蛋白的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sbp、dbp、24 h尿蛋白、scr、bun、fbg、2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患者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最主要并发症之一,早期由于肾小球通透性增加及肾小管重吸收降低,尿中出现微量蛋白[2]。
给糖尿病患者造成健康和经济上严重负担,但在临床早期少有临床症状,随病程进展出现持续性尿蛋白时肾功能已出现明显损害,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进行有效干预治疗更有价值。
目前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acei和arbs均有证据显示能延缓向大量
清蛋白尿进展,延缓肾病进程;在临床中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胰激肽原酶能较好延缓早期肾病进展,本研究对照组和治疗组通过控制血糖、血压等差异,结果表明胰激肽原酶能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应用
于糖尿病肾病早期,有确切治疗效果,具有一定改善dn功能的作
用[3-4]。
胰激肽原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类,是人体激肽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可作用于激肽原,使其分解为激肽,激肽有强烈的血管活性,可以解除血管壁的收缩与痉挛,扩张末梢血管,降低血管阻力,从而使组织和器官的血流增加。
此外,纤溶酶激活使机体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化,促使已成血栓溶解,降低血黏度,防止血栓形成,从而改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排出量[5-7]。
[参考文献]
[1]王海燕. 肾脏病学[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49-1434.
[2]mogensen ce. management of early nephropathy in diabetic patients[j]. annu rev med,1995,(46):79.
[3]wolf g. cell cycle regulation in diabetic nephropathy[j]. kinney int,2000,58(suppl 77):59.
[4]杨俊,范维. 胰激肽原酶治疗56例早期糖尿病肾脏患者蛋白尿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11):
1022-1023.
[5]牛振霞. 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1,16(6):66.
[6]王煜华,高燕玲. 氯沙坦和胰激肽释放酶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 广西医学,2003,25(2):182-184.
[7]钟立新,李必迅,余红,等. 血栓通及黄芪注射剂联用对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影响[j]. 广西医学,2003,25(5):186. (收稿日期:2012-02-14本文编辑:郭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