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艺基础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28.07 KB
- 文档页数:15
水泥工艺基础知识培训试题(四)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1.石灰质原料:凡以CaCO3为主要成份的原料,统称石灰质原料。
2.原料预均化:在存取料的过程中,采取特殊堆取料方式,使成分波动减小的过程。
3.碱-集料反应:水泥中的碱(Na2O,K2O)与砼集料中的活性物质反应,生成碱硅酸盐膨胀,导致砼开裂。
二、判断正误:(每题2分,共20分)1.80kg石灰石和15kg粘土及5kg铁粉,能生产100kg熟料。
(×)2.用无灰分燃料生产熟料,灼烧生料+煤灰=熟料。
(×)3.熟料的烧结温度范围等于1300℃-1450℃-1300℃。
(√)4.熟料在煅烧中的固相反应是吸热反应。
(×)5.熟料冷却速度慢,C2S易粉化出f-CaO。
(×)6.熟料的KH的作用是控制C3S与C2S的相对含量。
(√)7.P.Ⅰ水泥的组成材料包括熟料和石灰石或矿渣和石膏。
(×)8.由生料烧至1300-1450-1300℃,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份的烧结物称硅酸盐水泥熟料。
(×)9.通用水泥中掺加石膏的作用是改善性能,调节强度等级,提高产量。
(×)10.导致水泥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熟料中f-CaO、MgO、SO3。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分解炉内传热速率高的最主要原因是(传热面积大)2.水泥生产工艺可简述为(两磨一烧)3.生料在煅烧过程中要经过(自由水蒸发)、(粘土矿物脱水)、(碳酸盐分解)、(固相反应)、(熟料烧成)、熟料冷却等六大过程,其中吸热量最多的是(碳酸盐分解)4.新型干法水泥工艺的核心是(悬浮预热)和窑外分解技术5.窑头负压一般压力为(-20~-50Pa)6.新型干法回转窑内通常分为(过渡)带、(烧成)带和(冷却)带7.窑皮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窑衬)和(蓄热)四、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当球磨机转速过低时,磨内研磨体运动状态为(C)A.周转状态B.抛落状态C.倾泻状态2.如下分级设备选粉效率最高的是(D)A.粗粉分离器B.离心式选粉机C.旋风式选粉机D.O-SEPA选粉机3.粉磨水泥时,掺的混合材料为:矿渣28%,石灰石5%,则这种水泥为(C)。
水泥工艺基础知识培训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1.硅酸盐熟料的矿物有(C3S)、(C2S)、(C3A )、(C4AF),其中硅酸盐矿物有(C3S )、(C2S),溶剂矿物有( C3A) 、(C4AF) 。
2.确定硅酸盐水泥中的石膏掺量时首先应考虑(C3A 的含量)。
3.熟料煅烧时液相粘度的大小与(IM)有关。
4.预分解窑的预热器系统的传热方式为(料气混合传热)、(料气分离传热)。
5.熟料中 C3S的水化特性,(早强高)、(后强高)、(凝结正常)。
6. 生产熟料、选择设计配料方案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水泥品种及等级)、(原燃料品质)、(工厂具体条件)等。
6.生料在煅烧过程中发生物化反应,吸热最多的是(CaCO3分解)反应。
8. 通用水泥中掺加混合材的作用是(改善水泥性能) 、(调节强度等级)、(提高水泥产量) 。
9.原料预均化的原理是(平铺直取),预均化堆场的型式有(矩形)、(圆形)。
10.旋风预热器的旋风筒作用是(气料分离),连接管道的作用是(传热)11.硬化水泥浆体中水的存在形式, 按其与固相组分的结合情况,可分为(结晶水)、(吸附水)、(自由水)三种基本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分解炉内加入燃料的主要目的是(B)A.供物料升温需热B. 供碳酸盐分解需热C. 供固相反应所需D. 供粘土矿物脱水所需2.国标规定矿渣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A )A.45 分钟B. 50 分钟C. 55 分钟D. 60 分钟3.生料石灰饱和系数高,会使(A)A.料难烧B. 料好烧C. 熟料游离氧化钙低D. 窑内结圈4.二次风温越高,则(A)。
A.烧成温度越高B. 窑尾温度越低C. 熟料冷却越差D. 出窑熟料温度越高5.新型干法水泥厂规模通常用(C)来表示。
A.日产水泥量B. 年产水泥量C. 日产熟料量D. 年产熟料量6.以下哪些措施有利于 C3S 的形成(A)。
水泥工艺基础知识培训试题(六)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1.石灰石饱和系数:指熟料中全部氧化硅生成硅酸钙所需的氧化钙含量与全部氧化硅生成硅酸三钙所需氧化钙最大含量的比值。
以KH表示,也表示熟料中氧化硅被氧化钙饱和形成硅酸三钙的程度。
2.固相反应:各物料间凡是以固相形式进行的反应为固相反应。
3.烧成过程:水泥生料在煅烧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原料脱水、分解、各氧化物固相反应,通过液相C2S和CaO 反应生成C3S,温度降低,液相凝固形成熟料,此过程为烧成过程。
二、判断正误:(每题2分,共20分)1.提高粉煤灰水泥早期强度措施之一是改善水泥的粉磨方式。
(√)2.慢冷矿渣的外观形态为块状。
(√)3.高铝水泥不得与硅酸盐水泥混合使用。
(√)4.高铝水泥耐高温性好。
(√)5.硅酸盐水泥开始是在含碱的Ca(OH)2和CaSO4溶液中进行的。
(×)6.火山灰水泥中,国标规定火山灰质混合材掺量小于40%。
(×)7.水泥细度越细水泥强度越高。
(×)8.挂窑皮的目的在于延长耐火砖的寿命。
(√)9.MgO在水泥硬化后才体积膨胀,造成建筑物破坏,所以在水泥原料中完全是有害无益的。
(×)10.影响水泥早期强度的矿物主要是C3S的含量。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影响矿渣活性的主要因素有(化学成分),(玻璃体数量和性能)2.硅酸盐水泥熟料四种主要矿物是(C3S、C2S、C3A、C4AF)3.矿渣硅酸盐水泥国际对凝结时间的规定是初凝(不早于45分钟),终凝(不迟于390分钟)4.熟料冷却的速度慢,熟料中硅酸二钙会发生(晶型转变),使熟料强度(降低)5.水泥熟料形成各个阶段中吸热量最多的是(碳酸盐分解),微吸热的是(熟料烧成)6.石灰质原料主要提供的成分是(CaO),粘土质原料主要提供的成分是(SiO2)和(Al2O3)7.石灰石中主要限制的成分是(燧石和石英,白云石),粘土质原料主要限制的成分是(含砂量)8.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和少量校正原料经破碎后,按一定比例配合,磨细,并调配为成分合适,质量均匀的生料,此过程称为(生料制备过程)四、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普通配料的硅酸盐水泥熟料液相出现的温度大致是(C)A.900℃B.1100℃C.1280℃D.14 50℃2.矿渣硅酸盐水泥的代号是(A)A.P.SB.P.OC.P.FD.P.P3.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液相量一般在(A)A.20%-30%B.10%-20%C.30-40%4.纯碳酸钙的烧失量是(B)A.56%B.44%C.80%5.熟料慢冷,熟料矿物可能减少的有(A)A.C3SB.β-C2SC.C3AD.γ-C2S五、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1.水泥砼中,可蒸发水包括(ACD)A.自由水B.凝胶水C.毛细孔水D.少量弱结晶水2.水泥砼中的非蒸发水可作为对(ABD)量度A.水化程度B.水化产物C.致密度D.水灰比3.硅酸盐水泥硬化浆体固相组成包括(ABC)A.C-S-HB.Ca(OH)2C.AFt,AFmD.残存未水化的熟料和微量组份4.控制生料中Fe2O3的目的是控制(ABD)A.IMB.粘土与铁粉的比例C.SMD.铁粉的配比5.生料成分波动的原因是(ABC)A.原料成分变化B.入磨原料配比变化C.分析数据不准确D.出磨生料细度变化六、简答题:(共16分)1.影响水泥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5分)答(要点):影响水泥强度的主要因素有:①熟料的矿物组成,②水泥细度,③施工条件:a.水灰比及密实程度,b.养护温度,c.外加剂。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水泥是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工艺流程复杂,涉及多个环节。
下面将介绍水泥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
1. 原料处理
水泥的主要原料包括石灰石、粘土、铁矿石和矾石。
这些原料首先需要经过破碎、混合和粉磨等处理,以确保其成分均匀、颗粒细致。
2. 燃料燃烧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来燃烧石灰石和粘土,这主要通过燃煤、天然气或燃料油来实现。
燃料的燃烧产生高温,将原料煅烧成熟料。
3. 熟料生产
熟料是水泥的主要原料,其生产过程是将原料在旋转窑或立窑中进行煅烧,使其成为水泥熟料。
4. 水泥生产
水泥生产主要是指将水泥熟料与适量的矿物和燃料添加到水泥磨中进行混合粉磨,然后通过煅烧和水泥磨的工艺过程得到成品水泥。
5. 包装和运输
生产完成的水泥将被包装成袋装水泥或散装水泥,并通过货车、
火车或船运输到销售点或建筑工地。
总的来说,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处理、燃料燃烧、熟料生产、水泥生产和包装运输等环节。
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温度、时间和成分,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水泥产品。
水泥生产工艺基础知识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______一、判断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水泥胶砂搅拌时,标准砂是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加入。
()正确答案:√2、水泥安定性仲裁检验时,应在取样之日起3Od以内完成。
()正确答案:X3、水泥胶砂试件成型时配合比为水泥:标准砂:水=1:25:05。
()正确答案:X4、PSA类矿渣硅酸盐水泥中可以掺加大于50%的粒化高炉矿渣。
()正确答案:X5、水泥细度检验时,如果两次筛余结果绝对误差大于02%时,应再做一次试验,取两次相近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正确答案:X6、水泥的强度等级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来划分。
()正确答案:√7、水泥试件应在试验前30min从水中取出,用湿布覆盖,直到试验结束。
()正确答案:X8、水泥胶砂试件成型时向搅拌机中加料的顺序为水泥、水、砂。
()正确答案:X9、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而水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水中硬化。
()正确答案:X10、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用的跳桌可安装于任意稳固的基座上。
()正确答案:X11、生产水泥的最后阶段还要加入石膏,主要是为调整水泥的凝结时间。
()正确答案:√12、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一项不符合GB175-2007标准规定时,均为废品。
()正确答案:X13、袋装水泥取样时,应从每一个编号内随机抽取不少于20袋水泥,采用袋装水泥取样器取样。
()正确答案:√14、水泥振实台的混凝土基座高度为400mm()正确答案:√15、水泥胶砂试件振实成型时,水泥胶砂应分三次装入试模。
()正确答案:X16、水泥为气硬性胶凝材料。
()正确答案:X17、水泥凝结时间用针为直径113mm±005mmm的圆柱体。
()正确答案:√18、一组水泥抗压强度值中,如六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出六个平均值的±10%,就应剔除这个结果,而以剩下五个的平均数为结果。
水泥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一、引言水泥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房屋、桥梁、道路等建筑工程中。
正确的水泥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能够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本文将探讨水泥施工的工艺流程和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二、水泥的基本知识水泥是一种胶凝材料,主要成分是石灰和硅酸盐。
在施工过程中,水泥与水发生反应形成胶凝体,使建筑材料之间紧密连接。
水泥按照用途分为普通水泥、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等。
在施工中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
三、水泥施工工艺1. 基础处理水泥施工前需要对基础进行处理。
首先清理基础表面上的油污、杂物等,确保基础表面干净。
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基础的修补和加固工作,以提高基础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 模板安装在开始水泥施工之前,需要进行模板的安装。
模板的选择应根据具体需求和工程设计来确定。
模板的搭建需要注意横平竖直、支撑牢固,以确保水泥浇筑的稳定性和平整度。
3. 水泥浇筑水泥施工的核心环节是水泥的浇筑。
在水泥浇筑之前,需要预先设置好标高和控制基准点。
施工人员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按照合理的浇筑顺序进行操作。
同时,还需要注意水泥的质量和粘度,以便在浇筑过程中更好地控制流动性和凝结时间。
4. 养护措施水泥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养护措施,以确保水泥的强度和稳定性。
养护时间一般需要持续7-14天,期间需要做好湿润养护和防止碰撞,避免出现龟裂和脱层等问题。
四、水泥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环境水泥施工需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施工过程中要避免雨水的侵蚀和强风的影响。
同时,应避免高温和寒冷天气对水泥的影响,以免对水泥的凝结和强度产生不利影响。
2. 质量控制水泥施工需要严格控制水泥的质量。
施工前要检查水泥的标志和质量认证,确保水泥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对水泥进行抽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3. 安全措施水泥施工需要注意安全措施。
施工人员应正确佩戴安全帽、工装等个人防护用品,并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
水泥工艺基础知识(总1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水泥工艺基础知识绪论第一章水泥基础知识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指标第二章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第三节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第四节熟料的矿物组成第五节熟料的率值第三章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方法及工艺第六节生产方法分类第四章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原料第七节原料的种类第八节原料的开采和运输第九节原料的预均化生料的制备、第十节生料的制备、调整和均化第五章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制备第十一节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煅烧第六章水泥制成和包装第十二节水泥制成工艺第十三节水泥的包装和贮运第七章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的主要设备第十四节悬浮预热器第十五节分解炉第十六节回转窑第十七节熟料冷却机第十八节其他重要装备及设备绪言水泥是建筑工业三大基本材料之一,使用广、用量大、素有“建筑工业的粮食”之称。
生产水泥虽需要较多的能源,但水泥与砂、石等材料的混泥土是一种低能耗新型建筑材料。
例如,在相同荷载的条件下,混泥土柱的耗能量仅为钢柱的 1/5-1/6,砖柱的1/4。
根据预测,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水泥依旧是主要建筑材料。
水泥具有较好的可塑性,与砂、石等胶水泥具有较好的可塑性,水泥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合后的混和物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可浇注成多种形状及尺寸的构件,以满足设计上的不同要求;水泥的适应性较强水泥的适应性较强,适水泥的适应性较强用于海上、地下、深水、严寒、干热、腐蚀、辐射等多种条件下;水泥还可与多种有机、无机材料制成多种用途的水泥复合材料;水泥耐久性较好水泥耐久性较好,维修工作量小,不易生锈、耐水泥耐久性较好腐朽。
目前,水泥已广泛用于建筑、水利、道路、国防等工程中。
近年来,宇航、信息及其它新兴工业中对各种具有特种性能的水泥复合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水泥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目前甚至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水泥仍将是人类社会的主要的建筑材料。
2024年水泥工艺基础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1、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掺入为0称硅酸盐水泥Ⅰ型,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掺入不超过5%称硅酸盐水泥Ⅱ型。
2、安定性:硬化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3、熟料粉化:熟料冷却速度慢,在小于500℃时β-C2S会转变γ-C2S发生体积膨胀,使熟料颗粒膨胀成细粉。
二、判断正误:(每题2分,共20分)1、回转窑内分解带物料运动速度最快。
(√)2、急冷对提高熟料质量有好处,所以应延长熟料在冷却带的时间。
(×)3、烧成温度偏低,可能会使熟料中游离氧化钙增多。
(√)4、入窑生料分解率越高越好。
(×)5、影响矿渣活性的因素有化学成分和玻璃体的含量。
(√)6、铝率越大,窑内液相的粘度越小。
(×)7、GB规定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中MgO的含量不得超过5.0%。
(×)8、石膏是缓凝剂,石膏的掺量越多,水泥的凝结时间越长。
(×)9、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合格,则该水泥为不合格水泥。
(×)10、硅酸盐矿物主要指C3A、C4AF。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袋装水泥的存放周期为(≤3月)。
2、提高水泥粉磨产质量最有效的措施是(降低入磨物料粒度)。
3、既能作为生产熟料的原料,又能作掺入水泥中混合材有(石灰石、矿渣、粉煤灰等)。
4、确定硅酸盐水泥中的石膏掺量时首先应考虑(C3A的含量)。
5、熟料煅烧时液相粘度的大小与(IM)有关。
6、预分解窑的预热器系统的传热方式为(料气混合传热,料气分离传热)。
7、研究熟料矿物特性的目的是(了解矿物特性与水泥特性的关系,设计配料方案,开发新品种水泥)。
8、物料的均化效果用(S进/S出=H)表示。
9、熟料中C3S的水化特性:(早强高,后强高,凝结正常)。
水泥工艺基础知识绪论第一章水泥基础知识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指标第二章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第三节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第四节熟料的矿物组成第五节熟料的率值第三章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方法及工艺第六节生产方法分类第四章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原料第七节原料的种类第八节原料的开采和运输第九节原料的预均化生料的制备、第十节生料的制备、调整和均化第五章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制备第十一节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煅烧第六章水泥制成和包装第十二节水泥制成工艺第十三节水泥的包装和贮运第七章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的主要设备第十四节悬浮预热器第十五节分解炉第十六节回转窑第十七节熟料冷却机第十八节其他重要装备及设备绪言水泥是建筑工业三大基本材料之一,使用广、用量大、素有“建筑工业的粮食”之称。
生产水泥虽需要较多的能源,但水泥与砂、石等材料的混泥土是一种低能耗新型建筑材料。
例如,在相同荷载的条件下,混泥土柱的耗能量仅为钢柱的 1/5-1/6,砖柱的1/4。
根据预测,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水泥依旧是主要建筑材料。
水泥具有较好的可塑性,与砂、石等胶水泥具有较好的可塑性,水泥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合后的混和物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可浇注成多种形状及尺寸的构件,以满足设计上的不同要求;水泥的适应性较强水泥的适应性较强,适水泥的适应性较强用于海上、地下、深水、严寒、干热、腐蚀、辐射等多种条件下;水泥还可与多种有机、无机材料制成多种用途的水泥复合材料;水泥耐久性较好水泥耐久性较好,维修工作量小,不易生锈、耐水泥耐久性较好腐朽。
目前,水泥已广泛用于建筑、水利、道路、国防等工程中。
近年来,宇航、信息及其它新兴工业中对各种具有特种性能的水泥复合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水泥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目前甚至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水泥仍将是人类社会的主要的建筑材料。
原始水泥可追溯到5000年前,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用石灰掺砂制成的混和沙浆,曾被用于砌筑石块和砖块,这种用来做砌筑用的胶凝材料被称为原始水泥。
它为现代水泥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1824年,英国泥水工J.阿斯普丁发明了一种把石灰石和粘土混和后加以煅烧来制造水泥的方法,并获得了专利权。
这种水泥同英国附近波特兰小城盛产的石材颜色相近,故称为波特兰水泥。
人类最早是利用间歇式土窑(后发展成土立窑)煅烧水泥熟料。
1877年回转窑烧制水泥熟料获得了专利权,继而出现了单筒冷却机、立式磨及单仓钢球磨等,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水泥的产量和质量。
1905年湿法回转窑出现。
1910年土立窑得到了改进,实现了立窑机械化连续生产。
1928年德国的立列波博士和波利休斯公司在对立窑、回转窑综合分析研究后,创造了带回转炉箅子的回转窑,为了纪念发明者与创造公司,取名为“立波尔窑”。
1950年,悬浮预热器由德国发明成功并开始应用,大幅度降低了熟料生产的热耗,极大地提高了生产规模。
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将德国的悬浮预热器回转窑技术引进后,于1971年开发了水泥窑外分解技术,从而揭开了现代水泥工业的新篇章,并且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各具特点的预分解窑,形成了新型干法生产技术。
随着原料与均化、生料均化、高功能破碎和粉磨,环境保护技术和X射线荧光分析等在线检测方法的配套发展,加上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控制仪表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熟料质量明显提高,能耗明显下降,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初研制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开始,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下,水泥行业科研创新与技术开发能力不断提高,技术装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日产2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装备已全部国产化,日产4000 吨、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装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日产8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和日产10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已经投产。
日产10000 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全球只有7条,我国就拥有4条。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正在逐步取代湿法、老式干法和立窑等生产工艺。
改革开放以来,在州委、州人民政府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我州水泥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进入“九五”以来,发展更加迅速。
不论从生产规模、工艺技术、产品质量、节约降耗和社会贡献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到2005年末,全州共有水泥生产企业25户,其中:旋窑5户、立窑13户、粉磨站7户。
全行业拥有熟料生产线24条(其中:新型干法旋窑 7条,机立窑17条),熟料设计生产能力354万吨,其中:旋窑204万吨,立窑150万吨,各占 58%和42%。
水泥设计生产能力550万吨,其中:旋窑水泥290万吨、立窑水泥190万吨、粉磨站水泥70万吨。
大小熟料结构比例调整为58:42,大小水泥结构比例调整为53:47,大小水泥、熟料结构优于全省和全国,企业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得到显着提升和优化,行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水泥支柱产业的地位不断加强。
相信到“十一五”末,我州水泥产业一定能够迈上更快更高的发展台阶!水泥基础知识第一节基本概念一、胶凝材料在物理化学作用下,能从浆体变成坚固的石状体,并在物理化学作用下,能从浆体变成坚固的石状体,能胶结其它物料而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能胶结其它物料而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统称为胶凝材料。
它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
材料。
它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
无机胶凝材料又按照硬化条件,又可分为水硬性和非水硬性两种。
硬化条件,又可分为水硬性和非水硬性两种。
水硬性胶凝材料指在拌水后既能在空气中又能在水中硬化的材料,凝材料指在拌水后既能在空气中又能在水中硬化的材料,如水泥。
非水硬性胶凝材料不能在水中硬化,如水泥。
非水硬性胶凝材料不能在水中硬化,而只能在空气中硬化,故称为气硬性胶凝材料,如石灰、石膏等。
空气中硬化,故称为气硬性胶凝材料,如石灰、石膏等。
二、水泥广义上说,水泥泛指一切能够硬化的无机胶凝材料;广义上说,水泥泛指一切能够硬化的无机胶凝材料;而狭义的水泥则专指现代水泥,而狭义的水泥则专指现代水泥,即具有水硬性的胶凝材料。
三、水泥的品种和分类对水泥的分类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按用途及性能分类,二是按其主要水硬性物质名称分类。
1、按水泥用途分为、按水泥用途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三大类。
通用水泥:是指适用于大多数工业、民用建筑工程的硅酸盐系列品种水泥。
主要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以及复合硅酸盐水泥。
专用水泥:是指有专门用途的水泥,如油井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
特性水泥:是指某种性能较突出的一类水泥。
如快硬水泥系列、膨胀水泥系列、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等。
专用特种水泥包括:快硬高强水泥、膨胀水泥、自应力水泥、水工水泥、油井水泥、装饰水泥、砌筑水泥、低碱水泥、道路水泥等种类。
2、按其主要水硬性物质名称分为:硅酸盐水泥系、按其主要水硬性物质名称分为列、硫铝酸盐水泥系列、铝酸盐水泥系列、铁铝酸盐水泥系列、氟铝酸盐水泥系列、其他系列六大类。
四、硅酸盐水泥(一)通用硅酸盐水泥 1、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 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分P.I和P.II,即国外通称的波特兰水泥。
2、普通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 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代号:P.O。
3、矿渣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粒化高炉矿渣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称为矿渣硅酸盐水泥,代号:P.S。
4、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粉煤灰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代号:P.F。
5、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称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代号:P.P。
6、复合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两种或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复合硅酸盐水泥(简称复合水泥),代号P.C(二)六大类硅酸盐水泥中主要混合材掺量如下:二六大类硅酸盐水泥中主要混合材掺量如下六大类硅酸盐水泥中主要混合材掺量如下: 1、硅酸盐水泥类,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掺量为:0-5% 2、普通硅酸盐水泥类,混合材料掺量为:615% 3、矿渣硅酸盐水泥类,粒化高炉矿渣掺量为: 20-70% 4、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类,粉煤灰掺量为:2040% 5、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类,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掺量为:20-50% 6、复合硅酸盐水泥类,混合材料掺量为:1550%(三)专用和特种硅酸盐水泥1、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以适当成分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具有低水化热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2、快硬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石膏,磨细制成早强度高的以3天抗压强度表示标号的水泥。
3、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抗硫酸盐腐蚀性能良好的水泥。
4、白色硅酸盐水泥:由氧化铁含量少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白色水泥。
5、道路硅酸盐水泥:由道路硅酸盐水泥熟料, 0%-10%活性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道路硅酸盐水泥,(简称道路水泥)。
6、砌筑水泥:由活性混合材料,加入适量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石膏,磨细制成主要用于砌筑砂浆的低标号水泥。
7、油井水泥:由适当矿物组成的硅酸盐水泥熟料、适量石膏和混合材料等磨细制成的适用于一定井温条件下油、气井固井工程用的水泥。
8、石膏矿渣水泥:以粒化高炉矿渣为主要组分材料,加入适量石膏、硅酸盐水泥熟料或石灰磨细制成的水泥。
第二节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指标一、制造水泥的组分材料 1、硅酸盐水泥熟料:凡适当成分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产物称为硅酸盐水泥熟料(简称熟料)。
2、石膏:包括天然石膏和工业副产石膏、质量必须符合标准。
3、活性混合材:系指具有火山灰性或潜在水硬性的混合材料。
如高炉矿渣、火山灰和粉煤灰。
制造水泥的组分材料 4、非活性混合材:系指活性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潜在水硬性或火山灰的水泥混合材料,以及砂岩和石灰石。
5、窑灰:从水泥回转窑窑尾废气中收集下的粉尘。
6、助磨剂:水泥粉磨时允许加入起助磨作用而不损害水泥性能的助磨剂。
其加入量不得超过水泥质量的1%。
二、硅酸盐水泥的标号国家标准中把硅酸盐水泥的标号设置为 325、325R;425、425R;525、525R;625、625R;725、725R几等。
标号是根据水泥28D抗压强值确定的。
三、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指标(品质指标)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指标(品质指标)1、化学指标:是保证水泥质量和性能的重要依、化学指标:据(1)氧化镁含量:在水泥熟料中,常含有少量与其他矿物结合的游离氧化镁,它是高温时形成的方镁石,它水化为氢氧化镁的速度很慢,常在水泥硬化以后才开始水化,在水化时产生体积膨胀,可导致水泥石结构产生裂缝甚至破坏,因此,它是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