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集合图
- 格式:ppt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14
用集合图分析、解决问题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0----91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集合图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用集合图表示并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用图描述事物的直观性,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画图来分析和解决。
教学重难点:能画图表示事物中的数量关系,能解决一些特殊的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吧?西游记里有一个特别厉害的人物是谁?生:孙悟空师:孙悟空能腾云驾雾、上天入地、降妖除魔、大闹天宫……最后如来佛祖降服了孙悟空,对他说了一句:小样儿,你就算本事再大,也只不过是一只猴子。
佛祖说的话什么意思?(孙悟空和猴子之间是什么关系)谁能给大家画个图来表示一下?找生黑板上画学生画了一个集合图,直观、清楚,教师进而引出这节课课题:用集合图分析、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学习例1课件出示例1,学生找出数学信息,并画图表示出来。
(找学生板书)教师介绍集合图的每一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
问学生图中哪部分表示女生人数并让学生列出算式。
(二)学习例2课件出示例2,学生找出数学信息教师重点强调“每人只参加了一个小组”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尝试画出集合图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找学生板书,师生一起交流分析,找出其中并列的关系。
教师问图中蓝色部分表示哪部分学生呢?学生回答。
学生尝试列算式解答。
课件出示集合图习题,尝试让学生读图解答。
(三)学习例3课件出示例3,学生找出数学信息,尝试画出集合图。
师生交流,指出相交关系,并重点交流重复的部分表示什么?学生尝试列算式解答。
(在此,教师重点指出为什么要减去8?)教师小结,像这种有相交关系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求出它的数量?(两部分的和-重叠的部分)三、习题巩固课件出示习题,学生尝试独立解决,师生交流。
(这一部分设计了5道题,难度由浅到深,类型不同)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集合图教学内容: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探索乐园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探索并画图表示一些特殊数学问题的过程。
2、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画图表示事物中的数量关系,能解决一些特殊的数学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用图描述事物的直观性,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画图来分析和解决。
教学方案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是结合实际,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这种数学思想方法。
因此在这节课中我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经验,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利用直观图的方式解决问题的策略。
主要有以下特点:1、联系生活实际,体现教学层次性。
为帮助学生从具体中抽象出数学思想方法,教师注重了教学的层次性。
从教学环节看:首先通过谈话引起学生兴趣,然后例题展现完整的集合图,帮助学生借助直观理解数量关系,体会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的策略。
最后在练习时,通过让学生填不完整的集合图、自己尝试画图分析等,体现“给出元素—只给图填元素—没有图抽象思考”的学习层次,引导学生由直观过渡到抽象,进一步理解集合思想。
从学习资源的选材看:从学校里课外小组活动,到学生熟悉的动物情况,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从教学方法看:结合例题教学,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图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在教师指导下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2、鼓励算法多样,体现思维训练过程。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要求学生去强行理解集合思想,而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借助已有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使学生理解利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同时,注重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维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想到了多种方法,这些方法是学生借助已有经验想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借助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
用集合图表示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探索并画图表示一些特殊数学问题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能集合图表示事物中的数量关系,能解决一些特殊的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用图描述事物的直观性,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画图来分析和解决。
◆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事例,经过探索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找出事物中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特殊的数学问题,能进行判断和预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早就听说,我们五年级的孩子特别聪明,所以老师想出一个脑筋急转弯来考考大家。
多媒体出示课件,在生活中,重复的现象还有很多,在数学上,有些特殊问题还可以用其它的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今天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探索乐园”,去研究怎样用图表示事物,感受探索的快乐吧!板书:用集合图表示问题二、探索活动11.教师口述:某学校六年级(1)班有40名同学,其中女生有18名。
板书出有关数据学生讨论: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有什么关系?得出: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是包含关系。
师:我们还是从最熟悉的我们身边的事情开始。
先来看来自六(1)班的几个问题。
某学校六年级(1)班有40名同学,其中女生有18名。
教师板书:全班40人,女一18人。
师:想一想,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是一种什么关系?生: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师:对,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这种关系也可以说是包含关系,即全班40人中包含女生的18人。
教师完成板书:全班40人,女生18人→包含关系。
2.提出:如何用图表示女生和全班40名同学的关系呢?鼓励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画图表示。
师:如何你能用图表示出女生和全班40名同学的关系呢?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方法,试着画图表示。
学生独立思考,画图解答,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3.交流学生的表示方法,要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想法的机会。
教师参与交流,重点介绍用集合图表示的方法。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画的图?学生可能出现三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