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系统技术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132.50 KB
- 文档页数:15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虹吸排水-工料规范、技术要求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虹吸排水工料规范–技术要求一.总则1、虹吸排水系统的选择应本着安全又经济的原则,平面雨水口布置的原则是利于雨水收集,其布点应均匀,避免出现排水盲区。
2、虹吸排水系统的设计应尽量迅速及时地将屋面雨水排至室外管渠或地面(含冬季冰雪)。
3、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由虹吸式雨水斗、管材(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管件、固定件组成。
各组件的质量应符合各自产品标准的要求。
4、雨水系统管道及配件的布置应尽量不影响建筑物的房间的功能使用及建筑物立面。
当上述要求不能完全满足时,应与有关方面协调解决。
4、建筑的立面构成材料以幕墙为主,雨水系统的构件材料应与其协调,不可因材料的差异形成较为明显的反差,影响建筑形象。
5、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安装及验收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二.术语1、虹吸式屋面雨水水系统 siphonic drainage systems of roof按虹吸满管压力流原理设计、管道内雨水的流速、压力等可有效控制和平衡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一般由虹吸式雨水斗、管材(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管件、固定件组成。
2、虹吸满管压力流 full-bore flow水充满管道(可有适量掺气)、水流运动可用不可压缩流体的伯努利3、虹吸式雨水斗 siphonic roof outlet用于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雨水斗。
它具有气水分离、防涡流等功能。
其斗前水深可有效控制,当斗前水位稳定达到设计水深时,系统内形成虹吸满管压力流。
4、连接管 spigot pipe虹吸式雨水斗至悬吊管间的连接短管(又称尾管)。
管道施工技术要求引言:管道施工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对管道系统进行安装、接口、支撑、试验等一系列工作的过程。
管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关系到工程项目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为了确保管道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技术要求。
一、施工前准备1. 设计准备:施工前要详细阅读和理解工程设计图纸,熟悉工程的结构、布置和安装要求。
2. 材料准备: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准备所需的管道材料,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3. 设备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机械设备、工具和仪器,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二、施工过程1. 掘槽与沟槽开挖:按照设计要求开挖管道安装的掘槽或沟槽,确保槽底平整、坚实,并按照要求做好加固和排水工作。
2. 管道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在槽底铺设管道,在管道的连接处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确保连接紧密、无渗漏。
3. 支撑与固定:对于埋地管道,应按照设计要求设置适当的支撑和固定措施,确保管道的稳固和安全。
4. 防腐保温:根据设计要求,对于需要进行防腐保温处理的管道,应按照规范进行处理,确保管道的防腐性能和保温效果。
5. 空气试验与水压试验:在管道安装完成后,进行空气试验和水压试验,以检验管道的密封性和耐压性能,确保管道的安全可靠。
6. 管道清洗与消毒:在管道安装完成后,进行管道清洗与消毒,以确保管道内部的卫生和洁净度。
7. 管道交付验收:经过以上一系列工作后,应进行管道的交付验收工作,确保管道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可以投入使用。
三、施工质量监督1. 施工过程监督: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对施工的每个环节进行监督,确保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
实验室气体管路施工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实验室气体管路施工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技术要求(1)总体设计:管道采用1/4”外径,经过BA处理的专用高等级洁净不锈钢管道。
所有集中在气瓶柜的管路有适当的路径进入各实验桌,在使用仪器的附近接气体考克。
(2)管路设计、规划要点:气体管路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可靠性,可维护性。
1、气瓶阀接口为GB标准的外螺纹形式,为了便于管路系统与气瓶连接,故从气瓶阀出口到管道系统应设有转换接头(气瓶接头)。
2、为了方便更换气瓶,从上述气瓶接头到调节阀之间应设有耐高压的不锈钢螺旋管。
3、由于气瓶内部的气体压力为150Bar左右,使用点的压力较小,气体压力有变化,而且数值差距较大,故应在气瓶出口处设置一级减压阀(双表头)。
4、气路系统中应设有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切断供气的装置—开关阀,为了开关系统的方便和快捷,本项目中开关阀采用球阀。
5、为了保持气体的纯度及管道系统的气密性,所有管道采用进口BA级316L不锈钢管道,内表面按规定处理。
6、管道与阀件的连接,管道与管道的连接应保证系统的气密性,同时要便于维修及更换阀件。
7、管道固定件要求坚固,轻巧,耐用。
(3) 施工要求:1、所有不锈钢管道两端用塑料盖密封,外部有塑料套密封,在进入施工现场后,安装前,方可将塑料套拆封,并除去塑料盖。
2、管道铺设时,应注意平直,弯管处采用专用弯管器,不得徒手弯曲,切断管道时,用专用切管器操作,严禁用锯子锯断管道。
管道切断后,应用专用工具处理断口,严禁用普通锉刀处理。
3、在管道的行进路线中,每隔l米应设置一组管夹,如遇特殊建筑物结构,应酌情考虑。
4、管道穿墙及穿地板时,应设置套管,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空隙,应采用不可燃烧的材料填充。
5、管道采用全自动焊机焊接方式衔接。
6、所有螺纹连接处应采用密封带密封。
7、所有系统部件安装完毕后,应用高纯氮气进行三遍以上的大流量吹扫。
8、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施工安全。
(4)验收说明施工结束后,用高纯氮气进行检漏保压测试,测试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25倍。
管路系统技术要求附件3.1.4:管道系统技术要求(本技术要求未详尽部分参见相关图纸)(技术文件如与其他文件描述矛盾,以总则为准)第一章总则1、概述1.1 本技术规范书(以下简称规范书)买方向卖方提出冷源设备及管道系统的技术要求,作为卖方提出技术建议书和报价的依据。
经双方确认后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
1.2 卖方应提供满足本技术规范要求的详细技术建议书和报价。
对于本文件中提出的技术要求,卖方应在其技术建议书中逐项答复,说明是否能满足要求;同时买方应就所提供的系统(包括第三方的产品)给予详细说明,该说明应包括图纸、说明书、技术特征、现场性能及要求、功能列表等,以便买方能对卖方应所提供的系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估。
1.3 本规范书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要求及指标,卖方如不能满足,或认为有更合理方案时,应在建议书中明确提出,否则即认为卖方能够按本文件要求供货。
对于本规范书中未能提出的系统性能指标,卖方应在建议书中加以补充和说明,并提供有关资料。
1.4 卖方应对所提供的设备负责保修。
在保修期内,发现由于材料、设计或工艺不良造成的设备故障时,卖方应研究其故障原因,并迅速修复或免费进行更换,直至买方满意为止。
1.5 卖方应保证在验收通过之日起的10年内以优惠价格提供买方因工程扩容所需要的设备,并在20年内以合理的价格提供买方维护所需的一切消耗品及备件。
卖方不得以设备停产而拒绝提供。
1.6 买方有权在签订最终合同前,根据需要修改本规范书,修改后的最终文件将作为合同附件。
1.7 报价的设备必须符合本招标技术规范书部分的所有要求。
如有异于技术规范书要求的地方应论述其理由。
2、招标范围招标提供的设计图纸中的相关设计指标为最低指标,投标厂家提供的产品规格参数不应小于图纸中规定的相关指标。
招标范围为图纸所示制冷系统设计的冷水机组、冷却塔、水泵、末端等与管道连接的相关内容以及末端空调、新风空调的风管制作、安装等。
具体如下:1.冷冻站各设备之间管路、阀门等冷冻站运行必要的设备的供货安装;2.冷却塔同系统连接管路、阀门等冷却塔运行必要的设备的供货安装;3.冷却水补水设备(含应急补水箱及补水泵等)的供货安装;4.冷冻水补水设施(软化水装置及定压补水等设备)的供货安装;5.水处理设施的供货安装;6.水蓄冷设备的供货安装;7.应急补水箱的供货安装;8.全部水管、阀门、仪表、附件等供货安装(含室内机组支管及阀门的安装);9.配合制冷群控系统相关管路设备(如传感器等)安装;10.配合集中监控系统相关管路设备(如流量计等)安装;11.全部管道、设备、附件的支吊架及减震;12.所有管道、设备的保温及防护;13.所有管道、设备的支吊架防腐;14.系统试运转及系统调试;15.该部分施工资料的编制、整理、汇总、移交;该部分竣工图的编制;16.投标人除供货、安装、调试、检验、验收外,需负责运输、装卸、现场保管、成品保护,并对接管方的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17.本规范书所规定的设备数量为本项目终期数量,具体分期招标数量以设备清单及分期图纸为准。
管道系统安装工程标准规范
管道系统是工业和建筑领域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确保管道系统安全运行,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非常必要。
本文就管道系统安装工程标准规范进行探究。
管道设计
在设计管道系统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因素:
- 工作介质的特性
- 运行条件
- 管道系统的压力和流量要求
- 材料和设备的选型
管道材料
管道材料是管道系统选择的重要因素,不同的介质需要不同的材料。
常用的材料有铜、不锈钢、铸铁、塑料等。
在选择材料的时候,需要考虑材料的耐腐蚀性、温度承受能力和强度。
管道安装
管道系统的安装也有一些标准规范:
- 管道安装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 管道安装施工前,应先组织力量进行地质勘测和地下管线定位设施
在管道安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管道应该保证水平安装和垂直安装
- 管道的支架要牢固、稳定
- 管道的接口处应符合要求,无泄漏
- 管道应保证清洁,内部不应有异物
管道维护
管道系统的维护包括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
日常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对管道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 清除管道内的污物和杂物
- 定期检查管道支架、接口等
定期检修包括以下内容:
- 对管道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 彻底清洗管道系统
- 对管道支架进行检查和更换
- 对管道进行涂膜或防腐处理
结论
管道系统安装工程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能够确保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和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在管道系统的设计、材料选择、安装和维护方面,需要遵循标准规范的要求,确保管道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
JDG管及钢制接线盒盒技术要求JDG管技术要求⼀、紧定式JDG钢导管1、⽣产⼚家注册资⾦不少于1000万元。
2、满⾜《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及验收规程CECS120:2007》。
3、钢管的壁厚应均匀、⼀致,不应有折扁、裂缝、砂眼、塌陷等现象。
4、内外表⾯应光滑,不应有折叠、裂缝、搭焊、缺焊、⽑刺的现象。
5、采⽤热浸镀锌,镀锌层应均匀⼀致、完好⽆损,不得有剥落、⽓泡的现象。
6、国内⼤型钢铁⼚产品,在钢管上必须有⼚家名称、⽣产标准等标识。
7、紧定式JDG钢导管规格、外形(1)紧定式JDG钢导管规格、尺⼨需满⾜下表:紧定式JDG钢导管管材规格与允许偏差(mm)(2)标记:导管管⾝上应有“Q235”等字样、规格、⼚家,并采⽤模压技术刻在管道两端。
标志应经久耐⽤,清晰可辨。
(3)结构:导管系统的内部不得有锐利边缘、⽑刺或表⾯突出物,壁厚均匀,管⼝边缘应平整、光滑。
8、紧定式JDG钢导管质量技术要求:(1)牌号和化学成份JDG钢导管⽤钢的牌号和化学成分应符合GB/T 700所规定的⽤钢牌号Q235;化学成份的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222的有关规定(2)机械性能①机械强度:导管系统应有⾜够的机械强度。
②试验:试验后不得破碎,或不得出现⾁眼可见的裂痕。
(3)电⽓性能:导管的结构应可对易触及⾦属部件屏蔽接地。
(4)⽕焰效应:导管系统应有良好防⽕焰蔓延性能。
(5)耐腐蚀:导管内外都应有较⾼的耐腐蚀性能。
(6)电磁兼容性:导管系统应对电磁影响(发射和抗⼲扰)是不敏感的。
热浸钢管镀锌前的⼒学性能应符合GB3091-2008的规定。
(7)镀锌层①钢管内外表⾯镀锌层总重量应不⼩于500g/m2②钢内外表⾯镀锌层应完整,不允许有末镀上锌的⿊斑和⽓泡存在。
9、包装、标注及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2102-2006的规定。
⼆、钢制接线盒1、钢制接线盒需采⽤机械铸造,不得采⽤⼿⼯拼装2、满⾜《JBT 8593-1997 电器附件暗装⽤⾯板、调整板和安装盒》要求3、线盒材质为钢板。
压缩空气管道技术标准及要求压缩空气管道技术标准及要求。
一、引言。
压缩空气管道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管道设施,其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和人员安全。
因此,对压缩空气管道的技术标准和要求需要严格规范,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二、管道材料。
1. 管道材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钢材,具有良好的耐压性和耐腐蚀性,能够承受压缩空气的高压力和高温度。
2. 管道焊接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焊缝应牢固、密封,不得有裂纹和气孔。
三、管道设计。
1. 管道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考虑到压缩空气的流量、压力和温度等因素,合理确定管道尺寸和布局。
2. 管道应设置排水装置,及时排除管道内部的凝结水和油污,防止对设备和工艺造成影响。
四、管道安装。
1. 管道安装应由具有相关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管道的平整、密封和稳固。
2. 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管道的防腐蚀处理,确保管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五、管道检测。
1. 管道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压力测试,确保管道的密封性和耐压性符合要求。
2. 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测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六、管道使用。
1. 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清理管道内部的沉积物和污垢,保持管道的畅通和清洁。
2. 管道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止使用并进行检修,以免造成意外事故。
七、总结。
压缩空气管道作为工业生产中重要的设施,其技术标准和要求对于生产效率和人员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安装、检测和使用,才能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希望各相关单位和人员能够重视压缩空气管道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共同维护生产安全和人员健康。
输气管道安全技术要求范文1. 引言输气管道是将天然气从产地输送至用户端的重要设施,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密切相关。
然而,由于天然气的易燃性和爆炸性,输气管道的安全问题十分重要。
因此,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输气管道安全技术要求是非常必要的。
2. 管道设计与施工要求2.1. 材料选择输气管道应采用高强度、耐腐蚀和耐高温的材料,如碳钢、合金钢等。
管道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通过质量检测。
2.2. 管道设计管道设计应满足输送天然气的需求,考虑管道的直径、壁厚、支架布置等因素。
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管道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和疲劳寿命。
2.3. 管道施工管道施工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包括土建工程和管道安装工程。
土建工程要求地基稳定、排水良好,管道安装工程要求焊接质量可靠、防腐层完好,并进行泄漏测试。
3. 管道运行与维护要求3.1. 运行管理管道运行应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对管道运行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
运行中应定期检查管道的渗漏情况、防腐层状况和金属疲劳情况等,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2. 泄漏报警与控制管道泄漏报警装置应安装完备,能及时发现和报警泄漏情况,并采取紧急措施控制泄漏。
泄漏报警装置应定期检验、维修和更新,保证其功能正常。
3.3. 管道维护管道维护工作包括定期检查和维修。
定期检查要求对管道进行完整性检查、腐蚀检查和泄漏检查等,维修包括防腐补漆、焊接修复等。
维护工作要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并进行记录和统计。
4. 应急预案与安全培训要求4.1. 应急预案输气管道应制定完备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措施,包括泄漏应急处理、事故报告和交通管制等。
应急预案要经常演练和更新,确保应急处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4.2. 安全培训输气管道相关工作者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包括具体工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等。
培训要重点强调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提高工作者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5. 管道监测与评估要求5.1. 管道监测管道应定期进行监测,包括输气流量、温度、压力等指标的监测。
制动管路布置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制动管路布置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商用车气制动系统开发。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4020.2-2017双层卷焊钢管第2部分:汽车管路系统用管GB/T 3639精密管GB/T 18033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GB 16879制动软管的结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QC/T 80道路车辆-气制动系统尼龙(聚酰胺)管3.术语和定义3.1 供能管路连接空压机和干燥器之间的制动管路;通常包括:高温软管、钢管或铜管、管接头及紧固部件。
3.2 制动软管连接干燥器、储气筒、各制动阀(制动总泵、继动阀、差动继动阀、快放阀、ABS电磁阀)之间的管路;通常包括:尼龙管、橡胶制动软管、管接头及紧固部件。
连接气室的制动软管需3C认证。
4.布置要求4.1 零部件布置的优先原则制动管路布置,优先考虑空压机、干燥器、储气筒及各制动阀的位置。
各零部件布置要方便后续管路布置。
管路走向平顺,不能打折、不能和周边件干涉。
在进行制动管路布置时,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充分考虑各系统、各部件的关系。
各零部件模块化布置,方便车型拓展,各零部件布置后需检修方便。
4.1.1 空压机、干燥器布置要求a)空压机一般布置于车辆后部,安装位置要求通风良好(或安装在散热风扇附近)、远离热源(距离热源小于70mm需加装隔热板),并能防止雨水喷溅在机器上,加油、放油方便;有利于观察油镜和压力表。
b)干燥器布置于空压机附近,位置方便钢管连接空压机。
干燥器上方至少应有35mm以上空间,以便更换干燥罐。
干燥器下方不布置零部件,以免干燥器卸荷时排出油水污染零部件。
4.1.2 储气筒布置要求a)储气筒布置要求方便接管路,接头安装拆卸方便。
b)储气筒布置在车辆底部时,最低点应高于该位置最底部骨架,避免车辆运行中磕碰。
化工管路的布置与安装原则化工管路是指用于输送化工介质的管道系统,其布置与安装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工艺流程的顺利进行以及工作安全。
下面将介绍化工管路的布置与安装的原则。
一、布置原则:1. 经济性原则:在保证工艺流程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材料、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2. 安全性原则:管路布置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避免有害物质泄漏以及其他安全隐患的发生。
3. 可操作性原则:管路应便于操作、检修、维护和清洗。
4. 管路容量原则:根据工艺需求,确定管路的合理尺寸和容量,保证介质流量的稳定和正常输送。
5. 温度控制原则:管路应考虑介质的温度变化,尽量减少热量损失和凝固、结晶等现象的发生。
6. 弯头原则:通过合理的弯头使用,减少管道阻力,提高流体输送效率。
二、安装原则:1. 尺寸和尺寸偏差控制原则:按照设计要求,对管道尺寸进行准确控制,尺寸偏差应符合相关标准。
2. 接头和焊缝的质量控制原则:接头和焊缝的加工和连接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确保不发生泄漏或开裂等问题。
3. 支承原则:管道的支承应满足载荷承受能力,支承点应合理设置,避免管道产生振动和变形。
4. 绝热隔热原则:根据工艺需要,对管道进行绝热隔热处理,减少能量损失,保持介质温度稳定。
5. 清洗和气密性测试原则:在安装完成后,对管道进行清洗和气密性测试,确保无杂质和泄漏存在。
6. 安全防护原则:在管道布置和安装过程中,应根据工艺特点和危险性,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
三、其他注意事项:1. 管道走向应简洁明了,避免混乱和交叉,方便操作和维护。
2. 管道应具备一定的坡度,以便于排放积液和维持流量。
3. 不同介质的管道应根据其特性选择对应的材质,并根据介质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内衬材料。
4. 在管道布置和安装中,应考虑到介质的流动速度、压力损失、流体和管道材料的相容性等因素。
5. 对于特殊介质的管道,应按照专业要求设计和安装,确保安全和可靠。
总结起来,化工管路的布置与安装原则包括经济性、安全性、可操作性、管路容量、温度控制、弯头设计等;安装原则包括尺寸偏差控制、接头和焊缝质量、支承控制等。
一、气体管路系统概述实验室气体管路系统,包括:气体管道、控制阀、减压阀、低压报警器、阻火器、过滤器(自气瓶出口至分析仪器气体入口之间设备、管道、管件、辅助仪表)等。
卖方应提供满足本技术附件要求的高中心产品及其服务。
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卖方负责气体管道系统的成套供应,并负责成套设备的性能保证;卖方确保供货完整,以能满足用户的安装运行要求为原则,若在安装中发现缺项(属卖方应该供货的),由卖方补足;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国家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二、供方对实施化验楼设计及安装技术原则如下:(1)设计及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心标准、石化标准和烟台万华的工艺要求;(2)技术先进、可靠;(3)设计满足使用功能前提下充分考虑可操作性、后续维修方便;(4)各专业设计、安装符合规范及消防要求;(5)相关用材标准、环保,充分考虑后续管理;(6)设施布局合理、公共管网整洁、整体色调协调;(7)综合考虑整个楼宇未来预留接口,各专业共同讨论整体把关。
气体管路系统规范及执行标准(1)SH3501-2002《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GB 50231-9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验收通用规范》;(3)GB 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GBJ 93-86《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5)GB50300-2001《建筑工程中心验收统一标准》;(6)GB 50252-94《工业安装工程中心检验评定统一标准》;(7)GB 50184-9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中心检验评定标准》;(8)GBJ 303-88《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心检验评定标准》;(9)GBJ 131-90《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中心检验评定标准》;备注:以现行最新标准为准。
三、气体管路安装工艺及要求1、工程概况及特点本工程位于烟台万华新建工业园内,综合为用于向色谱、质谱、原吸等化学分析仪器供气。
输气管道安全技术要求模版一、管道设计安全技术要求1. 管道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保证管道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管道设计应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工况,包括设计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的合理选择,以及管道材料、防腐保温措施的合理设计。
3. 管道设计应符合管道排列、支架设计和管道间隔等要求,确保管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管道设计应考虑可能发生的应力和变形,合理设置补偿器、膨胀节等装置,以减少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和变形对管道安全性的影响。
二、管道建设安全技术要求1. 管道建设过程中应选用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的管材、管件和连接方式,确保管道建设的质量和稳定性。
2. 管道施工应按照管道设计要求进行,保证各项工艺参数的正确设置和管道连接的可靠性。
3. 管道施工应严格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要求进行,对焊口、钢构件和支架等部位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4. 管道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地下管道的防腐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对管道的损坏。
三、管道运行安全技术要求1. 管道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括管道本体、阀门、仪表和附属设备等,确保其良好运行状态。
2. 管道运行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操作和应急处理能力,能够熟悉管道设备和仪表的使用方法和技术要求。
3. 管道设备和仪表的监测系统应设置完善,能够实时监测管道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管道运行中应定期进行泄漏检测,对可能存在泄漏的部位进行维护和修复,确保管道的运行安全。
四、管道应急处理安全技术要求1. 管道应急处理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应急处理技能和知识,能够迅速判断和处理各类突发情况,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管道应急处理人员应定期进行模拟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反应速度,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高效、准确地进行应急处理。
3. 管道应急处理方案应定期更新和完善,与相关部门进行紧密配合,明确责任分工和协作流程,确保管道应急处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空气管路系统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空气管路系统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前言为提高工作安全和生产效率,规范操作行为和规程,保障人员财产安全,制定空气管路系统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二、安全技术操作1. 安全检查(1)每班次操作前,应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检查前应按规定穿好安全工作服及劳保用品。
(2)检查范围:机器总体,配管系统、接头、接口、过滤器、调压器、容器等。
(3)检查内容:减震器是否完好,气压表、温度计检测正常,气体流量制度是否正常。
(4)检查后认为设备存在危险现象的,应及时报告上级,不得擅自进行操作。
2. 安全操作(1)正确操作空气管路系统时,应先关闭气源按钮和调节器。
(2)对系统进行气体清除或停机保管时,应将停机保管标志挂上,锁死停机保管阀门,因故不能锁死阀门时,应在管路上明显位置用黄色绸带绑牢。
(3)密封性要求高的管路系统在拆换接头或管道接口时,应首先关闭气源,并排臭,防止气体中毒事故发生。
(4)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系统中的各种指示读数,及时调整系统。
(5)多台空气压缩机联合使用时,应先开启小机组,然后再依次开启大机组,关闭时应先关闭大机组。
(6)在处理化学物品等危险品气源的操作中,应加强防护措施,分清操作用气和危险品用气。
如有泄漏,应及时及时关光气源,并进行应急处置。
三、应急处理(1)发生系统漏气时,应及时按规定报告上级,并尽快排除漏气原因,补救漏洞。
(2)发生突发事件时,应保持冷静,切勿慌乱,严格按照规定处理。
(3)化学物品等危险品泄漏时,应及时采取政策措施,妥善处理,防止危害扩大。
四、安全交底对于所涉及的操作规程,设备操作、停机保管处理及应急措施等技术操作要点,应及时公示于工作站及各区域,定期宣讲和交底,并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五、结束语以上为空气管路系统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员工应遵照执行,确保安全生产。
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或技术员咨询。
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技术规程一、系统组成1、水泵组件:包括水泵本体、池体、消防电机、安全设备和防止破裂的安全设备。
2、程序控制组件:包括空调、空调配电控制器、控制器和环境传感器。
3、安全系统组件:包括安全电源、安全保护系统和高速启动器。
4、灭火系统:包括高压水喷射、智能控制器、手动和自动报警系统、用于喷水抑火的灭火设备。
5、管路系统:包括各类阀门、三联管、调节管等。
二、系统要求1、安全:系统要求具备安全防护功能,能够防止发生意外事故而对系统造成损坏,保证安全运行。
2、可靠性:系统要求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即系统的稳定性能达到99.9%的水平。
3、低噪音:系统需要具备较低的噪音控制功能,使噪音控制水平低于85 dB(A)。
4、智能化:系统要求具备智能化控制功能,可根据环境温度及火情等参数自动启动,自动调节火势、喷水量等参数,提高灭火系统的控制水平。
三、安装要求1、设备的安装要求:水管路应按照要求布置整齐,技术参数满足设计标准。
2、水泵的安装要求:水泵应按照规范安装在固定位置,保护设备安全。
3、安全系统的安装要求:安全系统应按照规范进行安装,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4、控制系统的安装要求:控制系统应按照规范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系统调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四、调试要求1、水泵的调试要求:水泵的调试要求重点是水量的校验,要确保水泵的扬程、流量满足设计要求,正常运行。
2、安全系统的调试要求:安全系统调试要求重点是安全保护机制,要准确地检测温度、流量等参数,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3、控制系统的调试要求:控制系统的调试要求重点是程序控制功能的准确性,要确保程序可以准确地控制设备的运行,满足要求。
管路设计原则
管路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安全:管路设计应满足工作环境的安全要求,避免任何可能的泄漏、爆炸、火灾等安全风险。
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材料,确保管路的强度、密封性和耐腐蚀能力。
2. 可靠性:管路设计应满足系统的运行要求,确保流体的顺畅运输和正常工作。
更换管道、清洗和维修应尽可能简便。
3. 经济性:管路设计应尽量减少材料和资源的使用,降低设计和建设成本。
在满足安全和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选用尽可能简化和标准化的管材、阀门、管件和连接方式。
4. 可维护性:管路设计应考虑维修和保养的便利性,能够方便地检查和更换关键部件,避免对整个系统进行大规模的拆卸。
5. 灵活性:管路设计应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变动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造。
6. 规范化:管路设计应遵循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实施正确的工程计量和强度计算,确保管路的安全和可靠性。
7. 环保性:管路设计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生成。
可以采用节能技术和环保材料,优化管路的布局和设计。
综上所述,管路设计要关注安全、可靠性、经济性、可维护性、灵活性、规范化和环保性等方面的原则。
工业管道安装技术要求
首先,对于工业管道的材料选择,应根据具体工艺要求、介质性质以
及工作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管材、管件和保温材料。
常见的管道材料
有钢、铸铁、不锈钢等,而管件主要包括弯头、三通、四通、异径管等。
其次,在进行管道布局时,应合理规划管道走向、布置方式和管道间距,以确保管道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般情况下,管道布置要遵循简洁、直线、平行原则,并与设备布置相结合,便于操作和维护。
第三,焊接技术是工业管道安装中的关键环节。
焊接工艺应符合相关
标准和规范,要求焊缝牢固、密实且无缺陷。
常见的焊接方法有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埋弧焊等。
在实际操作中,焊工还需熟悉管道连接的预热、焊接顺序和残余应力消除等技术要点。
第四,管道支持是确保管道安装牢固稳定的关键。
管道支架应根据管
道质量、管径大小和管道布局等因素来设计,支架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和耐腐蚀性能。
此外,管道支持设计应考虑管道的热膨胀和振动等因素,
以防止管道变形和破坏。
最后,工业管道安装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试运行和验收。
试运行是检
验管道系统安全性和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包括通水试验、压力测试和泄
漏检查等。
验收工作则需要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管道的材质和工程质
量进行严格检查和评估。
总之,工业管道安装技术要求高度重视细节和工艺控制,确保管道系
统安全可靠、工艺合理,满足生产运行的需要。
只有达到一定的技术要求,才能保证工业管道在使用过程中的高效运行和长期保持良好状态。
附件3.1.4:管道系统技术要求(本技术要求未详尽部分参见相关图纸)(技术文件如与其他文件描述矛盾,以总则为准)第一章总则1、概述1.1 本技术规范书(以下简称规范书)买方向卖方提出冷源设备及管道系统的技术要求,作为卖方提出技术建议书和报价的依据。
经双方确认后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
1.2 卖方应提供满足本技术规范要求的详细技术建议书和报价。
对于本文件中提出的技术要求,卖方应在其技术建议书中逐项答复,说明是否能满足要求;同时买方应就所提供的系统(包括第三方的产品)给予详细说明,该说明应包括图纸、说明书、技术特征、现场性能及要求、功能列表等,以便买方能对卖方应所提供的系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估。
1.3 本规范书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要求及指标,卖方如不能满足,或认为有更合理方案时,应在建议书中明确提出,否则即认为卖方能够按本文件要求供货。
对于本规范书中未能提出的系统性能指标,卖方应在建议书中加以补充和说明,并提供有关资料。
1.4 卖方应对所提供的设备负责保修。
在保修期内,发现由于材料、设计或工艺不良造成的设备故障时,卖方应研究其故障原因,并迅速修复或免费进行更换,直至买方满意为止。
1.5 卖方应保证在验收通过之日起的10年内以优惠价格提供买方因工程扩容所需要的设备,并在20年内以合理的价格提供买方维护所需的一切消耗品及备件。
卖方不得以设备停产而拒绝提供。
1.6 买方有权在签订最终合同前,根据需要修改本规范书,修改后的最终文件将作为合同附件。
1.7 报价的设备必须符合本招标技术规范书部分的所有要求。
如有异于技术规范书要求的地方应论述其理由。
2、招标范围招标提供的设计图纸中的相关设计指标为最低指标,投标厂家提供的产品规格参数不应小于图纸中规定的相关指标。
招标范围为图纸所示制冷系统设计的冷水机组、冷却塔、水泵、末端等与管道连接的相关内容以及末端空调、新风空调的风管制作、安装等。
具体如下:1.冷冻站各设备之间管路、阀门等冷冻站运行必要的设备的供货安装;2.冷却塔同系统连接管路、阀门等冷却塔运行必要的设备的供货安装;3.冷却水补水设备(含应急补水箱及补水泵等)的供货安装;4.冷冻水补水设施(软化水装置及定压补水等设备)的供货安装;5.水处理设施的供货安装;6.水蓄冷设备的供货安装;7.应急补水箱的供货安装;8.全部水管、阀门、仪表、附件等供货安装(含室内机组支管及阀门的安装);9.配合制冷群控系统相关管路设备(如传感器等)安装;10.配合集中监控系统相关管路设备(如流量计等)安装;11.全部管道、设备、附件的支吊架及减震;12.所有管道、设备的保温及防护;13.所有管道、设备的支吊架防腐;14.系统试运转及系统调试;15.该部分施工资料的编制、整理、汇总、移交;该部分竣工图的编制;16.投标人除供货、安装、调试、检验、验收外,需负责运输、装卸、现场保管、成品保护,并对接管方的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17.本规范书所规定的设备数量为本项目终期数量,具体分期招标数量以设备清单及分期图纸为准。
18.提供8年的售后服务,免费保修期后提供每年的例行检修(提供检修项清单)。
3、报价要求3.1本项目为改造项目,除图纸及说明中所述设备及配套设施外,投标方需对本项目进行现场考察,报价中应包括所有满足机房正常使用的系统及完成该系统所产生的相关费用。
3.2投标方应按设备及安装总价列出。
3.3 投标方应提供安装材料、专用工具和设备手册的报价,包括能满足所提供设备日常维护的安装材料、专用工具和设备手册数量。
投标方应提供各种安装材料专用工具和设备手册的单价及清单。
3.3 报价内容格式3.3.1 报价总表在报价总表中,主设备价格、主材价格、辅材价格、安装、调测、培训及运输保险等价格应分别列出。
3.3.2 设备清单设备总价、设备清单应分别列出。
3.3.3 设备配置图标明各部件位置及名称。
设备外形尺寸及重量应列出。
4、交货地点与时间交货地点:深圳市盐田区深圳市武浩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厂房。
交货时间:以签订合同为准。
第二章技术规格及技术要求1、投标人需对现有图纸的内容进行深化设计,尤其是增加整个空调系统的联动控制部分的深化设计,并复核现有设计的可靠性及适用性。
空调系统联动控制系统费用包含在本次报价中。
2、投标人需提供冷水机组及其他设备、阀门及附件全套技术资料,并做详细介绍,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描述(含原理性介绍)、技术规范、技术参数、技术文件、图纸、制造商情况、安装介绍、工期安排及功能描述和售后服务等,以及投标人认为有必要说明的其他内容:A. 详细的空调系统联动控制设计图纸,投标方需对监控管理主机提参数要求;B. 投标货物清单(列明全部设备及主要控制原件、阀门、主要附件的规格、型号、品牌、产地、数量);C. 详细施工组织方案(包括工程进度表、施工手册等);D. 拟派驻本工程主要管理及技术人员;E. 测试验收方案及标准;F. 设备技术参数表;G. 投标人认为有必要说明的其他文件。
3、离心式冷水机组在原厂指导下负责冷水机组及连接管路的安装;4、水泵在原厂指导下负责水泵及连接管路的安装;5、冷却塔在原厂指导下负责冷却塔及连接管路的安装;6、冷冻水软化水箱补水箱采用不锈钢(304以上)装配式水箱(外加保温材料),现场拼装。
按照国标要求制作。
7、补水定压装置补水定压设备由厂家负责控制部分设计,具备自动补水、精确控制系统压力及排除循环系统水中气体的功能。
气压罐生产厂家应具备压力容器生产许可资质。
8、空调系统全程水处理设备8.1 产品制造、验收标准射频式物理场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HG/T3729-2004自动控制钠离子交换器技术条件GB/T18300-2001《采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 JB2932—1999《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384-1992《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191-2000《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GB9175-19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8702-1988《热轧厚钢板》 GB/T3274-1988《输送流体用无逢钢管》 GB/T8163-1999《平面、凸面板式平焊钢管制法兰》 GB/T9119-2000《管法兰用垫片密封性能试验方法》 GB/T12385-1990《聚四氟乙烯管材》 ZBG33001-85《标牌》 GB/T13306-1991《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方法》 HG/T2160-1991《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 6388—1986《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GB8898-1997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B/T 17219—19988.2 水处理设备技术要求1、软化水处理装置(1)软化水装置采用双床集控形式,能实现连续供水系统。
(2)技术参数:①出水硬度:≤0.03mmol/L(达到《国家低压锅炉水质标准》GB1576-2001要求)②进水口压力:0.2-0.6MPa(220V/50Hz)③使用电源:220V±10%/50Hz,电耗10-40W④工作环境温度:0℃-55℃⑤相对温度:≤95%(25℃)⑥再生剂:NaCL 再生方式:顺流/逆流交换剂:001*7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3)配置要求:①控制装置采用美国“Fleck”原装进口设备②树脂罐材质采用优质玻璃钢③盐箱材质采用优质PE材料④树脂采用001*7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⑤流量计选用进口品牌⑥布水器材质采用优质聚丙烯(4)投标商应对系统详细了解,所投设备满足系统软化水量的同时,优先采用节能、节水设备。
(5)投标商应提供设备的详细说明,并对安装空间详细了解,所配设备满足现有安装空间要求。
2、物化综合全程水处理器(1)技术指标►杀菌灭藻率>99%►承压:1.0Mpa►压力损失:0.01~0.03Mpa(初阻力)►工作电压:AC220V±10%,50Hz►安全绝缘电压:5000V►消耗功率:170W~200W►工作环境要求:温度0℃~+50℃相对湿度:<95%(25℃)►工作温度(被处理介质温度)0℃~90℃►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不小于50000小时►选用介质:自来水、冷却水、冷冻水、热水、工业用水、地表水、地下水、游泳池用水等。
(2)技术特点采用射频式物理场:针对不同的系统、水质和存在的问题,选择特定的射频频谱参数,具有对水质处理的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
应用航空差转屏蔽技术:实现了多个射频频谱同时作用在一台设备上,解决了各种频谱间相互干扰、制约的重大难题。
应用多点阵列组合技术:与设备内部分流水道技术相结合,使水与换能器充分接触,大大提高了处理效果。
射频能量转换器(发射极),采用内表面焙银的高频陶瓷材质:具备了极强的耐高温、抗冲击、抗腐蚀、耐磨损、介电系数高、能量转换过程中损耗小等显著特性。
机电一体化过滤单元:电晕效应场吸附、活性铁质滤膜、机械变孔径阻挡层三位一体的过滤体,大大提高了过滤效应及过滤精度,良好地控制水质。
(3)运行性能杀菌灭藻原理:利用特定频谱的高频电磁波,破坏带负电的细菌细胞表面,利用其很强的穿透力,透过细菌的细胞壁,直接破坏细菌生存繁殖的酶系统,从而阻止细菌吸收葡萄糖,停止其新陈代谢,杀灭细菌,以达到杀菌的目的。
超净过滤原理:利用活性铁质滤膜,机械变孔径阻挡层及电晕效应场三位一体形成的综合过滤体系。
它能过滤吸附水中的含铁杂质、悬浮物、沉淀物及其它杂质,达到有效控制水质浊度、色度、收集排放杂质的目的。
它是工业、民用给排水系统不可缺少的先进过滤设备。
它净化效率高,设备阻力小,对水质、环境无污染,不需要更换综合滤体。
可以单台设备替代多台通用的过滤产品,如角式、Y式过滤器。
实现系统连续运行状态下的过滤、收集、浓缩、排污,复活滤体的全过程。
排污操作可实现自动控制。
(4)、产品配置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配置)配置分类水处理设备要求3、循环水化学智能加药装置:(1)设备概述循环水化学智能加药装置是解决开式、闭式循环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结垢、腐蚀、菌藻及水质等问题,并同时有效控制系统浓缩倍数、指导系统排污和补水的综合性化学水处理系统。
(2)性能特点过压自动保护,无需安全阀;流量调节范围宽,可高达1000:1;便于外部自动控制,直接响应外部4~20mA信号及脉冲控制信号;运动部件简单,无需润滑,无传动减速部件,高可靠性;模块式结构,部件便于更换,无需焊接;全密封外壳,IP65防护等级,玻璃纤维增强PP材质;低功率,可适应25~60Hz电源。
(3)工作原理“循环水化学智能加药装置”由计量泵、药剂桶、搅拦器、液位计、报警装置、药剂(可选配)、控制系统及相关辅件组成:◎药剂--专业环保药剂该水处理药剂主要分三个系列:缓蚀阻垢剂,缓蚀剂,杀菌灭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