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望远镜的发明(上)
- 格式:doc
- 大小:240.00 KB
- 文档页数:3
天文望远镜演变历史宇宙大爆炸、黑洞、黑子、太阳系外星球、棕矮星、类星体、宇宙射线、银河系等一系列有关宇宙和太空的现象与名词,如果没有伽利略的发明也许都将不复存在。
望远镜已经成为人类文化最伟大的奇迹之一,它不仅使天文学发生了革命而且深刻地影响了其他科学的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宇宙观!为了以纪念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测天体400周年,联合国把2009年定为国际天文年。
中国古代“望远镜”浑仪是古代天文学家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观天仪器,是天文学家测定天体方位时必不可少的武器。
其功能相当于现代的望远镜,不过没有用镜片,以中空的窥管替代1608年,一名荷兰眼镜商发明了第一架小望远镜。
次年,著名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第一次用自制望远镜观测星球,从此人类踏上了探索宇宙的新征程。
伽利略组装和使用的折射望远镜400年来凝聚了人类雄心勃勃的追求与智慧望远镜从小口径到大口径从光学望远镜到全电磁波段望远镜从地面望远镜到空间望远镜——望远镜已经成为人类文化最伟大的奇迹之一,它不仅使天文学发生了革命而且深刻地影响了其他科学的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宇宙观!“天外有天”在伽利略之前,沉迷于夜空世界的天文学者只能用他们的肉眼来观察天空。
伽利略自制的望远镜所放大的倍率在今天看来小得可怜。
但在人类科学史上却引发了一场革命。
从那以后,望远镜口径的每一次增大,都导致我们认识宇宙眼界的扩展。
1608年,荷兰眼镜商汉斯·利伯希发明了一种奇妙的“光管”能够把远处物体放大,并为此申请了专利。
160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听说此事后,就自行制造出了一架小天文望远镜。
这架望远镜口径4.4厘米,长1.2米,放大率只有32倍,而且视野非常狭窄。
但是,伽利略利用它观测到了月球陨石坑、太阳黑子、木星的4颗卫星、土星环,并指出银河实际上是由许多恒星构成的。
伽利略还观测到宇宙并非地心说主张的那样,所有天体都围绕地球运行。
1672年,牛顿提出了一种新的望远镜设计概念。
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史当我们仰望星空,那无尽的深邃和神秘总是让人充满好奇和遐想。
而帮助我们揭开这神秘面纱,更清晰地窥探宇宙奥秘的重要工具之一,便是天文望远镜。
早在公元前,人们就开始尝试用各种方法观测星空。
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通过肉眼观察星星的位置和运动,试图理解宇宙的结构。
但肉眼的观测能力毕竟有限,只能看到较为明亮的天体。
直到 17 世纪初,荷兰的一位眼镜制造商汉斯·利伯希发明了第一架望远镜。
这一发明最初并非为了天文观测,然而,当人们意识到它可以用于观测天体时,天文学的研究迎来了重大的变革。
早期的天文望远镜结构简单,由凸透镜和凹透镜组成,但却已经能够让人们看到月球表面的山脉和陨石坑,以及木星的卫星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文望远镜的技术不断进步。
在 17 世纪中叶,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造了一架性能更优越的天文望远镜。
他用这架望远镜观测了月球、木星、土星等天体,发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细节。
例如,他看到了月球表面的崎岖不平,确认了木星的四颗大卫星,还发现了土星的环。
18 世纪,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制造了更大口径的反射望远镜。
反射望远镜通过镜面反射光线来聚焦,相比折射望远镜,能够收集更多的光线,从而观测到更暗弱的天体。
赫歇尔通过他的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这一发现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
19 世纪,天文望远镜的制造技术进一步提高。
德国的光学仪器制造商卡尔·蔡司等公司生产出了高质量的折射望远镜镜片,使得观测的清晰度和精度都有了显著提升。
同时,一些大型天文台也开始建造更大口径的折射望远镜,用于更深入的天文研究。
20 世纪初,随着物理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射电望远镜应运而生。
射电望远镜能够接收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从而探测到那些用光学望远镜无法观测到的天体现象,比如脉冲星、类星体等。
这一时期,美国的天文学家卡尔·央斯基发现了来自银河系中心的无线电波,开启了射电天文学的新时代。
八年级物理上人教版2望远镜的发展历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望远镜的发展历史17世纪初的一天,荷兰小镇的一家眼镜店的主人利伯希(Hans Lippershey),为检查磨制出来的透镜质量,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镜排成一条线,通过透镜看过去,发现远处的教堂塔尖好象变大拉近了,于是在无意中发现了望远镜的秘密。
1608年他为自己制作的望远镜申请专利,并遵从当局的要求,造了一个双筒望远镜。
据说小镇好几十个眼镜匠都声称发明了望远镜,不过一般都认为利伯希是望远镜的发明者。
望远镜发明的消息很快在欧洲各国流传开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自制了一个。
第一架望远镜只能把物体放大3倍。
一个月之后,他制作的第二架望远镜可以放大8倍,第三架望远镜可以放大到20倍。
1609年10月他作出了能放大30倍的望远镜。
伽里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夜空,第一次发现了月球表面高低不平,覆盖着山脉并有火山口的裂痕。
此后又发现了木星的4个卫星、太阳的黑子运动,并作出了太阳在转动的结论。
几乎同时,德国的天文学家开普勒也开始研究望远镜,他在《屈光学》里提出了另一种天文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与伽利略的望远镜不同,比伽利略望远镜视野宽阔。
但开普勒没有制造他所介绍的望远镜。
沙伊纳于1613年─1617年间首次制作出了这种望远镜,他还遵照开普勒的建议制造了有第三个凸透镜的望远镜,把二个凸透镜做的望远镜的倒像变成了正像。
沙伊纳做了8台望远镜,一台一台地云观察太阳,无论哪一台都能看到相同形状的太阳黑子。
因此,他打消了不少人认为黑子可能是透镜上的尘埃引起的错觉,证明了黑子确实是观察到的真实存在。
在观察太阳时沙伊纳装上特殊遮光玻璃,伽利略则没有加此保护装置,结果伤了眼睛,最后几乎失明。
荷兰的惠更斯为了减少折射望远镜的色差在1665年做了一台筒长近6米的望远镜,来探查土星的光环,后来又做了一台将近41米长的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的演变历程天文望远镜,是使用透镜或反射镜来会集和聚焦光线,以揭示遥远的行星,恒星和星系的细节情况。
世界上最先进的望远镜群正准备使用比人眼瞳孔大1000万倍的反射镜来捕获宇宙的光子。
我们关于行星、恒星和星系系统的知识都会被这些天文望远镜改写,它们具有敏锐的鉴别率和使用多种仪器来记录不同波长的光线。
为了对天文望远镜的进展有一个综合的了解,让我们把一些即将问世的新型望远镜和它们在历史上起到革命性作用的几个前辈望远镜做一下对比。
伽利略望远镜,口径0.037米,意大利,1609年。
一种能“把远处物体拉近看”的装置最早于1608年出现于荷兰,并很快传播到法国和意大利。
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物理学家伽利略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使这名意大利科学家看到了月球上的陨石坑,以及木星的最大的4颗卫星和在太阳表面移动的斑点。
天文望远镜的演变历程,UFO中文网牛顿望远镜,口径0.03米,英国,1672年。
伽利略设计的望远镜依赖于玻璃透镜来聚焦不同颜色的光线,并形成模糊的图像。
1672年,艾萨克·牛顿向英国皇家学会展示了他自己设计的望远镜。
他的望远镜没有使用透镜,而是使用反射镜,这就解决了图像模糊的问题。
牛顿的设计为现代科研望远镜铺平了道路,它们全都采用反射镜来聚焦光线。
天文望远镜的演变历程,UFO中文网W·M凯克望远镜,口径10米,夏威夷,1994和1996年。
这一对坐落在茂纳开亚山顶上的双子星天文望远镜是地球上科学成果最多的天文望远镜。
它们研究过彗星的挥发性化合物,围绕其他恒星作轨道运行的行星,以及银河系和其他星系中的黑洞。
它们的自适应光学技术消除了地球大气层造成的光线畸变,使其地面观测图片的清晰度甚至高于哈勃望远镜。
哈勃太空望远镜,口径2.4米,美国,1990年。
在地球大气层570千米上空沿轨道运行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已出没于深度太空,致力于见证新行星的组成,星系的演化和宇宙的老化。
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史当我们仰望星空,那无尽的奥秘和璀璨的繁星总是令人心驰神往。
而帮助我们窥探宇宙深处的重要工具——天文望远镜,其发展历程充满了人类的智慧和不懈的探索。
早在古代,人们就对天空充满了好奇和敬畏。
那时,人们用肉眼观察星空,凭借着长期的观测经验,逐渐发现了一些天体的运行规律,并制定了历法。
然而,肉眼的观测能力毕竟有限,无法看清更遥远、更细微的天体。
到了 17 世纪初,荷兰的一位眼镜制造商汉斯·利珀希偶然发现,将两块镜片组合起来,可以让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更近、更清晰。
这一发现成为了折射式天文望远镜的雏形。
1609 年,伽利略听闻了这个消息后,自己动手制作了一架天文望远镜,并将其指向了天空。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天文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
伽利略的望远镜虽然结构简单,放大倍数也不高,但却让人们看到了月球上的山脉、陨石坑,以及木星的卫星等前所未见的景象,极大地冲击了当时人们的宇宙观。
在伽利略之后,折射式望远镜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
开普勒对望远镜的光学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案,使得望远镜的成像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
然而,折射式望远镜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
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在通过镜片时折射程度不同,会导致成像出现色差,影响观测效果。
此外,为了获得更高的放大倍数,镜片需要做得很大很厚,这不仅制造困难,而且重量巨大,给支撑和调整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折射式望远镜的问题,反射式望远镜应运而生。
1668 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发明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
他利用一块凹面镜来汇聚光线,避免了色差的问题。
反射式望远镜的出现,为天文观测打开了新的局面。
此后,反射式望远镜不断发展,口径越来越大,观测能力也越来越强。
19 世纪中叶,德国的夫琅禾费发明了分光镜,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分析天体发出的光谱来研究天体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这一技术的出现,让天文观测从单纯的观测天体的形态,发展到了研究天体的内在本质。
进入 20 世纪,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天文望远镜的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伽利略发明望远镜的故事本文是关于伽利略发明望远镜的故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导读: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1620xx年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
他先观测到了月球的高地和环形山投下的阴影,接着又发现了太阳黑子,此外还发现了木星的4个最大的卫星。
人们总是对不了解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比如遥远天体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于是,人们幻想有一种千里眼,能看清遥远的东西,1620xx年,千里眼终于被发明出来,这就是望远镜。
这一年,在荷兰的一个眼镜作坊里,一名学徒在玩耍,当他用一前一后两块镜片观察物体时,发现远处的物体离自己很近,受此启发他发明了望远镜。
他的老板不失时机地将这一发明转化成商品,并把这一发明献给政府。
有了这些望远镜的帮助,弱小的荷兰海军打败了强大的西班牙舰队,使荷兰人获得了独立。
伽利略发明望远镜荷兰人对这个发明采取了严密的封锁,但是有关望远镜的消息还是让伽利略知道了,他立刻意识到这种东西的价值和作用。
经过细心研究,伽利略也独立发明出自己的望远镜。
当这架天文望远镜缓缓扫过天空时,现代科学的帷幕缓缓拉开,有关天文学最基本的事实一个个被发现出来。
人们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伽利略发现新宇宙。
”伽利略的望远镜十分简单,它有两个镜片组成,前面的叫物镜,是一个边缘薄中间厚的透镜。
具有放大功能。
后面的叫目镜,镜片的中间薄周边厚,具有缩小功能。
这样两个镜片配合一个圆筒组合在一起,就是一架最简单的望远镜。
伽利略用它发现了木星的周围总是有四颗小星陪伴在左右,这就是木星的四颗卫星,又叫做伽利略卫星;他还发现土星好像长着一对大耳朵,那是土星的光环;他还仔细观察了月球的环形山。
由于有了望远镜,人们终于知道,天上的银河原来是由无数的星星组成。
这些新发现,成为哥白尼日心说的有力证据。
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天文望远镜的发展是人类对宇宙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人类最早开始观测星空至今,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历史。
现代天文学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望远镜的不断升级和创新。
本文将从古代的天文观测起步,逐步探讨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历程。
1. 古代天文观测在没有望远镜的时代,古代人类通过观察星空,描绘星座和测量星体位置,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天文观测数据。
人们利用肉眼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预测天象并编制农历,为古代农业生产和宗教仪式提供了重要参考。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星体观测理论为后来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首个望远镜的发明在17世纪初,伽利略·伽利莱成功发明了首个望远镜,实现了对星体的放大观测。
伽利略的望远镜利用了凸透镜的原理,大大增强了观测的精度和清晰度。
他观测到了月球的山脉和撞击坑,证实了地心说的错误。
望远镜的发明开辟了新的观测领域,使人类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宇宙。
3. 球面反射望远镜伽利略的望远镜采用凸透镜的设计,但凸透镜的球面畸变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17世纪中期,牛顿发明了球面反射望远镜,利用了曲面镜的原理。
球面反射望远镜弥补了凸透镜球面畸变的不足,成为了后来望远镜的主要设计方案。
4. 折射望远镜除了反射望远镜,折射望远镜也在发展之中。
17世纪末,哈雷发明了第一台折射望远镜,采用了双凸透镜的设计。
折射望远镜具有色差小、透明度高等优点,在天文观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当代最著名的折射望远镜之一就是哈勃太空望远镜,它以其出色的成像质量和广泛的观测领域为天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5. 现代天文望远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天文望远镜变得更加先进和复杂。
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X射线望远镜、γ射线望远镜等各类望远镜的产生和进步,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更全面、深入地研究宇宙中的各种现象。
比如,赫歇尔太阳望远镜帮助我们了解了太阳的内部结构和活动规律,而查尔斯大型光学望远镜则为研究星系和行星提供了强大的观测工具。
6. 未来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天文望远镜的发展还将迎来更多的突破。
望远镜是十七世纪初,具体地说,是一六零八年秋天由一个荷兰小城密德尔堡的眼镜师李帕西发明的。
据说,他一时心血来潮——也许是替某一位高度近视的顾客配一副合适的眼镜,将一块玻璃的凹透镜(这是矫正近视眼的)与一块玻璃的凸透镜(这是矫正远视眼和老花眼的,亦可用来作放大镜),一前一後搭配放置成同一水平线上,透过两块玻璃看景物,发现远处的物体被放大了,其实应该是拉近了距离。
他用一张羊皮纸卷成一个筒,将两块镜片固定下来,第一个望远镜就此问世。
李帕西称之为“明晰镜”,立刻认识到它的用处,譬如:航海、军事、旅行——当时的荷兰航海业十分发达,又在打仗,马上於一六零八年十月向密德尔堡市议会报告并申请专利三十年。
尽管市议会立即组织了一个委员会对此“明晰镜”审查,且委员们轮流用来望远,一致认为有用,但未给他专利,因为他们听到消息後,便应法国大使之请,准备送一具“明晰镜”给法国国王,不再可能保守秘密了。
於是市议会只给了李帕西一份丰厚的酬金,何谓丰厚?是因原定九百佛罗林金币,由於又让他做一个双筒的,故奖金翻倍。
不给专利的缘故,还有一个自称梅西斯的人在稍後也提出类似申请,其人自称:历时两年试验,发明了同样的望远工具,比李帕西的要看起来清楚得多,如此这般,专利便耽搁下来了。
可这个所谓的梅西斯的家伙又说要改进一番,却一直拿不出来实物,後来居然还来了个人间大蒸发,销声匿迹了。
估计是个江湖骗子,当然也有可能做不出来成品。
据说还有第三个发明者,那就是与李帕西同住一城的另一位眼镜师詹森,他与其父老詹森一起发明了望远镜。
故老传闻老詹森在一五九零年发明了显微镜,或云未必是他发明的。
似乎还有传言是梅西斯去找詹森,却投错了门径,进了李帕西的店铺,李帕西从梅西斯那颇受启发,故而发明了望远镜,等等。
虽然个中有不少耳食之事,却说明了一个事实,即:十七世纪初,望远镜这一简单工具是任一眼镜师可用两块现成的镜片制作出来;事实上,伽利略便独立地做出来了。
不过发明者的荣誉却落在李帕西头上,实属偶然,因其目的并非想制造一架望远镜,结果却歪打正着。
望远镜是谁发明的?
17世纪初,荷兰人首先发明了望远镜。
望远镜由荷兰人发明出来绝不是偶然的,因为那时在荷兰磨制玻璃和宝石技术很发达,也就有很多制作眼镜的工人。
一天,在荷兰的密特尔堡小镇,制镜工人利比斯赫为检查磨制出来的透镜质量,用其去看教堂顶上的风向标。
当时,他带了一块凸透镜和凹透镜。
当他把两块透镜离开一点排成一条线时,惊讶地看到远处的风向标又大又近。
他兴奋不已,立刻想到去制造能看得更远、更清楚的装置。
在1608年秋天,利比斯赫制造出这种装置,后来被称为荷兰式望远镜。
著名的天文学家伽利略知道了之后,马上订购了一台。
1610年,望远镜第一次成为了科学仪器。
利用它,伽利略发现了木星的4颗卫星。
可以说,这个眼镜工人的小发明,改变了人类科学的历史。
现代天文望远镜技术发展简史从古代之时起,人类就对宇宙深深地着迷。
人们日复一日,夜夜苦思冥想,对于宇宙的奥秘始终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历史上,天文学家们获得的很多关于宇宙的重大发现都是通过观测望远镜来实现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天文学家们能够使用一些先进的现代天文望远镜来观测天体,进一步地探究宇宙的奥秘。
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现代天文望远镜的技术发展简史。
首批天文望远镜诞生天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许多伟大的天文学家通过肉眼观察天体并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
因此,第一批望远镜的发明始于1608年,由荷兰的朱利斯设计并制造。
这种早期望远镜(或者称作不反转型望远镜)由凸透镜和凹透镜构成,被称为“望远镜”,它可以将外界遥远物体成像于透镜后方。
随后,天文学家们逐渐发现通过望远镜观测天体拥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更加准确地记录下观测结果,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目标物体,并且可以筛选掉许多人类视力所无法分辨的微弱细节。
望远镜的改进与进步由于早期望远镜使用的透镜质量不佳,所以仅有极少数的望远镜可以用于天文观测。
为了处理这个问题,人们开始发掘更好的材料,并逐渐将金属望远镜和镀膜技术带入天文学界。
望远镜改进的另一个关键技术是反转式望远镜技术。
反转式望远镜通过从反射镜上反射光线来创建一个放大副本,并通过反转式放大透镜组成最终的放大图像。
这种成像系统的设计是反转的,因此可被称为反转型望远镜。
这种望远镜技术的出现使得天文学家们可以制造出更加精密和高分辨率的望远镜工具,例如那些专门用于观测太阳、星系和行星的望远镜。
最早的天文望远镜大多是具有简单结构的光学望远镜,这些光学望远镜是由若干个透镜或者镜片组成。
然而航天时代的到来使得人类能够寻找到需要一个更加复杂的望远镜来加强天文观测的需求。
科学家们需要一种可以在地球轨道上工作的望远镜,这样人类就可以在大气层以外进行观测。
为了满足这个需求,在1970年代,人们开始研制航天型望远镜(HST),或被称为哈勃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的进化历程天文望远镜是人类观察宇宙的重要工具,其发展历程经历了漫长而丰富多样的进化过程。
从最早的光学望远镜到现代的空间望远镜,天文望远镜在不断进化的同时,也为人类揭示了宇宙的奥秘。
本文将详细介绍天文望远镜的进化历程。
一、早期光学望远镜的发展早在17世纪初,伽利略·伽利雷就发明了最早的小型光学望远镜。
这种望远镜利用凸透镜和凸物镜的焦距差异来放大远处物体的图像。
伽利略望远镜的问世开启了人们对宇宙观测的新篇章,使得天文学得以向前发展。
随后,众多科学家纷纷改进了光学望远镜的设计和性能。
荷兰科学家胡克、牛顿等人的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光学望远镜的成像质量。
通过改进透镜的镜面形状以及使用多层镀膜技术等,光学望远镜逐渐实现了更高的分辨率和更清晰的图像。
二、射电望远镜的崛起20世纪初,人们开始意识到,除了可见光以外,宇宙中还存在着其他形式的辐射。
射电波是一种电磁波,可以像光波一样被聚焦和接收。
于是,人们开始研制射电望远镜,以探测和研究射电波的特性。
在射电望远镜的发展过程中,史上最早的射电望远镜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天文学家卡尔·约翰斯基发明的,它利用了折射和反射原理,将射电波聚焦到接收器中。
自此以后,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射电望远镜的规模逐渐扩大,并开始拥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三、空间望远镜的崛起与发展尽管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地球大气的干扰仍然对其观测能力产生了一定限制。
为了摆脱地球大气的影响,人们开始将望远镜送入空间,这就是空间望远镜的诞生。
1989年,美国航天局发射了哈勃空间望远镜,它是史上第一个被送入太空进行观测的光学望远镜。
哈勃望远镜的发射使得人类可以在避免大气干扰的情况下进行更高分辨率的观测,从而为天文学研究提供了更为清晰的图像和数据。
除了哈勃望远镜,人类还发射了一系列的空间望远镜,如斯皮策空间望远镜、查德拉空间望远镜等。
每一台空间望远镜都在不同波段和不同观测指标上创造了新的突破,并为天文学家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观测数据,推动了天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1608年荷兰眼镜匠汉斯·利伯希发明了第一部望远镜。
1609年意大利佛罗伦萨人伽利略·伽利雷发明了40倍双镜望远镜,这是第一部投入科学应用的实用望远镜.此时,德国的天文学家开普勒也提出了另一种天文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与伽利略的望远镜不同,比伽利略望远镜视野宽阔。
但开普勒没有制造他所介绍的望远镜。
沙伊纳于1613年─1617年间首次制作出了这种望远镜,沙伊纳于1613年─1617年间首次制作出了这种望远镜,沙伊纳做了8台望远镜,一台一台地观察太阳,无论哪一台都能看到相同形状的太阳黑子。
因此,他打消了不少人认为黑子可能是透镜上的尘埃引起的错觉,证明了黑子确实是观察到的真实存在。
荷兰的惠更斯为了减少折射望远镜的色差在1665年做了一台筒长近6米的望远镜,来探查土星的光环,后来又做了一台将近41米长的望远镜。
1668年牛顿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望远镜内的反射镜口径只有2.5厘米,斛决了色差的问题。
1733年英国人哈尔制成第一台消色差折射望远镜。
1757年,杜隆通过研究玻璃和水的折射和色散,建立了消色差透镜的理论基础,并用冕牌玻璃和火石玻璃制造了消色差透镜。
从此,消色差折射望远镜完全取代了长镜身望远镜。
1758年伦敦的宝兰德也制成同样的望远镜,他采用了折射率不同的玻璃分别制造凸透镜和凹透镜,把各自形成的有色边缘相互抵消。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台折射式望远镜直径为102厘米,安装在雅弟斯天文台。
1793年英国赫瑟尔(William Herschel),制做了反射式望远镜,反射镜直径为130厘米,用铜锡合金制成,重达1吨。
世界上现有的8架70厘米以上的折射望远镜有7架是在1885年到1897年期间建成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897年建成的口径102厘米的叶凯士望远镜和1886年建成的口径91厘米的里克望远镜。
1845年英国的帕森(William Parsons)制造的反射望远镜,反射镜直径为1.82米。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世界上第一台望远镜谁发明的?伽利略望远镜原理导语:据《科学美国人》网站报道,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1609年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
据《科学美国人》网站报道,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1609年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
他先观测到了月球的高地和环形山投下的阴影,接着又发现了太阳黑子,此外还发现了木星的4个最大的卫星。
自那以后,科学技术已经获得了长足进步,光学技术的腾飞促使科学仪器不断更新。
当今最先进的地面望远镜具有庞大的结构,直径达10米的灵活转动镜片。
然而,现代高级的天文望远镜都是在前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伽利略望远镜的原理物镜是会聚透镜而目镜是发散透镜的望远镜。
光线经过物镜折射所成的实像在目镜的后方(靠近人目的后方)焦点上,这像对目镜是一个虚像,因此经它折射后成一放大的正立虚像。
伽利略望远镜的放大率等于物镜焦距与目镜焦距的比值。
其优点是镜筒短而能成正像,但它的视野比较小。
把两个放大倍数不高的伽利略望远镜并列一起、中间用一个螺栓钮可以同时调节其清晰程度的装置,称为“观剧镜”;因携带方便,常用以观看表演等。
伽利略发明的望远镜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由一个凹透镜(目镜)和一个凸透镜(物镜)构成。
其优点是结构简单,能直接成正像。
你可以用很低的费用制作一架伽利略式望远镜。
从文化用品商店买一块直径、焦距大一些的眼镜片作为物镜和一块焦距、直径较小的透镜作为目镜。
用胶水和小槽把两块镜片装在硬纸筒内,再做一个简单的台座,于是一架能够看到月亮上的群山、银河中的繁星和木星的卫星的望远镜便制成了。
生活常识分享。
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是谁发明的
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的发明过程比较偶然。
1608年,荷兰眼镜商人汉斯·利珀希(Hans Lippershey)在他的商店前看到两个小孩在玩弄几片透镜。
他们通过前后两块透镜看远处教堂上的风标,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汉斯·利珀希好奇地拿起两片透镜观察,发现远处的风标被放大了许多。
这激发了他的灵感,他开始尝试将两块透镜装在一个筒子里,并进行了多次试验。
最终,他成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
虽然这架望远镜非常简陋,但它仍然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发明,并在欧洲各国流传开来。
后来,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得知了这项发明,并对其进行了改进。
在1609年,伽利略制造出了更加精良的望远镜,放大倍数比原来多出数十倍,并首次将其用于科学地观测月球表面,实现了人类第一次对月球的科学观测。
因此,伽利略的望远镜也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
总结一下,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是汉斯·利珀希发明的,但是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则应该是伽利略发明的。
龙源期刊网
天文望远镜的发明(上)
作者:郭红锋
来源:《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20年第02期
说起天文望远镜的发明,世界公认的发明人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
但用玻璃透镜组装起来看清远方的物体,这件事并不是伽利略第一个做的。
让我们回溯—下400多年前的历史。
在欧洲,很早就有制造玻璃用具的历史,近代来自欧洲的玻璃茶杯、吊灯、装饰品等都是非常华丽的。
后来有人用碎玻璃磨制各种形状的镜片,发现有些镜片能放大物体,于是就出现了放大镜和眼镜等实用工具。
到了16世纪,欧洲的眼镜制造业已经非常成熟,尤其是荷兰人,在制造玻璃透镜方面很有技巧。
1608年,荷兰的一位眼镜商人汉斯发现将两块玻璃透镜
叠在一起的时候,可以看清很远的物体。
于是,他就用一个长长的筒子把镜片架起来用以观景,称之为“千里镜”。
这就是望远镜的雏形,跟以前的放大镜和眼镜(单片镜)是不一样的。
两片以上的镜子组合,需要更多的技巧(当时人们还不知道原理),包括镜片的形状、曲率、组合的距离、准直,等等。
在那个时候,能制作出这种“千里镜”的人很少,人们都觉得新鲜、好玩,所以消息很快传播开来。
160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听到了有关透镜可以做成“望远的镜子”的传闻,他非常好奇,就开始自己动手制造小望远镜。
伽利略是一位科学家,他没有致力于研制观景用的望远镜,而是成功制作了一台能够看清天空中天体的“天文望远镜”,去观看他曾经无数次仰望,产生过无限遐想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