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鱼类的年龄和生长
- 格式:ppt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29
动物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 2010,45(2):171 18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870285),云南联合基金项目(No.U09366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No.KSCX2-YW-Z-016);*通讯作者,E-mail :fish@ ;第一作者介绍邓维德,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鱼类学;E-mail :dddwade@ 。
收稿日期:2009-10-13,修回日期:2009-12-19耳石在鱼类年龄与生长研究中的应用邓维德①②赵亚辉②康斌③张春光②*叶恩琦②(①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明650091;②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③云南大学亚洲国际河流中心昆明650091)摘要:有关鱼类耳石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在多个研究层面上深入开展,但年龄与生长至今仍然是鱼类耳石研究的主要方面。
本文分别从耳石的年轮、日轮和重量方面,介绍了当前耳石在鱼类年龄与生长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
我们认为,对耳石日轮的研究仍将会是耳石研究的重要方向;相关研究将会逐渐由个体尺度向种群尺度发展,并可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鱼类;耳石;年龄与生长中图分类号:Q9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0-3263(2010)02-171-10Application of Otolith in Studies on Fish Age and GrowthDENG Wei-De ①②ZHAO Ya-Hui ②KANG Bin ③ZHANG Chun-Guang ②*YE En-Qi ②(①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650091;②Key Laboratory of Zoological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Institute of Zoological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100101;③Asian International Rivers Center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650091,China )Abstract :With more than 100years of history ,studies on fish otolith have become a special field in the ichthyology ,and fish age and growth in the studies is still one of the major themes.We reviewed the past research of otolith on fish age and growth from three aspects :otolith ’s annual rings ,daily increments and weight.Especially ,the otolith daily increments ’study has been and will continue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subject on the research of fish otolith.In our opinion ,studies related to otolith will develop from individual to population gradually.Meantime ,the sustainable use of fisheries resources will benefit a lot from the otolith study.Key words :Fish ;Otolith ;Age and growth鱼类的耳石是一种钙化组织,存在于鱼类的内耳中。
绪论一、填空鲍鱼,墨鱼,鳄鱼,鲸鱼分别属于_____动物、_____动物、_____动物、_____动物。
二、名词解释鱼第一章外部形态一、填空1 躯干部和尾部的分界限是_____或______的后缘,对少数肛门特别前移的种类,以____或______为界。
2 头部和躯干部的分界限:软骨鱼类为_____,圆口类为_____ ,硬骨鱼类为_____。
3硬骨鱼类的口依所在的位置和上下颌长短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
4 鱼类的须因着生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命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鲈鱼的背鳍由7枚鳍棘组成,第二背鳍有1枚鳍棘和13枚鳍条组成,写出他的鳍式_____。
6脂鳍和小鳍分别由_____枚、______枚分枝鳍条组成。
二、名词解释1头部2躯干部3尾部4吻部5颊部6眼间隔7下颌联合8颐部9狹部10全长11体长12体高13头长14吻长15尾柄长16尾柄高17眼径18眼后头长三、简答1举例说明鱼的体形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的相互关系2鲤的鳍式为 D.3,15~22; A.3,5~7; C.20~22; P.1,15~16; V.1,8;试说明它的意义第二章皮肤及衍生物一、填空1软骨鱼类的鳞为_____;硬骨鱼类的鳞为_____、_____。
2每个盾鳞可以分成_____、_____两部分;骨鳞表面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区。
3有些真骨鱼类的胸鳍或腹鳍基部前缘外角处长着一个变形的大鳞片,称作_____或_____。
4产于亚洲高原的一些理科鱼类,其肛门和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列明显增大的鳞片,叫做_____。
二、名词解释1珠星2侧线3鳞焦4鳞嵴(环片)5鳞沟6珠星7侧线上鳞8侧线下鳞9纵列鳞10横列鳞三、简答1鲤鱼的鳞式为5—6/32-36/4-V,试说明其意义2 鱼的鳞片可以分为哪三大类,试举例并说明其构造,并举出代表鱼。
养殖鱼类的生长与发育特点鱼类作为重要的水生动物资源,在养殖业中发挥着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作用。
了解鱼类的生长与发育特点对于提高养殖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养殖鱼类的生长与发育特点展开讨论。
一、生长阶段划分鱼类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包括幼鱼期、稚鱼期、青年期和成鱼期。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需求。
1. 幼鱼期:幼鱼期是鱼类生命周期中最关键的阶段。
此时,鱼类的身体结构还不完全发育,免疫力低下,对环境的适应性弱。
因此,在养殖幼鱼时需要提供稳定的水质和合适的饵料,以促进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2. 稚鱼期:稚鱼期是鱼类生长的快速发育阶段。
鱼类在这一阶段具有较高的摄食量和生长速度。
此时,适宜的水温和饵料质量对于鱼类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3. 青年期:青年期是鱼类个体生长的关键时期。
鱼类在这一阶段还需要适当的饵料和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以保持其良好的生长状态。
4. 成鱼期:成鱼期是鱼类生长的最后阶段。
此时,鱼类生长速度减缓,体形趋于稳定。
养殖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饲养管理和饲料配方,维持其健康状态。
二、生长速度与环境因素鱼类的生长速度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水温、水质、光照、饵料等。
不同种类的鱼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长速度也有差异。
1. 水温:水温是影响鱼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适宜的水温能够促进鱼类的摄食和新陈代谢,从而提高生长速度。
然而,当水温过高或过低时,鱼类的生长速度会受到抑制。
2. 水质:良好的水质是鱼类健康生长的基础。
鱼类对于水质中溶解氧、氨氮和pH值等指标较为敏感。
如果水质差,会导致鱼类体内代谢产物堆积、免疫力下降等问题,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
3. 光照:适宜的光照条件有助于鱼类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调节摄食行为。
光照不足或过强都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
一般来说,在光照适宜的条件下,鱼类能够更好地利用饵料,促进生长。
4. 饵料:合理的饵料配方对于鱼类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不同阶段的鱼类对饵料的需求也不同。
鱼类的繁殖和发育阶段的划分第一节鱼类的性成熟◆鱼类性成熟的年龄及其变动1、鱼类经生长发育达到初次生殖,即标志其进入性成熟期。
香鱼(初次性成熟)2、在性别上,通常雄鱼比雌鱼的性成熟年龄要早,个体小。
虹鳟鱼(上:雌鱼,下:雄鱼)3、鱼类的性成熟年龄是种的特性之一,和种生长特性以及对于生活环境条件的适应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低龄性成熟类型性成熟年龄为l龄或1龄以下。
例如洄游性的香鱼为1龄性成熟。
*高龄性成熟类型性成熟年龄在10龄左右或更高。
如大型鲨鱼。
鲨鱼*中等年龄性成熟类型大多数鱼类属这类型,性成熟年龄为2—3龄或4—5龄。
影响鱼类性成熟的外界因子很多,主要有水温、光照、盐度和水流等。
▲ 水温生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同种鱼,达到性成熟所需时间不同。
例如鲢以华南地区为最短,最小为2—3龄,黑龙江地区则需5—6龄。
▲ 光照大部分鱼类性腺的发育需要光照。
▲ 盐度盐度对于洄游性鱼类和咸淡水鱼类的性成熟有重大影响。
例如鲻鱼的性成熟也必需经过海水过渡的阶段。
◆鱼类的性周期鱼类达到性成熟后,性腺周期发育,此发育周期就是性周期。
其实质是指每批卵母细胞从形成到发育成熟所经历的周期。
按鱼类性周期的长短可分为三种类型:1、性周期为一年的类型大多数鱼类的性周期为一年,性腺由排出性产物后至下一批性产物的成熟,大体要经历一年时间。
例如草、青、鲢、鳙在自然条件下,性周期大多为一年。
2、短性周期类型此类型的性周期远不足一年,大多出现在热带和亚热带性鱼类。
例如罗非鱼的性周期为45—60d左右;食蚊鱼两次生殖相隔数月。
食蚊鱼3、性周期为二年的类型大部分鲟形目鱼类的性周期长达二年,甚至更长,即性腺隔年成熟一次。
◆ 鱼类性腺发育程度的测定1、成熟系数成熟系数是指性腺重量和鱼体重量(或去内脏后的体重)的百分比,是衡量性腺发育的主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成熟系数=性腺重/体重(去内脏后的体重)*100%如梁子湖青梢红鮊的性腺从3月下旬开始发育,至5月下旬其成熟系数达到最大值,雌鱼为16.7%左右,雄鱼为6.5%左右,这时正是青梢红鮊的生殖季节。
鱼类体重与年龄的关系规律鱼类体重与年龄的关系规律鱼类是水生动物中最重要的一类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鱼类的生长规律对于生态学、渔业学、养殖业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鱼类体重与年龄的关系规律。
在渔业学和养殖学中,鱼类体重与年龄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关联性。
一般来说,在鱼类个体的生长过程中,体重和年龄的关系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起始阶段、快速生长阶段和成熟期。
首先是起始阶段,也称为幼鱼期。
在这个阶段,鱼类的体重较轻,年龄较小。
大多数鱼类在这个阶段主要依靠摄食量的增加来增加体重。
由于代谢较快、摄食量较小,鱼类的体重与年龄的关系呈现出一个逐渐上升的趋势。
也就是说,随着鱼类年龄的增长,其体重也会逐渐增加。
接下来是快速生长阶段。
随着鱼类的发育和成长,体重的增长速度达到最高点。
在这个阶段,一系列因素将促进鱼类体重的增加,包括摄食量的增加、代谢能力的提高、鱼类组织器官的发育和饲养管理的优化等。
在这个阶段,鱼类体重与年龄的关系呈现出一个迅速上升的趋势。
最后是成熟期。
当鱼类达到性成熟时,其体重增长速度逐渐减缓,直至停止。
这是因为鱼类的能量主要用于繁殖,摄食量减少,导致体重增长速度的下降。
在这个阶段,鱼类体重与年龄的关系呈现出一个缓慢上升的趋势。
需要注意的是,鱼类体重与年龄的关系规律在不同种类的鱼类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不同的种类有不同的生长速度和生长模式。
例如,一些大型鱼类如鲨鱼和鲸鱼,它们的体重和年龄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受到更多的因素影响,如食物供应、栖息地等。
同时,环境条件也会影响鱼类体重与年龄的关系规律。
温度、水质、光照等环境因素都会对鱼类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影响。
这些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鱼类的营养摄取、新陈代谢速率等生理过程,进而影响鱼类的体重变化。
总结来说,鱼类体重与年龄的关系规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起始阶段、快速生长阶段和成熟期是鱼类体重与年龄关系最显著的阶段。
不同种类的鱼类和不同的环境条件也会对这个关系规律产生影响。
鱼类种质检验第4部分:年龄与生长的测定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鱼类年龄与生长测定的通用方法。
本文件描述了鱼类年龄与生长测定的测量器材、抽样方法和操作步骤。
本文件适用于鱼类种质鉴定与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654.2 鱼类种质检验第2部分:抽样方法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测量器材计量器具所有计量器具均应经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并在检定有效期内使4.1.1 游标卡尺:读数值0.1 mm。
用。
4.1.2 量鱼板:读数值1 mm。
4.1.3 电子天平:感量为0.1 g。
4.1.4 电子秤:感量为10 g。
其他器材4.2.1 解剖镜。
4.2.2 显微镜。
4.2.3 目测微尺。
4.2.4 培养皿。
4.2.5 锉刀。
4.2.6 油石。
4.2.7 镊子。
4.2.8 载玻片。
4.2.9 胶布。
4.2.10 标签纸。
4.2.11 鳞片袋。
4.2.12 氢氧化钾(KOH)。
4.2.13 酒精。
4.2.14 甘油4.2.15 二甲苯。
4.2.16 加拿大树胶。
5 抽样试验鱼抽样按GB/T 18654.2的规定执行。
6 操作步骤体长、体重测定测量体长、称量体重。
年龄鉴定6.2.1 鳞片法6.2.1.1 通常选取鱼体侧线上方、背鳍下方中央处完整的鳞片5片~10片。
编号,鳞片袋中保存。
6.2.1.2 取出保存在鳞片袋中的鳞片,放在培养皿中,用水洗净。
6.2.1.3 将鳞片按其在鱼体上的位置夹在两个载玻片的中央,贴上标签,两端用胶布带封好。
6.2.1.4 用低倍显微镜或解剖镜观察鳞片的年轮(见图1、图2),鉴定年龄。
6.2.1.5 年轮标志主要有切割型和疏密型两种,典型的年轮环片清晰、完整、连续且两侧对称。
6.2.1.6 副轮、幼轮及生殖轮不得作为年轮鉴别年龄。
鱼类学习题一、概念题形态学部分:脂眼睑瞬褶与瞬膜角质鳍条与鳞质鳍条分支鳍条与不分支鳍条假棘与真棘鳍式与鳞式鳃盖骨系鳃上器官罗伦氏器动脉圆锥与动脉球年轮棱鳞盾鳞板鳃栉鳃半月瓣纹状体胎生螺旋瓣卵胎生侧线鳞及鳞式韦伯氏器鳃盖骨系咽上器官鳃上器官喉鳔类与闭鳔类肾小体裸卵巢被卵巢卵生卵胎生胎生罗伦氏器生态学部分:绝对繁殖力相对繁殖力产卵场生殖周期洄游产卵洄游索饵洄游性成熟系数主要食物与次要食物越冬洄游 PNR 次要食物喜好食物雌雄同体临界期分批产卵生态金字塔洄游鱼类与定居鱼类年轮与副轮生殖轮幼轮稚鱼期性逆转雌雄同体饵料系数生殖群体(产卵群体)一次性产卵分批产卵肥满度及肥满度系数喜好食物与替代食物食物充塞度及食物充塞度指数摄食率摄食节律二、选择题上颌中间有显著缺刻()A鲱 B鲥 C鳓 D斑鰶具皮肤血管系统()A金枪鱼亚目 B鲭亚目 C鲈亚目 D鳚亚目有脂眼睑()A海鲢 B大海鰱 C遮目魚 D鲥下咽齿2行、栉齿状()A青鱼 B草鱼 C鳡 D赤眼鳟腹鳍内侧有鳍脚 ( ) A鰟鲏 B鲨鱼 C鲇 D黄颡两眼在身体的右侧 ( ) A牙鲆 B木叶鲽 C舌鳎 D斑鲆有喉板 ( ) A海鲢 B香鱼 C鲑鱼 D小沙丁鱼头颅黏液腔发达 ( ) A石鲈科 B石首鱼科 C鲷科 D大眼鲷科脂眼睑发达( ) A鮻B鲻C棱鮻D大棱鮻具有咽上器官 ( ) A雅罗鱼亚科 B鲤亚科 C鲢亚科 D野鲮亚科吻通常呈管状 ( ) A刺鱼目 B鲻形目 C银汉鱼目 D鳕形目侧线上全部被棱鳞 ( ) A沟鲹 B大甲鲹 C竹甲鲹 D蓝圆鲹食道有侧囊 ( ) A带鱼亚目 B鲭亚目 C鲳亚目 D刺鳅亚目。
背鳍前方1硬棘() A六鳃鲨目 B虎鲨目 C真鲨目 D须鲨目颏下有4个明显的小孔 ( ) A黄姑鱼 B鮸鱼 C白姑鱼 D小黄鱼产漂浮性卵()A真鲷 B太平洋鲱鱼 C海鲶 D鲢受精卵在雌鱼口腔内孵化()A罗非鱼 B刺鱼 C细条天竺鱼 D锦鳚眼有瞬膜或瞬褶 ( ) A虎鲨目 B鲭鲨目 C须鲨目 D真鲨目胸鳍上部有游离的丝状鳍条 ( ) A刀鲚 B黄鲫 C日本鳀 D鲥鱼背鳍后方有脂鳍 ( ) A黄颡 B泥鳅 C鲇 D胡子鲇鳞埋于皮下,呈席纹状排列 ( ) A星康吉鳗 B海鳗 C黄鳝 D鳗鲡体不对称,两眼位于头的左侧或右侧 ( ) A鲽形目 B鮟鱇目 C鲀形目 D鲉形目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中间有明显缺刻 ( )A青石斑鱼 B鳜 C斑鳜 D鲈侧线有棱鳞 ( ) A鲐 B黄条魳 C竹荚鱼 D金枪鱼鳔腹分支的下小枝前后两小支等长()A大黄鱼 B小黄鱼 C棘头梅童鱼版 D黄姑鱼背、臀鳍前部鳍条显著延长,压倒时达尾鳍基()A银鲳 B中国鲳 C燕尾鲳 D刺鲳鳔的前端包在骨质囊中 ( ) A泥鳅 B鳅鮀 C胭脂鱼 D黄鳝左右腹鳍愈合成吸盘()A原缨口鳅 B中华乌塘鳢 C乌鳢 D大弹涂鱼背鳍3个,臀鳍2个 ( ) A鳕鱼 B鲈鱼 C棘鳚 D燕鳐眼突出于头的背缘上,胸鳍基部肌肉发达()沙塘鱧 B乌塘鱧 C弹涂鱼 D斑尾复鰕虎鱼三、填空题鳍条分为“角质鳍条“和鳞质鳍条”,前者是鱼类特有,后者是鱼类特有,它根据分支、分节情况可以分为、和鳍棘。
《鱼类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二、课程目标《鱼类学》是水产养殖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课程主要是研究鱼类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等,使学生深刻理解鱼类学的基础知识和研究内容,并将相关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应用到水产养殖中。
在了解鱼类学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新时代背景,增强学生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激发学生使命感和责任心。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达到以下课程目标: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表2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四、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对应关系五、学时分配各章节的学时分配如表4所示。
表4 学时分配表六、课程学生成绩评定方法1.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课程最终成绩使用(百分制、五级制、二级制);课程最终成绩构成比率:平时占50 %,,期末占50 %;理论课程期末考核形式(闭卷考试、开卷考试、一页开卷、小论文、大型作业、报告):平时成绩至少包含4项考核项目,总占比50%,考核项目包括:课程思政实践(占5%)(必须含有)、课后作业、出勤、课堂练习、课堂互动、课堂讨论、小组展示、课后实践等七、教学资源表6 课程的基本教学资源资源类型资源教材《鱼类学与海水鱼类养殖》苏锦祥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鱼类学实验指导》孟庆闻等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参考书籍或文献《鱼类学》谢从新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鱼类比较解剖》孟庆闻等科学出版社1987年《鱼类生态学》殷名称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鱼类生态学》叶副良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鱼类生理学》林浩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中国鱼类系统检索》成庆泰等科学出版社1987年课程文档无八、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在课程结束后,需要对每一个课程目标(含思政课程目标)进行达成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用以实现课程的持续改进。
其中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定量评价算法如下:1、使用教学活动(如课程思政实践、课后作业、课堂练习、单元测验、课堂讨论、互动、阅读报告、大作业等等)成绩或期末考试部分题目得分率作为评价项目,来对某个课程目标进行达成情况的定量评价;2、为保证考核的全面性和可靠性,要求对每一个课程目标的评价项目选择超过两种;3、根据施教情况,评价项目可以由教师自行扩展,权重比例可以由教师自行设计;4、对某一个课程目标有支撑的各评价项目权重之和为1;5、使用所有学生(含不及格)的平均成绩计算。
鱼类的年龄和生长第一节鱼类的生长特性鱼类的生长特性主要有遗传性、阶段性、延续性、周期性、性别差异等。
◆鱼类生长的遗传性*鱼类个体的大小、生长速度以及一生中生长速度的变化特点,由不同种类或亚种或品种的遗传特性所决定。
最大个体鲸鲨可以长到20—25m,重达8700kg最小个体鰕虎鱼,长度只有7.5—11.5mm。
*从俄罗斯闪光鲟不同种群的生长状况,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生长的显著差别(如下表)。
在选择增养殖对象时,生长的遗传特性是首要的因素。
闪光鲟不同种群的生长状况(单位:cm,年)◆ 鱼类生长的阶段性通常鱼类一生的生长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性成熟之前——是生长的旺盛阶段,此时性腺尚未大规模地发育,取得的营养除维持代谢的消耗之外,大多用于生长,因而此阶段的生长最快。
例如鲢从孵出至龄,体长增长迅速,至龄时体重增加显著。
2、性成熟后——进入生长的稳定阶段。
此阶段鱼体性腺大规模发育,所摄取的大部分营养用于性腺的发育。
3、衰老阶段——此时对所摄取的营养,吸收和利用率都很低,在生殖机能衰退的同时,体长和体重的增长都极差。
◆鱼类生长的延续性鱼类在性成熟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生长仍以明显的速度进行着。
例如长江上游的齐口裂腹鱼至6龄时,雄鱼体长为31.4cm,而后生长一直延续,每年都有少量的增长,到14龄时体长为50cm。
齐口裂腹鱼◆鱼类生长的周期性鱼类的生长在一年中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出现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1、一方面是气候的季节变化对于生长的影响。
鲢、鳙鱼历月增重绝对值变化2、另一方面,当鱼类进入性成熟阶段,生理活动因性周期的变化而周期变动。
◆鱼类生长的性别差异一般雄鱼比雌鱼性成熟早,因而生长速度提前减慢,所以雄鱼个体通常比雌鱼要小些。
例如湖口地区青鱼1—6龄雌、雄鱼的平均体长存在明显的差别。
湖口地区青鱼雌雄鱼体长对比(单位:cm)也有少数鱼类雄鱼比雌鱼生长快。
如尼罗罗非鱼,由于雌鱼具有口腔护卵的习性,所以雌鱼的生长比雄鱼差,同龄个体雌鱼小。
鱼类生态学复习题(课程代码322075)一、名称解释1. 年轮:鱼类受生活环境条件年周期变化和自身生理周期的影响,逐年规律性地在鳞片及其它骨质组织上形成不同的生长年带,前后年份生长年带交替处的形态结构不同于生长年带,这一形态结构异常的生长年带交替处称为年轮。
2. 繁殖力:1尾雌鱼在产卵前的成熟卵粒数即称之为鱼的繁殖力。
3. 排卵与产卵:成熟卵从滤泡中脱离出来跌入卵巢腔或腹腔的过程称为排卵;卵离开鱼体进入外界水中的过程称为产卵。
4. 成熟系数:即性体指数,是一种常用描述性腺相对大小的指标,以性腺重量和鱼体重的百分比表示。
5. 洄游:是鱼类运动中的一种特殊式型。
是一种有一定方向、一定距离和一定时间的变换栖息场所的运动。
6. 生态演替:是群落经过一定的发展历史时期以及物理环境条件的改变而从一种群落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的顺序过程。
7.生殖痕:由于生殖作用而在鳞片上形成的轮圈。
8. 瞬时生长率:又称为特定生长率或内禀生长率,单位时间内鱼体体长(或体重)的自然对数的增长值。
9. 充塞指数: 鱼类消化道中食物团重和鱼体重(去内脏)的比值,即用量的形式表示鱼类摄食量的大小. 的自然对数的增长值。
10. 怀卵量:指一尾雌鱼在产卵前所具有的成熟卵粒数,亦即鱼类的繁殖力。
11. 生长常数:将生长比速乘上生长开始时起所经历的时间。
12. 性成熟:鱼在一生中性腺第一次成熟称为初次性成熟;已产过卵(或排过精)的性腺周期性的成熟称为再次性成熟。
13. 丰满度:指鱼的肥满程度,即体重与体长立方积的比值,比值越大,表示鱼体越肥满。
14. 食谱:某种鱼消化道中所有饵料生物的总称.15. 临界期:仔鱼从内源性营养转向外源性营养时,由于饵料保障和仔鱼器官发育两者的共同作用造成的大量死亡的危险期。
16. 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基本功能单元,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任何一个单元在给定区域里,生物群落同它们的理化环境相互作用,使能量的流动在该系统的内部形成明确的营养结构,物种的多样性和物质的循环性称为生态系统17.越冬洄游:洄游是鱼类运动中的一种特殊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