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习题库.pdf
- 格式:pdf
- 大小:2.38 MB
- 文档页数:48
《机械制图》(第六版)习题集答案第3页图线、比例、制图工具的用法、尺寸注法、斜度和锥度●要掌握和理解比例、斜度、锥度的定义;各种图线的画法要规范。
第4页椭圆画法、曲线板用法、平面图形的尺寸注法、圆弧连接1、已知正六边形和正五边形的外接圆,试用几何作图方法作出正六边形,用试分法作出正五边形,它们的底边都是水平线。
●注意多边形的底边都是水平线;要规范画对称轴线。
●正五边形的画法:①求作水平半径ON的中点M;②以M为圆心,MA为半径作弧,交水平中心线于H。
③AH为五边形的边长,等分圆周得顶点B、C、D、E④连接五个顶点即为所求正五边形。
2、用四心圆法画椭圆(已知椭圆长、短轴分别为70mm、45mm)。
●参教P23四心圆法画椭圆的方法做题。
注意椭圆的对称轴线要规范画。
3~4、在平面图形上按1:1度量后,标注尺寸(取整数)。
5、参照左下方所示图形的尺寸,按1:1在指定位置处画全图形。
第6页点的投影1、按立体图作诸点的两面投影。
●根据点的两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做题。
2、已知点A在V面之前36,点B在H面之上,点D在H面上,点E在投影轴上,补全诸的两面投影。
●根据点的两面投影的投影规律、空间点的直角坐标与其三个投影的关系及两点的相对位置做题。
3、按立体图作诸点的两面投影。
4、作出诸点的三面投影:点A (25,15,20);点B距离投影面W、V、H分别为20、10、15;点C在A之左,A之前15,A之上12;点D在A之下8,与投影面V、H等距离,与投影面W的距离是与H面距离的3.5倍。
●根据点的投影规律、空间点的直角坐标与其三个投影的关系及两点的相对位置做题。
各点坐标为:A(25,15,20)B(20,10,15)C(35,30,32)D(42,12,12)5、按照立体图作诸点的三面投影,并表明可见性。
●根据点的三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做题,利用坐标差进行可见性的判断。
(由不为0的坐标差决定,坐标值大者为可见;小者为不可见。
《机械制图》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点的x坐标越大,其位置越靠()。
A、前B、左C、右D、后正确答案:B2、Φ50+0.025 表示( )A、基本尺寸是Φ50 ㎜B、最大尺寸是Φ50 ㎜C、最小尺寸是Φ50.025D、实际尺寸是Φ50 ㎜正确答案:A3、用剖切面完全地剖开机件后所得的视图,称为()。
A、全剖视图B、局部放大图C、局部视图D、半剖视图正确答案:A4、水平面在侧投影面的投影特性为( )。
A、类似性B、收缩性C、积聚性D、真实性正确答案:C5、正投影的基本特性主要有真实性、积聚性、()。
A、收缩性B、统一性C、普遍性D、特殊性正确答案:A6、图样中的C表示()度的倒角A、45B、30C、15D、54正确答案:A7、比例1:2是()比例。
A、缩小比例B、原值比例C、放大比例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8、同一条螺旋线上的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的距离指的是()。
A、导程B、螺距C、螺旋线D、线数正确答案:A9、按螺纹的用途可分为联结螺纹、和()螺纹。
A、传动B、普通C、梯形D、运动正确答案:A10、制造机件所用的图,通常称为( )。
A、工作图B、设计图C、机构图D、制配图正确答案:A11、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称为()。
A、极限尺寸B、尺寸偏差C、基本尺寸D、实际尺寸正确答案:A12、图样上的尺寸是零件的()尺寸。
A、修理B、最后完工C、下料D、毛胚正确答案:B13、等于半圆的圆弧应该标注()。
A、角度B、直径C、半径D、都可以正确答案:C14、在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方面,若两点的水平投影重合,则视两点的正面投影()值大者为可见。
A、z 坐标B、不能判断C、y 坐标D、x 坐标正确答案:A15、如果同一机件上有四个部位需要局部放大表示时,若局部放大图图形相同或对称时,需要画出()个局部放大图。
A、3B、2C、1D、4正确答案:C16、通过测量获得的某一孔、轴的尺寸称为()。
《机械制图》习题库第一章:《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规定练习1-1 字体练习1-2 线型练习1-3 尺寸注法练习1.标注圆的直径。
1.标注圆弧半径。
1-4 尺寸标注改错:将改正后的尺寸标注在右边图上.1-5 按下图所示尺寸及图形在指定位置绘制图形,并标注尺寸第二章:绘图方法练习2-1 参照图形,在指定位置按1 :1 画出图形并标注尺寸。
2-2 参照图形,在指定位置按1 :1 画出图形并标注尺寸。
2-3 根据小图尺寸按比例要求完成大图2-4绘制平面图形2-5绘制平面图形2-6按1:1 绘制平面图形.第三章:点、线、面习题3-1找出立体图与三视图的对应关系,将相应的编号填入三视图的括号内3-2对照立体图补画第三视图(1)(2)(3 )(4 )3-3 作点的投影图,并填写出各点距投影面的位置(1)已知各点的空间位置,试作投影图,并填写出各点距投影面的位置(2)已知各点的空间位置,试作投影图,并填写出各点距投影面的位置(单位:mm )。
3-4画出各点的空间位置。
3-5 求下列各点的第三面投影,并填写出各点距投影面的距离。
3-6 已知各点的坐标值,求作三面投影图。
3-7 已知点A 的三面投影,并知点B 在点A 正上方10mm ,点C 在点A 正右方15mm。
求两点B 、C 的三面投影图。
3-8已知各点的投影,试判断各点与点A 的位置,并对投影图中的重影点判别可见性。
3-9已知各点的三面投影,填写出各自的坐标值。
3-10根据立体图,在三视图中分别标出A、B、C的三面投影3-11 已知直线上两端点A (30 ,25 ,6 )、B (6 ,5 ,25 ),作出该直线的三面投影图。
3-11已知直线AB 上一点C 距H 面20mm ,求点C 的V 、H 面投影。
3-12 在直线AB 上有一点C ,且AC ∶CB =1 ∶2 ,作出点C 的两面投影。
3-13 判别下列各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补画第三面投影。
3-14 判别下列各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补画第三面投影。
一、点、直线、平面的投影1.1 点的投影∙∙∙∙∙∙∙∙∙∙∙∙∙∙∙∙∙∙∙∙∙∙∙∙∙∙∙∙∙∙∙∙∙∙∙∙∙∙∙∙∙∙∙∙∙∙∙∙∙∙∙∙∙∙∙∙∙∙∙∙∙∙∙∙第24~24页习题1.2 直线的投影∙∙∙∙∙∙∙∙∙∙∙∙∙∙∙∙∙∙∙∙∙∙∙∙∙∙∙∙∙∙∙∙∙∙∙∙∙∙∙∙∙∙∙∙∙∙∙∙∙∙∙∙∙∙∙∙∙∙∙∙∙第25~27页习题1.3 平面的投影∙∙∙∙∙∙∙∙∙∙∙∙∙∙∙∙∙∙∙∙∙∙∙∙∙∙∙∙∙∙∙∙∙∙∙∙∙∙∙∙∙∙∙∙∙∙∙∙∙∙∙∙∙∙∙∙∙∙∙∙第28~29页习题1.4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对关系∙∙∙∙∙∙∙∙∙∙∙∙∙∙∙∙∙∙∙∙∙∙∙第30~32页习题1234题号:题号:56789101112131415题号:161718192021题号: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1.5 换面法∙∙∙∙∙∙∙∙∙∙∙∙∙∙∙∙∙∙∙∙∙∙∙∙∙∙∙∙∙∙∙∙∙∙∙∙∙∙∙∙∙∙∙∙∙∙∙∙∙∙∙∙∙∙∙∙∙∙∙∙∙∙∙∙∙∙第33~35页习题1.6 旋转法∙∙∙∙∙∙∙∙∙∙∙∙∙∙∙∙∙∙∙∙∙∙∙∙∙∙∙∙∙∙∙∙∙∙∙∙∙∙∙∙∙∙∙∙∙∙∙∙∙∙∙∙∙∙∙∙∙∙∙∙∙∙∙∙∙∙∙∙第36~36页习题1.7 投影变换综合题∙∙∙∙∙∙∙∙∙∙∙∙∙∙∙∙∙∙∙∙∙∙∙∙∙∙∙∙∙∙∙∙∙∙∙∙∙∙∙∙∙∙∙∙∙∙∙∙∙∙∙∙第37~37页习题点、直线、平面的投影题号:404142434445464748495051题号:525354555657题号:58596061621. 已知A、B、C三点的直观图,画出它们的投影图,并将各点的坐标值填入表中。
2. 已知A、B、C各点对投影面的距离,画出它们的三面投影图和直观图。
3. 已知点A的坐标(40,15,0),画出其三面投影并作出点B和点C的三面投影。
(a)点B ——在点A右面20mm,前面15mm,上面20mm;(b)点C ——在点A左面10mm,后面15mm,上面15mm。
《机械制图》习题库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1、将所给图线或图形抄画在右边2、参照右图所示图形,按给定尺寸用1:2比例画出图形并标注尺寸3、参照右上角图列,用给定的半径R作圆弧连接第二章正投影作图基础1、根据立体图中各点的空间位置,画出它们的投影图,并量出各点距各投影面的距离(mm),填入下列表格。
2、已知点A距V面15毫米,距H面25毫米;点B在V面,距H面20毫米;点C距V面20毫米,距H面15毫米;点D在H面,距H 面10毫米。
完成它们的投影图。
3、已知直线AB的V面、H面投影,AB上有一点C,使AC:CB=3:2,求点C的三面投影。
4、已知A、B、C、D四点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
5、比较C、D两点的相对位置。
D比C相比,D在C 的方(上或下);方(前或后);方(左或右)。
6、求出直线的第三投影,并判断各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1)AB是线。
(2)CD是线。
(3)EF是线。
7、按已知条件画出直线的三面投影。
(1)已知正平线AB,距V面20毫米,与H面的夹角=30°,实长30毫米。
(2)已知铅垂线CD,距V面15毫米,实长20毫米。
8、画出下列各平面的第三投影,判断其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标出特殊位置平面对投影面倾角的真实大小。
(1)三角形ABC 是面。
(2)三角形ABC 是面。
(3)四边形ABCD 是面。
(4)多边形ABCEFGH 是面。
9、已知点K在平面三角形ABC,试完成三面投影。
10、已知点K在平面ABC,求出其正面投影。
判断点D是否在平面。
11、试完成平面三角形ABC的水平面投影。
12、完成五边形ABCDE的正面投影(已知AB为侧平线)。
13、根据已给的新投影轴,求出点A、B的新投影。
14、求出点的H、V面投影。
15、根据点的投影,画出新投影轴。
(1)(2)16、用换面法求出直线AB的实长及、角。
17、已知直线AB的端点B比A高,且AB=25毫米,试求其正面投影。
18、试求出五边形ABCDE的实形。
一、点、直线、平面的投影1.1 点的投影∙∙∙∙∙∙∙∙∙∙∙∙∙∙∙∙∙∙∙∙∙∙∙∙∙∙∙∙∙∙∙∙∙∙∙∙∙∙∙∙∙∙∙∙∙∙∙∙∙∙∙∙∙∙∙∙∙∙∙∙∙∙∙∙第24~24页习题1.2 直线的投影∙∙∙∙∙∙∙∙∙∙∙∙∙∙∙∙∙∙∙∙∙∙∙∙∙∙∙∙∙∙∙∙∙∙∙∙∙∙∙∙∙∙∙∙∙∙∙∙∙∙∙∙∙∙∙∙∙∙∙∙∙第25~27页习题1.3 平面的投影∙∙∙∙∙∙∙∙∙∙∙∙∙∙∙∙∙∙∙∙∙∙∙∙∙∙∙∙∙∙∙∙∙∙∙∙∙∙∙∙∙∙∙∙∙∙∙∙∙∙∙∙∙∙∙∙∙∙∙∙第28~29页习题1.4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对关系∙∙∙∙∙∙∙∙∙∙∙∙∙∙∙∙∙∙∙∙∙∙∙第30~32页习题1234题号:题号:56789101112131415题号:161718192021题号: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1.5 换面法∙∙∙∙∙∙∙∙∙∙∙∙∙∙∙∙∙∙∙∙∙∙∙∙∙∙∙∙∙∙∙∙∙∙∙∙∙∙∙∙∙∙∙∙∙∙∙∙∙∙∙∙∙∙∙∙∙∙∙∙∙∙∙∙∙∙第33~35页习题1.6 旋转法∙∙∙∙∙∙∙∙∙∙∙∙∙∙∙∙∙∙∙∙∙∙∙∙∙∙∙∙∙∙∙∙∙∙∙∙∙∙∙∙∙∙∙∙∙∙∙∙∙∙∙∙∙∙∙∙∙∙∙∙∙∙∙∙∙∙∙∙第36~36页习题1.7 投影变换综合题∙∙∙∙∙∙∙∙∙∙∙∙∙∙∙∙∙∙∙∙∙∙∙∙∙∙∙∙∙∙∙∙∙∙∙∙∙∙∙∙∙∙∙∙∙∙∙∙∙∙∙∙第37~37页习题点、直线、平面的投影题号:404142434445464748495051题号:525354555657题号:58596061621. 已知A、B、C三点的直观图,画出它们的投影图,并将各点的坐标值填入表中。
2. 已知A、B、C各点对投影面的距离,画出它们的三面投影图和直观图。
3. 已知点A的坐标(40,15,0),画出其三面投影并作出点B和点C的三面投影。
(a)点B ——在点A右面20mm,前面15mm,上面20mm;(b)点C ——在点A左面10mm,后面15mm,上面15mm。
2-1求各点的未知投影。
2-2已知点B距点A15;点C与点A是对V面的重影点;点D 在点A的正下方15。
求各点的三面投影。
2-3已知点A(25,15,20);点B 距W 、V 、H 面分别为20、10、15;点C 在点A 之左10、之前15、之上12;点D 在点A 之上5、与H 、V 面等距、距W 面12。
求作各点的三面投影并填写下表。
2-4已知直线AB 的实长为15,求作其三面投影。
⑴AB ∥W 面,β=30°;点B 在点A 之下、之前。
⑵AB ∥V 面,γ=60°;点B 在点A 之下、之右。
⑶AB ⊥H 面,点B 在点A 之下。
2-5求直线AB上点K的正面投影。
2-6在直线AB上取一点C,使其到H及V面的距离相等。
2-7标出交叉二直线上的重影点并判别可见性。
2-8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垂直相交、垂直交叉)并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括号内。
2-9由点A作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并使交点距H 面12。
2-10求直线AB、CD的交点K。
2-11过点C作直线CD与已知直线AB平行。
2-12作与已知直线AB、CD平行且相距为15的直线MN,并使MN的实长为20,点M距W面30,点N在点M之右(任求一解)。
2-13过点C作直线CD与直线AB垂直相交。
2-14过点C作直线CD与直线AB垂直相交。
2-15作正平线EF距V面15,并与直线AB、CD相交(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
2-16作直线EF平行于OX轴,并与直线AB、CD相交(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
2-17过点C作一直线与直线AB和OX轴都相交。
2-18作一直线MN,使其与已知直线CD、EF相交,同时与已知直线AB平行(点M、N分别在直线CD、EF上)。
*2-19作正平线MN与直线AB、CD、EF都相交。
*2-20作直线MN与已知直线AB、CD、EF均相交,其中与直线AB的交点距H面15。
*2-21作任一直线MN分别与已知直线AB、CD、EF 相交于M、K、N点,且使MK=KN。
《机械制图》习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基本视图的个数()。
A、5B、6C、4D、3正确答案:B2、看图的方向符号是用()绘制在对中符号位置处的一个正三角形。
A、波浪线B、细实线C、粗实线D、点画线正确答案:B3、梯形螺纹常用于()。
A、连接管道B、连接零件C、单方向传递动力D、传递动力正确答案:D4、用于表达机件上倾斜部分的实形称为()。
A、向视图B、局部视图C、斜视图D、剖视图正确答案:C5、机械图样中,表示断裂处边界线、视图与剖视图的分界线采用()。
A、细实线B、粗实线C、细点画线D、波浪线正确答案:D6、在图样中不可用粗实线来表示的是()。
A、螺纹牙顶线B、可见轮廓线C、尺寸线D、图框线正确答案:C7、绘制平面图形中的线段,应该先画()线段,然后画()线段,最后画()线段。
A、连接、已知、中间B、中间、连接、已知C、已知、中间、连接D、中间、已知、连接正确答案:C8、国标规定图样中的汉字应写成()。
A、仿宋体B、楷体C、长仿宋体D、黑体正确答案:C9、机械图样中,表示不可见轮廓线采用()。
A、细点画线B、粗实线C、细虚线D、细实线正确答案:C10、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称为()。
A、过渡配合B、间隙配合C、不明确性质D、过盈配合正确答案:A11、OY 轴简称 Y 轴是 H 面与 W 面的交线它代表()A、高度方向B、水平方向C、长度方向D、宽度方向正确答案:D12、主视图反映物体的关系()。
A、前后上下B、左右前后C、前后左右D、上下左右正确答案:D13、如果物体的外形简单,内形复杂并且不对称,常用()视图。
A、局部剖B、全剖C、阶梯剖D、半剖正确答案:B14、使用丁字尺及一组三角板至多可将一圆分成几等分( )。
A、6B、24C、12D、9正确答案:B15、在圆柱(或圆锥)内表面形成的螺纹,称为()。
A、外螺纹B、内螺纹C、标准螺纹D、表面螺纹正确答案:B16、机械图样中,表示轴线、对称中心线等采用()。
徐州师范大学试卷(3)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班级姓名学号得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阅卷人一、在平面ABC内作一条水平线,使其到H面的距离为10mm。
(10分)二、作平面△ABC和平面△EFG的交线,并判别可见性。
(10分)三、根据给出的视图,补画第三视图或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14分,每题7分) 1.四、在指定位置将主视图画成剖视图。
(12分)五、补画视图中的缺线。
(12分)六、指出下列螺纹画法中的错误,并将正确的画在指定位置。
(8分)七、在指定位置画出剖面图(键槽深为3mm)。
(8分)八、解释轴承304的含义,并在图中画出其与孔和轴的装配结构。
(8分)九、读零件图,并回答问题。
(18分)1.该零件采用了哪些视图、剖视图或其它表达方法?说明数量和名称。
(3)答案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二、作平面△ABC和平面△EFG的交线,并判别可见性。
(10分)三、根据给出的视图,补画第三视图或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14分,每题7分)1.四、在指定位置将主视图画成剖视图。
(12分)五、补画视图中的缺线。
(12分)六、指出下列螺纹画法中的错误,并将正确的画在指定位置。
(8分)八、解释轴承304的含义,并在图中画出其与孔和轴的装配结构。
(8分)304:向心球轴承,04表示滚动轴承内径为20mm,3表示尺寸系列。
九、读零件图,并回答问题。
(18分)1.该零件采用了哪些视图、剖视图或其它表达方法?B-B、C-C断面图及D-D局部剖视图。
宽度方向基准是Φ45孔的轴3.Φ40H7表示:基本尺寸为Φ40的孔,H7为公差带代号,H为基本偏差代号,7为公差等级。
4. M68╳2表示,公称直径为68mm的普通细牙螺纹,M为螺纹代号,2为螺距。
5.左视图外形略6.前者表示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值为6.3μm.;后者表示,是由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零件表面。
《机械制图》练习题库+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l、一般位置平面对于三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为()。
A、没变化B、积聚性C、真实性D、收缩性正确答案:D2、比例1: 1是()。
A、原值比例B、以上都不对C、放大比例D、缩小比例正确答案:A3、与三投影面都倾斜的直线称为()。
A、一般位置直线B、特殊位置直线C、普通位置直线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4D□ □ D"H "D口口) 。
A、硬B、软C、长正确答案:A5、当单一剖切平面通过机件的对称面或基本对称的平面,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他图形隔开时,可省略()。
A、标注B、剖面线C、可见轮廓线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正确答案:A6、重合断面图的轮廓线采用()绘制。
A、粗实线B、虚线C、细实线D、点画线正确答案:C7、如果两直线的各组同面投影都相交,且交点符合点的投影规律,则可判定这两直线在空间也一定()。
A、相交B、垂直C、平行D、交叉正确答案:A8、如果空间两直线的三面投影都平行,则两直线一定()。
A、相交B、异面C、交叉D、平行正确答案:D9、不规则连续细实线为()。
A、指引线B、轮廓线C、折断线D、隐藏线正确答案:C10、可自由配置的视图称为()。
A、剖视图B、斜视图C、局部视图D、向视图正确答案:D11、向视图的箭头应尽量配置到()。
A、主视图B、右视图C、后视图D、左视图正确答案:A12、与一个投影面垂直的直线,一定与其它两个投影面平行,这样的直线称为投影面的()。
A、垂线B、垂直线C、中线D、平行线正确答案:B13、当孔的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上时,属于()配合。
A、过渡配合B、间隙配合C、过盈配合D、不明确性质正确答案:B14、实际尺寸或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
A、极限尺寸B、尺寸偏差C、实际尺寸D、基本尺寸正确答案:B15、用于薄壁零件联接的螺纹,宜采用().A、梯形螺纹B、三角形细牙螺纹C、三角形粗牙螺纹D、矩形正确答案:B16、立体被平面切割(截切),所形成的形体称为()。
机械识图习题集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图纸的幅面按尺寸大小可分为5 种,其代号分别为A0,A1,A2,A3,A4。
2.图纸格式分为留有装订边和不留装订边两种,按照标题栏的方位又可将图纸格式分为X型和Y型两种。
3.标题栏应位于图纸的右下角,一般包含以下四个区:更改区、签字区、名称及代号区、其他区,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为水平。
4.比例是指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图样上标注的尺寸应是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尺寸,与所采用的比例无关。
5.常用比例有原值比例、放大比例和缩小比例三种;比例1:2是指实物是图形的2倍,属于缩小比例;比例2:1是指图形是实物的2倍,属于放大比例。
6.比例的选择原则是:作图时应尽量采用原则比例,需要时也可采用放大或缩小的比例。
无论采用何种比例,图样中所注的尺寸,均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
7.图样中书写的汉字、数字和字母,必须做到字体工整、笔划清除、间隔均匀、排列整齐,汉字应用长仿宋体书写,数字和字母应书写为斜体或直体。
8.字号指字体的高度,图样中常用字号有3.5,5,7,10号四种。
9.常用图线的种类有粗实线、细实线、波浪线、细虚线、细点画线、双点画线等六种。
10.图样中,机件的可见轮廓线用粗实线画出,不可见轮廓线用细虚线画出,尺寸线和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画出,对称中心线和轴线用细点画线画出。
虚线、细实线和细点划线的图线宽度约为粗实线的一半。
11.图样上的尺寸是零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尺寸以mm为单位时,不需标注代号或名称。
12.标注尺寸的四要素是尺寸界线、尺寸线、箭头、尺寸数字。
13.尺寸标注中的符号:R表示半径,φ表示直径,Sφ表示球面直径,SR表示球面半径,S表示斜度,C表示锥度。
14.标注水平尺寸时,尺寸数字的字头方向应朝上;标注垂直尺寸时,尺寸数字的字头方向应朝左。
角度的尺寸数字一律按水平位置书写。
当任何图线穿过尺寸数字时都必须断开。
15.斜度是指一直线(或平面)对一直线(或平面)的倾斜程度,写成1:n 形式,用符号S 表示。
机械制图习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26题,每题1分,共26分)1.平面图形或直线与投影面平行时,其投影反映实形或实长的性质,称为()。
A、积聚性B、收缩性C、类似性D、真实性正确答案:D2.对零件的配合精度、耐磨度、抗疲劳强度、抗腐蚀性、密封等均有影响的是( )A、装配质量B、尺寸C、配合种类D、表面粗糙度正确答案:D3.梯形螺纹常用于()。
A、单方向传递动力B、连接管道C、传递动力D、连接零件正确答案:C4.锯齿形螺纹常用于()。
A、锯销B、连接管道C、单方向传递动力D、连接零件正确答案:C5.Α0 图纸的大小为Β×L:()A、841×594B、210×297C、841×1189D、420×297正确答案:C6.俯、左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为:()。
A、宽相等B、长对正C、高平齐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7.如果同一机件上有四个部位需要局部放大表示时,若局部放大图图形相同或对称时,需要画出()个局部放大图。
A、3B、1C、2D、4正确答案:B8.侧面投影积聚成一条直线的平面是()。
A、侧垂面C、侧平面D、铅垂面正确答案:A9.空间两直线相交,交点为K,则点kk,的连线必须的连线符合()。
A、倾斜于三个投影轴B、垂直于oy轴C、垂直于oz轴D、垂直于ox轴正确答案:D10.具有过盈的配合称为()。
A、过盈配合B、过渡配合C、间隙配合D、不明确性质正确答案:A11.如果空间两直线的三面投影都相交,则该两直线一定()。
A、异面B、平行C、交叉D、相交正确答案:D12.图纸装订成册折迭时,图面之标题栏必须折在( )。
A、上面B、底面D、内侧正确答案:A13.仰视图是()。
A、由前向后投影B、由下向上投影C、由上向下投影D、由后向前投影正确答案:B14.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画出,表示工程对象并有必要的技术说明的图,称为()A、图纸B、图样C、图幅D、图形正确答案:B15.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的距离指的是()。